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秋季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检测卷
(满分100分;答卷时间110分钟)
班级:姓名:成绩:
【积累与运用】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5分)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晋江人chiinpti()勤劳,晋江的经济p6ngb6()发展,晋江的饮食文化更是ming
yangsihai(),元宵汤圆等老字号食品,则是海外赤子hilnqi5nmeng
rao()的故乡风味,作为晋江新的一代,我们要zh©nf3n()精神,把家
乡建设得更美好。
二、选择题(填序号)(20分)
2.下列加点字音全对的一组是()
A.翘(qiao)望倔(ju©)强埋(man)怨B.猝(cu)然庇(bi)覆阻挠(rao)
C.邪恶(G)擅(shAn)长惩(chGng)罚D.陨(y&i)石哺(bii)育匀称(chen)
3.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花斑激励眼花瞭乱谈笑风生B.浮燥光碟得心应手世外桃源
C.清冽锦绣局促不安甘拜下风D.蒙胧教诲应接不暇再接再厉
4.“絮,,字的本义是指()
A.毛巾B.粗丝绵C.芦花D.柳条
5.下列词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精益求精集思广益B.见微知著各抒己见
C.标新立异异口同声D.美不胜收风景名胜
6.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箪”不可能与“单”的读音有关。
B.“厌、悦、怨、庸、雅”五个字的音序是一样的。
C.“肺”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月”部,再查五画。
D.“乃”字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2画,第一笔是“撇”。
7.下列句子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最贴切的一项是()
A.他制定计划很少调查研究,常常(道听途说),还自夸“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试卷第1页,共8页
B.全校同学聚精会神,(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一个墨守成规的人,如何敢(革故鼎新)?
D.这样的说法给人以(虚无缥缈)的感觉,好像触手可及。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能否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使他们走向美好生活的关键。
B.“阳光体育”要求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C.通过老师的耐心教导,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D.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9.将下列句子插入语段中哪个位置最恰当?()
晚上睡觉之前,他总会把他的行囊摆在他认定的方向。
①他想转动身体。②往四周看看。③但他不敢一他怕在转动中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④这些天,他一直朝一个方向走去。⑤他怕一觉睡去,丢失了方向。
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⑤之间、
10.下列句子词序变化后,句子意思改变最大的一句是()
A.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为狗敞开着爬出的洞。
B.你不来我就不走。----你不走我就不来。
C.快来看!他俩被找回来了。——他俩被找回来了,快来看!
D.小狗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小狗摇着尾巴,在炕边走来走去。
11.对下面一段话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水源植物稀少。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具
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它的眼有两排又长又浓的睫毛,耳壳内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内有挡风
瓣膜,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
A.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B.骆驼身体具有适应沙漠的能力。
C.骆驼的鼻孔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D.骆驼的外形特点。
三、回顾所学内容填空、作答。(每题2分,共10分)
12.回顾所学内容填空、作答。
(1)俗话说:“"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不过我们要
从中吸取教训。
(2)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强调习作的心灵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
试卷第2页,共8页
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3)小学就要毕业了,与相处六年的同学分离在即,面对伤感不已的好朋友,我想对他说:
(4)小明这学期各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大家夸他有进步,小明这叫
“(填歇后语)
(5)鲁迅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憎恨
【阅读与理解】
四、阅读下面三篇文本,完成16—32题。(选择题均为单选,请把正确答案
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阅读。
共享单车用户数据调查
此次数据调查,85%的数据从咕咚骑行用户中获取,另外15%来自站外单车爱好者、
QQo
共享单车用户年龄段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19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49岁50岁以上
群以及街头采访。单车投放点的数据搜集比例不超过10%,以下是此次调查后的统计
图。
试卷第3页,共8页
用户对品牌的喜好度
□男回女
13.你能从图一(共享单车用户年龄段)中获得什么信息?请至少写出两点。
14.请根据图二(用户对品牌的喜好度),用简要的语言表达出数据背后的意思。
阅读。
加碘盐有必要吃吗
①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
碘盐。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
②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③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
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如果缺碘,将会影响
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汀病和大脖子病。
④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
莱和海鱼等。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为什么呢?调查
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
入量都贡献甚微,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而且海盐本身
其实也不含碘。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
入量就会不足。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
试卷第4页,共8页
状腺疾病,这是过于担心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至1000微克这个范
围内一般是安全的。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
⑤很多人认为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食盐加碘是
世界卫生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
