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推进策略研究计划TOC\o"1-2"\h\u8715第1章引言 392291.1研究背景 3294921.2研究目的 3299311.3研究意义 45681第2章国内外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现状分析 490382.1国际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现状 4155172.1.1跨国公司主导的技术转移 4134222.1.2国际研发机构合作 4124642.1.3间政策支持 4174082.2我国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现状 462012.2.1政策支持 5158042.2.2技术转移平台建设 5165382.2.3产学研协同创新 540942.3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5172312.3.1技术转移机制不完善 521962.3.2技术转移人才短缺 541072.3.3技术转移资金投入不足 5217622.3.4国际技术转移竞争加剧 542162.3.5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510678第3章技术转移理论体系构建 5315013.1技术转移的定义与内涵 6286753.2技术转移的基本过程 6219253.3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 66368第4章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与关键要素 7280894.1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本过程 7252814.1.1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7315874.1.2中试与放大生产 748604.1.3市场分析与评估 734874.1.4产业化实施与推广 7265264.1.5后产业化阶段 744464.2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要素 7278004.2.1技术创新 847124.2.2人才团队 8306394.2.3资金投入 831084.2.4政策环境 8267744.2.5市场渠道 845384.3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与机遇 8304834.3.1风险 841404.3.2机遇 826405第5章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政策环境分析 9169885.1我国政策环境概述 9316195.2国际政策环境分析 9281835.3政策环境对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影响 9240第6章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模式研究 10313876.1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与特点 10248756.1.1产学研合作模式 10133656.1.2技术许可模式 10252376.1.3技术并购模式 10281406.1.4技术孵化器模式 1086326.2产业化模式的分类与特点 11310516.2.1产业链整合模式 11318326.2.2产业集群模式 11281146.2.3技术标准引领模式 1186276.2.4平台生态模式 11175566.3成功案例分析 1223065第7章技术转移与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2128027.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2266377.1.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科学性,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内在规律。 12140857.1.2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全过程,包括技术创新、技术转移、产业化等环节。 12142117.1.3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普遍适用性,便于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间的比较分析。 12275907.1.4动态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反映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动态变化,体现产业发展趋势。 12296917.1.5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简便易行,数据来源可靠,便于实际操作。 12229977.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1393517.2.1技术转移能力指标:包括技术输出能力、技术吸收能力、技术转化能力等。 13103997.2.2产业化水平指标:包括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等。 1394767.2.3技术创新水平指标:包括研发投入、专利申请、科技成果转化等。 13138857.2.4政策环境与支持指标:包括政策支持力度、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 13199767.3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 13184787.3.1技术转移能力指标的量化方法: 13269677.3.2产业化水平指标的量化方法: 1367817.3.3技术创新水平指标的量化方法: 13160887.3.4政策环境与支持指标的量化方法: 132388第8章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推进策略 1498278.1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政策建议 14123198.1.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4114928.1.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14293378.1.3优化税收政策 1440028.1.4强化人才政策 14183038.2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市场机制 1498998.2.1构建多元化的技术转移渠道 1466028.2.2建立健全技术市场体系 14245018.2.3创新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模式 14318838.3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组织与管理 15135578.3.1加强组织协调 1538148.3.2完善项目管理机制 15101668.3.3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1563448.3.4强化监督考核 1517601第9章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实践摸索 15282209.1区域性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实践 15104429.1.1政策环境优化与引导 15221669.1.2区域产业布局与协同发展 15280319.1.3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 15240139.2行业性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实践 16276379.2.1建立行业技术转移联盟 16270609.2.2催化剂项目推动技术转移 16264959.2.3行业标准制定与推广 16312239.3成功案例分析 1631239.3.1案例一:某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 16289349.3.2案例二:某行业3D打印技术转移与产业化 16180909.3.3案例三:某地区生物医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 1630037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62630810.1研究总结 161371810.2研究局限 171982410.3研究展望 17第1章引言1.1研究背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进步的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引擎。技术转移与产业化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以促进技术转移与产业化进程。但是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转移机制不健全、产业化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推进策略,对于解决现实问题、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1.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探讨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推进策略。