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概论第次课课件_第1页
农业概论第次课课件_第2页
农业概论第次课课件_第3页
农业概论第次课课件_第4页
农业概论第次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概论第次课课件第十章农业科学体系

第一节农业科学体系

第二节农业基础学科第三节农学第四节动物科学学科第五节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第六节农业工程学科第七节农业社会学科第八节农业综合学科77第一节农业科学体系

76一、农业科学体系基本概念与学科划分㈠基本概念农业科学:是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逐步向农业领域渗透、移植和交融的结果。75科学体系:是指由各相互联系的学科,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组成的整套知识系统。农业科学体系:是由农业基础理论科学、农业技术科学、农业应用科学和农业社会科学构成的农业科学知识系统。74这个体系的各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农业基础理论科学农业应用科学农业技术科学农业社会科学73任何一个科学体系都是经过分化和统一的过程后形成的,农业科学体系也不例外。农业科学体系形成的两个阶段:分化期和统一期。72分化期——始于17世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大分化时期。简单的农业科学分化出农业化学和农业生物学等,农业化学又分化出土壤学、肥料学、农药学等,农业生物学分化出微生物学、昆虫学、生理学、营养学、遗传育种学等。统一期——各分支学科互相联结,形成新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如农业管理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业经济科学等。在分化和统一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农业科学体系。71㈡学科划分农业科学体系包含了众多的学科群,涉及生物科学、技术科学、环境科学和经济科学四大领域。农业科学体系中学科的划分有多种方法。本章按照学科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划分将之划分为农业基础理论科学、农业技术科学、农业社会科学、农业综合科学等四大类,各类都包括若干学科。70二、我国农业科学体系及其发展第一阶段——古代——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曾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农业科学发展很早,秦汉时期即已形成了传统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后来又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补充丰富和完善。并留下了大量关于农业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文字记载:从公元前3世纪到清朝末代,各类农书达519种之多(《中国农学书录》1957年第一版)。这些农书内容丰富,记载了我国人民种植作物、选育良种和饲养畜禽等方面的经验。69第二阶段——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停滞不前。19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农业开始由手工劳动向机械作业过渡,农业科学由依赖经验向理论指导发展,近代农业科学开始形成;而我国当时的满清政府腐朽没落,且正处于鸦片战争之后,农业生产每况愈下,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也因之停滞不前。68第三阶段——19世纪初~新中国成立——逐步推进近代农业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清政府与国民政府对于近代农业科学形成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如清政府的京师大学堂与直属农事试验场,国民政府的中央农业实验所、中央畜牧实验所、中央林业实验所、中央水产实验所等。67第四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代)——我国已基本形成包括遗传育种、耕作栽培、土壤肥料、农田水利、植物保护、畜牧兽医、农业气象、农业经济、农业机械等学科为主体的近代农业科学体系。66措施——①大学院、系调整(1952年):将原设在综合大学内的农学院和农业科、系分出来,集中成为分布各地的单科性农学院,林业、农机、水利等科、系大多另设独立学院。②中国农业科学院机构改革:分别按学科专业设立了两类研究机构,一类是基础性研究所,如作物栽培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等研究所;另一类是专业性研究所,如水稻、棉花、油料研究所等。65第五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农业生产与农业科学蓬勃发展,农业科学体系结构不断发展变化,总趋势是学科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64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可以反映农业科学体系结构的变化——1990年以前,高等农业院校数目和院校中专业设置数目也有较快速度的发展。仅1982~1987年,高等农业院校数目从59所增加到67所,专业总数由486个发展到777个;1990年以后,随着全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调整院校数目,拓宽专业口径,许多农业院校合并入综合性大学,过去较多较细的专业设置也改为向一、二级学科综合,专业数目减少了1/4至1/3;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二级学科专业又迅速增加。6321世纪初是我国由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向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转变的过渡时期,我国农业科学体系发展和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不断更新传统学科、积极发展新兴学科,加快促进综合学科。问题在于——目前我国农业科学体系中,中、低层次学科分化速度较快,而学科综合速度较慢,特别是农业基础学科薄弱。62第二节农业基础学科61一、农业基础学科基本概念及作用㈠基本概念农业基础学科:是指农业基础科学中的分支学科,包括农业数学、农业物理、农业生物化学、农业植物学和微生物学、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生态学与农业气象学等。60㈡作用农业基础学科为发展农业技术提供基本理论、原理和实验方法,是发展农业技术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基础。农业基础学科对于深层次地认识农业生物的本质,建立和保护优质农业自然环境,保持农业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9二、农业基础学科的主要内容㈠农业数学农业数学是运用数学理论、原理与技术研究和解决农业生物和农村社会问题的科学。农业数学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记录、描述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运用数学模型表达某个过程,如生态过程、病虫害消灭过程、农林经济发展过程等。58㈡农业物理学农业物理学是运用物理学理论、原理与技术研究和解决农业生物和环境问题的科学。