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陕西省五校重点中学高考语文三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学习王阳明思想的重要性。王阳明的一生很短暂,仅有五十七年,但他留给世人的财富却是无穷的。阳明心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四百年来影响深远,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挺立道德主体。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其实是由其本身的特质决定的。阳明心学本身就是自由活泼、积极主动的,极具创造性。它的第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性,即道德自由。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人是有良知的,人应该不断地发明良知、实践良知,振起人的精神生命。“致良知”是学问修养的灵魂与第一原则。他告诉了我们一条道德人格的上升通道,彰显了人性本来的光辉,强调人性的光辉不仅要照亮我们自身,甚至还要照亮他人。人不应该向下沉沦,不能为物欲所遮蔽,不能陷入异化之中而否定自我的人性。这一点,可以唤醒现代人冷漠的、功利的、庸俗化的心灵,反抗当下社会拜金主义、权力崇拜、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拯救当下的生态危机、信仰危机、道德伦理危机。提供生态智慧。王阳明对自然万物,包括草木、鸟兽、山水、瓦石等,都有一种深厚的生命关怀,强调“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他发挥了孔子的“仁爱”与孟子的“仁民爱物”思想,在他看.来,不仅是动植物等自然之物,甚至人造之物(如瓦),因其源于自然,又是人生存的不可或缺的物品,也都有生命,都有存在权利,都要顾惜。天地万物是一个生命整体,虽然人类必须取用动植物,但动植物仍有自身的价值,体现了一种普遍的道德关怀。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把“真诚恻怛”的仁爱之心发挥、扩充、实现出来,去应对万物,使万物各安其位,各遂其性。赋予今人实践道德、完善自我的勇气。大众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认可书本上、讲堂上的道理,但离开书本和讲堂后却难以躬行践履。“知行合一”其实正是针对这个问题而来的。做不到是因为还没能理会得透,理会透了自然做得到。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要在日用伦常之间,在礼乐刑政之间,将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发用出来,用来敬老爱亲,用来修身齐家,用来尽伦尽职,为政理事。做一分,就体认一分良知,体认一分良知,就要行一分。这一点,可以赋予今人实践道德、完善自我的勇气。涵养官德。阳明的亲身经历也提醒我们,为政之道在于明德、亲民。社会风气不好,首先在于官德不好。阳明在解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时,特别强调在明明德的基础上亲民。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者要修身以德,以仁德为核心价值,引领和实现政治的正义。官德不仅仅是一种职业道德,更是人的良知在政府事业上的直接运用。为官不讲官德,就是违背良知。进一步说,亲民就是要以民为本,视百姓为骨肉亲人,尊重民心民意,体察民间疾苦。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阳明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将社会教化、社会治理以及具体的行政手段结合起来,治理了很多难治之地,实现了民不骇政、四方咸宁。阳明的为官之道,对于今天加强党员干部修养、化解社会矛盾、转变政府职能等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阳明心学要旨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生态智慧。这些都是人类的宝贵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慢慢品味、躬身实践。(摘编自郭齐勇《阳明心学的世界影响与当代价值》)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的道德主体性即人的良知,良知具有提升道德人格、彰显人性光辉的道德自由。B.“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体现出了仁者使万物安其位、遂其性的普遍的道德关怀。C.“知行合一”强调的是道理需要躬行才能理会透彻,践履才能真正体认心中的良知。D.“明德、亲民”是指官员发挥良知、亲爱百姓,从而引领政治正义、从事政治实践。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方式,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阳明心学的世界影响与当代价值。B.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层递式结构,前半部分属理论层面,后半部分属践行层面。C.文章既分析了心学的理论,也结合了当代的某些问题,简明扼要,深入浅出。D.作者在肯定阳明心学的现实意义时,措辞有分寸感,体现出理性的行文态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强调学习王阳明思想,是因为当下社会异化,存在各种危机,需要拯救。B.如果现代人对万物有深厚的生命关怀和扩充仁爱的践行,社会风气应该会好转。C.只要践行在明明德的基础上亲民的为政之道,就可以实现民不骇政、四方咸宁。D.对阳明心学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品味与躬行,是现代人延续民族文化根脉的保证。2、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相形见绌(chù)饮鸩(zhèn)止渴溘(kè)然纨(wán)素B.商榷(què)枷锁(jiā)吐蕃族(bō)含情脉脉(mò)C.砥砺(dǐlì)蜷缩(juǎn)应声虫(yìng)放浪形骸(hé)D.赎罪(shú)驯顺(xùn)潭柘寺(zhè)蓊蓊郁郁(wěng)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后,某报以“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为标题进行报道。这个标题吸引了不少读者的眼球,但在许多读者赞赏的同时,也有不少读者持否定态度。请谈谈读者赞赏和否定的理由各是什么。4、对下面一段文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光懂得收藏素材还不行,那只是物理性的采集,你必须识别素材,你要与素材之间发生深刻的反应,就像化学实验室发生的那种“热反应”,如此,你才算是完成了个性化的“占有”。