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测试卷一一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解析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4分)
战国时期《鹃冠子》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指立春子时(0点)仰望北斗星,可看到其斗柄
指向正东方向。现代星象发生了变化。下图为“现代四季子时星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战国时期立春子时,北斗七星所处的位置可能在()
A.①B.②C.③D.④
2.现代四季子时,可观测到斗柄指向正东的节气是()
A.雨水B.立夏C.谷雨D.惊蛰
3.立夏某时刻,在拉萨观测到北斗星位于②附近,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A.2时B.4时C.6时D.8时
【答案】1.D2.D3.A
【解析】1.战国时期立春子时(0点)仰望北斗星,可看到其斗柄指向正东方向,在此图中以北极星为参
照方位,面向正北,②所在是地面上观测者的左手边,为西侧,右手边为东侧,结合“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的提示,东侧方位在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现代四季子时斗柄指向正东的节气应在立冬到立春的中间节气,根据二十四节气分布可知,此时应位于
春分惊蛰附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在拉萨观测到北斗星位于②附近,说明是当地地方时子夜。时,而拉萨的经度在90咤附近,北京时间
是12(TE的地方时,12(TE在90吨以东30。,时间多2小时,所以此时北京时间应是2时,A正确,BCD
错误。故选A。
【点睛】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矶、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代汉族人民把这七星联系
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矶、天权组成为斗身。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
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东指,天下春;
斗柄南指,天下夏;斗柄西指,天下秋;斗柄北指,天下冬。
在2023年7月11日至8月19日为期40天的“三伏天”里,我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高湿的“桑拿
天”。期间某日19时30分左右,在哈尔滨(45°N,126°E)乘车的小明从后车窗看到太阳悬在街道尽头的
地平线附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导致“桑拿天”出现的可能原因是()
①夏季多雨,空气湿度大②地表较湿,地面增温快
③副高控制,下沉气流多④晴天较多,保温作用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5.“三伏天”里包括的节气依次是()
A.夏至小暑B.大暑立秋
C.小暑大暑D.立秋处暑
6.当日小明所在地的昼长及街道走向为()
A.15小时48分东北——西南B.15小时东南——西北
C.15小时48分东南—西北D.15小时西南——东北
【答案】4.A5.B6.C
【解析】4.通过材料信息提取“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可推导出“三伏天”出现的条件是,湿度大、温度高且
无降水。呈现的现象是,温度高,湿度大且闷热难耐。夏季多雨,空气湿度大,体现了高湿的天气状况,
①正确。地表较湿,地面增温并不一定快,②错误。在副高高压控制下,下沉气流多,为晴天高温的天气
状况,③正确。晴天较多,保温作用并不强,④错。①③正确,所以选A。
5.通过材料给出7月11日至8月19日为期40天的“三伏天”,结合6月22日为夏至和半个月一个节气,及
24节气顺序的相关基础知识储备可知,夏至开始于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小暑开始于每年的7月7日
或8日,大暑开始于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立秋开始于每年的8月7日或8日,可以推断,B正确,
ACD错误。所以选B。
6.根据材料,该日19时30分左右小明从后车窗看到太阳在地平线附近,当日小明所在地的昼长及街道走
向可以通过时间和太阳所处方位确定,此时正值日落时分,此期间为北半球夏季,昼长大于12小时,所以
日落方向为西北,街道走向即为西北一东南。19时30分为北京时间(120°E),此地与哈尔滨(126°E),经
度相差6。,时间相差24分钟,故日落时哈尔滨的地方时为19时54分左右,昼长=(19时54分-12)*2
=15小时48分,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试卷第2页,共13页
【点睛】太阳一天的位置和方向:1、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2、太阳直射北半球,
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偏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偏南)。
二十四节气对应着太阳黄道上的24个位置(相邻节气之间太阳黄经相差15°),可反映季节、物候
现象、气候变化等。下图为2023年我国某地相邻节气平均气温变量(本月与上月平均气温的差值)曲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节气中,反映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的节气分别是()
A.清明、立春、小暑B.雨水、小满、大寒
C.冬至、白露、惊蛰D.立秋、芒种、小雪
8.据图判断该地2023年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节气分别是()
A.清明、立冬B.小暑、大寒C.夏至、冬至D.大暑、大寒
【答案】7.D8.B
【解析】7.结合已学可知,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季节的有:二分、二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热量状况),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
降水现象),白露、寒露、霜降(温度下降);反映物候现象:小满、芒种(反映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惊蛰、
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由此可知,立秋反映季节变化,芒种反映物候现象,小雪反映气候变化,D正
确;清明反映物候现象,立春反映季节变化,A错误;雨水反映气候变化,B错误;白露反映气候变化,惊
蛰反映物候现象,C错误。故选D。
