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冀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带反思_第1页
新冀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带反思_第2页
新冀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带反思_第3页
新冀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带反思_第4页
新冀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2、结合生活中的电器价钱和商品标价,经历认识万以内数的过程。3、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事物,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教学难点:万以内数的写法。课前准备:搜集生活中家用电器,工资收入等万以内数的物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生活导入。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已经走进了我们的千家万户。谁想把你调查的家中的一种家用电器的名字和价格告诉大家。……师针对有代表性的回答相应板书。A:(千以内的价格)板书一个。B:(万以内千以上的)板书三个。千以内的,读数,说组成。(属于复习)后面数三个只是找同学读。教师在学生读数时板书读法。(让学生感受一遍读法,但不要求学生会写读法。)师:(手指后面三个数)同学们,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比较大的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下《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二、探索感知。1、大数的读法(例一)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种电器,谁能说出他们的名称和价钱。师:观察一下,这些数,都是几位数?(四位数)我们以前学过什么计数单位,还记得吗?(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能按一定的顺序把数位顺序表填上吗?(试填习题纸上的数位顺序表。订正、教师板书完整计数单位。)师:下边从右数第五位是什么位?(万位)(教师板书。学生把自己的数位顺序表填完整。)师:万位上的1表示什么?(1万)3表示什么?(3万)写几就表示几万。师:能把图中的4个大数填在数位表中吗?把自己家的一种电器的价钱也填在表中。(试填,4人板书,读数,并说说各数的组成。)师:最后一个自己家家用电器的价钱,同桌互相读一读,并试着说说组成。师:除了商品价格,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大数。观察图,试读出图中数学信息。大数的写法出示课本第2页的图片师:在这些信息中你找到了哪些大数?师:你会把这些大数写出来吗?(习题纸上写,小黑板前找人写)(订正。重点说明2008的书写。)师:怎样判断自己写的数对不对?(再读一遍,看是不是和前面的数一样。)这是检验写数是否正确的一个好的办法。3生活中的大数师: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大数?4、生活中的数字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可以用数字表示。比如学生运动员编码等等,你们谁还能再说出几个。三、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生活中的大数。知道了数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感兴趣的同学不妨展开一个小调查。(调查家庭月收入,手机价钱等)愿我们以后多多留心生活中的数,数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调查自己熟悉的电器价格,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根据创设的情境,学习大数的读法,以及各个数位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会成功的喜悦。拓展思维,开阔眼界课本的延伸反思:在讲授本课时,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读出数字不成问题,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学生都能较好的掌握。第二课时认识一万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素材和多种数学活动,经历认识并感受一万的过程。2、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能认、读、写一万。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受一万的实际意义,培养初步的数感。教学准备:计数器、正方形模具、视频投影、课件、读数卡片;学具。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1、填空.(1)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它是()位数.(2)一个数是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2、读出下面的数,再接着说出后面3个数。3200、2760、4099、5949、9999、10000。3、按规律数数A994、995、B2270、2280、C6800、6900、D9352、9351、二、

认识一万:1、数一数:出示数数要求,师生共同边数边答十个十个地数,数到几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数到几个一百是一千?一千一千地数,数到几个一千是一万?从而归纳出:10个一千是一万2、学习一万的写法:你知道一万怎样写吗?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并总结:一万写作:10000也可以写作“1万”3、认一认教师分别出示三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具学生观察插图,交流发现的信息,然后讨论:你知道银行中1捆人民币有多少张吗?(100张)(1)1捆面值100元的人民币是多少元?几捆是一万元?(2)1捆面值50元的人民币是多少元?几捆是一万元?(3)1捆面值10元的人民币是多少元?几捆是一万元?4、算一算出示情境“红红一家谈工资”,指名读(教师相机板书:2000、2500、10000)学生交流:从谈话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感受一万有多大吗?三、练一练:复习旧知识,为本课做好铺垫师生共同数数,让学生尝到数数的乐趣,并能体会一万到底有多大。通过人民币的多少来认识一万有多大学生自由发言;结合自己父母的收入谈谈对一万的感受,并能体会父母工作的不易。反思:这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想和我的设计有关系。在做练习时,我让学生开火车十个十个的数,数到一半时,又换成五十五十的数,一会又换成一百一百的数,形式很开放,孩子很活跃。第三课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1、学生汇报收集到的关于五岳的资料。2、教师也收集了一些数据,(课件出示五岳的高度。)二、探究:1、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小组合作,完成题目。学生汇报:先看千位,千位上的数一样;看百位,百位上的数一样;看十位,十位上的数一样;再看个位。2、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重点交流1055和996的比较方法。3、教师小结并揭题: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位数相同的数比大小,从最高位比起,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后一位,一位一位往后比。三、练习学生参与数据的收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自己找出方法。教师用系统准确的语言,总结概括学生的方法。巩固知识。反思: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师有学生自己总结的。第四课时初步了解近似数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2.会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3.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出示课件并提问。师: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1300余种,我国的观赏花卉有2230多种。1300和2230是鸟类和花卉的准确数量吗?二、引入新课,认识近似数1、认识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描述一些事物。例如:(1)、某中学有学生2904名,有时说,这个中学有学生大约3000名。(2)、某小学有学生1213名,有时说,这个小学有学生大约1200名。3000是2904的近似数,1200是1213的近似数,分别写作:2904≈30001213≈1200教师说明,近似数不能准确说明事物的数量。二、尝试运用近似数1、试着用合适的近似数描述,想好后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1)、一个大型养鸡场某一天产鸡蛋3638个(2)、李奶奶的家庭养鸡场某一天产鸡蛋227个三、完成练一练从身边实际入手,为本课做引入,初步感知什么是近似数。在实际情境中,体会什么叫合适的近似数,比单纯的语言描述要形象得多。巩固本课知识点。反思:孩子们在生活中有了估算的经验,只是没有给出近似数这个概念,所以孩子对于怎么来估计一个数的近似数还是不错的。这时我只需要告诉大家近似数的概念,就带着学生们开始体会数字所给出的情境,让他们知道近似数也不能随便估计,得需要在情境中用合适的近似数。第五课时估算教学目标:1、结合选购电器问题,经历自己选择信息、估算和计算的过程。