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 统编版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课件_第1页
高二 统编版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课件_第2页
高二 统编版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课件_第3页
高二 统编版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课件_第4页
高二 统编版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分析本诗作为民歌在语言方面的特点。2.鉴赏本诗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3.把握本诗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特色。学习活动一:分析语言特点《孔雀东南飞》作为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那么,它在语言方面是如何体现民歌特点的呢?首先,本诗为五言诗,句式灵活,具有民歌的活力。

《古艳歌》:孔雀东飞,苦寒无衣。为君作妻,中心侧悲。夜夜织作,不得下机。三日载匹,尚言吾迟。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五言诗不仅比四言诗传达的信息更多,表现力更强,而且在节奏韵律上也有明显不同:四言诗多为二二式,节奏较为单调;五言诗有二二一或二一二等不同节奏,变化更为丰富,更显自由灵活,具有民歌的特点与活力。其次,本诗以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为主体,这些对话通俗浅显,充满生活气息,体现出民歌的特点。

清代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历叙十许人口中语,各各肖其声情,神化之笔也。”

本诗以对话贯穿全篇。可以看到,刘兰芝对仲卿、对焦母、对小姑、对自己的母亲和哥哥讲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正是在这种不同中,我们感受到她那勤劳善良、备受压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内刚的个性。

在焦仲卿各种不同场合的话语中,也可以感受到他那忠于爱情但又迫于母亲威逼的软弱但又有发展的性格。诗中写到兰芝与仲卿死前,兰芝假意同意再嫁,仲卿见兰芝后回家与母亲诀别,他俩这时的话语,也非常切合各自的身份与处境。

又如“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于此可立见焦母的蛮横;“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由此可见刘兄的势利。即使次要人物如媒人、府君的简短对话,也各各符合其人的身份、特点。

这些人物语言,都声口可闻,极富生活气息,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再次,诗歌在叙事过程中作一些抒情性穿插,体现了民歌的特点。

如“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这是兰芝和仲卿第一次分手时,作者情不自禁的感叹,增添了悲剧气氛。“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当兰芝与仲卿两人在兰芝再婚前夕,立下以死殉情的誓约之后,作者一面评论两人相爱却无法长相厮守的悲剧,一面表达对两人的怜悯之情。结尾的“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在对世人提出告诫的警语同时,亦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同情与期望。这样的叙述语言精警凝练,增添了诗歌的感情色彩。

另外,诗句的口语化、大量叠词的使用,以及一些互文句子,也使诗歌具有鲜明的民歌特点。

叠词例句: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互文例句: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学习活动二:鉴赏表现手法诗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一方面继承了《诗经》的传统,另一方面也保留了民歌自身的特点。那么,诗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些手法,又有着怎样表达效果呢?赋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诗歌开篇兰芝自述种种技能修养,即是赋的写法,意在强调兰芝从小就聪明能干、多才多艺、知书识礼,暗示了焦母逐走媳妇的无理,表现了兰芝的无辜与委屈,更能激起读者对她的同情。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临别时细数留给丈夫的种种精美礼物,透露了兰芝内心的无限苦悲,寄托了她对丈夫的一片深情。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铺陈兰芝离开焦家时的精心打扮,着意写兰芝的衣履佩饰,姿态容颜,既突出了她出众的美貌,巧妙回击了婆婆对罗敷的赞美,又表现了她的刚强镇定,显出她庄重、自尊的品性。也为下文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做了铺垫。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此处极力夸饰太守家迎婚的隆重热闹,渲染出太守家煊赫的财势,也从侧面反映出兰芝不贪图荣华富贵、忠于爱情的高洁品格。比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手指白嫩纤细,像尖削的葱根;嘴唇红润,像含着朱砂。作者用两个比喻突出了兰芝“精妙世无双”的美貌。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兰芝还家,仲卿送别,兰芝为表盟誓,对仲卿说了这样一番话。磐石厚重,不易移动,兰芝以磐石来比喻仲卿,希望他对爱情坚定、执著、专一。蒲苇是水生植物,看似柔弱,却有顽强的生命力,兰芝借此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女性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这两句凌空发端,借孔雀失偶徘徊,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为二人的爱情渲染了悲剧的氛围,奠定了全诗凄恻缠绵的感情基调。学习活动三:把握结构特点作为一首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的结构是完整、紧凑、细密的,这离不开作者的精心安排。你能发现本诗在结构上的一些特点吗?剪裁精当略写:

