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放大电路》课件_第1页
《差分放大电路》课件_第2页
《差分放大电路》课件_第3页
《差分放大电路》课件_第4页
《差分放大电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差分放大电路2024/12/121重点:l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l

典型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l

掌握差分电路的分析,会求静态工作点、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差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2024/12/122uiRC1R1T1§1差分放大电路增加R2

、RE2

:

用于设置合适的Q点。问题

1:前后级Q点相互影响。+UCCuoRC2T2R2RE21.1直接耦合电路的特殊问题怎样解决直流电位相互牵制的问题?(1)利用Re2提高T2的Ue,使T1,T2退出饱和状态。2024/12/123问题

2:零点漂移。前一级的温漂将作为后一级的输入信号,使得当

ui

等于零时,uo不等于零。uiRC1R1T1+UCCuoRC2T2R2RE2uot0有时会将信号淹没2024/12/124零点漂移1.2直接耦合放大器的特点1、什么是零点漂移在直流放大电路中,我们把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电压偏离其初始值的现象称为零点漂移。(1)直流放大器级数越多,放大倍数越大。输出端漂移现象越严重。(2)第一级的零漂影响最大。uiAu=20U01=10mvAu=20U02=210mvAu=20U01=4.21vuot0有时会将信号淹没2024/12/125零点漂移的危害:直接影响对输入信号测量的准确程度和分辨能力。严重时,可能淹没有效信号电压,无法分辨是有效信号电压还是漂移电压。

抑制零点漂移是制作高质量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差分放大电路是抑制零点漂移最有效的电路结构。2024/12/1263、产生零漂的原因(1)

温度的变化——最主要。(2)

电流电压的波动。(3)元件老化等造成的电路元件参数的变化。4、减少零漂的措施(1)

选用高质量的硅管,并用温度补偿电路。(2)在电路中引入直流负反馈。(3)

采用差分放大电路。2、怎样衡量零点漂移的大小温漂指标:温度每升高1度时,输出漂移电压按电压增益折算到输入端的等效输入漂移电压值。2024/12/1271.3差分放大电路电路特点:T1、T2

所在的两边电路参数完全对称。uoui1+UCCRCT1RBRCT2RBui2RE–UEEuo1uo2+–Rp1、差分放大电路的结构输入端接法双端:单端:输入信号从某个三极管的基极与地之间加入,如ui1,ui2输入信号从两个三极管的基极与地之间加入,ui=ui1–

ui22024/12/128uoui1+UCCRCT1RBRCT2RBui2RE–UEEuo1uo2+–Rp1、差分放大电路的结构输出端接法双端:单端:输出信号从某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地之间取出,如uo1,uo2输出信号从两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加入,uo=uo1–

uo2输入输出有四种接法(1)双端输入,双端输出;(2)双端输入,单端输出;(3)单端输入,双端输出;(4)单端输入,单端输出;2024/12/1292、抑制零漂的原理uoui1+UCCRCT1RBRCT2RBui2RE–UEEuo1uo2+–Rpuo=(UC1+

uC1

)-(UC2+

uC2)=0当温度变化时:

uC1=

uC2

IC1=

IC2,,uo=UC1-UC2

=0静态时

ui1

=

ui2=0

,由于电路的对称性

IC1=IC2

,UC1=UC2

温度变化和电源电压波动,都将使t1、t2集电极电流产生变化,且变化趋势是相同的,因此当从t1、t2

集电极输出信号时,其变化量相互抵消,理想情况下,没有温漂。2024/12/12103.信号输入(2)差模(differentialmode)输入ui1=-ui2=uid(1)共模(commonmode)

输入ui1

=ui2=uC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幅度相等、极性相同的一对输入信号。通常为温漂和干扰信号。

