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2024年秋-新教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人生之舟”。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人生的,体裁丰富,
形式多样。有对崇高精神的庄严颂扬,有对嘉德懿行的至诚礼赞,有对革命壮志的激昂宣
告,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选择这些课文,试图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
价值,学会规划人生,珍爱生命。《纪念白求恩》是一篇纪念性文章,是毛泽东对白求恩
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的颂扬。《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文章,回忆了
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她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优秀品质。《梅岭三章》通
过回首征程、勉励战友、展望未来,表现了诗人献身革命的崇高精神和对革命必胜、共产
主义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诫子书》是一篇富含道德劝喻意味的家书,文短意长
,言辞恳切。
学习本单元,要继续训练默读、圈点勾画、厘清文章思路。《纪念白求恩》一文逻辑
清晰,可在默读中厘清文章思路,并通过把握人物形象,从中获得思想启迪;学习《回忆
我的母亲》,要学会抓住文中标志时间转换的词语,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学习《梅岭三
章》,要学会品味诗中的形象,把握三首诗内在的联系和诗人的情感脉络;学习《诫子书》,
要学会勾画关键词,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本单元的写作“思路要清晰”主要训练学生在叙事之中做到思路清晰、言之有序。专
题学习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13.纪念白求恩21.积累生字词,背诵课文中富含哲理和富有文采
14.回忆我的母亲2的语句。
阅读
15.梅岭三章12.学习默读(默读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16.诫子书2重点是做到手到,边读边勾画关键语句及做批
写作思路要清晰2注。
专题学3.厘清作者思路,了解一般文章思路展开的常见
少年正是读书时2
习活动方式。
4.感受课文中展示的不同人生,学会思考人生,
珍视生命。
5.让学生学会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
处;注意行文线索,追求条理清楚。
6.学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并学会处理、整理各
类文本,从中筛选信息。
13纪念白求恩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提
升道德修养境界。(重点)
◎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字词,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厘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学习对比手法和夹叙夹议的写法,理解对比手法
的作用。(难点)
◎审美创造:体会文章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语言特色。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学习圈点勾画,厘清文章思路。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叙为主的写法,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告诉加拿大和美国,我十分地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有贡献。
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
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
----白求恩
(选自《纪念白求恩》)
师:曾有一个人,叫白求恩,加拿大人,是一位著名的医生。他于1938年初来到中
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1939年11月因病去世,以身殉职,并在临死前写下上面的这
段话。这段话让我们感受到白求恩对自己生命中最后两年的生活的评价是什么?(明确:
快乐、有意义、希望能多做贡献)
白求恩在中国生活了两年,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事迹。毛泽东在他逝世后亲笔写了一篇
文章——《纪念白求恩》,记述了他的事迹,给予他高度的赞扬。白求恩最后两年在中国
到底做了哪些事,让他深感自己的人生如此愉快而有意义,并且获得了毛泽东的赞美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从白求恩的遗言来解读白求恩对人生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
考: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愉快而有意义的?带着疑惑,进入文本,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也为感受白求恩的崇高精神奠定情感基础。
二、初读全文,了解大意
1.了解文中人物
结合课文注释和相关资料,详细了解白求恩的生平事迹。
资料助读1:
课件出示:
1938年初,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领一支医疗队来到中国,3
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转赴八路军晋察冀边区工作。1938年11月,率医疗队到山西进行
战地救治。1939年2月,白求恩率领“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前线救治伤员,不顾日军炮火
威胁,连续工作69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有一次,当某伤员急需输血时,他主
动献了300毫升的血,并且他还倡议成立并参加了志愿输血队。4个月里,行程1500余里,
做手术315次。1939年10月下旬,在沫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他左手中指被手
术刀割破,后来给伤员做手术时感染病毒,仍不顾伤痛又赴前线,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
血症,医治无效,于H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终年49岁。
2.默读课文
(1)借助相关资料,扫清字词障碍。(见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2)全文一共有4个自然段,概括各段的意思。
预设第1段: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2段: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3段: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4段:总结全文,表达对白求恩逝世的悲痛心情,阐述学习白求恩的重大意义。
3.述说印象
读完全文后,说说你对白求恩的初步印象。
(学生自由交流、表达)
预设(1)白求恩是一个医术很高超的人。
(2)白求恩是一个对工作兢兢业业的人。
(3)白求恩是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
(4)白求恩是一个对中国做出许多贡献的人。
三、品析课文,学习白求恩精神
师:作者从白求恩的事迹中感受到了他崇高的精神,也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请大家
默读课文,看一看作者是怎么写的,并完成两个任务。
(1)用横线勾画出每段话中评价白求恩的关键句。(提示:关键句是总括句、总起句)
(2)用“从的事迹中,作者认为白求恩是一个具有精神的
人”的句式,理清文章要点。
预设
(1)“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
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
要学习这种精神。”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
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
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2)从白求恩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抗日,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
己的事业,毫不在乎自己的利益、自己的生死,一心想要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斗
争的事迹中,作者认为白求恩是一个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的人。
资料助读2:
课件出示:
国际主义精神就是世界主义精神,是站在整个世界而非仅仅只是站在某个国家、民族
的角度来考虑全人类快乐幸福的思想和世界观。
共产主义精神是全世界劳动者联合起来,放下国家间的隔阂,彼此帮助的精神。
四、精读课文,品析写法
(1)思考:什么是叙述?什么是议论?
