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湖北省鄂东北联盟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1月份)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严肃这个观念在我们现代文学开始发展时被认为是很重要的。当时与新文学的创造方面对抗的是驾鸯蝴蝶派、礼拜六派的小说。他们的态度,不论对文学还是对人生,都是消遣的。新文学是严肃的。在严肃与消遣的对立中,新文学运动开始了,尤其是新文学的创作方面。本来在传统的文学里,“文”的地位不是很高的。文章,小道也。在宋朝还有人说作文害道,作文对道学有害,这是一种极端的看法,文章至少是小道。文章里面的小说,更是小而又小了,在新文学运动开始时,对人生先有一个严肃的态度。对文学,也有一个新的文学观念,这观念包括文学不是专门只为消遣,茶余酒后的消遣;他们认为文学有重大的使命和意义,这是一层。再者,文学并非小道,有其独立的地位。从前是不承认的,就是诗与文在文学中的地位很高,但比起道来,仍然很低。五四运动开始时,反对文以载道。文以载道使文成为一种无足轻重的东西,道占据主要地位。道把文压下来,所以要反对。但当时新文学运动如何表现这两个观念呢?这还得和鸳鸯蝴蝶派对比着来看。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写的多是恋爱故事,但不是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情,总带点把恋爱当游戏的态度。看小说的,也是茶余酒后,躺在床上看看。看到悲哀的时候,虽然也流几滴眼泪,但总不认真似的。他们的文学大部分是文言,就是用白话,也是从旧小说里抄来的,不免油腔滑调。新文学在文字方面的态度很认真,教你不能不认真地看。有的人看惯了旧的,看新的作品觉得太正经,不习惯。在内容方面,新文学注重攻击礼教,讽刺社会,挖掘中国社会的劣根性并表现出来,这些方面看出其认真的态度。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倒合乎中国小说的传统,中国小说本来是注重“奇”的。如唐朝的“传奇”,明朝的短篇集“拍案惊奇”。“奇”就是不正经,小说就要“奇”。我们幼时,看小说还叫“看闲书”。小说自身就以不正经自居。明朝虽有《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名称上似乎注重社会的作用。但这三种书被选出编成《今古奇观》,足见仍然也是以“奇”为主。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就在于满足好奇的趣味,所以能收获许多读者。新文学却不要“奇”。“奇”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不大。新文学要正,要正视生活。反礼教,反封建,挖掘社会病根,正视社会国家人生,他们在写作上是写实的,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里面虽然运用了象征意义,但用了写实笔法来写,这种严肃的态度持续不断。直到后来,社会比较安定些,知识阶级的生活也安定下来,于是严肃的态度改变了,产生了言志载道的问题。新文学初期反对载道,这时候便有人提倡言志。所谓言志,其实是玩世不恭,追求趣味。趣味只是个人的好恶,这也是环境的反映,当时政治上还混乱,这种态度是躲避。他们喝酒,喝茶谈窄而又窄的身边琐事。当时许多人如此,连我也在内,但这种情形存在的时间很短,从言志转到了幽默。为幽默而幽默,一面要说话,一面却要没有意义,这也是一种极端。生活的道路,越走越窄,一切都没有意义,变成耍贫嘴,说俏皮话,这明明白白回到了消遣。民国十四年(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反封建、反帝更是迫切。于是文学运动又回到严肃。现在更是严肃的时期。新文学开始时反对文以载道,但反对的是载封建的道。到现在快三十年了,看看大部分作品其实还是在载道,只是载的是新的道罢了。新文学运动三十年间虽有许多变迁,但文学大部分时间是工具,努力达成它的使命和责任,与社会的别的方面是联系着的。一九四七年五月五日(摘编自朱自清《文学的严肃性》)材料二:文学的严肃性,首先在于文学的真诚性。一位创作者在创作之初可能不会对严肃与不严肃做太多的考虑,或者根本就不必去考虑,但他对自己创作所持的态度真诚与否是清清楚楚的,同样,真正有鉴赏力的读者也能够体会和感觉到这一点。艺术作品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特定时代下的人的生存状态、情感世界……是否具有自身内在的艺术生命力,这是作为人学的文学基本生命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民歌俚曲未必不严肃,奉命之作甚至圣人或官人所言未必真严肃。《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之所以“是千古不朽高耸于世界文学巅峰”的文学名著,不是因为它们是那个时代“俗得不能再俗的文学样式”,而是它们以真正的文学艺术的形式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风貌,体现出对那个时代的人的命运的关注和作家本人伟大的人文主义情怀。无论是国风、唐诗、宋词、元曲,还是四大古典小说,它们之所以是优秀的艺术作品,不是官方册封,也不是圣人训定,更不是因通俗而流行的,为当时民众一时所喜好,而是因为它们深蕴着使文学成为文学的东西,正是这些使它们真正成为文学史上的座座丰碑。文学的严肃性,还在于其艺术的严肃性。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它是有艺术自身内在的规定性和规范性的。真正的艺术创作者必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审美活动,不存在完全的个人创作,创作者必须对艺术负责,对社会负责,但仅这些还远远不够,艺术创作必须遵循艺术自身的规律,绝不是粗制滥造的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忸怩作态,更不是在商业利润驱动下的粗陋不堪的生物自然主义的描写。(摘编自宁秀丽、赵庆国《我们需要严肃的文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文学里,文被道压制,新文学要提高文的地位,认为文学有重大的使命和意义,此后,文的地位超过了道。B.新文学作品其实大部分还是载道的,只不过载的是新的道,这跟中国现实的严峻性以及新文学的使命和责任有关。C.崇尚“奇”是中国小说的传统,这一特点从唐代的传奇、志怪小说,明代的“拍案惊奇”等小说都可看出。D.文学的严肃性既体现在文学的真诚性,也体现在艺术的严肃性;但凡虚情假意、粗制滥造的文学均非“严肃”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作品是否属于严肃文学,不能简单地按照创作的形式或创作的人物来确定,也不能只依据官方的观点或一时流行的作品来判断。B.新文学主张反礼教,反封建,挖掘社会病根,正视社会国家人生,这是其严肃性的表现,反映在具体作品上是运用写实笔法进行创作。C.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在文字表达上仍大部分沿用文言,即便用白话,也难摆脱旧小说的痕迹,显得油腔滑调。正因此,它不属于严肃文学。D.社会、政治等环境的变化对作家文学创作态度会产生影响,诸如“载道”“言志”“幽默”等不同价值取向,都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环境。(3)下列言论摘自《延河(下半月)》(2021年第9期)刊发的“严肃文学还有没有现实需求”专题笔谈中部分作家的发言,其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我们需要严肃的文学”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判断一部作品是不是严肃文学,主要看它是不是传递了积极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是否给读者提供了足够的思考生活、认知世界的精神容量。”(俞胜)B.“文学是严肃的,但传播方式可以是普及化的,建议传统期刊和出版社也能设立专业的市场推广部门,让好的作品能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张炜炜)C.“严肃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内容的拓宽与文学形式的探索是相辅相成的,严肃文学宣示了文学形式的边界,而形式只是促成文学虚构性的方式。”(陈陈相因)D.“好的文艺作品,既能当作精神食粮,也能改变阅读者的命运,更能让野蛮者走向文明,这,也许就是严肃文学之所以存在且永不落幕的最重要的原因吧!”(扎西才让)(4)材料一阐述“文学的严肃性”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5)在这个快餐化的时代,“游戏”文学等大行其道,文学的娱乐功能在放大,严肃文学已经逐渐小众化、边缘化。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严肃文学的存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贝尔•兰金小姐[美]杜鲁门•卡波特一我第一次看见贝尔•兰金小姐是在我八岁那年。