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中考地理复习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同步复习教案_第1页
湘教版中考地理复习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同步复习教案_第2页
湘教版中考地理复习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同步复习教案_第3页
湘教版中考地理复习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同步复习教案_第4页
湘教版中考地理复习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同步复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本章考点】1.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与海陆位置。2.我国的疆域:陆地面积、四端点,所跨的经纬度,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为我国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3.我国濒临的海洋:东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领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主要半岛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我国的领海宽度是12海里,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4.众多的邻国:陆界的长度2万多千米,陆地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5.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34个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会城市。【典型例题精讲】[例]下列城市中,每天最先见到日出的是()A.沈阳 B.北京 C.兰州 D.乌鲁木齐【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日出与经度的关系。【易错分析】不知道越往东的地方时越早,是本题易出错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不熟悉这四个城市的位置是易出错的另一个原因。【解题思路】越往东的地方,时间越早,日出就越早,题目中的四个地点,自西往东依次是乌鲁木齐、兰州、北京、沈阳。【答案】A【学法指导】这讲内容主要包括疆域和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疆域是地理环境的空间所在,是地理环境特点形成的前提条件,而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是掌握中国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基础框架,增长迅速的庞大人口,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复习我国的行政区划时,要充分利用地图,把各省区的位置和轮廓牢牢掌握。【基础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疆域四个端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有()①北端②南端③东端④西端A.①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④【解析】我国疆域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E附近),另由北温带所在的范围(23.5°N~66.5°N)来看,符合题意的为①③④。【答案】B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A.印度、文莱、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C.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D.文莱、菲律宾、日本【解析】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东为韩国、日本;东南为菲律宾;南为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印度、朝鲜是我国的内陆邻国。【答案】D3.我国陆上邻国与其方位的组合正确的是()A.东——韩国 B.南——阿富汗、老挝C.西南——哈萨克斯坦 D.北——蒙古、俄罗斯【解析】我国陆上疆界长达2万多千米,邻国有14个:东有朝鲜;北有俄罗斯、蒙古;西北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有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有印度、尼泊尔、不丹;南有缅甸、老挝、越南。【答案】D4.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共有()A.11个 B.12个 C.13个 D.14个【解析】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自北向南依次是:辽、冀、津、鲁、苏、沪、浙、闽、台、粤、港、澳、琼、桂,共14个。【答案】D5.关于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和乡(镇)三级B.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少数民族自治的地方D.我国于1997年和1999年分别在香港和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解析】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答案】B6.关于下图中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同四个国家接壤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驻地在武汉市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解析】根据图中各省轮廓特点和纬线、河流、政区界线等图例符号,确定四个省的名称:①是云南省,②是广东省,③是湖北省,④是黑龙江省。再根据这四个省在全国政区图中的地理位置,联系题中的具体要求,联想相关的地理知识一一解答。【答案】C7.我国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级行政区是()A.鲁、苏 B.辽、鲁 C.冀、辽 D.冀、鲁【解析】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位置相对,形成的狭窄水道,成为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所以合题意的为辽、鲁两省。【答案】B8.下列省区中,按邻国由多到少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新、滇、藏、桂 B.藏、新、内蒙古、陇C.新、辽、吉、黑 D.新、藏、滇、内蒙古【解析】我国有陆上邻国省区九个,有邻国的个数分别是:辽(1)、吉(2)、黑(1)、内蒙古(2)、甘(1)、新(8)、藏(5)、滇(3),桂(1)。【答案】D9.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有()A.台、桂、粤、云 B.台、粤、桂、滇C.云、桂、粤、台 D.滇、桂、闽、台【解析】北回归线(23.5°N)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北是北温带,以南是热带,我国一小部分在热带,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有滇、桂、粤、台四省区。【答案】C10.我国的临海位于温带的有()①渤海②南海③东海④黄海A.①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解析】我国濒临的四大海域中,以北回归线为界,位于此线以北的是渤海、黄海、东海。【答案】C二、能力提升11.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km2的省有(写简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3%,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3%,其自然原因是______;社会原因是______。