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制作与编曲基础作业指导书_第1页
音乐制作与编曲基础作业指导书_第2页
音乐制作与编曲基础作业指导书_第3页
音乐制作与编曲基础作业指导书_第4页
音乐制作与编曲基础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乐制作与编曲基础作业指导书TOC\o"1-2"\h\u11244第1章音乐制作基础知识 324601.1音频基础 349011.1.1声音的物理特性 3216801.1.2音频采样与量化 4255491.1.3音频文件格式 4124591.1.4音频处理技术 4151411.2MIDI基础 4269881.2.1MIDI协议概述 4211571.2.2MIDI设备与接口 4254051.2.3MIDI消息与数据格式 449581.2.4MIDI应用实例 4187341.3音乐制作软件概述 4208261.3.1数字音频工作站(DAW) 419061.3.2插件与虚拟乐器 5222781.3.3音乐制作辅助软件 5147561.3.4音乐制作软件的选择与配置 526862第2章编曲基础理论 5133302.1和声学基础 5277282.1.1和弦构成与分类 5185632.1.2和声进行 5284992.1.3和声功能 5107742.2旋律创作 520192.2.1旋律构成要素 6125852.2.2旋律发展手法 6262412.2.3旋律与和声的关系 618992.3曲式结构分析 693562.3.1曲式类型 6177942.3.2曲式结构分析要点 6209352.3.3曲式结构在编曲中的应用 65874第3章拍子与节奏 690073.1拍子与节奏的概念 6241043.2节奏型创作 6300463.3拍号转换与节奏变化 725035第4章音色与音响 899884.1音色的概念与分类 855824.1.1按照乐器类型分类 8133804.1.2按照音色特点分类 8260674.2音响效果处理 85114.2.1混响 8214704.2.2延迟 8714.2.3振荡 854834.2.4压缩 8178084.3音色搭配与编曲 8272334.3.1和声与音色搭配 941924.3.2动态与音色搭配 911484.3.3音色层次与编曲 9193414.3.4音色变化与编曲 919232第5章模块化编曲技巧 9208035.1模块化编曲概述 9262965.2主旋律与伴奏的编写 9193095.3填充与过渡段落的处理 106152第6章和声进行与和弦配置 10174606.1和声进行基本原理 10171866.1.1和声功能 11204066.1.2和声节奏 1148196.1.3和声走向 11164126.2和弦配置方法 112086.2.1三和弦配置 1181206.2.2七和弦配置 11122616.2.3扩展和弦配置 11186526.3和声创新与变化 11125276.3.1和弦替代 12290526.3.2和声模进 12205966.3.3和声对位 1228897第7章弦乐编写与配器 12148577.1弦乐器概述 12307127.2弦乐编写技巧 12266047.2.1音色搭配 12309697.2.2和声编写 1285807.2.3动态处理 1242427.2.4音型编写 1388057.3弦乐配器实例分析 13103467.3.1作品概述 1368027.3.2配器分析 1321351第8章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编写 13264158.1木管乐器概述 13277598.1.1木管乐器的特点 13267778.1.2木管乐器的运用 13100638.2铜管乐器概述 1432628.2.1铜管乐器的种类 1415838.2.2铜管乐器的特点 14126268.2.3铜管乐器的运用 14275068.3木管与铜管乐器的编写技巧 14175758.3.1旋律编写 14132408.3.2和声编写 145518.3.3节奏编写 14248038.3.4音色搭配 14204228.3.5动态处理 1426185第9章打击乐器与节奏编配 15112419.1打击乐器概述 15264969.1.1打击乐器分类 15224149.1.2打击乐器特点 1516269.1.3打击乐器演奏技巧 1517299.2打击乐器在编曲中的应用 155379.2.1打击乐器在乐队中的角色 15290859.2.2打击乐器的编配原则 16145569.3节奏编配实例分析 16129059.3.1实例一:摇滚乐风格 16260689.3.2实例二:拉丁乐风格 164039.3.3实例三:古典音乐风格 162498第10章混音与后期处理 17988310.1混音基础 17635110.1.1混音的概念与重要性 172794110.1.2混音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17812810.1.3声音元素的平衡与动态处理 