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广西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市监函〔2022〕1903号)精神,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起草的广西地方标准《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项目编号2022-1374)。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艾灸盒隔物是在施灸部位放置间隔物(姜、蒜、盐、附子饼等),将艾灸盒内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进行施灸的灸疗方法。隔物灸集所隔衬物及艾草药效、穴位刺激三重功效作用叠加,通过对穴位的持续温灸,疏通痹阻的经络气血,振奋低下或者衰退的功能。不仅汲取了中医针灸治疗中灸疗的精髓,又充分运用了药物和艾灸结合的外治作用,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几乎无损伤、疗效显著、舒适等优点,深受广大疾病患者喜爱[1]。但是传统隔物灸把艾柱直接放在衬隔物上燃烧,火力非常峻猛,很容易灼伤患者皮肤,或者患者难以承受需要经常移开影响持续治疗,导致经气的激发缺乏连贯性、持续性,不利于气血循行,且无法同时熏烤不同的地方,也无法随时调节熏烤部位。此外,目前隔物灸疗法还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如张磊等[2]将2cm×3cm×0.3cm的生姜片置于内关、足三里等穴进行隔姜灸,每穴每次施灸3壮,每天1次,每次30min,持续5d,以缓解防治晚期恶性骨肿瘤患者化疗后呕吐情况;而朱燕华等[3]取中脘穴、神阙穴,对化疗患者实施隔姜灸,采用约0.3cm的鲜生姜薄片,用针头扎数孔,每次灸5壮,直至化疗结束后3天。可见,临床研究中对于同类型患者,实施的隔物灸操作方法各有异同,包括底物的种类与大小、穴位的选择、施灸的时间、疗程与频次等。除此之外,在操作流程中,对操作者的要求、药饼的制作、隔衬物的准备工作及病症范围、不良反应的处理,还有患者的准备等都缺乏统一的标准,也严重影响了隔物灸疗法的临床疗效。近年来,艾灸盒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艾灸盒利用其底部支撑面积大及其身重力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并使灸条始终固定在同一个水平位置上施灸而达到恒温效果,灸筒加盖使灸条完全在低温状态下燃烧,节约了艾条,能节能减排及无需刮灰从而节省了护士的劳力,提高了临床疗效[4-6];在技术应用成熟的基础上,艾灸盒隔物灸也广泛应用于临床[7,8]。尽管艾灸盒隔物灸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是,该项技术由于应用时间短,尚未制定标准操作规程,护士在实施艾灸盒隔物灸疗法时各有异同,难以达到操作技术的同质化,影响了临床的应用效果,也不利于中医护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此外,艾灸盒隔物灸疗法是临床应用最多的护理技术之一,几乎概含各科病种,由于方法简单,操作易学易掌握,应用条件低,耗材少,疗效明显。因此,各级医疗机构、社区甚至家庭都应用艾灸盒隔物灸疗法进行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应用之多,更需要制定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因此,制定系统、完善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势在必行。当前,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医药的推广和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将《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ADDINEN.CITE<EndNote><Cite><Author>冯运华</Author><Year>2007</Year><RecNum>342</RecNum><DisplayText><styleface="superscript">[21]</style></DisplayText><record><rec-number>342</rec-number><foreign-keys><keyapp="EN"db-id="fsw2ssw9e55a9netza655ae5f9at2arw9zfa">342</key></foreign-keys><ref-typename="JournalArticle">17</ref-type><contributors><authors><author>冯运华</author></authors></contributors><titles><title>以标准化推动中医护理规范化——关于认真贯彻《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的几个问题</title><secondary-title>中国护理管理</secondary-title></titles><periodical><full-title>中国护理管理</full-title></periodical><pages>2</pages><volume>7</volume><number>5</number><dates><year>2007</year></dates><urls></urls></record></Cite></EndNote>[14]作为中医护理行业标准正式颁布,已成为中医护理临床实践、技术规范及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ADDINEN.CITE<EndNote><Cite><Author>中华中医药学会</Author><Year>2006</Year><RecNum>343</RecNum><DisplayText><styleface="superscript">[22]</style></DisplayText><record><rec-number>343</rec-number><foreign-keys><keyapp="EN"db-id="fsw2ssw9e55a9netza655ae5f9at2arw9zfa">343</key></foreign-keys><ref-typename="Book">6</ref-type><contributors><authors><author>中华中医药学会</author></authors></contributors><titles><title>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title></titles><dates><year>2006</year></dates><publisher>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publisher><urls></urls></record></Cite></EndNote>[15];现行的关于中医隔物灸护理技术的操作规范有于