(3)在AB线西北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月6日,我国人口已达13亿,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5人/千米2,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东部人口密度大,特别是沿海各省的平原地区,每平方千米达500~600人。西部人口密度小,每平方千米在50人以下。中国人口的分布,东南多,西北少。大体可以从黑龙江省的A地到云南省的B地划一直线。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7%,人口却占全.【答案】(1)鲁豫苏台(2)气候干燥,有大面积的干旱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3)乌鲁木齐兰州包头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是______煤矿。B是________煤矿。(2)C是______水电站。D是______水利枢纽。D水利枢纽的主要作用是______。(3)E、F地区面临的最大生态问题是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为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目前正在F省东部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4)G河的名称是______;H是______山脉,从该山脉往东沿______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5)M河的名称是______,其流域内的农业耕作制作是______;位于该河与长江汇合处的著名城市是______。(6)N省的简称是______。【解析】本题系一道地理学科内的综合题,所考查的内容除了三个省区的轮廓外,还包括该省河流、地形、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诸多要素。首先要正确判断该省区的名称,并根据具体省区的地理内容和题干要求,逐一解答。由于本题综合性较高,这可能增加学生解答本题的难度。【答案】(1)大同神府(2)安康小浪底防洪、灌溉、发电(3)水土流失滥砍滥牧,植被破坏严重;黄土土质疏松,易被冲刷;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太行山绿化工程(4)汾河秦岭淮河(5)汉江一年两熟武汉(6)豫13.读下列四幅图,回答问题。(1)①是________省,简称________。A处为________经济行区。(2)②是________省,简称________。B处为________(名胜古迹)。(3)③是________省,简称________。C处为________平原。(4)④是________省,简称________。D处为________油田。【解析】根据轮廓图很容易判断出是哪个省区,而要求回答的问题也比较简单。【答案】(1)广东粤深圳(2)陕西陕或秦秦陵兵马俑(3)黑龙江黑三江(4)山东鲁胜利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同步复习【本章考点】一、地形部分本节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山脉的走向②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二、气候部分本节的考点分布如下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特殊天气及旱涝灾害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①我国的温度带②我国的干湿地区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知识④我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⑤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三、河流和湖泊本节的考点分布较广,特别是长江的知识、黄河的知识尤其重要,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对照地图,牢固地掌握。【典型例题精讲】典型例题设计意图:选择这两道题作为典型例题进行剖析,目的主要是预测近几年中考出题的角度和趋势,为搞好复习指导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例1]读沿东经89°线的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下标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范围并注明。(2)图中A是________盆地,B是________盆地,C是________盆地。(3)D为________高原南部的________江。(4)E是________洋边缘的________湾。【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地形剖面图和填充地形剖面图的能力,具体考查考生对沿东经89°的地势剖面图所示我国地形地物的熟悉程度。【易错分析】89°【解题思路】此题并不难,沿东经89°的剖面线必经我国的新疆和西藏,在这个基础上按题目要求考生一定要按题目给出的图例作图,其次位置要相对准确,并清楚写明阶梯名称(2)、(3)、(4)题,学生可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地形剖面形状、海拔高度、纬度度数等)来进行判读。如图中B处海拔高度低于海平面,肯定是吐鲁番盆地。B处北面是天山,天山南北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答案】(1)略(2)准噶尔吐鲁番塔里木(3)青藏雅鲁藏布(4)印度孟加拉[例2]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上勾绘出黄河下游两个主要农业用水区域,用字母A、B分别注明。并指出A是____________平原,B是____________平原。(2)黄河上游干流沿岸工业、生活用水量大的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等。(3)简述近30年,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地图、填充地图及综合表述能力、概括能力,具体通过考查黄河水系来考查上述能力。【易错分析】对黄河沿岸的地物的分布不够熟悉是易出错的原因之一,此外,回答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时,易偏离题意。【解题思路】解题时,首先应分清黄河上中下游,然后按题目要求回答第(1)、(2)小题。第(3)小题要从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易患水灾和下游旱季断流两个方面作答即可。本题还要注意在勾绘范围时,线条要肯定,范围要准确或尽可能准确。【答案】(1)图略宁夏或银川河套(两者顺序应与图一致)(2)兰州白银银川石嘴山乌海包头(答出任何三个均可)(3)①泥沙淤积、河床增高,形成“地上河”,汛期水患威胁严重;以及沿岸次生盐碱化等。治理除加固堤防、营造护堤林等外,应加大对中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关键在于植树种草、恢复植被。②旱季断流,严重危及有关河段工、农业,甚至生活用水的供应。要在科学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强黄河全流域的统一规划管理。【基础测评】试题总体设计说明:本套试题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对中国自然地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综合考查学生学科内综合的能力,这套试题难易程度比例为低∶中∶高=3∶5∶2,便于学生对中国自然地理的知识整合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青藏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我国西北部 B.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C.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D.约占全国面积的1/4【解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答案】D2.“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下列哪个高原的写照()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解析】由于青藏高原的海拔较高,因此高原上的山脉相对高度不大,所以有“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平地)”的写照。