我坐在门廊的台阶上,身材矮小,一身黑衣上满是灰尘和条痕的贝尔小姐出现了。她看上去不可思议地老,满脸皱纹。几缕稀疏的灰色头发被汗水浸湿,覆在前额上。她走路时低头盯着未铺过的人行道,仿佛在寻找什么丢失的东西。一只棕黑色的老猎狗跟在她身后,盲目地追随着女主人的踪迹。几年后的一天,我坐在乔布先生的街角杂货店里,大口喝着他家的招牌奶昔。我坐在柜台的一头,另一头是两个镇上臭名昭著的小混混,还有一个陌生人。“你们知道附近谁有上好的日本山茶花树出售吗?有位东方女士要在纳齐兹盖房子,我替她采购一些。”陌生人说。两个小混混对视了一眼,其中那个平时喜欢嘲弄我的大眼睛胖男孩开口:“先生,我跟你说,附近我只知道一个这样的人,有几株顶漂亮的日本山茶花树。她是个奇怪的老姑娘,叫贝尔•兰金,住的地方大概离这里半英里远,看起来也挺奇怪的,是个衰败的老房子,南北战争之前就有了。虽然怪得要命,但如果你就要找日本山茶花树的话,她那儿的是我见过最好的。”“是啊。”另一个长着青春痘的金发男孩尖声说道,他看起来是那胖孩子的跟班。“她应该会卖给你。我听说她在那儿快要饿死了。那儿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住在那儿的老黑鬼用锄头打理一块杂草地,他们把那个叫花园。哎,前几天我听说她去季特妮丛林市场,到处拣些烂菜叶,逼着欧力•彼得森送给她。你见不着比她更古怪的巫婆了,像是阴影里的饿鬼。那些黑鬼都很怕她——”然而陌生人打断了这个喋喋不休的男孩,问道:“所以你认为她肯卖?”“当然了。”那胖男孩说道,脸上带着一丝肯定而得意的笑。陌生人道了谢,向外走去。突然他转过身来问道:“你们愿不愿意带我过去?之后我会送你们回来。”这两个小痞子立马就同意了。二我听到这件事的结局是在大约一个星期后,那天我又去了乔布先生店里。虽然听众只有乔布先生和我两个人,那胖男孩却讲得很起劲。他越说声音就越大,语气也越夸张。“我告诉你们,那老巫婆就该给赶出镇子。她是个疯子。我们一到那里她就要撵我们走。她还放出那条古怪的老猎狗追我们。弗格森先生,就是那个陌生人,解释说他想收购她的日本山茶花树,你知道,就是那些有些年头的日本山茶花树。她回答说她从来没听说过有这回事,她一棵树也不会卖,因为她爱这些树胜过她所拥有的一切。嗳,你们可听好了,弗格森先生提出他愿意掏两百美金,就买其中一棵树,你们能想到吗?两百美金!她居然拒绝了。”“见鬼,”他说,“一出手就两百美金,买这些老树是图个啥呢?那又不是玉米。”我离开乔布先生那儿回家时,一路都在想着贝尔小姐。我不明白她为什么那么想留下那些日本山茶花树。它们是很漂亮,但既然她那么穷——好吧,我那时还年轻,而她已经太老了,生命所余无多。三那天是二月的第一天。破晓时分,天空灰蒙蒙的,一片阴沉,从中现出一道道珍珠白的日光。外面很冷,空气纹丝不动,间或掠过一阵饥饿的强风,啃噬着巨树光秃秃的灰色枝干。巨树环绕着一片衰败的废墟,那里曾是瑰丽的“玫瑰坪”。兰金小姐就住在这里。她醒来时,房间冰冷彻骨,屋檐下凝着一挂冰的眼泪。她环视周遭死气沉沉的一切,微微打了个寒战。她费了好大力气才从颜色艳丽却残破的被子里爬出来。她跪在壁炉前,想要点燃伦恩头天晚上收集的枯树枝。她那皱巴巴的枯黄小手费力地同火柴和刮花了的石灰石抗争着。过了一会儿,火点着了。火苗蹿起来,木柴发出噼啪的响声,就像骨头在咯吱作响。她在温暖的火光边站了一会儿,迟疑地挪向结了冰的洗脸盆。穿好衣服,她走到窗前。下雪了,南方冬天湿润稀疏的雪。雪一落在地上就融化了,但是贝尔小姐想到这天要走很远的路去镇上找吃的,仍然觉得头晕且不适。这时她瞥见窗下的日本山茶花树竟开花了,不禁深吸一口气——她从未见过它们如这般美丽。鲜红的花瓣凝成了冰,静静地立在枝头。她记得许多年前,当她的女儿莉莉还是个小姑娘时,她会摘几大篮子花,那时玫瑰坪高高的空旷房间里充满了山茶花淡淡的香气。莉莉会把它们偷去送给黑人小孩,她那时多么生气啊!但是现在,她一边回忆,一边微笑。可怜的莉莉,她现在年纪也大了。她出生时我才十九岁,年轻貌美。我站在日本山茶花树下,我的爱人杰德曾说我是他认识的最漂亮的女孩——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记不清我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变成这样的。我不记得我第一次没钱的时候——我开始变老的时候。我想是在杰德走了以后——我不知道他后来怎么样了。他只是过来跟我说我又丑又憔悴,然后他就走了,什么都没留下,除了莉莉。(摘编自《世界开始的地方》[美]杜鲁门•卡波特/著,伏波/译,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我”眼中的贝尔小姐“身材矮小”“满脸皱纹”,小混混口中“那些黑鬼都很怕她”,这些描写塑造了贝尔小姐令人讨厌的形象。B.小说写到贝尔小姐居住的“南北战争之前”就有了的“衰败的老房子”,其作用主要是象征着她如同这房子一样年迈且与众不同。C.“山茶花树”与“两百美金”在文中出现多次,小混混看重美金、玉米等实用品,贝尔小姐看重山茶花树,表现出个人审美观上的差异。D.莉莉摘茶花偷送给黑人小孩,贝尔小姐当时很生气,但是现在回忆时却“微笑”了,这一转变表现了她经历坎坷后,面对生活磨难的坦然心态。(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线索组织材料,时间跨度大却脉络明晰,塑造了贝尔小姐鲜明突出的形象,为读者呈现了她非常完整的一生。B.两个“小混混”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他们帮陌生人购买山茶花树,汇报事件结果,评价贝尔小姐,从侧面丰满了人物形象。C.小说对贝尔小姐居住环境的描写颇具特色且具有对比意味,作者用寒冷衰败的环境暗示贝尔小姐的现实境遇,在今昔对比中凸显人物命运。D.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地揭示了贝尔小姐在生活与情感的重压下形容枯槁、力不能支的惨状,但她依然不屈服,对生活充满希望。(3)贝尔小姐为什么不愿意高价卖掉山茶花树以改善她的生存状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小说在行文时交替使用不同的叙述视角,这种行文方式有什么效果?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颂功业。于是召集鲁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议封禅。诸儒或曰:“古代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扫地而祭祀,席因菹秸。”议各乖异,始皇以其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太山阳至颠,立石颂德: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发北山石椁,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于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骊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侯生、卢生相与讥议始皇,始皇闻之大怒,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军于上郡。三十七年冬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始皇二十余子,少子胡亥最爱,请从,上许之。秋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日/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B.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C.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日/死而以行为溢/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D.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日/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谥,即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古代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B.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意思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举行。C.阳,古人多用“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用“阴”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文中“上自太山阳至颠”指从泰山的南坡一直到达顶峰。D.崩,中国古代称皇帝或皇太后的死亡。《礼记•曲礼》中有这样的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兼并六国,改称号为“皇帝”,自称为“朕”,追尊秦庄襄王为太上皇,废除谥号制度。B.秦始皇准备到泰山封禅,有的儒生认为要用蒲草包裹车轮,使用草席,最终秦始皇没有采纳。C.秦始皇在上林苑中修建阿房宫,在东海边上竖巨石,迁大量百姓到骊邑和云阳,加重了他们十年的赋税。D.