A.物理性的采集指写作者对素材进行有效合理运用。B.热反应是指写作者对素材应加以理解并灵活运用。C.个性化“占有”指写作者对素材要有独特的理解。D.写作不仅要收藏素材,更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一)①苏轼推挤不去已三年,鱼鸟依然笑我顽。人未放归江北路,天教看尽浙西山。尚书②清节衣冠后,处士③风流水石间。一笑相逢那易得,数诗狂语不须删。[注]①诗人因写诗嘲讽新法,被贬为杭州通判。这首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毛令,指县令毛国华。方尉,指县尉方武。②尚书:三国时期魏国尚书仆射毛玠。毛国华是毛玠的后人。③处士:唐代隐士、诗人方干。1.前两联突出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2.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强》)(2)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3)管弦呕哑,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4)_____________,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苏轼《赤壁赋》)(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6)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7)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郑變《竹石》)(8)克己复礼为仁。_____________,天下归仁焉。(《论语》)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套路刘明礼李院长退休了。虽说是按60岁退的,可他其实才58岁。为了能早点挣上工资,当初参加工作时,他往上虚报了2岁。这么多年,一直就按虚报的岁数算了。上了40多年班,从村赤脚医生干到市级医院的院长,业务水平没的说,老李一步一个台阶,也没什么不知足的。只是这么多年一直忙忙碌碌的,这猛地一闲下来,还真有点不适应。他先是带着老伴出国旅游了一遭,欧洲、新马泰,足足出去了一个月。可回来后在家待了没几天,老李就觉得浑身不自在了。他忙惯了,闲着没事干憋得慌。可总不能整天出去旅游吧?何况出去旅游,那钱跟抽水机抽水一样,哗哗地往外流,他也舍不得。老李不光心疼钱,而且觉得自己还年轻,身体也挺好,还想干点事呢。可干点什么好呢?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么多年他一直干医疗,对别的行业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他首先想到了去当坐诊专家。可亲戚朋友一致反对,说一个堂堂的大院长屈尊去当坐诊大夫,实在是掉价,挣那俩钱还不够让人笑话的呢。老李心想也是,何况自己从当副院长起就不搞临床了,现在医疗技术发展这么快,自己也不一定能干得了。当然这话他没跟任何人说,甚至老伴。老李当领导多年,极有城府,嘴比贴着封条还严实。老李又想到了医药商康总。康总经营药品有些年头了,老李当科主任时就和他打得火热,康总公司的好多销售渠道还是他帮着打开的呢。特别是他当了院长以后,康总更是把他奉为座上宾,今天请吃饭,明天约钓鱼,后天叫喝茶,几乎每周都得见面。医院药品采购的标,基本上都被这个姓康的中了。当然,每次中标后,康总都会拿来一点“意思”,老李不收,康总就笑嘻嘻地和他说:“李院,您对别人不放心,对我还不放心吗?干我们这行的都是这个套路,您可是不拿白不拿。”老李一想也是,我事先又没收受贿赂,这钱我要是不收,岂不是让他白白多赚?而且,对现在药品供应商的“套路”,老李心里跟眀镜一样。姓康的还不止一次对他说:“李院,等您退休了来我公司咱们一起干,凭您的能力和关系,一年挣个三五十万绝对不成问题。”甚至年前有一次,姓康的请老李吃完饭还要给他张卡,说给他打了五万块钱的“定金”:“您退休后的事咱就这么说定了啊……”想到这,老李拿过手机,给姓康的打了个电话。简单寒暄之后,老李开门见山,和姓康的说想加盟他的公司。没想到这个姓康的却一反常态,说:“李院长啊,您又不是不知道,这两年生意不太好做,利润太低,几乎没什么钱可挣,您又不缺钱,受那个累干吗?!”老李吃了个软钉子,不由得有点生气:“他奶奶的,这可真是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就凉。这就是某些人的套路!”可转念一想,不干也罢,在家侍花弄草、含饴弄孙,落得个清闲也没什么不好。放下电话,他亲自下厨弄了两个小菜,打开一瓶老酒,独自喝了起来。正喝着,老李的手机响了,是另一个药品供应商打来的:“李院,告诉你个不好的消息,康总出事了,刚被检察院带走了。”老李正喝得醉眼蒙昽,淡淡地说了一句:“关我屁事!”便挂了手机。过了没几天,检察院把老李也带走了,同时带走的还有其他医院的两个副院长。谁都没想到,只有老李当天就被放回来了。姓康的交代,这几年他陆陆续续给老李送了50多万。老李如实交代了,和姓康的说的严丝合缝。不过,每次姓康的给他的回扣,他都上交了单位的财务,有账可查。人们纷纷议论,老李这家伙,套路太深了……(摘编自《羊城晚报》)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李院长的退休生活作为记叙的主要内容,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重点写李院长与康总的交往,脉络分明。B.小说的语言具有诸多特点,如“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等生动、风趣,显得通俗易懂;“他奶奶的”等充满浓郁口语特色。C.小说中主人公称呼从退休前的“李院长”变成了退休后的“老李”很有深意,深刻说明了当今社会的人情淡薄和世态炎凉。D.“人们纷纷议论,老李这家伙,套路太深了……”小说以此结尾,既照应标题,又从侧面反映出了人们对老李的欣赏之情。2.小说中的老李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小说以“套路”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8、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范成大携箩驱出敢偷闲,雪胫冰须惯忍寒。岂是不能扃户坐,忍寒犹可忍饥难。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①果何心。(注)①《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意思是说,大自然负载着我的形体,它用生命使我劳苦,用老年使我闲适安佚,用死使我安息。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夹叙夹议,语言平易浅近,却能够于平淡之中见深情,真切动人。B.首联运用动作、心理、外貌、语言等手法,突出卖菜老翁饱经风霜的形象。C.“忍寒”“忍饥”作比较,对卖菜老翁来说,寒冷尚能忍受,饥饿实在难熬。D.叫卖之声和受冻雀儿、挨饿乌鸦的啼号之声一样凄苦,让人不忍心去听。