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北京初三一模语文汇编
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2024北京朝阳初三一模)阅读《春到太平》,完成下面小题。
春到太平
①后河的桥是吉安城的老桥。有人数过,说后河上有九座桥,最南端的是太平桥。河水从太平桥流
入,穿过几座联接吉安东西城区的桥,最终汇入赣江。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僧人云豁修。桥高二
丈,广一丈二。据《庐陵县志》中载:“立春日,郡县官率属迎春于城隍庙南,从太平桥过候人跪桥侧,
呼:春到太平。”
②已经记不起来,是因了一种什么样的缘由,我对这个地名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情怀。是因了那句“春
到太平”的美好祝愿吗?可能有一些。但倘要细细说来,似乎又不全是。
③今天的太平桥,与其他吉安的桥,并无二致。从桥上走过的人,甚至不会感觉到脚下是一座桥。
它已经和公路连为一体,一样的宽,一样坑洼的水泥路面。至于桥的长度,我甚至说不上来,这桥是从哪
里算起点的。因为现在桥下只有一个长约两米的桥洞了。
④两年前,后河上新立了一座类似微缩景观的仿古单拱桥,上边写着:太平桥。
⑤问桥边闲坐的老阿婆:“哪个是太平桥?”
⑥“都是!一座是新的,一座是旧的。”老阿婆说。
⑦其实,哪座新哪座旧对于我是不重要的。那座能让我们这个城市的先民在心里呼唉“春到太平'’的
桥,它的形象作为一种象征,始终沉淀在我的心中。之后每年开春,我总想着要来桥上坐一坐,看一看,
就像游子看望自己的祖屋,一踏上这块土地,就被这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城深深吸引。至于它今天的位
置是否还在老地方,营造的范式是否和曾经的太平桥一个模样,是无关紧要的。
⑧春到太平。我嘴里念叨着,眼前仿佛浮现了历史长河中这座古城的立春盛景。我常常在心里默默
感谢那些地方志的书写者,把我们这个城市的年轮和脉络描绘得如此清晰,又如此充满诗意。“立春日,
郡县官率属迎春于城隍庙南,从太平桥过候人跪桥侧,呼:春到太平。''那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立春
日,天已渐暖,风自南来。鼓乐齐鸣的仪仗队,服饰整齐的地方州县官吏,还有百姓代表,执三牲芒神春
牛等物,在微明的天光下,浩浩荡荡,向城南的城隍庙而去,迎春祭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以
想象,此刻的太平桥上官民同乐,一派祥和!是啊,重农悯农,才有天下太平;先忧后乐,才有天下和
谐!
⑨春到太平。在我心里,这里还应该是全城离春天最近的地方。古时的吉安城,只在今天的北门街
一带,而太平桥、后河一线都是郊外。城里的春意总是要比城郊的来得迟钝些。立春一过,太平桥下春水
勃发,草木萌动,鱼跃莺飞。“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从这层意义上看,春到太平,又确实是古代吉安一个探春踏青的好去处、好景致了。如今,经过河道清淤
疏浚、护岸砌筑、引水活化的后河,水更清了,鸟和昆虫也更多样了,环境更优雅了。
⑩春到太平。这一声呼唤,早已将沉淀在百姓内心深处对这座古城丝丝缕缕的依恋和爱噢醒。那日
探春之行,适逢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他以古稀之年,陪我从古南塔一直走到吉安大桥下,告诉我龙阳
阁、天后宫、仁山巷、习溪桥的具体位置,告诉我发生在吉安的老故事:状元桥与文天祥同在,龙阳阁里
还萦绕着端午龙舟下水竞渡的余音,习溪桥上走过刘辰翁……”这里说阁有阁,说宫有宫,说巷有巷,说
桥有桥!”老人说话时,眼神中有一种光芒。老人从小在后河边长大,熟悉沿河一带的点点滴滴。一座
桥,一条后河,一条赣江……在他平静的述说里,增添了一丝亲切,一片希望。
⑪明人李东阳有一首诗《吉安》:“山势西来断,江流北去平。万家深树里,闻是吉安城。”吉安城
依山傍水,山环水抱,而天生一条好后河,九曲萦回,更是上苍对吉安城的眷爱。就这样坐在太平桥边,
听风,观水,让心深呼吸,感受着个人经历与集体记忆的延续,时光变得那么柔软、醇厚而悠长!
