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眉山市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1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
“常”和“奇”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
式与审美取向,并对古代诸多文学样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先秦到宋元的大部分时间里,“奇”
始终处在“常”的附庸地位,以一种亚文化的面目呈现。然而,这一现象逐渐发生改观:由于市民阶层
的崛起、王学思想的流播、士人主体意识的增强,文人士大夫开始有意识地对古代文化中“奇”的一面
加以充分肯定、大力宣扬,并在与正统思想、主流文化的对话中另辟蹊径,与“常”分庭抗礼。
这股标新立异的文化潮流不仅在晚明社会、文化、文学等各个角落里回响激荡,也对清人的一些创作思
想、审美理念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
晚明“奇”观念的蜕变肇始于诗文领域,奇人李贽虽然提出了“‘出类而无益‘谓之‘奇'”“不合于
‘中庸‘谓之‘奇'”等相关命题,但更具其个人特色与新变意义的乃是他对于常奇地位、常奇关系的
探讨。整体而言,以一种更为圆融的视角实现常奇之间的相互转化,目的是实现常奇地位的基本平等。
这种思维方式一方面来源于佛教,圣人、君子等概念在李贽那里不再具备天然的崇高性。李贽虽然在文
学创作的实绩上不甚突出,但他高度独立的奇人人格、自居异端的文化姿态、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都对
后来的文人与文学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晚明文言小说领域,许多著作大量记录神怪异事,这和传统儒家观念形成了一种矛盾与张力。为了消
解这种文化压力,那么文本领域中也应该给予“奇”一定的存活空间。“奇”以“常”为体系确立了自
我的存在位置,另一方面又以“常”为中心明确了自我的价值与功能
在白话小说领域,出现了家喻户晓的明代小说“四大奇书”,而《水浒传》进入“四大奇书”这一行列
的曲折历程也透露出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嘉靖至万历初年的时候,到了李贽那里,开始以“童心说”为
依据将《水浒传》与一些传统的文化经典相提并论,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这些“异端文人”进行自我塑
造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李贽等人影响力的逐渐扩大,将《水浒传》视作奇书逐渐由一种“奇论”过渡
到了文人心目中的一种“正论”,“四大奇书”称号的确立,既展现出晚明文人以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
文学为中心构建新的文化体系的不懈努力
在戏曲领域中,在写作题材上,晚明文人主要将“奇”分为三大类:奇事、奇人、奇情。晚明人既注意
到了戏曲的立意构思之奇,还以“常中出奇”这一审美理念对戏曲创作中过分的、不合理的求奇倾向加
以适当的约束和限定。整体而言,他们主张“奇”应该回归百姓生活、人情物理,在“奇”的题材中应
该注入伦理道德的因素,最终实现“顺世化俗”的教化效果。晚明人对于“奇”观念的论述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了晚明戏曲的创作思路与写作方式
(摘编自陈刚《奇观念与晚明文学研究》)
材料二:
明代中叶以来,社会酝酿着的重大变化,反射在传统文艺领域内
李贽是这一浪漫思潮的中心人物。作为王阳明哲学的杰出继承人,他自觉地、创造性地发展了王学。他
不服孔孟,宣讲童心,揭发道学。由于符合了时代要求,故而轰动一时。尽管他的著作被一焚再毁,但
他的声名和影响在当时仍极为巨大。
李贽提倡讲真心话,反对一切虚伪、矫饰,“夫私者,“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他高度赞扬《西厢
记》《水浒传》,把这些作品与正统文学经典相提并论,撇开当时盛行的伪古典摹习之风,评点、赞扬
了流传在市井之间的各种小说戏曲。李贽评点的剧本,著名的小说评点也有数种。反道学反虚伪的思想
基础,使他重视民间文艺,并把这种文学提到理论的高度予以肯定。这个高度也就是“童心”。“夫童