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汉语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在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不说古诗词,单说日常用语就是如此。比如,单就一个“笑”字,就有前仰后合的大笑、勉为其难的苦笑、忍俊不禁的微笑、尖酸刻薄的嘲笑等区分,仅形容笑声就有“哈哈”“嘻嘻”“嘿嘿”“咯咯”“呵呵”“扑哧”等区别。可以说,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而善用语言,不仅可以更好地说出个人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以百花齐放的语言实践,营造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现在不会用复杂、微妙且精确的修辞,以及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作诗句。正如网友所说,“有时候脑子里想一件事,无法很利索、饱满地说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一套固定句式或者很多夸张的语气词,看似个性实则雷同,既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是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并不尽然。从存量上来说,我们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的多少,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从增量上说,网络语言等已有新的迅猛增加。与其说语言贫乏,不如说是表达上的一种偏爱。语言嬗变的风向,也是时代发展的走向。互联网时代争分夺秒,自然要求更直接的信息、更简洁的表达。信息洪流的湍急,也让同质化信息唾手可得,随手复制粘贴称得上高效。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在一个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时代,准确说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套用流行词汇更有价值。很多时候,网络用语盛极一时,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大浪淘沙。只有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才能生机勃勃、经久不衰,造就语言的经典。更进一步看,身处网络时代和自媒体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咬文嚼字”。一段时间以来,从教科书上的“姥姥”“外婆”的称谓之争,到“远上寒山石径斜”“乡音无改鬓毛衰”等诗词的古音讨论,如今的语言生活空前活跃也空前复杂。在语言的吐故纳新中,映射着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文化与生活的互动。如何对待语言、如何更好地表达,其实也是如何善待文化、善待生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丰富的表达去认清自我、认识生活,在创新与守正的辩证中感悟过去、探索未来,语言的河流就会奔腾不息,交流与沟通就能心心相印。(节选自盛玉雷《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人民日报》2019年4月3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折射的是人们的情感,反映的是人们的生活,感情越丰富的人,语言越丰富。B.流行的新词汇即使经过实践的考验和时间的沉淀,也很难成为语言的经典。C.从称谓之争、古音讨论中,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文化与生活的碰撞。D.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善待语言、更好表达,其实就是善待文化、善待自己。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段采用了例证等论证手法,意在论证语言的“钝化”现象。B.作者通过对比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得出语言表达贫乏的原因在于网络语言的冲击。C.文章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来论证的,层层递进,逻辑性强。D.文章辩证地论述了当今层出不穷的新词汇在交际上的积极和消极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76.5%的国人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表达时不会使用修辞,更不会引用或者是创作诗句。B.虽然在表达时语言贫乏,但是从存量和增量上来看,词汇的数量都没有减少,而是增加了很多。C.想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不能套用流行词汇,因为现在新词汇层出不穷,不合乎表达规范。D.只有能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的语言,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沉淀,焕发勃勃生机,经久不衰。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⑴王廷陈,颖慧绝人,幼好弄,父抶之,辄大呼曰:“大人奈何虐天下名士!”正德十二年成进士,选庶吉士,益恃才放恣。故事,两学士为馆师,体严重,廷陈伺其退食,独上树杪,大声叫呼。两学士无如之何,佯弗闻也。武宗下诏南巡,与同馆舒芬等七人将疏谏,馆师石珤力止之。廷陈赋《乌母谣》,大书于壁以刺,珤及执政皆不悦。已而疏上,帝怒,罚跪五日,杖于廷。时已改吏科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廷陈不习为吏,又失职怨望,簿牒堆案,漫不省视。夏日裸跣坐堂皇,见飞鸟集庭树,辄止讼者,取弹弹之。上官行部,不出迎。⑵已而布政使陈凤梧及巡按御史喻茂坚先后至,廷陈以凤梧座主,特出迓。凤梧好谓曰:“子候我固善,御史即来,候之当倍谨。”廷陈许诺。及茂坚至,衔其素骄蹇,有意裁抑之,以小过榜州吏。廷陈为跪请,茂坚故益甚。廷陈大骂曰:“陈公误我。”直上堂搏茂坚,悉呼吏卒出,锁其门,禁绝供亿,且将具奏。茂坚大窘,凤梧为解,乃夜驰去。寻上疏劾之,适裕人被案者逸出,奏廷陈不法事,收捕系狱,削籍归。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⑴廷陈伺其退食⑵又失职怨望⑶子候我固善⑷衔其素骄蹇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项是A.因击沛公于坐而智勇多困于所溺B.廷陈以凤梧座主不赂者以赂者丧C.