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1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微子是一种不带电、质量极其微小的基本粒子。中微子在宇宙中的数量极多,约占所有物质粒子的一半,在微观粒子物理和宏观宇宙起源及演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中微子仅参与弱相互作用,可以说是来无影去无踪,只有通过超大体积和超级灵敏的粒子探测器,才可能被捕捉到,堪称“幽灵粒子”。中微子是人类迄今了解最少的一种基本粒子,还有诸多未解的谜题亟待研究。对这些未知问题的研究,将完善我们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认识,引领我们突破现有的理论体系,踏入新物理世界的大门。进入21世纪,中微子研究蓬勃发展,不仅成为粒子物理的重要分支,还扩展到天文学、地球物理等多个学科,形成了新兴的“中微子科学”。同时,中微子实验研究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包括发现三种中微子、发现中微子振荡等。中微子振荡是指中微子会在电子中微子、缪中微子和陶中微子这三种形态之间转换,具体表现为中微子能够在飞行中从一种形态转变成另外一种。中微子振荡原则上应该有三种模式,其中两种在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相继被发现或证实,而第三种振荡模式一直未被发现,甚至有理论预言其根本不存在,这引发了全球科学家的进一步探索。2003年,我国科学家提出设想,利用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产生的大量中微子来寻找第三种振荡模式。2007年10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动工建设,4年后实验站点全部投入运行。2012年3月,实验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发现了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并测得其振荡几率为9.2%,误差为1.7%,无振荡的可能性仅为千万分之一。这一实验结果远远超出了科研团队的期待值,为后续研究中微子质量奠定了基础,对研究物质本原、宇宙起源和理解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高能物理界引起强烈反响。该实验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还获得了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年12月,设定的实验目标已经实现,运行了9年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装置正式退役。退役时,该实验已将中微子振荡振幅的测量精度从20%提高到3.4%。大亚湾实验装置的退役并不意味着我国中微子研究的停止,一个更为先进、规模更大的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正在建设中。(取材于曹俊、董有逸、项天歌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位于广东江门市开平附近,于2015年开始建设。通过测量来自广东阳江和台山两处核电站的中微子,此项实验可以测定中微子质量顺序,同时开展对各类中微子、暗物质间接探测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开平距广东阳江和台山两处核电站的距离均为53公里左右,与最佳实验站址的理论区域吻合。核反应堆是地球上产生中微子最集中的区域,阳江和台山两大反应堆全面建成后总功率居世界第一,可提供双倍的实验样本。实验装置距离其正上方的山顶有700米距离,如此厚度的山体和岩层相当于过滤器,可使宇宙射线的强度大幅降低,让实验团队能够得到纯净的中微子信号。可以说,开平是目前全球最适合做中微子实验的地方。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的主体是一个有效质量为2万吨、直径35.4米的球形有机玻璃容器,是世界上能量精度最高、规模最大的液体闪烁体中微子探测器。探测器的厚度仅120毫米,虽然“薄如蛋壳”,却有着极强的坚固性。科研人员采用了本体粘接工艺,让263块玻璃板浑然一体,完全看不出拼接痕迹。有机玻璃球内部将灌装2万吨液体闪烁体,用于捕捉中微子发出的光。玻璃容器外设有直径为41.1米的低放射性不锈钢网架,这是国内最大的单体不锈钢结构。整个网架在安装过程中不允许使用焊接技术,12万套高强度螺栓铆接全靠人工完成,建造难度极大。网架上安装了约4.5万只光电倍增管,这些椭圆形的“黄金瞳”可以将中微子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放大1000万倍后形成电子脉冲,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数据。光电倍增管此前只有日本企业能生产,为了完成此项实验,国内多家企业和研究所联合攻关,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探测效率最高的光电倍增管,为实验项目建设助力。有机玻璃容器和不锈钢网架结构整体称为中心探测器,浸泡在直径43.5米、装有3.5万吨高纯水的圆柱形水池中。江门中微子实验预计于2024年4月启动,将对当前多个领域的问题做出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对地球物理、天体物理乃至宇宙学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在有关宇宙演化的系列未解之谜里,中微子研究可能成为突破口,给基础研究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此项实验还有一个极富想象力的用途。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航天员在距离地球百亿公里之遥的太阳系外,还能清楚地接收到从家里传来的信号。相信那时的人们一定会想起,今天我们在地下700米深处所付出的努力。(取材于王贻芳、王婧、吴月辉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微子不带电、质量微小,不参与粒子间的相互作用。B.中微子被称为“幽灵粒子”,是因为它很难被察觉到。C.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的难度极大。D.发现三种中微子先于发现中微子振荡。(2)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江门中微子实验选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平市的地理位置处于实验站址距核电站的最佳理论范围之内。B.开平与阳江、台山两处核电站在位置上形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C.广东阳江和台山的两处核电站产生的中微子数量均居世界首位。D.厚达700米的山体和岩层的过滤作用可保证中微子信号的纯净。(3)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形容玻璃容器“薄如蛋壳”是相对而言,其厚度的绝对值并不低。B.从“黄金瞳”的比喻中可以大略推测出光电倍增管的颜色和形状。C.国产光电倍增管的产品质量已全面超越日本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D.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的整体形态就像一只圆桶中浸泡着一个西瓜。(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处实验都依靠核电站产生的大量中微子来开展基础研究。B.大亚湾实验的研究成果可为江门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C.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的规模更大,其研究前景也更为广阔。D.两处实验都具有多元研究目标,均已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5)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无疑是一项“超级工程”。请联系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建设这一“超级工程”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二、文言文阅读2.(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书褒城驿壁唐•孙樵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茅,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讯于驿吏,则曰:“忠穆公【1】尝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蹄劘,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盖当时视他驿为壮。