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ADDINEN.CITE<EndNote><Cite><Author>张杰</Author><Year>2013</Year><RecNum>344</RecNum><DisplayText><styleface="superscript">[23]</style></DisplayText><record><rec-number>344</rec-number><foreign-keys><keyapp="EN"db-id="fsw2ssw9e55a9netza655ae5f9at2arw9zfa">344</key></foreign-keys><ref-typename="Book">6</ref-type><contributors><authors><author>张杰</author><author>刘丽红</author><author>张尉</author></authors></contributors><titles><title>中医护理工作手册</title></titles><dates><year>2013</year></dates><publisher>中医护理工作手册</publisher><urls></urls></record></Cite></EndNote>[16],包括中医隔物灸在内的护理人员常用的18项中医技术的适用范围、评估与告知内容、用物准备、基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统一规范,进一步推动了中医护理技术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相比隔物灸,艾灸盒隔物灸以恒温艾灸盒与艾条配合,操作更加简便安全,但尚未形成规范化的操作规程。2017年,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ADDINEN.CITE<EndNote><Cite><Author>杨敬</Author><Year>2011</Year><RecNum>345</RecNum><DisplayText><styleface="superscript">[24]</style></DisplayText><record><rec-number>345</rec-number><foreign-keys><keyapp="EN"db-id="fsw2ssw9e55a9netza655ae5f9at2arw9zfa">345</key></foreign-keys><ref-typename="Book">6</ref-type><contributors><authors><author>杨敬</author></authors></contributors><titles><title>浙江省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0版</title></titles><dates><year>2011</year></dates><publisher>浙江省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0版</publisher><urls></urls></record></Cite></EndNote>[17]对不同级别医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数量做了规定,并明确要求医院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学习《手册》中中医护理技术规范相关内容。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得到了标准化发展,但目前针对该项操作还没有建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艾灸盒隔物灸作为一项常见的中医适宜护理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常见疾病的治疗与护理中,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在适应症、隔衬物种类与大小、施灸的时间、温度、不良反应的处理及患者准备等都缺乏统一的标准,可能影响艾灸盒隔物灸作用的充分发挥,不利于该技术科学化、同质化发展。本规范编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艾灸盒隔物灸治疗的护理技术,改善现有操作流程缺乏具体关键环节的不足,为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医务工作者,甚至患者及其家属对该项技术的规范操作提供指引和标准依据,规范操作程序,以保证艾灸盒隔物灸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安全,充分发挥中医护理技术优势及其在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的作用。标准编写对促进中医护理技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推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同质化建设,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保障中医护理服务质量与安全,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广西地方特色中医治疗方法具有积极意义。我院作为广西中医护理质控中心挂靠单位,承担组织推动全区中医护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建设和发展的责任。2010年我院受广西自治区中管局委托组织专家编写《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15年组织《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标准》操作视频的录制,为全区临床实践、规范操作及质量评定提供参考依据。近几年来我院护理人员对该项技术的应用领域及操作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拓展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了成熟的操作技术,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艾灸盒隔物灸疗法护理操作标准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细化,考虑到广西地处少数民族壮族的聚集地,规范化的操作标准应结合地域文化、气候特点,因此,对艾灸盒隔物灸疗法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使此疗法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其发展方能更好地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我院护理团队拟将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整理和提练,结合形成统一的地方标准,供广西地区各级医院及社区医院参照执行,同时为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及临床科研与实践提供正确方向,推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统一与完善。