【答案】A3.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A.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解析】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而其他盆地如四川盆地,海拔在500米左右。【答案】A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解析】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确如北朝民歌所写:“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繁荣景象。【答案】D5.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最大的高原 B.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 D.北依阴山,南邻秦岭【解析】黄土高原面积,不如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但以深厚的黄土层而得名,又因植被条件差,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阴山在内蒙古高原内部。【答案】B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A.冬季风 B.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东风【解析】玉门关地处我国甘肃省境内,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的非季风区内,受夏季风影响小或影响不到。【答案】B7.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解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答案】B8.长江三峡位于()A.川鄂两省交界 B.川滇两省交界 C.渝鄂交界 D.川渝交界【解析】重庆直辖市的建立,标志着长江三峡由地处原四川省与湖北省两省交界变成渝鄂交界。【答案】C9.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对干流能起到调节作用的原因主要是()A.支流集中分布于干流南侧B.支流东北分布C.夏季风的影响自北而南逐渐推移D.南北支流汛期错开,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解析】长江中游河段接纳南侧的两大湖系——洞庭湖和鄱阳湖湖系,北侧有汉江注入,由于其干流呈东西向,支流呈南北向,所以随雨带由南向北逐渐推移,南侧湖系、长江干流和北侧汉江依次进入汛期,时间相对错开,对长江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答案】D10.有关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一半,但目前开发利用率还不到5%B.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线及京杭运河相交C.近年来,长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D.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有“黄金水道”之称【解析】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答案】A11.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A.发电 B.灌溉 C.防洪 D.抗旱【解析】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为严重,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湖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进入本世纪80年代,长江流域几乎每年都要发生洪灾。因此,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答案】C12.下列省区中,煤、铁、石油储量都很丰富的是()A.吉林、四川 B.辽宁、河北 C.山西、湖南 D.江西、山东【解析】辽宁省境内有阜新煤矿、鞍山—本溪铁矿、辽河油田,河北省境内有开滦、峰峰煤矿、迁安铁矿、华北油田。【答案】B13.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利于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利于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B.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的负担和分选冶炼的难度C.共生矿多,有利于综合开发D.我国矿产资源完全可以自给【解析】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一方面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区大规模开采,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另一方面造成了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加重了运输的负担。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有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的负担和分选冶炼的难度;乱采滥挖,破坏环境;共生矿多,浪费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矿产资源供给更加严峻,如石油进口日益增多就是一例。【答案】B14.下图中黑点反映的是我国哪种矿产资源的分布()A.水能 B.煤炭 C.石油 D.铁矿【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我国铁矿资源的分布,如沿长江上、中、下游依次有四川省攀枝花铁矿、湖北省大冶铁矿和安徽省马鞍山铁矿,北方地区也有辽宁省的鞍山—本溪铁矿、河北省迁安铁矿和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等。【答案】D15.“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源指的是()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解析】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五大气区,其中四大盆地气区分布在陆地,具体包括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陕甘宁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其中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丰富的油气区。西气东输的主干线是由塔里木至上海的4200千米管道。【答案】B16.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 D.云贵高原【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水土流失的知识。我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地区。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最为严重,黄河也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答案】A17.下列山脉中,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是()A.武夷山 B.阴山 C.阿尔泰山 D.祁连山【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大致分为东西走向山脉、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弧形山脉三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可分为三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答案】A18.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A.凌汛 B.地上河决口 C.水土流失 D.