预设①叙述,即记叙和述说。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一
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
②议论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述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议论,说长道短,论
说是非。在写作时,更要进行议论,通过宣扬观点、阐明理论,来影响读者。
(2)以第2段为例,从文中找出议论的语句,了解第2段是如何进行夹叙夹议的,
分析文章采用夹叙夹议写法的好处。
预设第2段的第1句是议论句,正面阐述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具体表现,
并号召共产党员向他学习;第7句是议论句,是对前面叙述的“不少的人”行为的总结和
评价,揭示这种人的实质一一“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好处:本段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议从叙出,二者有
机结合。这种写法一方面使文章情理并茂,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读起来生动感人;另
一方面在叙事基础上的议论又能使文章阐明的道理有充足的依据,从而增强说服力,易于
被读者理解和接受,使读者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师小结:作者怀着深情先概括叙述了白求恩的事迹,再分别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他的精
神品质,即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
精神,最后做总结,号召大家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整体上是“总一分一总”
的结构,采用的是“叙一议一颂”的写作思路。作者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更深刻地表达了
他对白求恩强烈的赞颂之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让学生立足于课文,认真阅读课文,学习夹叙夹议的表达方
式,学会整合文章的要点,逐步由浅入深地感受白求恩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
习惯,把阅读落到实处。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写的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如朱德的《纪念白求恩同志》
、宋庆龄的《我们时代的英雄》、聂荣臻的《“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一一,怀念
白求恩同志》,读后以“他们眼中的白求恩”为主题,整理读后感受,更加深入地了解
白求恩的精神,以及他对人们的影响。
【设计意图】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围绕课文内容,阅读相关的文章,可
以从课内自然延伸到课外,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对比的手法,理解其作用。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上节课布置的阅读任务成果,感受不同人物对白求恩精神的不同解读。
师:朱德眼中的白求恩,在中国对工作、对人民都是极其务实的,行动多于语言,
具有实际主义精神。宋庆龄眼中的白求恩是“世界英雄”,站在世界的角度,写出他对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聂荣臻以亲身经历,写其与白求恩交往的具体事件
,他眼中的白求恩是对中国人民做出卓越贡献和伟大功绩的人。
【设计意图】本环节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课后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
以顺利过渡到本节课白求恩与另一种人的对比,从而挖掘白求恩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研读课文,分析对比手法
师:白求恩精神如此崇高,有这么多革命家给予赞颂,但同时还有另外一些人的一些
行为不尽人意,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
1.研读第2段
默读第2段,圈出表现“不少的人”的行为特点的词语,并在一旁批注这些词表现了
这些人的什么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不少的人”的什么行为特点?
预设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
心,麻木不仁。
(2)从这一段可以看出作者写到的这些人是怎样的人?
预设极其自私而又冷漠的人,没有责任心的人,对生活、对他人、对工作没有热情
的人,生活态度消极的人。
(3)作者对这些“不少的人”持怎样的态度?这里的用词与写白求恩时的用词有何
不同?(引导学生学习教材本课课后补白”词语的感情色彩”)
预设作者对这些人持批评、谴责的态度。这里的“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拈轻怕
重”等都是贬义词,而作者在写白求恩时为了赞颂他的精神品质,运用的都是褒义词。
(4)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对比。把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与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相
对比,把不少的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与白求恩“对同志对
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进行鲜明的对比,体现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样写使白
求恩的高贵品质更加突出,更加显示出“不少的人”与白求恩的差距,更加有力地说明了
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
2.自学第3段
(1)默读第3段,参考第2段的学习过程,自主圈点勾画关键词语并做批注,分析
文中“不少的人”的形象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
(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表达)
预设“不少的人”的形象特点:见异思迁、鄙薄。这些词表现了他们不安心于现在
的工作,不专注于自己的业务,没有事业心,消极对待工作的特点,作者对他们持批评和
谴责的态度。
(2)本段将“不少的人”与白求恩对比,有什么作用?
