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诊断医学英语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医学英语(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医学英语(中医诊断学)》是我校外语系开设之中医专业――学分2。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中医英语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是国际交流方向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备了相应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医学英语属专业英语教学,其总的要求如下:(一)、词汇:掌握医学词汇特有的词汇结构和体系,要求掌握科书,国外英语医学期刊,英语医学会议文献及其他参考资料;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数据,抓住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点,并能对内容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括、阅读速度达到每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规范,无内容错误。料译成英语,译文忠实原意,无重大语言错误。本原理和原则;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1.“诊断”的含义。2.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历,症、病、证的概念。3.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4.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5.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6.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1.熟悉诊、断、诊断、诊法的含义。2.熟悉问、望、闻、切四诊各自所指的主要内容。关系;所举名称各属何种概念。微知著,以常衡变的典型例证。含义,四诊并重的道理。了解四诊顺序可不固定,参合诊查,“诊”与“断”交互进行。在症的表现及临床意义。1.问诊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2.问诊的内容: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意义。熟悉问诊的意义;问诊的具体方法;问诊的注意事项。1.熟悉问一般情况的内容。了解问一般情况的意义。2.掌握主诉的含义;书写主诉的要求。了解主诉的诊断价值。3.掌握现病史的含义和内容。熟悉现病史的询问方法。了解问现病4.熟悉既往健康状况和既往患病情况询问的内容。了解问既往史的意义。5.熟悉个人生活史询问的内容。了解问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特点;问小儿的主要内容;易使小儿致病的原因。6.了解问家族史的内容和意义。2.掌握问寒热的含义;恶寒、恶风、寒战、畏寒的区别;恶寒发热、生的机理。3.掌握问汗的内容;有汗无汗、特殊汗出、局部汗出的概念、分类、熟悉“病理性汗出”的概念和诊断意义。4.掌握导致疼痛的病因和病机;疼痛的性质。熟悉不同部位疼痛的特点和意义。了解问疼痛的要点。5.掌握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阳痿、遗精的含义。熟悉各症的临床意义。6.掌握耳鸣、耳聋、重听、目痒、目痛、目眩的含义。了解目昏、雀盲、歧视的异同。7.掌握失眠、嗜睡的含义和临床意义。了解失眠、嗜睡的病机;嗜睡与昏睡的区别。8.掌握临床常见饮食异常症状的含义和意义。了解不欲食、纳少和纳呆的区别。9.掌握大便便次、便质、排便感异常的主要表现和临床意义;尿次、尿量、排尿感异常的主要表现和临床意义。悉异常月经、病理带下的表现和意义。原理,局部望诊的主要表现。1.望诊的概念,望诊的方法,望神色形态和局部望诊诊病辨证的原理,望诊的方法。2.望神: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神乱的典型表现、识别方法及临床意义。3.望色:正常色泽和病色的区别,面部色诊的分属部位,五色所主4.望形:形体强、弱、胖、瘦、常见畸形的表现及临床意义。5.望姿: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及临床意义。6.望头面、五官:望头与发、望目、望鼻、望耳、望唇、齿及咽喉7.望肢体:望颈项、望胸部、望腹部、望背部、望腰部、望四肢等8.望二阴:望前阴、望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9.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白、痈疽疔疖等的表现及一般临床意义。变化的内容及其一般临床意义。意现和临床意义;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2.掌握望色的概念;常色与病色、主色与客色、善色与恶色的概念及特点;五种病色的主要表现和临床意义。熟悉色与泽的临床望色十法的内容。了解望色诊病的原理;面部分候脏腑的理论。3.熟悉形体强弱、胖瘦的表现和临床意义。体质形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4.熟悉望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表现和临床意义。了解望姿态诊病发、耳、鼻、齿与龈、咽与喉的常见病征、临床意义。2.熟悉颈项、胸胁、腹部的常见病理形态、临床意义。了解腰背部、四肢的常见病征、临床意义。3.熟悉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的表现和鉴别。了解涎唾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其临床意义。