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卷03(全国适用)-【中职专用】高二语文上学期职业模块期末模拟卷(原卷版)_第1页
期末模拟卷03(全国适用)-【中职专用】高二语文上学期职业模块期末模拟卷(原卷版)_第2页
期末模拟卷03(全国适用)-【中职专用】高二语文上学期职业模块期末模拟卷(原卷版)_第3页
期末模拟卷03(全国适用)-【中职专用】高二语文上学期职业模块期末模拟卷(原卷版)_第4页
期末模拟卷03(全国适用)-【中职专用】高二语文上学期职业模块期末模拟卷(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职业模块期末考试(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朴实(pú)奢华(shē)刎颈之交(wěn)B.阐明(chǎn)惆怅(chàng)称心如意(chèng)C.纤维(xiān)秸秆(jí)风驰电掣(chè)D.埋怨(mán)恪守(kè)否极泰来(pǐ)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凋蔽观摩破釜沉舟 B.讴歌简练山清水秀C.蛰伏惋惜明查秋毫 D.范畴空隙万赖俱静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义所以能写成诗歌而传之________。②从唐宋诗人的吟咏看来,杨柳要算是最受重视的了。杨柳________之所以被选为初春的代表,并非偶然之事。③为了了解我国南北、东西、高下、地点不同,古今时间不同而有物候的差异,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讨论,方能收________之效。A.后世凋谢相得益彰B.后世抽青相得益彰C.往世抽青鹬蚌相争D.往世凋谢鹬蚌相争4.下列四处“引用”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引用是为了辨别正误、澄清事实,也增强了文学性。)B.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讽刺唐明皇宠幸杨贵妃,揭露宫廷生活奢侈腐化;也增强了文学性。)C.明代徐勃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形象说明其既轻又薄的特点。)D.苏轼有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说出了人们嗜爱荔枝,意在表明发展荔枝生产的必要,增强说明文的文学性。)5.对以下句子使用说明方式的判定不正确的一项是()A.荔枝大小,一般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列数字)B.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引用)C.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仿佛龟甲,特称龟裂片。(打比方)D.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举例子)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B.她的能力优秀,即使事情千头万绪,也能处理得有条不紊。C.这份试卷中选择题的第三小题他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D.我想在妈妈生日的时候给她一个惊喜,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7.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高凤林在工作中敢闯敢试,坚持创新突破,无数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B.顾秋亮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的高级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C.她曾修复过一幅明代的《双鹤群禽图》,这幅绢本作品,长两米,宽近一米、画幅断裂严重,造成无数密集的小洞。D.“在一些人眼里,做一个普通工人是没有出息的。但我认为,当好新时期产业工人一样能有作为、有价值,受人尊重。”李斌脸上总是带着微笑,说话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有力。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心里始终想着核心技术、胸中一直怀着强国梦想,从他的身上领略到了“大国工匠”的风采。B.40多年来,顾秋亮埋头苦干,踏实钻研,挑战极限,赢得了潜航员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见证了中国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C.他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坚实的韧性、实干的精神和恒久的信念,顽强拼搏,努力打造强劲的“中国心”,放飞心中的蓝天梦想。D.高凤林一直扎根在航天第一线从事火箭发动机的焊接工作,他始终认为,他的根在焊接岗位上。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翠峰如簇簇:聚积 B.千里澄江似练练:绸缎C.但寒烟衰草凝绿但:但是 D.征帆去棹棹:船桨10.“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自()A.《登高》 B.《书愤》 C.《山行》 D.《国殇》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便纵有千种风情,。12.千里澄江似练,。13.小楫轻舟,。14.楼船夜雪瓜洲渡,。15.过春风十里,。三、现代文阅读(共45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20题。(每题3分,共15分)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又有四季荔枝,则一年开花四次之多。花形小,绿白色或淡黄色,不耀眼。花分雌雄,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明林叔学《荔枝花》诗说“苞蕊还分雄与雌”,应是从果农那里得来的知识。