共模输入时,由于电路完全对称,当温度变化时,两管的零漂总是一样的,即uo1=uo2,则uoc=Au(uic1-uic2)=uo1–

uo2=0——差分放大器可以完全抑制共模信号。幅度相等、极性相反的一对输入信号。通常为有用信号。

2024/12/1211(3)比较输入

两个输入信号电压的大小和相对极性是任意的,既非共模,又非差模。比较输入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是较常见的。结论:任意输入的信号:ui1,

ui2,都可分解成一对差模分量和共模分量的组合。差模分量:共模分量:注意:ui1

=uic

+

uid

;ui2=uic-

uid例:ui1=20mV,ui2=10mV则:ud=5mV,uc=15mV2024/12/1212(3)比较输入

ui1、ui2大小和极性是任意的。例1:

ui1=10mV,ui2=6mVui2=8mV-2mV例2:

ui1=20mV,ui2=16mV可分解成:

ui1=18mV+2mVui2=18mV-2mV可分解成:

ui1=8mV+2mV共模信号差模信号

放大器只放大两个输入信号的差值信号—差分放大电路。2024/12/1213对于线性差分放大电路,可用叠加定理求得输出电压uo1

=Ac

uic

+Aduid

;uo2=Ac

uic

–Ad

uiduo=uo1–

uo2=2Ad

uid=Ad(ui1–

ui2)输出电压的大小仅与输入电压的差值有关。这就是差分放大电路的差值特性。对于差分放大电路来说,差模信号是有用信号,要求对差模信号有较大的放大倍数;而共模信号是干扰信号,对共模信号的放大倍数越小越好。对共模信号的放大倍数越小,就意味着零点漂移越小,抗共模干扰的能力越强。2024/12/1214

对于差模信号,我们要求放大倍数尽量地大;对于共模信号,我们希望放大倍数尽量地小。实际电路中,差动式放大电路不可能做到绝对对称,这时Uo≠0,Ac≠0,即共模输出电压不等于零。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不等于零,为了全面衡量一个差分放大器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引入共模抑制比。

(4)共模抑制比差模放大倍数共模放大倍数

KCMR越大,说明差放分辨差模信号的能力越强,而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越强。共模抑制比2024/12/1215这个定义表明,共模抑制比愈大,差动放大器放大差模信号(有用信号)的能力越强,抑制共模信号(无用信号)的能力也越强。例:

Ad=-200

Ac=0.1KCMRR=20lg(-200)/0.1=66dB2024/12/1216带Re的差分放大电路§2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直流通路2024/12/1217

直流等效电路(a)直流偏置电路;(b)直流等效电路2024/12/1218

静态分析:

如图所示,由于流过Re的电流为IE1和IE2之和,又由于电路的对称性,则IE1=IE2,流过Re的电流为2IE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2024/12/1219

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直流通路uoui1+UCCRCT1RBRCT2RBui2RE–UEEIBIC1IC2IBIEICQ=

IBQ

UC1=UC2=UCC-IC×RC

UE1=UE2

=2IE×(RE+RP/2)-UEE

UCE1=UCE2

=UC1-UE12024/12/1220

由于差分放大电路有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出端,所以信号的输入和输出有四种方式,这四种方式分别是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根据不同需要可选择不同的输入、输出方式。1.双端输入

差分放大电路的连接方式

(a)单端输出(b)双端输出

§

3差分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2024/12/1221(1)共模输入:ui1=ui2=uic,称之为共模输入信号。

共模输入差放电路–+–+iEiE1+Vcc–+–+ReRcRcRb-VEERbiE22024/12/1222–+–+iEiE1+Vcc–+–+ReRcRcRb-VEERbiE2

共模输入差放电路Rc+––+2Re

共模输入半边交流通路T1RbrbeRc+––+2Re

共模输入单端输出半边微变等效电路Rb2024/12/1223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的一种设计方式。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按键开关键PCBA共模电压放大倍数rbeRc+––+2Re

共模输入单端输出半边微变等效电路Rb以上计算结果表明:单端输出时,差放电路对共模信号的抑制是通过Re的强烈负反馈实现的;两三极管对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经过两管的发射结和等效电阻2Re,从输入端看进去两管所在支路并联,故

由于只取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电压变化量,放大电路的输出回路从T1管的集电极经过2024/12/1225

以上计算结果表明:双端输出时,差放电路对共模信号的抑制主要是通过电路参数的对称性实现的;在电路参数不完全对称时,通过Re的强烈负反馈作用,进一步抑制共模信号。共模电压放大倍数rbeRc+––+2Re

共模输入单端输出半边微变等效电路Rb放大电路的输出回路从两三级管的集电极经过两个,故差模输出电阻等于从两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的电阻

输入电阻2024/12/1226(2)差模输入:ui1=-ui2=uid/2,称之为差模输入信号。-VEE–+–+iEiE1+Vcc–+–+Re

共模输入差放电路RcRcRbRbiE2–+Rc+––+

差模输入的交流通路T1RbRc+––+T2Rb

差模输入的交流通路+Rc+–T1Rb–Rc+–T2Rb2024/12/1227思考题(1)为什么差放可以抑制零漂?(2)当输出端接负载电阻RL时,静态工作点和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如何?解答+Rc+–

差模输入的微变等效电路Rb–Rc+–Rbrberbe差模电压放大倍数2024/12/1228(1)为什么差放可以抑制零漂?