预设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他们对工作的“见异思迁”和“鄙薄”与白求恩对技
术精益求精进行对比,突出白求恩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敬业精神。通过对比,有
助于突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使我们更加鲜明地感受到白求恩的伟大精神。
3.交流探讨
师:这样的“不少的人”的生活态度与白求恩的人生态度有何不同?
预设这样的“不少的人”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对工作是不负责任的,对他人是冷
漠的,对自己的专业是极其轻视的,是没有敬业精神的,对社会对国家做不了多大的贡献。
白求恩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对工作是极端负责的,对他人是极其热忱的,对职业有极高
的要求,在专业技术上是精益求精的,有执着的追求,为社会为世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继续训练默读,以圈点批注的方式,从词义和词语的感情色彩
入手,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并结合自己的生活
体验,理解人物的精神内涵。
三、诵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1)作者对白求恩的评价,表达了对白求恩怎样的情感?哪些词语、语句表达了这
种情感?大声朗读课文,圈点出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和语句。
预设①对白求恩的热情赞颂之情。
A.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贡任,对同志对
人民的极牛的砂忱。(两个“极端”连用,强调白求恩对工作的负责和对同志对人民的热
忱达到了极点。“负责任”和“热忱”都是褒义词,都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的赞美、肯定
的情感。)
B.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
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
之感动。(这两个双重否定句的连用,加强了作者对白求恩的肯定的语气,强调了白求恩
的精神感动了所有从前线回来的人。)
C.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
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句话用排比的句式,
对白求恩进行了高度总结,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白求恩精神的赞颂之情,也强调学习他的
精神的重大意义在于“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②沉痛悼念之情。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声情并茂地朗读,借助一定的朗读技巧,读出作品表
达的情感,读出自己对白求恩由衷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回顾重音、停连、节奏、语气等朗读技巧)
(3)学生展示,交流朗读体会。
师小结:文中这些表达情感的方式叫抒情,结尾段总结全文,高度赞颂了白求恩的精
神,号召我们向他学习。
【设计意图】读与品结合,更加深入理解文本,感受作者对白求恩的热情赞颂和沉痛
悼念之情,更好地落实朗读技巧。用圈点词语和句子的方法,使学生深入到语言文字的背
后,解读文意,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欣赏语言的能力。
2.联系实际,交流感悟
读完课文,白求恩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那么在生活中,当我们面对人生目标时,
我们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当我们遇到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时,又该如何去做?请写下你的
做法。
预设我们在面对人生目标时,选择做对人类、对社会有贡献有意义的事,就能体现
我们生命的价值。
我们所做的事,不管这件事多么艰难,多么辛苦,不管自己是否能获得利益,只要能
帮助他人,能改变一些不好的现状,就都是有意义的。
不努力、不付出就想获取利益,并且将困难的事推给别人做,是自私自利的行为。
对我们所做的事,对我们的职业,我们要有执着的追求,专注而务实,不断钻研,才
能造福更多的人。
结束语:无论我们的能力是大还是小,只要我们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在生活中落到实处,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我们就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让我们一起来背诵
这句话,并将其摘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常勉励自己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由思到悟,解答开篇学习的疑惑一一“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愉
快而有意义的",与开头形成呼应,成为一个整体。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聂荣臻的《“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理解叙述与议
论在写作中的运用。
2.片段写作:请仿照本文,用对比的手法来写一个人,不少于300字。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课文分析有了整体的认知之后,要求学生自读聂荣臻在白求恩
逝世40周年时写的文章,有利于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巩固技能。让学生进行仿写,以读促
写,读写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纪念白求恩
叙-----白求恩事迹
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
热情赞颂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号召学习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颂-----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总结全文)
【设计亮点】
本教学设计以默读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默读中学会用圈点勾画关键
词语、句子的方法,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理解人物精神,感受作者情感,教给学生实
实在在的阅读方法,同时也充分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背景衔接】
1939年,加拿大共产党员、医生白求恩在抗日前线深源摩天岭抢救伤员时手指感染
细菌,后医治无效,于同年11月12日不幸逝世。延安各界于12月1日为其举行了追悼大
会,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下了这篇文章。毛泽东和白求恩有过
一次亲切的会面和交谈,他们交谈了很多,从国际局势谈到国内政治和军事斗争,从白求
恩以前的经历谈到即将面临的工作困难。他们不间断地谈了将近3个小时。白求恩的国际
主义精神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白求恩的逝世让毛泽东很悲痛,他怀着深切的悲痛和
真挚的赞美写下了《纪念白求恩》一文。
【素养提升】
如何在默读本文时训练圈点勾画?