为20克〜40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确添力口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20〜30毫克/千克。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作者:阮光锋)
15.关于碘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B.防治碘缺乏病主要靠食用海盐
C.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D.甲状腺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
16.第一自然段连续用了两个问句的作用是()
A.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B.强调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
C.说明碘盐吃多了会得甲状腺是真的D.说明沿海地区的人不需要吃碘盐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食盐加碘原因的是(
A.海盐本身不含碘
B.食盐加碘是中国特色
C.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
D.不通过碘盐补充,人们的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18.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打比方B.作比较、分类别
C.列数字、作比较D.分类别、打比方
19.“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句中的“主要”一词能删除吗?根据文
本说明理由。
20.王明每日碘摄入量为50微克,李强每日碘摄入量为600微克,你认为谁的碘摄入量更
合理?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阅读。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那是一个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至今仍珍藏在心里,让自己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
试卷第5页,共8页
该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这位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
面却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在话
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她回头看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
中立即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③她当然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
④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学生呢?通过电话,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
一念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
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赶了过去。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位满脸泪痕的小女孩,
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
转身对身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
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28元的罚款,才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并看清了那张
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⑤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
开了。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阿姨有好多书呢。
⑥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便再没有出现。
⑦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多少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她早已忘了这件事,
依旧住在这里,过着平稳安详的生活。
⑧有一天中午,门外想起了一阵敲门声。当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
生女孩,露着满脸的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着,但女孩却
激动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
当年的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刚从某名牌大学毕业,已找了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现在特意来看
望自己。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较声说道:“当年情急之下的那个电话,幸亏打到您的家里。
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解脱了我,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了
一桩心愿:喊您一生'妈妈"话音刚落,女孩已泪流满面。老师的眼睛也开始模糊起来,
她有些好奇的问:“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的脸上立即变得犹豫起来,
轻轻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
⑨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⑩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21.题目“改变一生的闪念”中的“闪念”指的是()o
试卷第6页,共8页
A.小女孩因一念之差在图书馆偷了书
B.老师去书店救助女孩的善意行为
C.多年后老师打开门面对女孩时的疑惑
D.女孩多年来一直想喊老师“妈妈”
22.“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中的“怎么回事”指的是()□
A.女儿之前去书店偷了书,现在书店工作人员找家长算账了
B.书店的工作人员无意间拨错号码,把电话打到“我”家来了
C.小女孩不敢让家人知道,胡乱报了个电话,正好打到自己家
D.这是一个诈骗电话,对方以此来让家长上当,骗取钱财
23.“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老师这样做的真正用意是()。
A.女孩现在惊魂未定,根本听不进任何话
B.女孩在书店已经受到斥责,没必要再雪上加霜
C.这不是自己的女儿,没必要对她进行教育
D.保护女孩的自尊心,相信她能自己吸取教训
24.女孩临走是老师特意叮嘱女孩来自己家看书的用意是()。
A.让女孩子从书中多学些知识B.让她不再去做类似的“傻事”
C.知道女孩没有钱买书,想帮她D.看出女孩是个很爱阅读的孩子
25.文中多次描写书店店员粗暴对待小女孩的细节是为了()。
A.衬托老师无私关爱B.突出事态十分严重
C.说明女孩孤立无援D.强调店员态度恶劣
26.多年后当老师问门口陌生的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最有可能说的话是()o
A.啊,我终于找到您了!这么多年,我一直忘不了您当年无私的帮助。
B.您还记得十几年前那个被您认作女儿,从书店带回家的小女孩吗?
C.我一直想来看望您,感谢您,可是这些年学业太紧张,没时间过来。
D.您不认得我了吗?您再仔细看看,再好好想想,想起我是谁了吗?
27.“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这位老师笑容的正确含义是()。
A.看到女孩手里拎着一大堆礼物而高兴
B.因为女孩长大后懂得知恩图报而开心
C.为自己当年的举动使女孩健康成长而欣慰
D.因为女孩没有去做傻事而舒了口气
试卷第7页,共8页
28.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道:“当年情急之下的那个电话,幸亏打到您的家里。”女孩
为什么这样说?请你结合文本说明理由(至少两个)。
29.短文第①自然段采用什么方法刻画这位老师?你从这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哪些“为人之
道”?
