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文言文阅读之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知识梳理(学生版+解析)_第1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文言文阅读之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知识梳理(学生版+解析)_第2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文言文阅读之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知识梳理(学生版+解析)_第3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文言文阅读之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知识梳理(学生版+解析)_第4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文言文阅读之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知识梳理(学生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文言文阅读

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知识梳理

||■『

知识梳理

9《屈原列传》:

一、挖空训练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

()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

()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

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

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日以为'非他莫能为也。'"王怒而

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

()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

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

忧也。夫天者,入之始也;父母者,入之本也。入穷()则反()本,故

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

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入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

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古今,喜

好描写男女恋情)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

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善,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

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

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

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儡然()泥()而不滓

()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纳()。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

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日:“秦甚憎齐,

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

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

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自,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

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

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日:“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

仪闻,乃日:“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

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

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日:“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昧。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日:''秦,虎狼()

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

人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入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

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

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

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入君无()愚、智、贤、不肖,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

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

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

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日:

“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日:“举世混浊而他独清,众人皆醉而他独醒,是以

见()放。”渔父日:“夫圣入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

而扬其波?众入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醵?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日:“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入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

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蟆乎?”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

()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

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入。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

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二、知识梳理

L通假字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同“旨”)

⑵屈平既细(“维”同“黜”,指被罢免官职)

⑶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

(4)厚币委质事楚(“质”同“贽”,见面礼)

⑸乃令张仪详去秦(“详”同“佯”,假装)

(6)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泥”同“涅”,染黑)

2.相关成语

怀瑾握瑜:语出《楚辞•九音•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王逸注:“在衣为怀,

在手为握;瑾、瑜,美玉也。”比喻入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博闻强志:语出本文。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识”,《礼记•典

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

随波逐流:语出本文。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

与世推移:语出《楚辞•渔父》。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3.一词多义

(1)闻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到)

②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③况草野之无闻者乎(名词,名气)

⑵志

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品行)

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动词,记忆)

③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志趣)

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司,意愿)

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作示志)

(3)直

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志,以事其君(正直)

②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与“横”相对)

③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通“值”,价值)

④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对的)

(4)疏

①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名作动,用奏章写)

③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形容词,稀疏)

④《谏太宗十思疏》(一种文体)

4.词类活用

⑴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名词用作动词,为祖,继承)

(2)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内、外,名词用作弋语,在内;在外)

⑶正道直行(正、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正;使……直)

(4)其后楚日以削(日,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地)

⑸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形容词用动词,诋毁,说坏话)

(6)悲其志(悲,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悲伤)

⑺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邪曲、方正,容词用作名词,邪恶的小入;端方正直的入)

(8)明道德之广崇(明,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

5.古今异义

(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明年,古义:第年,指楚怀王十八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⑵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诡辩,古义:骗入假话;今义:无理狡辩,动词)

⑶颜色憔悴(颜色,古义:指入的容貌,脸上的色;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

过视觉产生的印象)

⑷形容枯槁(形容,古义:入的形体,容貌;今.:对入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述)

⑸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古义:言语举动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入教版)

适度、得体;今义:举止行动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6)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用事,古义:执政,掌权;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

6.文言句式

(1)“离骚”者,犹离忧也。(判断句)

⑵秦,虎狼之国。(判断句)

⑶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⑷为天下笑。(被动句)

⑸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

(6)不凝滞于物。(被动句)

⑺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宾语前置句)

(8)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⑼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句)

(10)入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句)

10《苏武传》:

一、挖空训练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移中厩监。时汉连伐胡(),

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o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

相当()。天汉元年,且提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日:“汉天子他丈入()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入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缴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缴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

降汉,后随汉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阕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日:“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

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

to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阕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入欲发(),其一入夜亡(),告()

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缎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

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日:“事如()此,此必及()他,见()犯乃死,

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入议,欲杀汉

使者。左伊秩警日:“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

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燃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入候问()武,

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

斩虞常已,律日:“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

胜请降。律谓武日:“副有罪,当()相坐()。”武日:“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日:“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

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武不应。律日:“君因()他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他,尚可得乎?”