干旱【解析】【答案】CD19.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国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江河径流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B.水资源的利用率高C.黄河、淮河、辽河三大流域最缺水 D.80%的地表径流集中于南方【解析】我国的水资源中,80%的地表径流集中于南方,我国江河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最为缺水的为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答案】D20.我国不受寒潮侵袭的地方有()A.台湾岛 B.海南岛C.滇南谷地 D.雅鲁藏布江谷地【解析】寒潮是严重的气象灾害,对我国的破坏严重,云贵地区、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四川盆地由于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广东、海南由于南岭阻挡和纬度位置较低,台湾受武夷山脉的阻挡和纬度位置较低,因此不易受寒潮影响,而滇南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在上述因素基础上加上谷地本身的地形特征,因此不受寒潮侵袭。【答案】CD21.下列地区中,湖泊数最多的是()A.青藏高原 B.东非高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云贵高原【解析】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答案】A2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B.连通长江、淮、黄、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解析】本题虽是热点问题,又是基础知识,要求考生了解该工程的建设目的和重要意义。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弥补华北地区水资源的严重不足,解决长期困扰北京、天津等华北中心城市缺水的问题。该工程不能跨流域调水发电,因黄河泥沙淤积因素的制约,也难以在四大流域联合开展航运业。【答案】D二、能力提升23.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1)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________平原,④________平原。(3)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等状况,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4)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黄河下游泛滥成灾在自然方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根本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利用黄河水系考查有关黄河的基础知识。【答案】(1)汾河渭河(2)宁夏河套(3)(4)流水减缓,泥沙沉积、河床逐年升高,人工筑坝束水①黄河中下游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雨水特别集中;②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松散且具直立性,易被水冲刷,河床逐年升高中游造林、种草、搞好绿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中上游修建水库,治沙和防洪并举,下游加固大堤。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防止水污染24.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按图例画出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和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2)图中我国境内,黑线(阴影区和非阴影区分界线)是__________分界线,阴影区域年降水量多在__________毫米以下。(3)季风区内(不含青藏高原)有__________种温度带,有__________种干湿地区。(4)当A地开始受西南季风影响时,B地多出现__________天气;C地农业生产常面临__________(气候)威胁。【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以及季风的有关地理知识。分界线主要是几列山脉。季风区内有5种温度带和4类干湿地区。(4)题中A、B、C地气候的特点,主要先判断出季节就容易解决了。【答案】(1)略(2)内外流域400(4)54(5)梅雨干旱或春旱25.读我国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问题。(1)南水北调中线所经地带包括哪些省(市)?该地带的自然条件(地形条件、气候类型、干湿地区)怎样?(2)分析中线调水的战略与经济意义。(3)比较隋运河与今天南水北调方案的修建目的有何不同?【解析】南水北调是当今热点问题,对于沿线的相关地理知识,复习中应加以注意。【答案】(1)湖北、河南、河北、北京;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亚热带及暖温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2)是东部沿海经济开发区与西部经济开发区的交接地带,也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长江中下游经济区的连接地带;不仅具有调水作用,在交通方面集陆运水运于一体,在经济开放,能源调配,高新技术利用方面均具重要意义(3)隋运河修建的目的是南北物资运输交流,南水北调主要是调水,解决北方的水危机以及降低长江洪峰水位26.读图,回答:(1)若图中字母分别代表林地和草地,那么表示林地的字母是________,表示草地的字母是________。(2)若用图中有关字母代表全国某些草场区,那么,C表示____________区,E表示____________区。【解析】解答此题必须牢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答案】(1)ADFBCE(2)新疆草原青藏草原27.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问题。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近30年断流,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据统计,1992~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68亿元。(1)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2)黄河除了断流以外,还存在哪几方面的严重问题?(3)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解析】根治黄河,就必须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中上游应兴建水库,下游加固大堤,加强水源保护与管理,防治水污染。【答案】(1)黄河水资源不丰富,平均年径流量比较小;且季节分配不均衡,冬春枯水期易造成断流;黄河沿岸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上中游沿岸城市及工业用水量大,影响下游径流量;农业用水浪费(漫灌等),水资源利用率低(2)洪水威胁、泥沙淤积(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3)兴建蓄水、调水工程,加固下游大堤、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水污染28.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说明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的特征。1999年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示意(2)读图说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1999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解析】这两个问题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要求考生通过对结构图的判读,认识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的特征和发现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答案】(1)耕地比重较小,森林比重较小,草地比重较大(2)农业产值比重偏高,牧业、林业、渔业产值比重偏低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同步复习【本章考点】1.