本文很精粹,语言简明,要言不烦,线索明晰,几乎没有多余的话,很适合训练圈点
勾画。对于文章中精彩的语句我们可以勾画出来,仔细品味,并写点个人感受;有些句子
运用特殊句式,如结尾的排比句,态度斩钉截铁,旗帜鲜明,热情洋溢。还可以针对文章
写作特点,做一些专项的圈点勾画练习。如让学生分别圈出文中叙述、议论和抒情的语句,
梳理白求恩的生平、作者对其品质精神的概括、作者对他的情感等。
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既有正面的对于白求恩精神的阐发,又运用精到的笔墨勾勒
反面的典型,我们可以圈点出与这两种人有关的词语,批注出各自的含义,通过词语感情
色彩的比较,更好地理解白求恩精神品质的可贵。
【疑难探究】
1.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篇议论文,其语言简练、鲜明、有力,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表现在句式上,
文章的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且句式整齐中有变化,富于节奏感。例如结尾部分,作
者运用“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
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一组排比句,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感情真挚,句
式流畅,极富号召力。另外,文中多处运用整齐的句式,增强说理力量。如第1段论述列
宁主义原理,进而强调世界无产阶级要互相支援,才能“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
界的民族和人民”,这样的句式让人感到气势宏大,富有感染力。此外,文章在用词方面
也极其讲究,因而非常准确、生动、凝练。例如在解说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
运用两个“极端”,这个副词从程度上深刻地体现了白求恩对工作、对同志的态度,而在
批评一些人时,运用了“拈轻怕重”“喜欢自吹”“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
词语,言简意赅,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些人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与白求恩的
两个“极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中心思想。
2.如何理解这篇文章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本文有着较高的思想教育价值,虽然文章中的一些说法带有时代的印记,如“国际主
义"''列宁主义",但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德超越时代,丝毫没有过时。甚至可以说,在当
今时代片面追求金钱、人心浮躁的大背景下,白求恩大夫大公无私的品质、对工作的责任
感、对同志的满腔热忱,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都有着矫正时弊的价值。所以今天的
学生重读这篇课文,重温文中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
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谆谆教导,不啻一次心灵的洗涤,有助于
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资料衔接
师:1939年。哎,到咱们中国不到两年啊!那么,他在中国是怎么工作的呢?头抬起
来看大屏幕,陈寅初,请到前面来读。
(屏显,配乐,生读。)
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白求恩随部队辗转于荒凉的大西北,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
用他的话说,过的完全是“高强度的生活”。在私人通信里,他偶尔述及1938年一年,其
实不到一年的工作量:“去年我共行军3165英里,其中有400英里是徒步穿行于山西、
陕西和河北三省。我共做了762个手术,检查了1200名伤员。我还重组了部队的卫生系
统,写作和翻译了三本教科书,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校。”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如此
繁重的工作、卓著的效绩,不要说一个人,就算一个小分队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在延安,外国专家很少。白求恩的到来理应受到当局的礼遇,仅每月发给他的津贴便
相当可观。然而他谢绝了。以下是他写给军事指挥部聂将军的相关信件。
亲爱的同志:
今天晚上我收到了林大夫带给我的301元钱。这笔钱中的100元好像是付给我的个人
津贴,另外的102.20元似乎是用来偿还我在药品上的垫支,而剩下的98.80元似乎是用
来支付我在纱布和药棉上的开销。关于这第一项100元,我在8月12日发给延安军事委
员会的电报中已经表示过拒绝接受并且建议将它用作伤员们的烟草专款。……
其他的医生每月只有1元的津贴,而聂将军本人每月的津贴也只有“可观的”5元,
在这种情况下,让我接收每月100元的津贴是不可思议的。
另外,因为我需要的所有东西都是免费提供给我的,钱对我没有任何用处。
致同志似的敬礼!
白求恩
师:聂将军是谁?
生:...
师:聂荣臻元帅!好,从刚才这个部分的介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求恩?