武骂律日:“汝为入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

信汝,使决入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他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

匈奴之祸,从他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

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

入处,使牧素(),嶷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燥食不至,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群

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菜()弓弩,於野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

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入众徒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

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

空自苦亡()入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极阳宫,扶辇下除(),

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勿L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

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入已不幸,陵送

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入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

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日:“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

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

镇,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日:“子卿壹()听陵言!”武日:“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

()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日:“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

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

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

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日:

“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入。武以()始元六年春至

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二'知识梳理

1.通假字

⑴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同“叛”,背叛)

⑵与旃毛并咽之(“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⑶与武决去(“决”同“诀”,辞别、告别)

(4)空自苦亡入之地(“亡”同“无”)

(5)蹈其背以出血(“蹈”同“掐”,叩击,拍打。一说当作“焰”,熏)

(6)前以降及物故(“以”同“已”)

2.词类活用

⑴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⑵得夜见汉使(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⑶天雨雪,武卧啮雪(雨,名词作动词,下)

(4)瓶乳乃得归(乳,名词作动词,生子)

⑸杖汉节牧羊(杖,名词作动词,执、拄)

(6)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名词作动词,祭祀)

⑺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作动词,用车载送)

(8)因泣下沾衿(泣,动词作名词,眼泪)

⑼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10)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11)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屈、辱,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辱)

(12)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动用法,使…回去)

(13)兄弟亲近(亲近,形容词作名词,亲近的入)

(14)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滋润肥美)

(15)何久自苦如止匕(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16)单于壮其节(壮,意动用法,认为…豪壮)

(17)诚甘乐之(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3.古今异义

⑴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完成)

⑵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连词,因为这个,所以)

⑶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活着;今义:诚实,不虚假,的确,其实)

⑷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指财物;今义:供出售的物品)

⑸卧起操持(操持,古义:拿着;今义:料理;筹划)

(6)太夫入已不幸(不幸,古义:去世的委婉说法;今义:不幸运,使入失望、伤心、痛苦的。)

⑺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义:指年龄;今义:春季和秋季)

4.文言句式

⑴汉天子他丈入行也。(判断句)

⑵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

⑶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

⑷见犯乃死。(被动句)

⑸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

⑹会维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⑺缀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断句)

(8)覆武其上。(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⑼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

(10)匈奴以为神。(省略句)

(11)使牧瓶。(省略句)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被动句)

11.1《过秦论》:

一、挖空训练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

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

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

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入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

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

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

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

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

衡,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

()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

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

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

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镁之费,而天下已困()

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

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

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统治)六合,执敲扑而鞭笞()

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入不敢南下而

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

黔首;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锚,铸以为金入

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

渊,以为固()。良将劲莺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

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振()于殊俗()。然而陈涉,

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入,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入(),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

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

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梭棘矜,非转()

于钩戟长镂也;谪戌之众,非抗()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

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

长紫()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靖函为宫;一夫

作难而七庙慎(),身死入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通“横”

2、孝公既漠/始皇既缘通“殁”,死亡

3、合丛缔交/约丛离衡/于是丛散约败通“纵”

4、威振四海通“震”,震动

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6、便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

7、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

8、百有余年矣通“又”

二、古今异义

1、于奉秦入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号从散约败

古,在这种情况下;今,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以致天下之士

古,来招致;今,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事情。

3、宽厚而擘入

古,爱护入民;今,丈夫或妻子。

4、于居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古,在这时;今,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5、秦入牙夫延敌

古,打开函谷关;今,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

6、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古,划分;今,整体的事物分开。

7、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古,这样以后;今,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发生另一件事。

8、才能不及申入

古,平常的入;今,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入。

9、Lp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崂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山东省。

三、重点实词:

1、蒙:继承。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2、相与:一道,共同。相与为一

3、延:迎接,引进。秦入开关延敌

4、橹:盾牌。流血漂橹

5、奋:振作。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奋六世之余烈

6、B:毁坏。慎名城,杀豪杰

7、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地方。余威震于殊俗

8、蹑足:插足,参加,这里有“置身于……”的意思。蹑足行伍之间

9、揭:举。揭竿为旗

10、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边。抗:匹敌,相当。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H、度、繁:用尺量,衡量。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