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心说》)这样,也就为市民文艺转化为浪
漫文艺铺平了道路。李贽以“童心”为标准,反对一切传统的观念束缚,而不在“代圣人立言”或是摹
拟前人,等等。这种以心灵觉醒为基础,应该说是相当标准的个性解放思想。这对当时文艺无疑有振聋
发日贵的启蒙作用,李贽是这个领域解放之风的吹起者。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晚明社会的诸多变化,文人士大夫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古代文化中“奇”的一面。
B.得益于佛教、阳明心学与左派王学学说,李贽主张取消“常”“奇”二者的分辨性。
C.随着李贽等人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水浒传》遵循“正论”的要求方向改写并传播。
D.李贽重视民间文艺,不加以偏见,以正统文学经典的理论要求评点了诸多剧本与小说。
(2)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关于晚明“奇”的论述的一项是
A.“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叙小修诗》)
C.“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D.“夫所谓奇者,非奇袤、奇怪、奇诡、奇僻之奇,正惟奇正相生。”(《云合奇踪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伴随着晚明文人于文化领域中争取到的通俗文学地位的日益上移,“四大奇书”这一称号逐渐确立。
B.在戏曲领域的新发展中,晚明人意识到“奇”观念于创作中的种种局限,最终使“奇”又落入“常”
的下风。
C.李贽提倡讲真心话,反对虚伪与矫饰,与晚明人主张的“奇”应合乎逻辑、体贴人情的观点基本吻合。
D.李贽肯定言“私”、言“利”,反对传统观念束缚,重视人的“本心”
(4)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明代戏曲《牡丹亭》中的“常中出奇”。
《牡丹亭》讲述了官家千金杜丽娘与贫寒书生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丽娘在花园中散
步,朦胧中看到书生柳梦梅求爱,便与他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茶饭不思,被葬在后花园梅树下。柳
梦梅进京赶考,与丽娘的魂魄相恋,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柳梦梅高中状元。但杜宝不承认
他们的婚事。最终闹到皇帝那里,柳梦梅和杜丽娘终成眷属。
(5)为何说李贽的“童心说”提升了《水浒传》的地位?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水袖
徐向林
筱兰芳踏着碎步上台,水袖一抖一掷、一荡一甩、一抛一扬、一叠一搭,台下必是掌声雷动
这是多年前的事了。这些年,作为地方小剧种的阜剧市场萎缩,阜剧团多年没排过大戏
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袖舞是筱兰芳的绝活儿。人们常说,筱兰芳的袖子是她的第二张脸,剧中人或悲
或喜、或惊或怒、或娇或羞、或憨或痴的表情,人们都可以从水袖上看出来。
凭着这个绝活儿,筱兰芳获奖无数。也有不少戏校、剧团的年轻人想拜筱兰芳为师,但她择徒极其严格,
故而她一直没收徒弟。为这事,阜剧团的王团长没少操心,筱兰芳却把眼睛一瞪,道:“戏比天大
一句话,噎住了王团长。
可眼下,王团长接到一个紧急任务,他必须动员筱兰芳收徒。原来,要求阜剧团排出一部高质量的新戏。
为了阜剧文脉的传承发展,要求新戏的主要角色全部起用年轻人,这次筱兰芳无论如何都要收一个徒弟
了。
王团长挑了四个刚从戏曲学院毕业的女学员资料来找筱兰芳。他告诉筱兰芳,这四个学员只能留三个,
分别拜阜剧团的青衣、花旦、刀马旦名角为师,这四个学员首先任她挑。
筱兰芳大略翻了翻学员的资料,说:“看来我这次不收徒弟不行了。”
2
王团长笑道:“筱老师,现在表面上看是四选一,但这四个学员是我从戏曲学院四百多个毕业生中挑选
出来的,一定会让你称心如意的。”
“既然这样,那就在明天的舞台上见分晓吧。”筱兰芳说出这句话时,王团长长出了口气
第二天面试前,筱兰芳问王团长:“团里留三个,淘汰出局的那个咋办?”
