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_第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_第2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_第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_第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第二节人口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约占世界人口的1/52010年人口普查各省数据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约为13.40亿。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成一列,能围绕地球赤道40多圈。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只有我国人口的一半。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一般用人口密度来表示。想一想: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25岁结婚生孩子,100年有几代人?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成一列,能围绕地球赤道40多圈。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数约为()会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有何差别?30亿B.13.不过,人口向西部地区的迁移,也应当考虑到自然条件和环境容量的问题,因为西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沙漠,耕地少,气候干旱,粮食产量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不适宜不适宜大量移民,应适量的迁移。A.我国人口数量多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对比两图,你能够发现什么问题?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开发较早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3.902.900.88对比两图,你能够发现什么问题?我国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善于发现中国人口增长示意1、读图找出: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的人口总数是多少?13.40亿2、观察人口增长曲线图,你能说出我国的人口增长的高峰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吗?分析原因?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3、观察人口增长曲线图,你会发现1980年以后人口增长明显减慢,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人越多越好吗?请同学们结合实际生活和课本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然后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2)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5465亿千克,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9562亿元。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如果有机会让你选择一处居住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东部沿海: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一般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A.我国人口数量多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我国可以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从而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更合理地利用人才资源。请计算江苏省和青海省的人口密度,体你会选择哪边?并且说明选择理由。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人越多越好吗?请同学们结合实际生活和课本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然后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不过,人口向西部地区的迁移,也应当考虑到自然条件和环境容量的问题,因为西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沙漠,耕地少,气候干旱,粮食产量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不适宜不适宜大量移民,应适量的迁移。充足的劳动力广大的消费市场国防兵源正方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反方交通拥挤就业困难饥饿贫困住房条件差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想一想: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25岁结婚生孩子,100年有几代人?5代人4代人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几代人?一代人20岁结婚生孩子,100年有几代人?认识少生的作用(1)估算在不实行计划生育条件下,2010年我国的人口数量。与实际人口数相比,算一算少生了多少人。17.5亿13.40亿4.1亿4.1亿(2)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5465亿千克,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9562亿元。算一算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教育经费,填入表1.3,并谈谈感想。312.291117.83407.841459,85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可提高人均粮食产量和教育经费,改善居民的生活和教育。人口老龄化

下面是一位记者和一个放牛娃的对话。

记者问:“你为什么放牛啊?”

娃娃答:“为了攒钱呗!”

记者又问:“那攒钱干嘛呀?”

娃娃说:“为了讨老婆。”

记者继续问:“为什么要讨老婆呢?”

娃娃又答道:“为了生娃!”

记者追问着:“为什么要生娃呢?”

娃娃思考了几秒,说“为了放牛啊!”放牛娃的故事人口密度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2)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5465亿千克,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9562亿元。如果有机会让你选择一处居住地,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东部沿海: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数约为()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几代人?如果有机会让你选择一处居住地,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下面是一位记者和一个放牛娃的对话。25岁结婚生孩子,100年有几代人?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我国可以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从而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更合理地利用人才资源。1、读图找出: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的人口总数是多少?西藏的学生广东的学生人口分布不均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千米2,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千米2)的3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该地区面积(平方千米)某地区人口数(人)=

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一般用人口密度来表示。我们把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叫做人口密度。

计算公式:人口密度

请计算江苏省和青海省的人口密度,体会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有何差别?算密度找差异面积:10万人口:560万人口:7900万面积:72万=790=8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黑河腾冲胡焕庸线东南部地区

面积:43%

人口:94%西北部地区:

面积:57%,

人口:6%人口地理界线

如果有机会让你选择一处居住地,

你会选择哪边?并且说明选择理由。搬家啦!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我国年平均降水量图东部沿海: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西部内陆:地势高峻,沙漠广布;降水稀少;交通不便,资源少中国铁路营业线示意图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图社会经济条件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开发较早西部内陆:经济落后,人口较少,开发较迟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应采取措施促使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西部大部分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宜大量移民,应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对于下面的不同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寻出路谋发展

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我国可以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从而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更合理地利用人才资源。不过,人口向西部地区的迁移,也应当考虑到自然条件和环境容量的问题,因为西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沙漠,耕地少,气候干旱,粮食产量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不适宜不适宜大量移民,应适量的迁移。众多的人口世界上人口

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13.40亿(2010)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增长特点: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西部内陆:经济落后,人口较少,开发较迟东部沿海: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6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全面实施二胎政策,该政策有利于()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A.拉萨B.哈尔滨下面是一位记者和一个放牛娃的对话。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你会选择哪边?并且说明选择理由。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一般用人口密度来表示。A.我国人口数量多如果有机会让你选择一处居住地,如果有机会让你选择一处居住地,1.

“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就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这句话说明(

)A.我国人口数量多

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C.我国人口增长快

D.我国经济发展快

A2.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数约为()A.14.30亿B.13.40亿C.7.6亿D.5.8亿B3.

2016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