2.熟悉大便、小便的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1.熟悉望小儿指纹的概念;望小儿指纹的方法。2.了解望小儿指纹诊病的原理。3.掌握风、气、命三关的划分;正常小儿指纹的表现;常见病理指纹及其临床意义。舌的形态结构、舌诊原理和舌象分析要点。2.望舌质:正常舌质的表现、意义;舌色淡白、淡红、红、绛、紫临床意义;舌下络脉的诊法、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3.望舌苔:正常舌苔的表现、临床意义;苔质厚薄、润燥、腐腻、床意义。4.舌质与舌苔互参,舌诊的一般临床意义,临床常见舌象及其意义。1.熟悉舌质、舌苔、舌象、舌诊的含义。2.熟悉中医诊舌的部位主要是舌质;舌的形态结构。了解舌的组织舌象形成的影响。3.熟悉脏腑在舌面的分布理论;舌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关系。4.熟悉舌诊的体位,伸舌姿势,诊舌的顺序,诊舌的注意事项。了解刮舌、揩舌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望舌质、望舌苔的临床意义。1.掌握淡红舌、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的表现、临床意义。2.掌握正常舌形的特征;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等舌形的表现、临床意义。3.掌握正常舌态的特征;痿软、强硬、歪斜、颤动、吐弄、短缩等舌态的表现、临床意义。4.熟悉诊舌下络脉的内容;舌下络脉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其临床意义。2.掌握白苔、黄苔、灰黑苔等苔色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舌质、舌苔综合分析的原则、临床意义。2.熟悉临床常见舌象的临床意义。了解舌象的动态分析;舌诊的临床意义。1.听声音:咳嗽、哮、喘、喷嚏、谵语、心音变化等的临床意义,逆、嗳气、肠鸣等声音的临床意义。2.嗅气味:口气、汗、痰、二便、带下以及病室气味改变的临床意影响正常声音的因素;异常呼吸音﹑啰音、心音异常的临床意义。2.掌握发声、音哑、鼻鼾的表现、临床意义;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言、言謇的特点、临床意义;喘和哮、短气的特征、区别、临床意义;常见咳声的特点、临床意义;虚实寒热诸证呕吐的特点、临床意义;呃逆、嗳气、呵欠、喷嚏、太息的表现、临床意义。3.熟悉病理语声的一般规律;失音与失语的区别;呻吟、惊呼的表征;肠鸣异常的表现、临床意义。之气的异常变化和临床意义。2.了解病室气味所主的常见病证。了解妇人脉、小儿脉和真脏脉的特点。1.脉诊的原理,脉诊的意义。2.诊脉部位:三部九候法、人迎寸口诊法、仲景三部诊法、寸口诊3.诊脉方法:时间、体位、指法、举按寻、平息、五十动、脉象要素。4.正常脉象:正常脉象的含义,正常脉象的特点和临床意义,脉象5.二十八脉的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6.相似脉的鉴别比较。相兼脉及其主病规律。真脏脉的含义、特征和临床意义。7.妇人妊娠脉象、临产脉象的特点。小儿脉诊的方法和特点。8.脉诊的临床运用及意义。脏腑组织的作用与脉象的形成间接相关。2.掌握寸口诊法的部位、方法、三部九候和分候脏腑。了解诊脉独内容。3.掌握诊脉的时间、体位和指法。熟悉指目、布指、举按寻、总按、单诊、平息、五十动等名词的含义。4.熟悉脉象要素(脉位、脉次、脉形、脉势)的含义与意义。1.掌握正常脉象的特征;有胃、有神、有根脉象的特征。2.熟悉正常脉象的含义;正常脉象特征与胃、神、根的关系;内外环境因素对脉象的影响。2.熟悉模拟脉、对举脉的含义;常见模拟脉与对举脉的内容。3.熟悉相兼脉的含义;脉象相兼的原理。掌握脉象相兼的原则;脉4.了解真脏脉的含义;“十怪脉”的名称、特点及临床意义。四、脉诊的临床意义病证进退预后的意义。胁、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内容和临床意义。1.按诊的体位、方法、注意事项。按诊触、摸、按、叩等法的操作方法,按诊的意义。2.按胸胁、按脘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方法、内容与临床意义。2.掌握腹部按诊的一般方法;脘腹部位的划分;按脘腹异常变化的意义;腹满、腹水、腹部肿块的按诊特点和临床意义。3.熟悉肌肤寒热、滑涩、疼痛、肿胀、疮疡的常见变化及其临床意4.熟悉按手足寒热变化的临床意义。5.了解按腧穴诊病的理论依据;诊断各脏腑病变常用的腧穴名称。掌握八纲基本证候的临床表现,熟悉其证候分析。1.八纲、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分析、鉴别要点。3.寒热辨证:寒证、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4.虚实辨证:实证、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5.阴阳辨证:阴证、阳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6.八纲证候相兼、错杂的含义、类型;证候真假的含义、类型、证候特征、病机、辨证要点;证候转化的含义、类型、实质。7.八纲辨证的意义。2.熟悉八纲辨证的概念;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各自的辨证意义。1.熟悉表与里、表证与里证概念的相对性;表里两纲的辨证意义。候分析、辨证要点;里证的概念、形成里证的三类原因。2.熟悉寒热辨证的意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证候分析。掌握寒证与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3.熟悉虚实辨证的意义。掌握虚证与实证的概念,实证、虚证的一般临床表现。4.熟悉阴阳两纲归类证候的依据与内容。概念、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熟悉证候真假的概念;证候真假的四种类型。掌握真寒假热证与基本病机。4.