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1717页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陈书•后主纪》载,589年,陈后主的军队战败,“城内文武百司皆遁出……及夜,(后主)为隋军所持”,该记载可用来说明隋朝(

)A.统一全国的过程 B.炀帝穷兵黩武C.发展经济的措施 D.农民起义频发2.隋唐时期,位于淮水沿岸的泗州、楚州(如下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日益繁华,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这些城市的发展得益于(

)A.政治中心确立 B.大运河的修建 C.市舶司的设置 D.白银普遍流通3.贞观元年,某宫禁监门校尉因未发觉长孙无忌佩刀入宫而被判处死刑,长孙无忌则被判罚铜20斤。大臣戴胄认为这样判决有违公平,并反复劝说太宗改变判决结果。最终,太宗听从建议,免除了监门校尉的死罪。这一事件的处理体现出唐太宗(

)A.以史为鉴 B.勤于理政 C.虚怀纳谏 D.居安思危4.有关唐朝的史事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史事结论①唐朝统治者鉴于隋炀帝“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以自奉”,认为一个政权过分暴虐,就会被人民推翻。唐初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②唐太宗为解决耕畜不足,与突厥等开展贸易,换取大量牛马用于耕田。增加劳动生产力③唐太宗把各地都督、刺史的姓名写在宫内屏风上,随时记其功过,以备奖惩。首创科举制选任地方官吏④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诗史互鉴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诗句能帮我们了解唐玄宗统治下盛世气象的是(

)A.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6.756年,唐玄宗听闻潼关陷落,仓皇西走,行至马嵬坡时,杀杨国忠并赐死杨贵妃平息兵士愤怒,最后进入成都避难。导致唐玄宗“巡幸”蜀地的是(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靖难之役7.下图为中国古代历史时序示意图(局部),其中①处应为(

)A.魏晋南北朝 B.五代十国 C.明朝 D.清朝8.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巨大,财政入不敷出,在1065年财政亏空竟达1572万贯。为实现富国强兵,宋神宗(

)A.设置副宰相分割宰相的权力 B.在地方各州府设置通判C.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统兵权 D.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9.以下连环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③①④②10.下图为女真进士题名碑(局部)。碑文字体方正,是女真政权仿照汉字革新的一种文字。该题名碑可用来研究(

)A.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 B.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C.民族政权间文化交流 D.元昊创制了西夏文字11.1141年,宋高宗遣使与北方某民族政权订立盟书,约定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此后南宋每年供奉岁币,并“谨守臣节”。材料中的“北方某民族政权”指的是(

)A.辽 B.西夏 C.金 D.蒙古汗国12.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宋代经济的发展。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①视频:《推广种植占城稻》

②地图:《宋代海外贸易图》③绘画:《清明上河图》

④书籍:《红楼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宋代,人们发现“以磁石磨针锋”能将钢针人工磁化,与这一发现相关的是(

)A.火药用于军事 B.造船时安装指南针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造纸术传播到西方14.下面材料是我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这位历史人物是(

)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建立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组建护卫军,创制蒙古文字率领军队进攻西夏A.完颜阿骨打 B.铁木真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15.观察示意图,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A.完善三省六部制度 B.在地方推行行省制C.派节度使镇守边地 D.设军机处强化君权16.明代学者黄宗羲评论明代科举制度,认为举子们追求应试的学问,“心思耳目,俱用于揣摩剿袭之中”,而有关兵、农、礼乐及“切于民生日用”的实用书籍,却“荡为荒烟野草”。黄宗羲的评论旨在(

)A.揭露八股取士的弊端 B.强调中央对地方加强管理C.呼吁政府刊刻实用书籍 D.要求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17.“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到于今,遗饼纪征东,民怀切。”郁达夫的这首《满江红·三百年来》称颂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18.下图是历史学习小组策划“明清科技展”时找到的“提花机”图,该图片可能出自(

