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第九版) 试卷1_第1页
宪法(第九版) 试卷1_第2页
宪法(第九版) 试卷1_第3页
宪法(第九版) 试卷1_第4页
宪法(第九版) 试卷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下列选项中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B)。(考研)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D.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2.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委员有多少人出席会议时,召开会议才是合法有效的?(B)(法考)A.1/2以上多数B.过半数C.2/3多数D.2/3以上多数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D)(法考)A.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C.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D.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C)(法考)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C.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重要历史节点已依法实施两次特赦,具有重大意义。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C)。(国家公务员考试)A.两次特赦时间分别为2015年和2019年B.特赦对象包括被判处监禁刑和非监禁刑的罪犯C.特赦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签发D.特赦须经人民法院裁定二、多选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提案权属于(BCD)。(考研)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港特别行政区2.在旧中国宪法史上,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宪法性文件包括(BCD)。(考研)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C.《五五宪草》D.《中华民国宪法》3.1988年和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我国的土地制度进行了修正。关于这些修正,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BD)(7分)A.禁止土地的使用权转让B.2004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土地专属于国家所有修改为土地既可以为国家所有也可以为集体所有C.明确了国家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的公共目的和补偿义务D.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4.根据《立法法》的要求,下列哪些事项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加以规定?(ACD)(法考)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B.教育制度C.对私有企业的财产征收制度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5.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包括(ACD)。A.宪法性法律、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是英国宪法的三个组成部分B.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是英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的标志C.1789年生效的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D.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开创了由司法机关解释宪法的先河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24分)1、人格尊严权(考研)答:人格尊严是一个较为难以界定的概念。法律上典型的人格概念,在一般意义上与权利能力是同义语。为此,社团也可以具有人格。在此意义上,传统法学上又形成了人格权的概念,指的是法律所认定的人格主体地位,但这种人格权仍具有权利能力的含义。而与此同时,传统法学中,人格权更多的是用以指称与权利者不可分离的那些利益,即身体、自由和名誉。人格权不仅反映了私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与国家或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上,它也具有必须予以保护的宪法价值,为此形成了宪法上的人格权概念,并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人格权是指与个人的人格价值具有基本关联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主要包括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以及隐私权,而广义的人格权则同时还包括构成人格本质的个人的生命、身体、精神以及与个人的生活相关联的利益等其他内容。一般认为,我国现行《宪法》第38条中的人格尊严相当于狭义的人格权。2、宪法秩序答:宪法秩序是一种社会秩序,它是基于人们对一定社会规律的认识,通过制宪对该社会所需要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进行确认,形成一种宪法上的应然秩序,再通过宪法的各种调整手段,将宪法上的应然秩序转变成现实而形成的社会秩序。宪法秩序既可指应然宪法秩序,也可指实然宪法秩序。3、单一制答:单一制是以普通行政单位(省、县、乡等)或自治单位的形式来划分其国家内部组成,它在形式上比较简单,是一个统一完整的政治实体。其主要特点是:国家设有统一的立法机关和统一的中央政府;全国只有一个宪法;按行政区域划分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4、宪法解释(考研)答:宪法解释是指有权的宪法解释机关,在宪法实施过程中,对宪法的条文所作的理解与说明。它是使宪法得以实现,得以继续形成的基本方式之一,同时是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之间冲突的最基本、最经常的手段。宪法解释的功能如下:明确宪法含义,保障宪法实施;补充宪法遗漏;使宪法适应社会现实的变迁,协调法的现实价值与规范性价值;通过宪法解释,维护法制的统一。宪法解释遵循如下原则:统一性原则;利益衡量性原则;稳定性原则。