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秘笈二热点追踪热点主题1人居环境乡村振兴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秘笈二热点追踪热点主题1人居环境乡村振兴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秘笈二热点追踪热点主题1人居环境乡村振兴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秘笈二热点追踪热点主题1人居环境乡村振兴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主题1人居环境乡村振兴2023年7月12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协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要从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乡村振兴取得的积极进展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履职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贡献智慧和力量。乡村振兴战略侧重于从顶层设计角度为农村发展指明方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意在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提升。精准扶贫从致贫的因素出发,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扶贫措施,帮助每一个贫困户脱贫,侧重于微观政策。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将乡村振兴顶层设计与精准扶贫微观政策有效衔接起来。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战略对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精准扶贫的高质量。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对于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构建科学乡村治理体系、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一、古代中国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1.生产力进步与耕作方式改进(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2.土地私有制确立与小农经济产生(私田到自耕农经济)。3.政府重视促进与保护农业发展(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唐太宗“存百姓”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慎刑,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等)。4.古代思想家关注民生与社会和谐(孔子思想中的“仁”“德”“中庸”;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二、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主张1.太平天国: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核心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主张绝对平均主义,试图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2.辛亥革命:1905年,孙中山阐发“民生主义”,通过核定地价达到国民共享,家给人足;1924年新三民主义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主张。3.新民主主义革命:1931年,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和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开展的土地革命等。三、现代中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1.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2.农业合作社(1953—1956年):在自愿互利基础上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强调生产资料“一大二公”“一平二调”,扩大生产组织规模。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四、历史上农业领域社会保障的措施1.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者在防灾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措施。(1)兴修水利,治理河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就兴修了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著名水利工程。秦汉以来,治理河患就一直是一项国家急务。(2)储粮备荒,建立仓储制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常平仓和义仓。始于汉朝的常平仓,主要设置于各省州县,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官仓。义仓起于隋朝,它在政府监督下由民间自行管理。(3)赈济是各级政府为帮助灾民渡过眼前难关而无偿发放救济粮款的救灾措施。具体形式有发放救济粮款的谷赈、银赈;官府利用赈济钱粮兴办治河、修筑塘堰、海塘等工程的工赈;政府给灾民施粥、发放衣物等的粥赈、布帛赈等。2.中国近现代史上发展农业及有利于社会保障的措施。(1)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面临极为严重的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1942年,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2)中华人民共和国抗灾减灾:1959—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最终渡过难关。(3)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1.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唐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A.源远流长、历代延续B.因地制宜、注重方法C.政府主导、手段增多D.分类精准、成效显著解析:根据“汉代将政府救助……列入律法”“唐代经常遣使……”“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可以看出,不同朝代的赈灾都是以政府为主,并且每个朝代赈灾措施都不一样,手段多样,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出朝代之间的延续,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因地制宜的特点,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成效显著,排除D项。答案:C2.宋代州县政府对受灾乡村的赈济,其对象一般情况下仅限于主户中的贫乏下户,客户则由其田主赈济。个别情况下若赈济及于客户,必须取旨施行。由此可知()A.政府救济对象细分精准B.赈济不公限制了实际效能C.客户对田主人身依附强化D.主客户法律地位不平等解析:在宋代,一般情况下客户无法享受灾荒时由政府进行赈济的待遇,个别情况下“必须取旨施行”,从中可以看出客户虽登入国家户籍,但与主户在法律地位上并不平等,D项正确。答案:D3.(2023·广东清远质检)下表是根据陈锡《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制作的我国农村从1978年到1984年的某些变化表。表中内容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间我国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人均纯收入农村贫困人口1978年6095亿斤633斤134元2.5亿人(标准为100元/人,年)1984年8146亿斤781斤355元1.25亿人(标准为206元/人,年)A.使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彻底地摆脱了贫困B.促进我国非农产业人数大增C.使农村增产增收与解决贫困的效果明显D.加速了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可知,我国农村从1978年到1984年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及人均纯收入均呈现上升趋势,而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呈下降的趋势,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增产增收与解决贫困的效果明显,故C选项正确。答案:C4.下表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部分著作,这些著作()著作作者出版信息《屯堡乡民社会》孙兆霞等2005年《城市化中的石牌村》郑孟煊等2006年《李集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60年变迁》林刚2010年《李罗侯村七十六年的变迁》朱文强等2011年《一个北方村落的百年变迁》林聚任等2013年A.反思城市化带来的问题B.反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艰难C.重点关注农村社会变革D.说明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解析:材料中的著作涉及农村的变化,说明重点关注农村社会的变革,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化的弊端,也没有反思,故A项错误;材料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故B项错误;从材料看不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成效,故D错误。答案:C5.(2023·广东茂名模拟)为了促进现代中国乡村振兴,国家正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虽然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在促进农业实现高效灌溉,在土壤水情监测、智能化水肥管理、作物的信号采集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A.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发展趋势B.人工智能提高了农业发展水平C.人工智能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D.科技进步提高了国家综合国力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