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任务目标按图索骥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拓疆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问题式预习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______。2.“文景之治”长安黄老无为3.汉初的政治统治(1)基本沿袭秦朝,史称“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制①性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②结果: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3)“七国之乱”:汉景帝削减诸侯封地,引发吴、楚等七国叛乱,后被平定。汉承秦制郡县与分封并行二、西汉的强盛1.加强中央集权政治①中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地方:________________,削弱诸侯王势力;设______负责__________;任用______治理地方③选官:____________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设立中朝颁布“推恩令”刺史地方监察酷吏实行察举制经济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______②实行__________,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③推行__________,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④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思想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______意识形态中央盐铁官营均输平准主流2.为了巩固和加强国家的统一,西汉在开拓疆域上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北击匈奴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③设立西域都护府④设立“河西四郡”
⑤开辟丝绸之路⑥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①②③④⑤⑥三、东汉的兴衰1.新朝兴亡
2.东汉建立:____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25王莽绿林军3.“光武中兴”政治①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______干政②裁并郡县,裁减______,节省开支③整顿______,惩处贪污腐败经济①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②释放奴婢思想重视______外戚官吏吏治儒学4.东汉中后期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外戚干政,宦官专权②土地兼并严重③“党锢之祸”
④“清议”
⑤实行盐铁官营⑥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⑦黄巾起义动摇了统治基础⑧出现军阀割据局面⑨尊崇儒术①②③④⑥⑦⑧四、两汉的文化1.史学(1)《史记》:西汉________撰写,首创了________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2)《汉书》:东汉______撰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断代史。司马迁纪传体班固纪传体2.文学(1)汉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______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2)乐府诗: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______修改而成的诗,很多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散文民歌3.科技和医学(连线)【教材开发】阅读教材P21“史料阅读”。思考:“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文帝、汉景帝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等。【图解历史】“推恩令”示意图【图解历史】汉代中外朝制度的运作特点【教材开发】阅读教材P22“史料阅读”:“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思考:材料中的“臣”指谁?此人提出了什么政策?结果如何?提示:董仲舒。尊崇儒术的政策。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视野拓展】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东京莫与为比。——《后汉书·邓禹传》【认知升华】东汉后期威胁王朝统治的四大危机【图解历史】汉代造纸工艺流程任务型课堂学习任务一汉代的制度建设及影响1.史料探究材料一
(主父)偃说上(指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1)根据材料一,指出晁错与主父偃的建议在方法与实施结果上的不同之处。其中主父偃建议的实质是什么?提示:不同:方法上,晁错“以法割削之”(强行削减诸侯封地),主父偃主张“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实施结果上,晁错的措施使得“逆节萌起”,引发“七国之乱”,主父偃的措施“人人喜得所原(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实质:名为“推恩”,“实分其国”。材料二在桑弘羊主管全国财政时期,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实行了均输和平准。所谓均输,就是调剂物资运输。令各郡国把应当缴纳的贡赋都按照当地市价,缴纳当地出产的土特产,由各地均输官组织运输工具,根据物资供需情况,或是运往京师,或是运往缺乏该项物资的地区出售。所谓平准,就是平抑物价。在京师设立平抑物价的机构,它所需要的各类物资和车辆等器物,都由大农(全国财政经济的主管官)供应。由大农所属诸官把全国各地输纳的货物集中起来,作为资金(本钱),物价上涨时卖出,物价下跌时买入。——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桑弘羊财经改革的特点,分析改革的影响。提示:特点:主要针对富商大贾,国家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并获取经济利润。影响:打击了富商囤积居奇、投机敛财的活动;有利于稳定物价,减轻人民负担、安定人民生活;同时也开辟了财源,为西汉政府增加了巨额的财政收入;其改革措施为后世所借鉴。2.史论拓展——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1)政治:实行中外朝制度、察举制、刺史制度等,颁布“推恩令”。(2)经济: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平抑物价;征收大商人、高利贷者的财产税。(3)思想:通过尊崇儒术,实行思想大一统。(4)民族关系①北伐匈奴,基本解除匈奴对汉的威胁。②设置河西四郡,经营西域。③经营西南夷,促进民族交融。(5)对外关系:开辟中西交通道路,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3.迁移运用(1)下图是汉初的行政区划体系,其中有些诸侯王“夸(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由此可知,汉初(
)