与违宪审查相呼应,宪法解释的机关分为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以宪法法院、宪法委员会为代表的专门机关。其解释方法包括文义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等。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宪法规范有哪些主要特点?(考研)答:宪法规范是一种根本性的法律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1)宪法规范的政治性。宪法是调整国家权力运行与人权保障的法律规范,制宪及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其政治性。宪法规范中主要规定政治权力运行规律、权力主体的地位与职权、国家与公民间的相互关系等。(2)宪法规范的组织性与限制性。宪法规范是一种组织国家权力的规范。宪法规范组织性主要功能是合理地确定国家机关的组成与体系,为权力运行提供合宪性基础。宪法规范除直接对国家权力的运行设置各种限制外,其中的人权保障规范本身也强化了规范的限制功能。(3)宪法规范的最高性。此即在时间与空间上具有优位性、妥当性、实效性,能够约束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与公民活动。其依据是宪法地位的优位性。宪法优位性是指宪法作为根本法构成国家一切实定法的基础与核心,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宪法规范最高性的保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与标志。(4)宪法规范的稳定性与适应性。由于宪法规范作为最高规范,需要在社会生活中长期稳定,不得轻易变动。宪法在调整社会生活中应保持其内容的合理性与运行程序的科学性。当然,宪法规范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宪法规范的稳定性与适应性是并重的。总之,在宪法与社会生活的相互联系中,一方面,需要维护宪法规范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宪法规范本身的现实适应性。(5)宪法规范的制裁性。宪法规范作为具体的法律规范,具有特殊的制裁性。这是由宪法效力最高性与直接性特点所决定的,并且宪法规范的制裁更侧重于宏观领域的制裁,宪法规范不仅有法律效力,而且具有具体的惩罚性。(6)宪法规范的历史性与概括性。宪法规范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历史性。概括性是宪法存在的基本形式,过不同形式的规则表现其特点。除以上特点外,学者们还提出宪法规范具有广泛性、妥当性、灵活性、纲领性、现实性等方面的特点。2、为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某设区的市的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出行高峰禁止外地电动车行驶,如违反,将扣押电动车并托运回原籍。外地来该城市务工人员张某认为该规定同宪法法律相抵触,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建议。结合上述材料,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回答下列问题:(考研)(1)该条例公布后,应如何备案?(2)全国人大常委会收到张某的审查建议后,应如何处理?答:(1)应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2)全国人大常委会收到张某的审查建议后,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在审查、研究中认为该地方性法规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研究意见;也可以由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与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召开联合审查会议,要求制定机关到会说明情况,再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制定机关应当在2个月内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反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向制定机关提出审查意见、研究意见,制定机关按照所提意见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进行修改或者废止的,审查终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经审查、研究认为该地方性法规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而制定机关不予修改的,应当向委员长会议提出予以撤销的议案、建议,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五、论述题(每题8分,共8分)1、论述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的互相关系答:我国《宪法》第140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宪法原则体现了我国国家权力特别是公检法三机关之间关系的本质要求,应该成为协调检法关系的宪法原则。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第一,分工负责是前提,以保障各自权力的独立性。只有各自职责明确,才能够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发挥各自的功能,而不是以一个机关取代另一个机关,不得越位缺位,不得越俎代庖。检察院和法院的性质和地位都是由宪法所规定的,也是由宪法所保障的。否定检察院的宪法地位是不符合现行宪法体制的,但检察院也不能以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名来侵犯法院的审判权,换言之,法律监督是有限度的,它要以尊重法院的宪法地位为前提,而不能影响法院的独立性。第二,互相配合是基础,以保障国家权力的有效性。只有相互配合而不是互设障碍、故意刁难,才能实现国家权力运转的有效性,才能实现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责。这种相互配合不是“公检法三家流水作业”,而是主要体现在程序的衔接上。第三,相互制约是核心,以保障法律适用的公正性。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为了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公正行使,这种监督制约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制约是“互相”制约,也就是说是双向制约而不是单向制约。公检法之间相互制约是核心问题,没有这种制约,所谓的分工负责就失去了意义,相互配合也会严重变质,法律适用的公正性亦将无从保障。当然,制约本身不是目的,而在于通过检察权与审判权之间的相互制约来保障法律适用的公正性。解决权力冲突的关键在于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