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
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
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3页
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4页
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绥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强化基础(本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5小题。

①“我一路向北,离开有你的季节口”《一路向北》的歌声一直在校园的上空回荡着,

似乎预示着毕业季的到来。随手拿起拍立得,我们拍了张照片。记得那日,晚霞如橙,令人

如痴如醉,晚风吹起我们的发梢。今天,考场外,柳条轻轻飞舞。风一如那日温柔,撩起我

的记忆、b。动我的心弦。

②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季毕业时。青春的我们,信心满怀,背起行囊,奔向属于自

己的诗和远方:睿智的我们,满怀理想,点燃青春,挥别昨日,开启一段斩新的人生旅途。

即使选择了远方,我们就不怕风雨兼程。

③如诗如画的青春回忆总是赶不上生命的脚步,烟水迷茫的沧波永远落后于憧憬的丽帆。

愿我们的青春岁月如同三月的樱笋,五月的榴锦一般,向阳生长,不负伟大时代,不负美丽

韶华。

1.给加点字注音,按所给拼音写出汉字。(2分)

旅()途b。()动

2.给口处填写正确的标点,找出并改正选文第②段中的一个错别字。(2分)

标点:改

3.第②段画线句子有语病,请结合语境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2分)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记得那日,晚霞如橙,令人如凉如醉。

B.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回不容发。

C.互联网时代,“快餐”式阅读方式快速收集了给绎不箪的资讯。

D.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尊尊不傕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5.下列有关语法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风一如那日温柔”中的“温柔”和“烟水迷茫的沧波”中的“迷茫”都是形容词。

B.“背起行囊”“信心满怀”“如诗如画”“轻轻飞舞”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句子的主干是“尊老爱幼是美德”。

D.“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一句中的“在世界桥梁史上”作定语。

二、诗词•陶冶情操(本题共2个小题,共12分)

6.品读诗词,汲取力量。请将下列表格中的诗词补充完整。(8分)

诗词绘景白居易眼中的春景是充满生机的:几处早莺争暖树,①。(《钱塘湖春行》)

马致远笔下的秋景是萧瑟苍凉的:②,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

净沙•秋思》)

诗词寄情客路他乡的王湾借“雁”表达强烈的思乡情:③?④。(《次北固山下》)

出使边塞的王维借“雁”表达孤寂的情怀;征蓬出汉塞,⑤。(《使至塞上》)

诗词言志陆游屡遭排斥,仍独立不倚,坚持正义,借梅花抒写内心:⑥,只有香如

故。(《卜算子•咏梅》)李白面对人生挫折,仍坚定信心,重新鼓起勇气:

⑦,⑧。(《〈行路难〉其一》)

7.赏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的开头,作者回顾身世,意在暗示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B.颔联运用比喻手法: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将国家命运

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惶恐”“零丁”反复出现,渲染作战环境的险恶。

D.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

(2)请说说尾联运用的抒情方式及表达的情感。(2分)

三、综合•学以致用(本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晓荷文学社在4月23日开展系列研读实践活动,在校园里设立了专题园区,请你参加

并完成以下任务。

8.你来到了“文化园”,迎面是一则倡议书,请你补充倡议内容,并修改一处格式错误。(3

分)

倡议书

各位同学:

为了给大家营造舒适的游园环境,我们倡导文明游园,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①按照园内工作人员提示有序游园;

②爱护园内设施;

③;

④»

希望同学们能够践行以上倡议,文明游园,快乐体验,收获多多。

2024年4月23日

晓荷文学社

9.进入园中,志愿者递过来一道题,完成后方可继续游园。请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B.冰雪雕技艺是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减法的艺术”。

C.“久仰”“尊君”“寒舍”等都是古代常见敬辞:“拙作”“赐教”“家君”等都是古代常

见的谦辞。

D.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话剧《四世同

堂》《龙须沟》等。

10.最后你来到了“水浒园”,导游“鲁智深”接待了你。他请你为“水浒园”拟写一条宣传

标语。(不超过20字)(2分)

11.接着导游“鲁智深”带你来到一个长廊,他说:“这里都是俺的光辉事迹。你知道这是哪

一段吗?”请根据下面选文写出故事名称。(1分)

“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

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

大踏步去了。

12.“鲁智深”哈哈大笑,说:“你再用两个词夸夸俺吧,俺优点也不少哩。”(2分)

四、阅读•浸润心灵(本题共16个小题,共38分)

(一)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13-15题。

[材料一]

①日前,一则关于微塑料会伤肝肺的研究登上热搜榜。相关研究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期

刊《环境与研究》上。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级的微塑料可能会进入肝细胞和肺细胞并破坏其

