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四)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4·浙江卷6月]《商君书》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这些记载反映了商鞅的治国方略是()A.发展农业B.嘉奖军功C.中心集权D.取信于民2.下面是商鞅变法时县及其以下组织的结构示意图。这表明商鞅变法()A.激化了阶级冲突B.瓦解了宗法制度C.加强了地方统治D.扩大了统治范围3.进入战国后,各诸侯国运用政权的力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制度改革,如李悝在魏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这些改革都()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须要B.遏制了新兴诸侯纷争C.增加了华夏观念的认同D.加速了周王室的衰亡4.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实行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孝文帝的改革()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B.促使汉族门阀制度渐渐产生C.减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5.马克思曾指出:“野蛮的折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折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折服,这是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下列能体现这一历史规律的是()A.吴起变法B.李悝变法C.商鞅变法D.孝文帝改革6.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男年满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牛一头授田三十亩,以四牛为限。露田禁买卖,老死还政府。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说法正确的是()A.统一安排了全国的土地B.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C.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复原D.变更了农业经营方式7.北魏汉化改革后,六镇鲜卑职业军人以前仕宦的特权被取消,社会阶级从贵族急速沦落为镇户、府户,身份低下。汉化政策加剧了未汉化的鲜卑军人与已汉化的宫廷子弟之间的冲突,积聚的不满在25年后引爆为六镇之乱,导致北魏的分裂和灭亡。这说明()A.汉族文化不利于北魏发展B.改革要与自身的实际相适应C.孝文帝改革阻碍社会进步D.改革者须有不畏权贵的精神8.视察下图,你认为这两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质特点是()A.都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B.都促进了大民族融合C.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9.[2024·河南高考联盟]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青苗法规定:“愿请领青苗钱者,十户为一保,约钱数多少,量人户物力,其愿请者必需有偿还实力,不得亏损官本。”由此可见,青苗法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救济广阔流民B.增加政府收入C.消弭斗争威逼D.复原募兵制度10.下表是中国历史上三位闻名人物的言论。其言论意在说明()人物言论商鞅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王安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谭嗣同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A.封建势力是阻碍变法的重要因素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C.杰出人物是确定改革成败的关键D.改革过程充溢着曲折和艰辛11.明太祖时期,赋税主要是征收实物,由于棉布征收颇受地方官的宠爱,导致棉花种植普遍。张居正改革后,“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棉花大量涌入市场,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说明白明朝时期()A.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B.赋税政策变革利于商业的发展C.农产品商品化减轻了农夫负担D.江南商品经济水平超过了北方12.陈旭麓指出:虽然新政产生于自上而下的过程,但160万新式学生的出现和众多八股士人的淘汰则干脆和间接地牵动了整个社会。新政造就了他们,但他们又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这表明新政()A.开启了中国教化近代化B.掀起了近代思想启蒙C.形成了实业救国的高潮D.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13.[2024·重庆巴蜀中学月考]1901年,清政府一道上谕指出,“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衅…康逆之谈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由此可推知()A.“大衅”是指戊戌政变B.戊戌变法未触及法律C.清政府反对变法革新D.上谕推动“新政”开展14.下图为1978~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变更状况示意图(部分)。该数据表明()A.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快速提高B.中国农村返贫率不断下降C.改革开放有利于贫困问题解决D.政府的扶贫力度逐步加强15.1987年邓小平在谈到农村改革时讲道:“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心的功绩。”邓小平这一谈话意在()A.把胜利的改革阅历加以理论化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确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D.调动群众推动改革的主动性16.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史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二、非选择题(第17题15分,第18题14分)1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的现代化。这一目标既是新时期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坐标,也是把握和推选新时期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指针。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是要把握好行政管理体制和流程的本质联系,辩证处理简政放权与有效管制之间的关系,使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集中体现为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既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又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基础上建设服务型政府,使法治政府建设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紧密结合,深化和拓展了政府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有机结合,正是政府运行的价值取向与规则取向、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有机结合,是政府的宗旨目的及其实现方式的有机结合。