农业物理运用光、电、力、声、热以及核辐射等物理理论与技术,在创造和选育农业生物新品种制造和改进农业机械(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机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辐射育种——航天育种——水稻Ⅱ优航1号,试验区平均头季>12t/hm2,再生季>7.8t/hm2,两季>20t/hm2;最高头季14.58t/hm2,再生季8.74t/hm2,创造了再生稻高产纪录。57㈢农业生物化学农业生物化学是运用生物化学理论、原理与技术研究和解决农业生物与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生物的化学组成和化学过程,农业生物高分子结构与功能,农业生物体内生化反应、物质运转、能量转移及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等。56㈣农业植物学农业植物学是研究与农业有关的植物学问题的一门科学。以农业植物为对象,研究其内部生命活动规律、组织结构、经济价值和栽培技术。55㈤农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是研究农业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主要有:农业微生物的形态、分类、遗传变异、生理生化过程及其受环境的影响等。农业微生物学的目标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改造和消灭有害微生物。54㈥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农业生物体系和工程原理生产生物制品和创造新物种的技术性学科。包括四个领域——基因工程:按照人类意志,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将人工重组或克隆获得的基因引入适当的受体进行复制和表达,改造受体的遗传性状或创造全新的动植物种类或品种。53细胞工程:将农业生物细胞或原生质体按人类设计进行培养和繁殖,使其特性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或创造新物种的目的;酶工程:将人类所需的酶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入微生物高速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将酶采用固定化技术增加利用次数和提高绿化效率;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人类所需食品和药品,培养和繁殖植物细胞,生产次生物质等。52㈦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平衡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㈧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一方面研究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也研究农业生产对象与气象条件之间的矛盾,达到农业生产高产、高效和优质的目标。51第三节农学50一、农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㈠基本概念广义的农学即整个农业科学,即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经济科学,农业管理科学和农业生产科学。中义的农学仅指农业生产科学,包括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学。狭义的农学仅包括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学和植物保护学。49这里指的农学是狭义的农学,它是研究农作物和园艺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具体说来,农学是研究农作物和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基本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目的的科学。48㈡作用作物生产是第一性生产,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潜能,而农学正是研究作物生产的科学,因此农学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作用。也是整个农业科学中的核心学科。47二、农学的主要内容㈠作物学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作物轮作复种、栽培管理、生长调控、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性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作物栽培学侧重于作物产量、品质的形成规律及其有效调控。耕作学则侧重于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性的优化决策和管理。462.作物遗传育种学是研究作物遗传改良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是以数量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遗传资源利用、交配重组技术、人工诱变技术、细胞与分子技术、田间试验与测试技术等为手段的应用性实验科学。453.作物生理学研究作物产量、品质形成的内在生理机制的科学。是作物栽培学的深入。4.种子科学与工程研究作物种子生产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是作物遗传育种的产业延伸的结果。5.作物信息学研究作物产量、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传导机制及其控制的科学。44㈡园艺学园艺学是研究园艺作物生产和遗传改良的科学。4个二级学科:果树、蔬菜、茶学和花卉学。1.果树学主要研究范围是:果树种质资源,果树遗传育种,果树栽培生理,果树生态,果树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果实采后生理与贮运保鲜技术。432.蔬菜学主要研究范围是:蔬菜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蔬菜生理生化与应用技术,蔬菜栽培生态与环境调控,设施栽培原理和方法,蔬菜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蔬菜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采后生理与贮运保鲜技术。423.茶学包括茶树栽培学、茶树遗传育种学、茶树生理生态、茶树保护、利茶工程,茶叶生物化学与茶的综合利用,茶叶经济贸易与茶文化等。4.花卉学主要研究范围是:花卉资源分布与分类、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花卉的栽培设施与器皿、花卉的繁殖、花卉的栽培管理、花卉的应用等。41㈢农业资源利用学农业资源利用学是研究如何利用土壤、水、生物、气候和养分等农业资源,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环境协调发展,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基础性学科。401.土壤学研究土壤范围内部及土壤与环境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迁移、转化和交换的规律,以及农业生产中的土壤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土壤污染与防治等。2.