正常工作机能,从而对器官造成损伤。微塑料可能成为人类健康的又一“隐形杀手”。

②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块状、丝状等形态的塑料碎片和颗粒。2004年,英

国普利茅斯大学的学者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

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

③过去,人们对于微塑料的认识主要体现在环境影响方面。近两年,科学家逐渐发现了

微塑料也会损害人体健康。

④长期以来,塑料被认为是一种惰性物质。人们认为,微塑料在进入人体后,会经过胃

肠道、胆道被排泄出体外。然而,有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小于10微米的微塑料可以穿过细

胞膜进入循环系统,并到达其他组织。

⑤实际上,肉眼难以分辨的微塑料几乎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南京大学的相关研

究就发现常喝瓶装水、吃外卖食品及工作中常遭遇粉尘的人,粪便中的微塑料更多。此外,

沐浴露、牙膏、防晒霜等个人护理用品,以及洗衣机洗涤衣服产生的废水等都可能含有微塑

料。

[材料二]

①微塑料源于人们使用的大量塑料产品,其中最常见的是用于瓶装水的塑料瓶。塑料瓶

的制造材料主要是PET塑料(涤纶树脂)。据推算,全世界平均每分钟会售出100万个塑料

瓶,平均每年会售出5000亿个塑料瓶。

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塑料制品生产国。2021年,中国生产了1.1亿吨塑

料,进口了3397万吨,生产了塑料制品8000多万吨。同时,中国每年还消费了大约2000

亿个塑料饮料瓶。这些塑料瓶最后去了哪里?据统计,木即分废弃塑料瓶都进入了非正规回

收渠道。统计表明,全球32%的废弃塑料瓶未被回收利用,最终被遗弃在陆地、河流、海洋

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材料三]网友声音

网友A:早餐是用塑料袋装的,中午吃的饭是用塑料盒装的,下午喝的奶茶也是用塑料

杯装的。塑料容器成本低,使用方便,用完就扔,也没见造成什么污染。

网友B:我长年累月喝瓶装矿泉水,也没觉得身体不健康。塑料瓶虽然多,但都被回收

了,不会产生污染的。

13.下列对文本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材料一中第①段和第②段画线句子分别采用了打比方、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打比方能使

说明的内容更科学准确。

B.根据材料一可知,微塑料是一种惰性物质,它进入人体后最终会被排泄出体外。

C.“微塑料”的概念最早是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被提出的。

D.根据材料二可知,微塑料源于人们使用的大量塑料产品,其中最常见的是沐浴露、牙膏、

防晒霜等个人护理用品。

14.请你简要分析材料二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木鄢分废弃塑料瓶都进入了非正规回收渠道。

15.阅读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对材料三中网友的看法是否认同呢?请说明理由。(2分)

(二)阅读《以行动开创未来》,回答16-19题。

①中国科学院著名研究员谭垦曾说:,,你对什么感兴趣,不是最重要的;你为感兴趣的

事情做了什么,这才重要。”这启示我们青年一辈,要以行动将瞬间的感兴趣化为永恒的热

爱。

②瞬间的感兴趣是找到永恒热爱的基础。如果说永恒的热爱是烟波浩瀚的大海,那瞬间

的感兴趣便是指引你前进的灯塔。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瞬间开始,把对地球引力的探索化为永

恒的热爱;亚运会最年轻的冠军崔宸曦,第一次见到滑板就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把滑

板运动作为自己一生永恒的热爱。他们的事例告诉我们,这诸多感兴趣的瞬间,总有一个会

指引我们抵达永恒热爱的彼岸。

③让我们抵达热爱彼岸的,最重要的是行动。行动是将瞬间的感兴趣化为永恒热爱的桥

梁。谭垦几十年如一日进行科学研究,用行动将其化为自己一生的热爱;樊锦诗把对敦煌文

化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作为自己一生的挚爱和无悔的追求,以实际行动书写自己的一腔热忱。

[甲]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要以行动助力我们所热爱的事业,用行动将瞬间感兴趣的事化为

永恒的热爱。

④如果不付诸行动,感兴趣的事情便只会停留在瞬间。[乙]彭端淑《为学》中的那位富

僧、心中一直向往南海,可是迟迟没有行动,眼睁睁地看着穷和尚依靠一瓶一钵从南海归来。

因为富僧没有行动,所以他的兴趣与理想最终化为泡影。

⑤然而,是不是所有感兴趣的事都得做呢?做感兴趣的事是不是一定坚持不变呢?