“那就退回学校呗,戏曲学院学生毕业出来改行的多着呢。”王团长无所谓地说。
筱兰芳听后沉默不语。
面试开始了。学员分别以《锄美案》中的秦香莲、《二进宫》中的李艳妃等青衣角色亮相一出场,她们
就把水袖的甩、弹、拨、勾、挑、抖、打、扬等功夫施展得行云流水。王团长看得眼花缭乱,每个学员
表演结束他都拍手叫好。
学员全部退场后,王团长赔着小心问:“筱老师,看中几号学员了?”
“三号吧。"筱兰芳想了想答。
“啊,我以为您会看中二号。我觉得二号的表现力是四人中最好的。”筱兰芳的选择出乎了王团长的预
料。
“三号潜力最大,就定三号吧。"筱兰芳不容置疑地说。
筱兰芳的徒弟选定后,团里花旦、刀马旦名角的徒弟也相继选定了。最终是二号学员出局。花旦、刀马
旦名角对王团长说:“二号的形象、气质和表现力是最适合的青衣人选,可惜了
但是谁也没想到,二号因“祸”得福,她在市阜剧团落了选,找到了更好的归属。而且一年后在省里举
办的文艺会演大赛中,她一举击败筱兰芳的徒弟
获奖名单公布后,很多人颇感意外,因为筱兰芳不但是“幽兰奖”终身成就奖得主,她收的唯一徒弟竟
然没获奖!
于是,议论声四起。有的说筱兰芳胳膊肘往外拐;有的说筱兰芳选徒弟时看走了眼,说筱兰芳“徒有虚
名”,不配当师父……
对于这些议论,筱兰芳当没听见,从没公开辩解过。
筱兰芳的徒弟却受不了,一次排练过后,她独坐在后台正哭得梨花带雨,走进来的是进入省淮剧团的那
个二号学员。筱兰芳的徒弟赶紧止住悲声,努力挤出一丝笑容道:“祝贺你
“谢谢,这个奖你以后也会获得的。”二号学员说,“我还想告诉你一个秘密。”
“啥秘密?”筱兰芳的徒弟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那次我们四个人的面试中,筱老师第一个看中的是我。”二号学员说。
“怎么可能?她最终选择的是我!”说这话时,筱兰芳徒弟的脸上露出了愤怒之色。
“你先听我把话说完。”二号学员不疾不徐道,“你是左撇子,舞水袖时,筱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如
果她不收你做徒弟,估计阜剧团其他老师也不会收你
二号学员的话让筱兰芳的徒弟一下子愣住了,难怪筱老师一年来把重心放在调教她的右臂上,并且说过
还要花两年的时间才能把她的身体调平衡。“那筱老师把我这个有缺陷的人收为徒弟,她心里虚虚的。
二号学员正色道:“而我永远感激筱老师,是她极力向省淮剧团推荐的我……”二号学员的话还没说完,
房门又被人轻轻推开,一个沐着光的身影走了进来。两人定睛一看,来人正是筱兰芳。
筱兰芳问:“你俩在这儿嘀咕啥呢?”
,,师父!”筱兰芳的徒弟一甩水袖,给了筱兰芳一个大大的拥抱。她紧紧地搂着筱兰芳,眼眶里又止不
住地溢出了泪花。
(选自《小说选刊》,2024年第6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阜剧团多年没排过大戏,筱兰芳也多年没上过舞台,致使地方小剧种阜剧市场萎缩。
B.“袖舞是筱兰芳的绝活儿”,说明筱兰芳除了水袖表演外,其他方面表现得并不出色。
C.为了排出高质量的新戏,传承发展好阜剧文脉,筱兰芳在王团长的动员下答应收徒。
D.筱兰芳的徒弟“眼眶里又止不住地溢出了泪花”,流露出了徒弟未能获奖的委屈。
3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袖一抖一掷、一荡一甩、一抛一扬、一叠一搭”,节奏鲜明,连续的动词组合具有动态感
B.“人们常说,筱兰芳的袖子是她的第二张脸”,运用比拟手法,突出筱兰芳水袖舞得绝妙。
C.“戏比天大,怎能随便降标准呢?”一句中,“戏比天大”表现了人物强烈的责任意识
D.”王团长看得眼花缭乱,每个学员表演结束他都拍手叫好”,从侧面表现出四个学员行云流水般的面
试表演
(3)小说提出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阜剧文脉的传承发展”这一重要课题。请结合文本,谈谈本文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4)文末画线句子写道:“一个沐着光的身影走了进来。"筱兰芳身上有怎样的‘光”?请结合全文简
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河东教练使。为人明敏,以材干见称。庄宗李存勖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
霖雨不止。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宦官进曰:“臣见长安全盛时,岂不能作一楼?”