【交流与表达】
30.习作。(任选一题)
题目一:我们即将告别梦幻般的童年,成长中,我们多了一份成熟,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
份孝心,多了一份包容,多了一份担当,多了一份勇敢,多了一份自信…请你以“12岁,我
多了一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用具体的事例展开叙述,表达真情实感;②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不少于500字。
题目二:我来到神秘的
请展开想象,完成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试卷第8页,共8页
1.淳朴蓬勃名扬四海魂牵梦绕振奋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
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淳、蓬、梦、绕”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
-tV--
届、O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识记。
A.倔(ju©)强----(jue);
B.阻挠(rao)------(nao);
C.惩(ch&ig)罚----(cheng);
故选D。
3.C
【详解】本题考查易错字辨析。
A.眼花瞭乱——眼花缭乱;
B.浮燥一浮躁;
D.应接不暇——应接不暇;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字义。
“絮”字的本义是指粗丝绵,这是一个形声字,从系部,如声。在《说文解字》中有记载:“絮,
敝绵也。”这里的“敝”指的是破旧或质量较差的,“绵”则是指丝绵。因此,“絮”最初是指质
量较差的丝绵,与“绵”相对,好的丝绵称为“绵”,差的则称为“絮”。
故选B。
5.C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A.更加/增加、增多;
B.看到;看见/对于事物的看法、意见;
C.不同的,特别/不同的;
D.完全;尽/优美的(景物、境界等);
故选C。
答案第1页,共11页
6.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及查字典。
A.,,箪,,与,,单,,字读音想通,都读“雨葭,可知,“箪”字实际上与“单”字读音相关。
C.“肺”字部首为“月”,除去部首后剩余部分为四画。
D.乃”字的笔画数为2画,但是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而非“撇”。在规范的笔画顺序中,
“乃”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才是撇。
故选Bo
7.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道听途说:路上听到的传闻,随后就在路上传播出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在这个句子
的意思是只听别人说的观点而不自己去亲身实践、检验,而没有随后就在路上传播出去的意
思,所以成语使用不当。
B.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多指美景节目)。用来形容聆听报告不恰当。
D.虚无缥缈:形容空虚渺茫。指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就像人的思想境界一样,没有
实体感。与“好像触手可及”的意思矛盾,使用不当。
故选C。
8.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两面对一面。应该去掉“能否”。
C.成分残缺。“通过”或“使”去掉其一即可。
D.关联词使用不当。可将“即使”改为“虽然”。
故选B。
9.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及衔接。
我们需分析语段的逻辑结构及句子间的联系。
①一③:描述了他对方向的谨慎,想观察四周但又怕改变方向。
®:说明了他一直坚持朝一个方向行走。
⑤:表达了他对方向可能在睡眠中丢失的担忧。
插入句"晚上睡觉之前,他总会把他的行囊摆在他认定的方向。”与对方向的重视及保持方向
的行为有关,最恰当的位置是能直接引出或解释他对方向谨慎态度的句子后。这个句子强调
答案第2页,共11页
了他为避免丢失方向所采取的特定行为,即睡觉前摆放行囊。可知,根据语段的逻辑顺序,
最合适的插入位置在④——⑤之间。这样,该句可以作为对④句(一直朝一个方向走)的
补充说明,并自然地过渡到⑤句(担忧在睡眠中丢失方向)。
故选D。
10.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A.两句话的核心意义相近,都是描述一个为狗爬出而敞开的洞,词序变化并没有改变句子
的本意。
B.原句表达的是某人等待另一个人的到来,而改变后则表达的是某人不离开的条件是另一
人不离开,两句话的意思完全相反。
C.原句和变句都传达了两个主要信息:一是“他俩被找回来了“,二是“快来看”。只是信息
的排列顺序不同。这种变化并未改变句子的核心意思,只是调整了信息的呈现方式。
D.原句和变句都描述了小狗在炕边的动作和状态,即走来走去和摇着尾巴,整体意思没有
改变。
故选B。
11.B
【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大意。
概括这段话的段落大意,可运用句意归并法。这段话的开头描述了沙漠的环境特点。接着转
向骆驼,指出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其身体机能具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最后具体描述了骆
驼的眼、耳、鼻孔等身体部位如何适应沙漠环境,特别是如何阻拦风沙的侵袭。
A.这句话只是对沙漠环境的描述,并非这段话的主要意思。这段话的重点在于骆驼在沙漠
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而非单纯描述沙漠环境;
B.整段话先介绍沙漠环境恶劣,接着指出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有一系列适应能
力,后面具体阐述骆驼的眼睛、耳壳、鼻孔的特点都是为了说明骆驼身体具有适应沙漠的能
力。这句话准确概括了文本的主要内容,即骆驼如何通过其身体机能适应恶劣的沙漠环境;
C.这只是骆驼适应沙漠能力的一个方面,不能概括整段话的主要意思;
D.这段话虽然提到了骆驼的眼睛、耳壳、鼻孔等部位,但重点是这些部位所体现出的适应
沙漠的功能,而非单纯描述骆驼的外形特点。
故选B。
12.吃一堑,长一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海内存知己,
答案第3页,共11页
