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试题化学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表示氮原子的符号和图示中能反映能级差别和电子自旋状态的是()A. B.714C.1s222.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A.含有H+B.c(OHC.pH=6.2的某电解质溶液D.c(OH3.图1和图2分别是1s电子的概率密度分布图和电子云轮廓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的每个小黑点都表示1个电子B.图1中的小黑点表示电子在核外所处的位置C.图2表明1s轨道呈球形,有无数对称轴D.图2表示1s电子只能在球体内出现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化铵溶液可以除铁锈B.刷牙用含氟牙膏可使牙齿更坚固C.氯碱工业电解槽采用阴离子交换膜D.铝盐与小苏打可以作泡沫灭火器药品5.在一刚性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2A(s)+2B(g)⇌2C(g)+D(g),若5min内B减少了0.6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2v(CB.容器内气体总密度不再改变是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C.5min末时用B表示反应速率为v(B)=0.12mol⋅D.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主要是其使活化分子的能量明显增加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填充3p、3d、4s能级的顺序为3p→3d→4sB.基态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C.少数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遵循构造原理D.构造原理中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7.下列实验设计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按甲的电路连接对反应塔进行防腐保护B.用乙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C.用丙探究硫酸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按丁设计锌铜“双液原电池”实现化学能持续转化为电能8.锅炉水垢是一种安全隐患,为除去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Na2CA.KB.沉淀转化的难易与溶解度大小有关C.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D.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9.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IIII……R7401500770010500……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A.R的最高正价为+3B.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IIA族C.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D.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10.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2Ag+Zn(OH)2⇌A.该电池属于二次电池和碱性电池B.Zn电极是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保持不变D.充电时,电池的正极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11.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或离子,其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A.两原子核外全部都是s电子B.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C.3p能级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和3p能级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D.原子核外M层上的s、p能级都充满电子,而3d能级上没有电子的原子和离子12.如图为水的电离平衡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四点所对应的Kw的大小关系:B.100°C时,0.01mol⋅L-1的NaOHC.若d点为盐酸溶液,稀释该溶液可由d点变化到a点D.25°C时,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NH4Cl13.如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饱和Na2SO4A.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有氧气生成B.从E出口逸出的气体是HC.从D出口流出的是较浓的NaOH溶液D.电路中转移4mol电子时,阳极区有1molH14.在恒温、恒容,体积为2L的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Xt/s050100150n(4.002.502.002.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00s时X2B.50s内X2OC.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D.T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815.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CO2水介质电池。电池示意图如下,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Zn(OH)42-=2Zn+O2↑+4OH-B.充电时,正极溶液中OH-浓度升高C.放电时,1molCO2转化为HCOOH,转移的电子数为2molD.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4OH-=Zn(OH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电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氧化还原反应NH3⋅BH3①发生还原反应的烧杯是(填“甲”或“乙”)。②外电路的电流方向:(填“a→b”或“b→a”)。③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Cl-移向④甲烧杯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利用反应NO2+NH3→N2+H2O17.短周期主族元素W、Q、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序数是6,Q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X与Z同主族,Z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元素Y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回答下列问题:(1)可以正确描述W原子结构的是____(填字母)。