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单元回顾·新视角体验单元网络构建教材核心默写【基础填空】一、种群1.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__同种生物__的__全部个体__(包括全部雌雄个体)。种群是生物__进化__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种群密度__,指的是在单位空间(面积或体积)内某种种群的个体数量。其调查方法有__逐个计数法__和__估算法__,前者适用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后者适用于逐个计数非常困难的种群。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__样方法__(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和__标记重捕法__(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3.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__出生率和死亡率__、__迁入率和迁出率__。__年龄结构__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__出生率__,从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4.种群的数量变化包括增长、稳定、__波动__和下降。种群数量增长模型一般有两种:理想状态下(__食物、空间__充裕,__气候__适宜、没有敌害),种群数量大致呈__“J”__形增长。现实状态下,__资源和空间__总是有限的,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增长曲线呈__“S”__形,该增长模型中,随着种群数量增加,__种内竞争__加剧,使得出生率降低、死亡率上升,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稳定在一定水平。5.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叫作__环境容纳量__(用K值表示),环境被破坏,K值__变小__;环境改善,K值__增大__。“S”形增长模型中,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_先增加后降低__。种群数量达到__K/2__时,增长速率最快。6.__数学模型__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包括__数学公式__和__曲线图__两种表现形式。二、群落7.群落是同一时间聚集在一定区域中__各种生物种群__的集合,包括全部植物、__动物__、__微生物__(或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8.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群落的物种组成__。丰富度是指__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__。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__逐渐变得有优势__;原来占优势的物种也可能__逐渐失去优势__,甚至从群落中消失。__优势种__在群落中占据优势,决定群落内部的环境条件,影响其他种群的生存和生长。9.种间关系包括原始合作、__互利共生__、__种间竞争__、__捕食__和寄生等。食物网中的种间关系有__捕食和竞争__。10.群落具有季节性,由于__阳光、温度和水分__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如群落在春季和夏季的__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__不同、鸟类和动物的__迁徙__、动物的__冬眠和夏眠__。1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垂直结构__和__水平结构__。植物的分层主要与__光照强度__有关。除了光照,在陆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还有__温度__等条件,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则是__水分、无机盐__等。动物的分层主要与__食物、栖息场所__等有关。在水平方向上,由于__地形的变化__、土壤湿度和__盐碱度__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__镶嵌__分布。12.群落的空间结构可以减少竞争,提高生物群落对__自然资源__(光、空间等)的充分利用。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__生态位__,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__协同进化__的结果。13.__荒漠__生物群落植被极度稀疏,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__草原__生物群落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__森林__生物群落树木繁茂,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14.群落的演替包括__初生演替__和__次生演替__,演替的总趋势是__从简单到复杂__,群落的__物种数量__和群落的层次增多,对资源利用率更高。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__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__。三、生态系统15.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组成成分__和__营养结构__。16.生态系统的基石(主要成分)是__生产者__,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包括__生产者__和__消费者__两种成分。17.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能量流动__和__物质循环__的功能,还有__信息传递__的功能。18.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生产者固定的总太阳能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单向流动、逐级递减__。19.物质循环的对象是__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__,发生在__生物群落__和__无机环境__之间,具有__全球性__和__循环性__的特点。循环的范围是__生物圈__。20.碳在生物群落、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分别是__有机物__、__CO2__。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CO2__,大气中CO2的来源有__动植物的呼吸作用__、__分解者的分解作用__和__化石燃料的燃烧__,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__生产者的同化作用(或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__。21.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__。我国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减少__CO2__排放,另一方面大力__植树种草__,提高森林覆盖率。22.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积蓄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会沿着__食物链__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生物所占营养级越高,其体内这些物质的浓度越__高__。23.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__物理__信息、__化学__信息和行为信息。信息能调节__生物的种间关系__,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24.__能量__是物质循环的动力,__物质__是能量的载体,__信息传递__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三者__同时进行__,相互依存,__不可分割__,形成统一整体。25.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就是__生态平衡__。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__自身结构与功能__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26.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自我调节__能力,基础是__负反馈调节__。一般情况下,__营养结构__越复杂,__抵抗力__稳定性越强,__恢复力__稳定性越弱。四、环境保护27.生物多样性包括__遗传多样性__、__物种多样性__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具有直接价值、__间接__价值和__潜在__价值这三方面价值,主要有__就地保护__、__易地保护__两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28.