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即将分别,但我们的友谊会像大海一样宽广,无论身在何处,心都会
紧紧相连。芝麻开花——节节高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歇后语、谚语俗语的识记和理解。
(1)“吃一堑,长一智”意思是受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它强调的是
从失败和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
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都呈现不同的样子。这句诗表达了从不同
角度观察事物,会得到不同结论的哲理,也暗含了只有跳出局部,才能全面把握事物真相的
深意。
(3)根据语境要求,与同学分别,可以从不舍同学分离、祝福等方面借鉴古诗词,表达自
己内心的感受。与其意境相符合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出自王勃《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这句
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认为真挚的友情可以超越地理上的距离。
(4)“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是一句歇后语,意思是芝麻茎直立,花淡紫或白色,每开
一层花,就往上长一节。比喻日子越过越好,或情况越来越好。常用于赞美或表达对未来发
展的乐观态度。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名言出自鲁迅的《自嘲》。意思是横眉怒对
那些各路来的敌人的指责,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这句名言体现了鲁迅对敌人决
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的坚定立场和崇高精神。
书写时注意“堑、横、涯、俯、孺”的正确写法。
13.①每个年龄段都有共享单车的用户。②共享单车用户的年龄段集中在20〜39岁。
14.总体而言,摩拜单车是共享单车用户最喜欢的品牌,但女性用户更加偏爱OFO。
【解析】13.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图表横向坐标的用户年龄段,可知,所有的年龄段都有共享单车的用户。
结合图一“20〜29岁,占比42.70%”“30〜39岁,占比33.30%”,可知,共享单车的主要用户群
体集中在20-29岁和30〜39岁这两个年龄段,显示出年轻群体对共享单车的高需求和高使
用率。
结合图一“40〜49岁,占比15.10%”“50岁以上,占比3.70%”,可知,0〜49岁和50岁以上的
用户占比较低,表明中老年群体对共享单车的接受度相对较低。
答案第4页,共11页
根据以上这一数据,可知,共享单车市场以年轻用户为主导的趋势,可能与年轻人的生活方
式、出行习惯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度较高有关。同时,也提示了共享单车企业在市场策略上
可能需要更多地关注年轻用户群体的需求和偏好。
14.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和概括。
从用户对品牌的喜好度图表中,可以明确看出摩拜单车品牌的使用中占据第一位,其中男士
以显著的27%喜好度领先,女士以21%的喜好度,居于第二位,其中这反映了摩拜单车在
用户中的高度认可和广泛接受度。紧随其后的是0F0,分别以男士14%和女士25%的喜好
度占据第二表明这两个品牌同样拥有坚实的用户基础,是市场上的重要竞争者。相比之下,
永安行、骑呗单车、小鸣单车、哈罗单车和小蓝单车等品牌虽然也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它们的喜好度普遍较低,显示出这些品牌在吸引用户方面仍需努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
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摩拜单车在共享单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0F0紧随其后,同时女性用户更加
偏爱OFO。而其他品牌则需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和喜爱。
15.B16.A17.B18.C19.不能,“主要”一词在这里表示碘的饮食来源
中,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但并非全部来源。20.王明每日碘摄
入量为50微克,李强每日碘摄入量为600微克。根据文本,王明的碘摄入量更合理。因为
文中提到“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至1000微克这个范围内一般是安全的”,
而王明的摄入量在这个范围内,而李强的摄入量接近了这个范围的上限,普通人的碘摄入基
本不会超过安全范围,但李强的摄入量显然偏高,可能存在健康风险。
【解析】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通读文章,结合第④段中指“海盐本身其实也不含碘”,且“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
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可知,“防治碘缺乏
病主要靠食用海盐”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故选B。
16.本题考查说明语言。
阅读第①段中的两个问句可知,这两个问句以疑问的形式开头,直接触及了读者可能存在
的疑虑或误解,如“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和“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
盐”。这样的表述方式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继续阅读以寻找答案的兴趣。
故选Ao
答案第5页,共11页
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第⑤段提到“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说明食
盐加碘并非中国特色,而是全球性的预防措施。
故选B。
18.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阅读画线句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20克〜40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