2、会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初步学会用语言描述估算的过程和结果。3、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估算意识,提升生活经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问题情景。1、师生谈话师:同学们,前两天我去商场逛了逛,买了两件家电。下面就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在商场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出示情景图)2、观察情境图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从图中都发现了哪些信息!(学生说出两件家电的价格等)二、自主探索。1提出估算的要求并解释什么叫估算。师:下面,我们就试着估算这两件电器的价格。学生展示不同算法,教师板书规范书写格式,学生讨论那种方法更好一些。出示例二,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展示前先说一说1366和1132的近似数分别是哪一个,再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三、课后练习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出本课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并复习大数的读法。出示本课课题。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本课知识。反思: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终于到了实际应用的时候了。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体会购物前要先计划,通过实际的操作,是学生得知估计的数字是不准确的,要去买东西,得多准备点钱。第六课时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购物问题,能了解信息、制定购物方案和根据现实情况制定购物计划。

2、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购物方案,能表达制定购物方案的过程和结果。3、丰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消费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表达制定购物方案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计划购物

1、学生表演进入情境:

亮亮:用几个月剩余的钱才能买一台电视呢?

爸爸:我的月工资是2080元,妈妈的月工资是1830元。

妈妈:我们家每月的生活等费用大约需要1500元。

2、提出小组合作,帮亮亮制定一个购买电视计划。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教师巡视可作必要指导。4、全班交流各小组制定的购买电视计划。交流时学生重点说明的问题:

(1)计划买哪种电视。(两种电视类型不同,价格不同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需求角度来考虑)

(2)怎样考虑一个月大约能剩多少钱。

(3)怎样做的购买计划。用表演的方法进入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合作,从多方面思考。交流是思路再整理的过程,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到如何合理的买电视。反思:学生参与到家庭计划中,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在这节课学完之后,学生也知道了父母挣钱的不容易,从而进行了德育教育。第二单元乘除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书的包装问题,经历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3、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会进行口算。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一、铺垫引入1、口算:2×37×46×55×92、口答20是()个十。60是()个十。8个十是()。16个十是()。二、探究新知。1、出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⑴、出示情境图1。每包书有20本,4包书有多少本?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①、学生独立思考。②、交流汇报。③、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然后板书。20+20+20+20=8020×4﹦80(元)答:4包书有80本。⑵、出示情境图2。工人阿姨说比较薄的书每包30本,这样德包有多少本?①师:这个问题,蓝灵鼠问同学们会做吗?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讨论并计算。②学生交流汇报,上台板演,使学生理解:30是3个十,3个十乘4等于12个十,就是120。(3)根据书包问题,请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计算。(4)小结:在口算几十乘几时,我们可以把几十看作几个十,与几相乘后得到的是几个十就是几十,拧揭示、板书课题。(5)练习:40×260×370×450×3三、巩固练习。复习旧知识点,为本课做铺垫。创设情境,自主学习。鼓励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本环节中,教师只起一个引导的作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与总结的能力。反思:有导入几道练习题的铺垫,学生很快找到了解题的办法。有些同学跟总结道,整十数乘一位数和我们二年级学的乘法差不多,就是多了一个0,所以我先把0去掉算出数来以后再把0加上就可以了。多么精彩的回答啊,老师只需要稍加规范,这就是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法啊,这时我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买书问题,经历自主探索简单的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2、会正确地口算简单的(积在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3、在自主尝试口算、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1、口算:3×22×710×620×42、把下列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8+8+8+8=10+10+10=13+13=26+26=二、新授1、出示例题2、提出问题1,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口算。3、交流算法:如果出现亮亮的算法,教师参照蓝灵鼠的话列出乘法算式,并介绍口算的过程和方法:把12看做1个十和2个一,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再相加,直接写出得数。4、提出问题2,鼓励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进行口算。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5、比较12×3和12×7两个算式,说一说口算时有什么不同(12×7个位上的2乘7要进位),要注意什么。三、练一练复习与铺垫开放式教学,体现自主学习。本课重点,通过教师的板演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法的算法。自己学习口算进位乘法的方法。巩固练习。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口算方法,为之后的竖式学习打下了基础。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2.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3.感受数学与大自然的联系,培养爱护自然和益鸟的感情。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出示情境图大自然的天使1、师生谈话,交流猫头鹰、啄木鸟、家燕等益鸟捉老鼠、吃害虫的知识,引出例一和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提出问题1,让学生从图中选择需要的信息,分析“啄木鸟一天吃掉的害虫是猫头鹰一天抓住老鼠数量的4倍”的意思,并用点子图表示出来。然后师生列出算式,鼓励学生口算,并用算式表示口算的过程。3交流学生的口算方法和写出的口算过程。教师板书亮亮的算式,特别强调先算8×4.4、讲解用竖式计算,边说边板书,重点讲解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5、提出问题2,师生从图中找到相关信息,列出乘法算式,鼓励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时,教师板书竖式计算过程,并提问:积十位上的7和百位上的5是怎样算出来的?二、练一练1、学生先试做两题,再独立完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本课,活跃课堂气氛。用图例表示直观形象。通过板书,突出重点鼓励学生自主尝试,通过知识的迁移完成新知的学习。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反思:本课通过计算猫头鹰、啄木鸟、家燕等益鸟捉老鼠、吃害虫的数量,是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个数乘0的乘法算式的过程。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的0的道理。2、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3、在自主探索、交流化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0和任何数想乘都得0。教学准备:在黑板上画出情景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263×3218×41、计算。2、交流结果并说笔算除法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个位相乘满几个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师:请同学们观察情景图,5个鱼缸里有几条金鱼?用数和算式怎样表示?生自主写算式。2、交流写的算式,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算法有0+0+0+0+0=0或乘法算式:0×5=05×0=03