生态足迹又叫__生态占用__,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__土地及水域的面积__。29.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__水资源__短缺、__臭氧层__破坏、土地荒漠化、__生物多样性__丧失以及环境污染等。30.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__自组织__、__自我调节__功能为基础,遵循着__整体__、__协调__、__循环__、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长句表达】1.(2022·全国乙卷)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__随机取样、样方大小一致、样方数量适宜__(答出3点即可)。2.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应注意的问题有:①标记重捕法中__标记物要合适__,不能__过于醒目__,不能__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__,__标记物不易脱落__,能维持一定时间。②标记重捕法中__两次捕捉期间种群数量要稳定__,即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__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__的现象。3.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总趋势是__先增加后降低__。原因是在开始时培养液中的__营养充足、空间充裕、条件适宜__,酵母菌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剧增;随着酵母菌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消耗、pH变化等,生存条件恶化,酵母菌__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下降__。4.“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__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__。若酵母菌过多,应__将吸取的培养液进行定量稀释后再计数__。5.群落分层的意义:提高群落__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__;植物分层为动物__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__。6.流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__,流入人工生态系统(如人工鱼塘)的总能量=__生产者固定的化学能__+__人工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__。7.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实现__对能量的多级利用__,从而__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__,如沼气工程。还能帮助人们合理地__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__,使能量__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__,如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8.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__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__。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__多__,食物网越__复杂__,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高考真题体验题组一种群1.(2023·新课标卷)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B.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D.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解析:在动物的栖息地布设若干台红外触发相机,恒温动物一靠近,就会触发相机自动拍摄照片或视频,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这些照片或视频,就能确定所调查动物的种群数量,故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也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A、C正确;采用红外相机法与标记重捕法相比,优点是不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产生干扰,操作简单、监测范围广,可长时间持续调查且获取的数据准确等,B正确;该技术通过视频或照片处理后,可统计调查区域内的成年个体或幼年个体占比及数量,D错误。2.(多选)(2023·山东卷)某种动物的种群具有阿利效应,该动物的种群初始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种群增长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增加的个体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A.初始密度介于0~a时,种群数量最终会降为0B.初始密度介于a~c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将种群保持在初始密度c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捕获量D.若自然状态下该动物种群雌雄数量相等,人为提高雄性占比会使b点左移解析:初始密度介于0~a时,种群增长速率小于0,种群数量最终会降为0,A正确;初始密度介于a~c时,应分两段来分析,在种群数量小于b时,其死亡率大于出生率,当种群数量大于b时,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表现为种群数量上升,B错误;将种群保持在初始密度c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在种群密度高于c时进行捕获并将种群数量保留在c,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捕获量,C正确;若人为提高雄性占比,则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性别比例失调,不利于种群密度增加,使种群增长速率减小,此时需要更大的种群密度来使种群增长速率维持在0,即b点右移,D错误。3.(2023·湖南卷)濒危植物云南红豆杉(以下称红豆杉)是喜阳、喜湿高大乔木,郁闭度对其生长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员对某区域无人为干扰生境和人为干扰生境的红豆杉野生种群开展了调查研究。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人为干扰使部分上层乔木遭破坏,但尚余主要上层乔木,保持原有生境特点。无人为干扰生境下红豆杉野生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红豆杉野生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最合适的是__400__(选填“1”“20”或“400”)m2,理由是__红豆杉属于高大乔木,且是濒危植物__。由图可知,无人为干扰生境中红豆杉种群年龄结构类型为__增长型__。(2)调查发现,人为干扰生境中,树龄≤5年幼苗的比例低于无人为干扰生境,可能的原因是__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人为干扰使部分上层乔木遭破坏,导致郁闭度下降,光照过强,土壤湿度下降,不利于幼苗的生长__。分析表明,人为干扰生境中6~25年树龄红豆杉的比例比无人为干扰生境高11%,可能的原因是__人为干扰生境下6~25年树龄的个体获得更多的阳光,有利于其生长__。选择性采伐与红豆杉生态位重叠度__高__(选填“高”或“低”)的部分植物,有利于红豆杉野生种群的自然更新。(3)关于红豆杉种群动态变化及保护的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①③④__。①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会改变红豆杉林的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速度②在无人为干扰生境中播撒红豆杉种子将提高6~25年树龄植株的比例③气温、干旱和火灾是影响红豆杉种群密度的非密度制约因素④气候变湿润后可改变红豆杉的种群结构并增加种群数量⑤保护红豆杉野生种群最有效的措施是人工繁育解析:(1)由题意可知,红豆杉属于乔木,又是濒危植物,数量少,需要较大的样方面积,因此调查红豆杉野生种群密度时,最合适的样方面积是400m2。分析柱形图可知,树龄0~5年的个体数量最多,因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2)郁闭度是指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由题意可知,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人为干扰使部分上层乔木遭破坏,导致郁闭度下降,光照过强,土壤湿度下降,不利于幼苗的生长。