171018610.1.4空间效果与声像布局 172560810.2混音技巧与实例分析 172212510.2.1压缩与限制技术在混音中的应用 172389110.2.2均衡技术在混音中的运用 172971310.2.3混响与延时效果的处理 17729010.2.4滤波器与动态效果器的联合使用 172061210.2.5实例分析:不同音乐风格的混音技巧 17486510.3后期处理与音乐制作完成度评估 171546510.3.1后期处理的意义与作用 17192910.3.2噪音降低与声音修饰 171697910.3.3母带处理与声音优化 17995410.3.4音乐制作完成度评估标准与方法 171590210.3.5实例分析:音乐作品后期处理流程与优化 17第1章音乐制作基础知识1.1音频基础音频是音乐制作的核心元素之一,了解音频基础对于制作高质量的音乐作品。本章将介绍音频的基本概念、特性以及相关技术。1.1.1声音的物理特性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空气、水等介质传播。声音的物理特性包括频率、振幅、波长、速度等。1.1.2音频采样与量化音频采样是将连续的模拟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量化则是将采样后的信号离散化,以便计算机处理。本节将介绍采样率、位深度等概念。1.1.3音频文件格式音频文件格式是存储和传输数字音频数据的方式。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包括WAV、MP3、AAC等。本节将介绍各类格式及其特点。1.1.4音频处理技术音频处理技术包括均衡、压缩、混响、调制等,这些技术可以改善音频质量、塑造音色、增强音乐表现力。本节将简要介绍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1.2MIDI基础MIDI(MusicalInstrumentDigitalInterface)是音乐制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通信协议,本章将介绍MIDI的基础知识。1.2.1MIDI协议概述MIDI协议定义了电子乐器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标准,包括音符、音量、表情等音乐信息。1.2.2MIDI设备与接口MIDI设备包括MIDI键盘、合成器、音序器等,本节将介绍这些设备的功能和接口类型。1.2.3MIDI消息与数据格式MIDI消息包括音符、控制器、程序变化等,本节将详细解释这些消息的类型和格式。1.2.4MIDI应用实例通过实例介绍MIDI在音乐制作中的应用,如作曲、编曲、演奏等。1.3音乐制作软件概述音乐制作软件是现代音乐创作的重要工具,本章将对主流的音乐制作软件进行简要介绍。1.3.1数字音频工作站(DAW)数字音频工作站是进行音乐制作、编辑、混音等操作的主要软件。本节将介绍常见的DAW软件及其功能特点。1.3.2插件与虚拟乐器插件和虚拟乐器为音乐制作提供了丰富的音色和效果,本节将介绍各类插件和虚拟乐器的使用方法。1.3.3音乐制作辅助软件除了DAW外,还有许多辅助软件用于音乐制作,如音高修正、节奏校正等。本节将简要介绍这些软件的功能和用途。1.3.4音乐制作软件的选择与配置根据音乐制作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和配置,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创作质量。本节将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第2章编曲基础理论2.1和声学基础和声学作为音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曲实践中的核心技术。本章将从和声学的基础概念入手,为读者构建扎实的和声理论基础。2.1.1和弦构成与分类和弦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音高的音同时鸣响,形成的和声结构。和弦按其构成可分为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了解不同和弦的构成及其特点,有助于编曲时进行合理的和弦选择。2.1.2和声进行和声进行是和弦之间按照一定规律和顺序进行转换的过程。常见的和声进行包括正格进行、变格进行和完全进行等。掌握和声进行的规律,有助于创作出流畅和谐的音乐作品。2.1.3和声功能和声功能是指和弦在音乐作品中起到的结构作用。主要包括主功能、属功能和下属功能。了解和声功能,有助于在编曲过程中把握音乐的结构和情感表达。2.2旋律创作旋律是音乐作品中具有独立性和表现力的线性要素,是吸引听众的关键因素。