A.削弱了地方豪强势力 B.埋下了地方割据隐患C.否定了前朝地方制度 D.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B
解析:根据材料“夸(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并结合图示可知,汉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而且随着地方诸侯王的势力逐渐增强,中央集权受到威胁,B项正确;在汉初郡国并行制下,地方权力逐渐增强,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对前朝地方制度的否定,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对地方的监察,排除D项。(2)(2022·浙江卷)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
)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B
解析:根据材料“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可知,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员,位卑权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项;设置刺史无法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排除A项;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而不是地方行政体制,排除C项;刺史代表中央(皇帝)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而不是代表社会,排除D项。学习任务二秦汉思想统一与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1.史料探究材料一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廷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史记·秦始皇本纪》《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教学的地方)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砥砺、教育)民以谊(同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1)概括指出李斯和董仲舒言论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上述主张施行后产生的社会效应有何不同?提示:相同之处(实质):都是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加强思想控制。不同之处:前者尊崇法家(打击儒家),后者独尊儒学;前者主张以残暴手段来控制思想,后者强调教化和灌输。
效应:李斯的主张摧残了思想文化,最终也未能维护秦朝统治;董仲舒的主张被采纳后,儒学上升为经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维护了汉朝的统一与稳定,使汉朝走向鼎盛。材料二《春秋》卓越地贯通了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内容。孟子早已说过,他相信孔子在编订这部编年史时把支配万物的上天的准则运用于人类历史的进程。由于董仲舒,孔子博得了处于历史中心的圣人——素王——的位置,他(董仲舒)从这些不变的准则出发,以微而婉的方式简洁地表达了对人们的行为的褒贬。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结合关乎对他们的品质的评判,这一点很可能给当时的统治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摘编自[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提示:特点:重视传承与借鉴孔孟之道;思想体系具有杂糅性;辩证分析人的行为和神化君主。成因:董仲舒将各家思想糅合到儒学思想之中;孔孟思想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为迎合汉武帝时期的统治,提升君主地位。2.史论拓展——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统一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3.迁移运用(1)秦朝建立后,统治者崇尚法家学说;汉初,统治者信奉黄老之学;汉武帝统治时期,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这说明秦汉时期(
)A.学术思想异常活跃 B.主流思想与政治统治相关C.文化专制有所弱化 D.尚未实现学术的高度统一√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思想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因此秦朝建立后依然奉行法家思想;汉初为促进经济的恢复而采取了黄老无为思想;汉武帝时期为了适应统一的局面确立了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由此说明主流思想与政治统治息息相关,B项正确。秦汉实行了思想专制政策,“学术思想异常活跃”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秦汉时期都加强了文化专制,而不是弱化,排除C项;秦汉时期,实现了学术的高度统一,排除D项。(2)汉高祖时,叔孙通因“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而拜为太常。至汉文帝时,置《诗》《书》《礼》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教育培训机构课程购销担保合同2篇
- 2025版新能源汽车停车位租赁与生态补偿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诚意金支付及退回协议合同4篇
- 看大数据时代下健康医疗传播的发展与创新路径
- 跨行业合作在展览活动中的应用
- 项目制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与评价
- 2025版国际贸易项目转让居间协议书3篇
- 2025版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样本4篇
- 湖南2025年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直属事业单位招聘4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温州浙江温州市龙湾区政务服务中心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六年级数学奥数题100题附答案(完整版)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英汉互译单词练习打印纸
- 2023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招聘实验技术人员24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一氯二氟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母婴护理员题库
- 老年人预防及控制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基本知识
- SWITCH暗黑破坏神3超级金手指修改 版本号:2.7.6.90885
- 2023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诗歌阅读题晁补之《临江仙 身外闲愁空满眼》讲评课件
- 物流签收回执单
- 钢结构厂房造价指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