秦始皇活埋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始皇长子扶苏劝谏,始皇为之大怒,便派扶苏到上郡去监督蒙恬的军队。(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议各乖异,始皇以其难施用,由此绌儒生。②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5)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本文看,你赞同贾谊的观点吗?为什么?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拟秋怀诗清•蒋士铨文字何以寿?身后无虚名。元气①结纸上,留此真性情。读书确有得,落笔当孤行。数语立坚壁,寸铁排天兵。苟非不朽物,谁复输精诚?入隐出以显,卓荦②为光明。庶几待来者,神采千年生。【注释】①元气:指人的精神,精气。②卓荦:卓越,突出。(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句“文字何以寿”,劈头一问,警醒有力;同时勾引全诗,立意鲜明,引人深思。B.五、六两句翻用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句意,又与之各有侧重,互为补充。C.“入隐出以显,卓荦为光明”两句申明夙志,即使归隐,也要为着光照乾坤的大业。D.诗歌最后两句收束全诗,展望身后,充满自信,是曹丕所谓“声名自传于后”的境界。(2)著书立说是古人认为的“三不朽”之一。如何才能使文章“不朽”呢?请结合本诗加以分析概括。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谈及自己改革的决心:“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屈原《离骚》中也有同样的思考,他用“,”两句劝说国君要废除旧习。(2)《蜀道难》中李白为渲染蜀道奇险的气氛,用“”夸饰山峰之高,又用“”衬托绝壁之险。(3)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奖牌设计融入了中国玉璧元素,“玉”质细而坚硬、温润而有光泽,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如“,”。三、语言文字运用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刷屏”时代,“读书”何为?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妨从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入手。一方面,阅读的重要目的在于求知。阅读形式的进阶,以前所未有的程度丰富了知识内容的打开方式。在信息储备上,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不仅打通了书本与书本之间的障壁,更突破了有限内容与无限信息之间的界线。知识的_______、规律的举一反三,藉由“跳转来源”“相关推荐”等方式,由点及面、串珠成链,为读者带来一场又一场“说走就走的探索遨游”。另一方面,阅读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启发思考。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留白处的掩卷长思、声画落幕后的_______,都在一次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充盈着读者的精神家园。而以此为基础,阅读行为本身的另一种魅力也更加凸显:在笔墨世界中滋养情怀与气质,让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这种魅力,正是_______的快餐式阅读、_______的流量化内容所不能给予读者的独特馈赠。(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融会贯通意味深长浮光掠影蜂拥而至B.融会贯通别有深意走马观花一拥而入C.触类旁通意味深长走马观花蜂拥而至D.触类旁通别有深意浮光掠影一拥而入(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让思考的力量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B.让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滋养情怀与气质C.以思考的力量在笔墨世界中滋养情怀与气质,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D.以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3)下列选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相同的一项是A.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就象煤的形成,付出了好多好多而形成的才是一点点。B.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C.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D.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由笔画构成的独体结构和以笔画且比笔画高一层次的偏旁构成的合体结构共同组建成了汉字结构。旧称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由于汉字结构复杂,现在习惯上将合体字的左右、上下、内外的任何一部分统称为偏旁。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在形声字中,偏旁又分为形旁和声旁。形旁与整字的意义有关,①,例如“江、河、湖、洋”的形旁都是“氵”(水),而声旁分别是“工、可、胡、羊”。合体字中偏旁与部首的区别是,②,但并非所有的偏旁都是部首。换句话说,部首是用来作为排列和检索汉字依据的特殊的偏旁。因而在合体字中,③,例如“讲”字,偏旁是“讠”和“井”,部首为“讠”。在独体字中,没有偏旁只有部首,例如“升”字,没有偏旁,部首为“丿”;又如“生”字,也没有偏旁,部首为“生”。(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以“汉字结构”开头的几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四、写作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材料一:黑死病大瘟疫夺去了当时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近2500万人。西班牙流感造成当时世界人口约四分之一的5亿人感染,1700万至5000万人死亡。据不完全统计,新冠病毒目前已造成全球近5亿人感染,600多万人死亡,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在5.8万亿至8.8万亿美元之间。材料二: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家达33个,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15亿人被卷入战争,有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多达60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4万多亿美元。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瘟疫与战争”为主题,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鄂东北联盟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1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严肃这个观念在我们现代文学开始发展时被认为是很重要的。当时与新文学的创造方面对抗的是驾鸯蝴蝶派、礼拜六派的小说。他们的态度,不论对文学还是对人生,都是消遣的。新文学是严肃的。在严肃与消遣的对立中,新文学运动开始了,尤其是新文学的创作方面。本来在传统的文学里,“文”的地位不是很高的。文章,小道也。在宋朝还有人说作文害道,作文对道学有害,这是一种极端的看法,文章至少是小道。文章里面的小说,更是小而又小了,在新文学运动开始时,对人生先有一个严肃的态度。对文学,也有一个新的文学观念,这观念包括文学不是专门只为消遣,茶余酒后的消遣;他们认为文学有重大的使命和意义,这是一层。再者,文学并非小道,有其独立的地位。从前是不承认的,就是诗与文在文学中的地位很高,但比起道来,仍然很低。五四运动开始时,反对文以载道。文以载道使文成为一种无足轻重的东西,道占据主要地位。道把文压下来,所以要反对。但当时新文学运动如何表现这两个观念呢?这还得和鸳鸯蝴蝶派对比着来看。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写的多是恋爱故事,但不是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情,总带点把恋爱当游戏的态度。