——摘编自李彤《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新特点》(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新时期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特点。(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新时期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意义。(9分)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清政府和立宪派革命派1894年兴中会成立1895年广州起义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五大臣考察宪政;立宪派起草立宪奏章;与革命派论战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与立宪派论战1906年清政府“预备仿行宪政”,与革命派论战1906年萍浏醴起义,与立宪派论战1907年立宪派发起国会请愿运动,与革命派论战1907年镇南关起义,与立宪派论战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钦州起义、河口起义等1909年清政府成立咨议局,立宪派接着国会请愿运动1910年清政府成立资政院,立宪派接着国会请愿运动1911年“皇族内阁”出笼,部分立宪派觉醒1911年黄花岗起义、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上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政治派别主要活动简表。从表中提取各派政治活动间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学问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逻辑清楚,史论结合。)课时作业(四)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1.解析: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嘉奖耕织,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选A项;材料中涉及商鞅发展农业,未涉及军事方面,解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重视农业生产,而未涉及加强中心集权,解除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重视农业生产,而未涉及商鞅为推行变法取信于民,解除D项。答案:A2.解析:商鞅变法时,建立了一套从伍到县的严密系统的地方组织结构,这进一步将户籍管理置于严密的组织结构形式下,有利于加强中心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选C项;材料中举措并不会激化阶级冲突,解除A项;材料中组织结构与宗法制度瓦解无关,解除B项;材料中举措只是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而非扩大了统治范围,解除D项。答案:C3.解析:结合所学学问,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大多属于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是为了富国强兵,迎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顺应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必定趋势,故选A项;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干脆目的是富国强兵,在诸侯中争夺霸主,解除B项;华夏认同的观念主要体现在华夏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解除C项;各诸侯的变法运动会加速奴隶制度的解体和崩溃,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创建条件,与周王室的盛衰无关,解除D项。答案:A4.解析:北魏孝文帝通过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推动汉化,缓和了民族冲突,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北方各民族的沟通与融合,故选A项;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这一选官制度的实行促使汉族门阀制度渐渐产生,解除B项;孝文帝改革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促使各民族交融,使统治基础加强,解除C项;孝文帝改革中由平城即今日山西大同迁都至洛阳,而洛阳属中原地区,解除D项。答案:A5.解析:结合所学,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后,学习中原地区汉族先进文明,推动北魏政权封建化的改革,符合题干中“野蛮的折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折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折服”,故选D项;吴起变法是对楚国政治、法律、军事等实行改革的变法运动,并未体现“折服者”和“被……较高文明所折服”,解除A项;李悝变法是魏国内部的变法,不涉及“折服”和“被折服”,解除B项;商鞅变法是秦国内部的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并不是被“较高文明折服”,解除C项。答案:D6.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安排土地的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复原和发展,故选C项;均田制是把国家驾驭的土地安排给农夫,并不是统一安排全国的土地,解除A项;只要存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就无法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解除B项;当时农业经营方式仍是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解除D项。答案:C7.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取消职业军人特权,使其社会地位降低,从而引发六镇之乱导致北魏的分裂和灭亡,说明改革要与自身的实际相适应,故选B项;材料体现的是汉化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是汉族文化本身不利于北魏发展,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汉化改革这一项措施带来的不利影响,并非是孝文帝改革阻碍社会进步,解除C项;材料的重点是汉化改革带来的问题,与改革者的精神无关,解除D项。答案:B8.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使秦国完成了封建化,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推动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魏自身的封建化和汉化进程,故选A项;商鞅变法未体现出民族融合的内容,解除B项;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解除C项;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有利于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解除D项。答案:A9.