诗的开头,并没有赘叙两家的家世,而是让人物直接出场;结尾也并没有写两家的悔恨悲伤,而尽在不言之中。

清代的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说:“入手若叙两家家世,末段若叙两家如何悲恸,岂不冗慢拖沓?故竟以一二语了之,极长诗中具有裁剪也。”

其他例子,如兰芝拜别焦母、小姑,皆无答语,为读者的想象力留足空间,可谓“无声胜有声”。详写:

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话别,兰芝辞婆和太守迎亲等,都是浓笔重彩的段落。这些段落在整个长诗中都是直接关系到刘焦爱情悲剧的关键内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感情的宣泄,对题意的显示都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更妙的是,这样的浓笔重彩,在全诗自然、朴实、流畅的基本风格中,起到了丰富色彩的作用,使整个描述的节奏疏密有致,快慢有度。注意伏笔和照应伏笔:

焦仲卿送刘兰芝回家,刘兰芝在向丈夫表明心迹后,紧接着又透露她的长兄性行暴躁:“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这一方面介绍了刘家成员的情况,作为两段之间的过渡,更主要的作用则是为后来刘兄逼妹改嫁伏下了一笔。又如焦仲卿向焦母表示自己与刘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以示两人情笃意厚,同时也为最后焦氏随刘氏之后自尽预示了可能。照应:

刘兰芝与丈夫分手,曾发下誓言:“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意谓两人对爱情忠贞不渝。后来焦仲卿误以为刘兰芝已经同意与他人结婚,于是急忙赶来,以当日的誓言对她进行讽喻:“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其他如焦母前后两次谈到要为她儿子向“东家贤女”求婚,刘兰芝和刘母分别叙起兰芝未出嫁前的情况,甚至诗歌开头“孔雀东南飞”的起兴与结束部分“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之间,都存在着互相照应的关系。

这些伏笔和照应的频繁出现,密切了诗篇各个部分的联系,增强了作品的整体感。双重线索,交替推进

一条线索由刘兰芝、焦仲卿夫妇两人之间的关系构成;另一条线索由刘、焦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的关系构成,在全诗中占主导地位。诗中的矛盾冲突集中在刘、焦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的关系上。而兰芝与仲卿的感情纠葛则是在此矛盾冲突的基础上展开的。两条线索,有主有从,互为因果,交替发展,完整紧凑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人物命运的交代。重视结构的逻辑意义

刘兰芝被遣归家以后,诗人没有接着写府君张扬隆重地为他家五少爷向兰芝求婚,而是在这中间插入一小段县令为其家第三郎求婚的简短情节。叙事结构上作如此安排,一方面使作品显得更真实可信,另一方面这也是作品内在的一种逻辑要求。

求婚之家由县令变成府君,意味着财势的进一步增大,刘兄、刘母势利之心终于受到强烈的诱发,尤其是刘兄竭力逼迫兰芝改嫁,不容她拒绝。如果不先写县令家求婚被拒一节,则不足以写尽刘兄之丑、刘母之俗,也不能显出刘兰芝遭受环境逼迫的极端严重,这样就会使人物性格的发展和悲剧主题的实现在逻辑力量上受到削弱。本课小结

《孔雀东南飞》被誉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代表了乐府诗的最高成就。它的语言通俗活泼,富有生活气息;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谋篇布局方面,也是极具匠心。这些艺术特点使得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婚姻悲剧,以及两人在这悲剧中表现出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千百年来一直震撼着读者的心。作业布置

相似的爱情,不同的悲剧

——《氓》与《孔雀东南飞》比较阅读

在理解的基础上,梳理情节,分析两首诗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表现手法,探究两首诗表现的爱情悲剧的深层原因,写出自己比较阅读的感悟。谢谢观看!高二—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答疑“汉末建安中”和古代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崤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②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等。”本课中的“建安”是汉献帝年号,即是采用了年号纪年法。③干支纪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1911年。

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④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è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和古代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①天色纪时法

②地支纪时法

一昼夜为一日。我国很早就有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来纪时的记载。从名称来看,分段是以天色和日常活动为根据的,如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时叫中日或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昃,等等。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餔)时。日入之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是鸡鸣和昧旦(又称昧爽或平旦或平明)。

汉太初以后,古人有了等分一昼夜时辰的办法,是用十二辰(子、丑、寅、卯等)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这种分法一直沿用到清初。清初引用西法,把一昼夜十二时辰分为24小时(即一辰等于两小时)。昼夜时段、时辰表昼夜十二时日出食时隅中中日日昃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旦时辰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现代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