⑥刘祥不是喜欢斗蝴蛾斗鸡吗?这样的兴趣最终导致误国亡身。科学家钱伟长年轻时对

文科特别感兴趣、然而,他为救民族危亡毅然弃文从理,学习起了制造飞机大炮的知识,最

终成为了力学之父。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做感兴趣的事要合情合理,要顺应时代要求,这样

才能有利于国家和民族。

⑦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我们青年

一代,生逢盛世,应该用行动将瞬间的感兴趣化为永恒的热爱,为祖国繁荣增光,为民族复

兴助力、用行动去开创美好的未来。

1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开篇引用谭垦的话,既是本文的道理论据,又是中心论点。

B.第④段从反面进行论证、举富僧的事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第⑤段用“然而”一词转入思辨,使文章陡然有了深度,也使论证更加严密。

D.本文旨在告诉青年一代,兴趣是行动的前提,行动则是兴趣的桥梁。我们要用实际行动

把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兴趣化为永恒的热爱。

17.下面的事例,放在文中的[甲]处还是[乙]处最恰当?请说明理由。(2分)

明代开国文臣宋濂,从小热爱读书。可是家中贫困买不起书,只好向藏书之家去借,并

抄录下来反复学习,即使天气寒冷,也从不间断,后来成为著名的文学家。

18.请简述文章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

19.读了本文,你打算为你感兴趣的事情做些什么?(2分)

(三)阅读《母亲是人生所有问题的答案》,回答20-23题。

①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每一个孩子身上都会打上母亲给予

的烙印。母亲是人生所有问题的答案。

②东晋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少年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后来陶侃做了一个管理鱼梁(在

水中筑堰用于捕鱼的装置)的小官。一天,他把鱼品腌制坊的一罐鱼干托人送给母亲。陶母

经年累月吃着粗茶淡饭,面对如此美味的食物和儿子的拳拳孝心,她没有欣然接受,相反忧

心忡忡。她把鱼干重新封好,让来人带了回去,并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汝为吏,以官物见饷,

非唯无益,乃增吾忧也。意思是说,你用官家的东西来孝敬我,对我来说非但无益,相反让

我很为你担忧。陶侃看到母亲的信后非常羞愧,从此清白做人,廉洁为官,为后世景仰。

③陶母真不愧是一位贤德的母亲。她终日以粗糙的饭菜果腹,面对从天而降的美味佳肴,

却没有喜出望外,大快朵颐。相反,她保持了足够的冷静,她清醒地认识到人的贪欲一旦打

开缺口,必将如洪水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所以她流露出对儿子深深的忧虑。她的信如当

头棒喝,给陶侃敲响了警钟,从此时刻保持警惕,严于律己。

④苏轼的母亲程夫人也是一位见识不凡的母亲。苏轼幼年时,程夫人曾以古代志士的事

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一天,程夫人给苏轼兄弟讲《范滂传》。范滂为官忠贞不阿,最后受

到奸党陷害而死,临行前母子诀别。范滂说:“我今天离您而去,请您不要太过悲伤。”母亲

含泪说:“你今日有了这样好的名声,我还有什么好悲伤的呢?”

⑤故事讲完后,苏轼说:“母亲,我长大了要做范滂那样的人,您允许吗?”程夫人微

微一笑:“如果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

⑥正是因为少年时经常得到母亲的勉励,苏轼不仅从小立下远大志向,而且养成了坚毅

豁达的性格,尽管一生历尽磨难,饱尝贬谪之苦,但总能苦中作乐,从容地面对人生的风霜

雨雪。

⑦作家梁晓声的母亲亦是如此。梁晓声在长篇小说《母亲》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小时

候,家里缺粮,饥饿困扰着他们。一天,他拿着布袋到母亲工作的厂子里摘了满满一袋榆钱

儿。心想,终于可以填饱肚子了。回家的路上,遇到几个同样饥肠辘辘的孩子。其中一个孩

子央求说:“给我一点儿吧。”梁晓声紧紧捂着袋子,坚决地说:“不给。”另一个孩子也苦巴

巴地请求道:“给我一点儿。”他还是说不给。后来,一个孩子喊道:“抢!”瞬间,五六个小

孩围了过来,梁晓声拔足狂奔。他跑得快,后边的人追得更快。最后,榆钱儿被抢光了,连

袋子也被抢走了。回到家里,他哭着告诉了母亲。母亲说:“孩子,这事怪你,好东西哪里

能独自享用呢?你只要分给每个人一点儿,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⑧我们不得不佩服梁母对人情的练达。梁母的教导影响了儿子,梁晓声后来为人处世总