确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20〜30毫克/千克。”可知,使用了具体的数字(如“20克〜
40毫克/千克”、“20〜30毫克/千克”)来准确说明碘的摄入量和添加量,这是列数字的方法;
同时,将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添加量与我国的实际添加量进行比较,这是作比较的方法。
故选C。
19.本题考查说明语言。
阅读第④段句子“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可知,“主要”一词限定了
碘的饮食来源范围,表明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是碘摄入的主要途径,但并非全部途径。
这意味着除了这三种来源外,还可能存在其他次要的碘摄入方式,如某些特定的保健品或药
物等。文本中第④段提到“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
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这说明即使在这些含碘丰富的食物中,碘的摄入量
也相对较低,不能作为主要的碘来源。同时,文本还强调了加碘食盐在碘摄入中的重要性,
指出“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因此,“主要”一
词的使用准确地描述了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在碘摄入中的主导地位。所以“主要”一词不
能删除。
2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文中第⑤段提到“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至1000微克这个范围内一般是
安全的。”这是一个关键的参考标准,用于评估碘摄入量的合理性。王明和李强的碘摄入量
相比,王明的摄入量(50微克)更为合理。根据文本内容,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
量在100至1000微克范围内是安全的,而王明的摄入量正好处于这个安全范围内。相比之
下,李强的摄入量(600微克)虽然也在安全范围内,但更接近上限,且普通人在正常饮食
下,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范围,因此王明的摄入量更为适中、合理。
21.B22.B23.D24.B25.A26.B27.C28.①当年那个
电话让她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老师的出现和解救让她免于更严重的后果,如被羞辱、被惩
罚甚至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②老师的善举不仅让她避免了当下的困境,更在她心
答案第6页,共11页
中种下了感恩和善良的种子,影响了她的一生。29.文中第①段采用了倒叙的方法刻
画了老师形象。老师在面对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事件时,选择了伸出援手,帮助那个需要帮助
的小女孩。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该积极帮助他人,传递正能量。老师在面对小女孩的困
境时,没有选择逃避或推卸责任,而是勇敢地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
应该勇于担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解析】21.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
结合第②到⑤段可知,这个闪念指的是老师在接到电话后,瞬间决定去书店帮助那个被误
认为是自己女儿的小女孩,这个决定对她和女孩的一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选B。
2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阅读文本中的第②段可知,老师在接到电话后,根据声音和情况,迅速推断出是有个小女
孩在书店偷了书,并被工作人员抓住了,现在书店工作人员找家长算账了。从“她回头看着
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可知,老师明白工作人员
误拨了电话。
故选B。
2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第④段可知,女孩在书店已经因为偷书行为受到了斥责和羞辱,心理处于极度恐惧和
尴尬的状态。老师此时如果对她进行询问或责备,很可能会进一步伤害她的自尊心,让她感
到更加无助和绝望。因此,老师选择不问,是出于对女孩自尊心的保护。止匕外,老师作为一
个有经验的教育者,深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重要的是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和自
我反思的空间。
故选D。
2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文本可知,老师通过这次事件,意识到女孩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如缺乏知识、好奇心驱
使、经济困难等)而做出了偷书的行为。她希望通过提供书籍和阅读的机会,让女孩能够合
法地获取知识,满足好奇心,从而避免再次因为缺乏资源而采取不当行为。老师的这一举动,
既是对女孩的一种关爱和帮助,也是对她未来行为的一种积极引导和预防。
故选B。
25.本题考查表现手法。
答案第7页,共11页
阅读文本可知,文章通过对比店员对小女孩的粗暴态度和老师对小女孩的温柔关怀,可以更
加凸显出老师无私、善良和关爱学生的品质。这种对比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突出某一人
物的性格特点或行为。
故选Ao
26.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第⑧段中“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的那个
偷书的小女孩,刚从某名牌大学毕业,已找了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可知,老师已经忘记了这件不经意间发生的事情,而小女孩需要通过自我介绍让老师回忆起
当时发生的事情。由此最有合适的话语是“您还记得十几年前那个被您认作女儿,从书店带