)A.《大唐西域记》 B.《资治通鉴》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19.明朝末年,陕西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当地百姓“剥树皮以为食……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而地方官员却依然严征苛捐杂税。于是侥幸活下来的百姓“转相为盗”。这一材料反映明末(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府机构瘫痪C.边防危机四起 D.大臣结党营私20.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场战争(

)A.开辟了通向印度洋的新航线 B.加强了西域的管理C.防御了北方蒙古贵族的袭扰 D.打败了荷兰殖民者21.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可填(

)A.设置宣政院 B.设置伊犁将军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设置驻藏大臣22.下图为乾隆三十三年云南布政使司颁发给农民沙立目的开荒执照,该执照记录了沙立目开垦荒地的边界“四至”,以及政府对这块土地免除赋税的承诺。这一文物可用来说明清代(

)A.鼓励边远地区的开发 B.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C.实行文化专制的统治 D.加强交通系统的建设23.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主题是(

)唐开元通宝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明《南都繁会图》清《盛世滋生图》A.建筑风格的演变 B.古代商业的发展C.冶金水平的提升 D.对外交往的深入24.下列选项中,对明清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概括准确的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二、综合题2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材料一

以下是反映我国历史上民族交往、交流的一组材料。①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彩绘骑马戴帷帽仕女泥俑》,出土于唐代墓葬,其所戴帷帽本是一种少数民族帽饰,类似现在的风帽,后从西域传到中原,深受贵族妇女的喜爱。②中国长城博物馆的现代绘画《茶马互市图》(局部),呈现了我国古代北部和西北部少数民族,在长城沿线用马匹及畜产品与汉族人民换取茶叶、铁器等生产生活用品的场景。③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蒙古族腰刀,是1771年土尔扈特部领袖渥巴锡觐见乾隆皇帝时敬献的礼物。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行为深深触动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拨给他们大量物资,助其重建部落。(1)以上材料中,属于实物史料的是(填写序号,多写、错写不得分)(2)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表格。材料材料关键信息得出观点归纳主题①唐朝中原妇女佩戴来自西域的帷帽服饰文化上中原受西域影响D.②A.B.③C.情感上的相互认同材料二

宋朝在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由朝廷派官员专掌贸易。宋人认为,每年虽然输出岁币“银绢五十万两之数”,但是“以我所不急,易彼所珍藏,岁相乘除,所失无几”。榷场贸易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民间贸易也随之发展。马匹、粮食、图书以及用于火药生产的硫黄、硝石等通过民间贸易,源源不断地流入对方境内。中国多民族共同体在形成的过程中,逐步摆脱了狭隘的民族观,培育出多民族之间血肉联系的共同体观念即中华民族观。——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社会经济卷》(3)依据材料二,指出榷场贸易的影响。材料三

建成于1792年的避暑山庄地处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过渡地带,是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山庄西北多山、东南多水,地形犹如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园林融南秀北雄为一体,既有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也有茫茫草原的辽阔无边,还有沟壑纵横的绵绵山峦。1780年建成的外八庙环列着避暑山庄,以山庄为中心,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孙继新《历史文化的宝库民族团结的丰碑——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略记》(4)依据材料三,概括避暑山庄的特点。26.舌尖上的历史材料一

北宋东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最盛时在百万以上。在东京,高档的酒店共有七十二家,号“七十二正店”;中型店铺也能凭独当一面的美食招徕顾客,如曹婆肉饼、薛家羊饭、梅家鹅鸭等;若觉囊中羞涩,还可去一些“专卖家常”小店,食用粉羹、鱼面等大众快餐。在汴梁、临安若是想置办宴席,也有“四司六局”可选,包括专掌布置打扫事项的“帐设司”,专掌切配烹调的“厨司”,专掌送菜及清洗盘碗的“台盘司”,专掌送迎招待的“茶酒司”,掌管醒酒药的“香药局”,这种一条龙服务,就是如今请客吃饭也鲜有这般完善。——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古人这样过日子》材料二

