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学期重庆高中地理高一期末培优卷2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重庆高中地理高一期末培优卷2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重庆高中地理高一期末培优卷2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重庆高中地理高一期末培优卷2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重庆高中地理高一期末培优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重庆高中地理高一期末培优卷2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24秋•重庆月考)北京时间2018年10月29日,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射出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的是()A.在海滨户外进行日光浴 B.在沙漠探险旅途中用罗盘定方向 C.在家中收看卫星电视 D.工作中使用有线电话9月6日20时02分,太阳爆发了有史以来最耀眼的耀斑。如图为太阳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2﹣2题。2.(2023秋•江津区期末)此次耀斑爆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B.影响有线电通信 C.北京地区上空出现极光现象 D.发生“磁暴”现象月球深部物质和内部结构是理解月球起源和演化奥秘的钥匙,根据天然月震和人为地震波提供的资料,天文学家确认:月球有着和地球类似的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并结合月球内部地震波速度及物质密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2023秋•江津区期末)月球内部变化最显著的不连续面主要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4.(2023秋•江津区期末)结合图文资料,可以推断()①月壳的厚度最薄②月球内部可能存在软流层③月核不可能处于液态④月幔的密度最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如图为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向和风力随时间的变化(图中数字代表风力等级,当日该市风力等级在0~4级变化;图中圆点表示某一时刻的风向、风力状况,每两个圆点之间相差2个小时。空心圆为起点,表示凌晨1:0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当日在观测站释放一只氢气球,其在1km高度以下的运动轨迹如图(坐标轴原点表示起点)。由图可知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如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读图完成6﹣8小题。6.地质时期,地球CO2浓度变化最大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海陆变迁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D.生物的呼吸作用7.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植物大部分是()A.海生藻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蕨类植物8.中生代末期,陆地上大规模灭绝的生物是()A.原始鱼类 B.被子植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黄海中央水团分布在黄海中央水下洼地区域,分为性质不同的上、下两层,两者之间出现明显的温跃层。温跃层仅位于海面下20m—30m,远浅于海面下100m—200m的全球平均水平。如图为黄海中部海区某月海水湿度垂直结构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9.影响黄海冷水团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海底地形 B.大气环流 C.陆地轮廓 D.洋流性质10.黄海冷水团对黄海渔业资源丰富的影响主要是()A.形成寒暖流交汇 B.汇集多种海洋生物 C.造成冷海水上泛 D.提供稳定水流环境如图示意美洲中部等高线地形图,及附近海洋表面风场。据此完成11﹣12题。11.M地典型植被的显著特征是()A.根系发达,叶面小 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草类较高,树木稀12.图中海域水温最低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在适当条件下,组成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如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喀斯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13.图中甲、乙、丙三处地貌名称分别是()A.峰丛,洼地,石笋 B.峰林,洼地,石柱 C.峰丛,洼地,石幔 D.峰林,洼地,石钟乳14.该处地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气候条件为()A.高温多雨 B.暗河流经 C.岩石破碎 D.风沙较多洞穴呼吸,指通过洞口及围岩裂隙等通道,洞穴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当洞内空气的温度低于洞外时,空气交换以洞外流入洞内(即吸气)为主;反之,则以洞内流出洞外(即呼气)为主。读某地溶洞示意图,回答15﹣15题。15.该溶洞形成的主要作用是()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海浪侵蚀 D.流水堆积2023年暑假期间,我国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到南美洲西海岸某地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如图示意该地区的土壤表面等高线(实线,单位:米)和基岩表面等高线(虚线,单位:米)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相对高度最大可能为()A.25米 B.44米 C.34米 D.35米二.