通过研究,以期达到以下目的:(1)揭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制约瓶颈;(2)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推进体系;(3)为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1.3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具有以下意义:(1)理论意义:丰富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理论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2)实践意义:为和企业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过程中提供指导和支持,提高政策实施效果;(3)现实意义: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2章国内外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现状分析2.1国际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现状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加速,国际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跨国公司、国际研发机构以及间合作成为技术转移的主要途径。国际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1跨国公司主导的技术转移跨国公司通过设立研发机构、并购企业等方式,将先进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转移和扩散。这种技术转移方式有助于提高东道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水平。2.1.2国际研发机构合作国际研发机构通过共建实验室、共享研发资源等手段,推动技术转移与产业化。这种合作方式有助于提高各国科研水平,促进全球科技创新。2.1.3间政策支持各国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国际技术转移与产业化。例如,设立技术转移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简化审批程序等。2.2我国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现状我国高度重视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多种措施,推动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取得显著成效。2.2.1政策支持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等,明确提出加强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技术转移体系。2.2.2技术转移平台建设我国积极推进技术转移平台建设,已建立一批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和示范机构,为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撑。2.2.3产学研协同创新我国产学研各方积极参与技术转移与产业化,通过共建研发机构、共享研发成果等方式,推动产业技术创新。2.3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我国在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2.3.1技术转移机制不完善我国技术转移机制尚不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效率较低,影响了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效果。2.3.2技术转移人才短缺我国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缺乏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转移人才,制约了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推进。2.3.3技术转移资金投入不足我国技术转移资金投入不足,难以满足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需求,影响了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2.3.4国际技术转移竞争加剧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技术转移竞争日益加剧,我国在技术转移与产业化领域面临更大的挑战。2.3.5知识产权保护不足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影响了国内外企业和技术创新主体在我国开展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积极性。第3章技术转移理论体系构建3.1技术转移的定义与内涵技术转移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将现有技术知识、技能、设备、产品等从技术供给方向技术需求方传递、传播和应用的动态过程。技术转移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知识的传递与传播:技术转移涉及技术知识的传播、共享和扩散,包括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技术秘密等形式的转移。(2)技术创新与应用:技术转移不仅仅是技术的简单传递,更重要的是技术创新和应用,以满足技术需求方的实际需求。(3)技术价值的实现:技术转移的目的是实现技术的价值,提高技术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技术合作与竞争: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既存在合作,又存在竞争,共同推动技术进步。3.2技术转移的基本过程技术转移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技术识别与筛选:技术供给方和需求方对潜在的技术转移项目进行识别和筛选,确定具有转移价值的技术。(2)技术评估与定价:对筛选出的技术项目进行评估,包括技术成熟度、市场前景、经济效益等方面,并合理定价。(3)技术转移谈判与签约:技术供给方和需求方就技术转移的相关事项进行谈判,达成一致后签订技术转移合同。(4)技术实施与转化:技术需求方在合同约定范围内,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5)技术转移效果评价:对技术转移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包括技术功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3.3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技术转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1)政策环境: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行业政策等对技术转移产生重要影响。(2)市场环境:市场需求、竞争态势、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影响技术转移的顺利进行。(3)技术特性:技术的成熟度、复杂性、专用性等特性对技术转移的难易程度和效果产生影响。(4)技术供给方与需求方的能力:技术供给方的技术实力、市场开拓能力,以及需求方的技术吸收能力、创新能力等,对技术转移的成功与否。(5)信息与沟通: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等因素可能导致技术转移双方产生误解和矛盾,影响技术转移的顺利进行。(6)资金投入与风险承担:技术转移项目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双方需共同承担技术转移过程中的风险。第4章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与关键要素4.1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本过程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其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4.1.1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首要环节是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在此阶段,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研发部门通过创新研究,形成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4.1.2中试与放大生产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基础上,进行中试试验,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中试成功后,开展放大生产,逐步提高生产规模,为产业化奠定基础。4.1.3市场分析与评估对产业化项目进行市场分析,评估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及潜在风险,为制定产业化策略提供依据。4.1.4产业化实施与推广根据市场分析结果,制定产业化实施方案,进行生产、销售、服务等一系列产业化活动。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推广高新技术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4.1.5后产业化阶段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一定成果后,进一步优化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4.2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要素高新技术产业化涉及多个方面,以下关键要素对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4.2.1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核心要素,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产业化进程的顺利与否。4.2.2人才团队人才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资源。