生1:我看到了一个不追求名利的白求恩。
生2:我看到了一个节俭淡泊的白求恩。
生3:我看到了一个舍己为人的白求恩。
生4:我看到了一个无私的不求任何回报的白求恩。
生5:我看到了一个毫不自私自利的白求恩。
生6:为他人着想,不计个人利益的得失。
师:好!那么现在看书,前三段毛泽东是怎样评价白求恩的?看大屏幕的要求一一
(屏显)
读出前三段核心的议论句。以这样的方式说话: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的
精神。
师:好,迅速浏览第1段,找出核心的议论句。
(生看书,画记号。)
师:找出来了吗?
生1: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的精神和共产主义的精神。
师:好,非常好,圈出来。请看第2段,用刚才的语句形式说话。你来试一试。
生2: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师:非常好,她知道选前半句,而不选后边的具体表现的句子,聪明。圈出来。接着
再看第3段。还是用刚才的形式说话。好,你来。
生3: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师:非常棒,都知道在长长的句子当中把最核心的东西提炼出来了,这是很高超的能
力。嗯,孩子们,这是毛泽东对白求恩的高度评价。来,读“学习他”,预备起一一
(屏显)
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生齐读)
(节选自王君《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一一〈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
14回忆我的母亲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传承作者的忠孝情怀及其母亲勤劳一生的传统
美德。
◎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字词,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学习在平实的
叙述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写法。
◎思维能力:抓住文章的主线,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把握母亲的形象,感受母
亲的品格。(重点)
◎审美创造:品味作者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难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文章主线。
2.梳理具体事件,把握人物形象,分析文章线索和记叙顺序。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播放阎维文的《母亲》这首歌,展示课题《回忆我的母亲》)
师:母爱是人世间一首唱不完的歌,从古至今,有多少歌唱家用歌声传唱着母爱的崇
高,又有多少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歌颂母爱的诗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朱德同志
用真挚的感情谱写的一曲动人心弦的赞歌一一《回忆我的母亲》。
【设计意图】用背景歌曲渲染气氛、吸引学生注意,以动情解说直接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预学展示
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字词积累。(见本课“作者简介”“背景衔接”“字词清单”栏
目)
2.初读感知
(1)梳理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师:本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请分别概括其大意。
预设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痛悼母亲的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是总
领全篇的段落。第二部分(2-13),是对母亲“勤劳一生”中“很多事情”的具体回忆。
第三部分(14-17),在前文具体记叙的许多事情的基础上,转而以抒情、议论的笔触来表
达自己对母亲的悼念之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梳理文章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段意,明确段落之间
的层次关系。
(2)朱德的母亲给朱德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圈画出文中表现母亲性格和品质的词语
,并概括总结出文中没有直接写明的性格、品质。
预设聪明能干、任劳任怨、性格和蔼、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支持革命、深明大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圈点勾画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再读课文)
1.根据具体事件感受母亲的形象
师:母亲的性格与品质在文中是通过哪些事件表现出来的?请完成下面表格。
课件出示:
关于母亲的事件(经历)母亲的性格品质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勤劳俭朴、任劳任怨
想办法维系一家人的吃穿用度聪明能干、勤俭持家
接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宽厚仁慈、同情贫苦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节衣缩食、借债供“我”读书识大体、明事理
支持、慰勉“我”参加革命深明大义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勤劳朴实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坚韧顽强、勤劳能干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理解、支持革命
年老仍不辍劳作热爱劳动
【设计意图】用表格形式引导学生体会本文选材典型的特点。可用“文中的母亲是一
个……的母亲,从……可以看出”的句式给学生以抓手,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更好地进
行语文教学中“说”的能力的培养。
2.分析记叙顺序,把握文章线索
师:课文是怎样将这些琐碎的事件有序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课件出示:
支持“我”的事业,过着勤苦的农妇
1937年到去世
生活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1927年
1919年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支持、慰勉“我”参加革命1908年
1905年前后节衣缩食、借债供“我”读书
退佃、搬家和遭遇天灾1895年—1900年前后
从“我”能记忆时起整日劳碌着
(出示时间轴线图,学生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本文以时间为序,以母亲“勤劳一生”为主线,选取母亲一生中的典型事件来
表现母亲的性格与品质,纵横交织,层次分明,让我们认识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设计意图】将学生找到的这些事件用时间轴线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让学生清晰、
直观地了解本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典型事件的特点。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人物魅力,进一步理解“我”对母亲的情感。
2.体味文章的语言,探究文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找出议论、抒情性的语句,理解
其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引发思考
上节课,我们一起梳理了朱德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整体把握了文章结构,分析了朱
德母亲的形象。此前我们也提到过,回忆性散文的特点之一是有“我”的存在,那么,这
篇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的呢?“我”在文中表露出何种情感?又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堂学习。
二、精读细研,探究写法
1.走近人物,加深理解
资料助读:
课件出示: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锤太夫人的大会,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
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灵台前香烟缭绕,灵幕上高悬着“精神不朽”的大红旗。灵堂
四周挂满了延安各界的挽联:
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中共中央党校的挽
联是“唯有劳动人民母性,能育劳动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
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的挽联是“教子成民族英雄
,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师:阅读助读资料,说说资料中的几副挽联共有的一个关键词语是什么。
预设劳动。
师:为什么大家都用“劳动”概括朱德母亲的一生?