12、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致万乘之势

13、作难:起事,首事。一夫作难而七庙照

14、固

据嵯函之固/嵯函之固形容词作名词,险固,坚固,特指险要的地势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形容词,牢固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防御

15、举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动词,并吞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动词,攻取

16、度内立法度名词,制度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繁大动词,用尺量

17、因因遗策动词,沿袭

因利乘便介词,趁着

因河为池介词,凭借,依据

18、遗因遗策动词,遗留下来

秦无亡矢遗镀之费动词,遗失,丢失

19、策蒙故业,因遗策名词,策略、计策

振长策而御宇内名词,马鞭子

20、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

宽厚而爱入动词,爱护,尊重

21、致

以致天下之士动词,招纳,招致

致万乘之势动词,达到、获得

22、制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动词,统率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动词,控制,制服

履至尊而制六合动词,控制,统治

23、兵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名词,军队

收天下之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名词,兵器

24、亡

秦无亡矢遗镶之费动词,丢失,损失

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亡的军队

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用法,使……灭亡

25、北

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溃败的军队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名词作状语,在北方

26、及

及至始皇介词,等到……时候

才能不及中入/非及向时之士动词,比得上

四、重点虚词

1、而

外连衡而斗诸侯/会盟而谋弱秦/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胡入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表目的,来

秦入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赢粮而

景从/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表修饰

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入,尊贤而重士/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

而制六合/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入,而迁徙之徒也/序八州而朝同列表并列

叩关而攻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一夫作难而七庙慎表承接

秦无亡矢遗镀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表转折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表因果

2、以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以致天下之士/以愚黔首/以弱天下之民连词,表目的,来

尝以十倍之地介词,用

然秦以区区之地介词,凭借

以为桂林、象郡/铸以为金入十二/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以之为,把……当作

自以为关中之固动词,认为?

然后以六合为家把……当作

3、之

秦孝公据嵯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并吞八荒之心/修守战之具/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兼韩、魏……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九国

之师/秦无亡矢遗镀之费/奋六世之余烈/百越之君/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收天下之兵/据亿

仗之城,临不测之渊/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始皇之心/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入,而迁

徙之徒也/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

之卒,将数百之众/雍州之地,崂函之固/陈涉之位,……之君也/谪戍之众,……之师也;深

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试使山东之国/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助

词,的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指

示代词,这

自以为关中之固指示代词,这样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代词,他们

商君佐之代词,代秦孝公

聚之咸阳代词,代天下之兵

五、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有序卷天下,包举宇内,襄括四海之意

像席子一样;像布包一样;像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夕卜连衡而斗诸侯

在国内,对内;对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率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在北方

胡入不敢南下而牧马

向南

天下云集口回应,赢粮而覃:从

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2、名词作动词

过秦论过:指摘过失

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排列座次

3、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

4、形容词作名词

据嵯函之固/靖函之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险要的地势/坚固的防御

尊贤而重士贤:贤者,贤能的入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贤、富:贤能;财富

5、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亡、北:逃跑的军队;溃败的军队

6、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争斗

会盟而谋野秦/以野天下之民使……弱,削弱

约从樗衡使……离散

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灭亡

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击退

以尊黔首使……愚昧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

7、为动用法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为……做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入,而迁徙之徒也

2、被动句

一夫作难而七庙照(意念被动)

身死入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3、省略句

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铸(之)以(之)为金入十二/临不测之渊,以(之)

为固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聚之(于)咸阳/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

阡陌之中/身死(于)入手

4、宾语前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嶂函之固,自若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定语后置铸以为金入十二/金城千里

6、状语后置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模棘矜,非钻于钩戟长

钱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7、固定句式

试使……则,表假设,如果……那么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茶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八、文化常识

1、天下的别称:宇内、四海、八荒,六合(天地四方)。

2、合纵、连横

合纵: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3、战国四公子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

无忌)。四入均以“善养士”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又称“战国四君子”。

4、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5、二周:在东周王朝最后的周赧王时,东西周分治。西周都于河南东部旧王城,东周则都巩,

史称东西二周。

6、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7、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古代表示百姓的称呼还有:氓隶,民,匹夫,布衣,黎民,庶

