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北京二中初三一模化学考查目标:知识: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能力: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答题纸卡。其中第一部分4页,第二部分6页,答题卡4页。全卷共40道小题。2.本试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3.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指定位置和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准确填写班级、姓名、考号、座位号。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Mg24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2.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Ag B.Al C.Cu D.Mg3.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煤 B.氢能 C.石油 D.天然气4.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盐酸 B.氯化钠 C.醋酸 D.硫酸5.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A.熟石灰 B.烧碱 C.食盐 D.铁粉6.下列是4种饮品及其对应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A.自制酸梅汤(3~4) B.电解质饮料(4~5)C.椰子水饮品(6~7) D.苏打汽水(8~9)7.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A.一氧化碳 B.黄曲霉素 C.甲醛 D.水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茶水 B.牛奶 C.干冰 D.食醋9.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的化学式是A.KCO3 B.K2CO2 C.K2CO3 D.KCO210.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A.K2SO4B.NH4NO3C.CO(NH2)2D.Ca(H2PO4)21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 C. D.12.碳酸氢钠常用于焙制糕点,其俗称是A.熟石灰 B.小苏打 C.烧碱 D.纯碱1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C.蒸发食盐水 D.检查装置气密性14.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A.Cl2 B.2Cl2 C.2Cl D.2Cl-1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B.C. D.16.下列物质中含氧分子的是A.H2CO3 B.MnO2 C.SO2 D.O21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C.元素符号为Na D.核外电子数为22.9918.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B.家用电器着火,立即切断电源C.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将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19.颜色变化常常可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下列溶液的颜色为浅绿色的是A.氯化镁溶液 B.硫酸锌溶液 C.氯化铁溶液 D.氯化亚铁溶液20.下列有关“CO2”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1.根据下表信息可知碳-12、碳-14都属于碳元素,判断依据是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碳-126642碳-146642A.质子数相同 B.核外电子数相同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电子层数相同22.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药品时,取少量的红磷B.点燃酒精灯后,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实验开始时,注射器活塞的位置应处于最左端D.注射器量程足够大时,弹簧夹始终打开不会影响实验结果2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目的所用药品A鉴别NaCl溶液和稀盐酸无色酚酞溶液B鉴别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水C除去H2中的水蒸气浓硫酸D除去CO2中的少量CONaOH溶液A.A B.B C.C D.D24.如图为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和NH4C1的溶解度均为40gB.t2℃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C.将t2℃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液质量不变D.可以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将NH4Cl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25.用图1装置探究物质燃烧。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胶塞,待蜡烛熄灭后,在t1时,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铝盒中的白磷燃烧。图2是集气瓶内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t1内,氧气浓度下降与蜡烛燃烧有关B.生石灰的作用是与水反应放热,引燃白磷C.滴入水后,二氧化碳浓度可能下降D.该实验证明白磷和蜡烛燃烧需要的氧气最低浓度相同第二部分本部分共15题,共45分。〖生活现象解释〗26.诗词、成语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其中一些蕴含着化学知识。序号诗词或成语变化前物质变化后物质①蜡炬成灰泪始干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②烈火焚烧若等闲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③滴水成冰液态水固态水(1)①中蜡烛燃烧后,蜡烛减少的质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2)①②③中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27.水是生命之源。某学校九年级的同学模拟密云水库的天然水变成自来水的部分净化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沉降和过滤目的是除去天然水中的_______(填“可溶性”或“难溶性”)杂质;(2)可用_______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28.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2)使用氢能可减少碳排放,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氢气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科普阅读理解】2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酸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酸奶中的活性乳酸菌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胃肠道菌群,在免疫、抗肿瘤等方面作用显著,因此保证乳酸菌活性至关重要。科研人员研究了保存时间、温度对活性乳酸菌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见下表表1活性乳酸菌数的含量(108cfu/mL)天数含量温度024684℃10.36.971.010.250.2128℃10.33.980.670.0830.03737℃103.540.0910.0340.01酸奶的酸度会影响口感,一般人可接受的酸奶酸度为70.00~100.00°(T数值越大,酸奶酸度越高)。研究员测试了保存温度对酸奶酸度的影响,如图。此外,酸奶还具有提高食欲,促进人体对蛋白质、钙、镁等吸收,降低胆固醇等多种功效。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酸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有_______(答1条)。(2)表中“0.67”表示什么含义:_______。(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①酸奶中的“钙”是指钙单质。_______。②酸奶中的活性乳酸菌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胃肠道菌群。_______。(4)由图可知,28℃时,若要酸奶酸度不超过一般人可接受的范围,最多可保存的天数是_____(填序号)。A.2 B.4 C.6 D.8(5)由图可知,保存温度与酸奶酸度关系是_______。〖生产实际分析〗30.铁红是一种常见的氧化铁颜料,制作过程中包括晶种制备等。用工业级硫酸亚铁(含镁、锰等杂质)制备Fe2O3晶种的主要流程如下:已知:Fe(OH)2难溶于水。