看小说的,也是茶余酒后,躺在床上看看。看到悲哀的时候,虽然也流几滴眼泪,但总不认真似的。他们的文学大部分是文言,就是用白话,也是从旧小说里抄来的,不免油腔滑调。新文学在文字方面的态度很认真,教你不能不认真地看。有的人看惯了旧的,看新的作品觉得太正经,不习惯。在内容方面,新文学注重攻击礼教,讽刺社会,挖掘中国社会的劣根性并表现出来,这些方面看出其认真的态度。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倒合乎中国小说的传统,中国小说本来是注重“奇”的。如唐朝的“传奇”,明朝的短篇集“拍案惊奇”。“奇”就是不正经,小说就要“奇”。我们幼时,看小说还叫“看闲书”。小说自身就以不正经自居。明朝虽有《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名称上似乎注重社会的作用。但这三种书被选出编成《今古奇观》,足见仍然也是以“奇”为主。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就在于满足好奇的趣味,所以能收获许多读者。新文学却不要“奇”。“奇”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不大。新文学要正,要正视生活。反礼教,反封建,挖掘社会病根,正视社会国家人生,他们在写作上是写实的,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里面虽然运用了象征意义,但用了写实笔法来写,这种严肃的态度持续不断。直到后来,社会比较安定些,知识阶级的生活也安定下来,于是严肃的态度改变了,产生了言志载道的问题。新文学初期反对载道,这时候便有人提倡言志。所谓言志,其实是玩世不恭,追求趣味。趣味只是个人的好恶,这也是环境的反映,当时政治上还混乱,这种态度是躲避。他们喝酒,喝茶谈窄而又窄的身边琐事。当时许多人如此,连我也在内,但这种情形存在的时间很短,从言志转到了幽默。为幽默而幽默,一面要说话,一面却要没有意义,这也是一种极端。生活的道路,越走越窄,一切都没有意义,变成耍贫嘴,说俏皮话,这明明白白回到了消遣。民国十四年(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反封建、反帝更是迫切。于是文学运动又回到严肃。现在更是严肃的时期。新文学开始时反对文以载道,但反对的是载封建的道。到现在快三十年了,看看大部分作品其实还是在载道,只是载的是新的道罢了。新文学运动三十年间虽有许多变迁,但文学大部分时间是工具,努力达成它的使命和责任,与社会的别的方面是联系着的。一九四七年五月五日(摘编自朱自清《文学的严肃性》)材料二:文学的严肃性,首先在于文学的真诚性。一位创作者在创作之初可能不会对严肃与不严肃做太多的考虑,或者根本就不必去考虑,但他对自己创作所持的态度真诚与否是清清楚楚的,同样,真正有鉴赏力的读者也能够体会和感觉到这一点。艺术作品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特定时代下的人的生存状态、情感世界……是否具有自身内在的艺术生命力,这是作为人学的文学基本生命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民歌俚曲未必不严肃,奉命之作甚至圣人或官人所言未必真严肃。《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之所以“是千古不朽高耸于世界文学巅峰”的文学名著,不是因为它们是那个时代“俗得不能再俗的文学样式”,而是它们以真正的文学艺术的形式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风貌,体现出对那个时代的人的命运的关注和作家本人伟大的人文主义情怀。无论是国风、唐诗、宋词、元曲,还是四大古典小说,它们之所以是优秀的艺术作品,不是官方册封,也不是圣人训定,更不是因通俗而流行的,为当时民众一时所喜好,而是因为它们深蕴着使文学成为文学的东西,正是这些使它们真正成为文学史上的座座丰碑。文学的严肃性,还在于其艺术的严肃性。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它是有艺术自身内在的规定性和规范性的。真正的艺术创作者必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审美活动,不存在完全的个人创作,创作者必须对艺术负责,对社会负责,但仅这些还远远不够,艺术创作必须遵循艺术自身的规律,绝不是粗制滥造的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忸怩作态,更不是在商业利润驱动下的粗陋不堪的生物自然主义的描写。(摘编自宁秀丽、赵庆国《我们需要严肃的文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传统文学里,文被道压制,新文学要提高文的地位,认为文学有重大的使命和意义,此后,文的地位超过了道。B.新文学作品其实大部分还是载道的,只不过载的是新的道,这跟中国现实的严峻性以及新文学的使命和责任有关。C.崇尚“奇”是中国小说的传统,这一特点从唐代的传奇、志怪小说,明代的“拍案惊奇”等小说都可看出。D.文学的严肃性既体现在文学的真诚性,也体现在艺术的严肃性;但凡虚情假意、粗制滥造的文学均非“严肃”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文学作品是否属于严肃文学,不能简单地按照创作的形式或创作的人物来确定,也不能只依据官方的观点或一时流行的作品来判断。B.新文学主张反礼教,反封建,挖掘社会病根,正视社会国家人生,这是其严肃性的表现,反映在具体作品上是运用写实笔法进行创作。C.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在文字表达上仍大部分沿用文言,即便用白话,也难摆脱旧小说的痕迹,显得油腔滑调。正因此,它不属于严肃文学。D.社会、政治等环境的变化对作家文学创作态度会产生影响,诸如“载道”“言志”“幽默”等不同价值取向,都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环境。(3)下列言论摘自《延河(下半月)》(2021年第9期)刊发的“严肃文学还有没有现实需求”专题笔谈中部分作家的发言,其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我们需要严肃的文学”这一观点的一项是DA.“判断一部作品是不是严肃文学,主要看它是不是传递了积极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是否给读者提供了足够的思考生活、认知世界的精神容量。”(俞胜)B.“文学是严肃的,但传播方式可以是普及化的,建议传统期刊和出版社也能设立专业的市场推广部门,让好的作品能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张炜炜)C.“严肃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内容的拓宽与文学形式的探索是相辅相成的,严肃文学宣示了文学形式的边界,而形式只是促成文学虚构性的方式。”(陈陈相因)D.“好的文艺作品,既能当作精神食粮,也能改变阅读者的命运,更能让野蛮者走向文明,这,也许就是严肃文学之所以存在且永不落幕的最重要的原因吧!”(扎西才让)(4)材料一阐述“文学的严肃性”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5)在这个快餐化的时代,“游戏”文学等大行其道,文学的娱乐功能在放大,严肃文学已经逐渐小众化、边缘化。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严肃文学的存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要求,明确相关材料的论点,然后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证方法的判断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判断和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A.“此后,文的地位超过了道”于文无据。原文材料一只是说“新文学初期反对载道,这时候便有人提倡言志”“新文学开始时反对文以载道,但反对的是载封建的道”,没有文与道地位的比较。故选:A。(2)C.“正因此,它不属于严肃文学”因果推论不当、歪曲文意。根据材料一所述,鸳鸯蝴蝶派小说之所以不属于严肃文学或所不具备文学的严肃性,首要的是因为其思想内容,是为“满足(读者)好奇的趣味”,缺乏严肃、认真反映现实,反映社会国家人生的态度;而语言风格只是次要的因素。因此,该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3)A.阐述的是判断严肃文学的标准。B.谈论的是严肃文学传播方式的普及化问题。C.分析的是严肃文学发展过程中内容拓展与形式探索的关系。以上三者均与材料二的主旨“我们需要严肃的文学”的必要性无关,因此不符合题干要求。D.阐述了严肃文学长期存在的价值意义,符合题干要求。故选:D。(4)①举例论证法:“如唐朝的‘传奇’,明朝的短篇集‘拍案惊奇’”“这三种书被选出编成《今古奇观》,足见仍然也是以‘奇’为主”,以唐传奇、《今古奇观》等传统小说为例,阐述中国传统小说尚“奇”的特点;“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里面虽然运用了象征意义,但用了写实笔法来写,这种严肃的态度持续不断”以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为例,论析新文学创作关注现实的严肃态度。