本章将介绍旋律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2.1旋律构成要素旋律构成要素包括音符、音程、节奏和音色等。合理安排这些要素,可以使旋律具有层次感和表现力。2.2.2旋律发展手法旋律发展手法包括重复、模仿、对比、扩展等。运用这些手法,可以使旋律更加丰富和有趣。2.2.3旋律与和声的关系旋律与和声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在编曲过程中,要注意旋律与和声的协调关系,使音乐作品更加和谐统一。2.3曲式结构分析曲式结构是音乐作品的组织形式,合理的曲式结构有助于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本章将对常见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析。2.3.1曲式类型曲式类型包括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等。了解不同曲式类型的特点,有助于创作出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音乐作品。2.3.2曲式结构分析要点曲式结构分析要点包括主题发展、段落划分、和声布局等。通过对曲式结构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2.3.3曲式结构在编曲中的应用在编曲过程中,合理运用曲式结构,可以使音乐作品具有层次感和动态变化。本章将结合实际案例,介绍曲式结构在编曲中的应用方法。第3章拍子与节奏3.1拍子与节奏的概念拍子是音乐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组织音乐节奏的基础。它犹如时间的脉搏,贯穿于整个音乐作品。在音乐中,拍子体现为周期性的强弱规律,通常以某种特定的音符时值作为一拍。节奏则是拍子的具体体现,是音乐中长短、强弱、快慢等时间因素的有规律的组织形式。节奏通过音符的不同时值、休止符以及各种节奏型的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音乐表现。3.2节奏型创作节奏型是音乐创作中表达音乐风格和情感的重要手段。创作节奏型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符合拍子的强弱规律:根据拍子的强弱,合理安排音符的时值和休止,使节奏型更加和谐。(2)丰富多样的节奏变化:在保持基本拍子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切分、附点、连音等节奏变化,增加音乐的表现力。(3)符合音乐风格: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例如,进行曲风格的作品可以采用坚定的四分音符节奏,而抒情风格的作品则可以采用更为细腻的八分音符或十六分音符节奏。(4)创新独特: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尝试打破常规,摸索新的节奏型,使作品更具个性和创意。3.3拍号转换与节奏变化拍号转换是指在音乐作品中,不同拍号之间的相互转换。拍号转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直接改变拍号:在音乐进行中,直接改变拍号,如从4/4拍转换为3/4拍。(2)渐变式转换:通过过渡拍子,逐渐实现拍号转换,如从4/4拍过渡到3/4拍,可以先将一个四分音符延长为附点四分音符,再转换为三个四分音符的组合。节奏变化是指在保持拍子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音符时值、休止符、节奏型等,使音乐产生丰富的变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节奏变化方法:(1)切分:将一个音符的时值分配给相邻的两个音符,使原本的强弱关系发生变化。(2)附点:在音符的时值上加上附点,使音符时值延长。(3)连音:将两个或多个音符连接起来,使它们在演奏时紧密相连,形成连贯的旋律。(4)休止符:在音乐中加入休止符,使节奏产生空白,增强音乐的表现力。(5)节奏型的变化:通过改变音符的组合方式,创造新的节奏型,丰富音乐的表现。第4章音色与音响4.1音色的概念与分类音色是指不同乐器或声音在频率分布、强度和持续时间等方面的特性,是区分不同声音来源的重要依据。音色分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各种音色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以下为音色分类的简要介绍:4.1.1按照乐器类型分类(1)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吉他等,具有丰富的泛音和连贯的音色。