具备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研发、管理和市场营销团队,有利于提高产业化的成功率。4.2.3资金投入充足的资金投入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保障。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多渠道融资,为产业化提供资金支持。4.2.4政策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应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等。4.2.5市场渠道建立健全的市场渠道,有利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资源,提高产品市场份额。4.3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与机遇高新技术产业化面临一定的风险,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4.3.1风险(1)技术风险:技术成果转化难度大,技术成熟度不足可能导致产业化失败。(2)市场风险:市场需求预测不准确,竞争态势变化快,可能导致产品销售困难。(3)管理风险:产业化过程中,管理不善可能导致资源浪费、项目拖延。(4)政策风险:政策环境变化,可能影响产业化的顺利进行。4.3.2机遇(1)国家战略支持:我国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持。(2)市场需求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产业化创造巨大市场空间。(3)国际合作与竞争:积极参与国际技术合作与竞争,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升级。(4)产业链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助于优化和提升产业链,提高我国产业整体竞争力。第5章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政策环境分析5.1我国政策环境概述我国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转移与产业化进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此过程的发展。在宏观政策层面,国家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此背景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政策,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的若干意见》等。这些政策为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5.2国际政策环境分析在国际层面,各国同样重视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发展。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如美国的《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日本的《科技创新综合战略》以及德国的《高技术战略》等。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也在积极推动国际技术转移与合作,为全球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5.3政策环境对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影响政策环境对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具有显著的影响。政策为技术转移提供了法律保障,明确了技术转移的权益分配、激励机制等关键问题。政策环境对产业化的支持,有助于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政策环境还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降低了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成本和风险,提高了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的积极性。但是政策环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滞后性、政策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到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进程。因此,在未来的政策制定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政策执行效果,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发展。(本章结束)第6章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模式研究6.1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与特点技术转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技术许可模式、技术并购模式和技术孵化器模式。以下将对各类模式进行详细阐述。6.1.1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指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等方式开展技术合作。其主要特点如下:(1)合作双方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明确分工,有利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2)有助于缩短技术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周期,提高技术转化效率。(3)可以降低企业研发风险,减少研发成本。(4)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成果的转化,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6.1.2技术许可模式技术许可模式是指技术拥有者通过许可协议,允许技术使用者使用其技术,并收取一定费用。其主要特点如下:(1)技术许可模式具有快速、低成本的特点,有利于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应用。(2)技术许可可以跨越地域、行业等界限,促进技术的国际化和全球化。(3)技术许可有助于技术拥有者获取经济利益,提高研发积极性。6.1.3技术并购模式技术并购模式是指企业通过并购拥有特定技术的企业,以获取其技术资源。其主要特点如下:(1)可以迅速获取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并购双方在资源、市场等方面具有互补性,有利于实现技术融合和产业升级。(3)技术并购风险较高,需对企业战略、文化等进行整合。6.1.4技术孵化器模式技术孵化器模式是指为初创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市场推广、人才培养等支持,帮助其成长壮大。其主要特点如下:(1)孵化器模式有助于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2)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降低创业风险。(3)促进创新资源的集聚,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6.2产业化模式的分类与特点产业化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产业链整合模式、产业集群模式、技术标准引领模式和平台生态模式。以下将对各类模式进行详细阐述。6.2.1产业链整合模式产业链整合模式是指企业通过纵向或横向整合,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其主要特点如下:(1)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2)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业效率。(3)有助于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份额。6.2.2产业集群模式产业集群模式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众多企业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聚集区。其主要特点如下:(1)企业间资源共享,降低生产成本。(2)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3)有助于形成区域品牌,提高知名度。6.2.3技术标准引领模式技术标准引领模式是指通过制定和推广技术标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遵循标准,实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主要特点如下:(1)有助于提高产业的技术门槛,规范市场竞争秩序。(2)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提高产业效率。(3)增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6.2.4平台生态模式平台生态模式是指构建以核心技术为基础,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用户的开放式平台,实现共同发展。其主要特点如下:(1)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创新,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2)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激发市场活力。