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名称及分布地区3.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4.我国水资源空间和时间的分布。5.我国海洋资源。【典型例题精讲】[例]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回答:(1)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本区工业发展的条件。(2)在图中未显示出的发展条件还有哪些?(试举两条)(3)从农产品为工业提供原料,工业布局接近原料产地原则的角度,A省区可以在其北部建立______工业部门,其南部可以建立______工业部门。(4)你认为制约本地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和经济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5)为了开发本地丰富的油气资源,国家正在筹建规模很大的“西气东输”工程,试述该工程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命题意图】本题第(1)、(2)问,旨在考查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即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显性地理知识和隐性地理知识)的能力;第(3)问意在建立农业生产与工业布局的相互影响和联系,知识跨度在高中地理第8、9两章;第(4)问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结合,从更广阔的背景上考查学生对该地环境的整体认知;第(5)问有一定的开放度,但问题的思维指向是明确的,即“一线两点”,其思维线索为:起点沿线终点。【易错分析】不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是此题易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分析问题不全面也是易出错的原因。【解题思路】①对起点的意义:开发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发展那里的经济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对终点的作用:缓和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③对沿线的影响:带动沿线省区相关产业的发展。【答案】(1)能源充足,如水电、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如有色金属、盐等(2)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农业原料充足等(任两条即可)(3)甜菜制糖棉纺织(4)气候干旱和基础设施差(5)略【学法指导】这部分需要复习掌握的考点有: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土地资源的利用原则,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各种矿产资源的分布地区,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复习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时,可采用列表比较法,复习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时,一定将各矿产地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达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资源总量丰富,可再生资源众多,人均占有量呈不断上升趋势B.由于人口增长和资源增加相互抵消,人均占有量保持不变C.由于我国某些资源短缺,而人口迅速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会大幅度下降D.人均资源占有量继续减少,自然资源形势严峻【解析】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造成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继续减少,自然资源形势严峻,但不会出现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幅度下降的情况。【答案】D2.我国有一类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五分之三,这类自然资源是指()A.土地面积 B.矿产资源储量 C.耕地面积 D.河流年径流量【解析】本题意在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种类的数量特征,要求学生加强对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具体数字的记忆。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人均矿产资源储量总值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五分之三。【答案】B3.下列地区中,缺水严重的是()A.三江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解析】华北平原耕地占全国40%,水资源却占全国的6%左右,水土矛盾突出。【答案】C4.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 B.水资源内流区多、外流区少C.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 D.水资源的季节变化是秋季多、春季少【解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存在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在季节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存在时间变化大的问题。【答案】A5.在山东省建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A.引滦入津工程 B.引黄济青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引滦入津工程【解析】为缓解青岛市缺水问题,在黄河下游的利津县,将黄河水引入胶莱河,调入青岛去用。【答案】B6.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的水能蕴藏量占我国水能蕴藏量的()A.60% B.40% C.70% D.90%【解析】我国水能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以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答案】C7.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主要有()A.跨流域调水 B.防治水污染 C.兴修水库 D.节约用水【解析】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是因为我国的外流河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丰沛,河水暴涨,大量的淡水资源往往白白地流入大海;冬季、春季降水少,河流水位下降,北方这些河流这时甚至干涸,淡水供应严重不足。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兴修水库,水库的作用之一就是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河流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答案】C8.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水能资源的表述,正确的是()A.我国水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也占世界前几位B.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长江水系最多,黄河第二C.