②对比论证法:“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写的多是恋爱故事,但不是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情,总带点把恋爱当游戏的态度”“在内容方面,新文学注重攻击礼教,讽刺社会,挖掘中国社会的劣根性并表现出来,这些方面看出其认真的态度”“新文学要正,要正视生活。反礼教,反封建,挖掘社会病根,正视社会国家人生,他们在写作上是写实的”将新文学与传统文学、当时流行的通俗文学(诸如“鸳鸯蝴蝶派”等)做比较,阐明新文学的严肃性(或文学态度的严肃认真)。(5)结合材料一“于是文学运动又回到严肃。现在更是严肃的时期。新文学开始时反对文以载道,但反对的是载封建的道”可知,严肃文学永远是时代的主潮,“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仍是文学功能不可或缺的本质要素之一;结合材料一“文学不是专门只为消遣,茶余酒后的消遣;他们认为文学有重大的使命和意义,这是一层。再者,文学并非小道,有其独立的地位”“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写的多是恋爱故事,但不是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情,总带点把恋爱当游戏的态度”“从言志转到了幽默。为幽默而幽默,一面要说话,一面却要没有意义,这也是一种极端”可知,严肃文学强调的是文学写作态度,严肃文学的“严肃”与通俗文学的“通俗”并非截然对立的关系;结合材料二“文学的严肃性,首先在于文学的真诚性”“文学的严肃性,还在于其艺术的严肃性”“民歌俚曲未必不严肃,奉命之作甚至圣人或官人所言未必真严肃”可知,严肃文学的写作态度须严肃,而其表现形式等可以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结合材料二“《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之所以‘是千古不朽高耸于世界文学巅峰’的文学名著,不是因为它们是那个时代‘俗得不能再俗的文学样式’,而是它们以真正的文学艺术的形式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风貌,体现出对那个时代的人的命运的关注和作家本人伟大的人文主义情怀”可知,严肃文学追求作品内容的严肃性和表现形式的艺术性,能够给人以审美享受、心灵冲击和思想启迪,仍有强劲的现实需求;结合材料二“真正的艺术创作者必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审美活动,不存在完全的个人创作,创作者必须对艺术负责,对社会负责”可知,文学不仅有娱乐功能,也有教育、宣传、认识等多种功能,不能因噎废食,只讲娱乐,而摒弃文学的教化功能。答案:(1)A(2)C(3)D(4)①举例论证法:以唐传奇、《今古奇观》等传统小说为例,阐述中国传统小说尚“奇”的特点;以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为例,论析新文学创作关注现实的严肃态度。②对比论证法:将新文学与传统文学、当时流行的通俗文学(诸如“鸳鸯蝴蝶派”等)做比较,阐明新文学的严肃性(或文学态度的严肃认真)。(5)①严肃文学永远是时代的主潮,“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仍是文学功能不可或缺的本质要素之一;②严肃文学强调的是文学写作态度,严肃文学的“严肃”与通俗文学的“通俗”并非截然对立的关系;③严肃文学的写作态度须严肃,而其表现形式等可以丰富多样、生动活泼;④严肃文学追求作品内容的严肃性和表现形式的艺术性,能够给人以审美享受、心灵冲击和思想启迪,仍有强劲的现实需求;⑤文学不仅有娱乐功能,也有教育、宣传、认识等多种功能,不能因噎废食,只讲娱乐,而摒弃文学的教化功能。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贝尔•兰金小姐[美]杜鲁门•卡波特一我第一次看见贝尔•兰金小姐是在我八岁那年。我坐在门廊的台阶上,身材矮小,一身黑衣上满是灰尘和条痕的贝尔小姐出现了。她看上去不可思议地老,满脸皱纹。几缕稀疏的灰色头发被汗水浸湿,覆在前额上。她走路时低头盯着未铺过的人行道,仿佛在寻找什么丢失的东西。一只棕黑色的老猎狗跟在她身后,盲目地追随着女主人的踪迹。几年后的一天,我坐在乔布先生的街角杂货店里,大口喝着他家的招牌奶昔。我坐在柜台的一头,另一头是两个镇上臭名昭著的小混混,还有一个陌生人。“你们知道附近谁有上好的日本山茶花树出售吗?有位东方女士要在纳齐兹盖房子,我替她采购一些。”陌生人说。两个小混混对视了一眼,其中那个平时喜欢嘲弄我的大眼睛胖男孩开口:“先生,我跟你说,附近我只知道一个这样的人,有几株顶漂亮的日本山茶花树。她是个奇怪的老姑娘,叫贝尔•兰金,住的地方大概离这里半英里远,看起来也挺奇怪的,是个衰败的老房子,南北战争之前就有了。虽然怪得要命,但如果你就要找日本山茶花树的话,她那儿的是我见过最好的。”“是啊。”另一个长着青春痘的金发男孩尖声说道,他看起来是那胖孩子的跟班。“她应该会卖给你。我听说她在那儿快要饿死了。那儿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住在那儿的老黑鬼用锄头打理一块杂草地,他们把那个叫花园。哎,前几天我听说她去季特妮丛林市场,到处拣些烂菜叶,逼着欧力•彼得森送给她。你见不着比她更古怪的巫婆了,像是阴影里的饿鬼。那些黑鬼都很怕她——”然而陌生人打断了这个喋喋不休的男孩,问道:“所以你认为她肯卖?”“当然了。”那胖男孩说道,脸上带着一丝肯定而得意的笑。陌生人道了谢,向外走去。突然他转过身来问道:“你们愿不愿意带我过去?之后我会送你们回来。”这两个小痞子立马就同意了。二我听到这件事的结局是在大约一个星期后,那天我又去了乔布先生店里。虽然听众只有乔布先生和我两个人,那胖男孩却讲得很起劲。他越说声音就越大,语气也越夸张。“我告诉你们,那老巫婆就该给赶出镇子。她是个疯子。我们一到那里她就要撵我们走。她还放出那条古怪的老猎狗追我们。弗格森先生,就是那个陌生人,解释说他想收购她的日本山茶花树,你知道,就是那些有些年头的日本山茶花树。她回答说她从来没听说过有这回事,她一棵树也不会卖,因为她爱这些树胜过她所拥有的一切。嗳,你们可听好了,弗格森先生提出他愿意掏两百美金,就买其中一棵树,你们能想到吗?两百美金!她居然拒绝了。”“见鬼,”他说,“一出手就两百美金,买这些老树是图个啥呢?那又不是玉米。”我离开乔布先生那儿回家时,一路都在想着贝尔小姐。我不明白她为什么那么想留下那些日本山茶花树。它们是很漂亮,但既然她那么穷——好吧,我那时还年轻,而她已经太老了,生命所余无多。三那天是二月的第一天。破晓时分,天空灰蒙蒙的,一片阴沉,从中现出一道道珍珠白的日光。外面很冷,空气纹丝不动,间或掠过一阵饥饿的强风,啃噬着巨树光秃秃的灰色枝干。巨树环绕着一片衰败的废墟,那里曾是瑰丽的“玫瑰坪”。兰金小姐就住在这里。她醒来时,房间冰冷彻骨,屋檐下凝着一挂冰的眼泪。她环视周遭死气沉沉的一切,微微打了个寒战。她费了好大力气才从颜色艳丽却残破的被子里爬出来。她跪在壁炉前,想要点燃伦恩头天晚上收集的枯树枝。她那皱巴巴的枯黄小手费力地同火柴和刮花了的石灰石抗争着。过了一会儿,火点着了。火苗蹿起来,木柴发出噼啪的响声,就像骨头在咯吱作响。她在温暖的火光边站了一会儿,迟疑地挪向结了冰的洗脸盆。穿好衣服,她走到窗前。下雪了,南方冬天湿润稀疏的雪。雪一落在地上就融化了,但是贝尔小姐想到这天要走很远的路去镇上找吃的,仍然觉得头晕且不适。这时她瞥见窗下的日本山茶花树竟开花了,不禁深吸一口气——她从未见过它们如这般美丽。鲜红的花瓣凝成了冰,静静地立在枝头。她记得许多年前,当她的女儿莉莉还是个小姑娘时,她会摘几大篮子花,那时玫瑰坪高高的空旷房间里充满了山茶花淡淡的香气。莉莉会把它们偷去送给黑人小孩,她那时多么生气啊!但是现在,她一边回忆,一边微笑。可怜的莉莉,她现在年纪也大了。她出生时我才十九岁,年轻貌美。我站在日本山茶花树下,我的爱人杰德曾说我是他认识的最漂亮的女孩——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记不清我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变成这样的。我不记得我第一次没钱的时候——我开始变老的时候。我想是在杰德走了以后——我不知道他后来怎么样了。他只是过来跟我说我又丑又憔悴,然后他就走了,什么都没留下,除了莉莉。(摘编自《世界开始的地方》[美]杜鲁门•卡波特/著,伏波/译,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我”眼中的贝尔小姐“身材矮小”“满脸皱纹”,小混混口中“那些黑鬼都很怕她”,这些描写塑造了贝尔小姐令人讨厌的形象。B.小说写到贝尔小姐居住的“南北战争之前”就有了的“衰败的老房子”,其作用主要是象征着她如同这房子一样年迈且与众不同。C.“山茶花树”与“两百美金”在文中出现多次,小混混看重美金、玉米等实用品,贝尔小姐看重山茶花树,表现出个人审美观上的差异。D.莉莉摘茶花偷送给黑人小孩,贝尔小姐当时很生气,但是现在回忆时却“微笑”了,这一转变表现了她经历坎坷后,面对生活磨难的坦然心态。(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A.小说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线索组织材料,时间跨度大却脉络明晰,塑造了贝尔小姐鲜明突出的形象,为读者呈现了她非常完整的一生。