(取材于傅洪文的同名文章)
1.本文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太平桥与吉安人的情缘。先由太平桥引出了【甲】及“我”
对太平桥的别样情怀,接着借【乙】引出了太平桥在“我”心中的象征意义,最后围绕“春到太
平”叙写寓于其中的丰富情感。
2.文章第⑩段画线句是吉安老人的话。结合语境,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3.这是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作品,其中有景物的美、文化的美、氛围的美、人情的美……请你任选一
处语句,加以品味。
4.阅读全文,说说你对题目《春到太平》的理解。
(2024北京西城初三一模)阅读《延安散记》,完成下面小题。
延安散记
①果真听见不如亲见,当一座座黄土高坡展现在我视野里的时候,才知道那种荒远苍凉带来的骞
癖,无论是文字图画,还是言语都难以表达出来。
②对于造物主的偏心早已习惯,火车从黄澄澄的关中平原的丰收里穿过,钻了几个山洞,麦香就被
高高的北国山城隔在了八百里秦川。
③不断涌来的是起伏的山峦,大大小小的沟壑,不似我们见惯的秦岭山脉直入云霄,倒像是凝固的
黄土海浪。远近的一包包山头饱满而丰腴,柔软的触感从眼睛传向心底,再到达指尖。
④山峦从两下里越逼越近,轨道像被嵌在山体中,坐在车里的人似乎能感觉到一种挤压的逼迫来,
一座座山包也看得更清了,那些山包只有顶上生着稀疏矮小的树木,可以看出生长的艰难,没有一棵是高
大挺立的,从大部分裸露的山体可以看见里面夹着一层层砂石,肉质里嵌着骨质,透露出一种悲壮来。
⑤火车驶近了。原来,那山梁,都是光秃秃被剔了皮肉的黄色筋骨,山根下一道道沟壑像枯羯的血
管曲回僵硬,肉感完全是一种错觉了。
⑥大地陈旧了,而一些有活力的东西依旧倔强地生长出来。
⑦夏收的景象在这里斑斑驳驳,山坳里一道道地块干硬寂静,绿苗长得异常艰难,花花草草的身影
虽零星寥落,但从不缺席。这边的春天来的太迟走的太快,虽然将近芒种,槐花才雪白雪白地飘着香,太
阳下已全然是夏日白晃晃的火辣了。估计这里只能种秋收的庄稼,会是小米土豆,还是养麦高粱?或许也
只是这些耐得干旱的植物才能有一些收成吧。
⑧下了火车,初见延河。常年干旱少雨,延河的水被热辣辣的太阳蒸发成细细的溪流,河床上长着
碗口粗细的柳树和一些为绿化固沙种植的草木。岸边的山坡上一律都是洋槐树,这种耐旱耐寒的植物用强
大的根系牢牢地锁着泥土,不使它们被暴雨和狂风带走。
⑨这条被搁浅在枯羯的漫漫高原上的延河在历史上多次易名。在较长时间里叫清水河,不知叫做“清
水''时,它是不是满河清水。西汉时期也叫消(wei)水,“清”字“字形从水,字音从鱼有",字义是“盛产鱼有鱼
之水”。如果这样理解,说明那时的消水河应该是水丰鱼肥,定是满目植被苍翠,不知这原本的绿洲何时
被自然侵蚀,剥离了生机勃勃的外衣。
⑩这条陕北的第二大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志丹、安塞、延安,最后汇入黄河。何时能再还它
满河清水,让7000多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遍地绿洲,羊肥瓜甜果香该有多好。企盼那一天早点来到。
⑪在延安大学上学的侄女过来陪我夜游延河街。现在正是各色夏季花儿争奇斗艳的时候,在这街头
却未看见。花儿草儿都是水灵灵的魂儿,种在这缺水的地方太耗费活力了。也未发现其他地方随处可见的
水果摊儿,只见着两个卖西瓜、卖苹果的。侄女说这边的人艰苦惯了,没那么娇贵,吃不吃水果都能过。
地域让本土的人有了一种天长地久的习惯,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⑫宝塔山灯光的映衬下,月亮虚虚的只是个轮廓。侄女说这是照过伟人的月亮,我说它也照过坐在
疙梁梁上唱小曲儿的后生。照过几千年前的清水河,也照着现在的瘦枯的延河,照过血与火的峥噪岁月,
也照着如今安静祥和的平常生活,有许多相同又有许多的不同。这里的土地养育了革命,这里的人们为着
新中国受了太多磨难,他们理应过上好日子。侄女问这里能不能变成绿水青山,我说能,当然能。侄女暑
假要下乡支教,我支持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才是年较人的责任和担当。
⑬晚上在剧场里看红色历史舞台剧,身旁的年轻人被舞台上无畏坚贞的革命信念感动得泣不成声。
那一刻,舞台上的质朴、雄壮与磅礴,与舞台下的热血、理想与青春碰撞交织。
(g甦安,就是一个动态的展馆,历史定格,而新时代的精神在这里源源不断地添加。一个时代的铁
质、钙质,生成,没有尽头地生成。有些地域负责生长血肉,而延安负责生长骨头。在自然、历史和现实
中汲取力量和气概,默默滋养着人们的信仰和情怀。
⑮回到陕南已有几天了,眼底里停驻的还是杨家岭、枣园的景象。有些旅行,会改变人的三观,会
成为一次修行。延安之旅,让我的心灵受到骞抻,更让我对于国家、民族、信仰、情怀……这些词重新认
知,我想,我的生命可能更厚重了一些……
(取材于张大丽的作品)
5.本文散记了延安之旅的几个片段。请阅读③一慎,填写下列表格。
延安见闻作者情感
①悲壮
延河现状及名称的变迁②
和侄女夜游延河,在宝塔山赏月、交谈③
④感动、振奋
6.“震撼”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其产生的原因和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7.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延安负责生长骨头”的理解。
(2024北京朝阳初三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花园城市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全域森林城市、公园城市的麝续发展。
建设花园城市,可以为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推进花园城市建设,北京市
先后编制了《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关于深化生态文明实践推动首都花园城市建
设的指导意见》,并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通州5个区开展了花园城市试点工作。新中国成立之