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宦官曰:“郭崇韬眉头不伸,常为租庸惜财用,其可得乎?”庄宗乃使人问崇
韬曰:“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虽祁寒盛暑被甲跨马不以为劳。今居深宫,荫广厦,不胜其热,今以一身
为意,艰难逸豫,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常如河上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
宦官日:“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明年征蜀,乃以魏王继岌为西南面
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所过迎降。王宗弼阴送款于崇韬,崇韬以节度使许之。继岌颇疑崇韬,崇韬
无以自明,因以事斩宗弼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因与从袭等共构之。延嗣还,
上蜀簿。庄宗曰:“人言蜀天下之富国也,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视崇韬去就。彦珪以告
刘皇后,刘皇后教彦珪矫诏魏王杀之。崇韬有子五人,余皆见杀。其破蜀所得,皆籍没。
(节选自《新五代史》)
材料二:
诸葛公日:“淡泊可以明志。”故薄田株桑,所以践其言而允保忠勋之誉,岂虚也哉!夫郭崇韬者,恶
足以知此乎?其主既已忌之矣,哲妇壬人又争变黑白以将置之死,而灭蜀之日,以此而欲求免于死也,
必不可得之数也。
(节选自《读通鉴论》)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
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昔A吾与梁对垒B于河C上D虽祁寒E盛暑F被甲G跨马H不以为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住宅,与《与妻书》中“第以今日事势观之”的“第”意思不同。
B.间,离间,与《鸿门宴》中“道芷阳间行”的“间”意思不同。
C.阴,暗地里,与《苏武传》中“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阈氏归汉”的“阴”意思相同。
D.恶,怎么,与《兼爱》中“恶施不孝”的“恶”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皇后令宦官伪造诏书命魏王杀郭崇韬,郭崇韬有五子,两个儿子被牵连杀死
B.向延嗣因郭崇韬未到郊外迎接他而大怒,因此于呈蜀财务账簿时乘机诬陷说郭崇韬有二心,将危及魏
王。
C.庄宗想建高楼避暑,派人问话郭崇韬,为何居于深宫却无法忍受闷热
D.郭崇韬为人聪明机敏,因富有才干受到称颂,庄宗李存勖做晋王时,很受信赖。
4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
②继岌颇疑崇韬,崇韬无以自明,因以事斩宗弼
(5)《读通鉴论》的作者认为郭崇韬身死的原因是什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谢寺双桧①
刘离锡
双桧苍然古貌奇,含烟吐雾郁参差。
晚依禅客当金殿,初对将军映画旗。
龙象界②中成宝盖,鸳鸯瓦上出高枝。
长明灯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时。
【注】①谢寺即扬州法云寺。桧:一种常绿乔木。《扬州府志》记载:“谢安宅,在法云寺,谢安手植
双桧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双桧的苍劲挺拔,展现古寺年代久远,饱含历史的沧桑感。
B.颔联虚写,双桧曾面对金殿陪伴过僧客,也曾与将军战旗相映成辉。
C.“宝盖”形象地写出了桧枝的枝繁叶茂,枝干超过了寺庙的鸳鸯瓦。
D.“青青年少”可指昔日的双桧、年少的谢安,也可指后世来此的青年。
(2)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请结合本词核心意象“双桧”谈
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
7E:,。
(2)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盖自怨生也”,也就
是屈原心中有怨气。司马迁认为其产生怨气的原因:“,。”
(3)某同学写文章时想引用古诗文中强调做事注重积累的句子,他找出了“,”两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10分)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孩童时,到了夏夜,我走到水边,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A。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
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水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
更加晶莹澄澈。
我只在故乡待了六年,后来就B,漂泊天涯。在这期间,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C
的大海中,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水中的