标准制定过程1、组成编制小组,制订工作计划前期准备阶段(2022年3月~5月初):标准的编制按照《国家标准化法》和标准化工作的原则,标准化工作指南的要求和程序,按照起草阶段的工作要求进行,确定编制成员,成立编制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人员分工和明确各自任务。2、资料收集及调查研究标准编制阶段(2022年5月~2023年5月初):编制工作小组确定后,随即开展资料收集工作及调查研究。收集国内、区内已颁布的相关标准、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技术性资料,以及艾灸盒隔物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最新科研成果等;然后对中医护理专家和从事中医外治法工作的医务及药学人员进行采访调研,并到开展中医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疗系统进行实地调查,实际操作,结合当今临床循证证据,形成《中医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广西地方标准的制订(意见征询初稿)》。初稿形成后运用德尔菲法向全国行业内知名专家进行三轮咨询。3、修改标准,形成送审稿标准修改确定阶段(2023年3月~2023年6月):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形成《中医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广西地方标准的制订(送审稿)》,最后批报广西地方标准。四、标准制定原则(一)实用性原则本标准中有关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内容及要求的规定,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分析区内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当前现状,调研区域内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地域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制定。符合当前区内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协调性原则在本标准编写过程中注意了与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协调问题,在内容上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三)规范性原则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的内容,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四)前瞻性原则本标准在兼顾当前区内与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现实情况的同时,还考虑到了医学快速发展的趋势和需要,突出了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对适应症与禁忌症、操作步骤与要求等的特殊要求,标准在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上体现了个别特色性、前瞻性和先进性条款,作为对行业发展的引导。五、标准主要内容及依据来源(一)主要参考及引用文件[1]孙秋华.中医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林翠英.隔姜灸对肝硬化患者腹水和血清内毒素的影响[D].广西中医药大学,2020.[3]李志宝.隔蒜灸和电针灵台、神道穴对冠心病心电图下壁及前侧壁ST-T影响的对比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4]林煌.隔盐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21.[5]肖蕊.俞募配穴法隔附子饼灸治疗肾阳虚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21[6]徐桂华,胡慧.中医护理学基础.第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7] 吕鹏,张承舜,尹海燕,等.艾灸温热刺激的研究现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01):95-98.[8]许培昌,李达良,崔淑丽.不同施灸距离对人体体表皮肤温度的影响——论施灸的安全距离[J].中国针灸,2012,32(07):611-614.通过实地走访、交流学习等形式,广泛征求区内各中医医院的意见结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年在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中的实际经验、试验总结。标准主体框架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艾灸盒隔物灸治疗护理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技术要点、操作前准备、操作方法、操作流程、不良反应及处理、注意事项、患者教育、终末消毒处理。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民族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三)术语和定义规定艾灸盒隔物灸护理技术、艾灸盒、艾灸盒隔姜灸、艾灸盒隔蒜灸、艾灸盒隔盐灸、艾灸盒隔附子饼灸的术语和定义(1)艾灸盒隔物灸护理技术NursingTechniqueofChineseHerbalMoxibustiontreatmenttechnology艾灸盒隔物灸护理技术是在施灸部位放置间隔物(姜、蒜、盐、附子饼等),将艾灸盒内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进行施灸,借助间隔物及艾草药效、穴位刺激发挥协同作用,达到疏通痹阻的经络气血,振奋低下或者衰退的功能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艾灸技术范畴。(2)艾灸盒艾灸盒是一种为盛放灸条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按其孔数可分为单孔艾灸盒、双孔艾灸盒、三孔艾灸盒、六孔艾灸盒、也可按艾灸盒内插针分类,盒内插针数越多艾灸的面积越大。