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安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羊传》中记载,西周时期将土地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二岁一垦,下田三岁一垦。”即“肥沃不能独乐,稻不得独苦,故三年换主(土)易居。”西周土地能够“三年换主易居”得益于()A.土地买卖自由 B.铁犁牛耕出现 C.土地国有制度 D.重农抑商政策2.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而孟子主张“用夏变夷”。这一变化()A.加剧了兼并战争 B.冲击了贵族政治 C.促进了民族认同 D.推动了社会转型3.秦统一后,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将战国时各国所修城防壁垒(除长城外)完全拆除,修筑以都城咸阳为中心的驰道。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秦朝疆域范围 B.加强对北方匈奴的控制C.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D.巩固秦王朝的中央集权4.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西汉政府在全国推行均输法。均输官将各郡国应缴贡物统一折价征收当地土特产品,一部分运往京师,一部分运至价贵地区出售,有时还在出售地将出售所得继续收购特产,易地辗转贩卖。此法()A.增加了西汉政府财政收入 B.有利于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C.稳定了全国各地商品价格 D.限制了地方郡国商业的发展5.东晋时,葛洪提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名僧慧远提出:“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据此可知,当时()A.佛道两派的竞争激烈 B.出现了三教并行趋势C.儒佛道思想主旨一致 D.佛道吸收儒学而发展6.唐朝时允许少数民族首领子弟入“国子学”就读,“使习华风”,地方郡学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由官府给“禀给”。这说明,唐朝民族政策()A.践行因俗而治理念 B.蕴含开放包容精神C.旨在实现民族平等 D.重视中外文化交流7.在唐代,出于三省行政的职能不同,不同部门官员的工作诉求难以统一,经常出现三省官员相互之间“日有争论,纷纭不决”的现象。为此,乃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匡其政。据此可知,政事堂宰相集议的设立()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了宰相的权力C.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避免了决策的失误8.下表是北宋前期宰相任职情况表。这说明宋代()任用人数(人)平均任职年限(年)宋太祖时期62.8宋太宗时期92.3宋真宗时期122.1宋仁宗时期231.95A.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B.冗官问题弊端显露C.官僚政治体系日益完善 D.皇帝权力日益加强9.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儿媳,而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的首选。蔡襄曾对此有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司马光则直言:“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这反映了宋代()A.婚姻自主观念得到加强 B.商人政治地位显著提高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门第等级观念日益淡化10.有学者认为,在元朝,行省作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极少扮演体现地方独立性、代表地方利益的角色,相反主要起到了代表中央控制地方局势的作用。这一状况()A.是分化事权的必然结果 B.表明地方治理体系混乱C.说明政府腐败日益严重 D.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局面11.如图为明代政府所制作的茶马互市金牌信符,它是以茶易马的专用凭证。此金牌信符可以说明明代()信符正面书“信符”二字;背面上面书“皇帝圣旨”,下面左边书“合当差发”,右边书“不信者斩”。A.重农抑商政策废除 B.地域商人群体形成C.全国商贸网络出现 D.互市贸易管理严格12.康熙49-51年(1710—1712),广东水师副将吴升率水师巡视西沙群岛,“自琼崖,历铜鼓,经七洲洋、四更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视,地方宁谧”。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为康熙收复台湾奠定了坚实基础 B.表明了清政府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C.反映出清政府大力扶持海上贸易 D.维持了东亚诸国与清朝的朝贡关系13.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来华英国商团希望在“自由贸易的庇护下”,对华贸易“将继续扩大,直至巅峰”。当时广州英文杂志《中国丛报》载文指出,“中华帝国——它的古代无与伦比,其面积和资源也几乎无可匹敌——现在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可以用来论证()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B.清政府落后挨打的历史原因C.重商主义影响英国对华政策 D.英国对华资本输出的紧迫性14.据统计,1862—1895年洋务派创办的各类学堂有20余所。这些学堂不太重视四书五经,不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而是着重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和学习技术的能力。据此可知,这些学堂的创办()A.导致科举制度遭到废除 B.代替了传统教育体系C.服务于洋务运动开展 D.实现了教育的近代化15.甲午前后围绕“维新”话题的讨论,源自士人对明治维新的关注;然而,1898年,中国“维新”一词用例达到高峰,“今之世,一维新之宇宙也”。这反映出()A.救亡图存运动的逐渐高涨 B.维新变法群众基础广泛C.维新思想战胜了守旧思想 D.革命派的队伍迅速壮大16.如图反映了中国某一时期的社会变化,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政府田赋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由25%降至21%●官办企业由年均增长14.5%降至3.81%●政府明确规定各种大礼服、常礼服,大礼帽等“料用本国纺织品”●“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A.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改善 B.中国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完善C.实业投资热情有所降低 D.官僚资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17.中共建党初期,其成员最初“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时工人党员仅占比19%。1925年1月,中共四大提出“应努力吸收无产阶级先进分子、革命的小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有觉悟的农民入党”。这一变化表明中共()A.有意模糊阶级斗争界限 B.转变了革命的斗争目标C.开始实践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广大群众的力量18.1935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四川民族地区先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西北特区委员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政府”,以及茂县、汶川、理番、黑水等县党委和县、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府。上述政权出现的背景是()A.红军的战略转移 B.民族区域自治的扩大C.国民革命的推动 D.