初,北京市园林绿化基础较为薄弱。在党的领导下,政府持续推进首都园林绿化建设。到今天,基本形成
了“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的绿色空间结构。从2019年到2023年,_,这为北京市花园城市建设奠定
了基础。
图12019-2023年北京市城市绿化覆盖率
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②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花园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北京市将进
一步促进绿色生态与生产生活空间的有机融合,提升人民的绿色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全市将通过建设
东花市街道等20处花园城市示范街区、对300座立交桥进行垂直绿化建设、在工人体育场北路等沿线打
造100条美丽的“城市画廊''等行动,提升人民的生活舒适度和便利性。
材料二
花园城市建设要传承文化、彰显特色。例如,西城区围绕区域历史文化,打造京韵化历史街区。西
城区立足西城历史,发挥文化优势,强化历史名园的引领功能,打造园林外交名片;将新的文创经济、文
艺活动融入老城空间,由点及面形成渐进式历史街区的活化迭代;净化胡同空间,还原院落韵味,鼓励居
民运用老北京乡土植物及传统方式打造“最美院落”,建设花园式历史街区;沿历史街巷打造“一个古树故
事、一间胡同书房、一场京剧表演、一处名人故居、一尺街坊花园”模式的文化探访线路,全方位、多角
度地展现老城历史、胡同生活。
材料三
微花园是塑造花园城市的最小空间单元,通过植物和艺术的介入,推动环境品质的提升,是老城区
绿色微更新的重要内容。绿色微更新通过参与式工作坊的形式,实现共同设计、共同建设、认养维护,使
居民实现从使用者到建设者身份的转化,在充分尊重场地现状和文化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实现绿色微更
新。位于朝阳区新鲜胡同71号院的微花园示范中心邀请周边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设计、共同建设完成,后
期养护则由社区志愿者担任维护,从而实现微花园的长效可持续运营。由此可见,花园城市建设要坚持全
民参与、共建共治。未来,北京市还将广泛开展“花果进庭院”“园艺进社区”“市民花园节”等活动,推广“人
人是园丁''参与模式,引导居民参与小区、阳台、屋顶绿化、立体绿化的设计、建设和管理。
8.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得合文意的一项是()
A.建设花园城市可以有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B.打造“城市画廊”等行动,有利于提升人民的绿色获得感。
C.为全方位展现老城历史,西城区将文创经济融入老城空间。
D.微花园的建设有利于老城区循序渐进地实现绿色微更新。
9.根据材料一文字内容和表1的信息,在横线处补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甲】北京市城市绿化覆盖率稳步提升,城市绿化建设成效显著
【乙】北京市城市绿化覆盖率飞速提升,城市绿化建设进展缓慢
【丙】北京市城市绿化覆盖率缓慢提升,城市绿化建设收效甚微
10.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花园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
(2024北京初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怒从黄河来
蒋建伟
①清瘦、苍凉,即使是一棵,也在努力高举着一团白亮亮的雪花,一路裹挟着黄河的怒气——它们
如同燃烧的白火焰,撕咬着,拼生赴死,奔向大海……终于,下起了一场大雪。在寒冷中,它们一棵紧挨
一棵,一朵雪花开在另一团雪花里,一种倔强生发出另一种倔强,一群群、一群群在黄河口站着,一言不
发地站着,站成了一股股排山倒海的雪浪——看哪,那寒风中呼啦啦怒放的芦花,那大批向东、大雪一样
咆哮的芦苇荡!
②芦苇荡的美,不只春夏时节,更在于晚秋的芦花。当所有的寒冷挥师南下,气温一天比一天凉,
百花缓慢地谢了,谢到最后,只剩下了这一种花。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
美,那么纯,那么亲!
③风,往风的旋涡中心刮,越刮越毒。我们的头发和衣服被刮乱了,我们像一个个棋子似的,在船
的甲板上弹跳不止。游船属于中型船,有马达,客舱可乘坐50人,顶上的一棚,为特殊加厚钢板,听说
上头是一处小型观景台。我们兴奋着爬上去,看黄河入海。
④滩涂之上,野生的芦苇随处冒出来,每一棵,都高举着雪花一样白的花,不分东西南北地盛开
着、怒放着,大风刮过,就像下大雪一样,好家伙,一下子就是15万公顷。尤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
边,数不尽的芦花见证了黄河入海时那动人的一瞬: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
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篮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拼命挣扎,直到
渐渐失去了力量……在这个地方,大海把宽容留下,黄河把野性留下。芦花的母性,这个时候也显现了出
来:它们,婷而不媚,挺而不屈,寒而不冷。
⑤船颠簸摇晃得厉害,站都站不稳,大风再那么一刮,谁都会担心自己一不小心被风刮跑了。我牢
牢抓住白色的铁栏杆,迎着大风呼吸,和旁边的朋友高声说着话,但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些什么。只能借助
眼神、手势以及肢体许多的夸张动作,努力想告诉对方什么,想听到对方的一些什么,哪怕是——哪怕一
场徒劳。我们此行,是去看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感受一下大海的大和黄河的黄,可是,风多么大呀,黑
蒙蒙、灰蒙蒙的水色之中,黑色和灰色倒成了主导,哪里有黄?哪里有蓝呢?