我国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D.我国正在兴修的河南小浪底工程将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解析】我国水资源总量虽大,但蕴藏量不占世界第一;水能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位,长江水系第一,雅鲁藏布江水系第二,三峡工程建成后,将超过南美洲的伊泰普水电站,成为世界第一。【答案】C9.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B.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C.农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解析】在荒凉的山坡上开垦耕地,会导致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解决土地资源中出现的问题,应“开源”与“节流”,“开源”就是在宜林的荒地、荒山上植树造林;“节流”就是严格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建设和生活用地。在农村新建居民住宅区时,可建在荒坡,或平房改成楼房,尽可能腾出耕地。牧区面临着载畜量过高的问题,如再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场,使草场退化。【答案】B10.我国的可垦荒地可以辟为耕地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沿海地区 B.青藏高原区C.西北内陆盆地 D.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解析】目前,全国尚有宜农荒地约3535万公顷,其中近一半分布在牧区,宜建人工草场;另有约660万公顷零星分布在南方的山地、丘陵区,主要应为果木和经济林用地;余下的1300万公顷荒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新疆等边远地区,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只能开垦660万公顷左右为耕地,其中以黑龙江遍布沼泽的三江平原为主。【答案】D

二、综合题1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A、B均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区,区域A表示____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区,B区域表示____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2)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__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________℃等温线及年降水量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3)区域①为______林区,②为______林区。(4)区域①的主要山脉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区域②的主要山脉有________。因此从地形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而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耕地和林地的分布及利用情况,考查点源于课本,解答难度不大。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又由于南北气候条件的差异,在利用类型上又有旱地和水田之分。我国林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山地地形区。【答案】(1)水田旱地(2)秦岭—淮河0800(3)东北西南(4)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横断山区山区平原12.读“水患感思”,回答下列问题。图3—4—12(1)图中显示的是对__________________资源破坏,这种破坏对山区来说,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这种破坏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灾害严重,要想尽量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对上述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解析】漫画以“水患感思”为题,形象地揭示了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和其被破坏后造成的严重的生态恶果,本题寓意深刻,发人省思。森林资源以其巨大的生态价值,被人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可是由于人类对其大规模地滥垦滥伐,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的后果是地表水土流失加剧,一遇暴雨,泥沙径流俱下,汇入河流,淤塞河床,流水不畅,引发洪涝灾害。如长江,其上中游植被破坏的后果,对导致1998年洪水肆虐,起推波助澜作用,造成的损失惨重。【答案】(1)森林水地流失加剧(2)含沙量大量增加洪涝少砍树,多种树,搞好生态保持13.读图,回答:(1)我国荒漠化快并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图中数据说明我国北方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分析英国和新西兰的牧场受荒漠化影响不显著的原因。(3)你认为防治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荒漠化的原因、分布地区以及解决的措施,综合性较强。【答案】(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青海过度开垦草原、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交建设等(2)英国和新西兰都是岛国,同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降水较多、日照较少,适宜牧草生长(3)措施:①植树种草,退耕退垦,还林还草;②草场实行围栏封育;③制定保护法规政策,严禁滥垦滥伐;④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例如农业结构的调整,节水灌溉技术的实用)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同步复习【本章考点】秦岭淮河一线北方地区1.主要地形、地形区,主要城市。2.农业生产特点、粮食作物、气候、兴修水利、防治水患。3.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基地。南方地区1.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2.丰富的有色金属,考查矿产名称及分布。3.工业区的名称与分布。青藏地区1.地理位置和范围,本区包括的省份及主要地形名称。2.“高”“寒”的气候特征以及在它影响下的农、牧业生产特点。3.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和范围、主要地形。这一部分主要以读图题的形式来命题,要求记住范围、地形名称并填图。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因这一特征而形成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常以综合题的形式命题。3.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4.保护草原,治理沙漠这是一个热点问题。【典型例题精讲】典型例题设计意图:所选这两道题紧扣当今社会热点,并且将地理问题有机结合在热点问题之中,指明了今后复习的方向:牢固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关注热点问题,并且能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分析说明热点问题的内涵。[例1]

东中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

1978年1990年1998年东部52.4253.6858.12中部30.9229.9027.92西部16.6616.4213.96东西部人均GDP变化及东西部差距(单位:元)