回家的小女孩吗?”这句话既表达了女孩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也巧妙地提醒了老师她们之
间的特殊关系。
故选B。
2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第⑧段描述小女孩己经名牌大学毕业找到令人羡慕的工作可知,老师当年的无私关爱
和帮助,对女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她能够健康成长,并拥有现在的幸福生活。老师看到
女孩的笑容,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自己当年的举动,并为此感到欣慰和满足。
故选C。
2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文本中第④段提到,女孩在书店因为偷书被店员抓住,情急之下拨打了电话。而这个电话
恰好打到了老师的家里。老师得知情况后,迅速赶到书店,并用自己的方式化解了危机,避
免了女孩可能面临的更严重的后果。这种及时的帮助让女孩深感感激,她明白如果不是老师,
她可能会陷入更加困窘和危险的境地。第⑤段中“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
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
就到阿姨这里,阿姨有好多书呢。”老师不仅帮助女孩解决了眼前的困境,还展现出了无私
的关爱。这种关爱让女孩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和善意,也让她更加珍惜这次的机会,从心底
里感激老师。
29.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和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第①段可知,是借用作者的口吻讲述曾经发生的事情。先讲述的结果,再展开故事的
讲述。这样的方式称为倒叙。结合第②到⑩段对于故事讲述,在故事中通过小女孩和老师
之间的情节推动由此展现了老师无私的精神。第④段和第⑤段展现了老师对女孩的无私关
答案第8页,共11页
爱体现在她不仅解决了女孩的燃眉之急,还主动邀请女孩到自己家中居住,给予她温暖和安
全感。这种关爱是不求回报的,是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之一。其次,文中还体现出老师尊重
女孩的自尊心,没有当众揭穿她的错误,而是选择了私下解决。同时,她也信任女孩能够从
中吸取教训,重新做人。这种尊重和信任让女孩感受到了被重视和被认可,也激发了她的自
我反省和成长动力。
我从这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待人宽厚善良,宽容大度,有能力帮助别人时,就要伸出援助之
手,你的每一个善意的行为也许对别人来讲意义重大。
30.例文①:
12岁,我多了一份责任
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站在了12岁的门槛上。回望过去,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仿佛
还在昨日,但如今的我,已经悄然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那是一个周末的早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给这平凡的一
天增添了几分温暖。我像往常一样,准备享受着悠闲的假期时光,但妈妈突然身体不适,躺
在床上显得格外虚弱。爸爸又因为工作出差在外,家里只剩下我和妈妈两个人。看着妈妈苍
白的脸庞和紧锁的眉头,我心中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
我立刻放下手中的玩具和游戏机,跑到妈妈床边,轻声询问她的状况。妈妈勉强挤出
一丝微笑,告诉我她只是需要休息一会儿。但我知道,作为家里的小男子汉,我不能只是坐
视不管。于是,我开始行动起来:我先是给妈妈倒了一杯温水,小心翼翼地端到她手边;接
着,我走进厨房,按照记忆中的步骤,为妈妈准备了一碗清淡的粥。虽然过程中手忙脚乱,
甚至差点烫到手,但想到妈妈能吃上我做的饭,我就充满了动力。
当我把热腾腾的粥端到妈妈面前时,她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感动,也是欣慰。那
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作为家庭的一员,我有责任照顾好家人,尤其是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
候。
12岁,我多了一份责任。这份责任让我学会了担当,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每一刻。
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会带着这份责任,勇敢地前行,成为一个能够依靠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SHMT-IN-3-生命科学试剂-MCE-3565
- 2025年度知识产权合同变更补充协议书
- 2025年度员工股份激励与股权锁定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荒山承包造林生态保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投资银行担保协议
- 施工现场施工防事故制度
-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与决策能力
- 科技领域安全风险评估及保障措施
- DB6528T 074-2024库尔勒香梨人工授粉技术规程
- XX市幼儿园学生家长安全责任合同2025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运营权转让合同样本4篇
-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课件(23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3《古诗三首》双减分层作业设计
- 广联达智慧工地合同范例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4
- 广东省广州黄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医院护理10s管理
- 2022年中国电信维护岗位认证动力专业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填空、简答题)
- 国家标准图集16G101平法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