(1)Ⅰ中加水溶解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2)Ⅱ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Ⅲ中发生的反应:,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______。31.二氧化钛溶胶常用于无机胶黏剂、陶瓷等,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已知:反应釜中发生的反应为:。(1)反应釜中,反应前后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2)过滤器中,除去的物质是______。(3)分散釜中,加入x的目的是调节pH为1~2,得到二氧化钛溶胶。x为______(填“盐酸”或“NaOH溶液”)。【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32.用下图实验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1)实验1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实验2中,观察到木炭剧烈燃烧、放热、_______。33.用如图实验探究水的组成。(1)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管尖嘴口,打开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2)在方框内补全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34.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A配制160g10%的氯化钠溶液B去除粗盐中的泥沙(1)实验的主要步骤是:⑤→_____→③。(2)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1)实验的主要步骤是:③→_____→②。(2)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可供选择的基本实验操作如图:35.用下图实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前打开K1,关闭K2,将稀盐酸注入。(1)关闭K2,打开K1,A中的现象是_______。(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3)关闭K1,打开K2,一段时间后,C中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体现出CO2的性质有_______。36.用下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从导管口通入氧气,瓶内水从导管进入烧杯至a、b露出水面后停止,观察到只有a处白磷燃烧。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1)a处白磷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2)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_______。37.用A、B两个方案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方案A方案B(1)方案A中设计①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2)其中一个方案无法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原因是_______。38.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稀盐酸。(1)没有明显现象的孔穴有_______(填孔穴序号)。(2)孔穴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孔穴3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变为黄色,溶质是_______。〖科学探究〗39.木聚糖是生产木糖醇等甜味剂的原料。实验小组利用NaOH溶液浸取玉米芯中的木聚糖,探究影响浸取效果的因素。【进行实验】I.将干燥的玉米芯用粉碎机粉碎,备用。Ⅱ.配制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Ⅲ.分别取10g粉碎后的玉米芯,加入NaOH溶液,在不同条件下浸取,测定木聚糖得率(得率越高,代表浸取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下表。序号浸取温度(℃)浸取时间(h)NaOH溶液的浓度(g/mL)NaOH溶液的体积(mL)木聚糖得率(%)①7030.2030017②8030.2030020③9030.2030022④9030.1030016⑤9030.1530018⑥9030.2020018⑦9030.2040015【解释与结论】(1)NaOH溶液配制后应尽快使用,否则容易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而变质,该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3)探究NaOH溶液浓度对浸取效果影响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填序号)。(4)依据实验数据,不能推断NaOH溶液的体积越大,浸取效果越好,其证据是_______。(5)在实验范围内,浸取玉米芯中木聚糖的最佳条件:浸取时间为3h、_______。【反思与评价】(6)在表中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浸取时间对浸取效果的影响,发现最佳浸取时间为3h。实验操作为:取10g粉碎后的玉米芯,_______。【实际应用定量计算】40.一种镁合金可制成发热包。使用时加入水即可与镁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Mg+2H2O=Mg(OH)2+H2↑,计算:4.8g镁完全反应,理论上至少需要水的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答案】A【详解】A、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正确;B、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D、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故选A。2.【答案】D【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进行分析比较。【详解】由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则可知Zn金属活动性最强。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3.【答案】B【详解】化石能源所包含的天然资源有煤、石油和天然气;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氢能。故选B。4.【答案】B【分析】【详解】盐酸、醋酸和硫酸均属于酸,均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氯化钠属于盐,不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故选:B。5.【答案】A【详解】食盐和铁粉不能改良酸性土壤;烧碱氢氧化钠腐蚀性太强,不能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可以和酸反应,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A。6.【答案】D【详解】A、自制酸梅汤的pH为3~4,小于7,显酸性。B、电解质饮料的pH为4~5,小于7,显酸性。C、椰子水饮品的pH为6~7,显酸性或中性。D、苏打汽水的pH为8~9,大于7,显碱性。故选:D。7.【答案】D【详解】一氧化碳会使人缺氧中毒,A选项错误;黄曲霉素是一种致癌物,B选项错误;甲醛能够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C选项错误;水是人体所必须的物质,D选项正确;故选择D项。8.【答案】C【详解】A、茶水由水和溶于水的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错误;B、牛奶中有水、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C、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正确;D、食醋中有醋酸、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C。9.【答案】C【详解】钾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1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碳酸钾的化学式写为K2CO3,故选C。10.【答案】A【详解】A、硫酸钾中仅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选项正确;B、硝酸铵中仅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错误;C、尿素中仅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错误;D、磷酸二氢钙中仅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选项错误,故选A。11.【答案】D【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A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B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C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D正确。