8.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立春到小暑平均气温变量均大于0℃,说明气温是逐渐上升的,而小暑以后平均气
温变量小于0℃,说明气温下降了,由此可以判断小暑时平均气温最高;同理可以判断大寒时平均气温最低,
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每隔15天一个节气,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
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
湖北省十堰市谭山镇鱼塘河村“流鱼洞”位于丹江支流滔河岸边,属于石灰岩地貌,每年从惊蛰到清
明期间都会流出鱼来。2014年“流鱼洞”下游100米处修建了水电站,洞崖流鱼从此成为历史。据此完成
下列各题。
9.推测“流鱼洞”地区的地貌最可能为()
A.雅丹地貌B.喀斯特地貌C.冰川地貌D.黄土地貌
10.“流鱼洞”流鱼期间,谭山镇()
A.春小麦播种繁忙B.银杏叶簌簌飘落
C.黄梅时节家家雨D.油菜花遍地金黄
【答案】9.B10.D
【解析】9.根据材料可知,“流鱼洞”位于丹江支流滔河岸边,属于石灰岩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
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流鱼洞”的石灰岩地貌符合喀斯特
地貌的特征,B正确。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与
石灰岩无关,A错误。冰川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通常在高海拔或高纬度寒冷地区,与题干描述不符,
C错误。黄土地貌是在风力堆积和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等地,与石灰岩无关,D错
误。故选B。
10.“流鱼洞”每年从惊蛰到清明期间都会流出鱼来,惊蛰到清明一般在3月至4月。春小麦播种一般在春季
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但谭山镇位于湖北省,不是春小麦的主要种植区,A错误。银杏叶簌簌飘落一般
在秋季,不在惊蛰到清明期间,B错误。黄梅时节家家雨通常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一般在6、
7月份,不在惊蛰到清明期间,C错误。油菜花一般在春季盛开,惊蛰到清明期间正值春季,谭山镇油菜花
遍地金黄,D正确。故选D。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
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亦称之为岩溶地貌。我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其中地表喀斯特
地貌包括:石芽、溶沟、落水洞、溶蚀洼地、峰林、峰丛、孤峰等;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地下河、
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某同学在学习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知识时,绘制了某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入射房屋内高度示意图
(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4页,共13页
11.该地位于()
A.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B.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D.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12.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
A.北半球昼长夜短B.赤道上日出正东方
C.该地昼长达最大值D.该地日落西南方向
【答案】11.B12.D
【解析】11.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由图可知,春
秋分、夏至时,正午太阳位于该地的北方,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冬至时,太阳位于该地的南方,说明该
地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太阳直射此地,此地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昼短
夜长,A错误;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B错误,D正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该地
昼长达最大值,C错误;故选D。
【点睛】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全年最小值;冬至日时,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直射时达到最大值。
香榭丽舍大街是法国巴黎市中轴线,该中轴线从巴黎市标志性建筑凯旋门正下方穿过,下图示意某年
8月11日凯旋门日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推测香榭丽舍大街走向大致为()
A.东北-西南B,西北-东南C.东-西D.南-北
14.下一次能拍摄到该景观的北京时间可能为()
A.5月3日3时B.5月3日19时C.11月4日3时D.11月4日19时
【答案】13.B14.A
【解析】13.8月11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香榭丽舍大街的日出方向为东北,日落方向为西北,
由材料可知,该图为凯旋门日落景观,日落方位为西北,大街的走向与日落方向一致,可判断出香榭丽舍
大街走向大致为西北-东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下一次能拍摄到该景观的时间与夏至日(6月22日)对称分布,8月11日距离6月22日时间间隔为
50天,6月22日口期往前推50天为5月2日,巴黎的纬度较高,8月11日的口落当地时间约为20时,下
一次能拍摄到该景观的巴黎时间为5月2日20时,北京时间(东八区)比巴黎时间(东一区)早7个小时,
北京时间为5月3日3时,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
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
落。
都市农业是在城市进行的农业活动,包含屋顶花园、可食墙体等(如图)。北京某地的都市农业吸引了
法国专家前来交流学习。受其启发,法国专家拟在巴黎一座周围无遮挡、面朝东偏南45。的建筑物四面培体
布局可食墙体。完成下面小题。
屋顶花园可食墙体
15.若依专家布局,相同条件下,3月份该建筑单位面积耗水量最大的可食墙体位于()
A.西南侧B.东南侧C.东北侧D,西北侧
16.屋顶花园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减少土壤侵蚀B.缓解光化学污染