预设因为“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师:母亲对“我”有怎样的影响?
预设母亲“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
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
的道路”,“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设计意图】通过朱德母亲葬礼的组织、举办以及参与者的挽联等方面的介绍,以问
答、追问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这位伟人母亲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文章的兴趣。
2.品味语言,质朴平实
(1)分析语言特色。
师:本文叙事回忆,无处不透露着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请分小组探究讨论,说说本
文具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的原因。
预设善用朴实的语言,将深情寄寓其中,十分具有感染力。
(2)体会具体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师:请在文中画出触动你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预设①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这一句承接上文,“这样地”即指上文中日复一日的繁重劳动;“整日”说明母亲从早
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从这句话可看出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又心
疼的。
②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看也不
看”与“有滋味”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
家务、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与赞美。
③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暂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
照顾子女上。这一句表现出作者对母亲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设计意图】对课文的语言进行赏析,以关键词为抓手,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平
实叙述中的深挚情感。
3.把握写法,夹叙夹议
(1)理解夹叙夹议的作用。
师:作者在记叙事件的同时,还穿插了议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预设文章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一些对人物、事件的议论,评说自己心目中的母亲
形象,这是本文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特点。这些议论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质,揭示事件的意
义,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
(2)感受夹叙夹议写法的表达效果。
师: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议论性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课件出示:
①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②母亲是个好劳动。
③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
架。
④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⑤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
宝贵的财产。
⑥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
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学生交流讨论,举手作答)
预设①这句话饱含着母亲的无限辛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
②这句话总领第4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引出母亲日常要做许多事情的叙述。
③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
④这一句总括性的评价,照应首段“勤劳一生”,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
⑤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一一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支持革命,
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这些都是“我”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
⑥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亲这样任劳任怨、坚
强不屈、反抗压迫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的
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来都将是劳动人民的。这句议论,将对母亲
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会在一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叙议结合的特点,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特定
的句子,使学生能更深层次地体会文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感受这种写法的效果。
三、总结拓展,学以致用
1.课后小结
师:寄其哀,述其功,颂其德,作者就是怀着这样的情感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坚强不屈、深明大义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光辉女性形象,她就像一座丰碑一样
,不仅活在朱德的心中,也活在了我们所有人的心中。
我们来总结一下本文的写作特色:
选材一一典型事件;语言一一质朴无华;组材一一时间为序,“勤劳一生”为主线;
写法夹叙夹议。
【设计意图】课后总结,体现“一课一(多)得",为整节课的教学画上一个圆满的
句号。
2.学以致用
师:老舍在《我的母亲》中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
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让我们也用自己
手中的笔写下对母亲最真最纯的情吧!(不少于100字)。