熟悉证候转化的概念;证候转化的三种类型;表里出入的含义;为寒证、实证转化为虚证的概念。四、八纲辨证的意义熟悉八纲辨证的特点;八纲作为辨证纲领的意义;八纲基本证候及其相互间的联系。1.病性及病性辨证的概念、意义。2.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3.阳虚证、阴虚证、亡阳证、亡阴证的概念、临床表4.气病证候、血病证候、气血同病证候的分类,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5.痰证、饮证、水停证、津液亏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6.喜证、怒证、忧思证、悲恐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2.熟悉内风与外风、伤寒与中寒、内湿与外湿、寒湿与湿热、内燥与外燥的区别。1.掌握阳虚证、阴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2.掌握亡阳证、亡阴证的概念、临床表现、汗出特征,了解其证候分析。2.了解常见血病证候的分类。熟悉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血析。熟悉血瘀证的成因。四、辨津液证候1.掌握痰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证候分析。现,了解其证候分析。4.熟悉痰、饮、水、湿的异同与关系。5.掌握津液亏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了解津亏与液脱的一般差别。相关证的鉴别。1.脏腑辨证的概念、适用范围和意义,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2.心病的病变范围、常见症状、病机特点,心病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3.肺病的病变范围、常见症状、病机特点,肺病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4.脾病的病变范围、常见症状、病机特点,脾病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5.肝病的病变范围、常见症状、病机特点,肝病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表现、证候分析。7.腑病的病变范围、常见症状、病机特点,腑病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8.脏腑兼病证候的概念、各脏腑兼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熟悉心的病变范围;心病的常见症、征。因及其各自的证候特点。1.熟悉肺的病变范围;肺的常见症、征。2.掌握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与痰热蕴肺证的鉴别。1.熟悉脾的病变范围;脾病的常见症、征。2.掌握脾气虚证、脾虚气陷证、脾阳虚证、脾不统血证、寒湿困脾别。1.熟悉肝的病变范围;肝病的常见症、征。2.掌握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证、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寒滞肝脉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的鉴别。1.熟悉肾的病变范围;肾病的常见症、征。2.掌握肾阳虚证、肾虚水泛证、肾阴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肾阴虚证与肾精不足证的鉴别。1.熟悉各腑病的病变范围;各腑病的常见症、征。2.掌握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胃阴虚证、胃热炽盛证、寒饮停胃证、寒滞胃肠证、食滞胃肠证、胃肠气滞证、虫积肠胃证、肠热腑实证、心火下称证与膀胱湿热证的鉴别。2.掌握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心脾气血虚证、心证、肺肾气虚证,心脾气血虚证与心肝血虚证的鉴别。熟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的概念;了解其各自的主要内容。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卫气营血的传变。表现、证候分析,三焦病证的传变。1.熟悉六经辨证的概念。阳明病证、阳明经证、阳明腑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分析。病等概念。1.熟悉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2.熟悉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3.了解卫气营血证的顺传、逆传等概念。析。3.了解三焦病证传变的顺传、逆传等概念。2.了解十二经脉的病证特点。3.了解奇经八脉各自的病证特点。类的诊断意义及常见病类知识。1.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病情资料属性的分类。2.常用的诊断思维方法。3.主症诊断的意义,围绕主症进行询查、诊病、辨证的思维方法。4.辨证诸法各自的特点、相互关系和综合运用;辨证统一体系的概5.“病”的概念与疾病诊断的意义,病、证、症的关系,疾病诊断1.了解病情资料的含义和意义,病情资料完整性、熟悉使病情资料完整的作法。2.了解病情资料准确、客观的含义。熟悉使病情资料准确、客观的要求。正确认识“脉症从舍”等的含义。4.熟悉必要性数据、特征性数据、偶见性数据、一般性资料、否定性资料的含义与意义。二、诊断思维的一般方法1.熟悉模拟法、归纳法、演绎法、反证法、模糊判断法等的概念、运用特点。2.熟悉临床诊断要以主症为中心,全面分析以辨别病性,特征症常是诊断的关键。2.熟悉确定主症的方法,围绕主症进行询查的思路、诊病的思路、辨证的思路。四、证候诊断思维2.掌握辨证主要是辨病位与病性,辨空间病位的具体项目,辨时间抽象病性的内容。3.掌握常见而规范的证名是由病位与病性的不同项目组合而成。熟把握病变规律、指导治疗的意义。