A.原子结构示意图:B.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云图像:C.碳−12原子:12D.原子的轨道表示式:(2)Z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基态Z原子的价电子中,两种自旋状态的电子数之比为。(3)基态X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其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4)图a、b、c分别表示W、Q,X和F的逐级电离能(Ⅰ)变化趋势(纵坐标的标度不同)。第一电离能的变化图是(填标号)。(5)W、Q、X、Y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填“>”或“<”)Q。18.盐的水解及沉淀的溶解平衡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常温下甲酸(HCOOH)的电离常数Ka①写出HCOONa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往其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促进HCOO-水解的是A.NH3B.NaOHC.NaCl②常温下,向20mL0.1mol⋅L-1HCOOH溶液中滴入0.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d点溶液中c(HCOOH)c(HCOO(2)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铜,其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10mol⋅L-1,向该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除去Cu2+(Ksp①常温下要使c(Cu2+)降低为10-5②向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H2S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当溶液中的c(S(3)25°C时,向NaOH溶液中滴加HA溶液(一种酸,酸性强弱未知)时,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浓度随加入的HA①若稀释a点溶液,则与稀释前相比,稀释后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会(填“增大”“不变”或“减小”)。②若c点溶液中溶质的总物质的量为xmol,向c点溶液中加入12xmol的HA,此时溶液满足的元素质量守恒式为19.H2S是存在于燃气中的一种有害气体,脱除(1)Claus氧化回收硫的反应原理为:i:2H2S(g)+ii:2H2iii:2H2①根据盖斯定律,反应iii中的ΔH3=②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气态分子中1mol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有关。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共价键H-SH-OS=OO=O键能/(kJ⋅mo339246a120结合(1)中反应原理a=。(2)电解法治理H2S是先用FeCl①进入电解池的溶液中,溶质是(填化学式)。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天然气中含有H2S杂质,某科研小组用氨水吸收得到NH4HS溶液,已知T°C时,Kb(NA.c(NB.c(HC.c(ND.c(H(4)工业上采用高温热分解H2S的方法制取H2,在膜反应器中分离出H2。101kPa下,H2①在密闭容器中,关于上述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KpB.低压有利于提高H2C.维持温度、气体总压强不变时,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则v(正)<v(逆)D.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当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②图中Q点:H2S的平衡转化率为;1330°C时,反应2H2S(g)⇌2H2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能反映能级差别和电子自旋状态的是轨道表示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能反映能级差别和电子自旋状态的是轨道表示式。2.【答案】B【解析】【解答】A、含有H+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如NaCl溶液中含有H2O电离产生的H+,但NaCl溶液显中性,A不符合题意。
B、当溶液中c(OH-)<c(H+)时,溶液显酸性,B符合题意。
C、常温下,pH=6.2的某电解质溶液显酸性。若无“酸性”条件,则pH=6.2的某电解质溶液可能显中性。因为当温度升高时,促进了H2O的电离,使得某电解质溶液中c(H+)=c(OH-)=10-6.2mol·L-1,溶液显中性,C不符合题意。
D、未指明温度,无法直接根据c(O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若溶液中c(H+)>c(OH-),则溶液显酸性。常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若无“常温”条件,则不可根据pH与7的大小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据此结合选项进行分析。3.【答案】C【解析】【解答】A、图1中小黑点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该空间内出现的概率,并不代表电子,A不符合题意。
B、图1中的小黑点表示电子在空间内出现的概率,不表示电子所处的位置,B不符合题意。
C、1s轨道呈现球形,有无数对称轴,C符合题意。
D、在界面内出现该电子的概率大于90%,界面外出现该电子的概率小于90%,不一定就只能在球体内出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图1表示的是电子云,小黑点表示空间内各电子出现的概率。图2表示的是电子云轮廓图,取电子云90%的部分,也就是出现概率较大的部分。据此结合选项进行分析。4.【答案】C【解析】【解答】A、NH4Cl溶液中存在NH4+的水解反应NH4++H2O=NH3·H2O+H+,使得溶液显酸性,能与铁锈反应。因此可用NH4Cl溶液除铁锈,A不符合题意。
B、刷牙用含氟牙膏,可使牙齿更坚固,B不符合题意。
C、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总反应式为2Cl-+2H2O=2OH-+Cl2↑+H2↑。为防止Cl2与OH-反应,应使用阳离子交换膜,C符合题意。
D、铝盐和小苏打可发生反应Al3++3HCO3-=Al(OH)3↓+3CO2↑,起到灭火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NH4Cl溶液显酸性,可与铁锈反应。
B、使用含氟牙膏可以使牙齿更坚固。
C、采用阴离子交换膜会使OH-移向阳极,与Cl2反应。
D、Al3+能与HCO3-反应生成CO2,起到灭火作用。5.【答案】B【解析】【解答】A、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C正vD逆=21,所以v(C)正=2v(D)逆,A不符合题意。