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与环境之间及植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与转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以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和现代施肥技术为中心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以减少养分的损失和环境污染,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等。39㈣植物保护学植物保护学包括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3个二级学科。现代植物保护学发展的总趋势朝着微观、宏观两个方向发展,同时在宏观指导下进行微观研究,并将微观资料进行宏观分析和处理,不断发展病虫治理新理论和新技术。382、环境与资源的科学利用;主要研究内容:农业推广学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农业推广组织与管理,农业推广计划与目标,农业推广教育,农业知识信息传播与沟通,农业推广技术与方法等。而我国当时的满清政府腐朽没落,且正处于鸦片战争之后,农业生产每况愈下,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也因之停滞不前。主要研究内容有农业法规法律的本质、特征、内容形式、作用和价值,如何根据农业现状及未来建立合理的农业法规与法律,如何宣传、贯彻并保证这些法规与法律的正确实施等。主要涉及病原菌(真菌学、细菌、线虫、病毒)、植物病理学与植物病害防治等。第二节农业基础学科农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农业物理学是运用物理学理论、原理与技术研究和解决农业生物和环境问题的科学。是应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在一定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水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有农业市场的本质、性质、形式结构和功能产生以及发展的规律。研究作物种子生产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②中国农业科学院机构改革:分别按学科专业设立了两类研究机构,一类是基础性研究所,如作物栽培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等研究所;二、动物科学学科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作物遗传改良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是以数量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遗传资源利用、交配重组技术、人工诱变技术、细胞与分子技术、田间试验与测试技术等为手段的应用性实验科学。1.植物病理学本学科研究的范围很广。主要涉及病原菌(真菌学、细菌、线虫、病毒)、植物病理学与植物病害防治等。2.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范围:昆虫生理学、昆虫生态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病理学、昆虫遗传学、资源昆虫学、作物抗虫原理与植物检疫。3.农药学研究内容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杀鼠剂及植物生长剂等的创制、分析和应用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农药作用机理,农药残留与环境毒理等理论与技术。37第四节动物科学学科36一、动物科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㈠基本概念动物科学是服务于养殖业,主要研究与养殖业生产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科学。动物科学学科则指动物科学中的分支学科,包括畜牧、兽医和水产科学3大领域。35㈡作用动物科学为养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应用技术,对促进养殖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的提高、满足人类对动物性产品的需求起重要作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极大。34二、动物科学学科的主要内容㈠畜牧学畜牧学是研究动物饲养、饲料、管理、育种、繁殖以及畜牧业经营规律的科学。畜牧学科下属4个二级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草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1.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动物机体在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和转化、可饲物质的理化特性、生物学效价、生产加工、贮存等问题的一门学科。332.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良畜禽品种为主要内容,涉及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畜禽育种学的原理和方法。3.草业科学研究草原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研究牧草饲料的生产及在畜牧业生产和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中作用的学科。4.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研究特种经济动物的种质资源、饲养、繁殖以及饲料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等的学科。32㈡兽医学兽医学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规律、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科学,它由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等多门分支学科组成,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基础兽医学科、临床兽医学科和预防兽医学科。311.基础兽医学包括畜禽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寄生虫学和兽医免疫学科内容。2.临床兽医学包括兽医临床诊疗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和中兽医学等分支学科。3.预防兽医学包括家畜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病学和兽医公共卫生学等分支学科。30㈢水产科学水产科学又称渔业科学,是应用于水产业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水产业包括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主要研究与水产生产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涉及领域有5个:水产资源、水产养殖、水产捕捞、渔业经济和渔业管理。1.水产资源学水产资源是天然水域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的总称。水产资源学是水产科学的重要基础科学,主要研究水生经济生物的生命过程、时空分布、种群动态、资源特征及其与环境关系等。292.