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推进19.1943年10月,中共中央公布十大政策:对敌斗争、精兵简政、统一领导、拥政爱民、发展生产、整顿三风、审查干部、时事教育、三三制、减租减息。据此可知,这些政策()A.扩大了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 B.助推抗日民主政权在各根据地建立C.适应民族解放战争形势的需要 D.促进了中共敌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20.毛泽东指出:经过一年多的战略防御,中国共产党……开始把战线引到国民党统治区,也就开始占领国民党统治区的乡村和城市,这就是开始由以农村为中心到农村包围城市的转变。材料所述事件()A.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B.使解放战争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C.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D.吸取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训21.在新中国,我们的一切几乎都是以“人民”来定义的。国家叫“人民共和国”,政府叫“人民政府”,军队叫“人民解放军”,警察也叫“人民警察”。归根到底,新中国的政治,就是主张“人民(民主)专政”。材料反映了新中国()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B.保障了工人阶级权利C.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 D.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22.1990年4月启动的浦东开发开放,确定了整个上海的发展目标,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贸易、金融、航运和经济中心,承担着国家战略的使命。这可以用来说明()A.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增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D.浦东将成为上海的经济中心23.2003年,中央政府先后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如图为部分内容)。这一安排()一、逐步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二、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歧视性措施;三、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A.促进了港澳地区经济发展 B.深化了内地与港澳的交流合作C.推动了民间交往不断扩大 D.消除了两地间的经济贸易壁垒24.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方案提出要大幅精简各类重复审批,改革创新审批方式,大幅提高核准审批效率。这表明我国()A.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B.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C.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D.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25.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不仅保持着经济快速增长,还通过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大型民用飞机C919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共赢。这一系列令世界瞩目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新时期中国积极营造新型国际关系 B.我国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发展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 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秦以降,历代统治者均高度重视发展对外交往。随着疆域的扩大,中国古代封建政府对外交往的距离由近及远,从西太平洋地区拓展到印度洋地区。交往的对象——“四夷”,由最初的王朝域内边疆部族,扩展到王朝周边的政权,再到更远的城外地区。中国古代封建政府对外交往主要沿传统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进行,分别从西域、东南亚地区向西延伸。随着中央王朝统治中心的东移,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主要路线。在官方发展对外交往的同时,民间对外交往始终存在着,它们共同构成中国对外交往的内容。——摘编自刘祥学《远迩相安共享太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宗旨》材料二1985年5月4日,邓小平会见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主席吴奈温时指出:我们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这符合世界人民的愿望,也是我们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这一方针,解决国际问题,解决我们同国际上的问题,也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如香港问题、台湾问题。我们的对外政策有了一个调整。我们过去曾说过建立“一条线”的反霸统一战线,现在不搞那些,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国际上一切和平力量都是我们的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我们也不搞集团政治,不依附任何集团。这一政策对于维护和平比较有利。——摘编自《邓小平文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主要理论依据和表现。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材料二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明朝宣德年间,科举考试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录取制度: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归入南卷;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归入北卷。一些文化较落后、士子登第困难的地区归入中卷。每录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摘编自《明史·选举志二》(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至北宋户口变化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南北分卷制度的认识。28.【近代以来辛亥革命纪念】材料一民国初年的北洋政府对辛亥革命的态度颇为暧昧迂回。1912年“双十节”,国务总理赵秉钧代表袁世凯恭读祭文,只以“时会既开,国风丕变,帝制告终,民豪聿见”数语,表现民国肇建过程,肯定诸位烈士终结帝制之功,对民族革命几乎不提。随着北伐的胜利,中国国民党逐渐取得政权。1927年《上海民众国庆纪念大会宣言》中指出,“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于种族革命之外,复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在肯定辛亥革命具有两层意义的同时,使辛亥革命民族革命的性质之中加入了反帝内涵,这是对辛亥革命性质的一种引申。——摘编自何广《历史上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和解读》材料二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一文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对辛亥革命中各政治力量的联合,促成革命成功,给予充分肯定。