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第9课《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第9课《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AGEPAGE1项脊轩志【教学目标】⒈学习作者选取生活琐事、平常景物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以朴素简洁的语言寄托对故居亲人的眷恋深情。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解题1.介绍作者和“唐宋派”2.介绍“项脊轩”“项脊轩”是作者的书斋名,“项脊”是作者九世祖道隆所居之所,作者把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既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又有表示书斋狭小之意。3.介绍文体“志”“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质疑解难2.知识点归纳3.编写结构提纲明确:第一部分(1~4节):主体(18岁作)

第二部分(5~6节):补记(35岁左右作)4.思考:贯穿本文的情感线索是什么?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明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承上启下四、具体分析(一)析“可喜”1.作者写了哪些“可喜”之事?明确:变化之可喜(焕然一新)喜〈

独处之可喜(悠然寂静)景色之可喜(姗姗可爱)2.作者是怎样描写项脊轩前后变化的?明确:

狭小

明亮

破旧←-前―修葺-后-→幽雅

阴暗

安静本节既然是写“可喜”之事,为什么要写项脊轩的“旧”呢?

明确:渲染衰败、阴冷的凄清氛围,为写“可喜”作反衬,说明作者对它怀有深挚的眷恋之情。3.这一节的景色描写极富诗情画意,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并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渲染项脊轩的清幽境界?明确:①兰竹相映,月白风清,桂影斑驳,小鸟时鸣;

②表现了作者的幽静、恬适和鄙弃世俗、甘于清贫自守的情操;也抒写了作者对百年老屋的特殊感情。4.齐读、小结紧扣题目,落笔即写项脊轩。作者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主客观互相融合,造成一种艺术的气氛与意境,但作者着意处并不在此,写“喜”是为了映带下文,更好的写“悲”。(二)析“可悲”⒈作者写了哪些“可悲”之事?主要运用什么写法?明确:

诸父异爨

母亲早逝悲〈

祖母厚望

〉细节(白描)妻逝无聊2.明·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评归有光的文章:“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含而不露,以情动人,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来感动读者,正是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的特色。请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对哪些细节描写体会最深。明确:

人物

细节描写

人物特点

作者感情

诸父

东犬西吠…鸡栖与庭

兄弟隔膜天伦不再

家道败落无限感慨

母亲

叩门扉曰

关怀爱抚

母爱难忘【“余泣”】

祖母

阖门持笏

关怀怜爱期待

遗教难忘【“长号不自禁”】

妻子

问古事∕学书

快乐真挚

恩爱难忘【“室坏不修”∕“亭亭如盖”】

穿插名家评价:

“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幼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林纾3.自由朗读,体会作者“欢愉惨恻”的情感。⒋小结作者围绕项脊轩,通过日常生活小事来追念母亲祖母妻子,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清·梅曾亮评:“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五、归纳写作特色选取生活琐事,撷取典型细节,以小见大,表现人物风貌,寄托内心感情。六、全文归纳作者借平凡之景抒情,叙琐屑之事寄情,处处写轩,却处处意不在轩而在人,借轩写人,借轩抒情。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