水产养殖学水产养殖学是围绕水生经济动植物的人工养殖或增殖的生产活动,研究与之相关的理论及应用技术的一门学科,涉及水生经济动植物特点、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和增养殖应用技术。3.水产捕捞学水产捕捞学是根据捕捞对象研究渔具材料与工艺、渔法、渔船与捕捞机械等的应用性学科。284.渔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在一定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水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主要有水产业中的各种经济关系以及产品流通,为建立合理经济体制、取得最佳效益、确定行业发展方向提供依据。5.渔业管理学渔业管理学是应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水产业的地位、作用、相关产业的关系,谋求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的综合效益,为水产业制定和决策作出评价。27农业科学体系包含了众多的学科群,涉及生物科学、技术科学、环境科学和经济科学四大领域。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高速公路建立最佳农业信息网络结构,加快农业信息的流通和利用,缩小地域性差别,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农业科学体系包含了众多的学科群,涉及生物科学、技术科学、环境科学和经济科学四大领域。是由于现代农业科学在学科进一步分化更新的同时,在微观和宏观上高度综合而产生的。我国农业科学体系及其发展前景和趋势如何?是研究科学技术与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规律的一门现代管理科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是研究农业企业经营要素的合理组合、经营过程运转的客观规律及其实现方法的科学。第一节农业科学体系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良畜禽品种为主要内容,涉及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畜禽育种学的原理和方法。一、动物科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二、农业基础学科的主要内容㈡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狭义的农学仅包括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学和植物保护学。农业物理学是运用物理学理论、原理与技术研究和解决农业生物和环境问题的科学。第五节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26一、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及作用㈠基本概念食品科学与工程是运用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与方法,研究食品贮存、保鲜、运输、加工、营养、卫生和深加工等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包括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质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和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4个二级学科。25㈡作用人类的生存繁衍离不开食品。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对食品色、香、味、形的要求不断提高,且要求便于贮放和食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提高食品质量与价值、开发新的食物品种、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发展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24二、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主要内容㈠食品科学是以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为基础的应用基础学科。研究对象是各类食品,研究内容:食品营养和卫生、食品加工、保藏与综合利用。㈡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研究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质等的理化性质、食用品质、加工工艺品质与现代加工技术,重点研究粮油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技术。23㈢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以农产品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学和工程学为基础,研究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加工中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㈣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是研究水生生物特性,并依此对其进行综合加工利用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包括水产品特性与水产化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的理论与技术,以水产品质量为基础的标准化体系和安全体系。22第六节农业工程学科21一、农业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及作用㈠基本概念农业工程学科是综合应用工程、生物、信息和管理科学原理与技术,为农业、农村的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服务的工程技术学科。主要研究内容:1、农业生物繁育、生长与产后处理工艺所需的机械、装备与设施;2、环境与资源的科学利用;3、现代生产技术的集成与管理;4、检测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等。20㈡作用农业工程是多学科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它可促进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达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目的。19二、农业工程学科的主要内容农业工程学科归属工科门类的一级学科,下设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4个二级学科。18㈠农业机械化工程是研究现代化农业生产系统中的机械化生产工艺及其装备的性能设计、规划管理的应用学科。重点研究:机械化农业生产系统中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机械化生产的科学组织与管理,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及规划。㈡农业水土工程是研究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与保护农业水土资源,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奠定可靠基础的应用学科。