、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从而让学生明白: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4、让学生举一些其中一个乘数是0的乘法算式。三、试一试1、先让学生读情景图和问题,用所给的信息编一道完整的应用题:某商店每天卖出鲜奶105箱,一星期可以卖出多少箱?2、生自主计算。3、交流自己的算法,着重让学生说一说竖式计算的过程。四、练一练1、建1个塑料大棚要用208元,建4个塑料大棚一共要用多少元?2、学校图书馆有8个书架,平均每个书架摆放306本书,一共能摆多少本书?五、问题讨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试着算一算,之后全班交流。复习,为本课做铺垫图片直观教学,更易理解0乘任何数都得0。加深对0的认识。自己编题,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反思:对于本课的教学,学生们已经知道该怎样笔算乘法。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0乘任何数都得0上。并且告诉大家学习也是这样,即使说一万句要好好学习,但是没有实际行动,那也是一万个0,不如实实在在一个1。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3、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正确地进行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2、难点:准确、迅速地进行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课前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准备1.教师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内容。2.口算下面各题,并回答问题。20×3200×32×40120×4请你观察每一组题,你发现以上各算式被乘数有什么特点?(乘数末尾有0)它们的乘积有什么特点?(它们的乘积有0的个数和被乘数0的个数相同)3、揭示课题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就是____(教师板书课题: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可以先用乘数乘被乘数中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二)学习新课出示例题1、学生自由读题,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和要求的问题。2、列式并说明理由。师相机板书:260×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3、交流算法,教师引导着学生概括出简便计算的竖式写法:要把乘数写在被乘数0前面的数字下边,计算时不用管0,算好后,因为积是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在得的数后面添写一个0.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5)师生共同概括出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一位数乘多位数,遇到被乘数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三)巩固反馈通过谈话复习旧知识,并揭示引出新课题。练习学生对乘法算法的总结,加深理解。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体现了学习的个性化。学习竖式的简便算法。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总结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反思:在刚上课的时候,我没有告诉学生末尾有0的数该怎样计算,而是让他们自己试着做,有些学生想到第四单元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时先把末尾的忽略,计算完再加上,所以他在写竖式时,也是按着这个方法做的。说明孩子是真的把一位数乘法的算理掌握了。所以讲简便算法时,我也是让这个孩子上去讲的。第七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选择适当单位进行简单乘法估算的过程。2、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估算问题,会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3、在用估算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重难点:估算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购买门票1、教师举例说明估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2、出示例一,让学生说一说了解到哪些购买门票的信息。提出教材中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试着估算。3、交流学生估算的方法和结果。重点说一说把293看成290估算结果怎么样?使学生了解,估算的结果不够买门票。所以在实际解决问题中,估算大约需要多少钱都估大一些。二、大棚收入1、让学生读例二的文字,了解其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可以先讨论一下:估算收入的钱数,多估一点好还是少估一点好?再让学生自己估算。2、交流学生估算的方法和结果,说一说把1052看作多少进行估算,是怎样想的?三、练一练1、先讨论估算和解决问题当中的估算有什么不同,再独立完成并交流。体现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尝试自主学习的乐趣。从交流中总结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与实际相联系,学生自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巩固练习。反思:本课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尤其在估算收入时,学生没有实际生活经验,对此不好理解,今后需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图形的运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认识旋转现象。(一)制作风车: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制作风车。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二)说一说: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二、认识平移现象。(一)做一做:1、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3、讨论: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二)说一说: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三、练一练:第1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第2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第3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四、作业:课本第4页的第4题。风车的转动是典型的旋转现象,风车也是儿童非常喜欢的活动。亲手制作风车,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感受到风车转动的特点。为认识旋转打基础。通过找身边的旋转现象,加深对旋转的理解。从身边最熟悉的动作入手,让学生亲身体验,初步认识平移。通过具体的事例,学会识别平移现象。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加深对平移的认识。通过动作,直观体会平移旋转。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旋转与平移。通过判断并用不同符号表示旋转平移,培养学生结合事物特点用符号表示事物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课后反思:本课通过做风车等活动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动手,学生对旋转平移的特征掌握的较好,对今后做题有很大的帮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1、通过说现象,做动作的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旋转、平移。2、出示例题,让学生说说大头蛙平移的方向。二、图形平移在方格纸上移动图形(课本第5页的做一做):1、指导学生边操作、边交流。先让学生把纸片放在方格纸的中间位置,再把纸片向右平移5个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把一个图形平移几个方格,只要看图形一条边平移的格数即可。