1941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的《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称:“今年十月十日是辛亥革命的三十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应当举行热烈的庆祝与纪念。各地共产党员应向人民作广泛的解释,使每个中华民族的男女一致明白十月十日这一天……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活中有着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天。”——摘编自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在辛亥革命纪念问题上所持态度异同点,并简要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态度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纪念辛亥革命活动中所选的宣传角度,并分析上述宣传角度的历史意义。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杨家埠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东北,其木版年画的历史已有600多年。杨家埠版画是我国著名的三大民间年画之一。下面三幅图画是20世纪50年代杨家埠的木版年画。结合所学知识,以“小年画·大历史”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长安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羊传》中记载,西周时期将土地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二岁一垦,下田三岁一垦。”即“肥沃不能独乐,稻不得独苦,故三年换主(土)易居。”西周土地能够“三年换主易居”得益于()A.土地买卖自由 B.铁犁牛耕出现 C.土地国有制度 D.重农抑商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材料中的“三年换主(土)易居”指的是劳动者轮流耕种不同的土地,说明土地私有制还没有确立,当时实行的是井田制,土地国有,C项正确;西周时期不准土地买卖与转让,排除A项;铁犁牛耕出现在春秋时期,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是商鞅变法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2.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而孟子主张“用夏变夷”。这一变化()A.加剧了兼并战争 B.冲击了贵族政治 C.促进了民族认同 D.推动了社会转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孟子主张“用夏变夷”,推动了华夏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影响,进而促进了周边少数民族对华夏民族的认同,C项正确;“用夏变夷”反映的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与加剧兼并战争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用夏变夷”是民族之间的关系,对世卿世禄制下的贵族政治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指的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社会转型,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3.秦统一后,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将战国时各国所修城防壁垒(除长城外)完全拆除,修筑以都城咸阳为中心的驰道。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秦朝疆域范围 B.加强对北方匈奴的控制C.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D.巩固秦王朝的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根据材料“将战国时各国所修城防壁垒(除长城外)完全拆除,修筑以都城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可知,秦朝建立后拆除各国修建的长城,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这有助于加强国家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巩固中央集权统治,D项正确;这些措施与扩大秦朝疆域范围无关,排除A项;这些措施有助于抵御北方匈奴民族的侵扰,选项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4.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西汉政府全国推行均输法。均输官将各郡国应缴贡物统一折价征收当地土特产品,一部分运往京师,一部分运至价贵地区出售,有时还在出售地将出售所得继续收购特产,易地辗转贩卖。此法()A.增加了西汉政府财政收入 B.有利于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C.稳定了全国各地商品价格 D.限制了地方郡国商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均输法体制下,政府折价征收当地土特产,然后转运高价销售,从中赚取差价,这一做法有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A项正确;“推恩令”有利于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排除B项;“稳定了全国各地商品价格”属于平准法的影响,排除C项;这一举措并不会限制各郡国商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5.东晋时,葛洪提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名僧慧远提出:“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据此可知,当时()A.佛道两派的竞争激烈 B.出现了三教并行趋势C.儒佛道思想主旨一致 D.佛道吸收儒学而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葛洪在道教典籍《抱朴子》中主张求仙者,要以儒家的“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要修德,才可以长生,体现了道教融合了儒学思想;名僧慧远主张孝敬思想,体现了佛教对儒学思想的吸收。由此可见,当时佛道的学说杂糅了儒家的思想并得到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佛道两派竞争激烈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三教并行趋势出现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儒佛道思想主旨并不是一致的,选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6.唐朝时允许少数民族首领子弟入“国子学”就读,“使习华风”,地方郡学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由官府给“禀给”。这说明,唐朝民族政策()A.践行因俗而治理念 B.蕴含开放包容精神C.旨在实现民族平等 D.重视中外文化交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唐朝时允许少数民族首领子弟入‘国子学’就读”“地方郡学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由官府给‘禀给’”可知,唐朝在少数民族入学方面给与少数民族特殊的优惠政策,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蕴含着开放包容的精神,B项正确;“因俗而治”指的是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排除A项;给予少数民族入学上的优惠政策不等于实现民族平等,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7.在唐代,出于三省行政的职能不同,不同部门官员的工作诉求难以统一,经常出现三省官员相互之间“日有争论,纷纭不决”的现象。为此,乃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匡其政。据此可知,政事堂宰相集议的设立()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了宰相的权力C.