【设计意图】以写促读,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语言朴实、感情深沉的特点,同时对学生
进行母爱教育、感恩教育。
【板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勃劳俭朴
宽厚仁慈
坚韧顽强
।[深明大义
语言质朴
夫叙夹议
/怀念感激歌颂\
【设计亮点】
本课由歌曲导入,中间穿插图表讲解,有意引导学生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关注文章
细节。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本课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设计,从文
体特征着手,既关注本文作为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征,也关注其本身的写作风格,如此不
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本内容,同时也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回忆性散文的认识。
【资料衔接】
朱德回忆母亲的形象
提起了母亲,朱德将军满脸温情和悲痛。生他的时候,母亲不过二十刚过的年龄。她
比一般妇女要高大一些,强壮一些,裤子和短褂上,左一块右一块都是补丁,两只手上突
显着粗粗的血管,由于操劳过度,面色已是黝黑,蓬蓬的头发在后颈上挽成一个发髻,两
只大大的褐色眼睛里充满了贤惠,充满了忧愁。
(摘自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毛泽东写给朱德母亲的挽联
毛泽东曾给朱德的母亲锤太夫人写了一副挽联:“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
劳动阶级完人。”以此高度赞扬了朱德母亲的高尚品质,高度评价了他的革命战友朱德的
革命精神。
上联中的“为母”指做母亲,应当怎样做母亲呢?毛泽东接下来说“当学民族英雄贤
母”,告诉天下所有做母亲的人,要学习民族英雄朱德贤惠的母亲。上联在悼念朱德母亲
的同时,又赞美了朱德。
下联中的“斯人”指朱德的母亲,她是劳动人民的典型代表,一生勤苦劳作,并为中
国人民培养了朱德这样的民族英雄。所以,毛泽东在下联中高度评价其“无愧劳动阶级完
人”。
联语高度浓缩,内涵极为深刻。“民族英雄”高度概括了朱德的丰功伟绩,“贤母”
“劳动阶级完人”刻画了一个贤惠、朴实、热爱劳动的母亲形象。语言简练、朴实无华,
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阅读推荐】
老舍《我的母亲》
杨绛《回忆我的母亲》
莫言《母亲》
贾平凹《写给母亲》
15梅岭三章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体会革命者悲壮而又激越的情感,传承革命精神。
◎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理解诗歌内容,关注诗歌中的意象,体会其中的炽烈情感和豪壮情怀。
(重点)
◎审美创造:品味诗句的艺术感染力,体会全诗的意蕴内涵。(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郭沫若曾经作诗曰:“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大家知道诗中的“将军”
所指何人吗?他就是被称为“元帅诗人”的陈毅同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三首诗,
聆听一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告白。
(板书文题及作者)。
【设计意图】引用诗句,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二、理解小序,了解背景
1.学生齐朗读小序,后尝试口译小序,分析它的作用
(1)口译小序。
预设一九三六年冬天,梅山被包围。我受伤生病,潜伏在丛生的草木间二十多天,
估计不能脱险,写成三首诗留在衣服最里面。不久围困解除了。
(2)小序在这组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预设小序不单介绍了创作这组诗的时间、地点及缘由,尤为重要的是介绍了诗歌的
写作背景。小序告诉我们,这三首诗是作者在“梅山被围”,面临“断头”的考验,又“虑
不得脱”的情况下写的。“得诗”说明作者从容、镇定。将诗“留衣底”以明志,表明了
作者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2.展示诗歌写作背景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后
来中央苏区失陷,便在赣粤边区开展游击战。1936年10月的一天,由于叛徒出卖,陈毅
同志在大庾遇险,马上转回梅山,正遇上敌人搜山,就隐蔽在一个山坳里。敌人放火烧山,
适逢大雨,山火被雨淋灭。他们天黑时佯装撤走,半夜时又如狼似虎地扑了回来,但还是
一无所获。当夜陈毅同志带着伤病,就埋伏在陡坡上丛莽间。后来敌人从叛徒提供的情报
中,得知山上有“大人物”,又兴师动众,日夜搜查,持续了“二十余日”,直到十二月初
“西安事变”发生,敌人内部慌乱,才悻悻离去,于是“围解”。《梅岭三章》就是陈毅同
志在这种万分危险的情况下写成的。
【设计意图】要理解诗歌的内涵必须了解其创作背景。口译小序,介绍背景,是为学
生后面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旨做准备。
三、初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朗读这三首诗
播放课文示范朗读音频。学生听完朗读示范后模仿朗读,要求读出气势,读出感情。
2.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示范翻译第一首诗。
课件出示:
第一首:今天我将上断头台,心里想些什么呢?身经百战才创立了这番事业。这次(如
果我死了,就)去阴间招集牺牲的同志,用十万大军消灭凶恶残暴的敌人。
(回首征程一一过去)
(2)学生依照示例完成后面两首诗的翻译。
预设第二首:南方已经打了十年仗了,我死后头颅要挂在城门上。那些幸存的同志
们要多多努力,用胜利的消息来告慰我。
(勉励战友----现在)
第三首:参加革命后就以革命队伍为家,血雨腥风应当有停止的时候。今天我为了人
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他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展望未来---将来)O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朗读和翻译,让学生对三首诗歌的内容有初步了解。
四、再读诗歌,分析形象,体会情感
1.分析诗中形象
学生自主阅读三首诗,圈画出诗中的形象,分析其意蕴。
(学生分小组讨论、展示,教师点拨)
预设“阎罗”,即阎罗王,也称“阎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作者借用
面目狰狞、残暴凶恶的“阴间”之王形象,来指人间的反动统治者,表达了非“斩”其不
可的决心。
“旌旗”,原是旗帜的总称,这里借指军士。
“烽烟”,原是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
火或战争,这里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
“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的美好前景。
2.体会诗歌情感
师:这三首诗各自着重写什么内容?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革命精神?