2.熟悉疾病诊断的一般途径是根据病因或发病特点、病史、主症或特征症、特发人群、流行情况等。4.熟悉疾病分类的诊断意义,病性分类法、病状分类法、病位分类法、按科分类法各自的含义、举例与优缺点,常见病性类疾病、病状类疾病的基本特征。总的原则是提倡教师引导讲座,学生准备自学,集体讨论,老师讲评,答疑,组织答辩等形式教学。努力按一段时间一个专题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的自学和准备时间,然后集中组织一次教学双方研讨课,提高教学效果。31915171313171differeniation1本大纲的教学对象是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成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学习,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水平。大学医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医学英语阅读的能力,一定的医学英语为工具进行医学专业学习和医学科学研究。上。建立医学专业英语语言基本功,其重点定位在医学术语和医学特有语言的表达上。医学英语属专业英语教学,其要求如下:刊,英语医学会议文献及其他参考资料。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数据,抓住有要点。医学有关的问题进行简短的发言和讨论,表达思想清楚,语音、撰写医学论文,要求规范,无内容错误。习继续安排阅读、翻译、写作等。总的原则是提倡教师引导讲座,学生准备自学,集体讨论,老师讲评,答疑,组织答辩等形式教学。努力按一段时间一个专题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的自学和准备时间,然后集中组织一次教学双方研讨课,提高教学效果。获取教学反馈相信的主要来源和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成绩。I前言英语教学安排,教学质量检查的依据。II正文.教学目的合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学要求学生在医学专业英语方面应该达到以下基本要抓住要点和相关细节。.语表达能力:能用英语进行有关专业内容的一般性会话;能在充分准备后,就与本专业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或做简短的报告。表达基本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读理解能力:能顺利读懂医学相关专业题材的英语论文、资料以及原版教科书,阅业内容的短文和信函。个英语单词。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理解和语言错误。III教学组织与方法.考核办法:选修(限选,本科三年级学生),插本(考查);闭卷考试;考试时间课程结束后安排。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和病历书写等内容。诊法部分包括望、闻、问、切四诊,辨证部分包括八纲辨证、病性诊断的思路、辨证诊断的思路、病历书写的内容、格式和要求。训练。1.“诊断”的含义。2.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历,症、病、证的概念。3.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4.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5.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6.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8.熟悉诊、断、诊断、诊法的含义。9.熟悉问、望、闻、切四诊各自所指的主要内容。候、证型、病历的含义。了解症、病、证的区别与关系;所举名称各属何种概念。典型例证。容。4.问诊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二便、问经带等的内容,常见症状的表现及临床意义。熟悉问诊的意义;问诊的具体方法;问诊的注意事项。7.熟悉问一般情况的内容。了解问一般情况的意义。8.掌握主诉的含义;书写主诉的要求。了解主诉的诊断价值。9.掌握现病史的含义和内容。熟悉现病史的询问方法。了解问现病史的意义。10.熟悉既往健康状况和既往患病情况询问的内容。了解问既往史的意义。寒热往来的概念和临床意义。了解“寒热”产生的机理。义。痛的要点。症的临床意义。16.掌握耳鸣、耳聋、重听、目痒、目痛、目眩的含义。了解目昏、雀盲、歧视的异同。17.掌握失眠、嗜睡的含义和临床意义。了解失眠、嗜睡的病机;嗜睡与昏睡的区别。18.掌握临床常见饮食异常症状的含义和意义。了解不欲食、纳少和纳呆的区别。主要表现和临床意义。表现和意义。的基本内容和临床意义;了解望诊诊断病证的原理,局部望诊的主要12.望诊的概念,望诊的方法,望神色形态和局部望诊诊病辨证的原理,望诊的方法。13.望神: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神乱的典型表现、识别方法及临床意义。14.望色:正常色泽和病色的区别,面部色诊的分属部位,五色所主的病(症)证。15.望形:形体强、弱、胖、瘦、常见畸形的表现及临床意义。16.望姿: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及临床意义。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床意义。19.望二阴:望前阴、望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20.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白、痈疽疔疖等的表现及一般临床意义。意义。22.望小儿指纹:望指纹的方法,正常指纹,指纹变化的一般临床意义。表现和临床意义。了解望神的原理;神乱的表现和临床意义;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6.