⑥不,我分明看到了另一副壮烈的面孔。那是至死都在愤怒中煎熬、不甘、不屈的黄河!连大海都
敢冲撞的黄河!那河道,那怒吼,那九曲十八弯,那退潮后的河底的龙脊,是铁了心的牛,是孽了性的
驴,使出了浑身上下的劲儿,一股股,一阵阵,一声声,一天天,一年年,后浪追赶着前浪,一股脑儿朝
前冲……冲!这充满血性、义气的一个字,是黄河的秉性,中国人的秉性!
⑦船开始“哒哒哒”着调头、回返,想必船老板看这鬼天气也悻悻然,只得无功而返。不过,很多游
客却盼望着好天气能突然出现,船老板回心转意。虽一个个满脸的遗憾,却不肯下到船舱里去,想一想世
上的事情,哪有那么多的奇迹发生呢?等了半晌,终究没个什么结果,渐渐地,人群开始稀了,不似刚才
那般肩擦肩、脸碰脸了,有人开始下去了,接下来是第二三四五个,直到我猛一抬头,发现只剩下我们一
行的五个人了。
⑧其中的一个朋友,穿西装、打领带、皮鞋贼亮,他拎了一部专业相机凑过来,也不说话,径自盯
着我的脸,5秒钟,想从中寻找出一种遗憾的感觉来,因为他们都来自当地,只我一个外地人,外地人看
不到入海的黄河,难道不遗憾得要死?不过很抱歉,他连哪怕一丝也没有找出,后来自己偷偷藏起了尴尬
的眼神,仓皇之间丢下我。
⑨其实,他不知道我此行的最大收获——我看到了一条喝醉了酒的黄河、咽下血牙的黄河、发了怒
的黄河、冲向大海的黄河!他更不知道,正是因了黄河的这种野性,这种大气磅礴的怒气,繁衍出了一片
片野性的芦苇荡,凝结成一个民族的血性……
⑩这一刻,我多想指着黄河口那么多浩瀚的芦花,把它们骨子里的东西一点一点讲给他听。从大河
到大海,从一个烈女子般的芦花到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一路上,到处都在飘飞着芦花大雪,为什么芦花会
如此不惧生死?为什么野生的力量会如此排山倒海、不可阻挡?答案只有一个:“怒从黄河来!”
(有删改)
1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写了哪两方面的“怒”。
12.阅读第⑤〜⑨段,简要概括作者此行观景的“收获”是什么。
1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要抱住黄色,黄
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
14.第③段画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写风?有什么作用?
(2024北京朝阳初三一模)阅读《传递善意是最好的感谢》,完成下面小题。
传递善意是最好的感谢
①近来,一则视频引发热议:高铁上,女孩看到一位大叔坐得笔直,就主动上前帮他调整了靠背,
后者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不懂。”评论区,有人点赞“边调节还边给大叔讲解,下次他就知道怎么调
了”,有人发问“这是谁的爸爸第一回坐高铁”,也有人主动发起“在外都帮帮陌生人的父母”的约定,
跟帖留言者众多。
②说起来,“陌生人父母互助条约”其实是一个流传已久的网络约定——在外遇到了需要帮助的老
人,尽量伸手帮一把。这次我帮了你的爸妈,有可能下次你就会帮到我的爸妈。一句口头的承诺,全凭自
愿,但从一个个视频,一段段暖心的文字中不难看出,不少年轻人是在切实践行这个约定的。主动帮助他
人,也大大方方说“希望陌生人帮帮自己的爸妈”,其中透着当代年轻人独特的真诚与可爱。有道是
“【甲】”。现代社会的网络协议,又何尝不是对传统美德的新践行?
③我们还要看到,“陌生人父母互助条约”所适用的多数都是像调节高铁座椅靠背一样举手之劳的
小事情。当今社会更新加速,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愈发频繁地面临各种各样的
“第一次”,“信息鸿沟”“常识短板”大量存在。尤其是老年人出门在外,面对各种新事物,更会有手
足无措之感。比如同样是坐高铁,年轻人早已轻车熟路,一些老人却是第一次,什么都不敢乱碰,只能小
心翼翼、板板正正地坐着;同样是就医,过去排队问诊耗时费力但流程简单,现在线上线下来回操作,刚
上手时很容易晕头转向。无论是年龄代沟导致的认知滞后,还是地区发展带来的信息差异,在一些人眼里
的“小儿科”,可能就是其他人挠头的大问题。“【乙】”。出手帮一把,耐心解答一番,帮助他人更从
容地适应现代生活,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④从更大范围看,在应对社会老龄化方面,“陌生人父母互助条约”也算一个颇具启发意义的民间
方案。可以预见,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深入,适老化建设方面的种种新问题还会层出不穷。除了不断优化
制度,也有必要让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互助成为社会常态。毕竟,每个踌躇不安的老人身旁总会有陌生人,
他们若能热心伸出援手,小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⑤“你不懂没关系,我愿意教你”“下一个路口还有我”……网络之上,善意的互动、美好的约
定,还在继续。期待这些正能量能更多传递到现实生活中,推动“人人助我、我助人人”蔚然成风。
(取材于《北京日报》晁星同名文章)
15.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中“传递善意”的含义。
16.请为文章【甲】【乙】两处选填恰当的句子。(只填序号)
A.勿以善小而不为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7.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是如何推进论证的。
(2024北京房山初三一模)阅读《一棵长到心里的树》,完成下面小题。
一棵长到心里的树
东西
①它就站在那儿,站在谷里屯风声呼呼的村口。它有两百多岁,身材粗壮,枝丫撑开像一把巨伞。
②小时候,我到邻村读小学,每天都从它身边经过,几乎没有注意过它。在我眼中,它只是一棵普
通的枫树,普通得就像路边的一块石头而已。不过偶尔也有例外。比如上山打柴累了时会想,为什么不把
它砍来作柴火?比如放学遇雨时,会躲至U它的“伞盖”下以免衣服被淋湿。
③第一次长久地注视它,是在小学三年级时。一天,父母到公社去交公粮,一大早就挑着晒干的粮
食走出了村庄,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下午还没看见他们的身影,我便担心起来。太阳离落下去的地方越
来越近,饥肠辘辘的我坐在家门口盯着村头,盼望着他们快点从枫树下闪出来。可是直看到太阳落山,直
看到枫树的叶子由二方去变成:目乱直看到枫树的枝干罩成:片,他们也没有出现。虽然小路看不见
了,枫树也看不见了,眼前一片漆黑,但我的目光仍然朝着树的方向,好像只要这么长久地看着,父母就
会回来得快一点。
④第二次长久地注视它,是高考之后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在那些跟着父母下地劳动的日子里,
我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但心里总还是隐隐腾起一丝丝希望。那时在大队工作的姐夫说了,只要在队部
看到我的录取通知书就会立刻飞奔而来。于是,每天下午,我就伸长脖子遥望,第一次晓得一个人跟一棵
树可以望出伟大的“友谊是的,那年夏天,我望着它的叶子从深绿变成浅绿,望着夕阳为它镀上满身的
金光,望着夜色像耦糊般渐渐挂满它的枝丫。它静静地站在那里不言不语,却又分明像在告诉我,不要
急。直到快把它的每个细节都倒背如流时,我才接到姐夫带回来的录取通知书。
⑤那年九月,我离开村庄到更远的地方上学。走过大枫树时,我像被谁拽了一下。忽然回头,第一
次从这个角度端详它。这是另一番景象——它的两根主枝丫像巨人的手臂那样张开,树冠撑得更大,比从
村庄看它时显得更为粗犷有力。透过它的枝丫,我看到站在家门口挥手送别我的父母和亲人。也就是从回