乃夜驰去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且将具奏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1)两学士无如之何,佯弗闻也。(2)寻上疏劾之,适裕人被案者逸出。4.找出第⑵段中与划线句相照应的一句。5.简要概括王廷陈的性格特点。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魏公讳昌朝,字子明,姓贾氏。公少则庄重谨密,治经章解句达。老师宿学,誉叹以为贤已。真宗天禧元年,献文章,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仁宗景祜元年,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乃始置崇政殿说书,以公为之。公于传注、训话,不为曲释。至先王治心、守身、经理天下之意,指物譬事,析毫解缕,言则感心。自仁宗即位,大臣或操法令断天下事,稽古不至秦汉以上,以儒术为疏阔。然上常独意乡尧、舜、三代,得公以经开说,则慨然皆以为善,而公由此显矣。未几,遂以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又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公之为铨也,河北虫旱,以公安抚,公举能诎奸,于利害多所兴除。其在御史,刘平为赵元昊所得,边吏以降敌告,议收其族。公言:“汉杀李陵母、妻、子,陵不归而汉悔;真宗抚王继忠家,后赖其力。且平事固未可知。”乃不果收。仁宗庆历二年,契丹来求地请婚,公主其使,责以信义,客绌服不能发口。执政议利契丹使攻元昊,公曰:“契丹许我而有功,则必骄以弱我,而责报无穷已。”乃言所以待契丹者凡六事,上皆行其策。皇祐二年,母燕国太夫人薨,命以故官,不起,赐书宠慰。公事燕国以孝闻上尝赐银饰肩與士太夫以为荣及薨自郑归葬扶舁苍然肩足皆胝行路瞻望悲哀叹息今皇帝即位,改节度风翔,加左仆射、凤翔尹,进封魏国公。英宗治平元年求还,使侍中守许州,辞凡六七,终不许。二年,乃授许州,入见又辞,所辞不许,使使抚谕,须秋乃发。六月,告疾。七月戊寅,薨于第,享年六十八。上亲临哭,发涕,为不视朝二日。魏公,谥文元。既薨之明年,皇帝篆其墓碑之首,曰“大儒元老之碑”。(节选自王安石《赠司空兼侍中文元贾魏公神道碑》)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公事燕国以孝闻/上尝赐银饰肩舆士/大夫以为荣/及薨/自郑归葬/扶舁苍然/肩足皆胝/行路瞻望/悲哀叹息/B.公事燕国以孝闻/上尝赐银饰肩舆/士大夫以为荣/及薨/自郑归葬/扶舁苍然/肩足皆胝/行路瞻望/悲哀叹息/C.公事燕国以孝闻上/尝赐银饰肩舆/士大夫以为荣/及薨/自郑归葬/扶舁苍然/肩足皆胝/行路瞻望/悲哀叹息/D.公事燕国以孝闻/上尝赐银饰肩舆/士大夫以为荣/及薨/自郑归葬/扶舁苍然/肩足皆胝行路/瞻望/悲哀叹息/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召试”是宋代一种特殊面试,遇有急需人才的情况,皇帝就会下令将社会上一些优异的人才特别召来面试,合格者直接任职,不需要“出身”。B.赐书,指皇帝给臣下写信,古代帝王自称受命于天,号称天子,是最尊贵的人,如果大臣获得赏物、书信等抚慰,那么他的地位将大大的提高。C.戊寅,为干支之一,在文中是指古代常用的天干地支记录日序的方法,是历代历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支通常可用于纪年,纪日,少有纪月的。D.告疾即告病,指因病请求退休;古代官员常以年老多病为理由向皇帝请求辞去官职,回到家乡,告疾是古代官吏提前退休的一种制度。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公年少有学问,思维严谨缜密。魏公年轻时尤其致力于经书典章的学习,解句通达,在学识方面超过了自己的老师,皇帝直接赐以同进士出身。B.魏公历职三朝,均深受朝廷器重。魏公自人朝,不断担任朝廷要职,曾官拜尚书都官员外郎、知制诰、节度使等,最后进封魏国公,身名显望。C.魏公劝谏有方,善于借鉴历史旧事。刘平被元昊抓获,有人说刘平投降了敌人,要收押刘平的亲族,魏公借李陵、王继忠之事,阐明利害缘由。D.魏公终生奉国,离世之后深享哀荣。魏公一生谋国,为君解忧,为民解困,解决与契丹的外交难题,死后得皇帝亲写碑铭,称他为“大儒元老”。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河北虫旱,以公安抚,公举能诎奸,于利害多所兴除。(2)公主其使,责以信义,客绌服不能发口。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礼记·乐记》言“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韩愈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世间万物,面对外界,总在努力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这些声音,既有和谐美妙的交响,也有对人生社会的反响与抗争。风声雨声声声入耳,声音也总能引起心灵的共鸣,让人回首往事,浮想联翩,也让人心潮激荡,思绪纷飞。请你就此展开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1.A2.A3.C【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A项,“人的道德主体性即人的良知”错,文中“它的第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性,即道德自由”知题干偷换概念。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论述了阳明心学的世界影响”错,无中生有。文中第一段提到“阳明心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四百年来影响深远,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第二段提到“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其实是由其本身的特质决定的”,第四段提到“赋予今人实践道德、完善自我的勇气”文中并未提到“世界影响”。故选A。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C项,“只要践行在明明德的基础上亲民的为政之道,就可以实现民不骇政、四方咸宁”错,说法太绝对。文中“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阳明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将社会教化、社会治理以及具体的行政手段结合起来,治理了很多难治之地,实现了民不骇政、四方咸宁”可知,除了明明德与亲民外,还要有高超的政治智慧,将社会教化、社会治理以及具体的行政手段结合起来等。故选C。【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2、C【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C项,蜷应该读quán,骸应该读hái。