(2)木管乐器:如长笛、单簧管、巴松管等,音色柔和,富有表现力。(3)铜管乐器:如小号、长号、大号等,音色明亮、强烈,具有穿透力。(4)打击乐器:如定音鼓、木琴、铃鼓等,音色多样,节奏感强。4.1.2按照音色特点分类(1)明亮音色:如钢琴的高音区、长笛的音色等。(2)柔和音色:如弦乐的拨弦、木管乐器的低音区等。(3)低沉音色:如大提琴、低音提琴、巴松管等。(4)金属音色:如铜管乐器、打击乐器中的钹等。4.2音响效果处理音响效果处理是指通过电子设备和技术手段对音色进行调整、修饰和美化,以达到更好的听觉效果。以下为几种常见的音响效果处理方法:4.2.1混响混响是指声音在空间内反射、衰减产生的效果。混响可以增强声音的空间感,使音色更加丰满、自然。4.2.2延迟延迟是指声音在时间上的滞后。通过调整延迟时间、反馈强度等参数,可以创造出多样的音色效果。4.2.3振荡振荡效果主要通过调制声音的频率、振幅等参数,产生颤音、振动等效果。4.2.4压缩压缩效果可以减小声音的动态范围,使音色更加紧凑、有力。4.3音色搭配与编曲音色搭配是指在音乐作品中,合理地选择和组合不同乐器的音色,以达到和谐、丰富的听觉效果。以下为音色搭配与编曲的一些建议:4.3.1和声与音色搭配在编曲中,和声与音色搭配密切相关。根据和声进行,选择适当的音色,可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4.3.2动态与音色搭配音乐的动态变化对音色搭配有很大影响。在音乐高潮部分,可以使用明亮、强烈的音色;在柔和的部分,则选择柔和、低沉的音色。4.3.3音色层次与编曲在编曲中,合理分布音色层次,可以增强音乐的空间感和立体感。通常,高音区的音色具有较好的穿透力,可担任主旋律;中音区的音色则可以填充和声;低音区的音色则起到支撑作用。4.3.4音色变化与编曲在音乐作品中,适时地改变音色,可以增加音乐的趣味性和新鲜感。可以通过改变乐器的演奏法、加入新的乐器或音响效果处理等方式实现音色的变化。第5章模块化编曲技巧5.1模块化编曲概述模块化编曲是一种将音乐作品分解为若干独立模块,分别进行创作和编排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作曲者可以更加高效地组织音乐结构,提高编曲质量。本章将重点介绍模块化编曲的技巧,帮助读者掌握这一方法。5.2主旋律与伴奏的编写在模块化编曲中,主旋律与伴奏是两个核心部分。以下是一些编写主旋律与伴奏的技巧:(1)确定调性:在创作主旋律前,首先要确定歌曲的调性。调性将影响旋律的走向和和声的选择。(2)创作主旋律:主旋律是歌曲的核心,应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在创作主旋律时,注意以下要点:旋律应简洁明了,易于记忆;旋律应具有发展空间,为后续的编排提供可能性;适当运用跳进、级进等旋律手法,增加旋律的丰富性。(3)编写伴奏:伴奏主要包括和声、节奏和低音部分。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声:根据调性和旋律,选择合适的和弦进行伴奏。注意和声的进行和色彩变化;节奏:根据歌曲风格,设计合适的节奏型。节奏型应与主旋律相得益彰,增强歌曲的动感;低音:低音是伴奏的基石,负责连接和声与节奏。在编写低音时,注意以下要点:保持稳定的节奏感;与和声进行相匹配;适当运用跳跃,增加低音的动感。5.3填充与过渡段落的处理在模块化编曲中,填充与过渡段落对于丰富歌曲结构和提高整体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建议:(1)填充段落:填充段落通常用于主副歌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建议:旋律:可以使用副旋律、对位旋律等形式,增加歌曲的层次感;和声:可以适当改变和声进行,为歌曲营造新的氛围;节奏:填充段落可以适当变化节奏,为歌曲增添新鲜感。(2)过渡段落:过渡段落主要用于连接不同的歌曲部分,如主歌与副歌、副歌与桥段等。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声:运用和声进行的变化,实现段落间的自然过渡;旋律:可以通过改变旋律的节奏、音高等手法,实现过渡;节奏:适当调整节奏型,使过渡更加自然流畅。通过以上技巧,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模块化编曲的方法,创作出更具个性和魅力的音乐作品。第6章和声进行与和弦配置6.1和声进行基本原理和声进行是音乐作品中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它通过不同和弦的连接与变化,为旋律提供丰富的色彩和情感表达。和声进行基本原理涉及和声功能的运用、和声节奏的安排以及和声走向的选择。