解答题(共4小题)17.(2024秋•重庆月考)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湖陆风是一种存在明显日变化的天气现象。博斯腾湖位于天山南麓,湖风与谷风的共同存在,使得博斯腾湖的湖风特征不同于其他湖泊(如图1)。如图2示意博斯腾湖北侧和西北侧站点在垂直湖岸方向上逐时年平均风速日变化(凹的湖岸线会削弱湖陆风循环),当风速大于该侧全日平均值时,吹湖风。反之,吹陆风。(1)据图文资料,比较博斯腾湖西北侧与北侧的湖风的差异。(2)从地形和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博斯腾湖西北侧与北侧湖风强弱差异产生的原因。(3)有甲、乙两同学画了以下剖面图表示M城镇夜间的气流状况(甲图、乙图),你认为谁画的对,并说明理由。18.(2024•江津区开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口附近水域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程度海水与河水分层现象,一般来说,淡水位于密度较大的海水之上。戴维森海流(如图)是发生在美国西海岸固定时段的局地沿岸流,其主要是陆地大量径流汇入海洋后,在海洋表层形成高于邻近海水面的淡水楔,在重力、风力与地转偏向力平衡下形成的海流。(1)指出戴维森海流发生季节与流向,并说明判断理由。(2)简析淡水楔对所在海域生产力产生的不利影响。19.(2023秋•九龙坡区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实地探究部分地貌的形成原因,开启了横跨中国东西的研学之旅。研学之旅共分四站:第一站生命禁区—罗布泊;第二站丝绸明珠—敦煌;第三站一半塞北一半江南—贺兰山麓;第四站“大地之树”—黄河入海口。①②③④为四站典型地貌景观。材料二“潮汐树”又称“大地之树”,通常出现在沿海滩涂,其主干朝向海洋一侧,枝杈朝向陆地一侧。潮水涨落是“潮汐树”的动力来源,涨潮时水流速度比落潮时慢。材料三研学小组在第三站观察后绘制了当地典型地貌等高线地形图。(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貌名称。①,②,③。(2)①地貌是由作用形成的,③地貌是由作用形成的,②地貌通常分布在等位置。(3)根据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判断该地的盛行风向为风。甲乙两地的高差最有可能是。A.15米B.22米C.40米D.45米(4)“潮汐树”的形成和涨落潮有关:涨潮时,海水对滩涂主要是(沉积/侵蚀)作用;落潮时,海水对滩涂主要是(沉积/侵蚀)作用。20.(2024秋•重庆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风火山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多冻土发育。全球气候变暖使地表径流显著影响冻土活动层的土壤孔隙与水分,导致冻土活动层的入渗速率增大。研究发现,与其他部位相比,阳坡坡顶的入渗速率最大,但土壤表层含水量最少。如图示意该流域冻结初期冻土活动层各坡向坡位的入渗速率随时间的变化。(1)归纳该流域冻结初期冻土活动层入渗速率的总体特征。(2)该流域地表径流变化会导致入渗速率变大,请说明其过程。(3)分析阳坡坡顶土壤表层含水量最少的气候原因。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重庆高中地理高一期末典型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24秋•重庆月考)北京时间2018年10月29日,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射出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的是()A.在海滨户外进行日光浴 B.在沙漠探险旅途中用罗盘定方向 C.在家中收看卫星电视 D.工作中使用有线电话【分析】太阳大气外部结构由里到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光球层会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色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耀斑会扰乱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日冕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会使地球高纬地区上空出现极光。【解答】解:太阳活动爆发对太阳辐射影响较小,不影响日光浴活动,A正确。太阳活动爆发会导致卫星信号受到干扰,对使用无线电话有影响,D错误。太阳活动通过影响地球磁场和电离层而影响罗盘指示方向及卫星电视,BC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9月6日20时02分,太阳爆发了有史以来最耀眼的耀斑。如图为太阳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2﹣2题。2.(2023秋•江津区期末)此次耀斑爆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B.影响有线电通信 C.北京地区上空出现极光现象 D.发生“磁暴”现象【分析】太阳大气外部结构由里到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光球层会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色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耀斑会扰乱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日冕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会使地球高纬地区上空出现极光。【解答】解:太阳活动会扰乱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但不会导致地震,地震的产生于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有关,AB错误。太阳活动产生的强电磁波会使地球磁场扰动,产生磁暴现象,D正确。