(2)当输出端接负载电阻RL时,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如何?

答:温度、电源电压波动等因素对差放的两个晶体管产生的零漂是相同的,相当于在差放输入端输入共模信号,而前面的分析计算表明,差放电路对共模信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所以可以抑制零漂。解:在采用单端输出和双端输出时,情况有所区别,现分别进行分析和计算。iEiE1+Vcc–+–+Re

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RcRcRbT2T1–+-VEERbiE22024/12/1229(1)单端输出2024/12/1230(2)双端输出2024/12/12312.单端输入

(a)单端输出

(b)双端输出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双入双出和双入单出两种接法。输入信号除了可以接在差放电路的两个输入端之间,还可以单端输入,输出也可以采用单端和双端两种形式,从而构成单入双出和单入单出两种接法。+Vcc–+–+Re

单端输入方式RcRcRbT2T1-VEERb2024/12/1232

单端输入可以等效为图所示输入方式:既有差模输入信号uI,又有共模输入信号ui/2;输出电压既包括差模信号,又包括共模信号。单入单出、单入双出情况下的静态分析和差模信号的分析对应于双入单出、双入双出时的情况,没有差别。

对共模信号而言,单入双出在理想情况下,其共模信号完全被抑制,可以等效为双入双出的情况;但在电路参数不完全一致时,存在共模双出电压。而单入单出就一定存在共模输出电压,共模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与双入单出相同。+Vcc–+Re

单端输入方式RcRcRbT2T1-VEERb+ui/2-+ui/2-+ui/2-+-ui/2-2024/12/1233

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的接法,信号只从一只管子的基极与地之间接入,输出信号从一只管子的集电极与地之间输出,输出电压只有双端输出的一半,电压放大倍数Ad也只有双端输出时的一半。式中输入电阻输出电阻2024/12/1234

从几种电路的接法来看,只有输出方式对差模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有影响,不论哪一种输入方式,只要是双端输出,其差模放大倍数就等于单管放大倍数,单端输出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双端输出的一半。2024/12/1235+UCC/6Vuoui1RC/5.1kΩRPT1RB/10kΩRC/5.1kΩui2RE/5.1kΩRB/10kΩ+–T2-EE/-6Vuo1uo2

例:已知:β=50,UBE=0.7V,输入电压ui1=7mV,ui2=3mV。(1)计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值IB、IC和各电极的电位VE、VC、VB;(2)把输入电压分解为共模分量uic1

、uic1和差模分量uid1、uid1

;(3)求单端共模输出uoc1和uoc2

;(4)求单端差模输出uod1

和uod2

;(5)求单端总输出uo1

和uo2

;(6)求双端共模输出uoc、双端差模输出uod和双端总输出uo。2024/12/1236解:(1)单管直流通路为+UCC/6VRC/5.1kΩRB/10kΩRE/5.1kΩ-EE/-6V2024/12/1237uic1RC/5.1kΩRB/10kΩ+–uoc1RE/5.1kΩ+–解:(2)输入信号分解为(3)单管共模信号通道为rbeRBRCEBC+-+-RE2024/12/1238解:rbeRBRCEBC+-+-RE2024/12/1239解:(4)单管差模信号通道为uid1RC/5.1kΩRB/10kΩ+–uod1+–rbeRBRCEBC+-+-2024/12/1240解:2024/12/1241+UCC/6Vuoui1RC/5.1kΩRPT1RB/10kΩRC/5.1kΩui2RE/5.1kΩRB/10kΩ+–T2-EE/-6Vuo1uo2如果改为单端输入呢?2024/12/1242+UCC/6Vuoui1RC/5.1kΩRPT1RB/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