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夺冠】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课标文言文23篇分册梳理及训练-九年级上册(精讲)_第1页
【中考夺冠】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课标文言文23篇分册梳理及训练-九年级上册(精讲)_第2页
【中考夺冠】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课标文言文23篇分册梳理及训练-九年级上册(精讲)_第3页
【中考夺冠】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课标文言文23篇分册梳理及训练-九年级上册(精讲)_第4页
【中考夺冠】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课标文言文23篇分册梳理及训练-九年级上册(精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份课内篇目课外篇目考情分析实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对比拓展2024《曹刿论战》主旨相关的节选《左传·桓公十一年》实词理解和分析(间、信、军、闻)关键词(之、于)对“智者”和“巧者”的理解作战的依据及依据蕴含的共同道理年份课内篇目课外篇目考情分析实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对比拓展2023《醉翁亭记》主旨相关的节选《后知轩记》实词解释(

时、去、敝)关键词(芳、发、秀)解说句子标点方式的合理性亭和轩命名的原因2022《小石潭记》主旨相关的节选《游天平山记》实词理解和分析(清冽、斗、蛇、明灭、弄)关键词(澈)作者的情感变化游记中“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的写法续表年份课内篇目课外篇目考情分析实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对比拓展2021《出师表》主旨相关的节选《宋史·苏轼传》一词多义(顾、许、竭、益)关键词(不效)情节的作用对“尽职尽责”的理解2020《富贵不能淫》内容相关的节选《新唐书·何易于传》实词解释(冠、由)关键词(惧、熄)分析修辞的作用对“大丈夫”的理解续表年份课内篇目课外篇目考情分析实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对比拓展2025重点预测篇目:《出师表》《岳阳楼记》《小石潭记》《马说》命题预测:河南中招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近5年一直采用课内外对比阅读的形式呈现,课外文言文选段与课内文言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或主旨相似,或内容相关,或作者相同,或手法相同,或人物相关等,但考查重点仍为课内文言文,且题型稳定,前三题为实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第四题为概括或比较两篇文言文的相关之处。近年来,从未考查过虚词的用法和断句。因此,笔者预测2025年河南中招仍会延续往年的考查形式,题量保持在4道,分值10~11分。续表精讲版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课标文言文23篇分册梳理及训练九年级上册01第1篇

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02第2篇

醉翁亭记

北宋·欧阳修(2023)03第3篇

湖心亭看雪

明末清初·张岱第1篇

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原文译文精解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第一部分(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庆历四年春”“越明年”点明时间,格调庄重雅正;编者按:表格中原文和译文中的黑体字为课下注释。原文译文精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滕子京)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写滕子京“谪守”,暗含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宽阔无边;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气象变化多端,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第二部分(第2~4段):写所观景象及览物之情。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和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第2段:概括洞庭湖的景色。“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衔远山”四小句和“朝晖”两小句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写景。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有时)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在阴云中;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虎在咆哮猿在悲啼。第3段:写览物而悲者。描绘出一幅阴冷的画面,渲染了凄凉悲怆的气氛,为下文写“感极而悲”做铺垫。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登楼观景,迁客骚人的悲凉感情随景而生,情景交融。这是因己而悲。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到了春风和煦、日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风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畅游,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茂盛并且青绿。第4段:写览物而喜者。景色明媚,与上段所写之景形成鲜明对照。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偶尔或许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哪有尽头!描写好天气下的秀丽景色,动静结合,多姿多彩,令人乐而忘忧。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迎着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写“登斯楼”者“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惬意。迁客骚人因物而喜,进一步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在朝廷做官),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则替君主担忧。第三部分(第5段):借探求“古仁人之心”,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交代作记的时间。

本段是全篇的核心。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以叹词开启,兼具抒情和议论的意味。理想化了的“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地方正在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点明主旨,表现出一种极高的思想境界,流传千古。续表

本文通过描绘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描写“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览物之情”,并由此过渡到议论,从而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及旷达胸襟,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既是自勉,也是与友人共勉。考点梳理一、文学文化常识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年幼丧父,母亲改嫁,外出读书求学,勤奋刻苦。他从小有大志,做秀才时,就“以天下为己任”。后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被贬。后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均田赋等改革时弊的建议,再次被贬。后在赴颍州上任途中病死,终年64岁。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二、通假字1.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三、古今异义1.越明年古义:________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第二年2.增其旧制古义:______