故选D。12.【答案】B【详解】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选:B。13.【答案】B【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取用的液体的用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要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中上部,故A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故B不正确;C、蒸发食盐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C正确;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故D正确。故选B。14.【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C.2Cl.考点∶考查化学符号的意义。15.【答案】B【详解】A、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错误;B、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正确;C、该反应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D、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错误。故选B。16.【答案】D【分析】【详解】A、碳酸是由碳酸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锰是由二氧化锰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D、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含有氧分子,符合题意;答案:D。17.【答案】D【分析】【详解】A、元素信息图中,左上角的数字是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也为11,选项正确;B、元素信息图中,正中间的汉字是元素的名称,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名称是钠,选项正确;C、元素信息图中,右上角的符号是元素的元素符号,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Na,选项正确;D、元素信息图中,左上角的数字是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也为11,选项错误,故选D。18.【答案】D【详解】A、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隔绝氧气灭火,故选项做法正确;B、家用电器着火,立即切断电源,防止触电,故选项做法正确;C、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降低天然气的浓度,以防遇明火发生爆炸,故选项做法正确;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选项做法不正确。故选D。19.【答案】D【详解】A、氯化镁溶液为无色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硫酸锌溶液为无色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溶液,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0.【答案】B【详解】A、①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则二氧化碳不含有碳和氧气,故A说法错误;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②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说法正确;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③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说法错误;D、④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D说法错误;故选:B。21.【答案】A【详解】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碳-12、碳-14都属于碳元素是因为核内质子数相同。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元素的概念,在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时,一定要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质子数,这是分析解答的关键。22.【答案】D【详解】A、加入药品时,取足量的红磷,耗尽氧气,故A错误;B、点燃酒精灯后,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B错误;C、实验结束,红磷消耗了氧气,试管内压强减小,注射器的活塞会向左移动,移动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的体积,所以实验开始时,注射器活塞的位置不能处于最左端,故C错误;D、注射器量程足够大时,弹簧夹始终打开,红磷消耗的是整个装置内的氧气,由于注射器量程足够大时,所以试管内的氧气忽略不计,故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故D正确。故选D。23.【答案】C【详解】A、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稀盐酸呈酸性,无色酚酞试液遇到中性溶液和酸性溶液都不变色,所以无色酚酞溶液不能鉴别NaCl溶液和稀盐酸,选项错误;B、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都易溶于水,都形成无色溶液,所以用水不能鉴别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选项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氢气不与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将气体通过浓硫酸能够除去H2中的水蒸气,选项正确;D、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通过NaOH溶液,二氧化碳会反应掉,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故选C。24.【答案】D【详解】A、t1℃时,KNO3和NH4C1的溶解度均为40g,故A说法错误;B、t2℃时,KNO3的溶解度为80g,即100g水中溶解80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故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80g:100g=4:5,故B说法错误;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将t2℃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小,故溶液质量减小,故C说法错误;D、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可以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将NH4Cl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D说法正确;故选D。25.【答案】D【详解】A、根据题目信息可知,0-t1集气瓶内只有蜡烛在燃烧,故O2浓度下降与蜡烛燃烧有关,故说法正确;B、滴管中的水滴入集气瓶,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引燃白磷,故说法正确;C、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实验中滴入水,CO2浓度可能下降,故说法正确;D、通过图2中氧气浓度变化可知,白磷燃烧需要的最低O2浓度比蜡烛燃烧需要的最低O2浓度低,故说法错误。故选D。第二部分本部分共15题,共45分。〖生活现象解释〗26.【答案】(1)小于(2)①②【小问1详解】蜡烛燃烧时,蜡烛中的石蜡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石蜡,即蜡烛减少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和,所以①中蜡烛燃烧后,蜡烛减少的质量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故填小于。【小问2详解】①中的反应是蜡烛中的石蜡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产,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②中的反应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产,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③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填①②。27.【答案】(1)难溶性(2)活性炭【小问1详解】沉降能够使天然水中的大颗粒难溶性杂质沉降,与水分离,过滤能够将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与水分离,故填难溶性。【小问2详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净化水,故填活性炭。28.