望的那一刻起,它在我心中不再是一棵普通的只能作柴火的树,而是具有了强大的牵引力。
©21岁那年,我到平腊村做基层工作。一次站在河岸,抬头朝家的方向望去,天哪!只一眼,我就
看见它站在高高的山上,浓荫如盖,远在天边又似乎近在眼前。乡愁瞬间涌来,像拳头猛地捶打胸口。我
背上书包朝着它的方向拔腿就走。上沟下坎,爬山越岭,虽然多次迷路,但只要一看到它,我便又能回到
正确的路上去。当时交通不便,在县城工作的我快一年没回家了。终于,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跋涉,又饥又
渴的我回到家里。不巧,父母下地干活去了,我家门头挂着一把铁锁。但这又有什么要紧呢?站在儿时遥
望树的位置再次望去,它还是曾经的样子,那一刻,我的心无比的踏实。
⑦后来我开始写作,当需要一个村庄的名称时,我脱口而出“一棵枫就这样,它被我写进了散文
和小说,成了一棵经常被我描写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树。
⑧如今,我已在城市定居多年,但只要想到故乡,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它。站在岁月中回首,蓦
然发现,那棵长在村口的树,已经慢慢长到了我的心里。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8.文章记述了“我”与村口大枫树之间的故事:小时候,我在树下躲雨;三年级时,我—;高考后,
我—;离家求学时,我透过它的枝丫看到父母和亲人为我送别;在外工作时,我③。这棵树陪伴了我
的成长,在我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19.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和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0.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结尾段中“那棵长在村口的树,已经慢慢长到了我的心里”一句的理解。
(2024北京西城初三一模)阅读《让语言的长河生生不息》,完成下面小题。
让语言的长河生生不息
①汉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它记录着时代风貌,镌刻着文化基因,凝结着情感认同,
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汉语有众多价值优势,其中一点是源远流长的文化。中华文明的思想、文学、历史、艺术,都仰
赖于语言文字才能传承有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汉字对于文明探源、文化传承和民族维系的重要作
用,他认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探源中华文明,从历史深处延续而来的语言是珍贵符码,学
者陈寅恪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汉语是维系中华文明、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
源,它不佟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发展,西耳也为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汉语还有无与伦比的使用价值。有学者认为汉语之美在于“精”。汉语作为联合国常用的六种语言
之一,以书写《联合国宪章》为例,所用字是最少的,提高了阅读和理解的效率。相比于英语等印欧语
系,汉语的传承性也很强。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曾感叹道“今天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几乎看不懂三百年前的本
国文献……但对于中国人来讲,数千年的文献都能大概了解。他们对本国古代文化的无比热爱和理解,源
于他们文字的这种特殊性质之故。”综合来看,汉语不管是使用效率还是传承性,帮是其他语言所不能比
拟的。
④与时俱进的蓬勃活力也是汉语的价值优势。近年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词汇新表达应时而
生、层出不穷,折射出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体现出汉语的与时俱进。《新华字典》增补了“初心”“点
赞”“二维码”等词语。RH-f,一些沉睡已久的汉语及其蕴含和附带的各种文化元素,如《九歌•国荡》中就
出现过的"次''字,伴随着互联网普及进入日常用语,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了蓬勃生机。语言只有适应更多
的人、更广的社会需要,才能不断焕发活力。
⑤另一方面,网络用语的不规范使用也给汉语带来了极大冲击。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不
同于表音文字的独特语法规范,一些符号、字母、数序和汉字杂糅的网络用语,一些凭空生造的网络新词
使得国人与母语产生隔阂,毁坏了表意文字的完整性;很多网络用语文化意蕴单薄,碎片化、随性化严
重,直接对汉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造成冲击;更有一些低俗暴戾的网络用语,不仅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
也拉低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因此,净化网络空间,捍卫母语已经迫在眉睫。
⑥汉语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悠久的使用历史、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传承不衰,滋养了一代又一代
中国人。因此,我们应当树立爱护汉语的意识,让中国语言文化的长河生生不息。
(取材于《人民日报》2023.9.14)
21.请选出适合做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清楚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上()
A.汉语是中华民族的财富。
B.汉语有众多的价值优势。
C.我们应当热爱保护汉语。
22.结合上下文,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分析不恰拳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不仅……而且……”,强调了汉语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B.第③段中“不管……都……”,多角度突出了汉语与其他语言相比的优势。
C.第④段中“同时”一词,从正反两个方面表明了汉语与时俱进的蓬勃活力。
23.结合上下文,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在全文论述中所起的作用。
(2024北京初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凡事往好处想就比别人幸福
刘颖倩
①人活在世界上,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有些人稍微遇到一些不合心意的事情,就会开始消极对
待生活。他们就像一副慢性毒药,把潘多拉盒子打开,把不满的情绪释放出来,在世界散播自己的黑暗与