今义:制度,制作规模3.属予作文以记之古义:________

今义:名词,文章写文章4.横无际涯古义:______

今义:与“竖”相对宽阔5.气象万千古义:______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景象6.南极潇湘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地球的最南端向南面到达7.薄暮冥冥古义:______

今义:与“厚”相对迫近8.去国怀乡古义:______

今义:与“来”相对离开9.沙鸥翔集古义:______

今义:聚集停息四、词类活用1.动词作名词(1)百废具兴

废:荒废的事业(2)或异二者之为

为:表现2.名词作状语(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北:向北

南:向南(2)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在……之前(3)后天下之乐而乐

后:在……之后五、一词多义予观夫巴陵胜状

动词,观看、观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名词,景色、景象政通人和

形容词,顺利北通巫峡

动词,通向1.观2.通春和景明

形容词,和煦政通人和

形容词,和乐而或长烟一空

副词,全一碧万顷

数词,一3.和4.一六、重点词语解释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越明年

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政通人和

政通人和:____________________4.百废具兴

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增其旧制

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贬官到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同“俱”,全、皆规模6.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状:_____________________8.浩浩汤汤

浩浩汤汤:________________9.横无际涯

际涯:_____________________10.朝晖夕阴

晖: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嘱”,嘱托胜景,美景水势浩大的样子边际日光壮丽景象12.然则北通巫峡

然则:___________________13.南极潇湘

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迁客骚人

迁客:____________________如此……那么至、到达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15.迁客骚人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16.若夫淫雨霏霏若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霏霏:____________________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用法与此相同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17.连月不开

开:____________18.浊浪排空

排空:___________19.日星隐曜

曜:_____________指天气放晴冲向天空光芒20.樯倾楫摧

倾:_____________摧:______倒下折断21.薄暮冥冥

冥冥:__________22.有去国怀乡

国:_____________昏暗国都23.至若春和景明

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波澜不惊

波澜不惊:____________________25.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万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沙鸥翔集

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锦鳞游泳

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光湖面平静,没有风浪极言广阔停息代指鱼28.岸芷汀兰

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汀:______白芷小洲29.郁郁青青

郁郁:______________30.长烟一空

一:_________________31.浮光跃金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静影沉璧

璧:_________________33.此乐何极

何极:_______________形容草木茂盛全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这是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圆形的玉哪有尽头34.宠辱偕忘

宠:_________________偕:______荣耀一起35.把酒临风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持、执3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仁人:__________________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37.或异二者之为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居庙堂之高

庙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处江湖之远处江湖之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指朝廷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41.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先: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在……之前在……之后42.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__________谁与归: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就是“与谁归”七、重点句子翻译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答案]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答案]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案]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答案]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答案]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案]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答案]

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在朝廷做官),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则替君主担忧。8.是进亦忧,退亦忧。[答案]

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答案]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满分闯关练一、(2024·湖北改编)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题。(共11分)

【甲】《岳阳楼记》第5段。

【乙】范文正公微

①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

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

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他日,有人谓公曰:“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良医之技,君何愿焉?无乃

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哉!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能及

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

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年。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节选自吴曾《能改斋漫录》,原文有删节)

【注】①微:贫贱。②位相:做宰相。③利:谋求利益。④无乃:莫非,恐怕,表揣测。⑤及:(恩惠)到。⑥物:人,众人。1.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1)夫不能利泽生民查阅词典法:①沼泽,湖泽。②雨露。③加恩惠于人。____(填序号)(2)尝诣灵祠求祷课内迁移法: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3)无乃失于卑耶课内迁移法: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_③曾经社会地位低微2.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答案]

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3.“古人仁之心”不同于“二者之为”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甲文中说“进亦忧,退亦忧”,这里的“进”与“退”分别指什么?乙文中也谈到了范仲淹的“进”“退”选择,又分别指什么?(4分)【甲】文中的“进”指“居庙堂之高”,即在朝廷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即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乙】文中的“进”指“得位相”,做丞相;“退”指“为良医”。二、(2024·遂宁改编)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5~8题。(共11分)