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汨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凡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语未既,有老甿笑于旁。且曰:“举今州县,皆驿也。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埸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令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县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当愁醉醲,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呜呼!州县者,真驿耶!矧【2】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奸欺,以卖州县者乎?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注释:【1】忠穆公:指严震,唐德宗时为梁州刺史。【2】矧:何况。(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与曩类曩:从前,往日B.长子孙者不知兵长:抚养C.疆埸无侵削之虞虞:欺瞒D.条其言条:整理,逐条记下(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以去以来以其耳目接于民B.官小者,其下虽气猛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C.其下益暴横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D.而垦田日益寡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龙节虎旗,驰驿奔轺打着龙节虎旗的各州使者,驿马飞跑,轻车奔驰B.凡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这些都是房屋污损、器物毁坏的原因C.而又促数于更易而又仓促频繁地更换D.囊帛椟金,笑与秩终囊中装满丝绸,柜里装满金银,欢喜地终身享受俸禄(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褒城驿是交通要冲,使节来往频繁,所以忠穆公扩大其建制,以示雄伟壮观。B.八九驿吏中仅有一二人负责修葺驿站,因此不能补救众人毁坏而造成的损失。C.在新旧官员交替之际,州县上的胥吏不顾及地方利益,借机行奸恶欺诈之事。D.本文“前幅似主而实宾,后幅似宾而实主”的结构与《种树郭橐驼传》相似。(5)有评论认为,本文在揭示驿站破败和天下凋敝的原因上“事异而理同”。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理同”之处。二、文言文阅读(二)3.(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①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②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③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④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⑤黄诚甫问“女与回也孰愈”章。先生(王阳明)曰:“子贡多学而识,在闻见上用力,颜子在心地上用功,故圣人问以启之。而子贡所对,又只在知见上,故圣人叹惜之。”(《传习录•薛侃录》)(1)对于①中的画线句,有两种不同的断句和理解。钱穆先生的断句为“吾与女弗如也”,意思是;根据⑤中王阳明的解读,此句应断为“”,意思是。(2)在以上两种理解中任选一种,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依据,简要解释其合理性。三、古代诗歌阅读4.(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九日寄岑参【1】杜甫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2】,思君令人瘦。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吁嗟乎苍生,稼穑不可救!安得诛云师,畴【3】能补天漏?大明韬【4】日月,旷野号禽兽。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注释:【1】本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年)。九日,指重阳节。史书记载,这年秋天长安大雨六十余日。唐玄宗担心灾情危及农事,宰相杨国忠却取来好禾苗汇报说:“雨虽多,不害稼也。”玄宗信以为真。【2】活活:形容泥泞。【3】畴:谁。【4】韬:隐藏。(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沉吟”二句意谓诗人久雨居家,不辨昏昼,饮食错乱。B.“安得”二句连续地发问,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焦灼之情。C.“君子”二句写出官员强迫仆役在雨中奔走,语含讥讽。D.“岑生”二句写出岑参擅长诗歌创作、喜爱醇酒的特点。(2)“黄金花”指菊花,常被诗人用以寄情抒怀。下列诗句中“黄金花”蕴含的情感与“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最接近的一项是A.篱下黄金花,幽人时复采。(谢榛《采菊》)B.彼美黄金花,含英耀穷节。(刘基《旅兴•其八》)C.粲粲黄金花,才见秋一斑。(仇远《九日邻翁招饮》)D.欲折黄金花,报君向沧洲。(范梈《九日报熊敬舆》)(3)有论者认为杜诗“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请结合诗歌内容与创作背景,对此评论作简要解说。四、默写5.(8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红楼梦》“护官符”中“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描述凸显出薛家的豪富奢侈,《阿房宫赋》中与之意味相近的句子是:“,,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2)诗人在作品中追怀古人,往往带有倾慕的意味,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周瑜“雄姿英发”,《将进酒》中写曹植“”,《蜀相》中写诸葛亮“”。(3)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具体记述了月夜考察的经过。父子二人在绝壁下看到的是“如猛兽奇鬼,”的大石,听到的是栖鹘、鹳鹤的怪叫声。这段描写烘托出实地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绝壁之下”张本。(4)钱塘江潮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的形象核心,柳永《望海潮》上阕中“,”两句直接描写了钱塘江的澎湃浩荡。五、现代文阅读6.(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滁州记过小桥,泉水依旧潺潺,周围山峦依旧蔚然深秀。过一道石墙,在苏轼所书《醉翁亭记》残碑前驻足片刻,迈进圆月形小门,终于坐在醉翁亭的廊椅上。少年时代初读欧阳修《醉翁亭记》,懵懂。而今进入醉翁亭,晚年在望。我是迟缓的人,有可能因迟缓,加深对这一名篇、一位北宋文人、一片滁州山水的认知。眼前的醉翁亭,四角飞檐向天空跃起,如鸟翅。檐下木质构件,以红绿两色漆出喜悦的花纹。当然,这已不是近千年前僧人智仙为欧阳修所建的那座亭子。眼前这一版醉翁亭,重建于晚清,整修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地理位置未变,欧阳修与友朋欢聚于此,醉观周遭山色的视角未变,他的立场也就能赓续到我的站姿里,仿佛我们可以并肩交谈。整篇《醉翁亭记》,对亭子着墨不多,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一句。欧阳修把此亭命名为醉翁亭,似将其视为个人象征——腾空自我,无门无锁无碍,坦荡荡,接纳周围一切风声人语。其文章,也避开对亭子的过度描绘,而着力抒写心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山与水,即仁与智、刚与柔、实与虚、阳与阴、空间与时间、守常与达变——山水之间即中国,山水之乐即觉悟人间大道之欢乐。《醉翁亭记》以另一名句收束全篇:“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语道出欧阳修的儒家情怀:以民众之乐为自我之乐的前提。范仲淹在邓州读到此句,怦然心动,写《岳阳楼记》,亦生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慨。欧阳修、范仲淹乃至历代士子,大都没有把贬谪地当作隐身贪欢的桃花源。即便诽谤加身、羞愤在怀,也要守住一角神州、一寸热肠。太守,即知州、刺史也,唐宋以降对地方长官称谓混用兼通,但各有动词隐伏其间——守,知,刺。须以尘烟里、纸墨间的双重行动,自治且治世,拒绝在靡丽空泛的形容词中逃逸。我走到苏轼所书《醉翁亭记》的残碑前,伫立良久。残碑以玻璃保护,几个游客欢笑着与欧文苏字合影。漫漶不清的字迹,像遗容。我低头,试图认出这遗容后的青春与萧瑟。苏轼书写《醉翁亭记》,是在欧阳修去世20年后,其时苏轼55岁,任颍州知府。好友刘季孙自汴京来求书,理由不可推辞:“滁州太守托我求书,将刻石立碑以陪伴醉翁亭,犹似子瞻兄陪伴欧阳公!”