雌雄花往往不同时开放,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混栽在一起,以增加授粉的机会。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百数以下,所以俗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明屠本畯有一首诗,叙述煎荔枝的方法,说“旋沉荔花蜂酿蜜,清香不减蔗浆寒”,大概是关于荔枝蜜最早的记载。(选自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16.下列不属于选文说明内容的是()A.荔枝的花期 B.荔枝的花形 C.荔枝的花序 D.荔枝的花蜜17.选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程序顺序18.关于选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阐述不正确的是()A.“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又有四季荔枝,则一年开花四次之多”运用举例子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明了荔枝的花期早晚随品种而不同。B.引用明林叔学《荔枝花》中诗句,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文学色彩。C.“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百数以下”运用列数据的方法,使得数据明确,更具说服力。D.引用“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强调荔枝花多,但是结实相对较少。19.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仅”限定范围强调有完全花的荔枝品种很少。B.“应”表示理所当然,肯定荔枝的花分雄雌的知识来自于果农。C.“往往”表示时常发生,表明荔枝的雌雄花同时开放的情况比较少见。D.“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意思是屠本畯的诗可能是关于荔枝蜜最早的记载。20.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不同品种的荔枝,花期早晚也不同。B.大多数荔枝只有雄花或雌花。C.选择不同品种的荔枝混栽在一起,可以增加受粉机会。D.荔枝成为重要的蜜源植物是因为它花多,花期又长。(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完成21—25题。(每题3分,共15分)匠心追梦技能报国技能大国跃升印记——中国技能健儿喀山征战纪实8月27日晚,俄罗斯喀山竞技场,灯光璀璨,风云激荡。随着主持人宣布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56个项目奖项的声音,一个个中国青年跃上舞台,台上台下摇曳的“中国红”艳动全场。16枚金牌、14枚银牌、5枚铜牌及17个优胜奖,蝉联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数、奖牌数、团体总分超越上届,中国代表团在本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再次取得了新的突破。……规划和技能成就梦想,梦想驱动前行。近年来,全国每年组织60余项国家级各类竞赛,每年都有1000多万企业职工和院校学生参加,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世界技能大赛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世界技能大赛发起了冲锋。工人来了——赵脯菠是四川省会理县人。中考后进入技师学院学习焊接,选择了与闪耀的弧光相伴。毕业后,成为一线焊工的他,立志用技能点亮人生,报名参加了世界技能大赛,开启了攀登进阶之路。空姐来了——1997年出生的吴佳妮,是一名头等舱乘务员。与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失之交臂后,吴佳妮并没有放弃,又向喀山世界技能大赛发起了冲击。她笃定地认为,中国“95后”青年的成长机遇不再限于高考这“华山一条路”,选择职业教育、锤炼工匠精神同样大有可为。研究生来了——在读硕士研究生肖子彤和冯柱天,曾参加过全国十几场信息安全竞赛,了解到本届世界技能大赛新增了网络安全项目后,为了能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切磋交流,两人当即报了名。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一般要经历层层选拔,最终每个项目只会有一名选手或一个团队代表国家参赛。选择了世界技能大赛,也就意味着开启了一场艰辛之旅。两年来,年轻的“工匠”们不畏困难,勇敢投入其中,接受着一场又一场比赛的洗礼,不断提升着技艺和素养。“你胳膊上、手上怎么会有那么多伤疤?”每当周围有人问,赵脯菠都会自豪地说:“我是学焊接的。”备赛期间,赵脯菠常常用手托砖几个小时,以练习腕力;平时看书、洗衣服时选择蹲着,以练习蹲的平衡性。艰苦付出,终于练就了握焊枪如握画笔的扎实功夫。郑权从握刀、用锤、打坯的基础学起,开启了建筑石雕技能培训的征程。他每天在9平方米大小的操作间里,跟两百斤左右的石块较劲,手上磨出了水泡,掌心生出了老茧,记不清磨破了多少双手套。不停地重复和不懈地坚持,让他最终脱颖而出。经过选拔,全国共有63名选手拿到了前往喀山的“入场券”。他们几乎全部是“95后”,包括企业职工、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平均年龄只有21岁。选手来源更加多元化,反映出近年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果。顽强拼搏,努力奋斗,中国的青年“工匠”们用行动践行工匠精神,在世界舞台上奏响嘹亮的青春之歌血,一瞬间就染红了手套。混凝土建筑项目选手陈君辉用手动折叠锯修理木材时,不小心划破手套,切到了右手食指上。陈君辉不得不到医疗点清洗伤口。为了止血,当地医生坚持要包扎紧一点,把陈君辉的手指缠绕得不能正常活动了。陈君辉急了,经过沟通,最后医生同意进行简单包扎。回到赛场,时间已经过去了40分钟。混凝土建筑项目要用到近200种工具,总质量接近10吨的材料。面对这个艰巨的任务,陈君辉将所有的压力都转化成动力,用更佳的状态进行比赛,和搭档奋力赶上了当天的目标进度,成功斩获金牌。这是世界技能大赛中惊险的一幕。世界技能大赛的项目比赛时间大多为4天,需要连续作战。选手必须克服在语言沟通、饮食习惯、生活规律、气候及时差等方面的困难和障碍。