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22∕T 1761-2013 大豆对苜蓿夜蛾抗性鉴定技术规程_第1页
(高清版)DB22∕T 1761-2013 大豆对苜蓿夜蛾抗性鉴定技术规程_第2页
(高清版)DB22∕T 1761-2013 大豆对苜蓿夜蛾抗性鉴定技术规程_第3页
(高清版)DB22∕T 1761-2013 大豆对苜蓿夜蛾抗性鉴定技术规程_第4页
(高清版)DB22∕T 1761-2013 大豆对苜蓿夜蛾抗性鉴定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02-06发布2013-06-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伟、付晓霞、史树森、袁海滨、姚瑞、任珊、田径、毕锐、卢爱军。1本标准规定了大豆对苜蓿夜蛾抗虫性的田间与室内鉴定的取样、接虫和评价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大豆抗苜蓿夜蛾品种的筛选与鉴定。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某些植物或品种具有抵御害虫危害的可遗传特性,在同一生长环境下,相同虫口密度下比其他植物或品种对害虫危害表现为受害轻,损失小的能力。抗虫鉴定圃nurseryforevalutionofresistancetoinsect在田间设置的用于自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鉴定植物或品种抗虫性的试验区圃。鉴定圃内不施用杀虫剂或对鉴定结果可能有影响的其他化学制剂。幼虫从卵中脱壳而出的过程。叶面积损失率leafarealossrate食叶昆虫取食寄主植物叶片的面积占完整叶片的百分率(%)。表示植物对昆虫的抗性程度,以昆虫取食的植物量或其存活率及发育速率等指标表示。3田间抗虫性鉴定2抗虫鉴定圃一般设置在苜蓿夜蛾常年发生重,光照良好,地势平坦、土壤肥力较均匀一致的地块。3.3鉴定品种(材料)的种植在鉴定圃内,大豆品种(材料)小区采取随机区组排列种植,小区一般为4行区,行长3m~5m,行距0.65m,穴距6cm~7cm,人工精量点播,小区间距0.5m。4次重复。种植区边缘种植3行~6行当受到气候及农田生态条件差异的影响,苜蓿夜野外采集苜蓿夜蛾末龄幼虫(形态特征见附录A),(饲养方法见附录C)。在苜蓿夜蛾卵孵化盛期调查大豆品种上的初孵幼虫数,当自然虫源少于50头/1龄幼虫,接虫不考虑植株现有虫数,采取均匀接虫,接虫后密度达50头/百株。3.6鉴定方法在田间苜蓿夜蛾1龄幼虫盛期开始调查大豆叶面积损失率,每5d调查一次,共调查5次,以品种 (材料)小区为观察单位,按表1目测标准记录鉴定材料的抗性指数,数据载入表2鉴定材料抗性指数表1田间抗性指数目测标准目测标准013表1(续)234表2鉴定材料抗性指数调查表品种(材料)代码调查时间大豆生育期区组B区组C区组D注:区组A、区组B、区组C、区组D:代表4个重复小区3.7抗性等级评估根据公式(1)-(5)计算不同抗性鉴定材料调查期间的抗性指数加权平均数和标准差,按着表3............................45——调查5次S——标准差S——标准差表3抗性分级标准1M<=M-1.5S2M-1.5S~M-0.5S3M-0.5S~M+0.0S4M+0.5S~M+1.5S5M>M+1.5S高感HS注1:M:鉴定品种调查期间抗性指数的平均数;注2:M:不同鉴定品种调查期间抗性指数的加权平均数的4室内抗性鉴定4.1试验虫源4.5饲养的2d龄幼虫。4.2供试豆叶4.3幼虫处理将2d龄苜蓿夜蛾幼虫放入培养皿(直径6cm~9cm)中,每皿5头,皿底放一张保湿滤纸。用湿5光照等条件参见附录C。每个品种设置4个重复。4.4鉴定方法和抗性等级评估4.4.1标准品种分级法在接虫后3d利用叶面积仪测定幼虫取食大豆品种的叶面积,并计算叶面积损失率。以最抗和最感表4标准品种分级法12345高感HS的平均值)注2:d=(b-a)/8。