(3)艾灸盒隔姜灸GingerMoxibustion艾灸盒隔姜灸是在施灸部位放置姜片,将艾灸盒内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进行施灸,借助姜片及艾草药效、穴位刺激发挥协同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4)艾灸盒隔蒜灸GarlicMoxibustion艾灸盒隔蒜灸是在施灸部位放置蒜片,将艾灸盒内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进行施灸,借助蒜片及艾草药效、穴位刺激发挥协同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5)艾灸盒隔盐灸SaltMoxibustion艾灸盒隔盐灸是在施灸部位放置干燥、纯净的食盐,将艾灸盒内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进行施灸,借助食盐及艾草药效、穴位刺激发挥协同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6)艾灸盒隔附子饼灸AconiteCakeMoxibustion艾灸盒隔附子饼灸是将附子研磨成粉后,用酒、醋或者其他介质调和,制作成饼状,置于施灸部位,将艾灸盒内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进行施灸,借助附子饼及艾草药效、穴位刺激发挥协同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四)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适用于风、寒、湿、瘀邪导致的慢性疾病,如胃脘痛、泄泻、呕吐、吐酸、便秘、感冒、咳嗽、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小叶增生、失眠、痹症、颈椎病、腰椎病等。具体如下:①艾灸盒隔姜灸:适用于缓解因寒凉所致的呕吐、泄泻、腹痛、肢体麻木酸痛、痿软无力等症状。②艾灸盒隔蒜灸:适用于治疗肺痨、瘰疬、瘿瘤、初起的肿疡等病证。③艾灸盒隔盐灸:适用于缓解急性虚寒性腹痛、腰酸、吐泻、小便不利等症状。④艾灸盒隔附子饼灸:适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遗精、早泄、疮疡久溃不敛及宫寒不孕等病证。(2)禁忌症①各种实证、热证、阴虚发热者。②腹部包块性质不明及孕妇腹部、腰骶部。③疼痛原因不明者。④对隔物介质及艾灸物过敏、皮肤破溃、哮喘患者。⑤月经期及崩漏、小儿及婴幼儿患者慎用。(五)操作步骤与要求(1)技术要点①施灸温度艾灸盒隔姜灸的温度以患者感到皮肤温热舒适而不灼痛为度。使用体表温度计测量皮肤温度维持在40~45℃能够保证艾灸盒隔姜灸疗效和患者安全。②施灸距离施灸距离可根据患者感觉进行调整,以患者感到皮肤温热舒适而不灼痛为度,距离越近则温度越高,以3~4cm为宜。在这一距离施灸,既达到施灸效果,同时保证患者安全。③施灸时间艾灸盒隔姜灸施灸时间一般为20~30min,可根据患者局部耐受程度和受热情况调整。在同样的温度下,施灸时间延长会导致患者出现皮肤灼伤的现象。(2)操作前准备①材料制作根据治疗所需制作艾盒灸间隔物a.姜片:将新鲜生姜切成直径约2~3cm,厚度约0.2~0.3cm的片状,用注射器针头穿刺小孔若干。b.蒜片:将蒜切成厚度约0.2~0.3cm的片状,用注射器针头穿刺小孔若干。c.食盐:选择干燥、纯净食盐。d.附子饼:将附子研磨成粉,用酒、醋或者其他介质调和,做成饼状,用注射器针头穿刺小孔若干。②环境准备调节病室温度,光线明亮,保证环境符合隐私保护和保暖要求。③医护准备a.评估患者当前的主要症状、既往史、过敏史及有无禁忌症。b.评估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心理状况及对热的耐受程度。c.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告知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d.核对患者信息及治疗部位。④患者准备患者能明确操作目的及意义,能配合取治疗体位。⑤用物准备治疗盘、艾灸盒、艾条、间隔物、点火器、镊子、弯盘、广口瓶、纱布,必要时准备浴巾、屏风。(3)操作方法①艾灸盒隔姜灸:将制备的姜片置于施灸部位上,点燃艾条放进艾灸盒,调整施灸距离约3~4cm,固定艾灸盒进行施灸,以患者感觉局部温热舒适而无灼痛为宜,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每处20~30min。②艾灸盒隔蒜灸:将制备的蒜片置于施灸部位上,点燃艾条放进艾灸盒,调整施灸距离约3~4cm,固定艾灸盒进行施灸,以患者感觉局部温热舒适而无灼痛为宜,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每处20~30min。③艾灸盒隔盐灸:常用于神阙穴施灸,将备好的食盐置于神阙穴上,以填平肚脐为宜,点燃艾条放进艾灸盒,调整施灸距离约3~4cm,固定艾灸盒进行施灸,以患者感觉局部温热舒适而无灼痛为宜,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每处20~30min。④艾灸盒隔附子饼灸:将制备的附子饼置于施灸部位上,点燃艾条放进艾灸盒,调整施灸距离约3~4cm,固定艾灸盒进行施灸,以患者感觉局部温热舒适而无灼痛为宜,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每处20~30min。(4)操作流程图患者基本信息、诊断、临床症状、施灸方法及穴位核对患者基本信息、诊断、临床症状、施灸方法及穴位核对环境温度、主要症状、既往史环境温度、主要症状、既往史、是否妊娠;对热、气味的耐受程度;施灸部位皮肤情况评估评估告知艾灸盒隔物灸的作用、操作方法、局部感觉及相关注意事项,取得配合告知艾灸盒隔物灸的作用、操作方法、局部感觉及相关注意事项,取得配合鲜生姜、大蒜薄片刺孔、盐、附子等间隔物,艾灸盒、艾条、治疗盘、打火机、镊子、弯盘(广口瓶)、纱布、必要时准备浴巾、屏风鲜生姜、大蒜薄片刺孔、盐、附子等间隔物,艾灸盒、艾条、治疗盘、打火机、镊子、弯盘(广口瓶)、纱布、必要时准备浴巾、屏风用物准备用物准备取适宜体位,充分暴露应灸腧穴部位,清洁皮肤,注意保暖取适宜体位,充分暴露应灸腧穴部位,清洁皮肤,注意保暖患者准备患者准备确定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辨证定穴确定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辨证定穴将制备的姜片、蒜片、食盐、盐、附子饼等间隔物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将艾灸盒内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进行施灸,以局部温热舒适而无灼痛为宜,每处20~30min。将制备的姜片、蒜片、食盐、盐、附子饼等间隔物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将艾灸盒内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进行施灸,以局部温热舒适而无灼痛为宜,每处20~30min。施灸施灸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其他不适,及时调整,防止烫伤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其他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