1978年1990年1998年东部48320809483西部25510604052东部与西部的比值1.891.962.34(1)根据图上的编号填出相应省级行政区的简称。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在1978~1998年期间,东部和西部GDP(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东部和西部人均GDP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西部大开发重点是依托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在开发西北地区时应以________铁路干线为重点,该铁路干线将西部的几个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串起来,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线西段已与____________(国家名称)中亚铁路接轨通达西欧,将成为西欧大西洋沿岸与东亚太平洋地区最近便的陆上通道。(4)修建进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计划中铁路进藏有青藏、川藏等方案(如图所示),青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____________,川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____________。选择青藏铁路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5)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将遇到的困难有()A.缺氧冻土 B.太阳辐射地震C.气压高土地盐碱化 D.云雾多滑坡(6)在西部大开发的能源建设中,除西气东输工程外,正准备实施____________工程,该工程的建设,受惠的不仅是东部地区,在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方面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命题意图】本题以西部大开发这一焦点话题为切入口,以相关图表资料为载体,着重考查学生识记我国西部地区省级行政区名称及其空间位置、使用和说明提供数据资料,识记重点铁路干线及沿线西部省级行政中心,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进行青藏和川藏铁路方案比较,确认选择依据以及认识青藏铁路工程困难因素,西电东送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解题思路】解题时,读图再现中国政区图可解答第(1)题;观察、比较两张表格中的相关GDP数据,着重把握1978~1998年东、西部GDP占全国比重的全程变化状况和东、西部差距比值,可概括出正确结论;读图中有关铁路线分布,并结合中国地形分布图,可解答第(3)(4)小题;结合中国地理“青藏地区”教材,可判定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工程困难在于高原缺氧和冻土广布两个方面;至于西电东送工程的内涵宜把握三个层面:其一,西电东送分为北路、中路、南路三条主输电路径;其二,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的实质是变西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情况,使分布不均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调配和使用;其三,西电东送对东部、西部而言是“双赢”的,尤其有利于广大西部地区的能源工业及相关工业的发展,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缩小东西部地区GDP的差距,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答案】(1)青藏川或蜀(2)东部GDP占全国比重上升,西部则下降东西部差距明显扩大(3)陇海—兰新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哈萨克斯坦(4)多高大山脉,山间有盆地、宽谷,地面波状起伏,相对高度小要横贯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修建铁路工程量小,费用少、工期短(5)A(6)西电东送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例2]下图表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意图】本题以“水土流失”这一典型环境问题为切入口,以“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示意图为信息平台,立意考查学生熟练判读专题,描述区域差异的能力。【易错分析】不能正确阅读图例,是本题易出错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能分析各省的主要自然特征是本题易出错的另一个原因。【解题思路】解题时,看清图例、回顾中国政区图即可填出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区名称或简称。新疆地处西北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外力作用以及风力搬运、风蚀、风力堆积和风化作用为主,部分高山区以现代山岳冰川的侵蚀作用为主,水蚀、水力搬运和沉积作用十分微弱;山西地处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上山西全省地处土质疏松,地表植被条件很差的黄土高原,水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解决(2)(3)两个问题时,应联系气候、地形知识进行思考。【答案】(1)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2)气候干旱(3)地处黄土高原,缺少植被覆盖,夏季多暴雨

【基础测评】试题总体设计说明: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点。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总是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密切相关的;区域地理的特征,即区域以内的某些共性,总是同这个地区的位置、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条件密切联系着的。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大片沼泽性荒原有待开发的是()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松辽平原【解析】东北平原分布有沼泽地,但只是三江平原上有分布,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上没有分布。【答案】A2.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是()A.山西 B.山东 C.黑龙江 D.河南【解析】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因山西省内有大煤矿,煤质好、产量高。【答案】A3.下列关于西部地区交通、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交通以铁路和航空运输为主B.青藏地区目前没有铁路,运输以公路为主C.西北地区能源资源较少,靠区外支援D.风能、地热能等能源是青藏地区的优势【解析】这是一道有关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交通、能源知识的读文分析题,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要求认真、细心,否则容易出错。【答案】A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解析】这是一道记忆类型题,西北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30%。【答案】C5.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在青藏高原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源”是指()A.长江、乌江、黄河 B.长江、澜沧江、黄河C.塔里木河、黄河、通天河 D.怒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解析】这是一道时事题,要求学生知道“三江源”是指:长江、澜沧江、黄河。【答案】B6.下列开发大西北的自然条件中,主要有利条件和制约经济发展的最缺少的自然资源组合正确的是()A.宜耕荒地广阔——平原 B.草原广阔——森林C.矿产资源丰富——光照 D.