苏轼大笑,他喜欢这一理由,有趣味,有深情。全文以楷体书写,书写前苏轼戒酒焚香,然后铺展四张巨大宣纸,埋首其间,缓慢运墨。笔笔雄强,厚如山岳,力透纸背。一日一夜,方完成全篇。掷笔于砚,苏轼号啕数声,院中的刘季孙也泪流满面。那庭院,正是欧阳修终老的地方。书写《醉翁亭记》时,写到“提携”二字,苏轼将“携”字中的“扌”,置于“乃”之上,像欧阳修的一只手把他高高提起,置于自己肩膀之上,让一颗新星出人头地。当年在汴京,欧阳修作为主考官,读到少年苏轼的答卷,喜悦不已:“老夫当避路,让其出人头地。”历代书生做着成为苏轼的梦,却未必能遇到肯避路让贤、提携后辈的欧阳修。晚年再度卷入党争,欧阳修心生倦意,数次请求外任,终以颍州知府身份避乱求生。苏轼数度来探望,欧阳修叮嘱:“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见利而迁,则非我徒!”1072年,欧阳修逝于颍州,终年66岁。按宋制,须迁葬于新郑。重要官员死了,仍须厝于皇帝控制力最强的中原。但伟大者死去的、被控制的,仅仅是那一小部分骸骨。书写恩师《醉翁亭记》的次年,苏轼作《潮州韩文公庙碑》,去追溯自我乃至一切不合时宜者不平则鸣者的精神源头。后来苏轼又陷入元祐党争风波,远贬惠州儋州,1101年逝于北归途中的常州,与欧阳修寿长几乎相同,尸骨也被迢迢运送至中原埋葬。中国山水间有无数亭子,著名者有杭州湖心亭、长沙爱晚亭、北京陶然亭等。山水画中自然也有亭子,亭中用淡墨点缀一两粒人影,山水之寂寥立刻消散。西方风景画油彩中的那些花园宫殿,边界明晰,人与人的关系也就疏阔几分。看油画,要站得很远很远,才能把握局面。看山水画,要站得很近很近,感觉可以走进去,坐进那亭子里。亭,这一建筑形制的出现,是远古智慧者献给大地的一首抒情诗。山僧智仙创造了醉翁亭这一作品,像是把一首诗献给欧阳修。“在作品中,起作用的是真理的发生。”海德格尔这句话,欧阳修没有听过,苏轼也没有听过,但各自用《醉翁亭记》和《喜雨亭记》,揭示了真理在两个亭子中的发生。一个人敞开自我,空阔如亭,就是仁人义士。可以让他者入乎其间,躲雨避雪、歇息片刻,获得重新出发的勇气和脚力。古人对山水与自我之间关系的认识,或者说“道”,就保存于建筑、诗文、音乐、服饰乃至茶酒饮食等诗意化的作品中,传之后世。没有这些遗风遗韵,我们就是穷困潦倒的孤儿。醉翁亭屡屡倾颓于时间的压力,坍圮于改朝换代的战火,“废址荒凉春雨里,断碑剥落秋风前”。后人不断重建,像一次又一次默诵、重写伟大的诗篇。我在醉翁亭周围徜徉,看后世陆续构建的其他亭台楼阁簇绕着醉翁亭,像滁州父老追从醉翁,前呼后拥。一阵风——自北宋而来的风,吹乱我的头发和亭子周围的草木杂花。我没喝酒,然沉醉复清醒。滁州城灯火初起,屡屡有“打造千亭之城”之类的标语映入眼帘,显得拘泥、着相。滁州本身就是一座宏阔无边的古亭,是醉翁亭。欧阳修记醉翁亭,即记滁州,记北宋中国,记代代士子贯通无碍的道与志。回首一望,平芜尽处是春山【1】,酷似我书桌边缘那瓷质、淡绿色的笔架。(取材于汗漫的同名作品)注释:【1】平芜尽处是春山:出自欧阳修词作《踏莎行》。平芜,平坦延伸的草地。(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漫漶不清的字迹漫漶:模糊不可辨别B.山水之寂寥立刻消散寂寥:寂静,空廓C.我们就是穷困潦倒的孤儿穷困潦倒:生活贫困D.显得拘泥、着相拘泥:刻意,不自然(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描写眼前所见醉翁亭的外观,意在突出此亭与欧阳修笔下之亭的差异。B.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感慨受欧阳修启发而生,也源自他同样的士子情怀。C.游客与欧文苏字欢笑合影,和作者辨认残碑字迹的肃穆神态形成鲜明对比。D.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对比,显现出东西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认识。(3)文章结尾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文章开头写到“加深对这一名篇、一位北宋文人、一片滁州山水的认知”,从全文看,作者加深了对“名篇”“文人”“山水”的哪些“认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六、语言基础运用7.(3分)①长期以来,气候学家一直对气候变化进行研究,以了解过去的气候模式,预测未来的气候趋势。②最近的研究表明,地球正处于12.5万年来最热的时期。③通过对冰芯样本、树木年轮等数据的综合分析,气候学家发现地球气温正创下历史新高。④他们还发现全球变暖与化石能源的燃烧高度相关,这些燃烧会向大气中持续排放温室气体。⑤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到无法用自然变化来解释的水平。⑥持续升高的气温将给地球生态系统带来许多挑战。⑦因此,科学家们呼吁加强国际合作,采取有效措施以减缓和适应当前面临的气候挑战和变化。(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①句中两个画线部分可以互换位置。B.③句中的“通过”一词可以删去。C.④句中的“高度”一词不可以删去。D.⑤句中的“导致”一词可换为“助力”。(2)不改变原意,修改⑦句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病,并将改写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七、微写作8.(10分)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特种兵式旅游”是一种在年轻人中兴起的旅游方式,指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费用,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以了解更多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像特种兵在执行任务。对于这种旅游方式,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9.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显眼包”在2023年成为网络流行语,“显眼”指明显而容易被看到,因而引人注目;“包”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指具有某种特点的人。经典文学作品中也不乏这样的“显眼包”,请选择一个人物,说说他(她)的“显眼”之处。要求:符合作品内容;条理清晰,语言简洁。10.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请以“我相信”为开头,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题目自拟。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八、作文11.(60分)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有学者认为:幸福是一种方法,不是一样东西;是一种才能,不是一个目标。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12.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请以“不负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在横线处填写词语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1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微子是一种不带电、质量极其微小的基本粒子。中微子在宇宙中的数量极多,约占所有物质粒子的一半,在微观粒子物理和宏观宇宙起源及演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中微子仅参与弱相互作用,可以说是来无影去无踪,只有通过超大体积和超级灵敏的粒子探测器,才可能被捕捉到,堪称“幽灵粒子”。中微子是人类迄今了解最少的一种基本粒子,还有诸多未解的谜题亟待研究。对这些未知问题的研究,将完善我们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认识,引领我们突破现有的理论体系,踏入新物理世界的大门。进入21世纪,中微子研究蓬勃发展,不仅成为粒子物理的重要分支,还扩展到天文学、地球物理等多个学科,形成了新兴的“中微子科学”。同时,中微子实验研究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包括发现三种中微子、发现中微子振荡等。中微子振荡是指中微子会在电子中微子、缪中微子和陶中微子这三种形态之间转换,具体表现为中微子能够在飞行中从一种形态转变成另外一种。中微子振荡原则上应该有三种模式,其中两种在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相继被发现或证实,而第三种振荡模式一直未被发现,甚至有理论预言其根本不存在,这引发了全球科学家的进一步探索。2003年,我国科学家提出设想,利用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产生的大量中微子来寻找第三种振荡模式。2007年10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动工建设,4年后实验站点全部投入运行。2012年3月,实验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发现了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并测得其振荡几率为9.2%,误差为1.7%,无振荡的可能性仅为千万分之一。