是关怀别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他的作品中充满浓厚的悲悯情怀。

⑨名人的母亲能给孩子以人生的指引,作为普通人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个人的

性格和命运,都能从母亲身上找到遗传密码。民间有一种说法:好女人福泽三代。可见母亲

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⑩母亲是人生所有问题的答案。

20.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将对应内容补充完整。(4分)

人物教子事件产生影响感悟主题

陶母②陶侃从此清白做人,廉洁为官

①讲范滂的故事苏轼从小立志,养成坚毅豁达的性格,

饱受贬谪之苦也能从容面对人生风雨

梁母教导孩子学会分享③

21.请从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下列两句任选其一作答)(3分)

(1)她清醒地认识到人的贪欲一旦打开缺口、必将如洪水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2)母亲说:“孩子,这事怪你,好东西哪里能独自享用呢?你只要分给每个人一点儿,就

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22.母亲在苏轼幼年时的教育,对他的人生态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结合下列苏轼作品简

要分析。(任意联系一句题可)(2分)

链接材料: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②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③何夜元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一《记承天寺夜游》

23.读完本文、相信你也会想起自己的母亲,请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说说母亲给了你哪方

面人生的答案。(2分)

(四)阅读文言文,回答24-28题。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节选)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

“女忘会(kuai)稽①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

遇宾客,与百姓同其劳……使范蠡与大夫拓稽(zh^i)行成②,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

师败,遂杀吴太子。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④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

[注释]①会稽:古地名。②成:讲和,和解。③罢:同“疲。疲惫。④锐:精锐部队。

24.选出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百里奚举于巾愿为由鞍马(《木兰诗》)

B.政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敢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C.勾践伐吴,吴财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二章》)

D.女忘会稽之耻邪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25.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探究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文开头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

磨炼的好处,最后总结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成语“卧薪尝胆”出自[乙]文,这个故事恰好印证了[甲]文“生于忧患”的道理。

C.[乙]文中的“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主要体现了[甲]

文的“劳其筋骨”;[乙]文中的“身自耕作、与百姓同其劳”主要体现了[甲]文的“苦其心

/士口、”O

D.两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逆境造就人才。经得起艰苦的磨炼,终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2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请断两处。(2分)

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27.翻译[甲]文中画横线句子。(2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8.请你根据[乙]文简要概括越王勾践的人物形象。(2分)

五、写作•展现自我(50分)

29.请你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作文。

文题一看似平常的日子里,却有着许多的趣味。学习书法、音乐渐入佳境的乐趣;仰

望星空、临窗听雨、吟咏诗歌的情趣;传统节日里贴对联、包粽子的意趣……这种种“趣”

都值得回忆,更值得品味。请以“拾趣”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横线上可填少年、

成长、书海……)

文题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理解,自选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阴雨天,我看见一只小鸟飞到枝头筑巢。小家伙衔着比自己身体还长的树枝绕来绕去,

耐心地打造自己的安乐窝。一阵疾风,吹得树枝猛烈晃动,小家伙辛苦衔来的三四根树枝掉

在马路上。我好奇,它为什么要在这种阴雨天筑巢?翻阅书籍才知道,部分鸟类喜欢在刮风

下雨天筑巢,它们想建造一个即便遭遇恶劣天气仍纹丝不动的坚固小窝。

原来筑巢的材料不仅包括树枝和石子,还需要风和雨。

要求:

(1)文章立意要深刻,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积极向上,要有真情实感。

(2)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字数在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强化基础

l.lfl拨

2.……斩改崭

3.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们就不怕风雨兼程。

4.C

5.D

【解析】1.旅途:1配11,旅行途中。

拨动:bodong,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

2.标点:根据后面的“《一路向北》的歌声”可知,此处引用的是歌词,还有很多,不再一

一写出。故应用省略号,表示省略。

错字:斩新一崭新,意为:非常新;簇新。

3.画线句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根据后句中的“就”可知,应把“即使”改为“既然”,“即使”

应是“与”搭配。

4.A: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正确;

B:间不容发:相隔得非常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正确;

C: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此处形容资讯,用错对象;

D: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正确;

故选C。

5.D:“出现”是动词,作谓语;“在世界桥梁史上”修饰“出现”,是状语;而定语一般修饰

名词;

故选Do

二、诗词•陶冶情操

6.①谁家新燕啄春泥

②枯藤老树昏鸦

③乡书何处达

④归雁洛阳边

⑤归雁入胡天

⑥零落成泥碾作尘

⑦长风破浪会有时

⑧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本题注意易错字:啄、藤、鸦、雁、碾、沧。

7.(1)C

(2)示例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抒发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崇