2、将纸片从A处向下平移到C,方法同上。重点了解学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3、想一想:把纸片从A处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纸片平移了几个方格?让学生自己平移,再说一说平移的距离。三、练习1、学生自己完成试一试(1),同桌互相检查。2、完成教师方格纸上的题目。3、完成练一练。复习,并通过做动作,加深学生对旋转平移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解决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整合之前所学知识,为认识图形平移打基础。学习图形平移几个方格的方法。学习图形向上平移学习图形向下平移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比对着图想象要直观得多。考察学生对简单图形的平移认识和画图技能。根据图形顶点来判定平移距离。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部分学生把平移后的图形与平移前间距几个格和平移几格弄混了。为了防止学生再搞混,我让学生在平移时平移一个格就画一个小曲线,这样不管怎样做,都不容易弄混。第三课时对称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2、了解“对称”含义,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3、在观察、想象轴对称图形形状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认识对称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含义,并能说出生活中对称现象。课前准备:课本后的图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1、导入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课本也为我们准备了一些。请大家拿出来观察一下你们手中的图案和老师的有什么不同?2、小组讨论汇报结果。3、 讨论怎样判断图案两边是不是一样大?折一折,画一画4、师说明这些对折后两边相同,这种现象叫做对称。5、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对称的?6、请同学们把课前准备的两个图案拿出来,沿着图案片上的红色虚线对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交流学生操作的过程和发现的特点。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特点?此时学生可能说出是对称图形,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示怎样对称的。学生可能说:虚线两边一样大还可能说:虚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虚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虚线就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7、课后练习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兴趣。学生亲自体会对称的过程扩展学生思维,开拓眼界巩固课堂知识这个环节是让学生亲自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如何判断轴对称图形。这样学生对于概念的记忆及判断过程印象深刻。轴对称的实际应用,重点了解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重点说一说对称轴是怎么画的。课后反思:本课的重点是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孩子们最讨厌背概念,所以我在叙述概念的时候是边操作边说,说了三遍,班里的孩子基本都能复述清楚了。四、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口算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方法的过程。2、理解整十、整百的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的算理,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口算。3、在用自己的方法口算、交流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口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8÷4=35÷5=9÷3=24÷6=80里有()个十,400里有()个百。46里有()个十和()个一。39里有()个十和()个一。2.揭示本课课题:1.口算除法二、新授课1.出示例题。(1)教师演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共有6捆,也就是60根,边演示边提问: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老师板书:60÷3=)继续演示:把6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2捆,也就是20根。(2)请小朋友摆出6捆小棒,每捆10根,也像这样分一分。(3)教学60÷3的口算过程。师:刚才大家动手分了,现在来动脑:60除以3口算时该怎样想呢?可以这样想:60是几个十?6个十除以3得几个十?2个十就是多少?所以60÷3等于多少?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想:6个十÷3=2个十=20。请同桌互相说一说60÷3的口算过程,再请两名学生说一说。(4)反馈练习(出示卡片):80÷2=90÷3=(5)提出问题2,让学生读文字和情境图,了解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师生列出算式240÷4,先让学生讨论一下怎么算?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6)交流学生不同的口算方法,重点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怎样算的。(7)小结:像这样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在口算时可以把被除数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去除以一位数,计算出结果就是多少个十、百、千。三、巩固练习第1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指名说一说口算方法。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方法。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提出的问题。这道题最好是提除法问题如:300元钱能买几本《科普读物》?复习与铺垫。用分小棒的方法演示,更加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问题二是重难点,使学生明白被除数的前一位除以除数不够时,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巩固计算方法巩固练习口算方法。重点指导学生根据题意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审题理解题的能力。反思:学生对被除数前一位除以除数够除的很容易掌握,第一次接触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对把几百几十看成多少个十有点困难,教学时重点让学生多说一说口算的方法,商的末尾到底添加几个0。第2课时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2、能正确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理解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算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出示例题教师谈话,引出国庆节学生摆小花坛的事情。国庆节前,学校买来84盆鲜花装饰校园,计划摆成4个同样的小花坛,每个花坛摆多少盆鲜花?二、学生列示,教师板书算式1、84÷4,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2、交流学生的个性化算法。学生一边说,同时教师板书出口算方法和过程:把84分成80和4,用80和4分别除以4.最后强调:因为84每一位上的数除以4都正好除尽,口算除法时,依次写出结果就可以。3、试一试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试着口算解答,然后全班交流。此环节让学生当老师多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三、练一练第1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指名说一说口算方法。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方法。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让学生了解题中是2个问题。第5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重点关注学生口算的速度和准确度。第6题、首先让学生了解图中的信息,理解问题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重点关注学生能否讲解明白。要先算每种花的单价再比较大小。直接切入主题,强调平均分板书口算方法,规范格式。强调易错点,十位和个位上的得数不要写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己会做,还要会给大家讲明白。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表达,提高学习自信心。