这一实验结果远远超出了科研团队的期待值,为后续研究中微子质量奠定了基础,对研究物质本原、宇宙起源和理解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高能物理界引起强烈反响。该实验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还获得了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年12月,设定的实验目标已经实现,运行了9年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装置正式退役。退役时,该实验已将中微子振荡振幅的测量精度从20%提高到3.4%。大亚湾实验装置的退役并不意味着我国中微子研究的停止,一个更为先进、规模更大的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正在建设中。(取材于曹俊、董有逸、项天歌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位于广东江门市开平附近,于2015年开始建设。通过测量来自广东阳江和台山两处核电站的中微子,此项实验可以测定中微子质量顺序,同时开展对各类中微子、暗物质间接探测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开平距广东阳江和台山两处核电站的距离均为53公里左右,与最佳实验站址的理论区域吻合。核反应堆是地球上产生中微子最集中的区域,阳江和台山两大反应堆全面建成后总功率居世界第一,可提供双倍的实验样本。实验装置距离其正上方的山顶有700米距离,如此厚度的山体和岩层相当于过滤器,可使宇宙射线的强度大幅降低,让实验团队能够得到纯净的中微子信号。可以说,开平是目前全球最适合做中微子实验的地方。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的主体是一个有效质量为2万吨、直径35.4米的球形有机玻璃容器,是世界上能量精度最高、规模最大的液体闪烁体中微子探测器。探测器的厚度仅120毫米,虽然“薄如蛋壳”,却有着极强的坚固性。科研人员采用了本体粘接工艺,让263块玻璃板浑然一体,完全看不出拼接痕迹。有机玻璃球内部将灌装2万吨液体闪烁体,用于捕捉中微子发出的光。玻璃容器外设有直径为41.1米的低放射性不锈钢网架,这是国内最大的单体不锈钢结构。整个网架在安装过程中不允许使用焊接技术,12万套高强度螺栓铆接全靠人工完成,建造难度极大。网架上安装了约4.5万只光电倍增管,这些椭圆形的“黄金瞳”可以将中微子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放大1000万倍后形成电子脉冲,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数据。光电倍增管此前只有日本企业能生产,为了完成此项实验,国内多家企业和研究所联合攻关,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探测效率最高的光电倍增管,为实验项目建设助力。有机玻璃容器和不锈钢网架结构整体称为中心探测器,浸泡在直径43.5米、装有3.5万吨高纯水的圆柱形水池中。江门中微子实验预计于2024年4月启动,将对当前多个领域的问题做出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对地球物理、天体物理乃至宇宙学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在有关宇宙演化的系列未解之谜里,中微子研究可能成为突破口,给基础研究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此项实验还有一个极富想象力的用途。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航天员在距离地球百亿公里之遥的太阳系外,还能清楚地接收到从家里传来的信号。相信那时的人们一定会想起,今天我们在地下700米深处所付出的努力。(取材于王贻芳、王婧、吴月辉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A.中微子不带电、质量微小,不参与粒子间的相互作用。B.中微子被称为“幽灵粒子”,是因为它很难被察觉到。C.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的难度极大。D.发现三种中微子先于发现中微子振荡。(2)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江门中微子实验选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开平市的地理位置处于实验站址距核电站的最佳理论范围之内。B.开平与阳江、台山两处核电站在位置上形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C.广东阳江和台山的两处核电站产生的中微子数量均居世界首位。D.厚达700米的山体和岩层的过滤作用可保证中微子信号的纯净。(3)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形容玻璃容器“薄如蛋壳”是相对而言,其厚度的绝对值并不低。B.从“黄金瞳”的比喻中可以大略推测出光电倍增管的颜色和形状。C.国产光电倍增管的产品质量已全面超越日本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D.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的整体形态就像一只圆桶中浸泡着一个西瓜。(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两处实验都依靠核电站产生的大量中微子来开展基础研究。B.大亚湾实验的研究成果可为江门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C.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的规模更大,其研究前景也更为广阔。D.两处实验都具有多元研究目标,均已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5)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无疑是一项“超级工程”。请联系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建设这一“超级工程”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解答】(1)A.“不参与粒子间的相互作用”错误,结合“中微子仅参与弱相互作用,可以说是来无影去无踪,只有通过超大体积和超级灵敏的粒子探测器,才可能被捕捉到”可知。故选A。(2)C.“产生的中微子数量均居世界首位”错误,无中生有,结合“核反应堆是地球上产生中微子最集中的区域,阳江和台山两大反应堆全面建成后总功率居世界第一,可提供双倍的实验样本”可知。故选C。(3)C.无中生有。结合“光电倍增管此前只有日本企业能生产,为了完成此项实验,国内多家企业和研究所联合攻关,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探测效率最高的光电倍增管,为实验项目建设助力”可知。故选C。(4)D.“均已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错误,未然变已然,结合“江门中微子实验预计于2024年4月启动,将对当前多个领域的问题做出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可知。故选D。(5)结合“对这些未知问题的研究,将完善我们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认识,引领我们突破现有的理论体系,踏入新物理世界的大门”可知,有利于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开创物理理论新体系,推动多领域高水平研究成果的达成和应用。结合“光电倍增管此前只有日本企业能生产,为了完成此项实验,国内多家企业和研究所联合攻关,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探测效率最高的光电倍增管,为实验项目建设助力”可知,有利于促进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推动关键部件的研发生产。结合“科研人员采用了本体粘接工艺,让263块玻璃板浑然一体,完全看不出拼接痕迹。有机玻璃球内部将灌装2万吨液体闪烁体,用于捕捉中微子发出的光。玻璃容器外设有直径为41.1米的低放射性不锈钢网架,这是国内最大的单体不锈钢结构。整个网架在安装过程中不允许使用焊接技术,12万套高强度螺栓铆接全靠人工完成,建造难度极大”可知,提升在复杂工程中解决挑战性问题的设计和建设能力。答案:(1)A(2)C(3)C(4)D(5)有利于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开创物理理论新体系,推动多领域高水平研究成果的达成和应用。有利于促进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推动关键部件的研发生产。提升在复杂工程中解决挑战性问题的设计和建设能力。二、文言文阅读2.