B.两个“小混混”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他们帮陌生人购买山茶花树,汇报事件结果,评价贝尔小姐,从侧面丰满了人物形象。C.小说对贝尔小姐居住环境的描写颇具特色且具有对比意味,作者用寒冷衰败的环境暗示贝尔小姐的现实境遇,在今昔对比中凸显人物命运。D.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地揭示了贝尔小姐在生活与情感的重压下形容枯槁、力不能支的惨状,但她依然不屈服,对生活充满希望。(3)贝尔小姐为什么不愿意高价卖掉山茶花树以改善她的生存状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小说在行文时交替使用不同的叙述视角,这种行文方式有什么效果?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用原文相关信息具体辨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解答本题,需要先理解选项信息,再联系原文相关信息具体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题干信息筛选原文相关内容,进而具体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叙述角度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原文相关内容,进而具体理解。【解答】(1)A.“这些描写塑造了贝尔小姐令人讨厌的形象”错误,贝尔小姐是小说着力塑造的主人公,虽然性格有点怪异,但有着执著而坚韧的优秀品质,此处界定为“令人讨厌”不妥。B.“其作用主要是象征着她如同这房子一样年迈且与众不同”错误,此处是用环境烘托贝尔小姐处境的艰难,并没有明显的象征意味。故“与众不同”理解错误,牵强附会。C.“表现出个人审美观上的差异”理解错误,贝尔小姐不愿意卖掉山茶树,不愿意接受“两百美金”,主要还是因为“山茶树”寄予了她深厚的情感,见证了她曾经美好的生活,它成为对往昔可贵的念想。因此,不能理解为主要是“审美观”上的问题。选项曲解文意。故选:D。(2)A.“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线索”错,应该以“山茶花树”为线索;“为读者呈现了她较为完整的一生”错,根据文章记叙,“我”八岁第一次见到贝尔小姐的时候,她就已经“不可思议地老”,小说后半部分回忆贝尔小姐年轻时也只是简单交代其经历。故选:A。(3)从最基本的层面理解贝尔小姐为什么不愿意高价卖出山茶花,是因为花树本身。“你们知道附近谁有上好的日本山茶花树出售吗……附近我只知道一个这样的人,有几株顶漂亮的日本山茶花树。她是个奇怪的老姑娘,叫贝尔•兰金”“它们如这般美丽。鲜红的花瓣凝成了冰,静静地立在枝头”,山茶花本身的珍贵与美丽。这些体现了贝尔小姐对美的执著追求。“她记得许多年前,当她的女儿莉莉还是个小姑娘时,她会摘几大篮子花,那时玫瑰坪高高的空旷房间里充满了山茶花淡淡的香气”“她出生时我才十九岁,年轻貌美。我站在日本山茶花树下,我的爱人杰德曾说我是他认识的最漂亮的女孩——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山茶花见证了当年他们甜美的爱情,她依然保留当年的记忆。这些对往昔美好生活的眷恋让贝尔小姐不愿卖掉山茶花树。不屈服命运的安排,凌寒而开的山茶花正象征着她不屈的精神品质。虽然处境艰难,但她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执著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不愿卖掉山茶花树。(4)使用第一人称主要是以“我”的口吻表达出来的,是以自己亲身经历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的一种写法,可以使文章的主观色彩更加浓厚,人物心理刻画更细腻,情感也更加动人,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性。小说一、二部分以“我”的口吻讲述故事,告诉读者“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小说结尾部分“我”则转换为贝尔小姐,“我的爱人杰德曾说我是他认识的最漂亮的女孩……我想是在杰德走了以后……他只是过来跟我说我又丑又憔悴,然后他就走了”交代了贝尔小姐的经历,让读者对贝尔小姐有全面的了解,吸引读者读者阅读兴趣。小说在第三部分使用第三人称“她”讲述故事,第三人称为全知视角,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全面深入地叙述贝尔小姐的生活情况。“她费了好大力气才从颜色艳丽却残破的被子里爬出来”“她从未见过它们如这般美丽”“她那时多么生气啊!但是现在,她一边回忆,一边微笑”,这些对贝尔小姐心理的细致刻画,只有使用第三人称才能描述出来。小说叙事的口吻从开篇的第一人称继而变换为第三人称再到最后再次变换为第一人称,但是开篇的第一人称与小说末尾的第一人称其指代对象已经发生了改变。这样交替使用叙述视角,可以更灵活、全方位叙述事件,刻画人物。本文交替使用叙述视角,以“我”观察感知事情来叙述,贝尔小姐即使贫穷也不卖山茶树;以她自己的“我”凸显其对生活的热爱;以第三人称叙述表现她的坚韧、顽强,以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形象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同情与钦佩之情。答案:(1)D(2)A(3)①对美的执著追求。贝尔小姐不愿意卖掉山茶花树,因为她的日本山茶花树是“上好”的品种,能开出“如此美丽”的花。②对往昔美好生活的眷恋。贝尔小姐不愿卖掉山茶花树,她曾经有过如同山茶花一般甜美的爱情,亲情,因为杰德的变心而毁灭,但依然眷念往昔美好的生活。③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虽然处境艰难,但她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执著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4)①使用第一人称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性。如小说一、二部分以“我”的口吻讲述故事,告诉读者“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小说结尾部分“我”则转换为贝尔小姐,交代了贝尔小姐的经历,让读者对贝尔小姐有全面的了解。②小说在第三部分使用第三人称讲述故事,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全面深入地叙述贝尔小姐的生活情况。如对贝尔小姐心理的细致刻画,只有使用第三人称才能描述出来。③交替使用叙述视角,可以更灵活、全方位叙述事件,刻画人物。本文交替使用叙述视角,突出了贝尔小姐坚韧、顽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形象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同情与钦佩之情。二、古代诗文阅读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颂功业。于是召集鲁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议封禅。诸儒或曰:“古代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扫地而祭祀,席因菹秸。”议各乖异,始皇以其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太山阳至颠,立石颂德: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发北山石椁,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于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骊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侯生、卢生相与讥议始皇,始皇闻之大怒,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军于上郡。三十七年冬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始皇二十余子,少子胡亥最爱,请从,上许之。秋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日/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B.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C.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日/死而以行为溢/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D.