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地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1页
新疆兵地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2页
新疆兵地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3页
新疆兵地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4页
新疆兵地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兵地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共10页,其中问卷8页,答卷2页。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非选择题时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谈谈现代散文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意义。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仅由“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在散文里,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郁达夫所说的“‘个人’的发现”云云,其实指的正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在郁氏看来,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自叙传”,散文当然更不例外。据此他指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这里所说的“个性”,还有林语堂此前所说的“性灵”,指的也都是这种“自我”。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写作“主体”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现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些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座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在散文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在这里,“真实”是绝对的要求。其记写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矫情伪饰。散文的这种“纪实性”,是“文体”和读者之间千百年来所达成的一种信任“默契”,是不可率性改动的。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领域大胆进发,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就是写“虚”。写“虚”,又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向外的路,主“理”,重哲理感悟,求思想深邃,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胜——杂文、随笔等走的就是此路;二是在“人类自身”的观照上着力,走主观、向内的路,主“情”,重人性开掘,求心灵净化,以情感的明净、深沉动人——艺术散文走的就是此路。(有删改)1、下列对“现代散文”的有关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郁达夫认为现代散文是作家心灵的真实流露,它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更能体现作家的个性。B.现代散文大大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使散文这种文体获得了思想的大解放而走向辉煌。C.现代散文以白话代替了文言,在文字形式上实现了大的变革,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D.“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个体对“自我”的发现,使现代散文不再只是“代圣贤立言”的文章。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散文是虚实结合的艺术,它既要建立在作家的生活基础之上,又要写出作家的情感、精神。B.现实生活是作家营造精神家园的“基石”,散文应该真实地表现这种生活,而不能矫情、虚构。C.杂文和随笔着力于表现“人与社会”的关系,艺术散文则着力于表现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D.散文的用意是表现出人的精神感悟和情感世界,并以此打动人,所以写实并不是散文的终极目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代散文由于对“自我”的肯定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古代散文“自我”的地位并不突出。B.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的“自叙传”,因而他的散文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没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C.以开掘人性、净化心灵为要务的散文深沉动人,这样的文章虚实结合,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D.现代散文之所以广受读者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作品能依据“纪实性”原则,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真挚的感情。(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志摩纪念周作人面前书桌上放着九册新旧的书,这都是志摩的创作,有诗,文,小说,戏剧。志摩死了,现在面对遗书,就只感到古人的人琴俱亡这一句话,别的没有什么可说。志摩死了,这样精妙的文章再也没有人能做了,但是,这几册书遗留在世间,志摩在文学上的功绩也仍长久存在。中国新诗已有十五六年的历史,可是大家都不大努力,更缺少锲而不舍地继续努力的人,在这中间志摩要算是唯一的忠实同志,他前后苦心地创办诗刊,助成新诗的生长,这个劳绩是很可纪念的,他自己又孜孜矻矻地从事于创作,自《志摩的诗》以至《猛虎集》,进步很是显然,便是像我这样外行也觉得这是显然。散文方面志摩的成就也并不小,据我个人的愚见,志摩可以与冰心女士归在一派,仿佛是鸭儿梨的样子,流丽清脆,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使引车卖浆之徒的话进而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文章,这就是单从文体变迁上讲也是很大的贡献了。