(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书褒城驿壁唐•孙樵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茅,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讯于驿吏,则曰:“忠穆公【1】尝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蹄劘,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盖当时视他驿为壮。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汨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凡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语未既,有老甿笑于旁。且曰:“举今州县,皆驿也。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埸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令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县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当愁醉醲,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呜呼!州县者,真驿耶!矧【2】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奸欺,以卖州县者乎?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注释:【1】忠穆公:指严震,唐德宗时为梁州刺史。【2】矧:何况。(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不与曩类曩:从前,往日B.长子孙者不知兵长:抚养C.疆埸无侵削之虞虞:欺瞒D.条其言条:整理,逐条记下(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DA.以去以来以其耳目接于民B.官小者,其下虽气猛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C.其下益暴横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D.而垦田日益寡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龙节虎旗,驰驿奔轺打着龙节虎旗的各州使者,驿马飞跑,轻车奔驰B.凡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这些都是房屋污损、器物毁坏的原因C.而又促数于更易而又仓促频繁地更换D.囊帛椟金,笑与秩终囊中装满丝绸,柜里装满金银,欢喜地终身享受俸禄(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BA.褒城驿是交通要冲,使节来往频繁,所以忠穆公扩大其建制,以示雄伟壮观。B.八九驿吏中仅有一二人负责修葺驿站,因此不能补救众人毁坏而造成的损失。C.在新旧官员交替之际,州县上的胥吏不顾及地方利益,借机行奸恶欺诈之事。D.本文“前幅似主而实宾,后幅似宾而实主”的结构与《种树郭橐驼传》相似。(5)有评论认为,本文在揭示驿站破败和天下凋敝的原因上“事异而理同”。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理同”之处。【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实词的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2)本题考查理解虚词的意义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能力。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实在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4)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注意将题干与原文进行对比。(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解答】(1)C.虞:担心、忧虑。句意:边疆没有被侵占的忧虑。故选:C。(2)A.助词,表界限。句意:来来往往。连词,因为。句意:因为他们的耳目接触百姓。B.助词,……的(人)。句意:官位低的,他的手下人虽然气势凶猛。助词,时间词语后表停顿,不译,句意:如今天下没有金戈马革的战伐之声。C.人称代词,他的。句意:他的手下人愈发蛮横。与“乎”连用表反问,难道、怎么、哪里、岂。句意:又怎能补救那因几十上百人的糟蹋而造成的损失呢?D.转折连词,可是、但是、然而。句意:可开垦的土地却一天比一天减少。转折连词,却。句意:像这种情况,却想要指望百姓不困苦。故选:D。(3)D.“秩终”,任职期满、结束职任。句意:袋子里装满丝绸,柜子里装满金银,欢喜地直到任满离职。故选:D。(4)B.“八九驿吏中仅有一二人负责修葺驿站”错误。曲解“一二”的意思,应该是形容用力少,稍稍、一点儿。“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大意是:我们这八九个人,虽然在供给客人膳食的空余时间里,稍稍费力修理修理,又怎能补救那因几十上百人的糟蹋而造成的损失呢?故选:B。(5)由第一段驿吏所言“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以及老农所言“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可见使用者和管理者更换频繁,使用者则“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汨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凡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无顾惜之心,任职管理都以“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为借口不加管理。由原文“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在刺史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县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当愁醉醲,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等内容可见:使用者或管理者重私利轻公义。由“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可见:破坏者众多而补救者少。答案:(1)C(2)D(3)D(4)B(5)①使用者或管理者更易频繁,无顾惜之心。②使用者或管理者重私利轻公义。③破坏者众多而补救者少。参考译文:褒城驿的规模设施号称天下第一。及至亲眼看到,见那池塘,却又浅又浑而且长满荒草;见那船只,却破裂败坏而且搁浅着;庭院里台阶上十分荒芜,堂屋里走廊上都很破旧,哪里能看到它那宏伟壮丽的模样?向驿吏询问原因,他就说:“忠穆公曾经做过梁州刺史,因为褒城控制着两个节度使治所,打着龙节虎旗的各州使者,驿马飞跑,轻车奔驰,来来往往,车轮交错,马蹄相磨,因此把这里驿站扩建得豪华富丽,以显示它的雄伟壮大。大概当时褒城驿比别的驿站气势要大。再说,一年之中到来的住客不下几百人,他们只求晚上有个住宿的地方,饿了能够吃饱,都是傍晚抵达而清晨离去,哪里会有顾念爱惜之心呢?至于划船,就必定要撑断竹篙、弄破船身、撞碎船头才罢休;捕鱼,就必定要把水弄干,把泥揽浑,把鱼打尽才算完。甚至在走廊喂马,让猎鹰在堂屋过夜,这些都是房屋污损、器物毁坏的原因。官位低的,他的手下人虽然气势凶猛,但还可以管束得住,官位高的,他的手下人愈发蛮横,就难以禁止了。因此驿站一天比一天破败,不如从前了。我们这八九个人,虽然在供给客人膳食的空余时间里,稍稍费力修理修理,又怎能补救那因几十上百人的糟蹋而造成的损失呢?”话还没说完,有位老农在旁边笑了,并且说:“现在所有的州县全都是驿站啊!我听说开元年间,天下富庶繁荣,号称是太平盛世。出门千里的人不用携带粮食,抚育子孙的人不知道战争。如今天下没有金戈马革的战伐之声,可人口却一天比一天减少;边疆没有被侵占的忧虑,可开垦的土地却一天比一天减少。百姓一天比一天穷困,财力一天比一天枯竭,这是什么缘故呢?大凡与天子共同治理天下的,不过是刺史县令罢了,因为他们的耳目接触百姓,而政令能迅速地推行。现在朝廷任命官员,既已轻率地任命刺史县令,而又仓促频繁地更换。再说,刺史县令任期长的三年一变动,任期短的一两年内就更换两次。所以州县的政事,如果有对老百姓不利,能够拿出主意革除其中十分严重的弊端,在刺史任上就会说:‘明天我就调离,何必这样做?’在县令任上也会说:‘明天我就调离,何必这样做?’他们在愁闷时,醉饮美酒,在饥饿时,饱食美味,袋子里装满丝绸,柜子里装满金银,欢喜地直到任满离职。”唉!州县果真是驿站吗?何况在新旧官员交替的间隙里,奸猾的小吏趁机肆无忌惮地做奸恶欺诈之事,用来出卖州县呢?像这种情况,却想要指望百姓不困苦,财力不枯竭,人口不减少,垦田不减少,真是太难了!我拱手送别老农之后,整理了他的话,写在褒城驿房屋的墙壁上。二、文言文阅读(二)3.(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①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②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③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④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⑤黄诚甫问“女与回也孰愈”章。