不满。实际上,悲观又消极的态度,除了让一个人变得更糟糕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②其实,许多时候,换一个思维去思考,也许生活带给我们的感觉,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当我们
换个角度、就能看到一座美丽的奇幻花园。
③凡事都往好处想,是一种好习惯。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卖雨伞,另一个
卖草帽。老太太终日愁眉苦脸,对生活发愁不已。一位大师路过,就问她:“老人家,你为何愁眉不展
呢?“老太太伤心地说:“天晴的时候,我怕卖伞的女儿生意不好;一到下雨,我又怕卖草帽的女儿帽子卖
不出去,所以天天都为她们俩发愁啊!''大师说:“老人家,你应该往好的方面想,如果下大雨的时候,你
就为卖伞的女儿高兴;如果出太阳,就为卖草帽的女儿高兴。因为不管下大雨还是出太阳,你总有一个女
儿可以把自己的货物卖出去啊!”老太太听后,眉开眼笑起来。
④事情还是没有改变,但是当我们看待事情的方向改变了,心态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就像我认识
的一个乐观的女孩,她总是记不清老人说的到底说左眼跳财,还是右眼跳财,总之只要每次她的眼皮一
跳,就会觉得自己的好运气要来了。古语常说:“否极泰来。”万事万物,发展到达了一个极端,一定会反
弹过来。
⑤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失去了期待,就会过得心如死灰,度日如年。当一个
人倒霉的时候应该去想,自己已经把所有的坏运气都花完了,人生的低谷快要走完了,接下来要走的将会
是上坡路。那些每天都觉得自己很幸运的人,会越来越幸运,而那些总觉得自己很倒霉的人,就会越来越
倒霉。因为吸引力法则是这样说的:“你所想的是什么,你就会吸引来什么。”
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心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所以,即便生活虐我们
一万遍,我们也可以对待生活如初恋。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内心更容易得到平安喜乐。记住罗曼•罗兰说
的话:“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
(选自《做人与处事》,有删改)
24.请写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25.选文第①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6.阅读选文,理清论证思路,补全下面的分析。
文章先从反面入手,指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从正面摆事实,讲道理,告诉我们
②;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o
(2024北京西城初三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为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文化和旅游部制定了《国内旅游提升计
划(2023—2025年)》,其中推动旅游业区域协同发展是目标任务之一。
②京津冀三地地缘相接,文脉相通,人缘相亲。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天
津以海洋文化、洋楼文化、街头小吃和民间艺术闻名;河北则拥有山岳、草原等自然景观,烟火气浓……
京津冀三地文旅资源互补,“和而不同”,能满足游客多样的旅行需求,旅游业区域协同发展有巨大的潜
力。
图12023年京津冀三地客源关系图
③十年来,京津冀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共办文体大会、共护文化遗
产、共育文旅项目,成效显著。随着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形成,越来越多的游客可以实现一场“说走
就走”的旅行。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大数据对客源地的客流监测显示,2023年,,1亿人的互动旅游
圈规模效应初显。京津冀三地正逐步成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
材料二
①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既有利于非遗项目的系统性保护,也能提升旅游文化
内涵,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如现实生活中濒临灭绝、难以维系传承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科学价值、
艺术价值的云锦织造技艺,就适合博物馆展陈模式。
②云锦织造技艺繁复,至今无法用现代机器替代,仍需手工织造。云锦织机庞大,结构精密,需要
上下两位匠人配合操作。游客们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可以欣赏云锦织造的全过程。漫步在展厅之中,观赏着
匠人们流畅熟练的操作,游客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织锦时代,感受这份独一无二的东方之美。
③精湛华美的云锦,代表着中国古代丝绸纺织品的最高工艺,也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十八世纪
末,欧洲人正是根据中国这一技艺中的二进位制原理,发明了纹版提花机,其后,电报机、现代计算机也
根据该原理相继发明。
材料三
①近期,《中国青年报》面向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发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受访
者注重旅行沉浸式体验。67.61%的受访者认为沉浸式旅游可以让人更好地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或人文,
75.72%的受访者认为切身融入当地文化环境会让感受更为真切、印象更深,62.20%的受访者认为互动和体
验新鲜感更强、更有趣。
②可见,创建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是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长安十二时辰”
主题街区是集市井体验、沉浸演艺、百艺手作等为一体的沉浸式主题街区,自2022年4月28日开业以
来,日平均接待游客超过7000人次,截至2024年1月底,已累计接待游客超350万人次。2023年,“长
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华彩万象”石窟艺术、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等全国24
个项目首批入选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项目名单。
27.根据材料一的文字内容和图1的信息,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
28.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下列说法不行自文意的一项是()
A.非遗与旅游业融合的模式会受项目自身特点及所处环境等因素影响。