极光多出现在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中国最北的地方纬度在53°N左右,北京不会发生极光,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月球深部物质和内部结构是理解月球起源和演化奥秘的钥匙,根据天然月震和人为地震波提供的资料,天文学家确认:月球有着和地球类似的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并结合月球内部地震波速度及物质密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2023秋•江津区期末)月球内部变化最显著的不连续面主要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分析】地震发生时产生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其中纵波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横波只能通过固态;在相同的介质中,纵波的速度均大于横波。【解答】解:图示月震波在地下有两个明显的变化,大约在深度65千米和1400千米处,65千米波速快速增加,1400千米处,波速快速降低,说明两侧物质组成不同,所以月球内部变化最显著的不连续面主要有2个,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月球内部不连续面的个数,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问题。4.(2023秋•江津区期末)结合图文资料,可以推断()①月壳的厚度最薄②月球内部可能存在软流层③月核不可能处于液态④月幔的密度最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分析】地震发生时产生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其中纵波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横波只能通过固态;在相同的介质中,纵波的速度均大于横波。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其中地壳为最薄的一层,地壳平均厚度约17公里;地幔介于地壳与地核之间,又称中间层,自地壳以下至2900公里深处;地幔以下大约5100公里处地震横波不能通过称为外核,5100—6371公里是内核;则地核的厚度超过3400公里,是地球内部圈层中最厚的一层。其中地壳和上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解答】解:根据上题可知,月球内部有2个不连续面,依次是月壳、月幔和月核,其中月壳的平均厚度大约是65千米,是内部最薄的圈层,故①正确。图示第一个不连续面以下月震波的波速都增大,说明月球可能有类似于地球的软流层,②正确。图示在1400~1500米深度处,横波波速接近于0,说明月核有可能处于液态;从右侧密度图可以看出,月核密度最大,③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月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特点,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问题。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如图为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向和风力随时间的变化(图中数字代表风力等级,当日该市风力等级在0~4级变化;图中圆点表示某一时刻的风向、风力状况,每两个圆点之间相差2个小时。空心圆为起点,表示凌晨1:0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当日在观测站释放一只氢气球,其在1km高度以下的运动轨迹如图(坐标轴原点表示起点)。由图可知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分析】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水平面上的气压梯度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且与等压线垂直,从而形成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在近地面,风除了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的影响,还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近地面风向总是与等压线斜交。【解答】解:1时低空为东风,7时低空为东北风,19时低空为东南风,故ABD错。氢气球先向北飘,然后转向西南,说明风先是南风,然后转为东北风,在此过程中,氢气球是从低空逐渐上升的,从图中看,只有13时低空(海拔150m)风向为南风,C对。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力分析,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如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读图完成6﹣8小题。6.地质时期,地球CO2浓度变化最大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海陆变迁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D.生物的呼吸作用【分析】地质时期,地球CO2浓度变化与植被的多少关系比较大。二氧化碳的存在,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植被覆盖率与二氧化碳之间呈负相关。【解答】解:读图可知,地质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下降,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植物的出现和发展,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导致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故C正确。海陆变迁对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影响不大,故A错误。火山爆发以及生物的呼吸作用都会使得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故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主要考查了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7.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植物大部分是()A.