先生(王阳明)曰:“子贡多学而识,在闻见上用力,颜子在心地上用功,故圣人问以启之。而子贡所对,又只在知见上,故圣人叹惜之。”(《传习录•薛侃录》)(1)对于①中的画线句,有两种不同的断句和理解。钱穆先生的断句为“吾与女弗如也”,意思是我和你都比不上(颜回);根据⑤中王阳明的解读,此句应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意思是我同意你(的看法),(你的确)比不上(颜回)。(2)在以上两种理解中任选一种,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依据,简要解释其合理性。【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要根据不同的断句,结合不同的人的解读进行翻译。(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先要选择一种理解,再在材料中筛选能够支持这种理解的内容进行解释。【解答】(1)第一空,“吾与女弗如也”:“与”,连词,和;“女”,通“汝”,你;“弗如”,比不上,不如。第二、三空,结合“而子贡所对,又只在知见上,故圣人叹惜之”,可知,孔子对自贡的回答不满意,认为就像①中子贡说的,子贡确实比不上颜渊,故应断句为“吾与女/弗如也”,其中“与”为动词,“认同、赞成”之意。(2)结合“子贡多学而识,在闻见上用力,颜子在心地上用功,故圣人问以启之。而子贡所对,又只在知见上,故圣人叹惜之”可知,王阳明认为子贡的回答还是要在见闻上下功夫,不如颜回真正修炼的是内心,孔子认为子贡不如颜回,表明孔子对德行的看重甚于见闻、知识。②中“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肯定颜回可以长久地坚守仁德,其他弟子在这一点上远不如他,隐含着对弟子在德行上“用功”的期待。这与王阳明的解读一致。钱穆的解读是孔子把自己和子贡放在一起,认为两人都不如颜回。一是体现孔子的谦逊。结合材料③“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可知,孔子说自己没有达到“圣”和“仁”的境界,只是做到了学习和教育学生不厌倦,表现了孔子的谦逊。这与钱穆的解读一致;二是钱穆的解读体现了孔子对颜回的肯定。结合材料④“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可知,孔子充分肯定颜回学习后能够自我反思,并有所发挥,一点也不愚笨。这与钱穆的解读一致。答案:(1)①我和你都比不上(颜回)。②吾与女,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③我同意你(的看法),(你的确)比不上(颜回)。(2)示例一:王阳明的解读体现了孔子对德行的看重甚于见闻、知识,其合理性的依据是材料②。②中孔子肯定颜回可以长久地坚守仁德,其他弟子在这一点上远不如他,隐含着对弟子在德行上“用功”的期待。这与王阳明的解读一致。示例二:钱穆的解读体现了孔子的谦逊,其合理性的依据是材料③。③中孔子说自己没有达到“圣”和“仁”的境界,只是做到了学习和教育学生不厌倦,表现了孔子的谦逊。这与钱穆的解读一致。示例三:钱穆的解读体现了孔子对颜回的肯定,其合理性的依据是材料④。④中孔子充分肯定颜回学习后能够自我反思,并有所发挥,一点也不愚笨。这与钱穆的解读一致。参考译文:①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个强一些?”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赶不上他,我和你都赶不上他。”②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心中长久地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只不过短时间能做到这点罢了。”③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是朝着圣与仁的方向去努力做而不厌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弟子学不到的。”④孔子说:“我整天对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像个蠢人。等他退下,我观察他私下里同别人讨论时,却能发挥我所讲的,可见颜回他并不愚笨呀!”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只是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⑤黄诚甫就《论语》中“汝与回也,孰愈”一章,请教于先生。先生说:“子贡认为多学而识,要在见闻上下功夫,颜回是在心地上下功夫,所以孔子用这个问题来启发子贡。但是,子贡的回答只停留在知识见闻上,因此孔子可惜他,并非赞扬他。三、古代诗歌阅读4.(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九日寄岑参【1】杜甫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2】,思君令人瘦。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吁嗟乎苍生,稼穑不可救!安得诛云师,畴【3】能补天漏?大明韬【4】日月,旷野号禽兽。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注释:【1】本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年)。九日,指重阳节。史书记载,这年秋天长安大雨六十余日。唐玄宗担心灾情危及农事,宰相杨国忠却取来好禾苗汇报说:“雨虽多,不害稼也。”玄宗信以为真。【2】活活:形容泥泞。【3】畴:谁。【4】韬:隐藏。(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沉吟”二句意谓诗人久雨居家,不辨昏昼,饮食错乱。B.“安得”二句连续地发问,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焦灼之情。C.“君子”二句写出官员强迫仆役在雨中奔走,语含讥讽。D.“岑生”二句写出岑参擅长诗歌创作、喜爱醇酒的特点。(2)“黄金花”指菊花,常被诗人用以寄情抒怀。下列诗句中“黄金花”蕴含的情感与“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最接近的一项是DA.篱下黄金花,幽人时复采。(谢榛《采菊》)B.彼美黄金花,含英耀穷节。(刘基《旅兴•其八》)C.粲粲黄金花,才见秋一斑。(仇远《九日邻翁招饮》)D.欲折黄金花,报君向沧洲。(范梈《九日报熊敬舆》)(3)有论者认为杜诗“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请结合诗歌内容与创作背景,对此评论作简要解说。【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理解和赏析的能力。首先审读选项,把握内容,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的是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首先理解诗歌含义,再具体分析其情感,与选项进行比对,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的是分析诗歌主旨的能力。首先理解诗歌,找出其重点诗句,结合背景进行分析,得出答案。【解答】(1)C.“官员强迫仆役在雨中奔走”错误,应是“官员强迫仆役在雨中奔走,催促诗人上朝”。故选:C。(2)“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句意:雨中,眼看着那样繁多的黄菊花,怎能使你的衣袖装满呢。此句表达的是对朋友的思念。A.表现其淡泊的追求。B.表达对菊花的赞美。C.他将自己比作黄金花,即使在秋天也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赞赏。D.说的是想要折菊花,送给远方的朋友,表达的是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故选:D。(3)九至十二句“吁嗟乎苍生,稼穑不可救。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意思是“唉,可怜!那些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被水淹毁的庄稼是无可挽救了。怎么才能除去那可恶的云师?谁能去将那天漏处补住?”作者发出了对百姓苍生的同情和感叹,体现了杜甫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情怀,“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城南边有座终南高山,恐怕它也会被那急流的河水淹没而漂走。当然,终南山是不可能被河水淹没并漂走的,通过对雨势太大描写引出对百姓种的庄稼的担忧,进而表现对百姓生活疾苦的关心,对唐王朝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结合“史书记载,这年秋天长安大雨六十余日。唐玄宗担心灾情危及农事,宰相杨国忠却取来好禾苗汇报说:‘雨虽多,不害稼也。’玄宗信以为真”,“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日月隐去了光辉,禽兽在空旷的原野里哀号。官员们勉强做出从容自得的样子,老百姓却困于泥泞而难以行走。