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般到个别【哲学基本框架】哲学基本理论(第1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第2-6课)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第2课)唯物辩证法(第3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4课)社会历史观(第5课)价值观(第6课)人生观(第6课)整体与部分自主学习p48-53:1、什么是认识?认识的形式有哪些?2、什么是实践?实践具有哪些特点?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哪些?3、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如何?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马克思主义哲学之认识论情境: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结合视频及教材思考以上问题:(1)你对杂交水稻有什么认识?(2)你对杂交水稻的认识与科学家的认识有什么差别?(3)袁隆平关于杂交水稻的认识来源于哪里?(4)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需要哪些条件?(5)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与蜜蜂筑巢有什么区别?(6)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的成就是不是归功于他一个人?(2)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你对杂交水稻的认识科学家研究认识袁隆平、高产、杂交、基因…水稻寡妇、雌雄同体、海水稻、晚种早熟……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如感觉、知觉、表象)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如概念、判断、推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1)含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认识的含义及形式思考:你对杂交水稻有什么认识?你对杂交水稻的认识与科学家的认识有什么差别?注意:①意识属于唯物论,意识与物质对应;
认识属于认识论,认识与实践对应。②意识和认识都是人类特有的,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途径内容形式层次联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比较既没有纯粹感性的认识,也没有纯粹理性的认识,往往感性认识中有理性,理性认识中有感性。【注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通过感官获得通过思维抽象得到表面的、外部的内部的、本质的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认识的初级阶段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1、法国的笛卡尔、荷兰的斯宾诺莎是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学派的代表,他们认为“感觉给人以欺骗”。英国的培根、霍布斯则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两个对立派别的共同错误是(
)A.混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和界限B.否认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C.否认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D.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对点训练D思考:袁隆平关于杂交水稻的认识来源于哪里?2.实践的含义、形式和特点判断下列是不是实践活动?1.蜜蜂筑巢2.学生听课3.老师讲课4.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5.秋收起义6.杂交水稻的培育××√√√√(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主体①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②实践是一种改造活动,不是认识活动。对象客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不是主观世界④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认识没有直接现实性)性质或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判断下列实践活动属于什么形式?1.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2.秋收起义3.杂交水稻的培育4.老师讲课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例如:兴修水利、植树造林②变革社会的实践例如:革命(在阶级社会)改革(社会主义社会)③科学实验活动例如:自然科学试验(如太空育种试验);社会科学试验(如改革试点)(2)实践的形式:注意:实践除了三种基本形式之外还有其他形式,例如教育、艺术、医疗等实践。实践的基本形式思考: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需要哪些条件?这些条件从性质上具有什么共同特点?种植海水稻的基本要素:人力、技术设备、物力等,都是客观的A.要素客观: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研发过程及其结果受经费、自然条件、技术瓶颈等客观因素的制约。B.过程和结果客观: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3)实践的特点①客观物质性注意:侧重于实践受客观因素影响,区别于人的纯主观活动。思考:(4)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与蜜蜂筑巢有什么区别?②主观能动性(3)实践的特点:有目的有意识研发杂交水稻蜜蜂筑巢动物本能注意: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思考:(5)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的成就是不是归功于他一个人?如果把时间往前追溯100年,杂交水稻研究能成功吗?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具有社会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人的实践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实践具有历史性(3)实践的特点③社会历史性注意:区别于单个人孤立的活动。区分实践的特点特点侧重点关键词客观物质性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主体”“对象”“手段”“结果”主观能动性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所在“计划”“方案”“规划”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人活动的区别所在强调“合作”等,受横向因素的影响—社会性;强调历史过程,受纵向因素的影响—历史性2、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人士能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这表明,实践具有(
)A.自觉选择性
B.客观物质性C.直接现实性
D.主动创造性C3、有人看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C对点训练4.(2018年北京卷)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新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B.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C.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D.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对点训练B思考:袁隆平关于杂交水稻的认识来源于哪里?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61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推论其为天然杂交水稻。(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赏析古语、俗语蕴含的哲理①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⑤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⑥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⑦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⑧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⑨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古话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是否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为什么?认识途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通过亲身实践获得通过学习知识或从别人那里获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来源认识的来源≠认识的途径注:认识的来源唯一:认识的途径两个:
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拓展延伸实践水稻种植新问题、新要求先进研发工具(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人对杂交水稻的认识能力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推动着人们去探索研究遇到提供提高(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思考:对于水稻的亩产量,袁隆平从未说过满足。张国栋说,“他挂在嘴边的话总是高产、高产、再高产,袁老虽然走了,我们会将他的梦延续下去。”是什么推动袁隆平团队对杂交水稻认识的不断深化?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思考:如何验证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究是否成功?主观认识和认识的对象都不能充当标准。①客观事物?②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言其明”本身无法证明多数人公认的观点科学理论权威的话原有的认识主观客观实践(桥梁)错误的认识(不相符)正确的认识(相符合)(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赏析古语、俗语蕴含的哲理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3.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