B.云锦因织造技艺繁复,生活中已经消亡,只能在博物馆欣赏其风采。
C.年轻人大都注重旅行沉浸式体验,这为开发旅游项目提供了新思路。
D.“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融多种体验方式为一体,吸引了大量游客。
29.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等举措能够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4北京房山初三一模)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近段时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以上夜校的方式学习知识技能,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事实
上,从各地“一课难求”的夜校,到社区图书馆,再到24小时营业的城市书店,都折射出年较人日益增长的
学习热情。学习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的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
②如今,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
舞台,也对他们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处于人生的积累阶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的
认知水平、思维视野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③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学习,要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韧劲。因为青年时期的学识基础
会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在学习阶段把基石打深、打牢,才能在事业上大有作为。
④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广大青年还要注重实践经验的学习。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才能增长才
干。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们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在广袤的田野里落地
生根;80后“新农人”魏巧,靠自身所学和一股子拼劲儿返乡创业,成为数字化大田种植的行家里手……广
大青年要带着理论知识寻找实践坐标,坚持学以致用,在社会的大学里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可堪大
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⑤广大青年更要在学习中探索、创新,在总结经验中提高。今年1月,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
达•魔都号”圆满完成商业首航。这背后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大型邮轮项目设计青年团队的默默付
出。团队成员王高帅说:“当时国内资料有限,每次一拿到资料,大家就分组学习,再通过交流汇报的方
式进行总结。”从零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到学习吸收再创造,青年团队见证了一张张图纸变成一艘巨轮的
过程。事实证明,青年人唯有在学习中积极探索、敢于创新,才能不断增长才干,才能不辱时代使命,不
负人民的期望。
⑥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_o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人的潜能才能被充分发掘出
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本领与才干,实现自身价值。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乙】
青年人要带着思考去学习。“学而不思则罔”“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习的要义,不仅在于掌握知
识,而且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在学习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善于“求真
理,悟道理,明事理”,才能获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此外,学习一定要持有恒心。“不积蹉步,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者要有一股持之以恒的韧劲,不走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捷径,
这样才能远离浮躁,从持续的学习中获益。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30.阅读【甲】文,在第⑥段横线处补写一个能表明全文观点的句子。
31.【甲】文③-⑤段与【乙】文在论述方面有同有异,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③-⑤段与【乙】文都是围绕“怎么学”展开论述的。
B.【甲】文③-⑤段与【乙】文都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C.【甲】文③-⑤段侧重列举事例进行论证,【乙】文侧重引用名言进行论证。
32.请从【乙】文的两个观点中任选其一,为其补写一个事实论据。(100字左右)
(2024北京房山初三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绿地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少城市绿地在建设中
都存在问题,如盲目移植异域植物、大面积铺设草坪等。这导致本地物种的原生栖息地被占领,生物多样
性遭到破坏。优先选择本土植物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因为与外来植物相比,本土植物已经适应了当地
的环境,且与周围的动物一起进化,能为当地动物群提供所需要的食物。另据研究发现,在森林群落中,
物种数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中小型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而修剪区域的草坪生物多样性水平最低。
因此,采用草花混播以及增加灌木、乔木的种植量等复合性绿化方法可以极大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材料二
①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要在“天然”上下功夫。实践表明,提升城市的“荒野度”是一种有效的
措施。这可以通过加强现有生态系统、创造新的栖息地等途径实现。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管理者尝