但是,我们对于志摩之死所更觉得可惜的是人的损失。文学的损失是公的,公摊了时个人所受到的只是一份,人的损失却是私的,就是分担也总是人数不会太多而分量也就较重了。适之说,志摩这人很可爱,他有他的主张,有他的派路,或者也许有他的小毛病,但是他的态度和说话总是和蔼真率,令人觉得可亲近,凡是见过志摩几面的人,差不多都受到这种感化,引起一种好感,就是有些小毛病小缺点也好像脸上某处的一颗小黑痣,也是造成好感的一小小部分,只令人微笑点头,并没有嫌憎之感。就是有派别的作家加以攻击,我相信这所以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阶级之故,而绝不是他的个人。适之又说志摩是诚实的理想主义者,这个我也同意,而且觉得志摩因此更是可尊了。这个年头儿,别的什么都有,只是诚实却早已找不到,知识阶级的人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后面是一口袋尼采,也是数见不鲜的事,在这时候有一两个人能够诚实不欺地在言行上表现出来,无论这是哪一种主张,总是很值得我们的尊重的了。关于志摩的私德,适之有代为辩明的地方,我觉得这并不成什么问题。为爱惜私人名誉起见,辩明也可以说是朋友的义务。志摩死后已是二十几天了,我早想写小文纪念他,可是这从哪里去着笔呢?我相信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文章的理想境界我想应该是禅,是个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境界,有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或者一声“且道”,如棒敲头,夯地一下顿然明了,才是正理,此外都不是路。我只能写可有可无的文章,而纪念亡友又不是可以用这种文章来敷衍的,而纪念刊的收稿期限又迫切了,不得已还得写,结果还只能写出一篇可有可无的文章,这使我不得不重又叹息。这篇小文的次序和内容差不多是套适之在追悼会所发表的演辞的,不过我的话说得很是素朴粗笨,想起志摩平素是爱说老实话的,那么我这种老实的说法或者是志摩的最好纪念亦未可知,至于别的一无足取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民国二十年十二月十三日,于北平。(选自《看云集》,有删改)4、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新诗发展的最初十五六年,努力于新诗创作的徐志摩,可以说对新诗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最大。B.由于当时人们对徐的人品有所怨恨,所以作者对徐的人品不是避而不谈,而是大写特写,以正视听,让人们对徐的为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C.徐志摩的离去,在感情上给作者很大的打击,作为老朋友的周作人,很长时间不能从悲痛中走出来,所以拖了很长时间,才写了这篇纪念文章。D.徐志摩的散文风格流丽清脆,他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了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使白话文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5、根据原文内容,简述徐志摩在文学方面的贡献。(5分)6、作者是怎样刻画徐志摩这一形象的?(4分)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明亮的河卢一萍①这是我见到的第二条澄明之极的河流。第一条是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河。它是至美的帕米尔高原的组成部分,它与那景象是协调的。而叶尔羌河却在大荒凉中保持着自己的品性。只有褐色的岩石和山顶的千年积雪与它相伴。深蓝的河流得不到大地的呼应,只有黄羊偶尔去饮几口水,只有走单的狼不经意地到了河边,在水里映下自己孤独的面容;呼应它的只有天空——白昼里湛蓝的天空和夜晚有月色星光的天空。②在这无边的荒凉中,流动的河是唯一能使人感觉到生命存在的物象。它在鹰飞翔的高度,以其蜿蜒的身姿、孤寂的流水以及没被玷污的、源自久远的深蓝,足以让人感动并得到安慰。③我特意到了河边,掬起一捧水来,饮下,然后把凉而湿的双手捂在脸上。水润着我的肺腑,清醒着我的头脑,而我的口中留下了河水忧郁的味道。④这种忧郁的味道源自孤独吗?⑤不是的。因为它从一条溪流成长为一条大河,一直在孤独地战斗。⑥我曾去过这条河的源头,除了零星的草甸,稀少的红柳,就只有亘古荒凉。⑦孤独是它与生俱来的东西,是它固有的品性。⑧这忧郁来自它对自己命运的无奈。⑨在这土地与河流构成的大地上,土地一直是个现实主义者,他坚守着自身的原则,有什么便向世界提供什么——食物和美,丑陋和贫穷;而河流却是个理想主义者,它以飘逸的流动之姿,以不停的歌唱,毫不停止地奔波,直到自己应该到达的宽度和广度之中。⑩而这条以不可想象的力量,劈开了喀喇昆仑山的河流,却在山下的大漠中消失了。⑪沙漠不让河流本身死亡,而让它的理想泯灭。⑫这种活着无疑是受刑、受辱。它是沙漠的囚徒,不能到达海,这条河流就只能说是在苟且偷生。⑬然而,它具有成为一条大河的条件,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是它的源头。假如没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会有一条横穿新疆,经蒙古,奔东北或华北而入太平洋的大河。果真如此,这片大地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呀,它又会孕育出什么样的文明呢?⑭但具有劈山之力的它,却被尘沙囚禁了不知多少年。现在,它没有前进,反而不得不退却。⑮我终于明白,它的忧郁是一个理想破灭者的忧郁,它仅仅是一个遥望大海怅然哀叹的囚徒。⑯难怪它的流水声里夹杂着叹息。⑰我以为我理解了这条河,至少看出了它明澈之中包含的忧伤。不想,当我因困顿而入睡之际,却听到一个十分洪亮的、从远处传来的声音说:“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结束的方式,在外力让它结束的地方,河流才真正开始。你要认识它,只有成为这条河的养子,在它的岸边垒一间石屋,住下来,听它的语言。”⑱“这么说,这条河流连忧郁都没有了?”我小心地问道。⑲“这是一条明亮的河,像没有云彩遮蔽的太阳一样明亮。”⑳“哦,明亮的河……”我一遍遍喃喃自语。㉑“它知道自己前景绝望,但它不愿放弃它岸边的一株草、一棵树、一畦庄稼、一个村庄、一片绿洲,它为此前往,认为完全值得,认为那在它浇灌下生长着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片大海,所以这河有一颗母亲那样明亮的心。”㉒当我醒来,我眼里噙着泪水。我在心里情不自禁地呤出了布罗茨基《切尔西的泰晤士河》中的诗句——空气有自己的生活,与我们不同,不易理解,那是蓝色的风的生活,起源于上方的天空,腾飞而上,不知在什么地方告终……7、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开篇写塔什库尔干河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叶尔羌河流域的荒凉,形成对比,以此突出了叶尔羌河的独特个性。B.叶尔羌河不惧孤独,开山劈道,却在山下的大漠中消逝了,暗示人生命运难以把握的无奈。