4.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5.真金不怕火来练。注意:科学理论、权威的观点、专家结论、多数人的意见、公理、定律,都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思考:从袁隆平最初的雄心壮志“既然学了农,就应该学以致用,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事”到成功实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说明了说明哲理?实践认识实践唯一来源最终目的(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赏析古语、俗语蕴含的哲理1.学以致用。2.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3.造烛为求明,求知为应用。4.学而不用如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5.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补充】①认识的目的是实践;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课堂小结(2023年全国甲卷)为解决传统菌业生产中日益突出的“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1983年,林占熺团队引进某原产于北非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经过不断改良,培育出耐旱抗寒、适应范围广的优质草种;1986年,该团队“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新技术的菌草研究取得突破,创造性地实现了菌与草的结合;1996年,林占熺正式将菌草的汉语拼音确定为菌草的英文名称。随着研究的深入,林占熺团队创立了“菌草学”这门新兴学科,拓展应用菌草技术于沙漠治理、饲料生产和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开发等领域,菌草新兴生态产业逐渐成型。
菌草技术作为中国政府援助发展中国家实用技术培训项目、联合国“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先合作项目”,被推广到100多个国家,在荒漠化土地治理、助推居民脱贫致富中取得显著成效。在中国科技人员帮助下,菌草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种植成功,当地民众将菌草称作“中国草”,该国一部长把女儿的名字改成“菌草”。科研、扶贫几十年,林占熺拒绝高薪聘请,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里,在全国科技扶贫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中国十大扶贫状元”等多项荣誉,登上了“时代楷模”领奖台。
社会实践的需要推动我国菌草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此加以阐释。(12分)直题再现参考答案: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发展。(4分)②林占熺团队从解决“菌林矛盾”到沙漠治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再到助力世界生态安全,社会实践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推动菌草研究不断深入,草种不断改良,技术应用不断扩大,认识不断深化,创造出“菌草学”学科。(8分)社会实践的需要推动我国菌草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此加以阐释。(12分)5.2022年5月4日,我国珠峰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完成世界海拔最高自动气象站的架设;首次在“地球之巅”利用高精度雷达,测量峰顶冰雪厚度,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这表明()①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科学实验的水平受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③科考获得的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④新的认识工具促进了人的认识不断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综合训练错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才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错误。直接经验并不比间接经验更可靠。二本不能简单比较。D6.(2018年海南卷·2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拓展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2017年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①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有用②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③直接经验是验证间接经验正确与否的标准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直击高考开展研学旅行,是因为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行统一,拓展学生素质,故②选项正确;之所以要开展研学旅行,是因为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故④选项正确。错误。直接经验并不比间接经验更有用。二本不能简单比较。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7.(2022·全国乙卷)穿山甲原来被作为重要的药用野生动物,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我国穿山甲数量急剧下降,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穿山甲未被继续收载。2020年6月5日,国家林草局发布公告,将穿山甲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这表明(
)①认识只有不断变化才能正确指导实践②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③认识发展的目的在于不断创新原有观点④社会实践的需要是认识发展变化的动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国家将穿山甲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人们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表明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社会实践的需要是认识发展变化的动力。②④符合题意。直击高考错误。正确的认识才能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而不断变化的认识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发展的目的在于指导人们实践。C8.(2022·全国甲卷)2022年2月27日,以某高校学生为主研制的遥感卫星“启明星”发射升空,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给卫星发指令获得地球观测数据,用来验证自己的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春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科粤版)上课课件 9.2 合成材料
-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无答案)
- 期末模拟练习(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 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 高一 人教版 化学 第四章 第二节《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课件
- 品管圈PDCA参赛案例-儿科提高危重患儿床旁交接班合格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
- 高一年级 科技实践教材 第三单元《走进基因检测技术》课件
-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2025届贵州省金太阳联考一模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植物的生殖方式》课件
- 北京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2
- 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技能大赛考试题及答案
- ASTM-D3359-(附著力测试标准)-中文版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DBJ15-22-2021-T 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技术规程(广东省)
- 银行客户经理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集团公司)
- 私人酒窖租赁合同三篇
- 2024年国防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科学阅读材料(课件)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 关于发展乡村产业的建议
-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一元宇宙技术(2024 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