故选C。【点睛】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考查的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3、赞赏:第一个“莫言”实指莫言本人,第二个“莫言”是“不要说”的意思。第一句意思是“莫言取得的成就是空前的”,是对莫言文学成就的肯定,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褒扬;第二句意思是“不要说是绝后的”,是对莫言本人的鞭策,希望他再接再厉,同时也是对其他中国作家的鼓励,鼓励他们也能像莫言一样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获得国际大奖。可以说“成也莫言”。(从文学的角度理解)否定:“莫言”一词的多意性,容易让读者产生歧义理解。比如,可以理解为“莫言的成就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也可理解为“莫言的成就不是空前的,也不是绝后的”,也可理解为“莫言的成就是空前的,但不是绝后的”。作为新闻,这不符合新闻标题表意准确、易懂的要求。可谓“败也莫言”。(从新闻的角度理解)【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为某一观点阐述理由能力。题干指出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某报以“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为标题进行报道。读者对这个标题莫衷一是,有的赞成有的否定,题目要求分别从否定和赞成的角度谈谈读者各自理由。所以答题的时候注意要从两个方面,一个是赞成,一个是否定。不论是赞成还是否定,都是由于“莫言”一词的多意行造成的。所以赞成的角度,谈谈“莫言空前,莫言绝后”这个题目的好处,比如该标题用了双关,既盛赞“莫言”首获诺贝尔文学奖,又说明中国文学来者可期,表现了对中国文学的认识和对未来的自信。也就是第一个“莫言”是指作家名字,第二个“莫言”是不要说的意思。从否定的角度,谈谈“莫言空前,莫言绝后”这个题目容易让人产生什么样不好的理解,比如“莫言空前,莫言绝后”容易产生误解,理解成“莫言的成就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还有以这种有歧义的句子作为新闻标题不符合新闻标题表意准确、易懂的要求。4、A【解析】
此题考核压缩语段的能力,要求概括材料内容,答题时注意找到材料陈述对象和特征,然后梳理,此题是选择题,注意选项和材料的对读,题中A项,“物理性的采集指写作者对素材进行有效合理运用”错误,文段中“光懂得收藏素材还不行,那只是物理性的采集”,即“物理性的采集”指“收藏素材”。故选A。5、1.前两联突出了作者虽仕途不顺,但仍旧纵情于山水之间的乐观,旷达的性格特点。2.后两联表达了对同游者的赞美,和游览时的高兴,自得的心情。【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中有三种形象,分别是: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以及事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指诗人在是各种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可指本诗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在鉴赏人物形象的时候,首先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体会人物所传达出的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前两联翻译,“推不去挤不走在这里已经三年,鱼鸟都嘲笑我愚顽过头。没有放回江北的都城,老天有意让我把浙西的山水遍游”。“推挤不去已三年,鱼鸟依然笑我顽”“人未放归江北路,天教看尽浙西山”突出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点,要结合具体诗句和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来总结出答案。政治上的失意,使他更加纵情于山水之间,以领略人生的另一种乐趣。这组七律,即既写其游山玩水之乐,又抒其心中感慨。诗人杭州之任,虽属自愿请行,但也形同放逐(那是由于政敌的攻击,不使安于朝廷),因道:放逐南来,既未蒙赐环,我也就乐得任性逍遥,这可是天教我“看尽浙西山”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旷达的性格。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仔细通读全诗,了解诗歌大意。然后从题目和注释入手,分析作者情感倾向。然后抓住核心意象,通过直接或间接表露情感的词语,找到情感的指向,归纳出诗人的情感。最后结合情景关系,情理关系进行分析,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后两联翻译,“毛先生品节清正,是魏代著名尚书毛玠之后。方先生宛如唐朝高人方干,徜徉在水石间多么闲雅风流。和他们相逢欢笑是这样难得,趁兴写出狂放诗篇不必把字句细究。”“尚书清节衣冠后,处士风流水石间”“一笑相逢那易得,数诗狂语不须删”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结合具体诗句和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来总结出答案。写同游者,写他自己随兴赋诗的心情。颈联先赞美县令毛国华是有清风亮节的毛尚书之后,又将县尉方武比作“风流水石间”的处士方干。同游者既都是清流雅望之士,诗人自然觉得十分难得:“一笑相逢那易得”,由不得他不兴致勃勃起来。诗人兴来必要赋诗,又自以为“数诗狂语不须删”,这几句诗乃我率真狂放的本色之言。【点睛】答题步骤(1)解释该词在诗句中的具体含义,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分析。(2)点明该词运用叠音的手法。(3)展开联想或想象,描述该词所在诗句的内容或景象。(4)分析该词烘托了怎样的景物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点明富有韵律感(音律美),增强了表达效果。6、朝搴阰之木兰兮沧海月明珠有泪多于市人之言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宠辱偕忘谁家新燕啄春泥任尔东西南北风一日克己复礼【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搴、阰、偕、啄。【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7、1.C2.①热爱工作,业务精湛。②坚持原则,心态坦然。如“老李当领导多年,极有城府,嘴比贴着封条还严实”,从来不跟老婆说单位的事情;在康总面前“吃了个软钉子”后,他决定“在家侍花弄草、含饴弄孙”。③廉洁奉公,清廉正直(或精明世故)。如对康总拿来的“意思”,老李先是不收;收下后,他上交了单位的财务。3.