C.增加城市降水D.改善建筑热环境
【答案】15.A16.D
【解析】15.3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法国位于北温带,阳光从南面照向建筑墙体,南面蒸发较强,
试卷第6页,共13页
CD错误;相较于上午,下午的气温更高,蒸发量更大,下午太阳位于西南侧,B错误,A正确。故选A。
16.土壤侵蚀受到地形坡度、降水强度、降水时长、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屋顶花园高出地面,并不能减
少土壤侵蚀,A错误;光化学污染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导致的,屋顶花园对光化学污染物的影响并
不十分明显,B错误;降水量的增加需要考虑水汽、降温等条件,屋顶花园并没有明显影响这些条件,不
会增加城市降水,C错误。屋顶花园的建设需要在屋顶铺设土壤,可以减少太阳辐射对屋顶的照射,达到
隔热的效果,D正确。故选D。
【点睛】光化学污染,是指光化学烟雾造成的污染。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
的,汽车尾气中的烯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
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
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就是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为了观赏难得一见的极地子夜跨洋日全食奇观,某中国游客乘机前往南极。在飞机即将落地时,从
舷窗拍摄到下图景观,其中的亮点是太阳的外日冕,而参与日全食过程的月球则是中心的黑点。据此回答
下面小题。
17.观赏图示奇观的日期和纬度位置可能是()
A.12月4日85°SB.12月4日68°S
C.4月10日85°SD.4月10日68°S
18.拍摄时日全食已发生约1小时,开始地和结束地分别是()
A.大西洋上空、印度洋上空B.印度洋上空、大西洋上空
C.太平洋上空、大西洋上空D.大西洋上空、太平洋上空
【答案】17.A18.D
【解析】17.由材料可知,该游客见到的是子夜太阳,说明该地出现了极昼现象,4月10日太阳直射点在
北半球,南极附近出现的是极夜现象,CD错误;68对靠近66。345,出现极夜日期应在12月22日前后一
周内,B错误;85组受极夜控制时间较长,因此,观赏图示奇观的日期为12月4日,纬度为85对,A正确。
故选A„
18.由材料可知,该游客为中国游客,中国游客飞往南极的最短航线经过的是太平洋,因此,飞机落地之
前的游客见到的大洋是太平洋,此时日全食已经发生1小时,进入日食的尾声,因此日食的结束地在太平
洋上空,开始地在太平洋的东侧,太平洋东侧的大洋应为大西洋,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发生日全食是因为太阳靠近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的一个交点,而同时月球在距此点的最远的点上。
即为光的直线传播。
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历时163天,行程6万余海里,于2023年4月6日返回上海。这次南极
科考气象部门共有4名队员随队,除1名返回外,还有3名队员继续值守,执行为期一年的常规气象观测
任务。南极科考站分为常年站、夏季站和无人自动观测站。读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0°
180°
19.适合科考队员进驻夏季站的时间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0.泰山站在昆仑站的()
A.南方B.西方C.东方D.北方
21.我国南极科考站中适宜三名队员值守的是()
A.泰山站B.昆仑站C.中山站D.罗斯海新站
22.为保障全年电力供应,除柴油发电机外,常年站还宜配备()
A.潮汐发电机B.风力发电机
C.地热发电机D.水力发电机
【答案】19.A20.D21.C22.B
【解析】19.1月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地区的暖季,且有极昼现象,是适合科考队员进驻
夏季站的时间,4、7、10月南极地区气温较低或是处于极夜期间,不是最适宜科考队员进驻夏季站的时间,
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
试卷第8页,共13页
20.读图可知,泰山站与昆仑站的经度相当,但纬度低于昆仑站,昆仑站更接近南极点,故泰山站在北,
昆仑站在南,故泰山站在昆仑站的北方,故选D。
21.由材料可知,南极科考站分为常年站、夏季站和无人自动观测站,我国南极科考站中适宜三名队员值
守的是应是常年站,其纬度较低,自然环境相对较好,读图可知,中山站和长城站纬度较低,应为常年站,
故选Co
22.南极地区气候酷寒,沿海地区冰封时间长,且多雪山和浮冰,故不适合开展潮汐发电,A错误;南极
地区风力极强,被称作地球上的“风库”,年平均风速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故为保障全年
电力供应,除柴油发电机外,常年站应该配备风力发电机,B正确;南极地区地热资源并不丰富,故不适
合进行地热发电,C错误;南极地区气候酷寒,水主要以固态形式存在,故不适合进行水力发电,D错误。
故选B。
【点睛】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南极大陆的
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个南极大陆被一
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
二、综合题(56分)
23.“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
制定的。古人通过对每个节气的天气、物候现象的观察来把握季节的变迁,并以此来指导农事活动。回答
下列问题。(28分)
我国秋季的主要节气表
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日期8月7日8月23日9月8日9月23日10月8日10月23日
(1)写出我国秋季昼夜长短的空间变化特点。(12分)
(2)在下图中用平滑曲线画出秋分日杭州市(^30°N,120°E)太阳高度的变化。(10分)
太PE高度
80-
70-
60-
50-
40-
30-
20-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秋天的结束,冬天的开始。此时,华北地区于夜间始现白
霜,呈现出“深秋柳陌露凝霜,衰草疏疏碧水凉”的肃杀景象。
(3)简述“秋分”至“霜降”期间华北地区的气温特点。(6分)
【答案】(1)秋分前,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秋分时各地均昼夜等长;秋分后,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
长;整个秋季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
正午太阳高度为60。,日出世界时22时,日落世界时10时,加形态
(3)气温逐渐降低,最低气温可达0℃以下,气温日较差大。