高的民族气节。

示例二: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

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

【解析】(1)C:赏析有误。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意思是:惶恐滩的

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

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

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

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

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此句对仗工整,出语自

然,以对两件令人痛心的具体情境的感慨,强化了诗人内心的隐痛叙写,流露出诗人的一腔

悲愤和盈握血泪。而非“渲染作战环境的险恶”。

故选Co

(2)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

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此句直抒胸臆,悲壮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

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表达了诗人赤诚的爱国情

怀和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激励了无数的爱国之士为了民族大业而抛头颅、洒热血。

三、综合•学以致用

8.第一问:

示例一:爱护园内卫生示例二:请保持安静

示例三:请不要乱涂乱画示例四:请不要乱扔垃圾……

第二问:

格式修改:日期应放在署名下面。

【解析】倡议书的一般格式:第一行居中写“倡议书”三个字,第二行顶格写称呼,第三行

空两个开始正文,一般写明目的+倡议,然后另起一行分行陈述倡议的内容,采用总分的格

式,最后呼吁行动,全部完成后右下角落款写明署名+时间。

由此可知:

倡议内容:应围绕着“文明游园”出发倡议。如:不攀折花木,见到不文明行为及时劝阻等。

格式错误:落款处应单位在上,日期在下。

9.B

【解析】A:《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并非“纪传体”:

C:“寒舍”是谦辞,指自己的家,“赐教”是敬辞,意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

D:《茶馆》是老舍的话剧,《四世同堂》是小说;

故选Bo

10.示例一:读水浒故事,悟侠义情怀

示例二:劫富济贫显本色,除暴安良称英雄

示例三:让侠义情怀永驻我心

【解析】根据对《水浒传》主题的理解以及对鲁智深形象的分析,确定“水浒园”的主题,

再根据主题拟写宣传标语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水浒传》: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压迫、水泊梁山壮大和接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

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

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

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鲁智深:原本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

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后又因搭救林冲,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三

山聚义后加入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之一,排第十三位,星号天孤星,担任步军头领。接受招

安后,在征四寇的战役中立下战功,生擒方腊后,在杭州六和寺圆寂。

11.拳打镇关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三拳打死镇关西……)

【解析】根据选文“'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

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J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中有人物“郑屠户”、人物自称“俺”“洒家”符合鲁智深特点

和情节“三拳真个打死了”可知,故事名称是:拳打镇关西(或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三拳打

死镇关西),本情节出自《水浒传》第三回。鲁达原是渭州提辖,一次在茶坊吃茶,结识了

史进以及教史进开手的师父李忠,三人到酒楼喝酒,听到隔壁阁子有女子哭泣,鲁达询问得

知是民女金翠莲被恶霸“镇关西”强娶后抛弃,不禁勃然大怒,救济金氏父女,答应替他们

报仇。次日一早,鲁达安排金氏父女离开。后赶到郑屠的肉铺戏弄他,郑屠恼怒之下抄起刀

便去和鲁达拼命,却被鲁达三拳打死。他见情势不妙,一边声称郑屠诈死,一边迅速离开现

场,逃出渭州。

12.①嫉恶如仇②侠肝义胆③粗中有细④豁达明理

⑤好打抱不平

【解析】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花和尚。他本名鲁达,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

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后又因搭救

林冲,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泊,排第十三位,

上应天孤星,担任步军头领。他在征四寇的战役中累立战功,生擒方腊后在杭州圆寂,追赠

义烈昭暨禅师。

①为民除害,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疾恶如仇。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

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亲

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他才来到镇关西肉铺前激怒郑屠,让其对

自己动手,最终为民除害,这些表现了他扶危济困、济人济贫、疾恶如仇的优秀品质。

②慷慨大方,重义疏财,随机应变,粗中有细。与金家父女没有任何关系,但当倾听完金家

父女的控诉后,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家父女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觉

得不够时,便向旁边的李忠求助银两,当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

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到后来不慎失手打死郑屠,他也是随机应变,遇险不惊:“这

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

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③生性洒脱,受不得半点拘束,当了和尚后,由于受不了寺院的清规戒律而大闹五台山,因

此,他被遣往东京大相国寺,并由此结识了当时任八十万禁军枪棒总教头的林冲。

四、阅读•浸润心灵

(一)

13.C

14.“大部分”一词指的是“绝大多数”,并非全部,起修饰限制作用,并非指所有废弃塑料

瓶都进入了非正规回收渠道,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5.不认同,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类包装产生的塑料垃圾都是微塑料产生的源头,这些微塑料

正在威胁人类的健康。除此之外,虽然我们感觉用过的塑料瓶都被回收了,但统计表明,全

球有32%的废弃塑料瓶未被回收利用,这些塑料瓶最终被遗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解析】13.A:打比方的作用是使说明内容更生动形象。