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避免了决策的失误【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代时,因为三省职能不同、诉求不一,引发争论,影响决策,为此设立了政事堂,三省长官在政事堂集体讨论政务,利于提高行政效率,A项正确;三省制和政事堂属于中枢决策机制的范畴,与加强中央集权关系不大,排除A项;政事堂的设立改变的是宰相的议事和决策方式,对宰相权力的增减没有直接影响,排除B项;宰相集体商议,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但不能完全避免决策的失误,排除D项。故选C项。8.下表是北宋前期宰相任职情况表。这说明宋代()任用人数(人)平均任职年限(年)宋太祖时期62.8宋太宗时期92.3宋真宗时期122.1宋仁宗时期231.95A.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B.冗官问题弊端显露C.官僚政治体系日益完善 D.皇帝权力日益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北宋前期,宰相平均任职年限在降低,任用人数在增长,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皇帝对宰相的任用权力扩大,反映了皇权加强,D项正确;士大夫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A项;仅凭宰相一个职位不体现冗官,排除B项;宋代官僚政治体系日益完善,但仅凭宰相的平均任职年限看不出这一点,排除C项。故选D项。9.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儿媳,而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的首选。蔡襄曾对此有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司马光则直言:“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这反映了宋代()A.婚姻自主观念得到加强 B.商人政治地位显著提高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门第等级观念日益淡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可知,中国古代唐宋时期,上流社会选择儿媳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到首选富家之女,更不重视当下政治出身,反映了门第观念淡化,D项正确;“选择儿媳标准的变化”并非实现婚姻自主,排除A项;宋朝商人的政治地位没有提高,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选择儿媳标准的变化,宋朝时,社会还是有士农工商的等级差异,社会成员身份并非趋于平等,排除C项。故选D项。10.有学者认为,在元朝,行省作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极少扮演体现地方独立性、代表地方利益的角色,相反主要起到了代表中央控制地方局势的作用。这一状况()A.是分化事权的必然结果 B.表明地方治理体系混乱C.说明政府腐败日益严重 D.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局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元朝时期。根据材料“行省作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极少扮演体现地方独立性、代表地方利益的角色,相反主要起到了代表中央控制地方局势的作用”及所学可知,元代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固定常设,称为行省,行省在行使权力时受制于中央,起到了巩固中央集权体制、维护大一统局面的作用,D项正确;行省的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有利于官员的相互制约,并不是采取分化事权的做法,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地方治理体系混乱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政府腐败日益严重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1.如图为明代政府所制作的茶马互市金牌信符,它是以茶易马的专用凭证。此金牌信符可以说明明代()信符正面书“信符”二字;背面上面书“皇帝圣旨”,下面左边书“合当差发”,右边书“不信者斩”。A.重农抑商政策废除 B.地域商人群体形成C.全国商贸网络出现 D.互市贸易管理严格【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明朝政府所制作的茶马互市金牌信符是以茶易马的专用凭证,体现了政府对互市贸易的严格管理,D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废除,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互市贸易,没有体现商帮信息,排除B项;互市贸易是边疆贸易,而非全国商贸网络,排除C项。故选D项。12.康熙49-51年(1710—1712),广东水师副将吴升率水师巡视西沙群岛,“自琼崖,历铜鼓,经七洲洋、四更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视,地方宁谧”。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为康熙收复台湾奠定了坚实基础 B.表明了清政府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C.反映出清政府大力扶持海上贸易 D.维持了东亚诸国与清朝的朝贡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本题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广东水师副将吴升率水师巡视西沙群岛”可知,清朝通过对南海诸岛的巡查来宣誓对南海诸岛的主权,B项正确;清政府收回台湾是在1683年,排除A项;此时清王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东南亚周边国家与清王朝的朝贡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13.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来华英国商团希望在“自由贸易的庇护下”,对华贸易“将继续扩大,直至巅峰”。当时广州英文杂志《中国丛报》载文指出,“中华帝国——它的古代无与伦比,其面积和资源也几乎无可匹敌——现在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可以用来论证()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B.清政府落后挨打的历史原因C.重商主义影响英国对华政策 D.英国对华资本输出的紧迫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题干所示为鸦片战争前,英国对中国的相关认识,他们一方面希望扩大对华贸易,另一方面表现出对中国资源的极大兴趣,由此可以论证其对华发动战争的必然性,A项正确;材料可以用来论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必然性,题干材料并未涉及落后挨打的信息,排除B项;当时英国奉行的是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这一时期,英国对华侵略的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满足其对华商品输出,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4.据统计,1862—1895年洋务派创办的各类学堂有20余所。这些学堂不太重视四书五经,不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而是着重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和学习技术的能力。据此可知,这些学堂的创办()A.导致科举制度遭到废除 B.代替了传统教育体系C.服务于洋务运动的开展 D.实现了教育的近代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1862—1895年洋务派创办的各类学堂有20余所。