解析:依据材料“其愿请者必需有偿还能办,不得亏损官本”结合所学青苗法按自愿原则,由农夫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非常之二或非常之三归还谷物或现钱,可知青苗法借贷给有实力偿还的农夫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是其主要目的,故选B项;依据材料“量人户物力,其愿请者必需有偿还实力”可知,青苗法主要对象是有偿还实力的农夫,使其免受高利贷盘剥而沦为流民,解除A项;青苗法是经济措施,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但不能消弭斗争威逼,解除C项;青苗法与兵制没有干脆关系,解除D项。答案:B10.解析:材料中三位历史人物均认为社会状况变更,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政策也要相应变更,因此必需通过改革来推动社会发展,故选B项;材料的重点是应当依据社会状况的变更适时进行改革,并未反映封建势力是阻碍变法的重要因素,解除A项;杰出人物对改革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确定”一词过于确定,解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要适时进行改革,与改革过程无关,解除D项。答案:B11.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明赋税制度采纳“折银缴纳”的方法,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活跃了商品经济,因此赋税政策的变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明朝赋税政策,而未涉及抑制商业的发展,解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赋税政策对商业的影响,而非强调农产品商品化对农夫的影响,解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赋税制度的变更促进商业的发展,而非强调南方的经济超过北方,解除D项。答案:B12.解析:“160万新式学生的出现和众多八股士人的淘汰则干脆和间接地牵动了整个社会”是教化近代化的表现,“但他们又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指加入了革命的行列,故选D项;洋务运动时期就已开启中国教化近代化,解除A项;“新政”是20世纪初清政府的自救行为,是在维新思想启蒙的条件下的主动反应,解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实业救国,解除C项。答案:D13.解析:据材料“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可知清政府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下,打算变法革新,依据时间“1901”得出上谕推动“新政”开展,故选D项;“大衅”指八国联军侵华斗争,解除A项;材料“康逆之谈新法”指戊戌变法触及法律,解除B项;据材料“欲求振作,当议更张”可知,清政府主见变法革新,解除C项。答案:D14.解析: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人口的收入不断增加,反映了改革开放有利于贫困问题的解决,故选C项;材料仅反映改革开放后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有所提高,并不能体现生活质量快速提高,解除A项;材料的重点是农村人口收入提高,与返贫率无关,解除B项;材料表明改革开放利于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体现政府的扶贫力度,解除D项。答案:C15.解析:据材料“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心的功绩”可知,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民众的主动参加亲密相关,故选D项;邓小平的谈话是对现象的阐述,不是理论化,解除A项;1992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除B项;材料中邓小平谈的是农村发展改革,不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解除C项。答案:D16.解析:依据史料信息可知,拓跋澄强调洛阳地理位置“均天下所据”“制御华夏”,故选D项。答案:D17.解析:第(1)问,据材料“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知全面深化改革;据材料“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可知行政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据材料“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基础上建设服务型政府”可知民主与法制相结合;据材料“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又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可知创新与实践相结合;据材料“正是政府运行的价值取向与规则取向”可知规则取向与价值取向的统一。第(2)问,据材料“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可知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项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据材料“使法治政府建设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紧密结合”可知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据材料“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可知有利于应对来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据材料“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的现代化”可知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定要求。答案:(1)特点:全面深化目标;行政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密不行分;民主与法制有机结合;创新与实际相结合;规则取向与价值取向有机结合。(2)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银行工作计划范文参考
- 2024年第个世界肝炎日宣传计划
-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锦集
- 2024年第一学期班主任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 年度上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教师学期工作计划范例
- 小学2024年秋季学校工作计划
- 文艺部工作计划书范例
- 个人进修工作计划范文
- 辽宁科技大学《版式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 第4部分:数据防护要求
- (高清版)JTG 5142-2019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 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山东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财经大学
-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全优)
- 消毒供应中心进修汇报护理课件
- MOOC 健康评估-河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宁夏水投集团福宁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一年级课标解读
- 仿真模拟实训报告总结与反思
- MOOC 创新方法与实践-河南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