巩固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重点关注学生思路是否清晰反思:有上节课的口算算理基础,学生很轻松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第3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目标:1、结合插花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能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用竖式计算的算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除法竖式的算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教师谈话引出插花问题,让学生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和妈妈提出的问题,师生列出算式。妈妈买来48枝玫瑰,想把它们平均插在2个花瓶中,每个花瓶插多少枝?二、学生列示,教师板书算式1、先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口算,教师板书口算过程。2、竖式计算。(如果还有其他方法给予肯定。)重点讨论竖式计算这是学生初次学习用竖式计算除法。教学时首先要教给学生除式的书写格式,(先写除号,把被除数写到除号的里面,除数写到除号的外面。计算时从最高位除起)然后要充分利用学生面前的操作,理解商中的2要写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4要写在个位上,表示4个1的算理。让学生明白“一商、二乘、三减”的计算顺序。三、试一试把48枝玫瑰平均插在3个花瓶中,每个花瓶插多少枝?对于一部分掌握起来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先让他们操作,再用竖式计算。交流时,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十位上4除以3,商1余1后,怎样继续除。(十位上4除以3,商1余1,让学生明白余数1表示10。之后用18除以3,个位商6)结合插花问题,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其他的插花方案。比如:平均插在4个花瓶中?五、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试做两题,指名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其它题。第2-4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重点关注学生笔算方法。通过情境图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复习口算方法板书竖式计算方法,规范格式。强调易错点。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思考,提高学习自信心。巩固练习,看学生是否掌握笔算方法,让学生多说一说笔算过程。反思:由于这是学生初次接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竖式,所以我格外注意竖式格式教学。每做一道题我都要说一遍做题步骤,不只我说,我还让学生边做边说,加强学生的记忆。第4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的:1、结合皮球装盒问题,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2、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3、能与他人交流自己解决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及商和余数的书写位置。教学难点: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和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完后还有剩余(要小于除数),那么,剩余的数就是余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1.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用竖式板演:8÷4,16÷5,其余的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2.计算:42÷236÷2指名任选一题说出口算过程。二、领悟算法1、师生谈话,引出幼儿园把82个皮球装盒的事情,提出每6个装一盒需要多少个盒子的问题。2、先让学生试着做一做。3、交流算法,让学生说一说计算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使学生知道“82除以6”的计算结果有余数。4、然后结合生活经验,讨论需要几个盒子,使学生理解剩下的4个也要用一个盒子。5、提出“每8个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这个问题,让学生试着算一算。根据学生试着算一算,根据学生试算的情况,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商的个位为什么要写0。(个位上的2比除数8小,不够商1,商的个位上要写0来占位。)6、提问为什么余数要小于除数?余数还能不能再继续除下去?三、练一练第1题、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请几名学生到黑板上做,然后全班订正,指名说一说笔算方法。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让学生说一说题目表达的意思:分别买下面的水果,各能买多少千克。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让学生了解题中是第2个问题可以用乘法,也可用除法计算。复习与铺垫板书竖式计算方法,规范格式。重点理解余数的含义,剩下的也要用一个盒子。让学生当老师讲解,培养其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愉悦感。重点理解个位为什么要写0,而且写0后不用再和除数相乘。重点关注学生笔算方法是否正确,理解笔算算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重点讲解此题的问题里虽有“大约”却不用估算。反思:这次除法又多了余数,学生总不能适应有余数的除法,总是出现余数大于除数的问题。所以我专门进行了一次讨论,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个别学生出现个位商0后还用0和除数相乘的错误,教师要在此加以重点讲解及练习。结合练一练2,重点加强学生的审题理解题的能力。结合练一练3重点让学生理解什么时候题目需要估算,什么时候不需要。2题、3题出错最多,以后再加强多练。第5课时大约是几倍和几倍多一些等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年龄问题,经历用大约是几倍和几倍多一些等语言描述不是整倍数问题的过程。2、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会用合适的语言描述问题的答案。3、体会数学与生活语言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展数感。教学重点、难点: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了解大约是几倍和几倍多的含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1、文字题:一个数是5,另一个数是它的3倍,另一个数是多少?2、填空题:3的4倍是(),48是6的()倍。3、67÷735÷4二、新授课1、出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倍的问题。⑴、出示情境图:师生谈话。老师:我今年32岁。生:我今年8岁。生:我今年9岁,我爷爷今年65岁。师:我的年龄是8岁的几倍?是9岁的几倍?爷爷呢?(2)学生自己列算式并解答。在解答“爷爷的岁数是小强的岁数的几倍?”的问题时,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出这样的问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叙述形式:大约是几倍;几倍多一些。(3)议一议先让学生直观回答,再实际算一算。使学生了解:再过一年老师长一岁是33岁,丫丫也长1岁是9岁,再过一年老师的年龄就不是丫丫的4倍了。(4)总结三、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选择信息提问题并解答,然后全班交流计算的过程,如果学生说出:鲸鱼的平均寿命是大象的1倍多要给与鼓励。第2题、学生了解情境图中的信息后,再进行判断,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重点关注学生能否表述清楚。第3题、供有余力的学生选作,教师要给与解题思路的指导。第4题、问题讨论教师借助画线段图帮助学生找到妈妈的年龄比丫丫的年龄多3倍,也是多27岁。复习旧知识,并为本课做铺垫创设情境,从身边问题入手。总结也是本课的回顾巩固练习提醒学生审清题是平均寿命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反思:本课也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学生很好体会几倍多一些,几倍少一些。所以我就在练习中加大难度,把几倍多一些,变成几倍多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给孩子增加点难度,即开拓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最后的问题讨论学生不易理解,以后还需多加练习画线段图,进而掌握差倍问题。第6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3.理解用乘法验算除法的道理,培养验算的习惯。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问题情境1.师生谈话。通过喜欢吃什么水果的话题,谈话引出卖苹果的问题。二、新授2.出示情境图,然后交流从题中得到的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师生列出算式和竖式。