掌握望色的概念;常色与病色、主色与客色、善色与恶色的概念及特点;五种病色的面部分候脏腑的理论。床意义。现和临床意义。4.熟悉小儿囱门、颜面、目、口唇的病理形态、临床意义。了解头发、耳、鼻、齿与龈、咽与喉的常见病征、临床意义。床意义。6.熟悉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的表现和鉴别。了解涎唾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3.掌握痰涕、呕吐物的主要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了解涎唾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4.熟悉大便、小便的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4.熟悉望小儿指纹的概念;望小儿指纹的方法。5.了解望小儿指纹诊病的原理。6.掌握风、气、命三关的划分;正常小儿指纹的表现;常见病理指纹及其临床意义。理和舌象分析要点。5.舌的形态结构,舌诊原理,舌面的分布,舌诊的内容,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歪斜、短缩、吐弄的表现、临床意义;舌下络脉的诊法、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现、临床意义;苔色白、黄、灰黑的表现、临床意义。8.舌质与舌苔互参,舌诊的一般临床意义,临床常见舌象及其意义。6.熟悉舌质、舌苔、舌象、舌诊的含义。各种乳头的形态特征;丝状乳头、蕈状乳头对舌象形成的影响。8.熟悉脏腑在舌面的分布理论;舌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关系。临床意义。床意义。5.掌握淡红舌、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的表现、临床意义。6.掌握正常舌形的特征;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等舌形的表现、临床意义。8.熟悉诊舌下络脉的内容;舌下络脉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3.掌握舌苔厚薄、润燥、腻腐、剥落、偏全、真假等苔质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4.掌握白苔、黄苔、灰黑苔等苔色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苔综合分析的原则、临床意义。4.熟悉临床常见舌象的临床意义。了解舌象的动态分析;舌诊的临床意义。解正常声音的特点,病室气味所主的常见病证。低、强弱、清浊等变化的临床意义,呕吐、呃逆、嗳气、肠鸣等声音的临床意义。4.嗅气味:口气、汗、痰、二便、带下以及病室气味改变的临床意义。异常呼吸音﹑啰音、心音异常的临床意义。点、临床意义;喘和哮、短气的特征、区别、临床意义;常见咳声的特点、临床意义;义。常所主病证的一般规律;顿咳和白喉的咳声特征;肠鸣异常的表现、临床意义。意义。4.了解病室气味所主的常见病证。主病规律;熟悉脉诊的原理,脉象的生理变异;了解妇人脉、小儿脉和真脏脉的特点。9.脉诊的原理,脉诊的意义。10.诊脉部位:三部九候法、人迎寸口诊法、仲景三部诊法、寸口诊法。11.诊脉方法:时间、体位、指法、举按寻、平息、五十动、脉象要素。12.正常脉象:正常脉象的含义,正常脉象的特点和临床意义,脉象的生理变异。13.二十八脉的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14.相似脉的鉴别比较。相兼脉及其主病规律。真脏脉的含义、特征和临床意义。15.妇人妊娠脉象、临产脉象的特点。小儿脉诊的方法和特点。16.脉诊的临床运用及意义。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仲景三部诊法的基本内容。等名词的含义。8.熟悉脉象要素(脉位、脉次、脉形、脉势)的含义与意义。3.掌握正常脉象的特征;有胃、有神、有根脉象的特征。6.掌握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缓脉、濡脉、弱脉、微脉、结脉、促脉、代脉等19种脉象的特征及临床意义。熟悉散7.熟悉模拟脉、对举脉的含义;常见模拟脉与对举脉的内容。9.了解真脏脉的含义;“十怪脉”的名称、特点及临床意义。熟悉脉诊对判断病变性质、辨别病证部位、分辨邪正盛衰、推断病证进退预后的意义。掌握按诊的方法,按脘腹的内容和意义;熟悉按诊的意义,按胸胁、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内容和临床意义。3.按诊的体位、方法、注意事项。按诊触、摸、按、叩等法的操作方法,按诊的意义。4.按胸胁、按脘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方法、内容与临床意义。熟悉按诊的含义和意义;按诊的体位、手法、顺序。了解按诊的注意事项。6.熟悉诊虚里的部位、方法和临床意义;按胸部、按乳房、按胁部的一般临床意义。部肿块的按诊特点和临床意义。诊尺肤的临床意义。9.熟悉按手足寒热变化的临床意义。临床表现,熟悉其证候分析。8.八纲、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10.寒热辨证:寒证、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11.虚实辨证:实证、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12.阴阳辨证:阴证、阳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14.八纲辨证的意义。3.了解八纲作为辨证纲领的意义。4.熟悉八纲辨证的概念;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各自的辨证意义。的三类原因。床表现。7.熟悉虚实辨证的意义。掌握虚证与实证的概念,实证、虚证的一般临床表现。8.熟悉阴阳两纲归类证候的依据与内容。要点。疾病的本质,辨证时主要分析其中的主次缓急。床表现、辨证要点;真虚假实证与真实假虚证的概念。熟悉真热假寒证与真寒假热证、真虚假实证与真实假虚证的基本病机。实证的本质。