6.1.1和声功能和声功能是指和弦在和声进行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主功能、属功能和下属功能。主功能和弦具有稳定性,常用于乐段的开始和结束;属功能和弦具有导向性,引导音乐向主功能和弦或其他和弦进行;下属功能和弦则起到过渡作用,丰富和声进行。6.1.2和声节奏和声节奏是指和弦更替的频率和规律。合理的和声节奏可以使音乐更具表现力。和声节奏的安排应考虑旋律、节奏和音色的因素,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6.1.3和声走向和声走向是指和弦进行的基本方向,包括平行进行、逆行进行、对位进行等。和声走向的选择应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旋律特点和情感表达来决定。6.2和弦配置方法和弦配置是指在音乐作品中,将和弦音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和排列方式组合在一起,为旋律提供和声支持。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和弦配置方法:6.2.1三和弦配置三和弦是和声进行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和弦形式。三和弦配置包括原位、第一转位、第二转位和第三转位。不同转位的和弦具有不同的音响效果,可根据音乐作品的需要进行选择。6.2.2七和弦配置七和弦是在三和弦的基础上加入第七度音,使得和弦音响更加丰富。七和弦配置包括大七和弦、小七和弦、属七和弦、半减七和弦等。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和情感,可选择适当的七和弦进行配置。6.2.3扩展和弦配置扩展和弦是指在七和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第九度、第十一度或第十三度音。扩展和弦配置可以增加和声的色彩和表现力,常用于爵士、流行等音乐风格。6.3和声创新与变化和声创新与变化是音乐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有助于打破传统和声进行的局限,为音乐作品注入新的活力。6.3.1和弦替代和弦替代是指在保持和声功能不变的前提下,用其他和弦替换原有的和弦。和弦替代可以增加和声的丰富性,使音乐更具特色。6.3.2和声模进和声模进是指将和声进行中的和弦进行模式进行变化,如改变和弦的顺序、加入新的和弦等。和声模进有助于创造新颖的和声效果。6.3.3和声对位和声对位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和声进行相互交织、对比,形成复杂的和声效果。和声对位要求作曲者具备较高的和声技巧,以达到音乐作品的高潮部分或其他重要环节。第7章弦乐编写与配器7.1弦乐器概述弦乐器是交响乐队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其音色丰富多样,表现力强,能够展现出音乐的细腻情感。本章主要讨论以下几种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还将简要介绍竖琴、吉他等弦鸣乐器。7.2弦乐编写技巧7.2.1音色搭配(1)充分利用弦乐器的不同音色特点,进行音色搭配。(2)注意不同乐器之间的音域,避免音色重叠。(3)根据音乐氛围,选择适当的弓法(如:连弓、跳弓、拨弦等)。7.2.2和声编写(1)掌握和弦的基本构成,合理运用三和弦、七和弦等。(2)根据旋律线条,进行和声填充。(3)注意和声的节奏与旋律的同步性。7.2.3动态处理(1)运用渐强、渐弱等动态变化,表现音乐的起伏。(2)合理分配弦乐器的音量,保持声部平衡。(3)根据音乐氛围,适当运用弦乐队的打击乐器(如:定音鼓、钹等)。7.2.4音型编写(1)运用不同的音型(如:颤音、拨弦、泛音等),丰富音乐表现。(2)根据音乐风格,选择适当的节奏型。(3)注意音型的变化与过渡,使音乐更具层次感。7.3弦乐配器实例分析以下通过对一首弦乐作品的配器分析,帮助读者了解弦乐编写的实际应用。7.3.1作品概述分析作品为一首弦乐四重奏,包含两个主题、一个过渡段和主题再现。作品风格为古典主义。7.3.2配器分析(1)主题一:小提琴、中提琴担任主旋律,大提琴、低音提琴担任和声支持。(2)主题二:大提琴、低音提琴担任主旋律,小提琴、中提琴担任和声支持。(3)过渡段:运用音色、节奏的变化,连接两个主题。(4)主题再现: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共同演绎主旋律,强化音乐主题。