C.作者认为叶尔羌河本该横穿新疆,经蒙古,奔东北或华北而入太平洋,这样才能体现它的壮美与价值。D.“河”被赋予了比喻义,在文中传达的含义是,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有没有奉献、创造,即有没有一颗明亮的心。8、文章第⑨段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任选一种进行赏析。(5分)9、文章的结尾引用布罗茨基《切尔西的泰晤士河》中的诗句有什么作用?(5分)二、文言文及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秦且灭六国,兵已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恋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选自《战国策》,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B.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C.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D.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子,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B.避席,是古代交往礼节,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自己的谦逊,都要离开座席(古人席地而坐)而伏于地。C.太傅,中国古代职官。为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财政大权。D.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鞠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消除秦灭燕国之患。B.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不要泄露谈话内容;为此,田光“自刭而死”。C.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鞠武以为收留他对燕国很不利,建议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D.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秦王返还诸侯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大乱,六国趁机合纵破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5分)(2)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5分)(二)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浣溪沙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注]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注]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14、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句连用三个动词“压”“贴”“飞”,赋予画面动感和蓬勃生机。B.次句将时空交互在一起描写,季节是春天,天气是初晴,地点是池馆内外。C.开头两句用华丽的词藻勾勒出一幅春天的画面,呈现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D.第三句词人自比多病的沈约,虽弱不禁风,但面对春景仍心情振奋。E.“沙上”二句,“沙上”“竹间”分别为鸿雁和鹧鸪的栖息之地,也可能为词人举目所见之景。15、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有关意象简要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2)《诗经•卫风•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第Ⅱ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B.“七一”前夕,市委老党员为了迎接建党九十四周年,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支部活动,他们集体回忆峥嵘岁月,重温入党誓词。C.光盘行动,是民间组织发起的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就餐打包,“光盘”离开,如此上行下效,逐步形成了节俭的好风气。D.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泥,也绝不杯弓蛇影,看了佛面看僧面。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列。B.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后,通过央视再次发力,推出一档集文化、益智、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电视竞猜节目《中国谜语大会》。C.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三峡集团成功建设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带动了我国水电装备制造、设计、服务走出国门。D.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瑜伽已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一项重要运动,在人们保持身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下列诗句都是描绘秋景的,与《沁园春长沙》意境相似的一项是()(3分)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20、下面是关于“网络购物”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字。(6分)随着国内居民收入稳步增长,①,电子商务也随之不断发展。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②。网络购物价格低廉、方便快捷,正好符合年轻人观念新潮、追求高效的特征。网购的特点之一是效用递增规律。大家都会有这样一种体验:当你吃第一颗糖时感觉最甜,吃第二颗糖感觉甜度稍逊,以后逐颗下降,这是传统经济学的效用递减规律。而在网络经济中则不然:当你尝第一口新餐时感觉有点香,尝第二口时觉得更加香甜,③,这就是网络消费的效用递增特点。