课件出示:
第一首写作者身在必死险境,回顾艰难创业的征途,申明此生若不见革命胜利,死后
必将召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至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者
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第二首写作者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若身死,则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
捷报告慰死者,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心国家命运、企盼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第三首写作者投身革命,以革命为家,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之花必将盛开,表
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设计意图】深入品读诗歌,分析诗中的形象,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的方式,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情感。
五、品读诗歌,品味语言艺术
师:这三首诗语言凝练,表现出诗人面对必死的险恶处境,视死如归、至死不渝的革
命品质和共产主义理想必定能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以下问题。
(1)把“旌旗十万斩阎罗”改为“大军十万打阎罗"好不好?
预设不好。“旌旗”借指军士,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形象地表现出军队盛大的气
势;“斩”字,力度强,速度快,写毙敌干脆利落,表现出巨大的威力,笔力千钧,充分
展现了作者死后也要奋勇杀敌的决心。“大军”,只有数量而无气势;“打”,只是一般的
动作,太平淡。
(2)“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中,把“飞”字改为“飘”字好不好?
预设不好。“飞”表现捷报的多且快,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胜利到来之日的景象。“飘”
则过于舒缓,没有这种效果。
(3)第二首的四句诗中,“正”“须”“多”三个字分别起了什么作用?结合这三个字
理解各句的深刻含义。
预设“正”字,从时间和程度上反映了革命战争的漫长、艰苦,也流露出一个革命
者回顾战斗历程的自豪心情。
“须”字,表达了无产阶级战士在死亡面前的浩然正气。即使牺牲了也心系国家,坚
持革命的信念丝毫不会改变。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献身
的光荣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多”字,表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战友的无限期望。
【设计意图】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通过分析形象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因此,本环节着重于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
初步把握诗歌主旨。
六、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梅岭三章
时间内容精神
第一首:迂去回首征程革命到底的凛然正气
第二首:现在勉励战友视死如归的壮烈豪情
第三首[将来展望未来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设计亮点】
本课为自读课文。课文的三首诗在内容上是一个整体,但每首诗各有侧重。本课先将
三首诗横向比较来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把握各自的侧重点;又将三首诗纵向比较,领会
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分析三首诗中的形象、情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内容,感受诗歌魅力。
品读陈毅的这三首诗,重点不在于对词句的细细斟酌,而在于感受作者传递出的献身
革命的崇高精神和对革命必胜、共产主义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
【疑难探究】
这三首诗形式上可以独立成篇,但内容上却是一个整体,如何把握这三首诗之间的联
系?
这三首诗,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然后依时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现在”
“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从眼前回顾过去,从现实写到理想,一气贯注。三
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酣畅淋漓地抒写出了壮烈情怀。
【文学知识】
组诗
组诗是指由同一诗题、内容互相联系的若干首诗组成的作品。组诗中的每首诗相对完
整和独立,但是每首诗与组诗中的其他诗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主题相同,
也可以是内容相关,还可以是空间或时间上的相近。目的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和不同
取向上力求全面、透彻地反映事物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组诗以独特的文体特征折射出诗
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并影响着其他文体,在文学发展史中有着特殊的文体学意义。比较著
名的组诗有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左思的《咏史八首》、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六首》《饮
酒二十首》、杜甫的《秋兴八首》、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等。
【资料衔接】
①新中有旧。诗人创作时,或模仿前人诗句,或化用前人诗意。本诗首章三、四句与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相似;次章后两句与陆游《示儿》“王师
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异曲同工。
②用典。”此头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焦虑抑郁症的临床护理
- 宫缩乏力的健康宣教
- 创伤性肘关节炎的健康宣教
- 慢性蝶窦炎的健康宣教
- JJF(黔) 82-2024 光柱式血压计校准规范
- 《数学家的生日蛋糕》课件
- 学期班级教学计划活动任务工作安排
- 2024-2025学年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专题整合复习卷第28章 锐角三角函数 数学活动(含答案)
- 鱼塘工程施工合同三篇
- 职场变革应对指南计划
- 汉语教程第二册上第二课
-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
-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验方法和病例分析
- 合同责任分解及交底表1-5
- 《汉服》PPT课件(完整版)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李大力,杨文涛
- 机械式停车设备安装工艺
- AutoCAD 布局(图纸空间)使用教程详解
- 电化学原理知识点
- 龙泉街道文化产业及民族民俗文化发展工作汇报
- 压力容器壁厚计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