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月是故乡明。我长望
南天,心飞向故里。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什么”与文中加点的“什么”,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
B.我鼓励同学,只要认真学,她什么都能学会。
C.她俩躲在角落窃窃私语,仿佛在谈论什么事情。
5
D.云南小吃很多,什么炸洋芋,烧饵块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这些广阔世界的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月亮”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10分)
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对于地球上大多数生物来说,①。为了应对这些环境变化,它们需要不断做出决策,它们需要及时
防御或者逃跑;
当环境资源比较匮乏时,它们需要降低自己的耗能并积极寻找新的营养资源;而在环境安全、食物充足
时,让自己的基因能传递下去……
但并非对于所有的环境变化,生物体都预先知道该如何应对。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动物而言,③
_____,吃一堑长一智,在下次遇到同样的环境变化时
而这种名为“记忆”的能力,来源于神经组织的特殊能力,神经组织在接受外界刺激后会形成神经冲动,
在今后遇到这种刺激时可以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反应。
但对于没有那些神经系统的原核生物,也会拥有记忆吗?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
四、写作(60分)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简单地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请选择教材
中任意一篇文学作品(如,小说、戏剧、戏曲、散文等),写一则文学短评。
注:诗歌只能选择以下三首。
①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对秋景的描写。
②杜甫《登高》中情景关系的描写。
③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与“月”意象的关系。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
进行对应比较。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
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
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3)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
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运用信息分析材料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
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
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5)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
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解答】(1)A.“文人士大夫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古代文化中'奇'的一面”错误,结合“然而,这一现
象逐渐发生改观:由于市民阶层的崛起、士人主体意识的增强、大力宣扬”可知、宣扬”,结合“在嘉
靖至万历初年的时候,到了李贽那里,这既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水浒传》的文化地位,“将《水浒》
视作奇书”的观点逐渐过渡到“正论”,结合“他高度赞扬《西厢记》《水浒传》,认为文学随时势而
世化,撇开当时盛行的伪古典摹习之风、赞扬了流传在市井之间的各种小说戏曲,据统计约有十五种之
多。反道学反虚伪的思想基础,重视这种有真实性的人情世俗的现实文学。这个高度也就是‘童心’”
可知。
6
故选B。
(2)C.“子不语乱力怪神”的意思是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不适合作为“奇”的论据、主流文化的标
新立异。
故选C。
(3)B.曲解文意,结合“然而,这一现象逐渐发生改观:由于市民阶层的崛起、士人主体意识的增强、
大力宣扬,并在与正统思想,与‘常'分庭抗礼”可知。
故选B。
(4)①结合“柳梦梅进京赶考,与丽娘的魂魄相恋,杜丽娘起死回生,“与魂魄相恋”“起死回生”等
情节体现出《牡丹亭》的“奇”,使作者的奇气得以痛快淋漓地抒发、不合理的求奇倾向加以适当的约
束和限定,他们主张'奇'应该回归百姓生活,对于'奇'的描摹与叙述应该合乎常理、体贴人情,最
终实现‘顺世化俗’的教化效果”可知、体贴人情。
(5)①结合“他高度赞扬《西厢记》《水浒传》,把这些作品与正统文学经典相提并论,把《水浒传》