B:根据第④段可知,有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小于10微米的微塑料可以穿过细胞膜进入循环

系统,并到达其他组织。

D:微塑料源于人们使用的大量塑料产品,其中最常见的是用于瓶装水的塑料瓶。

故选Co

14.定性:“大部分”表示绝大多数。起修饰限制作用。

带词解句:在句中表示的是绝大多数废弃塑料瓶都进入了非正规回收渠道,并不是全部,也

会有少数的废弃塑料瓶进入非正规回收渠道。

删词解句:所有废弃塑料瓶都进入了非正规回收渠道,删去后与原义、事实不符。体现了语

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5.作答时,首先表明观点态度,不认同。其次结合具体内容阐明理由。

根据材料一首段中的“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级的微塑料可能会进入肝细胞和肺细胞并破坏其

正常工作机能,从而对器官造成损伤”和材料一末段中的“沐浴露、牙膏、防晒霜等个人护

理用品,以及洗衣机洗涤衣服产生的废水等都可能含有微塑料”可知,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

塑料包装都会产生微塑料,这些微塑料正在危害我们的健康。

根据材料二末段中的“据统计,大部分废弃塑料瓶都进入了非正规回收渠道。统计表明,全

球32%的废弃塑料瓶未被回收利用,最终被遗弃在陆地、河流、海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

染”可知,全球有32%的废弃塑料瓶未被回收利用,这些塑料瓶最终被遗弃,造成了严重的

环境污染。

所以对于材料三中网友的看法应不认同。

(二)

16.A

17.放[甲]处,宋濂从小热爱读书,并克服各种困难读书,借书抄书,他坚持不懈,终取得

成就,他用行动把感兴趣化为永恒的热爱,这个论据与本段观点一致。

18.首先,提出分论点“行动是将瞬间的感兴趣化为永恒热爱的桥梁”;然后,举谭垦一生研

究科学,樊锦诗保护敦煌文化的事例,加以具体论证:最后,总结强调要以行动助力我们所

热爱的事业,使其化为永恒的热爱。

19.示例:我最感兴趣的学科是物理、我将努力学习物理知识,查阅资料,多做实验,用物

理知识指导生活实践、更希望能成为一名物理学家。

【解析】16.A:有误,本文第①段“你对什么感兴趣,不是最重要的;你为感兴趣的事情做

了什么,这才重要”引用谭垦的话,作为道理论据引出中心论点:我们青年一辈,要以行动

将瞬间的感兴趣化为永恒的热爱。所以,谭垦的话,是本文的道理论据,但不是中心论点。

故选Ao

17.[甲]在第③段,第③段的观点是“让我们抵达热爱彼岸的,最重要的是行动。行动是将

瞬间的感兴趣化为永恒热爱的桥梁”「樊锦诗把对敦煌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作为自己一生

的挚爱和无悔的追求,以实际行动书写自己的一腔热忱”这个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证了本段

观点。

[乙]在第④段,第④段开头提出“如果不付诸行动,感兴趣的事情便只会停留在瞬间”的观

点,用富僧一直向往南海,可是迟迟没有行动,最终他的兴趣与理想化为泡影这一反面事例,

从反面论证“让我们抵达热爱彼岸的,最重要的是行动”这一观点。

所给事例讲的是明代宋濂,从小热爱读书。家贫无书,靠借书、抄书的方法来读书,他坚持

不懈,最终成为著名文学家。宋濂将对书的热爱付诸行动,用借书抄书的行动将读书这件感

兴趣的事化为永恒的热爱,成为明代开国文臣。和第③段的观点一致,放在[甲]处作为古代

的事例与樊锦诗这个现代事例,能共同有力地论证“让我们抵达热爱彼岸的,最重要的是行

动。行动是将瞬间的感兴趣化为永恒热爱的桥梁”这一观点,使论证更有力。所以适合放在

[甲]处。

18.第③段开头提出“让我们抵达热爱彼岸的,最重要的是行动。行动是将瞬间的感兴趣化

为永恒热爱的桥梁”这一分论点;

接着“谭垦几十年如一日进行科学研究,用行动将其化为自己一生的热爱;樊锦诗把对敦煌

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作为自己一生的挚爱和无悔的追求,以实际行动书写自己的一腔热

忱”,用谭垦几十年如一日进行科学研究,樊锦诗保护和研究敦煌文化这两个事实论据进行

论证;

最后“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要以行动助力我们所热爱的事业,用行动将瞬间感兴趣的事化