【甲】《岳阳楼记》第5段。

【乙】杨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督逋

①山西,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尚书李鐩

劾之,有诏复往。最乃极陈岁灾民困状,请缓其徵

历郎中,治水淮、扬。值世宗即位,上言:“氾光湖

西南高,东北下。运舟行湖中三十余里。而东北堤岸不逾三尺,雨霪风厉,辄冲决,阴阻运舟,监城、兴化、通、泰良田悉遭其害。宜如往年白圭修筑高邮康济湖,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堤为外障,可百年无患,是为上策……”出为宁波知府。请罢浙东贡币,诏悉以银充,民以为便。累迁贵州按察使,入为太仆卿。(选自《明史·列传·卷九十七》,有删节)

【注】①逋(bū):拖欠,这里指收取拖欠税收。②李鐩(suì):人名。下文白圭也是人名。③徵(zhēnɡ):同“征”,征收。④氾(fàn)光湖:湖名。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DA.不以物喜

民以为便

B.极陈岁灾民困状

杂然而前陈者C.是为上策

策之不以其道

D.良田悉遭其害

悉如外人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答案]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意思对即可)7.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4分)【甲】文通过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体现了孟子“仁政”中“以民为本”的思想。【乙】文则通过杨最的政绩,如请求缓征赋税、治理水患、请罢贡币等措施,展现了其关心百姓疾苦、减轻民众负担的仁政实践,也体现了孟子“仁政”思想的精髓。8.甲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3分)[答案]

表明观点,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示例二: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是这个道理。第2篇

醉翁亭记

北宋·欧阳修(2023)原文译文精解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那)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第1段:交代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命名缘由。写对山水的喜爱,点出“乐”字,贯穿全文。原文译文精解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啊。造亭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第1段:交代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命名缘由。写对山水的喜爱,点出“乐”字,贯穿全文。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第1段:交代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命名缘由。写对山水的喜爱,点出“乐”字,贯穿全文。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第2段: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及出游的乐趣。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第2段: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及出游的乐趣。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第3段:写滁州人的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的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野菜杂七杂八地摆开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第3段:写滁州人的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的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第3段:写滁州人的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的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影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里枝叶茂密成荫,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第4段:写作者游醉回归和愉快的心情,进一步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交代归来后写了这篇《醉翁亭记》。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全文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醉”是事物现象;“乐”是事物本质,“醉”“乐”都是借“醉翁亭”说出,全文脉络十分清楚。续表

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太守之乐的叙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用精练而流畅自然的语言叙情结合,体现了欧阳修在被贬之后寄情山水以遣愁绪的旷达胸襟,同时抒发了他对于自然风光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考点梳理一、文学文化常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二、古今异义1.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意思,愿望意趣,情趣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古义:______

今义:到、往离开3.射者中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射箭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4.颓然乎其间者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颓废的样子倒下的样子5.野芳发而幽香古义:____

今义:芳香花6.山间之四时也古义:______

今义:时间季节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故自号曰醉翁也

号:称呼(2)名之者谁

名:取名、命名2.名词作状语(1)山行六七里

山:沿着山(2)杂然而前陈者

前:在前面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以……为快乐四、一词多义而年又最高

大风霜高洁

天高气爽2.在乎山水之间也

于颓然乎其间者

在1.高乎名之者谁

命名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4.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6.3.名归水落而石出者

显露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出来出五、重点词语解释(一)教材课下注释1.环滁皆山也

环滁:______________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_______________3.峰回路转

回:_________________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_________________5.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_______6.日出而林霏开

霏:_________________7.云归而岩穴暝

暝:___________________环绕着滁州城茂盛的样子曲折、回环居高面下意趣,情趣弥漫的云气昏暗8.晦明变化者晦明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野芳发而幽香

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佳木秀而繁阴

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风霜高洁

风霜高洁:____________________12.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行者休于树

休于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则自暗而明,暮见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花茂盛天高气爽,霜色洁白背着东西的人在树下休息14.伛偻提携伛偻提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15.泉香而酒洌

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山肴野蔌

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杂然而前陈者

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宴酣之乐

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菜蔬陈列,摆开尽兴地喝酒19.非丝非竹

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弦乐器管乐器20.射者中

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弈者胜

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觥筹交错

觥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下棋酒杯和酒筹23.苍颜白发

苍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树林阴翳

阴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鸣声上下

鸣声上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27.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____________________28.太守谓谁