在没有叶面积仪时,可以采用幼虫重量法。接虫后当没有最抗和最感材料或对照材料不全时,可采取叶面积损失分级法。在接虫后3d利用叶面积仪叶面积损失率110%以下(少量针状取食孔)210%~30%(针状取食孔不连片)330%~60%(受害面积部分成小片状分布)中间M460%~90%(受害面积有连片叶肉组织存在)590%以上(受害面积无连片叶肉组织存在)高感HS6(资料性附录)A.1形态特征描述A.1.1成虫绿色,内横线棕褐色隐约不清,中横线较宽、棕色,外横线棕褐色但浓淡不匀外围3个棕色小点组成;肾纹棕色,不十分清楚,位于中横线上,上有许多不规则的小黑点。后翅淡黄半球形,直径0.54mm,高约1mm,底部较平,卵壳表面有33条~36条纵棱。初产时白色,后变体长15mm~20mm,宽4mm~5mm,黄褐色,体末端生有尖而略弯的刺1对。A.2发育历期在25℃-28℃,光照16h:8h条件下,卵期4d~7d;1龄期3d~4d;2龄期3d~4d;3龄期4d~5d;4龄期4d~5d;5龄期7d~8d;蛹期16d~17d;成虫期8d~11d;产卵前期2d。A.3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A.3.1生活习性7A.3.1.2成虫A.3.2发生规律苜蓿夜蛾以蛹在土中做茧越冬,在东北5月上、中旬越冬蛹开始羽化,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为成虫盛期。6月上、中旬开始产卵。6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为害最重,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虫老熟入土化蛹。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第二代成虫出现。8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开始入土化蛹越冬。8(资料性附录)B.1营养时期(V)——出苗期(VE):子叶在地面以上;——子叶期(VC):单叶半展开,叶片的叶缘已分离;——一节期(V1):单叶充分生长,第一复叶小叶片的叶缘分离;——二节期(V2):单叶以上第一片复叶充分生长;——三节期(V3):从单叶着生的叶算起,主茎上有三个节的叶片充分生长;—n节期(Vn):从单叶着生的叶算起,主茎上有n个节的叶片充分生长;——始花期(R1):主茎的任何节位上有一朵花开放;——盛花期(R2):主茎最上部具有充分生长叶片的2个节之中任何一个节位上开花;——始荚期(R3):主茎最上部4个具有充分生长叶片着生的节中,任何一——盛荚期(R4):主茎最上部4个具有充分生长叶片着生的节中,任何一个节位上有2cm长的荚;——始粒期(R5):主茎最上部4个具有充分生长叶片着生的节中,任何一个节位上豆荚内种子长——鼓粒期(R6):主茎最上部4个具有充分生长叶片着生的节中,任何一个节位上豆荚内绿色种——成熟初期(R7):主茎上有一个荚达到成熟时的正常色泽;——完熟期(R8):25%豆荚达到正常的成熟色泽。种子含水量低于15%。完熟期后尚需5d-10d9(资料性附录)C.1饲养条件温度(26±1)℃,光周期14:10(光照:黑暗),相对湿度50%~75%。C.2饲养方法C.2.2蛹的处理C.2.3成虫饲养成虫羽化后,雌、雄成虫按1:1混合放入养虫笼中,饲喂5%的蜂蜜水,由C.2.4卵的处理C.2.5幼虫饲养幼虫孵化后仍以同一品种感虫大豆叶片饲喂2d,用于田间和室内抗性鉴定试验。[1]崔章林,盖钧镒,吉东风,任珍静.1996.大豆种质资源对食叶性害虫抗性的鉴定.大豆科学,[2]盖钧镒,崔章林.1997.大豆抗食叶性害虫育种的鉴定方法与标准.作物学报,23(4):400-407[3]彭玉华,梅德圣,李卫.1997.大豆对叶食性害虫抗性的自然鉴定.中国油料,19(2):51-53[4]孙祖东,盖钧镒.1999.大豆对食叶性害虫抗性的研究.中国农业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