康熙帝认为“农事实为国之本”,并亲自在西郊御苑内培育“京西稻”。御稻培育成功后,康熙帝令大臣于河北承德、江南等地尝试推广种植,还招募江苏、浙江的优秀稻农传授种植技艺。乾隆年间,扩建昆明湖及开挖高水湖等,使玉泉山一带京西稻田的灌溉用水更加充沛。京西稻因“粒长而味腴,四月插秧,六月可熟”得到人们的喜爱,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摘编自张豪等《世界遗产视野中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路径——以京西稻为例)(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都城饮食行业繁荣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2)依据材料二,概括康乾时期京西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27.交通交流,促进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高祖武德六年,在隋时来中国留学的日本学问僧惠齐,医师惠日等返日,他们向日本天皇“奏闻曰: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在他们建议下,日本在200余年里共派出遣唐使12次。——摘自王晓秋主编《中日文明交流大系·历史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唐朝遣唐使来华的目的和影响。材料二从此汗八里城(元大都)首途,通达不少州郡,此道通某州,彼道通别州……经行其所取之道时行二十五哩,使臣即见有驿、其名曰站赤。每驿有一宽大而富丽之邸,使臣居宿于此……此种驿站备马,每站有多至四百匹者……特供大汗使臣之用,驿邸逾万所……其事之奇,其价之巨,非笔墨所能形容者也。——《马可·波罗游记》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史·地理志》(2)《元史·地理志》中对驿站的描述,与《马可·波罗游记》中的相关记载能起到______作用。(A.证实;B.证伪。填写选项即可,填错、多填不得分)。结合所学,分析元代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作用。材料三

明朝时,为商人服务的交通、经商指南一类的书籍纷纷刊行。安徽商人黄汴青年时随父外出经商,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编著的《一统路程图记》,对全国各地道路的起讫分合、距离、水陆驿站名称详细介绍,成书后一再重印,广为流传。下为《一统路程图记》的部分摘录:卷目内容摘要(译文)卷一“北京至陕西四川路”目从顺天府出发,行四十里到卢沟河,三十里到良乡县……可达陕西布政司管辖的西安府卷三“成都西南至会川卫路”目建昌一地盛产质量较好的杉枋板(注:一种建材)卷六“扬州府至山西平阳府路”目清化以西没有强盗,夜间也可以赶路卷七“大江上水由洞庭湖东路至云贵”目南京上新河商人聚集……卖柴炭和木材的商人在这里缴纳商税——摘编自吴晓萍《徽商的途程观念》等(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一统路程图记》内容和成书的时代背景两个角度,谈谈你对该书能够广为流传的认识。