这些学堂不太重视四书五经,不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而是着重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和学习技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建立学堂其目的在于为洋务运动培养人才,可知其服务于洋务运动的开展,C项正确;“科举制度遭到废除”在190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代替了传统教育体系”夸大了洋务学堂的作用,排除B项;洋务学堂创办开启了教育的近代化,而不是“实现了教育的近代化”,排除D项。故选C项。15.甲午前后围绕“维新”话题的讨论,源自士人对明治维新的关注;然而,1898年,中国“维新”一词用例达到高峰,“今之世,一维新之宇宙也”。这反映出()A.救亡图存运动的逐渐高涨 B.维新变法群众基础广泛C.维新思想战胜了守旧思想 D.革命派的队伍迅速壮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8年(中国)。根据材料“甲午前后围绕‘维新’话题的讨论,源自士人对明治维新的关注;然而,1898年,中国‘维新’一词用例达到高峰”可知,1898年,中国“维新”一词用例达到高峰,反映出维新变法运动高涨,即救亡图存运动高涨,A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B项;维新一词用例多,以及维新变法运动高涨并不意味着维新思想就战胜了守旧思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维新变法运动,不是革命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16.如图反映了中国某一时期的社会变化,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政府田赋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由25%降至21%●官办企业由年均增长14.5%降至3.81%●政府明确规定各种大礼服、常礼服,大礼帽等“料用本国纺织品”●“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A.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改善 B.中国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完善C.实业投资热情有所降低 D.官僚资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政府明确规定各种大礼服、常礼服,大礼帽等‘料用本国纺织品’”“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再根据时间来判断社会发生的变化,由“政府田赋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由25%降至21%”“官办企业由年均增长14.5%降至3.81%”以及“料用本国纺织品”,可以得出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改善的结论,A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中国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完善的结论,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这些措施有助于激发民族资本家的实业投资热情,排除C项;“官僚资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不符合中华民国初期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7.中共建党初期,其成员最初“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时工人党员仅占比19%。1925年1月,中共四大提出“应努力吸收无产阶级先进分子、革命的小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有觉悟的农民入党”。这一变化表明中共()A.有意模糊阶级斗争界限 B.转变了革命的斗争目标C.开始实践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广大群众的力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2年至1925年(中国)。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共的成员由最初“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到1925年,中共四大提出“应努力吸收无产阶级先进分子、革命的小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有觉悟的农民入党”,说明中共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体现了建设群众性政党的要求,D项正确;中共四大提出“应努力吸收无产阶级先进分子、革命的小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有觉悟的农民入党”,可看出中共壮大革命阵线的目标,体现了民主革命纲领的要求,但中共并没有否定反对军阀、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阶级斗争目标,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共转变了革命的斗争目标,排除B项;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就体现实践了民主革命纲领,C项“开始实践”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8.1935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四川民族地区先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西北特区委员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政府”,以及茂县、汶川、理番、黑水等县党委和县、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府。上述政权出现的背景是()A.红军的战略转移 B.民族区域自治的扩大C.国民革命的推动 D.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推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处于红军长征时期,此时红军出现在四川地区,而红军当时的政府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故当时四川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政府及下设相关党委、政府机构,所以背景是红军的战略转移,A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出民族区域自治的问题,排除B项;当时国民革命已经失败,排除C项;解放区土地改革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9.1943年10月,中共中央公布十大政策:对敌斗争、精兵简政、统一领导、拥政爱民、发展生产、整顿三风、审查干部、时事教育、三三制、减租减息。据此可知,这些政策()A.扩大了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 B.助推抗日民主政权在各根据地建立C.适应民族解放战争形势的需要 D.促进了中共敌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3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政策的变化,蒋介石合作抗日的态度也发生变化,并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经济封锁,加上华北连年大旱,边区政府、军队及人民的物质生活遭遇异常困难。为解决这些矛盾,边区政府根据延安整风运动的精神,都从自身出发查找问题根源,对军政军民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讨,并决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一次规模较大的拥军和拥政爱民运动。因此这一时期中共中央颁布的十大政策是为适应民族解放战争形势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扩大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十大政策有助于巩固各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排除B项;十大政策不仅涉及经济内容,还涉及政治、思想内容,促进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以偏概全,排除D项。