3、提出兔博士的问题,先讨论下用竖式怎样算,再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用竖式计算。提出用竖式计算的要求,师生共同完成竖式计算,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商“1”要写在百位上的算理。师:我们学习过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下面,我们一起用竖式计算一下。教师边说边板书,边进行启发对话。被除数百位上的4除以3商1,这个1表示什么,写在商的哪一位上?百位上的4减3还剩1,下一步怎么办?十位上的3落下来,合起来是13,这个13表示什么?等等。4.除法验算。(1)提出“怎样检验计算得对不对”的问题,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学过的“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式,想到检验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验算。(2)交流学生验算的结果,然后,讨论怎样验算除法。让学生理解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算得对不对。三、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鼓励学生自己检验算的对不对。教师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方法。2.练一练第2题。教师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关注检查出错误的同学。3.练一练第3题,先说一说对于燕子的了解,学生再独立完成并交流。4.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通过了解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为下面学习做准备。给学生创造用自己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展示成果,分享别人的学习经验。通过讨论,引出新知识的需要。估算一方面培养估算习惯与能力,另一方面,为学习竖式计算提供直接经验。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提高学习效率,掌握运算方法。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历除法验算的过程。在交流讨论中,学会验算的方法,体会验算的定义。考察计算与验算掌握情况。在解决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益鸟的教育。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考察计算的正确率。反思:本课从学生熟悉的买书情境入手,根据情境中提供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授算理时,我让学生来总结,学生来说怎么试商,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这样学生对于除法的认识更加深入。第7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教学目标:1.结合月饼装盒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在生活中应用的现实性。教学重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教学难点: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情境引入:同学们,在什么节日里人们吃月饼呢?你们喜欢吃月饼吗?如果把月饼装在精美的盒子里,送给亲朋好友会更方便,更讲究了,是不是?商店里有258块月饼,有两种月饼盒子,7块一盒的、8块一盒的。二、解决问题1、提出每盒装7块,需要多少个盒子的问题。先重点讨论一下:258除以7,百位上的2除以7不够商1怎么办?然后再鼓励学生自己试着用竖式计算。2、交流学生试算的计算结果,教师给予指导和总结。讨论商和余数的意义,25个十除以7商3,这个3表示什么?要写在商的哪一位上?3、提出怎样检验上面计算的问题再进行讨论。4、提出每盒装8块,需要几个盒子的问题,学生自己列式并计算。最后全班交流讨论。5、讨论两种盒子选哪种合适。三、拓展练习出示试一试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计算。交流计算结果,重点讨论怎样估计商是几位数问题。四、练一练1、学生解答完后,再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每天看几页,需要多少天的问题并计算。2、学生明白题意后独立完成。交流时说一说提出的问题和计算的结果。重点关注不是整倍数的问题,看学生是不是说的大约几倍。3、计算4、数学冲浪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试着填数,交流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通过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为学习素材,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引出本课例题。提供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板演,方便交流。在交流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体会验算的方法。在解决月饼装盒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数学计算的尝试训练。培养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的思想。自主学习,感受数学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在生活中的现实性。使学生了解:被除数的百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三位数;小于除数,商是两位数。区分几倍和大约几倍注意了解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充分理解除法竖式的算理。课后反思:有了第一节课的知识做铺垫,我放开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个别学生把商的位置写错数位。第8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3)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能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探索新知识的愿望和信心。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教师谈话引出八戒分桃的故事,可以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2、先讨论:一个桃子也没有,每人分到几个桃子呢?一个桃子也没有用哪个数字表示?求平均每人分到几个桃子怎样用算式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结合故事中分桃的结果接着提出0除以其它数的问题,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最后得出结论:0除以不是0的数都得0.二、自主探索,理解新知出示例1地球仪的价钱这道例题让学生读题,试做。1、同学们,你们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1)学生独立尝试,师巡视。(2)反馈:你在尝试中遇到了什么新情况?你打算怎么解决?(3)展示各种计算结果。(4)猜一猜板演的几种情况到底哪种是对的?说明理由。(5)集体讨论,重点解决:被除数十位上的0除以3等于0。(6)小结:被除数百位上的3除以3商1没有余数,十位上的0除以3商0,这一步可以省略,只在商的十位上写0就可以,它起占位的作用。2、出示例2。(1)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读题,写出算式,并试着用竖式计算。(2)学生做完后交流时,重点帮助学生理解624÷6,被除数十位上的2除以6不够商1,要商0,并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同时落下来,继续除。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1.课后练一练1题。学生独立解决,重点关注学生能否用简便竖式计算。2.课后练一练2题。要求学生做在书上,教师集体订正。3.课后练一练3题,先让学生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再自己提问题并解答,然后全班交流。由学生熟悉的八戒分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独立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互助的意识,主动探索的精神。通过有层次性的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在练习中将计算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融合在一起,将原有知识与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练习课后反思:讲完这节课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总是忘记写中间的0,出题让学生边做边说算理,都能说出来,孩子总说忘记写了。我认为,今天的教学有你一点着急了,高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在重点地方应该让学生多说一说。第9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4)教学目标:1、结合王老师资助学生的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能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3、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感受“爱心”的温暖,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问题情境1.