土地广阔——水【解析】西北地区是四大地理区域中面积最大的;土地广阔。它离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答案】D7.我国青藏高原上的著名三大畜种是()A.三河马、三河牛、滩羊 B.牦牛、藏山羊、藏绵羊C.细毛羊、滩羊、牦牛 D.羚羊、紫羔羊、蒙古马【解析】熟记适应“高寒”环境的三大牧种。【答案】B8.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A.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 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C.玉米、高粱、大豆、油菜 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解析】冬小麦不适宜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故B不对;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麻也不适宜于东北地区种植,故C、D均不对。【答案】A9.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①凌汛②地上河决口③水土流失④干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首先明确问的是黄河中游地区;其次明确凌汛发生的条件是由低纬流向高纬;第三,明确地上河是指黄河下游,因此把①②排除。【答案】C10.北方四大盐场中,最为著名的是()A.长芦盐场 B.辽宁盐场C.山东盐场 D.江苏北部沿海盐场【解析】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尤以渤海、黄海沿岸产盐最多。就北方四大盐场而言,以长芦盐场(渤海两岸)产量最大,也最著名。【答案】A11.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解析】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会引起地面下沉;缩减农田面积,虽可起到降低农业用水量的作用,但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工业和生活污水是不能直接利用以灌溉农田的。【答案】D12.根据海外市场的需要,闽南三角地区建立了农业出口商品基地,下列不是其主要产品的是()A.木材 B.蔬菜 C.花卉 D.水果【解析】闽南三角地区适宜建立蔬菜、花卉、水果等农业产品的出口商品基地。【答案】A13.关于南方地区的广东、海南、广西的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高,全年皆夏 B.许多地方霜雪罕见,春秋相连C.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D.全国四季最明显的地区【解析】本地区属亚热带和热带范围,热量充足,但气温并不是全年都在22℃以上,即不是全年皆夏,故A错。按四季顺序,春季之后应为夏季,若春秋相连则没有夏季,故B亦错,本区不如温带四季明显。【答案】C14.下列说法不是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的是()A.云量少,光照强B.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蒸腾作用弱C.昼夜温差大D.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呼吸作用弱【解析】云量少,光照强,白天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答案】B15.通往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新建铁路是从乌鲁木齐通往()A.塔城 B.阿拉山口 C.喀什 D.阿勒泰【解析】我国北疆新建铁路从乌鲁木齐通往阿拉山口(兰新铁路的北段),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轨。【答案】B16.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是()A.青海 B.四川 C.陕西 D.甘肃【解析】此题考查各区的范围和空间想象能力。青海是在青藏地区,四川主体位于南方,与青藏邻近,陕西地处南北方、西北地区三区交汇,而甘肃主体在西北分别与青藏区、南方区、北方区交汇。【答案】D17.目前,我国最大的仪器仪表制造工业基地是()A.南京 B.上海 C.深圳 D.西安【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最大的仪器仪表制造工业基地。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仪器仪表制造工业基地。【答案】B18.我国的优质长绒棉产区位于()A.珠江三角洲 B.黄淮平原C.新疆南部 D.长江中下游平原【解析】我国目前有五大片商品棉基地。南疆是我国惟一的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答案】C19.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河流,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解析】此题有较强的时代性,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的热门话题。并且以“个案”的形式考查区分自然或人文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指向性。陕甘宁地处我国第二级阶梯,地势高,新疆河流中有额尔齐斯河属北冰洋外流区域,甘肃绝大部分处于干旱地区。【答案】A20.促进吐鲁番盆地经济发展的对策有()A.发挥“火洲”的气候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B.大力发展造纸工业C.加速发展长绒棉、哈密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以及相关的加工业D.发展以“丝绸之路”和干旱盆地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解析】此题的切入点比较新颖,做题时要认真分析。从A选项看,此地虽有“火洲”的气候优势,夏季气温比较高,但该地冬季气温比较低,属于暖湿带,并不适于热带作物的种植。B项中的“造纸业”,需要大量的植物纤维作原料,而该地属于干旱地区,森林和植被比较稀少。【答案】CD2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B.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C.加速开发西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向东部输送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解析】本题以热点命题,实为考查人和环境的关系。【答案】CD二、能力提升22.根据下表提供的地理事物特征,选择图中相应序号,并将序号与相应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入表中。地理事物特征序号地理事物名称“聚宝盆”

西藏重要的农业区

世界第一高峰

我国最大的湖泊

我国输沙量最大河流

“日光城”

“黄金水道”

【解析】解答此题可分以下几步进行:(1)读懂题目要求;(2)确定该题地图所示区域。以省区轮廓特征判断,不难得出该图为青藏地区略图;(3)根据表中提供的地理事物特征,确定地理事物名称,将其填入表中相应位置。然后读图找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看图中所给序号,将其填入表中“序号”栏。如“世界第一高峰”,先确定为珠穆朗玛峰,将其填入表中“地理事物名称”栏。在图中找到珠穆朗玛峰位置,其序号为①,将序号填入表中。此题要求学生具有熟练的读图技能。【答案】地理事物特征序号地理事物名称“聚宝盆”③柴达木盆地西藏重要的农业区②雅鲁藏布江谷地世界第一高峰①珠穆朗玛峰我国最大的湖泊④青海湖我国输沙量最大河流⑤黄河“日光城”⑦拉萨“黄金水道”⑥长江23.万里长江从雪山走来,穿越高山,汇纳百川,向东海奔去。长江流域示意图(1)长江源头光照资源丰富,但终年积雪,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建设三峡水利枢纽既有利于开发长江的________,也有利于防御______________。(3)带动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龙头是________开发区。(4)长江流域旅游资源丰富,请写出该流域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的名称______________(不能单填城市名称)。【解析】本题以《话说长江》电视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