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弦乐编写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合理的弦乐配器可以使音乐更加丰富、立体,从而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第8章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编写8.1木管乐器概述木管乐器是一类通过吹气使得管内空气振动来发声的乐器,音色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在音乐制作与编曲中,木管乐器常用于营造氛围、描绘情景及表现情感。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木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巴松管、低音管、英国管等。8.1.1木管乐器的特点木管乐器的特点包括:音色丰富,音域宽广;演奏技巧多样,可以表现各种音色变化;具有强烈的个性,能与其他乐器形成鲜明对比。8.1.2木管乐器的运用在编曲中,木管乐器可以担任旋律、和声、背景等多种角色。应根据乐曲的风格、情感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木管乐器,并注意其在乐队中的音量、音色平衡。8.2铜管乐器概述铜管乐器是另一类吹奏乐器,通过吹气使得乐器内部的空气振动,经过铜质或其它金属材质的共鸣管放大声音。铜管乐器在乐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音色雄壮、饱满,富有力量感。8.2.1铜管乐器的种类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几种铜管乐器:小号、长号、低音号、大号、短号、圆号等。8.2.2铜管乐器的特点铜管乐器的特点包括:音色鲜明,具有很强的穿透力;音域宽广,可以演奏从极低音到极高音的各种音域;演奏技巧丰富,如滑音、颤音、吐音等。8.2.3铜管乐器的运用铜管乐器在乐队中常担任旋律、和声、节奏等重要角色。根据乐曲的需要,可以灵活运用各种铜管乐器,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8.3木管与铜管乐器的编写技巧8.3.1旋律编写在编写旋律时,应充分考虑木管与铜管乐器的音色特点,选择合适的音域和演奏技巧。旋律应简洁明了,富有表现力。8.3.2和声编写木管与铜管乐器的和声编写要注意声部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可运用对位、模仿、填充等手法,丰富和声层次。8.3.3节奏编写在节奏编写方面,木管与铜管乐器可以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通过运用切分、附点、连音等节奏型,增加音乐的动感。8.3.4音色搭配根据乐曲的情感和氛围,合理搭配木管与铜管乐器的音色。可以通过不同乐器的组合,创造出独特的音色效果。8.3.5动态处理在编写过程中,注意动态的变化,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运用渐强、渐弱、突强、突弱等手法,使音乐更具张力。通过以上技巧,编写出既符合乐器特性,又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木管与铜管乐器作品。在实际操作中,还需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提高编曲水平。第9章打击乐器与节奏编配9.1打击乐器概述打击乐器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乐器类别,其独特的发声方式和丰富的音色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本章将介绍打击乐器的基本分类、特点及演奏技巧,为后续的节奏编配打下基础。9.1.1打击乐器分类打击乐器可分为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和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两大类。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定音鼓、木琴等;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鼓、钹、木鱼等。9.1.2打击乐器特点打击乐器具有以下特点:(1)音色丰富,可表现各种音乐风格;(2)音量可调,适应不同场合和音乐需要;(3)演奏技巧多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