等作品与正统文学经典相提并论,使他重视民间文艺,并把这种文学提到理论的高度予以肯定”可知。
③结合“这样,也就为市民文艺转化为浪漫文艺铺平了道路”可知。
答案;
(1)B
(2)C
(3)B
(4)①“与魂魄相恋”“起死回生”等情节体现出《牡丹亭》的“奇”。②对爱情的美好追求合于常理,
体现出对“奇”的约束与限定。
(5)①把《水浒传》等作品与正统文学经典相提并论。②把这种有真实性的现实文学提到理论的高度予
以肯定。
【点评】阅读社会科学类非连续性复合文本,首先,应梳理文本的结构,辨析清楚文本一共由几部分组
成;其次,要根据材料的出处,从标题要素入手,整体把握各则材料的大致内容;最后,聚焦图表中的
数据、报告中的结论、评论中的观点等关键信息,多元组合,整体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核心要义。有些
文段没有明显中心句,必须对几个互有关联的句子进行意义整合,进而明确文本的主要观点。
2.【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
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
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
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着文本的具
体内容分析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题时,要结合原文进行概括,有理有据,通过人物的外貌、
动作、语言、心理以及正面和侧面等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作
用主要体现在情节的推进和主题的体现两个方面。
【解答】(1)A.“致使地方小剧种阜剧市场萎缩”错误,由原文第二段“作为地方小剧种的阜剧市场萎
缩,被称为‘阜剧皇后’的筱兰芳也多年没上过舞台了”可知。
B.“其他方面表现得并不出色”错误,于文无据,还尤为擅长袖舞。
D.“流露出了徒弟未能获奖的委屈”错误,徒弟流泪流露的是对筱兰芳的感谢和敬佩。
故选:Co
(2)B.“运用比拟手法”错误,应是运用了比喻手法。
故选:B„
(3)①筱兰芳作为阜剧的代表人物,她的水袖表演堪称一绝,水袖……叫好声四起”以及“凭着这个绝
7
活儿。在教导徒弟方面,便将重心放在调教徒弟的右臂上。同时,坚守“戏比天大”的原则,收徒后在
竞赛评审中也不偏袒自己的徒弟,为非遗传承树立了榜样。
②文中提到“市里给阜剧团拨了三百万元经费……”,并且为了阜剧文脉的传承发展,这些年轻人还必
须是当地阜剧名家的徒弟,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制定相关政策,这对非遗的传承发展起到了推动和
保障的作用。
③在演员选拔过程中,王团长从众多学员中挑选,具备一定的戏曲表演基础,她们能将水袖的各种功夫
施展得行云流水。而文中二号学员虽然在阜剧团落选,最终获得大奖。可见、有进取心。
(4)①文本开篇对筱兰芳在舞台上的水袖表演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如“水袖一抖一掷、一抛一扬,同时
通过“台下必是掌声雷动。而在教导徒弟方面,将重心放在调教右臂上,这体现了她在教学上的方法和
耐心。
②筱兰芳在收徒时择徒极其严格,面对王团长让她降低收徒标准的劝说,怎能随便降标准呢”回应。在
竞赛评审中,这进一步说明她坚守公正的原则,当市里为了阜剧文脉的传承发展要求她必须收徒时,从
大局出发,这体现了她顾全大局的精神。
③在选择徒弟时,筱兰芳虽然一眼就看出二号学员条件好,选择了三号学员并将其收为徒弟,让二号学
员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并且能够从他人的角度出发。
答案:
(1)C
(2)B
(3)①筱兰芳的言行启示我们,非遗的传承发展需要德艺双馨的引路人。
②市里、剧团的做法启示我们,并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③演员选拔、训练等内容启示我们、热爱非遗的青年人才。
(4)①演技精湛,教导有方、观众的反应,都表现出她作为阜剧演员;小说写筱兰芳如何调教徒弟的右
臂。
②坚持原则,顾全大局,竞赛评审中对自己的徒弟不偏私;为了阜剧文脉的传承发展,这是顾全大局的
体现。
③爱惜人才,为他人者想,向省淮剧团推荐二号学员、爱惜人才的体现。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3.【分析】(1)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注意句意,抓好常见的文言虚词这些断句标志和主谓结构。
(2)本题考查对词语和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联系语境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注意将题干与原文进行对比。
(4)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
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
词也有实在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解答】(1)句意:过去我与梁对峙于黄河上,即使严寒盛暑,也不觉得疲劳。
“对垒于河上”介词结构后置句,在其后断开,句意完整,在HF其后断开。
故选:DFH»
(2)D.恶,相当于“何”“怎么”?/怎么实行不孝的事呢?