①标题饱含悬念,显得别致、新颖,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概括了主要情节。康总每次中标后贿赂老李,是“套路”;老李把回扣上交财务也是“套路”。③突出了形象,揭示了主题。商业上的“套路”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些阴暗面,而老李的“套路”则显示了他的清廉正直、光明磊落(或精明世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语段,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C项,“老李”是作者对主人公的称谓,称呼从退休前的“李院长”变成了退休后的“老李”,以此来说明“当今社会的人情淡薄和世态炎凉”,有牵强附会之嫌。故选C。2.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文本内容,根据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来揣摩人物性格;其次,找出文中作者的议论句,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人物评价的语句,来评判人物性格;第三,通过事件综合起来总结人物的形象特点。①依据文中“他忙惯了,闲着没事干憋得慌”以及“从村赤脚医生干到市级医院的院长,业务水平没的说”,可知老李热爱工作,业务精湛。②依据“老李当领导多年,极有城府,嘴比贴着封条还严实”,可知老李做事坚持原则;在康总面前“吃了个软钉子”后,他决定“在家侍花弄草、含饴弄孙”,表明老李是一个心态坦然的人。③依据“每次姓康的给他的回扣,他都上交了单位的财务,有账可查”,可知老李廉洁奉公,清廉正直(或精明世故)。3.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题目常见的作用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设置悬念;贯穿始终的线索;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推动(暗示)情节发展;突出主题;吸引读者等。①从效果上看,标题“套路”饱含悬念,会让人们思考什么是套路,使用了什么套路等问题,所以题目显得别致、新颖,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从情节结构上看,小说以退休后的老李想找一份工作为由,引出康总进行贿赂的情节;但是小说结尾写老李两袖清风,把回扣上交财务。所以,小说用两种“套路”概括了主要情节。③从人物形象和主题上看,突出了形象,揭示了主题。社会上的“康总”不乏存在,他们在商业上的“套路”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些阴暗面,而老李能够面对康总的套路,使出自己的“套路”,这显示了他清廉正直、光明磊落(或精明世故)的形象,也突出了小说打击不正之风的主旨。8、1.B2.“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果何心”,生活竟然是一个本该悠闲度日的老人劳苦到如此地步,悠悠苍天,你到底是安着什么心呢,从中看出对卖菜老人的同情与怜悯,对天道不公的不满与控诉。【解析】
1.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项,“语言等手法”错,首联“携”“驱”是动作描写,“敢偷闲”意思不敢偷闲,这是心理描写,“雪胫冰须”则是外貌描写,可见并没有语言描写。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分析词人的情感首先要知人论世,其次要抓住词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果何心”,诗人听到卖菜老翁的叫卖声多么凄厉,简直和受冻的雀儿、挨饿的乌鸦的叫声没有什么两样,叫声之苦,让人不堪去听生活,质问苍天竟然让一个本该悠闲度日的老人劳苦到如此地步,抒发的是对底层劳动的怜悯,是为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贫穷人民鸣不平,也是对天道不公的不满与控诉。【点睛】诗歌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9、1.C2.B3.D【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A项,曲解文意,逻辑关系错误。“感情越丰富的人,语言越丰富”说法绝对。原文只是说“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所以,并不是“感情越丰富的人,语言越丰富”,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B项,“很难成为语言的经典”说法错误,见原文第4段“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大浪淘沙。只有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才能生机勃勃、经久不衰,造就语言的经典”。D项,“善待自己”应为“善待生活”。故选C。2.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中B项,无中生有。“对比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得出语言表达贫乏的原因在于网络语言的冲击”论据和论证方法都错误。文章并没有对比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也没有得出语言表达贫乏的原因在于网络语言的冲击的结论。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曲解文意,所说对象的范围扩大了。“76.5%的国人”错,原文是“76.5%的受访者”。“国人”比“受访者”的范围大多了。B项,曲解文意。“增加了很多”不当。原文是“从存量上来说,我们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的多少,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原文只是说“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并不能理解为“增加了很多”。C项,说法绝对,无中生有。“就不能套用流行词汇”说法绝对。从原文“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可以看出,在表情达意时,能套用流行词汇。另外,选项中“不合乎表达规范”无中生有。故选D。【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10、1.观察,侦候。埋怨,责备。确实。向来。2.B3.(1)两位学士没有对他怎么样(或:对他没有办法),假装没听见(王廷陈无礼的叫声)。(2)不久(喻茂坚)呈上奏章弹劾王廷陈,恰巧裕州一个身负案件的犯人(从狱中)逃出。4.奏廷陈不法事。(前面讲王廷陈审理事情(案子)不认真,自由散漫,后面说他这事被人告发)5.贪玩而机智、恃才放纵、率性鲁莽、质朴重情。