海生藻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蕨类植物【分析】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解答】解:古生代时期出现的陆地植被主要是蕨类植物,故D正确。海生藻生长在海洋中,裸子植物兴盛于中生代,被子植物在新生代达到繁盛,故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生物的演化历程,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难度小。8.中生代末期,陆地上大规模灭绝的生物是()A.原始鱼类 B.被子植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分析】地球生命的演化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解答】解:中生代末期,大于6500万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次物种大灭绝,中生代时期繁盛的、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大量灭绝,C正确。原始鱼类主要在古生代末期大规模灭绝,A错误。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在新生代时期达到繁盛,在中生代末期没有大规模灭绝,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地球生物的演化历程。黄海中央水团分布在黄海中央水下洼地区域,分为性质不同的上、下两层,两者之间出现明显的温跃层。温跃层仅位于海面下20m—30m,远浅于海面下100m—200m的全球平均水平。如图为黄海中部海区某月海水湿度垂直结构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9.影响黄海冷水团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海底地形 B.大气环流 C.陆地轮廓 D.洋流性质【分析】影响黄海冷水团形成的主要因素从发生地理位置、海底地形、上层水和周围的沿岸水运动等角度分析。【解答】解:黄海中央水团分布在黄海中央水下洼地区域,冬季时残留在海底洼地中,在增温季节,相对于变性剧烈的上层水和周围的沿岸水,才显现为冷水,故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海底地形,故A对。黄海冷水团形成与大气环流、陆地轮廓、洋流性质关系不大,BCD错。故选:A。【点评】本题以黄海中部海区某月海水温度垂直结构图为载体,考查影响黄海冷水团形成的主要因素,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地理问题。10.黄海冷水团对黄海渔业资源丰富的影响主要是()A.形成寒暖流交汇 B.汇集多种海洋生物 C.造成冷海水上泛 D.提供稳定水流环境【分析】鱼类丰富条件与湖域封闭、深度、水温、环境有关。【解答】解:冷水团能在夏季保证一定深度的海水处在相对低温高盐的状态,这个水温非常适合虾夷扇贝、海参等等深海养殖作物的生长,同时对附近洄游鱼类的洄游路线也有极大影响,因此可以汇集多种海洋生物,B正确。由黄海冷水团的成因可知,并没有形成寒暖流交汇、造成冷海水上泛、提供稳定水流环境,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黄海中部海区某月海水湿度垂直结构图为载体,考查黄海冷水团对黄海渔业资源丰富的影响,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地理问题。如图示意美洲中部等高线地形图,及附近海洋表面风场。据此完成11﹣12题。11.M地典型植被的显著特征是()A.根系发达,叶面小 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草类较高,树木稀【分析】影响植被生长的因素有地形、气候、土壤、人类活动等。【解答】解:据图中等高线可知,M地位于热带,东面是墨西哥湾,M地位于图中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植被是热带雨林,板状根大,树干长,C正确。“根系发达,叶面小”是干旱地区的典型植被特征,A错误。常绿硬叶林“叶质坚硬,树皮厚”,B错误。“草类较高,树木稀”是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的植被特征,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美洲中部等高线地形图、海洋表面风场图等为载体,考查植被的知识,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地理问题。12.图中海域水温最低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分析】影响水温分布的因素有纬度、洋流、季节、海水深度等。【解答】解:海水温度总体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图中四地相对而言,②③位于较低纬度,①④纬度较高,BC错。①处在离岸风作用下,形成上升流,冷海水上泛导致水温较低;④受向岸风影响,水温较高,因此①水温最低,A正确,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美洲中部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考查海域水温的知识,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地理问题。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在适当条件下,组成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如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喀斯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13.图中甲、乙、丙三处地貌名称分别是()A.峰丛,洼地,石笋 B.峰林,洼地,石柱 C.峰丛,洼地,石幔 D.峰林,洼地,石钟乳【分析】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以及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地下河、暗湖等。【解答】解:甲乙是喀斯特地貌位于地上的部分,峰丛景观是由基座相连的石灰岩石峰构成的地貌景观,甲符合;乙位于两高地之间的低地,为洼地;丙为溶洞内部的景观,石笋为碳酸钙石灰岩,位于溶洞洞底的尖锥体,丙符合,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貌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4.