诗中以“韬日月”“号禽兽”写出晦暗凄凉的景象,隐喻朝政,表达对权臣当道、朝政腐败的担忧。答案:(1)C(2)D(3)①诗人感慨久雨不止,影响生活,危及农事,给苍生造成灾难,希望“诛云师”“补天漏”以止雨,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②诗中以“韬日月”“号禽兽”写出晦暗凄凉的景象,隐喻朝政,表达对权臣当道、朝政腐败的担忧。译文:方欲应邀出门造访,又返回门内,那密集落地的雨点只是依然下个不停。去往你家的道路泥泞,欲去看望于你,无法启行,想你想得我容颜消瘦。我独自坐在西窗下深思不已,连吃饭也辨不清是黄昏还是白天。虽然我距您的住处很近,却难得去与您会面一次。唉,可怜!那些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被水淹毁的庄稼是无可挽救了。怎么才能除去那可恶的云师?谁能去将那天漏处补住?日月隐去了光辉,禽兽在空旷的原野里哀号。官员们勉强做出从容自得的样子,老百姓却困于泥泞而难以行走。城南边有座终南高山,恐怕它也会被那急流的河水淹没漂走。今天这个重阳佳节,东篱的菊花你在为谁开的这么好?岑参先生有很多新诗,生性也特别喜欢香醇的美酒。雨中,眼看着那样繁多的黄菊花,怎能使你的衣袖装满呢。赏析:这首《九日寄岑参》,属于寄赠之作,相当于一封诗歌体的书信。这一类诗作,应酬性色彩较浓,内容往往比较空泛。然而,这首寄赠诗却大不相同。杜甫的这首诗寄赠岑参,一方面表达重阳节不能共赏秋菊把酒论诗的遗憾与惋惜,一方面对于天灾给苍生带来的苦难抱有一定的关怀和同情。诗中既有寄赠之作的一般特点,对友人表示怀念和问候,又有涉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即因大雨成灾对苍生稼穑表示的关切和忧虑。这首诗较长,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从开头“出门复入门”,到“难为一相就”,叙述访岑而阻于雨,与岑参的住处曲江虽然不远,但却不能去探访,倍觉思念,表现出了与岑参的深厚友谊。第二段,从“吁嗟乎苍生”,到“小人困驰骤”,由大雨而联想到这场雨给苍生百姓带来灾害。看起来,这一段似与岑参或杜岑友谊没有直接联系,像是节外生枝。但细想还是有其内在联系的。这倒不仅仅在于都是说大雨,而是他们都是诗人,民间的疾苦是他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所以下一段内容,又回到作为诗人的岑参上来。第三段,从“维南有崇山”到全诗的收尾,归结到岑参的诗歌创作活动。从诗歌本身来说,这里既写出了杜甫与岑参这两大诗人之间的友谊,也表现出杜甫对民间疾苦的关心。然而,过去有的诗论家认为这首诗的内容还不止于此,而是诗中喻指当时的朝政。据考,天宝十三载秋,大雨成灾,宰相杨国忠却取好庄稼来,向玄宗皇帝说:“雨虽多,不害稼也。”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当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无论有无寄托,杜甫对苍生百姓疾苦的关心和同情,则是没有疑问的。四、默写5.(8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红楼梦》“护官符”中“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描述凸显出薛家的豪富奢侈,《阿房宫赋》中与之意味相近的句子是:“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2)诗人在作品中追怀古人,往往带有倾慕的意味,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周瑜“雄姿英发”,《将进酒》中写曹植“斗酒十千恣欢谑”,《蜀相》中写诸葛亮“两朝开济老臣心”。(3)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具体记述了月夜考察的经过。父子二人在绝壁下看到的是“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栖鹘、鹳鹤的怪叫声。这段描写烘托出实地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张本。(4)钱塘江潮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的形象核心,柳永《望海潮》上阕中“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两句直接描写了钱塘江的澎湃浩荡。【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平时要注意识记。【解答】故答案为:(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重点字:鼎)(2)斗酒十千恣欢谑两朝开济老臣心(重点字:谑)(3)森然欲搏人终不肯以小舟夜泊(重点字:搏)(4)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重点字:堑)五、现代文阅读6.(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滁州记过小桥,泉水依旧潺潺,周围山峦依旧蔚然深秀。过一道石墙,在苏轼所书《醉翁亭记》残碑前驻足片刻,迈进圆月形小门,终于坐在醉翁亭的廊椅上。少年时代初读欧阳修《醉翁亭记》,懵懂。而今进入醉翁亭,晚年在望。我是迟缓的人,有可能因迟缓,加深对这一名篇、一位北宋文人、一片滁州山水的认知。眼前的醉翁亭,四角飞檐向天空跃起,如鸟翅。檐下木质构件,以红绿两色漆出喜悦的花纹。当然,这已不是近千年前僧人智仙为欧阳修所建的那座亭子。眼前这一版醉翁亭,重建于晚清,整修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地理位置未变,欧阳修与友朋欢聚于此,醉观周遭山色的视角未变,他的立场也就能赓续到我的站姿里,仿佛我们可以并肩交谈。整篇《醉翁亭记》,对亭子着墨不多,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一句。欧阳修把此亭命名为醉翁亭,似将其视为个人象征——腾空自我,无门无锁无碍,坦荡荡,接纳周围一切风声人语。其文章,也避开对亭子的过度描绘,而着力抒写心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山与水,即仁与智、刚与柔、实与虚、阳与阴、空间与时间、守常与达变——山水之间即中国,山水之乐即觉悟人间大道之欢乐。《醉翁亭记》以另一名句收束全篇:“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语道出欧阳修的儒家情怀:以民众之乐为自我之乐的前提。范仲淹在邓州读到此句,怦然心动,写《岳阳楼记》,亦生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慨。欧阳修、范仲淹乃至历代士子,大都没有把贬谪地当作隐身贪欢的桃花源。即便诽谤加身、羞愤在怀,也要守住一角神州、一寸热肠。太守,即知州、刺史也,唐宋以降对地方长官称谓混用兼通,但各有动词隐伏其间——守,知,刺。须以尘烟里、纸墨间的双重行动,自治且治世,拒绝在靡丽空泛的形容词中逃逸。我走到苏轼所书《醉翁亭记》的残碑前,伫立良久。残碑以玻璃保护,几个游客欢笑着与欧文苏字合影。漫漶不清的字迹,像遗容。我低头,试图认出这遗容后的青春与萧瑟。苏轼书写《醉翁亭记》,是在欧阳修去世20年后,其时苏轼55岁,任颍州知府。好友刘季孙自汴京来求书,理由不可推辞:“滁州太守托我求书,将刻石立碑以陪伴醉翁亭,犹似子瞻兄陪伴欧阳公!”苏轼大笑,他喜欢这一理由,有趣味,有深情。全文以楷体书写,书写前苏轼戒酒焚香,然后铺展四张巨大宣纸,埋首其间,缓慢运墨。笔笔雄强,厚如山岳,力透纸背。一日一夜,方完成全篇。掷笔于砚,苏轼号啕数声,院中的刘季孙也泪流满面。那庭院,正是欧阳修终老的地方。书写《醉翁亭记》时,写到“提携”二字,苏轼将“携”字中的“扌”,置于“乃”之上,像欧阳修的一只手把他高高提起,置于自己肩膀之上,让一颗新星出人头地。当年在汴京,欧阳修作为主考官,读到少年苏轼的答卷,喜悦不已:“老夫当避路,让其出人头地。”历代书生做着成为苏轼的梦,却未必能遇到肯避路让贤、提携后辈的欧阳修。晚年再度卷入党争,欧阳修心生倦意,数次请求外任,终以颍州知府身份避乱求生。苏轼数度来探望,欧阳修叮嘱:“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见利而迁,则非我徒!”1072年,欧阳修逝于颍州,终年66岁。按宋制,须迁葬于新郑。重要官员死了,仍须厝于皇帝控制力最强的中原。但伟大者死去的、被控制的,仅仅是那一小部分骸骨。书写恩师《醉翁亭记》的次年,苏轼作《潮州韩文公庙碑》,去追溯自我乃至一切不合时宜者不平则鸣者的精神源头。后来苏轼又陷入元祐党争风波,远贬惠州儋州,1101年逝于北归途中的常州,与欧阳修寿长几乎相同,尸骨也被迢迢运送至中原埋葬。中国山水间有无数亭子,著名者有杭州湖心亭、长沙爱晚亭、北京陶然亭等。山水画中自然也有亭子,亭中用淡墨点缀一两粒人影,山水之寂寥立刻消散。西方风景画油彩中的那些花园宫殿,边界明晰,人与人的关系也就疏阔几分。看油画,要站得很远很远,才能把握局面。看山水画,要站得很近很近,感觉可以走进去,坐进那亭子里。亭,这一建筑形制的出现,是远古智慧者献给大地的一首抒情诗。山僧智仙创造了醉翁亭这一作品,像是把一首诗献给欧阳修。“在作品中,起作用的是真理的发生。”海德格尔这句话,欧阳修没有听过,苏轼也没有听过,但各自用《醉翁亭记》和《喜雨亭记》,揭示了真理在两个亭子中的发生。一个人敞开自我,空阔如亭,就是仁人义士。可以让他者入乎其间,躲雨避雪、歇息片刻,获得重新出发的勇气和脚力。古人对山水与自我之间关系的认识,或者说“道”,就保存于建筑、诗文、音乐、服饰乃至茶酒饮食等诗意化的作品中,传之后世。没有这些遗风遗韵,我们就是穷困潦倒的孤儿。醉翁亭屡屡倾颓于时间的压力,坍圮于改朝换代的战火,“废址荒凉春雨里,断碑剥落秋风前”。后人不断重建,像一次又一次默诵、重写伟大的诗篇。