故选:D。
(3)A.“两个儿子被牵连杀死,其他三个儿子亲眼目睹”错误,余皆见杀”可知郭崇韬的五个儿子都被
杀害。
8
故选:Ao
(4)①重点词语:默然,沉默不语;终;起,建;果,果然,仍然决定派王允平建高楼。
②重点词语:颇,很;自明;因,于是,郭崇韬无法证明自己,没收他的家产。
(5)由“由是谗间愈入”“刘皇后教彦珪矫诏魏王杀之”可知宦官不断进献谗言,刘皇后让人伪造诏书。
由“其主既已忌之矣”可知遭到君主猜忌。
由“,货宝妓乐充物其庭”可知。
答案:
(1)DFH
(2)D
(3)A
(4)①庄宗沉默不语,最终决定派王允平建高楼。
②李继岌很疑心郭崇韬,郭崇韬无法证明自己,没收他的家产。
(5)①君主猜忌。②君主身边的人颠倒黑白。
参考译文:
材料f
郭崇韬,任河东教练使,能够应对自如。庄宗李存勖做晋王时,十分受到李存勖的信赖,大雨连绵不止,
想建高楼避暑,大明。现在大内还不如当时卿相家的房屋,难道还不能建一楼。宦官说:“郭崇韬忧愁
烦闷,陛下虽然想建楼?”庄宗就派人问郭崇韬说:“过去我与梁对峙于黄河上,披甲跨马。现在居住
深宫,却无法忍受闷热?”郭崇韬回答说:“陛下过去一心只想着统一天下,艰难或安乐,情况也就不
同了,常常能和在黄河上时一样。”庄宗沉默不语,郭崇韬果然恳切谏阻,规格和皇帝的住处没有什么
不一样!”因此不断进谗言,就派魏王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军政都由郭崇韬裁决,沿路蜀军纷纷迎
接并归降,郭崇韬答应让他做节度使,郭崇韬无法证明自己,没收他的家产,派宦官向延嗣劳军,延嗣
大怒。向延嗣回京。庄宗说:“人们都说蜀是天下最富的国?”向延嗣乘机说蜀的宝货都被郭崇韬拿去
了,将对魏王不利,派宦官马彦珪前往蜀地。马彦珪告知刘皇后,命魏王杀了崇韬,有两个在蜀与他一
起被杀。郭崇韬破蜀所得的财物都被登记没收。
材料二:
诸葛亮说:“淡泊可以明志,这是他践行自己的话,他的话难道是虚言吗,又哪里能懂得这个道理呢,
君主身边的多谋虑的妇人和巧言谄媚的小人又混淆黑白,而在他灭蜀的时候、宝物、乐工等充斥了他的
庭院,想求能免于一死。
【点评】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第一步,初读文章,整体感知,把握大意。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
么话,读懂个大概即可。
第二部,细读文章,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读中,要结合选项的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
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较为简单的题目。
第三部,在读文章,加深理解。这一步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
差,是进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4.【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理解诗歌内容,
准确把握诗歌的艺术手法和题干要求。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探究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深入理解诗歌内
容,把握诗人的情感基调,并从诗歌的景物描写、叙述内容以及抒情表达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解答】(1)B.应是“虚实结合”。“面对金殿陪伴僧客”的场景不是“曾经”而是“现在”。
故选:Bo
(2)诗中的核心意象“双桧”,首先被描绘得苍然古貌奇,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初对将军映画旗,
与不同的人物和场景相伴。龙象界中成宝盖,展现出它的繁茂与生机。这是运用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
9
手法。
诗人通过对双桧的描写,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让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
和生命的短暂,映照出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对人生起伏的感悟,这里既有对昔日辉煌的缅怀。同时,
它历经风雨依然屹立,激励着诗人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信念。
总之,诗人通过对双桧的咏物、思考和人生体验融入其中,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寄托和表达。
答案:
(1)B
(2)①这句话的意思是表面咏所见之物,实际上隐含着作者所咏的情怀。
②“映画旗”写双桧见证了谢安的赫赫战功,“成宝盖”“出高枝”写双桧高大茂盛为寺庙遮风挡雨像
双桧一样有所作为。
③谢寺前的古桧历经沧桑,时过境迁、长盛不衰,表达对物、世事变迁的感慨。
参考译文:
两棵苍劲的古树样子奇特。傍晚时面对金殿陪伴着僧客。在佛寺中如今长成两把巨大的宝伞。庙中的长
明灯还是前朝点燃的火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朴庄严的寺院风景,含烟吐雾郁参差”两句,营造出一种神秘古老的氛围。接下来
的“晚依禅客当金殿,则是对人物活动的刻画,表明他们在黄昏时分依靠于宏伟的建筑物,展示了寺院
内外的庄严与热闹。
“龙象界中成宝盖,更是通过对寺院建筑装饰的描绘。其中,而“鸳鸯瓦上出高枝”则是说树枝从屋脊
间探出。
最后两句,曾照青青年少时”。诗人通过“长明灯”这种古老的照明工具,那些年轻时光在这样的灯光
下度过。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谢寺双桧的壮丽景观、时间流逝和个人记忆的深刻感悟。
【点评】理解诗歌的方法:
(―)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
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
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