该处地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气候条件为()A.高温多雨 B.暗河流经 C.岩石破碎 D.风沙较多【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沉积岩经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受外力侵蚀作用,初期形成峰丛、石芽与溶沟,由于石灰岩容易受流水的溶蚀作业,被侵蚀明显,随着侵蚀作用的不断进行,峰丛被溶蚀成为峰林,随着溶蚀作用的持续,形成孤峰、残丘。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流水堆积还形成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笋。【解答】解: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多分布在云贵及广西地区,分布区岩石以石灰岩为主,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润,高温多雨,地表溶蚀作用较强,A正确。暗河流经和岩石破碎不属于气候条件,BC错误。当地气候湿润,风沙较少,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貌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洞穴呼吸,指通过洞口及围岩裂隙等通道,洞穴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当洞内空气的温度低于洞外时,空气交换以洞外流入洞内(即吸气)为主;反之,则以洞内流出洞外(即呼气)为主。读某地溶洞示意图,回答15﹣15题。15.该溶洞形成的主要作用是()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海浪侵蚀 D.流水堆积【分析】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解答】解:溶洞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溶洞的形成是由于石灰岩受到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由碳酸钙变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顺水流走,形成溶洞;碳酸氢钙在适当的地方还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形成钟乳石、石笋等景观。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2023年暑假期间,我国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到南美洲西海岸某地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如图示意该地区的土壤表面等高线(实线,单位:米)和基岩表面等高线(虚线,单位:米)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相对高度最大可能为()A.25米 B.44米 C.34米 D.35米【分析】根据等高距和等高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可以确定图中任何一点的海拔高度范围,采取交叉相减的方法计算相对高度。【解答】解:图中实线是等高线,等高距是5米,最高处位于山峰处,其海拔范围在845米到850米之间,最低处的海拔高度在815米到820米之间,则相对高度在25米到35米之间,所以相对高度最大值可能为34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属于基础题,掌握判断方法即可解答。二.解答题(共4小题)17.(2024秋•重庆月考)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湖陆风是一种存在明显日变化的天气现象。博斯腾湖位于天山南麓,湖风与谷风的共同存在,使得博斯腾湖的湖风特征不同于其他湖泊(如图1)。如图2示意博斯腾湖北侧和西北侧站点在垂直湖岸方向上逐时年平均风速日变化(凹的湖岸线会削弱湖陆风循环),当风速大于该侧全日平均值时,吹湖风。反之,吹陆风。(1)据图文资料,比较博斯腾湖西北侧与北侧的湖风的差异。(2)从地形和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博斯腾湖西北侧与北侧湖风强弱差异产生的原因。(3)有甲、乙两同学画了以下剖面图表示M城镇夜间的气流状况(甲图、乙图),你认为谁画的对,并说明理由。【分析】(1)由于陆地与湖泊的比热差异,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在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湖泊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湖泊吹向陆地;夜晚,陆地气温低于湖泊,在陆地近地面形成高压,湖泊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湖泊。(2)博斯腾湖西北侧与北侧湖风强弱差异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地形差异、热力环流差异等角度分析。(3)山谷风的形成:山谷风是在天气晴朗的山地区域,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日出后山坡受热,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变小,但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增温较慢,密度仍较大,因而空气自山谷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比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要快,因而气温下降、空气密度增大均较山谷上方同高度空气更快,使空气沿山坡流向山谷,形成山风。【解答】解:(1)湖风是湖泊吹向周边陆地的风,出现在白天,据图示可知在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里是北侧的湖风比西北侧的风速更大;当风速大于该侧全日平均值时吹湖风,相对而言北侧湖风开始的时间比西北侧稍早;在平均值之上的时间说明湖风持续时间,据图可知北侧持续时间比湖西北侧略长;从峰值看,北侧湖风最大风速出现的时间晚于西北侧湖风的最大风速出现时间。