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下期北湖实验中学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一、选择题1.我国是世界远古人类的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多样的远古人类遗迹,如果要去探寻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遗迹,我们应该到下列的()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遗址距今70-20万年,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因此元谋人是最早的,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北京周口店遗址发现10万多件石器和成批骨器,出土了刮削器、砍砸器、断块、断片等。这证实了北京人()A.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B.保留着猿人的特征C.开始原始农耕生活 D.已经有了审美观念【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北京人特征。从题干中“10万多件石器和成批的骨器”“刮削器、砍砸器”等信息可知,此时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并使用工具,A项正确;北京人还保留着猿人的一些特征,但是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半坡人、河姆渡人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排除C项;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观念,排除D项。故选A项。3.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已经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主要是通过A.考古发现 B.历史文献 C.神话传说 D.青铜铭文【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了解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主要是通过考古发现。A项正确;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处于原始农耕时代,没有产生文字,排除BD项;神话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有力依,排除C项。故选A项。4.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禹和黄帝 B.炎帝和黄帝 C.舜和禹 D.炎帝和尧【答案】B【解析】【详解】炎黄部落联盟逐渐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选B;尧、舜、禹都和人文初祖的称呼不符,排除ACD。5.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消除了水患。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洪水,消除水患,后人称他为大禹,D项正确;黄帝是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炎帝主要成就是发明医药,用耒耜种五谷,制作陶器等,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蚩尤传说中制造兵器的人,为主兵之神,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6.原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当时所产生的,可作为历史考证的史料。下列能够作为论证“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的原始史料是()A.二里头遗址 B.《史记》中的记载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原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当时所产生的,可作为历史考证的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的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故能够作为论证“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的原始史料,A项正确;《史书》属于史学著作,不属于原始史料,排除B项;河姆渡遗址与夏朝无关,排除C项;半坡遗址与夏朝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7.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统治者没有领导才能 B.末代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C.与周边少数民族矛盾尖锐 D.奴隶爆发起义【答案】B【解析】【详解】夏朝最后一个王是夏桀,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荒淫奢侈,残暴无道,使得民怨沸腾,最终导致了夏的灭亡;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商纣是个有名的暴君,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在位期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为政腐败,重用奸臣虢石父主持朝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激起百姓怨愤,最终致使西周灭亡。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都是末代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B项正确;统治者没有领导才能不是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排除A项;只有西周灭亡的时候是被犬戎所灭,与周边少数民族矛盾尖锐,排除C项;三个朝代都不是因为奴隶爆发起义而亡,排除D项。故选B项。8.为保证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圆疆土,西周实行“封邦建国,广建诸侯”的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封邦建国,广建诸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C项正确;禅让制、世袭制与“封邦建国”不符,排除AB项;西周时期没有实行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C项。9.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冀,东控徐准。(见图)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A.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 B.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C.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D.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冀,东控徐准”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C项正确;“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指的是商朝,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的信息,排除AD项。故选C项。10.河南安阳殷墟(殷是商朝都城)出土的带有文字的甲骨有十多万片,甲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该文字是A.甲骨文 B.陶文 C.玉石文 D.金文【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河南安阳殷墟(殷是商朝都城)出土的带有文字的甲骨有十多万片,甲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一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对我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A项正确;陶文是古人在陶器上刻画的文字符号,与“甲骨上的文字”不符,排除B项;玉石文与题干“甲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不符,排除C项;金文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晚于甲骨文,排除D项。故选A项。11.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向齐国朝贡11次,向晋国朝贡20次。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周天子势力强大C.鲁国由齐、晋直接管辖 D.周王室地位下降【答案】D【解析】【详解】从题干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春秋时期诸侯国实力增强,周王室逐渐衰微的历史现象。故D符合题意;材料仅说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没有说明具体的时间,故A不符合题意;周天子势力强大与题干意思相反,故B不符合题意;鲁国由齐、晋直接管辖,与史实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2.下图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生产工具的变化。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打制石器