为永恒的热爱”对本段进行总结,再次强调以行动助力我们所热爱的事业,用行动将瞬间感

兴趣的事化为永恒的热爱。

19.要先写出自己感兴趣的事是什么,然后谈谈自己怎样将热爱化为行动,用怎样的行动去

开创美好的未来。

(三)

20.①苏母

②退回鱼干并写信教育儿子。

③梁晓声学会关怀别人,作品充满浓厚的悲悯情怀。

④母亲对孩子教育的影响是一生的,母亲的教育至关重要。

21.(1)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贪欲一旦打开缺口比喻成洪水泛滥,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人的贪欲一旦形成危害程度之大,表达了陶母对儿子深深的忧虑。

②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贪欲一旦打开缺口夸大为洪水泛滥,形象地写出了人的贪欲一

旦形成危害程度之大。表达了陶母对儿子深深的忧虑。

(2)运用了语言描写,通过母亲的话,形象地表现了母亲的宽容大度(人情的练达)、以及

梁母对儿子的谆谆教导。

22.①人生的聚散离合,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这是人生无法摆脱的

遗憾,不必为此悲伤。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感悟,表现了他的旷达胸襟和乐观精神。

②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照耀,都不必在意;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坚守自己的精神世

界,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③月夜常有,竹柏也是寻常景物,只因我们两个“闲人”在欣赏,景也就不同了。政治失意

仍有赏月的雅趣,显示了苏轼在逆境中的旷达。

23.示例一:和同学发生矛盾时,母亲告诉我要学会宽容和理解。

示例二:学习中遇到困难,想要放弃学习时,母亲鼓励开导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要学会

战胜困难。

【解析】20.①根据第④段中的“苏轼的母亲程夫人也是一位见识不凡的母亲。苏轼幼年时,

程夫人曾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一天,程夫人给苏轼兄弟讲《范滂传》”可

得:苏母。

②根据第②段中的“她把鱼干重新封好,让来人带了回去,并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汝为吏,

以官物见饷,非唯无益,乃增吾忧也。意思是说,你用官家的东西来孝敬我,对我来说非但

无益,相反让我很为你担忧”可知,陶母退回了陶侃给自己带来的鱼干,还写信教育他要廉

洁。可得:退回鱼干并写信教育儿子。

③根据第⑧段中的“梁母的教导影响了儿子,梁晓声后来为人处世总是关怀别人,设身处地

地为别人着想,他的作品中充满浓厚的悲悯情怀”可得:梁晓声学会关怀别人,作品充满浓

厚的悲悯情怀。

④联系首段中的“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每一个孩子身上都会打

上母亲给予的烙印。母亲是人生所有问题的答案”和第⑨段中的“名人的母亲能给孩子以人

生的指引,作为普通人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都能从母亲身上找

到遗传密码。民间有一种说法:好女人福泽三代。可见母亲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可知,本文表现的主题是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母亲在家

庭教育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21.(1)“必将如洪水泛滥”可以理解为是比喻,把贪欲比作洪水,也可理解为夸张,把贪

欲一旦打开缺口夸大为洪水泛滥。洪水泛滥,会给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以

此为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贪欲一旦形成危害程度之大。联系后句“所以她流露出对儿子深

深的忧虑”可知,表现了陶侃的母亲对儿子深深的忧虑。

(2)这句话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母亲教育儿子好的东西要学会与他人分享,表现了她的

宽容大度和对熟知人情世故的特点。这也是梁母对儿子的谆谆教导,体现了她的爱子情深。

22.根据题干中的“对他的人生态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知,应结合语句内容分析苏轼的

人生态度。

①句意: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阴晴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

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此句从人到月,从古至今,对人生的变迁作了高度的概括,富有哲

理,一句“此事古难全”又道出词人对人生的无奈,无奈之外有又隐含着本就难全的释然和

旷达。

②句意: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此句

一语双关,无论是道路上的风雨,还是人生路上的风雨,词人都能笑着面对,体现出词人一

种宠辱不惊、胜败两忘、旷达潇洒的境界。

③句意: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

样的闲人罢了。作者感慨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

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

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

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

至美,竹柏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这种认识表现出作者宠

辱不惊,进退自如的人生态度。

23.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联系生活实际表述母亲给自己的人生方面的教育即可。

(四)

24.B

25.C

26.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27.示例一:在国内(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

(外部)如果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部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示例二:在国内(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外

部)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部的忧患,国家往往会灭亡。

28.示例:勾践是一个能够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人。

关键词:①发愤图强(发奋图强也对)②忍辱负重③与百姓同甘共苦④礼贤下士⑤善于把握

作战时机⑥吃苦耐劳⑦生活简朴……

【解析】24.A:名词,集市/动词,买;