试利用“留野”这种近自然的管理措施对园区现有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他们在绿地与湿地中实施“灌丛补
植”“不扫落叶”“芦苇轮割”等措施,既吸引了各类传粉昆虫,又保留了鸟类与小型兽类的生存空间,
使得生物多样性得到极大提升。
②值得注意的是,提升城市的“荒野度”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塑造适应不同植物生长的环境,
营建拟自然的群落结构,参照地带性自然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选择植物,然后将土地交给自然和时间,辅
以恰当的人工管护,使植物群落在一定程度上自我维系和更新,逐渐演变成一片呈现“荒野”的外貌。
材料三
城市的扩张与建设,使得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日益碎片化,如同孤岛一样互不连通。为了减少生态环
境破碎化带来的威胁,可以采取建设生态廊道的方法。如在城市中建设公园、绿化带等,以增加连接的绿
色空间。以北京为例,连续两轮的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使平原地区的大片林木汇成林海,连通了碎片化
的“生态孤岛”,打通了野生动物的活动通道。如果生态廊道是“线”,能让野生动物“有居”,那么生
态保育小区就是“点”,能让其“安居”。所谓生态保育小区,是指在城市绿地、郊野公园、附属绿地等
人工营造环境或自然环境中划定的、用于维持或提升生物多样性的区域。2021年至2023年,北京市共建
成生态保育小区350多个。从相关统计来看,这些生态保育小区采取的相关保育措施一,也正因此,野生
动物在小区内可以过上“包吃包住”的安逸生活。
表12021年-2023年北京市生态保育小区相关保育措施
小微湿本杰士堆人工鸟昆虫旅种植食源、蜜
年份
地(个)①(个)巢(个)馆(个)源性植物(株)
20212377472110133822万余
202249015504554204562.7万余
202371821437009275475万余
注释:①本杰士堆,是由土壤、石块和枝条等堆积而成的为动物提供食物与庇护的场所。
3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虽然草坪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很低,但并不能否认其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B.“灌丛补植”的方式可以吸引各类传粉昆虫,留住鸟类与小型兽类的生存空间。
C.提升城市的“荒野度”,并不是放任不管,恰当的人工管护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D.北京开展的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是为了让野生动物能够“安居”。
34.根据材料三的文字内容和表1的信息,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为主
B.种植食源、蜜源性植物的增长数量最多
C.在不同空间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住所”
D.“本杰士堆”与“昆虫旅馆”的数量相对比较接近
35.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①、②、—等。(每空
限10个字以内)
(2024北京东城初三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近日,“一不小心拍到语文课本封面”话题火爆网络。起初,有网友将自己拍摄的家乡美景套上
语文书封面模板,让人直呼“适配度拉满”。随后,各地网友纷纷进行二次创作,多地文旅部门也借这种
方式推介当地的秀美风光。
②装入各地山川美景的“语文课本封面”何以火爆网络?
③首先,网友拍摄的每一处家乡美景,都是各具特色的好风景,能生动地传达出人们对美的理解,
承载着人们对更多“诗和远方”的憧憬。
④其次,“语文课本封面”让美景多了份诗画相融的意境,也让美景所在之地瞬间披上了一圈光
环,极大满足了人们表达对家乡热爱的愿望,助力了各地对自己的宣传。
⑤另外,近年来,数字技术迅猛发展,自媒体创作愈加便利,社交平台广泛应用……时代发展,社
会进步,让“语文课本封面”制作更简便,传播更广泛,影响更深远。
⑥“语文课本封面”火爆网络的原因很多,_。
⑦“语文课本封面”启迪了人们对语文更生动的理解。有网友评论道:“'一不小心拍到语文课本
封面'后,我才发现,语文课本早在学生时代就带我行了万里路,但当时只忙着埋头苦读,刷题'赶
路’,没有细细品味。如今亲眼看过了不少祖国美景,我才更体会到了'语文'的浪漫。”
⑧“语文课本封面”唤起了人们对家乡、祖国更充沛的热爱。评论区里有人触景生情,想回老家转
转;有人心生羡慕,计划“跟着课本去旅行"。谁不说咱家乡好,谁不夸咱祖国美,热爱之情溢满屏幕,
浇灌着人们的心田。
©“语文课本封面”激发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强烈的自信。它蕴含的文化之美诗意十足,
国风浓郁,带给人们美好体验的同时,让人油然生发出强烈的自豪感。
⑩当然,“语文课本封面”的网络热度将来也许会下降,但是它折射出的人们对美的热爱、对文化
的亲近和对家国的深情,不仅不会降温,反而还会持续升温。期待更多山川美景以“语文课本封面”的方
式记录和展示给更多人,期待多些“语文课本封面”这样富有创意的文旅宣传,让更多人欣赏到祖国的山
河锦绣,感受到祖国的地大物博,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取材于《北京晚报》《羊城晚报》)
36.根据全文,在第⑥段的横线处补写“启下”的内容。
37.下列关于文章结构关系的图示,正确的一项是()
③③
②-④
好④.♦
⑤-⑤
⑦
①⑦①
A.B.⑥一⑧
⑥⑧・⑨
⑨⑩4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1.1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用预算表
- 2025房地产开发各阶段涉及的合同
- 2025铝合金门窗施工承包合同
- 2025万安学校食堂聘用炊事员合同书
- 2025年林芝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
- 2025年廊坊考从业资格证货运试题
- 2025年广安道路运输货运考试题库
- 2025鞍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 工业锅炉附机设备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上海现代化工职业学院《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sapho综合症护理查房
- 高中美术选修第四课 人间生活【全国一等奖】
- 《未来汽车》课件
- 神经外科疼痛护理查房
- 专门学校情况报告
- 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
- 数学思想与方法-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考网考题目答案
- 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IVD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 GB/T 43232-2023紧固件轴向应力超声测量方法
- 低压配电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