(3)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6.3成功案例分析以我国某高新技术产业为例,企业A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与高校B开展技术合作,共同研发了一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A成功实现了技术突破,并迅速将成果产业化,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企业C通过技术并购模式,收购了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D,实现了技术资源的整合。在此基础上,企业C对并购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整合,实现了技术融合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地位。在某地区,积极推动产业集群模式,引导多家企业共同发展,形成了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了产业整体竞争力,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企业E通过构建平台生态模式,吸引了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用户入驻。在该平台上,企业E与合作伙伴共同创新,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第7章技术转移与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7.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旨在全面、科学地反映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效果与效率。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7.1.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科学性,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内在规律。7.1.2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全过程,包括技术创新、技术转移、产业化等环节。7.1.3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普遍适用性,便于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间的比较分析。7.1.4动态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反映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动态变化,体现产业发展趋势。7.1.5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简便易行,数据来源可靠,便于实际操作。7.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基于上述设计原则,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7.2.1技术转移能力指标:包括技术输出能力、技术吸收能力、技术转化能力等。7.2.2产业化水平指标:包括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等。7.2.3技术创新水平指标:包括研发投入、专利申请、科技成果转化等。7.2.4政策环境与支持指标:包括政策支持力度、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7.3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为了客观、定量地评价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效果,本节对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进行阐述。7.3.1技术转移能力指标的量化方法:(1)技术输出能力:采用技术合同成交额、技术出口额等指标进行量化。(2)技术吸收能力:采用技术引进合同成交额、技术引进项目数等指标进行量化。(3)技术转化能力:采用科技成果转化率、新产品销售收入等指标进行量化。7.3.2产业化水平指标的量化方法:(1)产业规模:采用产业增加值、产业销售收入等指标进行量化。(2)产业结构:采用产业结构优化指数、高技术产业比重等指标进行量化。(3)产业竞争力:采用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市场占有率等指标进行量化。7.3.3技术创新水平指标的量化方法:(1)研发投入:采用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研发人员数量等指标进行量化。(2)专利申请:采用专利申请量、有效专利拥有量等指标进行量化。(3)科技成果转化:采用科技成果转化率、新产品开发周期等指标进行量化。7.3.4政策环境与支持指标的量化方法:(1)政策支持力度:采用政策数量、政策满意度等指标进行量化。(2)产学研合作:采用产学研合作项目数、合作金额等指标进行量化。(3)人才培养:采用人才培养投入、高层次人才数量等指标进行量化。通过以上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效果,为政策制定和产业推进提供科学依据。第8章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推进策略8.1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政策建议本节从政策层面出发,针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提出以下建议:8.1.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政策导向,规范各方行为,为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8.1.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财政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和市场推广等环节。8.1.3优化税收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过程中涉及的企业和机构给予税收优惠,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创新活力。8.1.4强化人才政策制定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和留任的政策措施,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提供人才保障。8.2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市场机制8.2.1构建多元化的技术转移渠道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作用,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转移渠道,促进技术供需对接。8.2.2建立健全技术市场体系加强技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技术交易、信息发布、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体系,提高技术市场效率。8.2.3创新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模式摸索“互联网技术转移”、“技术资本”、“技术人才”等新模式,推动技术转移与产业化。8.3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组织与管理8.3.1加强组织协调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组织协调机制,统筹各方力量,形成推进合力。8.3.2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申报、评审、实施和评价等环节。8.3.3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8.3.4强化监督考核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监督考核机制,对政策执行、项目实施、成果转化等情况进行评估,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第9章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实践摸索9.1区域性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实践9.1.1政策环境优化与引导在推进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制定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政策,为技术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技术转移机构的支持,提升其服务能力,为区域内的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9.1.2区域产业布局与协同发展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工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9.1.3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加强产学研各方的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紧密结合。同时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提供人才支持。9.2行业性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实践9.2.1建立行业技术转移联盟通过建立行业技术转移联盟,整合行业内的技术创新资源,推动技术转移与产业化。联盟内成员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