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一统时代: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课标01020304汉承秦制,无为而治: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霸王道杂之:西汉的强盛

士人、外戚、宦官:东汉的兴衰大一统气象:两汉的文化目录一、汉承秦制,无为而治: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刘邦称帝,汉朝建立汉初形势图(公元前202年)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

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史记·高祖本纪》汉承秦制,略有损益(郡国并行制)1、君主专制:皇帝制度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3、地方制度:在汉朝直接统治的区域实行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4、法律:依《秦律》制《汉律》,并加以删减完善。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国史概要》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了分化项羽阵营,壮大自己的实力,曾分封了七个异姓功臣为诸侯王,即韩信、彭越、英布、张耳、臧茶、吴芮、韩王信。“惩亡秦孤立之败”,汉分封同姓诸侯

刘邦运用各种权术甚至内战,几乎完全消灭了这些异姓诸侯王,而改以同姓皇族封王建国。这是他吸取了秦朝不分封同姓诸侯,导致天下起事、迅速崩溃灭亡教训的结果。

刘邦的这一制度设计是成功的,刘姓诸侯是汉初最强大的政治势力,这确保了汉朝的江山不会落入异姓之手。作为汉朝的最高统治者,吕后及其家族掌握了军政大权长达十几年,却不敢公开篡夺刘氏江山,建立吕氏天下,所忌惮的不仅是开国功臣集团,更是刘姓诸侯。——侯杨方:《盛世·西汉》景帝削藩,七国之乱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治安策》

(吴王)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晁错:《削藩策》

评价:郡国并行制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刘姓皇族对汉朝的统治,但从长远看不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故文帝采贾生之议分齐、赵,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汉书·诸侯王表第二》汉初对秦朝速亡的反思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秦非不欲治也、然而失之者,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夫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敝。——陆贾:《新语》不行仁政,严刑峻法,疲民扰民汉初统治集团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约法省禁减轻刑罚、废除连坐法、肉刑、诽谤妖言之罪躬修节俭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以秦为鉴,无为而治

黄老之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强调施法简易,避免繁苛扰民,使社会生活在自然情况下得以安定。

轻徭薄赋以农为本、降低赋税,减轻徭役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汉书·食货志》与民休息,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使汉朝呈现出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推动汉朝走向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史记·吕太后本纪》

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辱焉。——《史记·平准书》二、霸王道杂之:西汉的强盛大一统:“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不只是单纯的地域统一,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汉武帝即位后面临的问题相权过大贫富分化,豪强横行思想不一匈奴犯境

上初即位,富于春秋,(田)蚡以肺腑为相……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於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史记·平准书》

(文帝时)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景帝时)匈奴五次入边,杀掠人口,动以万计。——《史记·匈奴列传》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一统。——《汉书·董仲舒传》

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资治通鉴》汉武帝推行的对内措施措施目的(作用)政治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颁布“推恩令”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镇压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经济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文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公元前136年,朝廷设立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削减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选拔范围广,为真正优秀的人提供机会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统一思想。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央官制:中外朝制度设立“中朝”,参与决策,削弱了丞相权力,加强了皇权;中朝亦称内朝。皇帝

中朝常侍侍中尚书外朝太尉御史大夫丞相

九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

汉武帝提拔一些出身低微,但受其信任的文人、近臣,授予他们侍中、中常侍等头衔,给他们较大的出入宫禁的自由,让他们参与决策,协助皇帝处理朝政。从而出现了一批立足于宫中、与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员分庭抗礼的内廷官员。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丞相的下场人数在任上去世3人(田蚡因精神错乱致死,非正常死亡)免职3人畏罪自杀2人下狱处死3人根据王子今:《秦汉史:帝国的成立》整理汉武帝时期丞相死亡情况统计表武帝在位中后期,皇权极大,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乃至被杀,自保不暇,已失去了汉初百官之首的显著威风。推恩令推恩令:诸侯王除了让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的庶子在原封国内封侯,新封侯国不再受王国管辖,直接由各郡来管理,地位相当于县。酎金夺爵: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又借口诸侯王所献酎金的斤两、成色不合规定,废诸侯106人,此后,还以种种罪名废去一些诸侯。到汉武帝末年,汉初所封王国铲除殆尽,藩国的威胁自此消除,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汉书·平津侯主父列传》监察地方:刺史制度,任用酷吏十三州部图一条,强宗豪右田宇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袄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鉴。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汉书·百官公卿表》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察举制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诏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被选者一般都有符合儒家伦理标准、通晓儒家经书的共同特点。被选中的人经考核后给予官职。夏、商、西周:“世卿世禄制”战国秦汉:“军功爵制”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影响:

以“德才”取人,有效选拔了人才,促成了汉武帝时期人才辈出的局面。

东汉后期为世家大族所垄断,以门第取人,压制了真才实学之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思想大一统:尊崇儒术

汉初经过60余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有了极大发展,也面临诸多严重的问题,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不能再适应统治的需求,主张君主集权,实行大一统的新儒学便起而代之。