在赛场上,拼的是体力,搏的是技能,考验的是意志。砌筑项目要求在4天里砌出五面艺术墙,一个人需要完成识图、放样、切割、铺灰浆、放砖、勾缝等全部工序。不管是水平还是垂直方向和角度测量,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清洁度及艺术美观也有严格的要求。砌筑体力消耗大,加上环境还不太适应,陈子烽在比赛中速度始终提不上去,面临着任务无法完成的情况。重压之下,陈子烽在第三天加快速度,“最后两个小时砌了差不多150块砖。平均下来大概48秒砌一块,平时训练一般是120秒砌一块”。最后,陈子烽力揽冠军。选手在比赛中面临的难题之一,是比赛的题目、材料、标准会在不同届的赛事中根据行业发展灵活变化,他们需要在拿到题目后快速反应。花艺选手陆亦炜要在比赛期间经历8个不同主题的考核,其中包括三个未知主题的“神秘盒子”。没想到第一天就碰上了欧洲特有的材料,从没见过的材料,一折就断,无法弯曲处理,陆亦炜一时陷入了困境。“十多分钟后,我索性放弃,切换另一个‘频道’,我疯狂地从脑子里搜索做过的作品,把灵感套用在这个作品上,很幸运地准时完成了。”陆亦炜说。一旦有一个作品作废,喀山就白来了!几天的比拼里,关键时刻,只能咬紧乐关,拼尽全力。“完成得非常惊险,也特别激动。”拿到金牌的陆亦炜事后说不可控制的意外,更让人焦灼。选手彭晨晞、陈鑫鹏、曾祥博参加的是制造团队挑战赛,题目是设计辆电动轮椅,并在设有障碍的赛道上成功通过。3个人必须绘制47张零件图制作85个框架零件,组装焊接200多个电子元器件,并把这些零部件组装好谁也没想到,快要完工时,做好的线路板爆炸了,这打乱了三个人延续日常训练时分工推进的计划。“既定的任务,有限的时间,团队必须灵活机动分工,否则,任何一个人拖了时间完不成就是失败。”彭晨晞说。虽然面向全国选拔时,三个人各有专长,但平时训练大家都“一专多能”,他们很快补位完成了制作,收获了宝贵的金牌。竞争激烈的世界技能大赛,看似选手一个人在比赛,实则比的是团队整体实力。为更好地给选手以支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遴选确定了218个中国集训基地和众多技术指导专家、翻译、教练,各参赛项目积极组织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为选手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积蓄已久的中国选手一路高歌猛进,发挥出了临场迎战的高水准,以沉着的心态和精湛的技术征服了国外同行,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夺目光彩。坚持重金牌不唯金牌,在开放中互鉴,在竞争中强大,世界技能大赛为中国技能发展提供了风向标,中国为世界技能大赛贡献了新标杆站上领奖台前,美发选手石丹等候了一下获得银牌和铜牌的选手,她远远地就伸开双臂,热情拥抱两位选手。类似的一幕,在中国获奖选手领奖时反复出现,感染了众多现场观众。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让中国的青年“工匠”们更加自信地拥抱世界。法式面包、健康面包、艺术面包……对于烘焙项目4天的比赛,爱笑的张子阳非常享受。“烘焙的滋味,就是生活的过程、生活的滋味。”由于受当地面粉醒发状态等因素的影响,“95后”的张子阳只斩获铜牌,但他依旧乐呵呵的。他说:“我在这里学到了世界顶级的技能,见到了许多世界最牛的高手,相信这些经历,都会成为我未来之路的指路明灯。”“她像湖面一样平静!”对商品展示技术项目选手罗丽萍,该项目专家组组长这样评价。比赛中,因为感冒影响发挥,罗丽萍获得了银牌。但这枚银牌却“含金量”十足,因为这个项目过去一直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我国选手的软实力十分抢眼。他们在赛场内沉着冷静、淡定从容,排除干扰,执着专注地进行比赛,在赛场外热情友好、阳光自信、文明有礼,展见了中国技能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成为喀山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第1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团长评价说,中国选手无一件违反规则的事情发生,我们赢得干干净净、公平公正。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也是对中国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一次大检验,富有成效的训练体系吸引了各国的目光。通过层层动员、培训、选拔,世界技能大赛在全社会激荡起阵阵涟漪,凭一技行天下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中国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年轻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绘就了成才之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技能人才也有辉煌的人生。”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中华技能大奖的中车首席技能专家说。匠心聚,百工兴。风华正茂的中国青年“工匠”们正走上时代舞台,中国技能和中国制造的光明未来,愈发清晰可见。2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面临任务可能无法完成的情况时,陈子烽并不气馁,在比赛第三天加快了速度,最终力揽冠军。B.参加喀山世界技能大赛的63名选手几乎全是“95后”,包括企业职工、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平均年龄只有21岁。C.商品展示技术项目选手罗丽萍获得了该项目的银牌,但是这枚银牌的价值与金牌完全相同。D.张子阳虽然只获得了铜牌,但他认为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是非常宝贵的经历,这会成为他未来之路的指路明灯。22.本文中“工人来了——”“空姐来了——”“研究生来了——”的作用是什么?23.彭晨晞等三位选手在比赛时遇到的“不可控制的意外”是什么?他们为什么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还能获得金牌?24.“坚持重金牌不唯金牌”体现在哪些方面?25.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理解。