参考答案:1.A【详解】由材料“589年,陈后主的军队战败”“城内文武百司皆遁出……及夜,(后主)为隋军所持”可知,该记载可用来说明隋朝统一全国的过程。结合所学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隋炀帝穷兵黩武,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发展经济的措施和农民起义,排除CD项。故选A项。2.B【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泗州位于通济渠沿岸,楚州位于邗沟沿岸,随着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运河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B项正确;这些城市不是政治中心,排除A项;市舶司是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与运河沿岸城镇的发展无关,排除C项;白银作为货币普遍流通是在明朝中期,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C【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太宗听从建议”可知,接受他人意见,这体现的是虚怀纳谏,C项正确;吸取隋朝灭亡教训是以史为鉴,励精图治体现的是勤于理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的是居安思危,ABD项。故选C项。4.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唐朝统治者鉴于隋炀帝“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以自奉”,认为一个政权过分暴虐,就会被人民推翻,因此唐初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②唐太宗为解决耕畜不足,与突厥等开展贸易,换取大量牛马用于耕田,因此增加劳动生产力;④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因此扩大统治基础。可知有关唐朝的史事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①②④,B项正确;③首创科举制,是隋炀帝,而不是唐太宗,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5.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了唐玄宗统治下盛世气象。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C项正确;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反映的是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排除A项;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反映的是南宋的陆游渴望收复失地,排除B项;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反映的是黄巢起义,排除D项。故选C项。6.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玄宗后期,发生安史之乱,唐玄宗听闻潼关陷落,仓皇西走,行至马嵬坡时,杀杨国忠并赐死杨贵妃平息兵士愤怒,最后进入成都避难,A项正确;藩镇割据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黄巢起义进一步瓦解了唐朝统治,靖难之役发生在明朝,排除BCD项。故选A项。7.B【详解】由图中①处为907——979年可知,①处对应的朝代是五代十国时期。结合所学可知,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北方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B项正确;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排除A项;明朝1368年建立,排除C项;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排除D项。故选B项。8.D【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巨大,财政入不敷出,在1065年财政亏空竟达1572万贯。”可知,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巨大,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严重,为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D项正确;设置副宰相分割宰相的权力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排除A项;地方各州府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力,加强皇权,排除B项;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统兵权,皇帝牢牢控制军队,排除C项。故选D项。9.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960年陈桥兵变北宋建立,1005年发生澶渊之盟,1127年金灭亡北宋,南宋建立,岳飞等在对金作战中建立了功勋,明朝末年,发生李自成起义,最终推翻明朝,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10.C【详解】由题干“女真进士题名碑”“碑文字体方正,是女真政权仿照汉字革新的一种文字”可知,女真政权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该题名碑可用来研究民族政权间文化交流,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和丝绸之路,排除AB项;题干描述的是女真族和元昊创立的西夏政权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C【详解】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C项正确;1125年,辽被金灭亡,排除A项;西夏在我国西北地区,排除B项;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排除D项。故选C项。12.A【详解】两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宋代海外贸易图》反映了宋代海外贸易的盛况;《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的繁华景象,A项正确;《红楼梦》是清朝文学家曹雪芹的代表作,与宋朝无关,排除含有④的BCD。故选A项。13.B【详解】根据材料“宋代,人们发现“以磁石磨针锋”能将钢针人工磁化,”可知,人们根据这一发现制成罗盘,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B项正确;本题没有涉及火药用于军事,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活字印刷术的相关史实,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造纸术传播到西方,排除D项。故选B项。14.B【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建立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组建护卫军,创制蒙古文字,随后率领军队进攻西夏,B项正确;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建立清,排除ACD项。故选B项。15.B【详解】根据题干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行省”的出现和制度化,属于元朝地方行政体制的一个巨大而显著的变化,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项正确;唐朝时完善三省六部制度,排除A项;唐朝时派节度使镇守边地,排除C项;清朝时设军机处强化君权,排除D项。故选B项。