教师出示一组“大学生资助贫困生上学”的新闻让学生读一读。使学生了解自己坐在教室里学习是多么幸福,知道有许多人为贫困地区的学生奉献着爱心。同时引出王老师资助贫困生的事例。2.让学生读题并观察情景图,说一说了解了哪些信息。二、自主探索1.教师提出问题,师生列出除法算式,让学生估算一下结果,要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只要说的有道理就可以。2.教师提出“王老师究竟给每位同学寄了多少钱呢”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计算。3.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方法的机会。教师重点指导竖式计算,使学生理解商个位上写0的道理。三、尝试应用出示例2捐赠图书1、教师谈话引出例2.让学生自己读题,说一说题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2、交流学生计算过程和结果,学生说,教师板书并适时提问,被除数个位上的4除以6不够商1怎么办?3、总结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先让学生自己讨论,再全班交流。四、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由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试着做一做。2.练一练第2题。请同学们读题之后说说了解到哪些信息,然后独立完成。3.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4.先读题,了解题中的信息,提示学生选择合适的信息。

通过事例进行德育教育,同时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通过观察读题,了解题意,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先估算再计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与能力。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展示学习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先估算再计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巩固练习。关注学生判断的理由。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丰富日常生活经验,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反思:有了上一节课的经验,我放慢速度,这节课学生接受的比较好,基本没有出错的。回顾这两节的教学,我意识到不能过分高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些知识还是要从最基础入手。第10课时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旅游团住宿问题,经历小组合作,一起设计、交流、讨论住宿方案的过程。2、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考过程。3、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难点:结合旅游团住宿问题,经历小组合作,一起设计、交流、讨论住宿方案的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节假日里,许多人都会走出户外去旅游,欣赏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你们喜不喜欢与家长一起去旅游?现在就请你当一次导游,给到宾馆的旅客安排一下房间。1.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2.根据学生了解到的信息提出:现在我们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导游设计住宿方案,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3.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讨论结果、讨论过程及住宿方案。提问:如果你是导游,你会选择哪个方案?为什么?二、练习与巩固1.和学生一起观察情景图,了解班里朗读比赛中丫丫遇到的问题(选的文章有620个字,要用4分钟才能朗读完,比赛时间只有3分钟,怎么办?)2.指导看图、读题:学校组织夏令营活动,计划给大家购买统一的帽子作为标志,但总金额不能超过800元(帽子有3种:每顶9元、8元、7元)①用800元买上面的帽子,各能买多少顶?②参加夏令营的同学有90名,你认为选择哪种帽子合适?需要多少钱?③提出兔博士的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图,说出在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能够大胆发表见解,同时能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大胆发表见解,同时能倾听别人的意见。通过议论,达到与其他组交流的目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和交流个性化算法的空间。反思: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所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来说。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住宿的问题。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2、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1、把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123+237=360360-250=110—————650-330=320119+320=510—————2、说说先算哪一步227-291+126119+208-303227-(560-410)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从图上能知道些什么?指名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师板书:有3箱饮料,每箱有24瓶,箱外有12瓶。)谁能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瓶饮料?2、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3、请学生到前面板演,①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用12加上乘法算式②也有可能先写乘法算式再加上12。教师提出蓝灵鼠的问题,鼓励学生试着将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教师应做重点指导)4、计算改写后的算式,说一说算式中每一步运算求的是什么,进而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当学生回答出先算乘法后教师要追问:问什么先算乘法。引导学生结合题意进行理解。小结:混合运算中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我们应先算乘法。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出示例2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了解观察到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试算。2、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应用今天所学的新知识(混合运算进行计算),教师追问:为什么先算除法?3、引导学生结合前面两个问题,总结、归纳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师板书: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多找几位同学说一说)三、练一练复习,加深运算顺序的印象,为本次课做铺垫。从情境中,让学生明白题意。自主学习,开拓学生的思维。总结也是一种复习的过程。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巩固新知反思:短短一节课,所要讲的东西却不少,既要让讲明白应用题,又要教会混合运算的方法。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就成了我的首要工作。应用题方面,我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明确题意。然后强调算式的运算顺序。第二课时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2.理解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3.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教学步骤: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例32、学生讨论交流,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3、列出算式并计算。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若大部分学生有困难,则教师指导列出带括号的综合算式。)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出示例42、观察情境图,理解题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解决。3、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解决问题。三、总结解题思路,找出改写混合运算过程的方法。四、课后练习有生活情境引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交流合作,体验合作的乐趣。通过知识的迁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总结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复习巩固。课后反思: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带括号的混合运算,但是学生总是把括号和二级运算搞混,还有些孩子不能正确书写脱式计算的格式。只能课下加强训练。第三课时班级购物问题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2、进一步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同一问题解决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

