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641-2011 绿色食品 食用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_第1页
DB36T 641-2011 绿色食品 食用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_第2页
DB36T 641-2011 绿色食品 食用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_第3页
DB36T 641-2011 绿色食品 食用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_第4页
DB36T 641-2011 绿色食品 食用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案号:32892-2012DB36DB36/T641—2011绿色食品食用甘薯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ProceduresofEdibleSweetpotatoofGreenFoodProduction2011-12-30发布2012-02-01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12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T391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食用甘薯是指外形美观,食味较好,富含营养物质,适宜鲜食、蒸、煮、烤食用的甘薯品绿色食品食用甘薯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NY/T391的规定。标准化生产基地应选择远离工矿区和选用无病虫危害、无冻害和湿害、薯形符合品种特征、种薯纯度≥98.0%、薯块整齐度≥80.0%、不完整薯块≤5.0%、单薯重在100g~250g排种前将种薯在阳光下晒种1d~2d,再用51℃~54℃温水浸泡种薯10min,36℃~40℃环境中覆盖5.2.3排种3排种后1d~10d采取高温(床温30℃~35℃,湿度保持在80%左右)催芽;出苗后及时揭膜,苗齐后(10d~20d)温度控制在25℃~30℃,加强光照,勤浇小水,保持通风;后期当薯苗长20cm左右,有展开叶6~7片时,采用低温(18℃~20℃)炼苗,3d~5d后,苗高达30cm时,即可采苗移栽。采苗后次日,及时给苗床追施速效肥,以氮肥为主,每㎡5.3.1施肥5.3.3.2采苗苗龄30d~35d时,苗高达30cm,即可采苗。剪口距离床土3cm~5cm,所采薯苗要求长20cm~5.3.3.3栽插密度晚栽宜密,长蔓品种宜稀,短蔓品种宜密的原则。控制5.3.3.4栽插方式45.3.4.1查苗补苗土壤墒情较好的生产大田,可进行苗前化学除草,除草剂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要求。可使用50%6.1.1选用抗病虫品种和无病虫种薯5排种前用51℃~54℃温水浸种10min;贮藏初期采用36℃~38℃高温愈合处理4昼夜。当10㎝深处地温降至12℃~15℃,应及时收获,防止薯块受冻。收获时,要轻拿轻放,防止薯块破伤。6.3.1防治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甘薯麦蛾6.4.2.1蝼蛄、地老虎、蛴螬、蚁蟓、金6上,拌匀成毒土,或用5%辛硫磷颗粒剂3㎏或用3%毒死蜱颗粒剂3㎏~4㎏掺干沙土25㎏拌匀,在害虫卵孵盛期至低龄(3龄以前)幼虫期,选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或40.7%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用80%敌敌春薯栽插100d后,夏薯、秋薯栽插75d~100d即可采收。秋冬季地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