入,黎庶,苍生,白衣,白丁,丁口,白身,褐夫,闾左,野入等。以愚黔首氓隶之入

8、金城汤池:金属造的城,滚水的护城河,形容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

9、陶朱、猗顿:陶朱,就是春秋时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跑到陶

(今山东省定陶县的西北),自称陶朱公。他善于经营生计,所以后入常以“陶朱”为富人的

代称。猗顿,春秋时鲁国入。他向陶朱公学致富之术,大畜牛羊于猗氏(今山西省临猗县)的

南部,积累了很多的财物。

10、行伍:他国古代兵制,5入为伍,25入为行,100入为卒。泛指军队。

阡陌,田间纵横交错的小路。也指田野。南北走向的田填为阡,东西走向的土填为陌。

11、山东:指嵯山以东。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12、九州:古时天下分九州,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

州、梁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

13、七庙:天子的宗庙。国家的代称。《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

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昭穆是他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即宗庙、坟地和神主的左右位次,

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朝北,称穆),与太

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入祭于寝(在住处的厅堂中

祭祀祖先)。”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挖空训练

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入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

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

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

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

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

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傩()已灭,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

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入欤?《书》日:“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

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入困之,而身死

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

伶入也哉!作《伶官传》。

二、知识梳理

一、知识要点

1、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

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与柳宗元,韩愈,王安石,曾巩,“三

苏”苏轼,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大力

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

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2、本文是为《伶官传》所作的序,是《伶官传》前的序论,也可看作是一篇史论。《伶

官传》是《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合传。记伶入(古代音乐工作者和演员的称号)景修、史彦琼、

郭门高等入的事迹。本文通过对后唐庄宗得天下、失下天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国家盛衰主要是

由入事的道理。作者作此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

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

二、古今异义

1、与甚所以失之者

古义:和他

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古义:相当于“以至于"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则遣丛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官名,这里指官员

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4、虽日天命,岂非人辜哉

古义:与“天命”相对,指入力

今义:关于工作入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入情事理

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

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6、厚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古义:推究

今义:原来

7、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古义:丝编的绳索,这里泛指绳索

今义:结合,构成

三、一词多义

1、归

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顺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返回

2、告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

具告以事告诉

告之于帝禀告

3、盛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入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

4、困

及其衰也,数十伶入困之(围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秦无亡矢遗襟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

安在公子能急入之困(困难)

5、微

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微斯入,吾谁与归(没有)

6、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肯定语气,一定)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圣入之所以为圣,愚入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揣测语气)

7、而

而皆背晋以归梁但,表转折

及凯旋而纳之表顺接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日表递进

数十伶入困之,而身死国灭表顺接

8、以

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词,用

而皆背晋以归梁相当于“而”,表顺接

盛以锦囊用,介词

9、与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跟,介词

与尔三矢给,动词

四、通假字

及仇傩已灭“雕”同“仇”,仇敌

五、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

(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

(3)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探求、考察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5)泣下沾襟下:掉下

2、形容词作动词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

3、形容词作名词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智勇的入

4、名词作状语

(1)负而前驱刖:向前

(2)仓皇东出东:向东

(3)一夫夜呼夜::在夜里

(4).乱者四应四:在四面

5、动词作名词

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

6、使动用法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2)凯旋而纳之纳:使收藏

(3)至于誓天断发使……断

六: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者,……也”

此三者,吾遗恨也

(2)“……也”式

A、梁,吾仇也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3)无标志式

燕王,吾所立

2、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倒装句

(1)定语后置

其意气之盛

(2)介词结构后置

A、盛以锦囊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而告以成功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E、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4、省略句

A、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B、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日

C、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D、岂独(庄宗之困于)伶入也哉

E、(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5、固定句式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啊

虽曰天命,岂非入事哉!难道……吗

典例幅析

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屈平穿王听之不聪也疾:痛心。

B.猥说之蔽明也谗谄:说入坏话、奉承献媚。

C.短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

D.然皆祖屈原之丛容辞令从容:委婉得体。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明道德之广崇

B.卒使上官大夫罐屈原于顷襄王

C.且夫天下非小野也

D.邪四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离骚”者,犹离忧也

B.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C.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D.皤然泥而不滓者也

4.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