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
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5.【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
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
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重点字:竭)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重点字:谤)
10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重点字:始)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
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6.【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成语的含义,再结合语境选择恰
当的成语填空。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题时,学生要读语段,明大意;读选项,明内容;入语境,
析对应。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解答时,可以从修辞、句式等角度分析作答。
【解答】(1)A处,语境强调天空的月亮与水里的那个月亮互相映照。相映成趣:互相衬托。交相辉映:
各种光亮。
B处,语境强调我在故乡待了六年后到了外地。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的故乡。颠沛流离:由于灾荒或战
乱而流转离散,四处流浪。
C处,语境强调大海的广阔。碧波万顷:形容水面或天空或草原一片碧绿或碧蓝。浩瀚无垠:水势盛大
没有边际。
(2)文中加点的“什么”是虚指用法。
A.表示疑问。B.任指用法。C.虚指用法。D.列举不尽。
故选C。
(3)原句"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外面世界之广阔,一“大”一“小”,
对家乡的眷恋。
答案:
(1)A相映成趣/交相辉映B背井离乡/颠沛流离C碧波万顷/浩瀚无垠/无边无垠
(2)C
(3)①原句形象写出故乡月亮的平凡,外面世界之广阔,对比中凸显对故乡月亮的珍视。
【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
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
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
①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②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
③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④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
⑤改正语段中的病句;
⑥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个语段中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试题材料可以来自
于考生所学教材,也可来自于课外生活。
7.【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句子补写的能力。解答时,先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然后根据
上下语境,进行合理推导。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学生要明确病句的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子成
分的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修改。
【解答】(1)①处,根据“为了应对这些环境变化,选择最佳的方式来生存和繁衍”可知。
②处,根据“它们需要及时防御或者逃跑”可知。
③处,根据“这种能力让我们在经历一次环境改变过后,在下次遇到同样的环境变化时,此处应填“我
们拥有‘记忆'的能力”。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一是“那些”语序不当,可以把“但对于没有那些神经系统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期学习总结模板
- 合伙开矿合同
- 2025年舟山b2货运资格证考试题库
- 《正压式呼吸器》课件
- 2025年揭阳交通运输从业资格证怎样考试
- 2025年乌鲁木齐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答案解析大全
- 2025年江西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目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兰州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锡林郭勒盟货运考试题库
- 《坝上草原风光》课件
- (2024年)气胸完整课件
- 医院门诊药房个人述职报告
- 公司代买保险委托书
- 常见的PLC通信协议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解读(培训课件)
- 格力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报告
- 中国地图素材课件
- 《彻底搞懂信用证》课件
- 学校护理实训室建设方案
- 中小学生反恐防暴安全教育课件
- 《药物制剂工程》课程教学大纲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