重点研究农业生产中水、土、作物间的相互关系,农业环境中水、土与溶质运移规律及其控制管理技术与工程。17㈢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是研究设施农业系统中环境因素与动植物生长繁育相互作用规律及其调控手段、工程设施以及能源开发利用的应用学科。重点研究优化农业生物环境及其工程设施,建立合理农村能源系统的理论与实践。㈣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是研究农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电力科学利用与节约、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用于农业和农村产业技术改造与发展农业信息高新技术开发研究的应用学科。重点研究:农业生产过程电气化与自动化及智能化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农村电力系统设计、规划、管理与综合自动化技术。16并留下了大量关于农业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文字记载:从公元前3世纪到清朝末代,各类农书达519种之多(《中国农学书录》1957年第一版)。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良畜禽品种为主要内容,涉及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畜禽育种学的原理和方法。是随着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产生的一门新的综合性技术学科。一、农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中义的农学仅指农业生产科学,包括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提高食品质量与价值、开发新的食物品种、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发展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茶树栽培学、茶树遗传育种学、茶树生理生态、茶树保护、利茶工程,茶叶生物化学与茶的综合利用,茶叶经济贸易与茶文化等。农业基础学科为发展农业技术提供基本理论、原理和实验方法,是发展农业技术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基础。研究动物机体在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和转化、可饲物质的理化特性、生物学效价、生产加工、贮存等问题的一门学科。水产科学又称渔业科学,是应用于水产业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作物生产是第一性生产,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潜能,而农学正是研究作物生产的科学,因此农学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作用。农业物理学是运用物理学理论、原理与技术研究和解决农业生物和环境问题的科学。农业史是研究农业和农村社会进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二、农业综合学科的主要内容㈢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第七节农业社会学科15一、农业社会学科的基本概念及作用㈠基本概念农业社会科学是整个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农业有关的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以及农业的演变,探求农业领域宏观规律的科学。包括农村社会学、农业经济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业教育学和农业史等。㈡作用揭示农业、农村社会、经济、教育等发展规律,以利人们树立对农业的正确认识,并为人们改造和发展农业提供宏观决策科学依据和方法手段。14二、农业社会学科的主要内容㈠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它是通过对农村社区中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功能与社会行为的研究,来揭示农村社会发展、变迁规律的科学。㈡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农业经济关系、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以及农业经济活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主要是从广义和宏观角度研究国内外重大农业经济问题。13㈢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是研究农业企业经营要素的合理组合、经营过程运转的客观规律及其实现方法的科学。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㈣农业教育学农业教育学是研究有关农业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农业教育思想、农业教育史、农业教育组织形式和方法、农业教育的管理和农业教育的未来等。12㈤农业史农业史是研究农业和农村社会进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农业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农业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及原因,中外农业对比差异,农业资源与环境、教育与科技、和法规等与农业和农村社会演变有关的内容。11第八节农业综合学科10一、农业综合学科的基本概念与作用㈠基本概念农业综合学科是指农业科学体系中横跨农业基础学科、农业技术学科和农业社会学科,具有明显交叉性和横向性的学科群。是由于现代农业科学在学科进一步分化更新的同时,在微观和宏观上高度综合而产生的。以软科学为主,属于这类学科的主要有:农业信息学、农业法学、农业推广学、农业市场学、国际农业开发、农业系统工程以及生物安全等。9一方面研究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也研究农业生产对象与气象条件之间的矛盾,达到农业生产高产、高效和优质的目标。这个体系的各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平衡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农业基础学科为发展农业技术提供基本理论、原理和实验方法,是发展农业技术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基础。动植物检验检疫主要研究对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的各种诊断方法、防止疫病发生和传播的相关措施;主要涉及病原菌(真菌学、细菌、线虫、病毒)、植物病理学与植物病害防治等。㈣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是研究农业经济关系、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以及农业经济活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高速公路建立最佳农业信息网络结构,加快农业信息的流通和利用,缩小地域性差别,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农业科学体系包含了众多的学科群,涉及生物科学、技术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