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日/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谥,即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古代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B.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意思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举行。C.阳,古人多用“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用“阴”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文中“上自太山阳至颠”指从泰山的南坡一直到达顶峰。D.崩,中国古代称皇帝或皇太后的死亡。《礼记•曲礼》中有这样的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秦王兼并六国,改称号为“皇帝”,自称为“朕”,追尊秦庄襄王为太上皇,废除谥号制度。B.秦始皇准备到泰山封禅,有的儒生认为要用蒲草包裹车轮,使用草席,最终秦始皇没有采纳。C.秦始皇在上林苑中修建阿房宫,在东海边上竖巨石,迁大量百姓到骊邑和云阳,加重了他们十年的赋税。D.秦始皇活埋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始皇长子扶苏劝谏,始皇为之大怒,便派扶苏到上郡去监督蒙恬的军队。(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议各乖异,始皇以其难施用,由此绌儒生。②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5)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本文看,你赞同贾谊的观点吗?为什么?【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5)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本内容的理解及对本文相关内容的评价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两篇文本,筛选整合信息,进行概括,明确观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给予:追尊父亲秦庄襄王为太上皇。并颁布制书说:“从前君王死后,依据他生前的事迹行为定谥号,这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王,实在不应该。“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庄襄王为太上皇”是“追尊”的宾语,不可断开,排除AD;“死而以行为谥”,“以……为”固定结构,不可断开,排除B。故选:C。(2)D.“大夫曰不禄,士曰卒”错误。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故选:D。(3)C.“加重了他们十年的赋税”错误。原文为“因徒三万家疆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是免除了他们十年的赋税和徭役。故选:C。(4)①“乖异”,不一致,背离;“以”,认为;“绌”,贬斥。译文:每个人的想法各不相同,秦始皇认为他们的想法很难施行,由此便贬斥儒生。②“诵”,诵读;“法”,效法;“绳”,动词,惩罚。译文:那些儒生们都诵读经书效孔子,现在您却要用重法惩罚他们,我担心天下不安宁。(5)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本文充分体现了贾谊的观点。由“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可概括出,穷奢极欲,徭役过重。由“侯生、卢生相与讥议始皇,始皇闻之大怒……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可概括出,法律严苛,施行暴政。答案:(1)C(2)D(3)C(4)①每个人的想法各不相同,秦始皇认为他们的想法很难施行,由此便贬斥儒生。②那些儒生们都诵读经书效孔子,现在您却要用重法惩罚他们,我担心天下不安宁。(5)贾谊的观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同意,结合本文,主要体现在:①穷奢极欲,徭役过重;②法律严苛,施行暴政。参考译文: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王嬴政刚刚兼并六国后,自认为自己品德胜过三皇,功劳超过五帝,于是改称号为“皇帝”,皇帝的文告称“制书”,皇帝下达的命令称“诏书”。皇帝自称为“朕”。追尊父亲秦庄襄王为太上皇。并颁布制书说:“从前君王死后,依据他生前的事迹行为定谥号,这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王,实在不应该。从今以后废除谥号制度。朕为第一个皇帝,后世依照顺序计数,称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于万世,无穷无尽地传下去。”秦始皇嬴政二十八年,秦始皇巡视东方的各郡县,登上了邹峄山,刻立石碑赞颂秦朝的功德业绩。召集鲁地的儒家学士七十人,到泰山下,议论祭祀天地封禅之事。有的儒生说:“古代君主封禅,是用蒲草裹上车轮,避免伤害山上的土石草木;清扫地面进行祭祀,使用的席是用草编的。”每个人的想法很不相同。秦始皇认为他们的想法很难施行,由此便贬斥儒生。于是下令修筑车道,从泰山向阳的南坡一直到达顶峰,竖立石碑颂扬自己的功德;又从泰山阴面的北坡而下,到梁父山进行祭地仪式。祭祀天地的礼节与在雍城由太祝主持的祭祀上帝的仪式相同,而封藏都十分保密,世人不可能知道而记录下来。始皇认为咸阳城里人口太多,而先王的宫廷又窄小,便令人在渭水以南的上林苑中建造宫殿,先建前殿阿房宫,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殿上可容纳一万人,殿下可竖立五丈高的大旗,周围架起阁道通行车马,从阿房宫的前殿下直达南山。以南山的顶峰作为宫阙的标志。又建筑复道,从阿房宫渡过渭水河连接咸阳,以此象征天上的北极星与阁道星相连,横穿银河抵达营室星。征发判处宫刑和因犯罪服刑罚劳役的罪犯七十万人,分别建造阿房宫和骊山秦始皇陵墓。并开凿挖掘用作棺椁的北山石料,砍伐蜀地与楚地的木材,全部运到这里。在关中共计兴建三百座宫殿,在关外建造四百座,于是在东海边的上朐界内竖巨石,作为秦国的东方大门。又迁三万家民户到师邑,迁移五万家民户到云阳,他们全都被免除十年的赋税和徭役。侯生、卢生相互议论讥讽秦始皇,始皇知道后勃然大怒,于是派御史对每个儒生进行审问。儒生们相互检举揭发,始皇帝亲自将四百六十多名违反禁令的儒生除名,都活埋在咸阳。并告知于天下,以警戒后人,还有的人被惩罚边疆戍守。始皇帝的长子扶苏劝谏说:“那些儒生们都诵读经书效孔子,现在您却要用重法惩罚他们,我担心天下不安宁。”始皇怒,便派扶苏到上郡去监督蒙恬的军队。秦始皇嬴政三十七年冬季十月癸丑(初四日),始皇帝出游,左丞相李斯随从前往,右丞相冯去疾留守都城。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他的小儿子胡亥最受疼爱,请求随同出游,始皇帝答应了。秋季七月丙寅日,始皇驾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李斯因担心始皇死在都城外,诸公子会与天下百姓乘机作乱,于是就把消息隐瞒下来秘不发丧。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拟秋怀诗清•蒋士铨文字何以寿?身后无虚名。元气①结纸上,留此真性情。读书确有得,落笔当孤行。数语立坚壁,寸铁排天兵。苟非不朽物,谁复输精诚?入隐出以显,卓荦②为光明。庶几待来者,神采千年生。【注释】①元气:指人的精神,精气。②卓荦:卓越,突出。(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起句“文字何以寿”,劈头一问,警醒有力;同时勾引全诗,立意鲜明,引人深思。B.五、六两句翻用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句意,又与之各有侧重,互为补充。C.“入隐出以显,卓荦为光明”两句申明夙志,即使归隐,也要为着光照乾坤的大业。D.诗歌最后两句收束全诗,展望身后,充满自信,是曹丕所谓“声名自传于后”的境界。(2)著书立说是古人认为的“三不朽”之一。如何才能使文章“不朽”呢?请结合本诗加以分析概括。【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解答】(1)C.“即使归隐,也要为着光照乾坤的大业”理解有误,“入隐出以显,卓荦为光明”入指归隐,出指出仕。无论入隐或出仕,为着光照乾坤的大业,都要卓绝不凡地大干一番。故选C。(2)诗歌首句发问,“文字何以寿?”,后文即是回答。回答共有六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前四句是内容上的要求,后一句是形式上的要求。“元气结纸上,留此真性情”,是诗人审美理想的真切流露。哲人的精神,思想的精华,一一凝结在白纸之上,留下一个人真实的秉性、情感。“留此真性情”,是他标举的审美理想,也是他企望达到的美学境界,更是文字所以能长存不朽的根本原因之所在。“读书确有得,落笔当孤行”,主张文学要有独创。孤行,指特立独行。