(2)地形方面:湖的北部山地大致为东西走向,西北侧山地为东北—西南走向,白天北侧山地南坡面积相对更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西北侧山地多,且湖的北侧离北部山区更近,气温更高气压更低,单位距离间的气压梯度力大,更有利于湖风的发展,使湖风风力更大;从山谷风的角度考虑:由于北侧山地增温快,北侧形成的谷风更强,且湖的北侧距离山地更近,与湖风叠加使得湖风更强;由于凹的湖岸线会削弱湖陆风,而图中可以看到博斯腾湖西北岸有明显的凹陷,说明湖泊面积相对较小,会削弱湖陆风循环,使得湖西北侧的湖风风速比湖北侧站点的风速要小。(3)夜间,湖泊与陆地同时降温,但由于湖泊热容量大,降温较少,导致湖泊温度相对较高,气压相对周边陆地较低,受陆风和山风的影响较大,所以M城镇夜间受山风(陆风)影响也较显著。读图可知甲图中湖泊处等温面向上凸起,说明等温面凸向低值,说明近地面温度较高;等压线向下弯曲,说明等压线数值凸向高值,说明近地面气压较低,由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所以M城镇应吹山风,与甲同学画的图相符合,故此甲图正确。故答案为:(1)北侧的湖风比西北侧的风速更大;北侧湖风开始的时间比西北侧稍早;持续时间比湖西北侧略长;北侧湖风最大风速出现的时间晚于西北侧湖风的最大风速出现时间。(2)湖的北部山地大致为东西走向,西北侧山地为东北—西南走向,白天北侧山地南坡获得的太阳辐射较西北侧山地多;造成北部山区与南面谷地(湖面上空)的温差更大,形成的谷风更强;湖的北侧离北部山区更近,单位距离间的气压梯度力大,湖风风力更大;湖的北侧离北部山区更近,北侧天山谷风与博斯腾湖湖风叠加效应更强;凹的湖岸线会削弱湖陆风循环,湖西北侧的湖岸线是凹岸,使得湖西北侧的湖风风速比湖北侧站点的风速要小。(3)甲画的对。理由:夜间,湖泊温度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M城镇受山风(陆风)影响较明显。读图可知,甲图中,湖泊处等温面向上凸起,说明近地面温度较高;等压线向下弯曲,说明近地面气压较低,且吹山风,故甲同学画的图正确。【点评】本题以博斯腾湖北侧和西北侧站点在垂直湖岸方向上逐时年平均风速日变化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热力环流的原理以及应用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18.(2024•江津区开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口附近水域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程度海水与河水分层现象,一般来说,淡水位于密度较大的海水之上。戴维森海流(如图)是发生在美国西海岸固定时段的局地沿岸流,其主要是陆地大量径流汇入海洋后,在海洋表层形成高于邻近海水面的淡水楔,在重力、风力与地转偏向力平衡下形成的海流。(1)指出戴维森海流发生季节与流向,并说明判断理由。(2)简析淡水楔对所在海域生产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分析】(1)戴维森海流在冬季向北转流与入海径流、盛行风、地转偏向力有关。(2)海域生产力主要与海洋生物量有关,海洋生物量主要与营养盐、热量、光照条件等有关。【解答】解:(1)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由于冬季降水量大,河流补给量大,导致入海径流量大,从而形成淡水楔;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该海域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在海陆轮流、地转偏向力等作用下,表层海水向北流。(2)根据课本内容可知,海洋生物量主要与营养盐、温度、光照条件等呈正相关;所以淡水楔使得表层海水盐度降低,则海水的密度降低,使海水分层现象加剧,层结稳定;稳定的层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沿岸上升流,使得底层营养盐不易上泛至表层,海洋生物缺乏营养盐来源导致生产力降低。故答案为:(1)发生季节:冬季。流向:向北流。判断理由: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量大,入海径流量大,形成淡水楔;冬季盛行西风,受海陆轮流、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表层海水向北流。(2)淡水楔使表层海水盐度降低,则海水密度降低,海水分层现象加剧,层结稳定;稳定的层结抑制了沿岸上升流,底层营养盐不易上泛,海洋生物缺乏营养盐来源,导致生产力降低。【点评】本大题以戴维森海流的相关内容和图为切入点,设置2个小题,涉及戴维森海流发生季节与流向的原因、淡水楔对海域生产力的不利影响等,考查学生课本知识点运用能力和读图能力的素养。19.(2023秋•九龙坡区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实地探究部分地貌的形成原因,开启了横跨中国东西的研学之旅。研学之旅共分四站:第一站生命禁区—罗布泊;第二站丝绸明珠—敦煌;第三站一半塞北一半江南—贺兰山麓;第四站“大地之树”—黄河入海口。①②③④为四站典型地貌景观。材料二“潮汐树”又称“大地之树”,通常出现在沿海滩涂,其主干朝向海洋一侧,枝杈朝向陆地一侧。潮水涨落是“潮汐树”的动力来源,涨潮时水流速度比落潮时慢。材料三研学小组在第三站观察后绘制了当地典型地貌等高线地形图。(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貌名称。①风蚀蘑菇,②三角洲,③新月形沙丘。(2)①地貌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③地貌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②地貌通常分布在河流入海口等位置。(3)根据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判断该地的盛行风向为西北风。甲乙两地的高差最有可能是B。A.15米B.22米C.40米D.45米(4)“潮汐树”的形成和涨落潮有关:涨潮时,海水对滩涂主要是侵蚀(沉积/侵蚀)作用;落潮时,海水对滩涂主要是沉积(沉积/侵蚀)作用。【分析】(1)流水侵蚀形成峡谷,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等,海水侵蚀形成海水崖,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力沉积形成戈壁等。(2)塑造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3)新月形沙丘的背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