B:都是副词,译为“所以”;

C:名词,军队/名词,老师;

D:结构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B。

25.C:乙文中“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译为:深思熟虑,苦

心经营,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这句话描述的是勾

践在心理上的努力和坚持,更多地体现了“苦其心志”,乙文中“身自耕作、与百姓同其劳”

意为:他亲身耕作、与百姓共同劳作,讲述的是勾践身体力行,和百姓一起劳作,表现的是

甲文中的“劳其筋骨”;

故选C。

26.句意为:夫人亲手织布,吃饭从未有荤菜。从不穿有两种颜色以上的衣服。

“夫人”是主语,“自织”是谓语,表示夫人亲自织布,应和后文断开;“食不加肉”和“衣

不重采”是两个并列的分句,分别描述了夫人的食物和衣物的简朴,二者之间应断开,故断

句为: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27.重点字词: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

士。拂,通“弼”,辅佐;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

家;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恒:常常;亡:灭亡。

28.根据乙文“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

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可知,勾践在吴国被赦免回国后,深深铭记会稽之

耻,为了国家的复兴,不惜自身劳苦,亲自耕作,夫人自织,生活简朴至极,绝不奢侈浪费。

每日通过尝胆来警醒自己不忘国仇家恨,由此可见他是一个能够忍辱负重、发愤图强、能与

百姓共甘苦、礼贤下士的人。

根据乙文“使范蠡与大夫拓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

吴太子”“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可知,他

采取正确的战略,派出范蠡等人与吴国求和,采用麻痹敌人的策略。当吴国兵力空虚时,他

果断发起攻击,并成功击败吴军,甚至杀死吴国的太子。由此可见勾践是一个善于把握作战

时机,具有非凡军事才能得人。

参考译文:

【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

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

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

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

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的愤怒

表现在脸色上,怨恨体现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

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

消灭。这样,就知道忧愁祸患更有利于人生存,安逸享乐更容易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乙】吴国已经赦免了越国。越王勾践回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挂到座位

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还说:“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身

耕作,夫人亲手织布,吃饭从未有荤菜。从不穿有两种颜色以上的衣服,对贤人彬彬有礼,

对待宾客热情诚恳,与百姓共同劳作。……越王让范蠡和大夫柘稽求和,到吴国作人质。两

年后吴国才让范蠡回国。

到第二年春天,吴王到北部的黄池去会合诸侯,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跟随吴王赴会了,

唯独老弱残兵和太子留守吴都,勾践攻打吴国,吴军大败,越军还杀死吴国的太子。

这以后四年,越国又攻打吴国。吴国军民疲惫不堪,精锐士兵都在与齐、晋之战中死亡,

所以越国大败了吴军。

五、写作•展现自我

29.

文题一:

少年拾趣

世间万物,各有其特点,若善于观察,用心体验,观虫逗鸟皆有一番趣味。生活中的趣

味,常常在你多一点留心时显现。对昆虫的观察与喜爱,让我的生活多了一点趣味。

我喜爱昆虫,每当发现它们时,一定会仔细观察一番。有一次,阳光明媚,微风和煦。

我和朋友在公园里玩,经过一片矮树丛时,发现叶子上有一只昆虫,定睛一看,是一只七星

瓢虫,我便在一旁观察起来。瓢虫的甲壳上果然有七个圆点,与书中描述的一致。朋友见状,

说想看看这么小的瓢虫是如何进食树叶的,我笑着说:“你要失望了,七星瓢虫是益虫,以

蜘虫为食,是昆虫里的肉食动物。食叶子的是多星瓢虫,大多是害虫,你今天是看不到它吃

叶子了。”朋友恍然大悟,对我称赞不已。我在书中了解到,七星瓢虫在遭遇外界刺激或遇

见天敌时,会出现“神经休克”,即一动不动,呈现“假死”状态。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用手指轻轻碰了碰瓢虫,它瞬间滑落在地,我将它捡起来放在手

心,发现它的脚都缩进鞘翅里,我如何拨弄它都无动于衷。我有点担心,将它放在一旁的石

桌上,不再触碰。大约过了五分钟,它的触角慢慢动了,像在探测外界是否安全,接着便张

开翅膀飞走了。原来瓢虫在确认安全后便会“活”过来。这样的实践与看书不同,在观察时,

无论是屏息凝神地看,还是聚精会神地听,抑或是天马行空地想,都会发现别样的趣味,这

或许就是少年独有的趣味吧!

朋友惊讶于我对昆虫的了解,问我:“观察昆虫这样微小的生物不会觉得无聊吗?"我

解释道:“微观世界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