B、反应物中有固体,因此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质量发生变化;反应是在刚性密闭容器中进行,因此混合气体的体积不变。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发生变化,是一个变量。则当其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
C、反应速率指的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不能表示某个时间点的速率,C不符合题意。
D、温度升高,活化分子数目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也增大,反应速率加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A【解析】【解答】A、4s能级电子的能量低于3d能级,因此原子核外电子填充的顺序为3p→4s→3d,A符合题意。
B、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因此基态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4s2,B不符合题意。
C、少数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不遵循构造原理,如Cu:[Ar]3d104s1,C不符合题意。
D、构造原理中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4s能级电子能量低于3d能级。
B、根据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确定其价层电子排布式。
C、少数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都遵循构造原理。
D、构造原理中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7.【答案】C【解析】【解答】A、图甲中应用的是外加电流法,为电解池原理。被保护的反应塔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为阴极,A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中铜质搅拌器导热性强,容易使得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散失,影响测量结果,B不符合题意。
C、图丙中硫酸的浓度不同,其余条件都相同。因此可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符合题意。
D、图丁为原电池装置,Zn电极所在的电解质溶液应为ZnCl2溶液;Cu电极所在的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反应塔应做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铜质搅拌器导热性较强,易造成热量的散失。
C、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控制硫酸浓度不同,其余条件相同。
D、所用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应与电极材料相同。8.【答案】C【解析】【解答】A、用Na2CO3溶液可将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CaCO3,说明Ksp(CaCO3)<Ksp(CaSO4),A不符合题意。
B、沉淀的转化过程中,沉淀向着更难溶的方向进行,因此沉淀转化的难易与溶解度大小有关,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s)+CO32-(aq)⇌CaCO3(s)+SO42-(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SO42-cCO32-=KspCaSO4KspCaCO9.【答案】B【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元素R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位,所以R的最高正价为+2价,A不符合题意。
B、元素R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因此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所以元素R位于周期表的第ⅡA族,B符合题意。
C、元素R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2,C不符合题意。
D、由电离能数据只能判断元素R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无法确定其周期数,因此无法判断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元素R的原子失去第三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比失去第二个电子所需的能量大得多,说明元素R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2。据此结合选项分析。10.【答案】C【解析】【解答】A、该电池为可充电电池,因此属于二次电池。所用电极中含有Zn(OH)2,因此其电解质溶液显碱性,属于碱性电池,A不符合题意。
B、放电过程中Zn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因此Zn电极是电池的负极,B不符合题意。
C、电池工作时,H2O参与反应,使得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C符合题意。
D、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可充电电池为二次电池。
B、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C、电池工作过程中消耗H2O,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
D、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11.【答案】C【解析】【解答】A、原子核外全部都是s电子的有H、He、Li和Be,因此两元素不一定处于同一周期,A不符合题意。
B、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的元素为Ar;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6为的离子可能为S2-、Cl-、K+或Ca2+,因此与Ar不一定处于同一周期,B不符合题意。
C、3p能级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为Si元素。3p能级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5,为Cl元素。Si元素与Cl元素位于同一个周期,C符合题意。
D、满足条件的原子为Ar,离子可能为S2-、Cl-、K+或Ca2+。因此二者不一定处于同一周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选项信息确定其核外电子排布或元素符号,从而确定是否处于同一周期。12.【答案】B【解析】【解答】A、水的离子积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w不变;温度越大,Kw越大。因此图中四点Kw的大小关系为b>c>a=d,A不符合题意。