掌握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实证转熟悉八纲辨证的特点;八纲作为辨证纲领的意义;八纲基本证候及其相互间的联系。证候、辨情志证候中常见证型的概念、临床表现。7.病性及病性辨证的概念、意义。8.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9.阳虚证、阴虚证、亡阳证、亡阴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10.气病证候、血病证候、气血同病证候的分类,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11.痰证、饮证、水停证、津液亏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12.喜证、怒证、忧思证、悲恐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候分析。4.熟悉内风与外风、伤寒与中寒、内湿与外湿、寒湿与湿热、内燥与外燥的区别。4.掌握阳虚证、阴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5.掌握亡阳证、亡阴证的概念、临床表现、汗出特征,了解其证候分析。气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2.了解常见血病证候的分类。熟悉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气随血脱证的概念、证候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熟悉血瘀证的成因。6.了解常见的气血同病证候。熟悉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气随血脱证的概念、证候表现的原则、病机。6.掌握痰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8.了解病性“水”的特征、形成机理。掌握水停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9.熟悉痰、饮、水、湿的异同与关系。10.掌握津液亏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了解津亏与液脱的一般差别。解情志证的证候分析。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及相关证的鉴别。9.脏腑辨证的概念、适用范围和意义,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10.心病的病变范围、常见症状、病机特点,心病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11.肺病的病变范围、常见症状、病机特点,肺病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12.脾病的病变范围、常见症状、病机特点,脾病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13.肝病的病变范围、常见症状、病机特点,肝病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15.腑病的病变范围、常见症状、病机特点,腑病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16.脏腑兼病证候的概念、各脏腑兼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熟悉心的病变范围;心病的常见症、征。掌握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虚脱证、心火亢盛证、心脉痹阻证、自的证候特点。3.熟悉肺的病变范围;肺的常见症、征。蕴肺证、寒痰阻肺证、饮停胸胁证、风水相搏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热炽盛证与痰热蕴肺证的鉴别。3.熟悉脾的病变范围;脾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新能源电池CCS集成母排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无线蓝牙肉类温度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血栓弹力图检测试剂盒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核电站管道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环氧干式变压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超声软组织手术刀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一次性3D储液袋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聚氨酯泡沫开孔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家具弹性带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合同范本】服装专卖店加盟合同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上海铁路局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国旗班指挥刀训练动作要领
- 春季安全开学第一课
-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教学课件
- 肖像绘画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同等学力英语申硕考试词汇(第六版大纲)电子版
- 墓地个人协议合同模板
- 2024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各年级教师用书七年级(上册)
- 中日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