(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30题。(每题3分,共15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健康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立足当代人类实践,________古今,________中西,回到原典,致力创新,加速分化,促进综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共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正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历史责任。在实践层面,我们要自觉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渗透与统一建构。就其具体形态、直接功能和作用方式而言,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也许是有所不同的,但就其作为人类统一的文化创造的目标、过程和产品而言,它们又是内在相通的。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了高科技时代。要防止、克服或削弱高科技可能带来的非人化后果,有必要大力发展人文文化,强化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当代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在科学层面上,要在自然、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大科学观,而这种大科学观中又蕴含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气质和________内容,从而具有更加________的科学视野。就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言,意味着要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之间保持张力。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体现着物的外在尺度与人的内在尺度的统一,体现在人对自身和外部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自觉认识和掌握。就人的内在心灵世界而言,要求人们在人的理性与非理性之间保持张力。理性和非理性都是人的本有属性,它们之间应当是内在统一的。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冲突本身是外部世界的矛盾冲突的一种内在表现方式。而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冲突又加剧了外部世界的分化与冲突。我们认为,健全的人类精神应当是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内在统一的真精神,它们共同构成健康的人类精神所不可分割的内在组成部分。就人的价值取向而言,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就是要强化人对于真、善、美及其内在和谐性的自觉追求。真、善、美在观念中的统一,最终是通过实践活动而得到巩固和实现的。在人们的实际活动中,对真、善、美的统一追求通过动机、方式与效果的内在统一性而在活动的发起、过程的推进中得到贯彻,并在活动的结果中得到表现和实现。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活动的水平和方式有其时代性特点,真、善、美的统一也有不同的具体形式和水平。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化过程,是包含着真、善、美的人类精神不断在更高的水平和更完善的程度上实现统一的过程。(资料来源:欧阳康:《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光明日报》1999年10月29日)26.依次填在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贯通融汇广博广阔B.融汇贯通广博广阔C.贯通融汇广阔广博D.融汇贯通广阔广博27.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B.在实践层面上,我们要自觉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渗透与统一建构。C.理性和非理性都是人的本有属性,它们之间应当是内在统一的。D.在高科技时代,强化科学精神比人文精神更重要。28.作者认为,当代人文精神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原因是什么?29.作者认为,如何实现“真、善、美在观念中的统一”?30.文中提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共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正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历史责任”。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四、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1—32题。(共5分)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诗人早年不懂世事之艰难,既表现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又暗示了今日的意志消沉。B.“气如山”是说气概如同巍峨的高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北望中原的慷慨激昂。C.颔联以名词短语形成诗句,描述了两幅雄壮苍凉的战场画卷,有力衬托了诗人的心情。D.诗人虽然以“塞上长城”檀道济自比,但是“空”和“衰鬓”却突出了其理想的破灭。3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3—37题。(每题2分,共10分)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