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秸秆微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63T-秸秆微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63T-秸秆微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63T-秸秆微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63T-秸秆微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FORMTEXT65.120FORMTEXTCCSB46FORMTEXTDBFORMTEXT63DBFORMTEXT63/TFORMTEXT××××—FORMTEXT2024FORMTEXTFORMTEXT秸秆微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FORMDROPDOWNFORMTEXTFORMTEXT2024-FORMTEXT××-FORMTEXT××发布FORMTEXT2024-FORMTEXT××-FORMTEXT××实施FORMTEXT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T××××—2024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饲草料技术推广站、青海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廷艳、罗增海、李长慧、付弘赟、田得红、周华坤、张铭、李林霞、李学文、祁守忠、周玉军、陈永祥、刘武、许生琪、杜江、薛万朝、李积朝、徐可、赵鸿鑫、王轲、黄世斌、侯留飞、杨学贵、索南才让、宋啟珠、张莲芳、谢秀梅、刘凯、刘双双。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秸秆微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农作物秸秆(禾本科)微贮饲料生产中的术语和定义、贮前准备、制作过程、贮存管理和开封取用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农作物秸秆(禾本科)微贮饲料的生产。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7300.403饲料添加剂第4部分:酶制剂纤维素酶GB7300.502饲料添加剂第5部分:微生物植物乳杆菌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40935青贮牧草膜NY/T509秸秆揉丝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2698青贮设施建设技术规范青贮窖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秸秆小麦、青稞、燕麦等农作物成熟时收取籽实后剩余的茎叶部分。微贮饲料在粉碎揉丝的秸秆中按比例添加一种或多种有益微生物菌剂,在密闭和适宜的条件下,通过有益微生物的繁殖与发酵作用,制成柔软多汁、气味酸香、适口性好、消化利用率高的粗饲料。贮前准备设施准备准备秸秆微贮所需机械设备并进行检修与测试。青贮窖建设应符合NY/T2698的规定。贮前清理窖内杂物、消毒,并检验窖的质量,损毁部位应进行修复。耗材准备窖体微贮时,准备窖体密封专用塑料膜及压膜材料。裹包微贮时,准备充足裹包薄膜,裹包薄膜质量应符合GB/T40935的规定。袋装微贮时,应准备足够双层专用袋,内层为薄膜,厚度0.10mm~0.15mm,外层为纤维编织层。原料准备选择籽粒收获后的小麦、青稞、燕麦等禾本科作物秸秆。腐烂变质的秸秆不应作为微贮原料。添加剂准备选用具有分解纤维素、改善适口性的菌酶复合产品,产品成分应符合GB7300.403和GB7300.502的规定。常用菌酶添加量见附录A。制作过程原料切短对选用原料进行揉丝切短,以2cm~4cm为宜。秸秆揉丝机应符合NY/T509的规定。水分调节按秸秆质量重添加1.1~1.5倍的生活用水。农作物秸秆中添加用水量见附录B。添加水分现场判断方法:用双手挤压指缝间不滴水,慢慢松开后手掌沾满水为宜。原料混合将配制的菌液、酶及相应水分在原料揉丝粉碎环节或窖贮每装填20cm~30cm厚时进行均匀喷洒与搅拌。微贮方式窖体微贮混合原料每装填20cm~30cm时进行压实,密度400kg/m3以上,反复操作,直至原料高出窖体40~50cm以上,拍实顶部成半圆形后覆盖专用塑料薄膜并用无锐角的重物压实与密封。窖边1m处挖好排水沟。袋装微贮采用打捆机或压缩机将混合原料进行高密度压块后,装入专用袋中,排除多余空气后密封保存,密度≥500kg/m3。裹包微贮利用拉伸回缩膜将裹包机缠绕好的混合原料进行包裹,裹缠时一层膜宜覆盖前一层膜的50%,包裹3~4层,密度500kg/m3以上。贮存管理微贮袋或包应存放于避光、凉爽、干燥处。堆放时小型包≤3层,大型包≤2层。定期检查密封情况,发现情况应及时修补。开封取用开封发酵45天后开封取用。开封时应将微贮袋、包或窖体的启封口表面清理干净。窖体要根据日用量应从一端或一角进行启封。质量评价秸秆微贮饲料的卫生指标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感官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微贮秸秆饲料感官评价标准等级色泽气味质地备注优良接近微贮原料本色,一般呈金黄色或黄绿色气味柔和有酸香味湿润松散,质地柔软饲喂中等与原料颜色相差较大,呈黄褐色或暗黄色酸味较强略刺鼻或酸香味淡质地较硬,干燥或水分多处理后饲喂差等与原料颜色相差很大,呈褐色或黑色酸味刺鼻或有腐臭味和发霉味结块发粘、腐烂不应饲喂取用裹贮或袋贮饲料应根据日需求量取用。窖体微贮饲料取料时应从上到下,由外及里垂直取用。取料后应立即封闭取料剖面。

(资料性)

常用微贮菌酶及参考添加量常用微贮菌酶及参考添加量见表A.1。常用微贮菌酶及参考添加量名称产品酶活力数和活菌数参考添加量纤维素酶2×105U/g200~250g/T植物乳杆菌1×1011cfu/g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