故选C项。20.毛泽东指出:经过一年多的战略防御,中国共产党……开始把战线引到国民党统治区,也就开始占领国民党统治区的乡村和城市,这就是开始由以农村为中心到农村包围城市的转变。材料所述事件()A.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B.使解放战争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C.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D.吸取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训【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开始把战线引到国民党统治区,也就开始占领国民党统治区的乡村和城市”及所学可知,经过一年多的战略防御,中国共产党已经将战线转入国民党统治区,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态势转变,即战争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B项正确;中国当时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解放战争胜利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于1924—1927年,且强调国共合作,这与解放战争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21.在新中国,我们的一切几乎都是以“人民”来定义的。国家叫“人民共和国”,政府叫“人民政府”,军队叫“人民解放军”,警察也叫“人民警察”。归根到底,新中国的政治,就是主张“人民(民主)专政”。材料反映了新中国()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B.保障了工人阶级权利C.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 D.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49年的中国。新中国的国家、政府、军队以及警察等都带有“人民”属性,政治上是“人民民主专政”,反映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A项正确;保障工人阶级权利并不能全面反映出“人民”属性,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初期并未确立起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C项;民主共和观念与材料中的“人民”性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2.1990年4月启动的浦东开发开放,确定了整个上海的发展目标,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贸易、金融、航运和经济中心,承担着国家战略的使命。这可以用来说明()A.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增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D.浦东将成为上海的经济中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90年的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990年浦东的开发开放,确定了整个上海的发展目标和承担国家战略的使命。结合所学可知,从1980年中央决定设置经济特区,到1984年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中央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这可以说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增强,A项正确;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排除B项;材料反映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而没有提到经济高速增长,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把上海建成中国国际贸易、金融、航运和经济中心,而不是浦东,排除D项。故选A项。23.2003年,中央政府先后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如图为部分内容)。这一安排()一、逐步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二、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歧视性措施;三、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A.促进了港澳地区经济发展 B.深化了内地与港澳的交流合作C.推动了民间交往不断扩大 D.消除了两地间的经济贸易壁垒【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2003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这一安排的主要内容是货物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目的是让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这有利于深化内地与港澳的交流合作,B项正确;这一安排的主要内容和直接目的是密切经贸关系,而非发展经济,排除A项;这一安排主要影响经贸关系而非民间交往,排除C项;“消除了经济贸易壁垒”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24.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方案提出要大幅精简各类重复审批,改革创新审批方式,大幅提高核准审批效率。这表明我国()A.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B.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C.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D.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方案提出要大幅精简各类重复审批……大幅提高核准审批效率”,可以看出“放管服”改革有利于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效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D项正确;“放管服”改革不属于民主政治建设范畴,排除A项;“放管服”改革只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个方面,仅凭此不足以得出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故选D项。25.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不仅保持着经济快速增长,还通过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大型民用飞机C919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共赢。这一系列令世界瞩目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新时期中国积极营造新型国际关系 B.我国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发展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 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而且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能够取得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国营造新型国际关系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成就,并不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秦以降,历代统治者均高度重视发展对外交往。随着疆域的扩大,中国古代封建政府对外交往的距离由近及远,从西太平洋地区拓展到印度洋地区。