【答案】(1)天然气(2)(3)【小问1详解】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小问2详解】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氢气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科普阅读理解】29.【答案】(1)蛋白质##维生素(2)1mL酸奶中活性乳酸菌数的含量(3)①.错②.对(4)B(5)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低酸奶酸度越低,或温度越高酸奶酸度越高【小问1详解】由题文可知,酸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故填蛋白质或维生素。【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表中“0.67”表示1mL酸奶中活性乳酸菌数的含量,故填1mL酸奶中活性乳酸菌数的含量。【小问3详解】①酸奶中的“钙”是指物质的组成,指的是钙元素,不是钙单质,故填错。②由题文可知,酸奶中的活性乳酸菌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胃肠道菌群,在免疫、抗肿瘤等方面作用显著,故填对。【小问4详解】由题文可知,一般人可接受的酸奶酸度为70.00~100.00°,由图可知,28℃时,若要酸奶酸度不超过一般人可接受的范围,最多可保存的天数是4,故填B。【小问5详解】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低酸奶酸度越低,或温度越高酸奶酸度越高。〖生产实际分析〗30.【答案】(1)过滤(2)2NaOH+FeSO4=Fe(OH)2↓+Na2SO4(3)氧元素【小问1详解】通过过滤可将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与水分离,所以Ⅰ中加水溶解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过滤;【小问2详解】根据题中信息可知,Ⅱ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FeSO4=Fe(OH)2↓+Na2SO4;【小问3详解】反应前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和0价、氢元素是化合价为+1,反应后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Ⅲ中发生的反应:,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氧元素。31.【答案】(1)二氧化钛和水(或TiO2和H2O)(2)氯化钠(或NaCl)(3)盐酸【小问1详解】根据已给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氧化物有二氧化钛和水,故填:二氧化钛和水(TiO2和H2O);【小问2详解】过滤将二氧化钛与溶液分离,溶液中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过滤器中除去的物质是氯化钠,故填:氯化钠(或NaCl);【小问3详解】前面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是碱性的氢氧化钠,生成物是中性的氯化钠,二氧化钛进入分散釜本来应该不呈酸性,想要溶液呈酸性,需要加入稀盐酸,,故填:盐酸。【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32.【答案】(1)①.酒精灯②.(2)发出白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问1详解】实验1中,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小问2详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实验2中,观察到木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白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3.【答案】(1)木条燃烧更旺(2)【小问1详解】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由图可知,b管与电源正极相连,则收集的气体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管尖嘴口处,打开活塞,会观察到木条燃烧更旺。【小问2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生成物中含H、O的个数分别是4、2,反应物中含H、O的个数也应是4、2,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图中应补充2个水分子,如图:。34.【答案】①.④②.加快溶解速率③.①④.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详解】20﹣A(1)配制160g10%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2)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20﹣B(1)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2)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点睛】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35.【答案】(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CaCO3+2HCl=CaCl2+H2O+CO2↑(3)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小问1详解】关闭K2,打开K1,装置B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经导管进入装置A,A中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观察到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问2详解】B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CO3+2HCl=CaCl2+H2O+CO2↑。【小问3详解】关闭K1,打开K2,一段时间后,C中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蜡烛都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C中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36.【答案】(1)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2)a处白磷燃烧,c处白磷不燃烧【小问1详解】a、b处均与氧气接触,但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以上,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a处白磷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小问2详解】a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c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与氧气接触,白磷不燃烧,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需要与氧气接触。37.【答案】(1)探究铜、银金属的活动性的关系(2)铜、银都不与稀盐酸反应,不能推测铜、银活动性的关系【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方案A中设计①中硫酸铜不能与银反应,证明银的活动性比铜弱,即方案A中设计①的实验目的是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来探究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TR 61850-7-6:2024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for power utility automation - Part 7-6: Guideline for definition of Basic Application Profiles (BAPs) using IEC
- 2025-2030年中国镀锌层钝化剂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针织服装市场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酮洛芬肠溶胶囊行业十三五规划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艾灸养生仪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美甲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四川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时间序列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央财经大学《商务智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智慧旅游认知与实践》课件-第九章 智慧旅行社
- 北大金融学课程表
- 英国签证户口本翻译模板(共4页)
- 现金调拨业务
- 空白个人简历表格1
- GPIB控制VP-8194D收音信号发生器指令
-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 员工预支现金与费用报销流程
- 唐诗三百首(楷书)
- 01-第一章运动学绪论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