B、100℃时水的离子积Kw=10-6×10-6=10-12,0.01mol·L-1的NaOH溶液中c(OH-)=0.01mol·L-1,则溶液中cH+=KwcOH-=10-120.01=10-10mol·L-1,因此该溶液的pH=10,B符合题意。
C、稀释盐酸溶液,稀释过程中溶液仍然显酸性。a点溶液显中性,因此稀释盐酸的过程中,d点不会变为a点,C不符合题意。
D、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NH4+的水解平衡常数Kh=cNH3·H2O×cH+cNH13.【答案】D【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因此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有O2生成,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由E口逸出的气体为H2,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从D口排出的为浓度较大的NaOH溶液,C不符合题意。
D、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当转移4mol电子时,生成4molH+,因此阳极区有2molH2SO4生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左侧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为阳极;右侧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为阴极。阴极室内通入含有少量NaOH的水,所以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阳极室内的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内,因此D口排出的为浓度较大的NaOH溶液;E口排出的为H2。左侧阳极室内A口通入的为Na2SO4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因此F口排出的为O2;C口排出的为H2SO4。14.【答案】B【解析】【解答】A.100s时X2O5B.50s内X2O5浓度变化量为(4-2.5)mol=1.5mol,50s内X2O5分解速率=v=ΔnC.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若温度T1>T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则K1>K2,故C不符合题意;D.由表中数据可知,100s时处于平衡状态,平衡时n(X2O5)=2mol,则:2X2O5(g)=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转化率=反应量起始量×100%计算;15.【答案】B【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充电时的阴极反应式为Zn(OH)42-+2e-=Zn+4OH-;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因此充电时电池总反应式为2Zn(OH)42-=2Zn+O2↑+4OH-+2H2O,A不符合题意。
B、充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正极溶液中c(H+)增大,因此c(OH-)减小,B符合题意。
C、放电时CO2转化为HCOOH的电极反应式为CO2+2e-+2H+=HCOOH,因此1molCO2转化为HCOOH时,转移电子数为2mol,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4OH-=Zn(OH)4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电池示意图可知,放电过程中,Zn转化为Zn(OH)42-,因此左侧电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Zn-2e-+4OH-=Zn(OH)42-。右侧电极为正极,CO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COOH,其电极反应式为:CO2+2e-+2H+=HCOOH。充电过程中左侧电极Zn(OH)42-转化为Zn,发生还原反应,因此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OH)42-+2e-=Zn+4OH-。右侧电极上H2O发生氧化反应生成O2,因此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据此结合选项进行分析。16.【答案】(1)乙;b→a;甲;N(2)2NO【解析】【解答】(1)①甲烧杯中a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乙烧杯中b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乙
②在原电池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因此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b→a。
故答案为:b→a
③在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因此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Cl-移向甲烧杯。
故答案为:甲
④由分析可知,甲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NH3·BH3-6e-+2H2O=NH4++BO2-+6H+。
故答案为:NH3·BH3-6e-+2H2O=NH4++BO2-+6H+
(2)电极b中通入NO2,反应生成N2,过程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因此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2NO2+8e-+4H2O=N2+8OH-。标准状态下44.8LNH3的物质的量n(NH3)=2mol,NO2与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NO2+8NH3=7N2+12H2O。因此当有2molNH3参与反应时,被消除的NO2的物质的量为1.5mol。
故答案为:2NO2+8e-+4H2O=N2+8OH-;1.5
【分析】(1)a电极上NH3·BH3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NH4BO2。因此a电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NH3·BH3-6e-+2H2O=NH4++BO2-+6H+。b电极上H2O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因此b电极为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H+=2H2O。
(2)电极b上NO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N2,据此写出其电极反应式。由NH3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7.【答案】(1)A(2)1s22s22p63s23p4;1:2(3)2;(4)图a(5)O>N>C>Na;<【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W为C。
A、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符合题意。
B、碳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云为p轨道,共有x、y、z三种不同的运动方向,B不符合题意。