16.A【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心思耳目揣摩剿袭之中——民生日用荡为荒烟野草”可知,这是说,明朝科举制让知识分子的注意力集中在四书五经,而民生与经济发展则是不重要的,这体现出,八股取士的弊端,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科举制,不是说行政体制,排除B项;黄宗羲是在说科举的利弊,不是说呼吁政府刊刻实用书籍,排除C项;材料是说科举制,不是说知识分子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17.C【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拔剑光寒倭寇胆”可知,这是说,明朝时,倭寇严重,戚继光抗倭胜利,保卫了人民利益,C项正确;玄奘西行加强了中印文化交流,鉴真东加强了中日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提高了明朝的国威,排除ABD项。故选C项。18.C【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包括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盐、制糖、制陶、榨油、造纸、冶铸、兵器、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观察题干图片“提花机图”可知,该图片可能出自《天工开物》,C项正确;《大唐西域记》是玄奘晚年的时候,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的,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士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排除A项;《资治通鉴》是北宋的司马光主持编写的史学著作,排除B项;《本草纲目》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医药学著作,与题干“提花机图”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9.A【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地方官员却依然严征苛捐杂税。于是侥幸活下来的百姓“转相为盗”可知,这是说,自然灾害,百姓已经无以为生,官府又苛捐杂税,百姓转相为盗,这体现出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已经在准备中,A项正确;材料是说百姓的艰难生活,不能体现政府机构瘫痪,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百姓无以为生,不能体现边防危机、大臣结党,排除CD项。故选A项。20.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D项正确;郑和下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排除A项;题干和西域无关,排除B项;防御了北方蒙古贵族的南扰,不符合题干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21.D【详解】由题干图示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①处是清朝对西南地区的管辖。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D项正确;设置宣政院是元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排除A项;设置伊犁将军和平定噶尔丹叛乱都是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排除BC项。故选D项。22.A【详解】由题干“该执照记录了沙立目开垦荒地的边界‘四至’,以及政府对这块土地免除赋税的承诺。”可知,这一文物可用来说明清代鼓励边远地区的开发。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闭关锁国、文化专制和交通系统的建设,排除BCD项。故选A项。23.B【详解】唐开元通宝是唐朝的货币,北宋纸币铜版拓片说明北宋出现纸币,纸币出现是商业繁荣的结果;明《南都繁会图》、清《盛世滋生图》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商业繁荣,B项正确;“唐开元通宝”与建筑无关,排除A项;“北宋纸币铜版拓片”与冶金无关,排除C项;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古代商业的发展,没有涉及对外交往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24.D【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长河里一个重要阶段,其典型的历史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士主权完整,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D项正确;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A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B项;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25.(1)①、③。(2)材料材料关键信息得出观点归纳主题①DD.民族交融②A.长城沿线汉与少数民族间茶马互市B.民族经贸往来③C.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乾隆皇帝助其重建部落(3)弥补了宋朝岁币的财政支出;推动了辽宋民间贸易的发展;促进辽宋间经济(物资)交流、文化交流(宋代先进科技传播);有助于中华民族观的形成。(4)选址上,地处农耕和游牧文化过渡地带;景观上,是中国自然地理和自然景观的缩影;布局上,外八庙以避暑山庄为中心,呈现出众星拱月的布局;体现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理念。【详解】(1)填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物史料指各类文物、古迹、遗址遗物、碑刻、近代的旧照片等,由于该类史料不受阶级和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其在史料中价值最高,属于实物史料的是①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彩绘骑马戴帷帽仕女泥俑》、③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蒙古族腰刀。(2)A:根据材料“马中国长城博物馆的现代绘画《茶马互市图》(局部),呈现了我国古代北部和西北部少数民族,在长城沿线用马匹及畜产品与汉族人民换取茶叶、铁器等生产生活用品的场景”可得出,关键信息是长城沿线汉与少数民族间茶马互市。B: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长城沿线汉与少数民族间茶马互市”可得出观点“民族经贸往来”。C:根据材料“马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行为深深触动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拨给他们大量物资,助其重建部落”可得出,关键信息是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乾隆皇帝助其重建部落。D:根据信息“服饰文化上中原受西域影响”“民族经贸往来”“情感上的相互认同”可得出,主题是民族交融。(3)影响:根据材料“宋朝在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由朝廷派官员专掌贸易。宋人认为,每年虽然输出岁币‘银绢五十万两之数’,但是‘以我所不急,易彼所珍藏,岁相乘除,所失无几’。”可得出,榷场贸易的影响是弥补了宋朝岁币的财政支出;根据材料“榷场贸易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民间贸易也随之发展”可得出,榷场贸易的影响是推动了辽宋民间贸易的发展;促进辽宋间经济(物资)交流、文化交流(宋代先进科技传播);根据材料“中国多民族共同体在形成的过程中,逐步摆脱了狭隘的民族观,培育出多民族之间血肉联系的共同体观念即中华民族观”可得出,榷场贸易的影响是有助于中华民族观的形成。(4)特点:根据材料“建成于1792年的避暑山庄地处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过渡地带,是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可得出,避暑山庄的特点是选址上,地处农耕和游牧文化过渡地带;根据材料“山庄西北多山、东南多水,地形犹如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可得出,避暑山庄的特点是景观上,是中国自然地理和自然景观的缩影;根据材料“1780年建成的外八庙环列着避暑山庄,以山庄为中心,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可得出,避暑山庄的特点是布局上,外八庙以避暑山庄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