人为干扰生境中6~25年树龄红豆杉的比例比无人为干扰生境中高,可能是因为人为干扰生境下6~25年树龄的个体能获得更多的阳光,有利于其生长。若要有利于红豆杉野生种群的自然更新,应选择性采伐与红豆杉生态位重叠度高的部分植物,从而减少竞争。(3)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人类活动会改变红豆杉林的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速度,①正确;在无人为干扰生境中播撒红豆杉种子将提高0~5年树龄植株比例,②错误;气温、干旱和火灾等自然因素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③正确;由题意可知,红豆杉是喜阳、喜湿高大乔木,气候变湿润后可改变红豆杉的种群结构并增加种群数量,④正确;保护红豆杉野生种群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⑤错误。题组二群落4.(2023·湖南卷)“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菜籽油是主要的食用油之一,秸秆和菜籽饼可作为肥料还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油菜花通过物理、化学信息吸引蜂蝶B.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C.蜂蝶与油菜的种间关系属于互利共生D.秸秆和菜籽饼还田后可提高土壤物种丰富度解析:油菜花可以通过花的颜色(物理信息)和香味(化学信息)吸引蜂蝶,A正确;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B正确;蜂蝶与油菜的种间关系属于原始合作,C错误;秸秆和菜籽饼可以为土壤中的小动物和微生物提供有机物,故二者还田后可以提高土壤物种丰富度,D正确。5.(2023·山东卷)研究群落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时,不仅要统计物种数,还要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可用相对多度表示。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该群落演替与在火山岩上进行的群落演替相比,除了演替起点的不同,区别还在于该群落演替类型__群落演替速度快,经历阶段相对较少,趋向恢复原来群落__。(答出2点区别即可)(2)在研究该群落植物类群丰富度的过程中,统计丙的相对数量采用了记名计算法。根据记名计算法适用对象的特点分析,丙的特点是__体积大、数量少__。(3)据图分析,第30年至第50年乙种群密度的变化是__不能确定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能确定”),原因是__群落中该时间段植物个体总数变化未知,不能确定乙的种群密度变化__。(4)该农田退耕前后的变化,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__影响生物群落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__。解析:(1)该群落演替与在火山岩上进行的群落演替相比,除了演替起点的不同,区别还在于群落演替速度快,经历阶段相对较少,趋向恢复原来群落。(2)在研究该群落植物类群丰富度的过程中,统计丙的相对数量采用了记名计算法。根据记名计算法适用对象的特点分析,丙的特点是体积大、数量少。(3)据图分析,第30年至第50年乙种群密度的变化不能确定,原因是群落中该时间段植物个体总数变化未知,不能确定乙的种群密度变化。(4)该农田退耕前后的变化,与退耕之前有明显区别,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生物群落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题组三生态系统6.(2023·全国乙卷)农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属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1)某农田生态系统中有玉米、蛇、蝗虫、野兔、青蛙和鹰等生物,请从中选择生物,写出一条具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玉米→蝗虫→青蛙→蛇→鹰__。(2)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请从负反馈调节的角度分析,森林中害虫种群数量没有不断增加的原因是__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其天敌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被捕食增多,则害虫种群的增长受到抑制__。(3)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来看,一般来说,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农田生态系统,原因是__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食物网(营养结构)复杂__。解析:(1)食物链是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建立起来的营养结构,通常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捕食的最高营养级,故农田生态系统中有玉米、蛇、蝗虫、野兔、青蛙和鹰等生物,可建立起的具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可表示为:玉米→蝗虫→青蛙→蛇→鹰。(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从负反馈调节的角度来说,森林中害虫种群数量没有不断增加的原因是: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多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加强对害虫的捕食,则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害虫数量不会不断增加。(3)一般而言,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食物网(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高。题组四生态环境的保护7.(2023·辽宁卷)磷(P)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湖水中P会随生物遗体残骸、排泄物等沉入底泥。当遇到风浪扰动时,浅水型湖泊底泥中的P会进入上层水体而被生物重新利用;深水型湖泊因水体过深,底泥中的P无法被风浪扰动进入上层水体。若仅考虑P循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水中P沿食物链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顶端B.定期清除底泥对减缓两种类型湖泊富营养化具有同等效果C.减少外源P的输入是控制深水型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措施D.相同条件下,浅水型湖泊比深水型湖泊更易发生富营养化解析:P参与磷循环,一些含磷物质不在体内积累,且磷可以被生物再次利用,A错误;结合题干“当遇到风浪扰动时,浅水型湖泊底泥中的P会进入上层水体而被生物重新利用;深水型湖泊因水体过深,底泥中的P无法被风浪扰动进入上层水体”可知,定期清除底泥对减缓浅水型湖泊富营养化具有较好的效果,对减缓深水型湖泊富营养化效果不大,B错误;减少外源P的输入是控制浅水型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措施,C错误;当遇到风浪扰动时,浅水型湖泊底泥中的P会进入上层水体而被生物重新利用,深水型湖泊因水体过深,底泥中的P无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矿泉水经销商品牌推广及销售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货车司机安全教育与劳动合同
- 2025年度餐饮服务人员综合能力提升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公共场所装修安全管理合同
- 2025年度自媒体合伙人合同版:新媒体平台内容合作与收益分成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通勤班车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高科技企业核心技术人员聘用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河道采砂项目安全生产监管与服务委托合同
- 2025年度私人车辆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精明购物家庭日常开支节省技巧
- 城市基础设施修缮工程的重点与应对措施
- GB 12710-2024焦化安全规范
- 【牛客网】2024秋季校园招聘白皮书
- 2024-2025银行对公业务场景金融创新报告
- 2025届郑州市高三一诊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下税收征管问题研究》
- 肿瘤中医治疗及调养
- 组长竞选课件教学课件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辽宁A卷)及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 术后肺炎预防和控制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