【分析】本题考查了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大气的受热过程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
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我国秋季的时间是从立秋到霜降,秋分前,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各地
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秋分时全国各地昼夜等长;秋分之后,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各
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整个秋季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2)杭州的经度为12(TE,比世界时早八个小时;秋分日杭州地方时6点日出,18点日落,正午时刻为12
点,转化为世界时为前一日22点日出,10点日落,正午为4点。日出、日落的太阳高度为0。,该日杭州的
正午太阳高度=90。-30。=60。。用平滑的曲线将日出、正午、日落三个时刻的太阳高度连起来,作图如下:
(3)秋分至霜降期间,华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昼长逐渐变短,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
试卷第10页,共13页
同时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强,气温逐渐降低,霜降之后最低气温可降低到0℃以下;秋季华北地区多晴天,气
温日较差比较大。
【点睛】
24.阅读材料,据此回答问题。(12分)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我国黄河流域,河南登封市(34°N,113°E)附近观星台,台上有两间小屋,
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正北方向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长堤。观星台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最直接文物史证,
这里现存有700年历史的“量天尺”(左图),用来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时至今日,二十
四节气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右图为二十四节气图
春分
横梁清明惊蛰
雨水
立夏立春
小满大寒
芒种一一-\小寒
夏至冬至
小暑大雪
大暑小雪
立冬
处暑人霜降
白露秋分寒露
(1)每天横梁的影子投在长堤上时北京时间是—O
(2)当图中“量天尺”测得的正午日影长度为一年中最长时,应为—(节气)。
(3)横梁在长堤上投影的影子长度与节气为大寒时的影子大约一样长的节气是一。
(4)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在山东、河南一带种植冬小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但向北到北京一带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那么向南到江苏、安徽等江淮地区“种麦正当时”
的节气是—。
(5)我国民间从每年冬至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
了。“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
规律。当“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为—、—o
【答案】⑴12:28
⑵冬至日
⑶小雪
(4)霜降
(5)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动
【分析】本大题以二十四节气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日影与太阳直射点等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
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提高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素养。
【详解】(1)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有一“长堤”,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当地地方时为
12点,此时北京时间为12:28(12CTE比当地经度113至早28分钟)。
(2)当图中“量天尺”测得的正午日影长度为一年中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登封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3)横梁在长堤上投影的影子长度与节气为大寒时的影子大约一样长时,此时两个时间段太阳直射点的位
置应该样,关于冬至日对称,由图可知,大寒应该对应小雪。
(4)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在山东、河南一带种植冬小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
时”,但向北到北京一带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说明热量条件变差,种麦时间要提前;那
么向南到江苏、安徽等江淮地区,热量条件较山东、河南一带更好,因此种麦的“种麦正当时”的节气可推迟
到霜降。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酿酒厂天然气供气服务合同
- 物联网工程居间合同
- 农业政策支持方案
- 补充借款合同格式
- 新媒体运营合作协议
- 林木种植与林业管理作业指导书
- 大型钻机租赁合同
- 大厦物业租赁合同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
- 2025年汉中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试题
- (完整版)《植物生产与环境》试卷与答案
- 二年级上册竖式计算题100题及答案
- 【光明乳业企业偿债能力问题及完善建议8900字论文】
- 多益网络游戏开发工程师岗位笔试选择题附笔试高分技巧
- 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达标率
- 译林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默写表
- 专题01 中华传统文化-中考英语时文阅读专项训练
- 阿特拉斯拧紧工具维修培训课件
- 密封条模板大全
- 页眉和页脚基本知识课件
- ST语言编程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