21、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分别以下面词语中“康桥”“雨巷”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两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5分)康桥雨巷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答: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前进:向前行动或发展。生活中,人们常常赋予“前进”以勇者的赞誉,为它所体现的那种昂扬、向上、积极的人生态度喝彩。后退:向后退,退回(后面的地方或以往发展阶段)。其实,很多时候,后退也并非绝不可取。“急流勇退”“退一步海阔天空”就告诉我们有时后退也是一种智慧。你怎样看待“前进”与“后退”呢?你的周围发生过哪些与此有关的事情?“前进”与“后退”引发了你的哪些感触?请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兵地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合语文试卷(答案)高一年级使用命题人:许慧敏1、答案C,张冠李戴,“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是由于散文在内容上对“自我”的发现。2、答案C,曲解文意,艺术散文观照的是“人类自身”,而不只是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3、答案B,过于绝对,“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没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错。4.答案:D解析:A项,徐志摩对新诗的发展贡献最大的说法于文无据。B项,文中只是说“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阶级之故,而绝不是他的个人”,所以“当时人们对徐的人品有所怨恨”于文无据。C项,徐志摩去世很长时间后作者才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作者相信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说是作者陷入悲痛中不能自拔之故,不正确。5.答案:苦心地创办诗刊,孜孜不倦地从事于新诗创作。著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诗集;在散文方面,对文体变迁有很大贡献,具体说就是,其散文的语言,是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而形成的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就是流丽清脆的语言。6.答案:放在一个大的背景里,用比较的方法来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7.答案:C解析:C项,河的壮美与价值在于“不愿放弃它岸边的一株草、一棵树、一畦庄稼、一个村庄、一片绿洲”,在于奉献、创造,即有明亮的心。8.答案:对比、比喻、拟人。任选一种分析。运用对比手法,以“土地”和“河流”作对比,强调河流为理想不止追求的特性;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叶尔羌河”比作“理想主义者”,生动形象地说明叶尔羌河充满理想、浪漫的特点。运用拟人的手法,“歌唱”等词将叶尔羌河拟人化,形象鲜明地说明叶尔羌河充满理想、浪漫的特点。9.答案:①以布罗茨基歌吟的《切尔西的泰晤士河》来映衬叶尔羌河,含蓄地表达自己对叶尔羌河的永恒的生命价值的理解;②以布罗茨基歌吟的《切尔西的泰晤士河》结尾,表达了人生的不易理解,深化了文章的主题;③以诗歌结尾,增加了文章的内涵和感染力,给人以无穷的回味。10.解析:选C,遇到“曰”,后面应该断开,先排除B、D;“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是判断句,“者”后应断开,再排除A。11.解析:选C,应为“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12.解析:选C,“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于文无据,原文是说将樊将军送到匈奴后可以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13.参考答案:(1)这就像将肉放置在饿虎往来的路上,(您遭受到的)灾祸一定无法挽救了!(2)如果真能够劫持秦王,让他全部返还侵占诸侯的土地,那就最好了;如果不行,就趁势杀了他。参考译文:秦国将灭掉六国,秦兵已逼近易水,恐怕祸临燕国。太子丹为此非常忧虑。樊将军逃离秦国到燕国,太子丹接纳了他。太傅鞠武劝谏太子说:“不行,秦王很残暴,对燕国积累了很深的仇恨,这足以让人胆战心惊,更何况秦国已听说樊将军逃到了燕国!这就像将肉放置在饿虎往来的路上,(您遭受到的)灾祸一定无法挽救了!我希望您赶快把樊将军送到匈奴去,以便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太子丹说:“樊将军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走投无路了,才投奔到我这里来,我总不能因为被强秦压迫,便抛弃了我可怜的朋友,将他送到匈奴去。(反正)这是我性命本当绝的时候了,希望太傅再想别的计策。”鞠武说:“燕国有位田光先生,可以和他研究谋划。”太子丹跪着上前迎接田光,向后倒着走为田光引路。田先生坐好以后,太子丹看看左右没人,便离开座席请教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关心一下这件事。”田光说:“现在太子您听到的是我年轻时的情况,可不知道现在我的精力已经消耗完了。虽然如此,我不敢因为我(精力不如以前)就荒废了国家大事。我有一位好朋友荆轲可以为您所用。”太子说:“希望通过您(让我)与荆轲结交,可以吗?”田光说:“可以。”太子送他到门口,说:“我向您汇报的情况,和您自己说的话,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漏出去。”田光俯下身子笑着说:“好。”田光去见荆轲,说:“我和您的关系很好,这在燕国是无人不知的。我向太子推荐了您,希望您到宫中去拜见太子。”荆轲说:“愿接受您的教导。”田光说:“希望您赶快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表明我不会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泄漏出去。”于是田光自刎而死。荆轲见到太子丹,说田光已经自刎而死。太子听了,跪下拜了两次,又跪着往前行,泪流满面,过了一会儿才说:“我之所以请田光先生不要说出去,是想通过(他)来实现一件大事的计划。现在田先生用死来表明没有泄漏我说的话,这哪里是我的本意呢!”荆轲坐好以后,太子离开座席,叩头说:“田先生不知道我不才,让您来到这里,我希望(向您)说出我的想法,这是上天哀怜燕国,不抛弃他的后人啊。我想如果能够找到一位勇冠天下之士出使秦国,用重利引诱秦王,秦王贪图那些厚重的礼物,(我们)一定能实现愿望。如果真能够劫持秦王,让他全部返还侵占诸侯的土地,那就最好了;如果不行,就趁势杀了他。那些秦国大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