这种“新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以先秦儒学为基础,吸取融合了道、法、阴阳诸家思想中的合理因素,构成一个以“天人感应”、“德主刑辅”、“三纲五常”和“大一统”等学说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体系。——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确立】公元前136年,朝廷设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统一思想、完成意识形态的统一是西汉王朝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必然选择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儒家强调尊王攘夷、华夷之别,如果汉朝仍然继续与匈奴屈辱和亲……会被认为逻辑矛盾、没有说服力,因此,对匈奴的反击战是重建大一统帝国以及统一国家认同、凝聚人心、弘扬自信、塑造国家民族自豪感的必由之路。——侯杨方:《盛世·西汉》◎丝绸之路路线图1.反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战争,夺取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漠南无王庭)2.河西四郡: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裂匈奴之右肩)3.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北伐匈奴通西域东定朝鲜南平百越通西南夷

通过和平交往和战争,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正式进入了中国的版图。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加强。4、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5、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比以前更加有效。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加强西汉疆域图汉武开边,府库耗竭

严助、朱买臣等招来东瓯,事两越,江淮之间萧然烦费矣。唐蒙、司马相如开路西南夷,凿山通道千馀里,以广巴蜀,巴蜀之民罢焉。彭吴贾灭朝鲜,置沧海之郡,则燕齐之间靡然发动。及王恢设谋马邑,匈奴绝和亲,侵扰北边,兵连而不解,天下苦其劳,而干戈日滋。行者赍,居者送,中外骚扰而相奉,百姓抏弊以巧法,财赂衰秏而不赡。

其后汉将岁以数万骑出击胡,及车骑将军卫青取匈奴河南地……又兴十万馀人筑卫朔方,转漕甚辽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益虚。

於是县官大空,而富商大贾或趶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於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史记·平准书》举措内容目的(作用)经济货币官铸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增加政府收入,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盐铁官营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算缗告缗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经济:官营垄断,扩大财源均输:设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地贩卖;平准: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掌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出物资,根据市场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

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馀谷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史记·平淮书》杨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馀顷,宅亦如之。於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民偷甘食好衣,不事畜藏之产业,而县官有盐铁缗钱之故,用益饶矣。——《史记.平准书》

算缗:汉武帝令工商业者向官府自报资产价值,朝廷以此为依据征收财产税。告缗:匿不自占,占不悉,戍边一岁,没入缗钱。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汉家制度:霸王道杂之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元帝)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汉书·元帝纪》“霸王道杂之”一语,的确较好地概括了汉武帝以来统治政策的特征,即儒法两手并行不悖而因时损益,用刑宽急、施政缓急、赋敛轻重,皆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执一端。这种统治精神以后长期为历代王朝所继承。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王莽代汉

汉武帝晚年,由于长时期的军事征伐和严刑峻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民怨沸腾。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不得以下罪己诏,“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着手与民休息,恢复经济。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继续武帝晚年的政策,经济得以恢复,社会趋于稳定,西汉王朝再度兴盛起来,史称“昭宣中兴”。

汉元帝之后,统治者昏庸,政治能力底下,耽于享乐,土地兼并剧烈,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西汉统治危机日益严重。成帝时,外戚王莽逐渐掌握大权,他尊崇儒学,以俭朴示人,采取的一些政策如安置贫民等获得了较好评价,声望日益提升。公元9年,王莽代汉称皇帝,改国号为“新”。

王莽即位后附会儒家经书,托古改制,意图解决复杂的社会矛盾。但改革脱离实际,严重损害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农民大起义。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三、士人、外戚、宦官:东汉的兴衰光武中兴

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后定都洛阳并统一全国,史称东汉。在位期间,刘秀吸取西汉和新莽灭亡的教训,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再次发展,史称“光武中兴”。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节省政府开支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经济重新发展促成了东汉儒学兴盛和士大夫群体的壮大2.经济上: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1.政治上: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3.文化上:大力提倡儒学皇权旁落:外戚、宦官、士人的斗争序号皇帝即位年龄死亡年龄……………………4和帝10275殇帝126安帝13317顺帝11308冲帝239质帝8910桓帝153611灵帝123412少帝141413献帝954平均值9.524【党锢之祸】

东汉桓帝、灵帝时,儒家士大夫品评人物,抨击宦官干政,被宦官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皇帝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党锢之祸伤及汉朝根本,为黄巾起义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外戚宦官交替专政】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幼继位,不能亲政,由太后掌握朝政,实际权力控制在外戚手中。皇帝逐渐长大,不满外戚干政,便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势力,宦官有因此掌控朝政,从此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他们各谋私利,相互斗争,致使东汉后期政治腐朽黑暗。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背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腐败;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自然灾害严重,疾病流行。概况:184年,张角创立的民间秘密宗教“太平道”在多地同时发动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称“黄巾军”。朝廷被迫赦免“党人”,起用他们镇压农民军。影响: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四、大一统气象:两汉的文化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是岁(前110年)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