【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⑴“廷陈伺其退食”意思是“王廷陈观察两位老师出去吃饭”,“伺”意思是“观察”。⑵“又失职怨望”意思是“(王廷陈)又因失职导致百姓心生怨望”,“望”,埋怨责备。⑶“子候我固善”意思是“你这样伺候我当然很好”,“固”,确实,当然。⑷“衔其素骄蹇”意思是“因为他心里痛恨王廷陈向来骄纵”,“素”,向来。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A项,“因击沛公于坐”中“于”,在;“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中“于”,被。B.项,“廷陈以凤梧座主”中“以”,因为;“不赂者以赂者丧”中“以”,因为,两个“以”相同。C项,“乃夜驰去”中“乃”意思是“于是”;“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中“乃”,判断词,是。D项,“且将具奏”中“且”意思是“而且”;“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中“且”意思是“那么”。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如……何”,固定结构,对……怎么样;“之”,代词,他;“佯”,假装;“闻”,听见。第二句,“寻”,不久;添加主语“喻茂坚”;“上疏”,呈上奏章;“劾”,弹劾;“适”,恰巧;“被案者”,身负案件的犯人;“逸出”,逃出。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要求,如本题要求“找出第⑵段中与划线句相照应的一句”,然后理解文中划线句的意思,再到第二段中找出与之照应的句子。“夏日裸跣坐堂皇,见飞鸟集庭树,辄止讼者,取弹弹之”意思是“夏天,他光着脚就升堂,看见有鸟飞来停在衙门庭院的树上,就立刻停止问案,拿出弹弓打鸟。上面有官员来视察,他也不出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他审理事情(案子)不认真,自由散漫,由此可以找到第二段中“奏廷陈不法事”这一句,这句意思是“上奏说王廷陈不理政事”。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到文中找到作者或他人评价王廷陈的语句,然后找出他所做的事情,根据这些来概括其特点。如第一段“颖慧绝人,幼好弄”,意思是“聪颖超人,幼年时喜欢玩耍”,可见其顽皮颖慧;如“选庶吉士,益恃才放恣”,意思是“被选拔为庶吉士,此后他愈发恃才放狂”,可见其恃才放纵;如“廷陈伺其退食,独上树杪,大声叫呼”意思是“王廷陈等两位老师出去吃饭,就一个人爬上树梢,大声呼叫”,这个既是顽皮,有是狂放;如“廷陈赋《乌母谣》,大书于壁以刺”意思是“王廷陈就作《乌母谣》,用大字写在在墙上讽刺他”,可见其耿直鲁莽;如“上官行部,不出迎”都表现出他的率真。如第二段“廷陈以凤梧座主,特出迓”,意思是“王廷陈因为陈凤梧是自己科举考试时的主考官,特地出来迎接”,可见他重情;“直上堂搏茂坚,悉呼吏卒出,锁其门,禁绝供亿”,意思是“直接上堂拳打喻茂坚,又把所有官员衙役都唤了出去,锁上了大门,禁止给他吃的喝的”,表现出他的鲁莽。【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参考译文:王廷陈,聪颖超人,幼年时喜欢玩耍,父亲用板子打他,他就大声呼喊:“大人为什么要虐待天下名士!”正德十二年,王廷陈考中进士,被选拔为庶吉士,此后他愈发恃才放狂。按照旧例,学馆有两个学士担任老师,按照制度,学馆中的老师威望很高。王廷陈等两位老师出去吃饭,就一个人爬上树梢,大声呼叫。那两位学士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假装没听见。明武宗下诏南巡,王廷陈与同馆的舒芬等人想要上疏劝谏,而馆师石珤极力制止,王廷陈就作《乌母谣》,用大字写在在墙上讽刺他,石珤及丞相都不高兴。后来王廷陈还是呈上奏章,皇帝震怒,王廷陈被罚跪五天,在朝堂上被处以杖刑,本已改官为吏科给事中,结果被外派为裕州知州。王廷陈不熟悉做地方官的职务,又因失职导致百姓心生怨望。案件堆积在桌上,他却漫不经心,不去看一下。夏天,他光着脚就升堂,看见有鸟飞来停在衙门庭院的树上,就立刻停止问案,拿出弹弓打鸟。上面有官员来视察,他也不出迎。后来,布政使陈凤梧和巡按御史喻茂坚先后来到裕州,王廷陈因为陈凤梧是自己科举考试时的主考官,特地出来迎接。陈凤梧好言好语地对他说:“你这样伺候我当然很好,御史马上就来了,你伺候的应该加倍谨慎。”王廷陈答应了。等到喻茂坚到了,因为他心里痛恨王廷陈向来骄纵,有意打压一下王廷陈,就将王廷陈的小过失张榜通告全州的官吏。王廷陈为此跪在地上请求,喻茂坚坚持原来的做法,甚至更加严厉。王廷陈大骂道:“是陈公误了我啊。”直接上堂拳打喻茂坚,又把所有官员衙役都唤了出去,锁上了大门,禁止给他吃的喝的,而且打算把这件事详尽地上奏朝廷。喻茂坚十分窘迫,陈凤梧为他解了围,于是喻茂坚连夜离开裕州。不久喻茂坚呈上奏章弹劾王廷陈,刚巧一个裕州人负案在逃,他上奏说王廷陈不理政事,于是王廷陈被捕关进监狱,削除了官籍,返回家乡。11、1.B2.C3.A4.(1)河北发生虫灾和旱灾,朝廷派遣魏公前往安抚,魏公能够举荐贤能,黜退奸佞之人,在益处和坏处方面大多能兴利除弊。(2)魏公主持接待使者,以信义谴责契丹使者,契丹使者理屈而说不出话来。【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魏公侍奉母亲燕国夫人以孝道而为人所知,皇上曾经赏赐金银装饰的肩舆(轿子),士大夫都以此为荣耀。等到其去世,魏公亲自送郑州安葬,一路扶着棺椁过于悲怆,肩足都磨出了茧子,路上行人看见,无不悲伤叹息的。”“上尝赐银饰肩舆”,“上”是主语,之前断开,排除C;“士大夫以为荣”,“士大夫”,专有名词,且做句子的主语,之间不断开,之前断开,排除A;“行路瞻望”,路上行人看见,主谓结构,之间不断开,排除D。故选B。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C项,“干支通常可用于纪年,纪日,少有纪月的”错误,干支纪月是指用干支记录月序。把冬至所在之月称为“八月”(近似农历十一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近似农历十二月),以此类推。故选C。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A项,“在学识方面超过了自己的老师”错误,原文“老师宿学,誉叹以为贤已”,意思是“老师是学识渊博、修养有素的学者,曾赞誉并感叹他于学识才能方面已超过了自己”,可知是老师的感慨,目的是赞誉魏公有学问。故选A。4.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诎”,黜退、罢黜、贬黜;“利害”,益处和坏处;“兴除”,兴利除弊。(2)中“责”,谴责;“绌”,通“诎”,屈服,言语迟钝。【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参考译文:魏公讳昌朝,字子明,姓贾氏。魏公(贾昌朝)年少时就端庄稳重,思维严谨缜密,尤其精深于经书典章,解句通达。其老师是学识渊博、修养有素的学者,曾赞誉并感叹他于学识才能方面已超过了自己。宋真宗天禧元年,因进献文章,皇帝直接召来面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景祐元年,累积官衔至尚书都官员外郎,皇帝才开始设置崇政殿说书(职能是为皇帝讲说书史),让魏公担任此职。