我在醉翁亭周围徜徉,看后世陆续构建的其他亭台楼阁簇绕着醉翁亭,像滁州父老追从醉翁,前呼后拥。一阵风——自北宋而来的风,吹乱我的头发和亭子周围的草木杂花。我没喝酒,然沉醉复清醒。滁州城灯火初起,屡屡有“打造千亭之城”之类的标语映入眼帘,显得拘泥、着相。滁州本身就是一座宏阔无边的古亭,是醉翁亭。欧阳修记醉翁亭,即记滁州,记北宋中国,记代代士子贯通无碍的道与志。回首一望,平芜尽处是春山【1】,酷似我书桌边缘那瓷质、淡绿色的笔架。(取材于汗漫的同名作品)注释:【1】平芜尽处是春山:出自欧阳修词作《踏莎行》。平芜,平坦延伸的草地。(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漫漶不清的字迹漫漶:模糊不可辨别B.山水之寂寥立刻消散寂寥:寂静,空廓C.我们就是穷困潦倒的孤儿穷困潦倒:生活贫困D.显得拘泥、着相拘泥:刻意,不自然(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作者描写眼前所见醉翁亭的外观,意在突出此亭与欧阳修笔下之亭的差异。B.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感慨受欧阳修启发而生,也源自他同样的士子情怀。C.游客与欧文苏字欢笑合影,和作者辨认残碑字迹的肃穆神态形成鲜明对比。D.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对比,显现出东西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认识。(3)文章结尾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文章开头写到“加深对这一名篇、一位北宋文人、一片滁州山水的认知”,从全文看,作者加深了对“名篇”“文人”“山水”的哪些“认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析重要词语的语境义的能力。语境义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况:①多义。因为词虽然有多个意义,但在具体语境中,由于受到语境的制约,它的意义则是单一而确定的。②特殊含义。词的特殊含义是指词在具体语境中改变了原来的意义,具有了新的临时意义,有些词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③隐含义。隐含义是指词隐藏于字里行间的意义,即弦外之音,言外之意。(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目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3)本题考查考生赏析重点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在审清题目要求的前提下,从表达技巧、文章主旨、作者情感等角度入手,进行作答。(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应该注重对散文描写部分的理解,对具体内容加以概括。【解答】(1)C.穷困潦倒:指中华文化传统的空白。结合“古人对山水与自我之间关系的认识,或者说‘道’,就保存于建筑、诗文、音乐、服饰乃至茶酒饮食等诗意化的作品中,传之后世。没有这些遗风遗韵,我们就是穷困潦倒的孤儿”可知。故选C。(2)A.“意在突出此亭与欧阳修笔下之亭的差异”错误,无中生有,结合“地理位置未变,欧阳修与友朋欢聚于此,醉观周遭山色的视角未变,他的立场也就能赓续到我的站姿里,仿佛我们可以并肩交谈”可知,强调可以和欧阳修进行精神的交流。故选A。(3)结合“回首一望,平芜尽处是春山,酷似我书桌边缘那瓷质、淡绿色的笔架”“滁州本身就是一座宏阔无边的古亭,是醉翁亭。欧阳修记醉翁亭,即记滁州,记北宋中国,记代代士子贯通无碍的道与志”可知,作者引欧词,将回望所见“春山”喻为笔架,二者在形态色泽上有相似之处,暗合全文以山水以亭喻人喻文化精神这一主线,以含蓄而有画面感的描述暗示主旨。结合“回首一望,平芜尽处是春山,酷似我书桌边缘那瓷质、淡绿色的笔架”“少年时代初读欧阳修《醉翁亭记》,懵懂。而今进入醉翁亭,晚年在望。我是迟缓的人,有可能因迟缓,加深对这一名篇、一位北宋文人、一片滁州山水的认知”可知,将“春山”比喻为自己案头的笔架,包含着作者的自我肯定与自我期许,含蓄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追怀和自觉传承儒家文化精神的意愿。结合“回首一望,平芜尽处是春山,酷似我书桌边缘那瓷质、淡绿色的笔架”可知,这样收束全文,意韵悠长,引人回味。(4)①结合“欧阳修、范仲淹乃至历代士子,大都没有把贬谪地当作隐身贪欢的桃花源。即便诽谤加身、羞愤在怀,也要守住一角神州、一寸热肠。太守,即知州、刺史也,唐宋以降对地方长官称谓混用兼通,但各有动词隐伏其间——守,知,刺。须以尘烟里、纸墨间的双重行动,自治且治世,拒绝在靡丽空泛的形容词中逃逸”可知,《醉翁亭记》抒写的作者理想与人格:自治且治世——开阔坦荡,无私包容,济世利民。②结合“当年在汴京,欧阳修作为主考官,读到少年苏轼的答卷,喜悦不已:‘老夫当避路,让其出人头地。’历代书生做着成为苏轼的梦,却未必能遇到肯避路让贤、提携后辈的欧阳修”可知,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代代士子贯通无碍的道与志:心怀天下、坚守自我,提携后辈、托举传承,积极济世的儒家情怀。③结合“一个人敞开自我,空阔如亭,就是仁人义士。可以让他者入乎其间,躲雨避雪、歇息片刻,获得重新出发的勇气和脚力”可知,寄托于自然山水之间的民族智慧和文化精神:仁智、刚柔、守常与达变等辩证统一的智慧,物我相融的审美理念。答案:(1)C(2)A(3)作者引欧词,将回望所见“春山”喻为笔架,二者在形态色泽上有相似之处,暗合全文以山水以亭喻人喻文化精神这一主线,以含蓄而有画面感的描述暗示主旨。将“春山”比喻为自己案头的笔架,包含着作者的自我肯定与自我期许,含蓄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追怀和自觉传承儒家文化精神的意愿。这样收束全文,意韵悠长,引人回味。(4)①《醉翁亭记》抒写的作者理想与人格:自治且治世——开阔坦荡,无私包容,济世利民。②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代代士子贯通无碍的道与志:心怀天下、坚守自我,提携后辈、托举传承,积极济世的儒家情怀。③寄托于自然山水之间的民族智慧和文化精神:仁智、刚柔、守常与达变等辩证统一的智慧,物我相融的审美理念。六、语言基础运用7.(3分)①长期以来,气候学家一直对气候变化进行研究,以了解过去的气候模式,预测未来的气候趋势。②最近的研究表明,地球正处于12.5万年来最热的时期。③通过对冰芯样本、树木年轮等数据的综合分析,气候学家发现地球气温正创下历史新高。④他们还发现全球变暖与化石能源的燃烧高度相关,这些燃烧会向大气中持续排放温室气体。⑤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到无法用自然变化来解释的水平。⑥持续升高的气温将给地球生态系统带来许多挑战。⑦因此,科学家们呼吁加强国际合作,采取有效措施以减缓和适应当前面临的气候挑战和变化。(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A.①句中两个画线部分可以互换位置。B.③句中的“通过”一词可以删去。C.④句中的“高度”一词不可以删去。D.⑤句中的“导致”一词可换为“助力”。(2)不改变原意,修改⑦句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病,并将改写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首先分析选项,把握内容,再进行分析,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的是病句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解答】(1)A.应先“了解”,之后才能“预测”,两者不可互换位置。B.“通过对……分析”是固定搭配,不可删去“通过”。D.“导致”后接不好的结果,“助力”有帮助的含义,因此不可替换。故选:C。(2)搭配不当,“减缓和适应……挑战”搭配不当,删去“挑战”,修改为:采取有效措施以减缓和适应当前的气候变化。答案:(1)C(2)采取有效措施以减缓和适应当前的气候变化。七、微写作8.(10分)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特种兵式旅游”是一种在年轻人中兴起的旅游方式,指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费用,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以了解更多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像特种兵在执行任务。对于这种旅游方式,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拟写看法建议的能力,要求学生明确拟写方向,理清思路,语言流畅。【解答】“特种兵式旅游”是指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费用,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以了解更多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像特种兵在执行任务,这是当代年轻人的旅行新玩法。对于这种旅游方式既可以赞赏同,也可以持否定的态度。如赞同,可从年轻人由于时间和资金有限,在旅行周期内安排密集的行程,通过高强度的运动完成旅行计划,尽可能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