②骨耜

③磨制石斧

④铁犁铧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如,北京人。骨耜是河姆渡人从事水稻种植的主要生产工具,生活在距今7000年左右。距今约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使用磨制石器,春秋时期出现了铁犁,故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③②④,C项正确;A、B、D项顺序排列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点睛】13.春秋时期,农业上出现了深耕细作,耕地面积扩大,山林也得以开发。这主要得益于A.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B.社会环境的安定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自然条件的优越【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春秋时期牛耕开始出现,战国时进一步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量显著提高,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也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C正确;ABD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14.韩非子曰:“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这表明商鞅变法()A.提高其余六国的战斗力 B.使秦国的国力大增C.促进了商品经济大发展 D.使生产力不断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奖励耕战,这使秦国的国力大增,使秦国成为诸侯国国力量最强大的国家,B项正确,排除A项;商鞅变法抑制商业,材料说的是国力而不是生产力,排除CD两项。故选B项。15.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又是推动社会公平的重要动力。春秋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彰显教育公平的大教育家是()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孔子【答案】D【解析】【详解】能够体现题干中强调的教育公平的是有教无类。孔子认为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讲求“仁政”和以“礼”治理国家是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D项正确;ABC项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点评】本题考查了孔子的教育贡献,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16.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纹样中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之相通的是()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老子创立了道教,主张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A项正确;儒家主张仁政,法家主张法制,墨家主张兼爱,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17.(子墨子)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大害也。”材料反映的思想是()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 C.民贵君轻 D.依法治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大害也。”可知意思是如果大国去攻打小国家,大家族去掠夺小家族,强者抢劫弱者,人多欺负稍等,狡诈的欺负愚笨的,高贵的傲视贫贱的,这些都是天下的大害。所以材料反映的是战争是天下的大害,反对贵贱等级,体现的是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A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排除B项;民贵君轻是孟子的观点,排除C项;依法治国是法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18.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进行的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秦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是()A.丞相 B.太尉 C.刺史 D.御史大夫【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秦朝负责监察事务的是御史大夫,D项正确;丞相负责行政。排除A项;太尉负责军事,排除B项;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排除C项。故选D项。19.秦统一后的文字是()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的文字是小篆,这促进了文化的发展,B项正确;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隶书在汉代发展成熟,楷书在曹魏开创,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20.秦修筑的“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临洮——咸阳 B.陇西——辽东 C.临洮——辽东 D.临洮——山东【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长城的起止点是西起临洮,东到辽东,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21.读图做题(1)图一、图二的遗址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2)图三、图四的住房式样分别是什么?图一、图二两处文化遗址和图三、图四住房式样正确的搭配是什么?(3)两处文化遗址的原始居民都过着定居生活。促使他们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图一水稻,图二粟。(2)图三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四干栏式建筑;图一配图四,图二配图三。(3)农作物的种植。【解析】【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八千年的长江流域,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六千年的黄河流域,种植的农作物是粟;故图一河姆渡遗址属于长江流域,种植农作物为水稻,图二半坡遗址属于黄河流域,种植农作物为粟。【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图三是半坡居民所居住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四是河姆渡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屋,所以图一和图四搭配,图二和图三搭配。【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原始农业的发展,所以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过着定居生活。22.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他辅佐齐桓公,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使得齐国国富兵强。材料二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做霸主,相互征战。《史记》记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战国时期,经过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后,逐渐形成了七个实力强大的国家。各国统治者竞相改革,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材料三改革规定:宗室、贵戚凡没有军功的,不得列入宗室的属籍,不得享受贵族特权;斩敌军官一人,赏爵一级,田一顷,宅地九亩。合并乡村城镇为县,全国统一划分为41县,县设令和丞,由国君任免,代替了以往的分封采邑制。(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改革使得齐桓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春秋时期的典型时代特征是什么?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竞相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概括材料三的改革内容。(不得照抄原文)。(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给我们哪些启示?【答案】(1)“他”是管仲。成就: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2)时代特征:诸侯争霸;目的: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3)内容: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4)启示:改革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他辅佐齐桓公”可知,这个人是管仲。根据所学可知,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典型时代特征是诸侯割据混战;根据材料“各国统治者竞相改革,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竞相改革的原因是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宗室、贵戚凡没有军功的,不得列入宗室的属籍,不得享受贵族特权”可知,内容是废除贵族特权;根据材料“斩敌军官一人,赏爵一级,田一顷,宅地九亩”可知,内容是奖励耕织;根据材料“合并乡村城镇为县,全国统一划分为41县,县设令和丞,由国君任免,代替了以往的分封采邑制。”可知,内容是确立县制。【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都是因为改革国家才会强大,所以得到的启示是改革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23.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二“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胡曾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1)材料一、二中提到的秦王(秦皇)是谁?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是否一致?请说明理由。(2)材料二中“虚筑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3)材料三中包含了“秦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回答“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答案】(1)秦始皇或嬴政;评价不一致;材料一中李白歌颂秦始皇丰功伟绩,材料二中胡曾认为秦始皇统治残暴,人民苦不堪言。(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史实:修长城。(3)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三点任答两点)(4)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王扫六合”指的是秦统一六国,完成这一壮举的秦王赢政;“虚筑防胡万里城”指的是秦朝建立后,为防御匈奴,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所以材料一二中的秦王(秦皇)是秦始皇(秦王赢政);根据材料可知,李白的诗赞扬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功绩,材料二“秦皇何事苦苍生’体现的是对秦始皇实行暴政的批评。所以两人对秦王嬴政(秦始皇)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小问2详解】“万里城”指秦朝是修筑的万里长城,目的是“防胡”,即防御匈奴的侵扰。所以,“防胡万里城”反映的史实是秦朝为了抗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可知,“一法度衡石丈尺”指的是经济方面的措施:统一度量衡;“车同轨”指的是统一车轨;“书同文字”指的是文化方面的措施:统一文字。【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诗歌赞颂的是秦灭六国后,建立秦朝,结束了长期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此之外,秦朝的统一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24.“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汉时期这一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1)统治的和谐: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2)人与自然的和谐:如图是战国时期修筑的至今仍发挥防洪、灌溉作用的重大水利工程,请写出它的名称。(3)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和谐”。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材料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夏商周三代末代君主都是暴君,如夏朝最后一位国王统治时期,国力衰落,这位国王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类似的事件也发生在商朝和西周的末代君主身上,最后他们的统治都被推翻了。(4)根据材料,围绕夏商周三代的衰亡及经验教训,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历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或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