交往的对象——“四夷”,由最初的王朝域内边疆部族,扩展到王朝周边的政权,再到更远的城外地区。中国古代封建政府对外交往主要沿传统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进行,分别从西域、东南亚地区向西延伸。随着中央王朝统治中心的东移,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主要路线。在官方发展对外交往的同时,民间对外交往始终存在着,它们共同构成中国对外交往的内容。——摘编自刘祥学《远迩相安共享太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宗旨》材料二1985年5月4日,邓小平会见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主席吴奈温时指出:我们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这符合世界人民的愿望,也是我们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这一方针,解决国际问题,解决我们同国际上的问题,也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如香港问题、台湾问题。我们的对外政策有了一个调整。我们过去曾说过建立“一条线”的反霸统一战线,现在不搞那些,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国际上一切和平力量都是我们的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我们也不搞集团政治,不依附任何集团。这一政策对于维护和平比较有利。——摘编自《邓小平文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主要理论依据和表现。【答案】26.特点:以和平交往为宗旨;对外交往范围不断扩大;沿着丝绸之路进行;官方外交与民间交往共存。27.主要理论依据: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表现: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实行不结盟的政策;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由最初的王朝域内边疆部族,扩展到王朝周边的政权,再到更远的域外地区,中国古代封建政府对外交往主要沿传统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进行,分别从西域、东南亚地区向西延伸”及所学可知,以和平交往宗旨;对外交往范围不断扩大,沿着丝绸之路进行;根据材料“在官方发展对外交往的同时,民间对外交往始终存在着,它们共同构成中国对外交往的内容”可知,官方外交与民间交往共存。【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第一小问理论依据:根据材料“我们过去曾说过建立‘一条线’的反霸统一战线,现在不搞那些,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国际上一切和平力量都是我们的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我们也不搞集团政治,不依附任何集团。这一政策对于维护和平比较有利”可知,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第二小问表现:根据材料“现在不搞那些,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国际上一切和平力量都是我们的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我们也不搞集团政治,不依附任何集团”及所学可知,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实行不结盟的政策;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材料二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明朝宣德年间,科举考试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录取制度: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归入南卷;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归入北卷。一些文化较落后、士子登第困难的地区归入中卷。每录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摘编自《明史·选举志二》(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至北宋户口变化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南北分卷制度的认识。【答案】(1)趋势:南方户口占全国户口比例显著增加并逐渐超过北方,形成南多北少格局原因:北方战乱,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不断南迁;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2)认识: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进步,导致科举取士南北失衡。南北分卷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取士的相对公平程度,有利于缓和南北矛盾;但也加大了南北士子之间的竞争。【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至北宋中国。趋势:据题干西汉和北宋南北方户数和占比可知,南方户口占全国户口比例显著增加并逐渐超过北方,形成南多北少格局。原因:结合所学,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原因是北方战乱、北方人口不断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宋和明代中国。认识:据材料“北宋后期”“明朝”“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并结合所学得出,宋元之际,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进步,导致科举取士南北失衡。据材料“一些文化较落后、士子登第困难的地区归入中卷”并结合所学得出,南北分卷制度根据南北方经济文化差异进行差别录取,有利于提高取士的相对公平程度,有利于缓和南北矛盾。但分卷录取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不公,南方士子中举难度大,北方士子中举难度小,造成南北士子之间新的竞争和矛盾。28.【近代以来辛亥革命纪念】材料一民国初年的北洋政府对辛亥革命的态度颇为暧昧迂回。1912年“双十节”,国务总理赵秉钧代表袁世凯恭读祭文,只以“时会既开,国风丕变,帝制告终,民豪聿见”数语,表现民国肇建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版专业长期借款协议模板大全版B版
- 职业学院关于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 2024年离岗创业事业单位人员合同3篇
- 2024年版标准协议格式样本指导书版B版
- 2024年离婚证明英文版
- 2024版学校教学楼建设合同服务内容扩展
- 2024年艺术品销售外包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4陶瓷制品线上销售与推广合同
- 2024年稻米订购协议3篇
-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运作模式研究
- 【市质检】泉州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二) 语文试卷(含官方答案)
- 2025年湖南湘西州农商银行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完整)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招聘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定制开发合同
- (正式版)JTT 1499-2024 公路水运工程临时用电技术规程
- 中国的世界遗产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辽宁科技大学
- 家长会课件:四年级家长会语文老师课件
- 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工作流程
- 男性公民兵役登记表.docx
- 10个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