要从事创作,就要读书,但有口无心地泛泛而读又绝无益处,必须思考、钻研,确有卓尔不群、不随俗浮沉的心得。挥毫落笔,有见诸于文字,就应当是这样新异的机会、独创的见解。一句话,文学要有独创性。“数语立坚壁,寸铁排天兵”,提出以少胜多的原则,即要简洁凝练。确有心得的独创文字,片言数语就如筑起一堵坚不可摧的铁壁铜墙,又如手执寸铁击退神勇的天兵,其势锐不可挡。答案:(1)C(2)诗人认为要使文章不朽,需要满足三个条件:①要有真情实感,即“元气结纸上,留此真性情”;②要确有所得,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发前人之所未见,即“读书确有得,落笔当孤行”;③要简洁凝练,寥寥数语即可“立坚壁”,“寸铁”即可“排天兵”。赏析:中国古代文人向有重视立言的传统。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可谓最明白中肯的表述。基于这种认识,蒋士铨也十分看重文字的不朽功效。这首写于乾隆十一年(1746)家居时的五言古诗,即抒发了他立言的志向。宣泄了他重性情、贵独创的文学见解。诗题《拟(秋怀诗)》,系摹拟南朝宋谢惠连的《秋怀诗》,盖取其五言古诗的形式,抒写秋日感怀。前四句肯定文章为“不朽之盛事”,强调抒写“真性情”。起句“文字何以寿”,劈头一问,警醒有力。接以“身后无虚名”,似觉突兀难解,其实是诗笔狡黠之处。这两旬语序颠倒,使设问显豁,全诗神气为之一振。人死后,生前的虚名都不复存在,如曹丕所说“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既然如此,文章何以却能长存不朽呢?三、四两句“元气结纸上,留此真性情”,正面作答,是诗人审美理想的真切流露。哲人的精神,思想的精华。一一凝结在白纸之上,留下一个人真实的秉性、情感。“真性情”语出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作者论诗重性情,曾提出“文章本性情”(《文字四首》)的见解。“留此真性情”,是他标举的审美理想,也是他企望达到的美学境界,更是文字所以能长存不朽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曹丕所谓“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的精义,经过提炼、熔铸,竟全部浓缩、包含在这两句中。次四句申述应有的创作态度,五、六两旬“读书确有得,落笔当孤行”,主张文学要有独创。孤行,语出张衡《思玄赋》:“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指特立独行。要从事创作,就要读书,但有口无心地泛泛而读又绝无益处,必须思考、钻研,确有卓尔不群、不随俗浮沉的心得。挥毫落笔,有见诸于文字,就应当是这样新异的机会、独创的见解。一句话,文学要有独创性。这两句翻用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前》)句意,又与之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七、八两句“数语立坚壁,寸铁排天兵”。提出以少胜多的原则。确有心得的独创文字,片言数语就如筑起一堵坚不可摧的铁壁铜墙,又如手执寸铁击退神勇的天兵,其势锐不可挡。九、十两句“苟非不朽物,谁复输精诚”,强调对文字的“精诚”。文字被视为“不朽物”,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谓不朽。”假如文字无传世不朽的功效,谁又肯以真诚的态度从事这一事业呢?以反问的口吻出之,语势更遒劲,语气更确定不移。末四句表明人生志向。十一、十二两句“入隐出以显,卓荦为光明”,申明夙志,磊落光明。入指归隐,出指出仕。光明,语出《诗•周颂•敬之》:“学有缉熙干光明。”无论入隐或出仕,为着光照乾坤的大业,都要卓绝不凡地大干一番。最后两句“庶几待来者,神采千年生”,展望身后,充满自信。干一番光辉卓荦的事业,留一些特立独行的文字,也许将来即使千年之后,他的精神、风采也仍然活在人间。这就是曹丕所谓“声名自传于后”的境界。这首诗咏志抒怀,笔势豪健。全诗纯以议论行之,冲口而出,直抒胸臆,意脉贯通,一片神行。诗中用典不着痕迹,语语如同己出,体现其“文章本性情,不在面目间”(《文字四首》)的论诗主张。虚词的运用能于虚处传神。“确”“当”“庶几”“苟非……谁复”等词,或揣摩,或推测,或假设,或反诘,曲尽其妙地模写作者的口吻、神情,又恰如其分地传达诗作的思想内涵。立意高远,议论警拔,堪称力透纸背的佳制。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谈及自己改革的决心:“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屈原《离骚》中也有同样的思考,他用“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两句劝说国君要废除旧习。(2)《蜀道难》中李白为渲染蜀道奇险的气氛,用“连峰去天不盈尺”夸饰山峰之高,又用“枯松倒挂倚绝壁”衬托绝壁之险。(3)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奖牌设计融入了中国玉璧元素,“玉”质细而坚硬、温润而有光泽,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解答】故答案为:(1)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重点字:秽)(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重点字:盈)(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重点字:沧)三、语言文字运用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刷屏”时代,“读书”何为?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妨从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入手。一方面,阅读的重要目的在于求知。阅读形式的进阶,以前所未有的程度丰富了知识内容的打开方式。在信息储备上,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不仅打通了书本与书本之间的障壁,更突破了有限内容与无限信息之间的界线。知识的_______、规律的举一反三,藉由“跳转来源”“相关推荐”等方式,由点及面、串珠成链,为读者带来一场又一场“说走就走的探索遨游”。另一方面,阅读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启发思考。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留白处的掩卷长思、声画落幕后的_______,都在一次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充盈着读者的精神家园。而以此为基础,阅读行为本身的另一种魅力也更加凸显:在笔墨世界中滋养情怀与气质,让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这种魅力,正是_______的快餐式阅读、_______的流量化内容所不能给予读者的独特馈赠。(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CA.融会贯通意味深长浮光掠影蜂拥而至B.融会贯通别有深意走马观花一拥而入C.触类旁通意味深长走马观花蜂拥而至D.触类旁通别有深意浮光掠影一拥而入(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信用社营业场所工作计划
- 辽宁大学《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东学院《手工印染综合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科技学院《职场英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有机食品的认证》课件
- 兰州城市学院《舞蹈技能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商品部重点报表》课件
- 蜱咬伤的临床特征
- 昆明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导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理工大学《插图创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GB/T 94.1-1987弹性垫圈技术条件弹簧垫圈
- GB/T 21709.1-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部分:艾灸
- 国家开放大学电子政务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 血透患者自我管理课件
- 2022年旋挖桩(全护筒)施工方案
- 国家开放大学《电子商务概论》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
- LED灯箱安装制作及施工方案
- 粮油仓库工程验收规程
- 禾川x3系列伺服说明书
- 学校突发事件登记、报告、处置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