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苍老的容颜倒下的样子形容枝叶茂密成荫指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为,是(二)其他常考实词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______

寓:______领会寄托六、重点句子翻译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答案]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答案]

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答案]

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答案]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答案]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6.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答案]

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答案]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答案]

树林茂密荫蔽,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答案]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答案]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啊。满分闯关练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题。(共11分)

【甲】《醉翁亭记》全文。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

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

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①午: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未:下午一点到三点。申:下午三点到五点。②夕舂:夕阳。1.下列对两个文段中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BA.“日出而林霏开”中的“霏”指弥漫的云气,写出了山间太阳出来云雾消散的景象。B.“伛偻提携”中的“提携”指提拔扶持,表现滁州老年人对年轻人的重视和扶持。C.“颓然乎其间者”中的“颓然”指倒下的样子,写出太守与民同乐、醉意朦胧的状态。D.“月景尤为清绝”中的“绝”在这里是极的意思,表现了作者对西湖月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答案]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3.“前有伏笔,后必照应;藏墨于首,显豁于尾”是本文结构安排的一个特点。请结合甲文段中的内容加以说明。(3分)[答案]

示例:甲文段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太守又是谁,暂按不表,埋下伏笔,吸引读者读下去。直到文章结尾处,才明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起到首尾相照之效,使文章的内在结构泾渭分明,严谨周密。4.两个文段都是游记散文,请根据文段内容分析二者在表达方式及情感上的异同,并完成下面的填空。(4分)

甲文段先描写了琅琊山间朝暮及四季的景致,然后又描写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况;同时兼用议论和抒情等方式,表达了作者“②__________”的政治主张。乙文段描写了西湖盛景,表现出作者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同时作者将杭人游湖时间与最佳景物出现时间对比,指出“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表明其高雅脱俗的审美情趣,突出其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雅志趣。

滁人之游和太守之宴与民同乐

独以自然山水为乐(或: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不随波逐流(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二、(2024·成都改编)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5~8题。(共11分)

【甲】《醉翁亭记》第3段。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正义》)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CA.临溪而渔

临:到

B.泉香而酒洌

洌:清C.选贤与能

与:给予

D.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以……为亲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答案]

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意思对即可)7.下列有关乙文“大同”的表述,在甲文中没有得到体现的一项是(

)(3分)CA.社会稳定

B.生活安乐

C.为人诚信

D.关系和睦8.“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4分)[答案]

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第3篇

湖心亭看雪

明末清初·张岱原文译文精解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第1段:交代湖心亭看雪的经过及所见雪景。原文译文精解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第①层(第1~2句):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状况。第②层(第3~4句):记述赏雪的具体经过。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哪能还有(像您)这样的人呢!”(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第2段:写湖心亭赏雪时的奇遇。第①层(第1~5句):写亭中游人煮酒赏雪,邀“余”同饮的情景。续表原文译文精解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第②层(第6句):借“舟子”之口,含蓄地表现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续表

本文以回忆的方式,淡雅的语言,记叙了作者独往湖心亭赏雪的往事,展现了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上遇人之乐,其中隐含着淡淡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考点梳理一、文学文化常识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二、古今异义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大雪三日

雪:下雪(2)是金陵人,客此

客:客居2.名词作状语与余舟一芥

芥:像小草一样微小四、一词多义是日更定矣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还2.上下一白

副词,全、都惟长堤一痕

数词,一3.1.更一是日更定矣

指示代词,这是金陵人

判断动词,是是五、重点词语解释(一)教材课下注释1.是日更定矣

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拏一小舟

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撑(船)3.拥毳衣炉火

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毳:____________裹、围鸟兽的细毛4.雾凇沆砀

沆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长堤一痕

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汽弥漫的样子痕迹6.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__________________7.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_____________________8.舟子喃喃曰

舟子:__________________9.客此

客此:__________________10.更有痴似相公者

相公:__________________11.是日更定矣

更定:___________________哪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船夫客居此地旧时对士人的尊称晚上八时左右(二)其他常考实词1.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________________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________________3.及下船

及:________________4.见余大喜曰

大:________________5.上下一白

白:_________________消失尽力等到非常、十分、很白色六、重点句子翻译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答案]

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答案]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哪能还有(像您)这样的人呢!”满分闯关练一、(2024·南阳模拟)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题。(共11分)

【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