魏公在传注、训诂方面不曲解原意。给先王讲授修心、养身以及治理天下的经意,他能指用实物和事例来做比喻,从细微处分析,所说的话都能使人心有所感。自仁宗皇帝即位,大臣们有的用法令来谋断天下事务,在考察借鉴古代的事迹方面,没到追溯到秦汉之前,尤其对先秦儒家的学说、原则、思想较为粗略不周。但是,皇上常常对尧、舜以及三代的事情特别向往,魏公能以经书来讲解,皇上感叹认为他讲的很好,魏公则由此而显贵。不久,就任命为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又以右谏议大夫的身份暂时代理御史中丞。魏公主持官吏的选用时,河北发生虫灾和旱灾,朝廷派遣魏公前往安抚,魏公能够举荐贤能,黜退奸佞之人,在益处和坏处方面大多能兴利除弊。他担任御史时,刘平被赵元昊所抓获,边境的官吏以投降敌人的罪名上报朝廷,朝廷商议收捕刘平家族人员。魏公说:“汉朝朝廷诛杀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子女,最终致使李陵不能回归汉庭,因而汉朝后悔;真宗皇帝安抚王继忠的家人,后来有赖于王继忠的效力。再说,刘平的事情本来还没有完全知晓。”朝廷最后终究没有收捕刘平的家人。仁宗庆历二年,契丹前来要地求婚,魏公主持接待使者,以信义谴责契丹使者,契丹使者理屈而说不出话来。朝廷主政官员商议用利益诱使契丹攻打元昊,魏公说:“假如契丹答应了我们之后建立了功劳,那他们必定骄横而看轻我们,求取回报就么有穷尽了。”于是提出了用来对待契丹的方法总共有六条,皇上都按他所讲策略执行。皇祐二年,魏公的母亲燕国太夫人去世,朝廷以旧的官职任命,魏公守孝不出来做官,皇帝亲自写书信抚慰。魏公侍奉母亲燕国夫人以孝道而为人所知,皇上曾经赏赐金银装饰的肩舆(轿子),士大夫都以此为荣耀。等到其去世,魏公亲自送郑州安葬,一路扶着棺椁过于悲怆,肩足都磨出了茧子,路上行人看见,无不悲伤叹息的。今皇帝(宋英宗赵曙)即位,魏公改任凤翔节度使,加封左仆射、凤翔尹,进爵封魏国公。英宗治平元年他请求退休回家,朝廷让他以侍中身份驻守许州,他共六七次请辞官,最终未获准许。二年,他被任命为徐州知州,入朝觐见,又请求辞官,也没有得到允许,朝廷派使者前往安抚晓谕,到秋天必须出发。到六月,因病请辞。七月戊寅之日,死于家中,享年六十八岁。皇帝亲临哭丧,流下眼泪,为之两日不上朝。魏公谥号文元。去世的第二年,皇帝在他的墓碑上方,书写“大儒元老之碑”几个字。12、倾听历史的声音恍惚之间,我听到一个声音。似玉石相触时的悦耳,像雨滴轻击青石板时的清脆,仿佛自乐伶弹奏时的指尖泄出的悠扬乐曲,宛如溪水缓缓流过时的静谧安逸。那是来自亘古的呼唤,遥远而亲切,饱满而空灵。那是历史的声音。它穿过炎黄华夏的宫室,殷商的青铜器,战国的汩罗江,秦时的万里长城,西汉的丝绸之路,三国鼎立的官渡、赤壁,隋朝的大运河,盛唐的洛阳、长安,明代的紫禁城,清末的圆明园,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途,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大道——就这样传到我的耳边。我听到了!我听到伐木叮叮,采石咚咚,金戈铿锵,号角长鸣。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朝代的更迭只是过眼烟云,历尽纷繁的劫难,河山依旧,人民永生。于是,四书五经,楚辞汉风,唐诗宋韵,优美、烂漫、铿锵、激昂,你听,那遥远的声音回荡长空!四大发明,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无不凝结着中华儿女的智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分虞兮若耐何!”这是西楚霸王项羽穷途末路时的感慨。王图霸业,转瞬成空;江山美人,二者皆失。这怎能不叫他痛苦、悲伤?只是这天下向来就不是武力者、暴政者的天下,二世而亡的秦朝,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涛涛江水前,他无颜对江东父老,于是选择了自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饥匈奴血。”这是精忠岳飞气吞山河的呐喊。自从“尽忠报国”四个字刻在他背上那一刻起,他便立下豪言壮志:有朝一日,定要抱效祖国!谁知英雄在这乱世中竟是如此无力?佞臣当道,他满腔热血、一身武艺还未来得及施展,便遭歹人所害,被冠上“谋反”的罪名,金戈铁马都变成回忆,终是冤死狱中。“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谭嗣同临刑前高唱的凯歌。满清政府治腐朽,中国逐渐衰败。他希望以改革维新来拯救中国,却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富强,他不愿逃走,决定以身试法,成为为中国变法牺牲的第一人。五千年风风雨雨,打尽了红墙绿瓦;五千年水墨丹青,诉说了世事变迁。五千年盛衰荣辱,斑驳了历史的墙壁;五千年沧海桑田,洗尽了昔日的铅华。蓦然回首,我又听到了历史的声音。如浪涛般澎湃汹涌,炸雷般惊天动地,在我耳边叫嚣着,呐喊着。那是巨龙苏醒的声音。那是中华民族的声音。【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比如本次作文,考生需围绕材料发散引申,然后找到最佳的立意方向。审题:材料共三句,第一句“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是《礼记》与韩愈对于声音的述说,这里的声音不是那种无意识无规则无意义的声音,而是因“感于物”“不得其平则鸣”而发;第二句话的重点是人与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设备租赁合同设备类型与租赁条件
- 2024年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保密合同
- 2024新能源汽车生产与销售股份转让协议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窗帘智能控制升级合同3篇
- 2024食材配送与食堂承包合同
- 2025年度数据中心机房租赁及维护合同3篇
- 2024年防盗门交易协议范本版B版
- 2024年高科技产业在建项目抵押贷款协议3篇
- 2024年项目融资合同协议
- 2025年度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承包合同样本3篇
- 小学二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单元练习习题
- 《文化研究导论》全套教学课件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大全1000道带答案
- 劳保用品发放记录
- 检验试剂实施方案范文
- 2024-2029年中国人工骨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4年度保密知识教育考试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 两家公司成立新公司合作协议书
- 保险公司维修协议书模板
- 【讲座】2024届高三英语词汇教学微讲座课件
- 口腔科牙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