C、C-12原子可表示为612C,C不符合题意。
D、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由分析可知,Z为S,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基态Z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因此两种自旋状态的电子数之比为2:4=1: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4;1:2
(3)由分析可知,X为O。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其对成对电子数为2。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故答案为:2;
(4)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第一电离能越大。由于N的2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结构稳定,不易失去电子,因此第一电离能N>O。所以四种元素的电离能大小为:C<O<N<F,图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图a
(5)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电负性越大;金属元素的电负性最小。因此四种元素的电负性:O>N>C>Na。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N,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学的酸性W<Q。
故答案为:O>N>C>Na;<
【分析】W的原子序数为6,所以W为C。Q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因此Q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所以Q为N。X与Z同主族,且Z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所以X为O、Z为S。元素Y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因此Y为Na。据此结合题干设问分析作答。18.【答案】(1)HCOO—+H2O⇌HCOOH+OH—;D;5.6×10−5;<(2)6.8;Cu2++H2S=CuS↓+2H+;1×10−24(3)增大;3c(Na+)=2c(A—)+2c(HA)【解析】【解答】(1)①HCOO-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COOH和OH-,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O-+H2O⇌HCOOH+OH-。
A、加入NH3,NH3与H2O反应生成NH3·H2O,NH3·H2O电离产生OH-,会抑制HCOO-的水解,A不符合题意。
B、加入NaOH,溶液中c(OH-)增大,抑制HCOO-的水解,B不符合题意。
C、加入NaCl,对溶液中c(H+)、c(OH-)无影响,对HCOO-的水解平衡移动无影响,C不符合题意。
D、加水稀释,促进HCOO-的水解,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HCOO-+H2O⇌HCOOH+OH-;D
②d点溶液的pH=8,此时溶液中c(H+)=10-8mol·L-1,H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cHCOO-×cH+cHCOOH=cHCOO-×10-6cHCOOH=1.77×10-4,所以cHCOOHcHCOO-=10-81.77×10-4=5.6×10-5。
b点溶液显酸性,溶液中c(H+)>c(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HCOO-),所以溶液中c(Na+)<c(HCOO-)。
故答案为:5.6×10-6;<
(2)①Cu(OH)2的溶度积Ksp[Cu(OH)2]=c(Cu2+)×c2(OH-)=4×10-20,所以此时溶液中cOH-=KspCuOH2cCu2+=4×10-2010-5=2×10-7.5mol·L-1,此时溶液中cH+=KwcOH-=10-142×10-7.5=5×10-7.5mol·L-1。所以溶液的pH=-lg(5×10-7.5)=6.8。
故答案为:6.8
②通入H2S气体,Cu2+与H2S反应生成CuS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当溶液中的c(S2-)=10-12mol·L-1时,溶液中cCu2+=KspCuScS2-=1×1019.【答案】(1)-233;464(2)FeCl2、HCl;F(3)A;C(4)AB;50%;20.2【解析】【解答】(1)①根据盖斯定律可得,反应ⅲ的反应热ΔH3=12(3ΔH1-ΔH2)=12×[3×(-530kJ·mol-1)-(-1124kJ·mol-1)]=-233kJ·mol-1。
故答案为:-233
②反应ⅱ的反应热ΔH2=(2×2×339kJ·mol-1+3×120kJ·mol-1)-(2×2×akJ·mol-1+2×2×246kJ·mol-1)=-1124kJ·mol-1,解得a=464。
故答案为:464
(2)①反应池中FeCl3具有氧化性,H2S具有还原性,二者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Cl3+H2S=2FeCl2+2HCl+S↓。因此所得沉淀为S,反应后所得溶液为FeCl2和HCl。所以进入电解池的溶液中,溶质为FeCl2、HCl。
故答案为:FeCl2、HCl
②电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航空货运租赁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总经理聘任合同范本适用于高科技企业4篇
- 2025版教育产品销售公司在线课程开发外包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模特时尚秀场工作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员工劳动合同员工培训与发展基金合同
- 2024通信企业间光纤网络建设与租赁合同
- 2025年度高速公路停车服务区广告位租赁合同
- 2025年度个人自用房屋置换与买卖专项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展览馆场地租赁合同终止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体育赛事临设设施转让合同规范本3篇
- 我的家乡琼海
- (2025)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题库(附含答案)
- 《互联网现状和发展》课件
- 【MOOC】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上海健康医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适应性试卷
- 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年版)解读
- EDIFIER漫步者S880使用说明书
-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5届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C语言程序设计PPT(第7版)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头颈外科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