1、口算:100-9432+2858-3460×64×6+2×739÷324÷824×227÷3100-40×2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30×5-10079-40÷4(12+24)÷9二、出示情境问题:1、师生谈话,引出问题:通过以上的复习,老师发现同学们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各类运算,掌握了这些计算的本领,我们才能自己试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生活的小主人。比如“购买日常用品”——学校计划给每个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桶。每个保温桶65元,每个垃圾桶17元。6个班一共要用多少钱?(相机贴示图片与价钱)2、学生尝试自主解决:指名完整口述所给信息和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解决。师巡视指导。三、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1、学生交流不同的算法;教师相机板书。2、结合板书,鼓励学生将分步的几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65×6+17×6(65+17)×63、重点指导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65×6+17×6将先算的部分画上横线,帮助学生理清运算顺序。4、“想一想”如果把问题改成“买6个保温桶比买6个垃圾桶多花多少钱?”该怎样计算?指名完整口述后,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交流时关注学生“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吗?”“你能把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吗?”65×6-17×6(65-17)×6……集体订正时,重点追问三步混合运算65×6-17×6的计算顺序。四、练一练温故而知新,计算是数学的根本,时刻注意学生的计算练习。做生活的小主人这个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班级活动中去。给学生创造独立学习的机会。交流自己的成果,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在例题的基础上稍加变化,拓展思维。巩固练习反思:本节课学生们很活跃,语言活跃,思维活跃,想出来了好几种方法。甚至有学生提出在一个算式里同时出现两个乘法,是不是可以一起算呢?要是乘除呢?这说明孩子们真正进行了思考,自主学习的优越性充分得到了发挥。第六单元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第一课时认识周长教学目标:1.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2.借助实际操作,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利用身边的物品,让学生实际测量操作,体会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学会表达测量的过程和结果。课前准备:两块布艺图案、尺子、绳子、剪刀、硬币、PPT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师生谈话,引出课题(一)老师出示小布艺:大家看这两块小布艺漂亮吗?现在福利厂要生产两种小布艺图案。在成批加工之前呢,需要把材料裁剪好。大家愿意一起帮忙吗?(二)老师要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工具。提出兔博士的问题,学生思考。师:首先,我们要想办法确定每个小布艺花边的长度。二、分组实践探究(一)分小组合作交流,确定测量方案。(二)让学生说出各自的测量方案,可以边说边操作,鼓励学生说出更多的方法,只要可行都应给予肯定。(三)将两块布艺分别给两组学生,让他们到讲台前分别对两块布实施量花边和布艺周长的方案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四)教师展示两组测量结果,问学生“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啊?”引导学生并做出总结:花边的长就是小布艺布料的周长。(说这一总结时在幻灯片上展示出来)三、认识物体表面的周长(一)幻灯片出示P67的硬币、课本和课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借助实际操作,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小组分工合作,展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结果更能让学生掌握什么是周长。反思:本课课本上需要花布和丝带以及剪刀针线,针线容易使孩子受伤,所以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用卡片代替了花布,彩色胶带代替了丝带。并且胶带比丝带更容易测量长度。第二课时计算周长教学目标:1、经历计算街上公园周长和简单图形的周长的过程2、计算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测量并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周长与图形各边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计算公园的周长1、让学生观察街心公园平面图,说一说张奶奶沿公园边的小路散步会怎样走,每段路有多长。2、提出问题:张奶奶走一圈是多少米?鼓励学生自己计算。3、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教师介绍:街心公园一圈是218米,218米也就是这个街心公园的周长。二、计算图形的周长1、让学生说一说例三中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各有几条边,每条边的长度是多少。然后教师讲解:图形的每条边都可以看做一条线段,一个图形有几条边就是由几条线段围城的。同时给出周长的概念。2、讨论:计算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周长是求什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三、练一练巩固练习通过计算张奶奶散步一圈所走的路程,初步感知周长的计算。计算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周长,通过周长的计算,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巩固本课知识反思:有前一节课做铺垫,学生在熟知周长的基础上,很容易算出图形的周长。第三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推导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长的能力。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及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方格图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情景引入,探究新知(一)老师出示方格图(长方形和正方形),问:1.这是什么图形。2.让学生观察,知道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厘米),不用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二)交流个性化的算法。重点使学生了解长方形的长边有6个格,它的长是6厘米等。二、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幻灯片呈现教材P78中间的两个图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算法有:长方形的周长:5×2+3×2(5+3)×25+5+3+3正方形的周长:3+3+3+33×44×3(二)交流学生个性化的算法,使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三)幻灯片展示教材上P69的四种算法,让学生先讨论一下自己喜欢哪种方法,再师生共同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幻灯片演示出来: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让学生自己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使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反思:本课有了前面课程的铺垫,对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没有问题,从不同解题方法中优化,找出长方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