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6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6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6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6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6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学习目标】1.了解豪放词的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的实力。2.驾驭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3.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向词人学习主动乐观地对待生活。【自主学习】1.这首词的上阕重点写什么?有何作用?2.这首词的下阕重点写什么?有何作用?3.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引出下文的?4.名句默写。(1)大江东去,。(2),,卷起千堆雪。(3)故国神游,,。【课后作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公瑾()②纶巾()③强虏()④华发() ⑤故垒() ⑥酹江月()2.通假字一尊还酹江月()3.多义词4.古今异义词(1)大江东去,浪淘尽

(2)千古风流人物

5.词类活用(1)羽扇纶巾

(2)大江东去

(3)灰飞烟灭

6.推断下列句子的句式。(1)故国神游()(2)多情应笑我()7.查字典,说明下面的词语。(1)灰飞烟灭:

(2)羽扇纶巾:

【实力提升】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句词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认为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句词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上下阕词中起了什么作用?3.词的下阕中词人塑造的周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在三国众多的英雄人物当中,词人单单选取周瑜,有何深意?4.《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的两个“笑”字蕴含着哪些深意?5.《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如何运用衬托这一艺术手法来写周瑜的?6.本首词是怎样显示其豪放风格的?7.有人认为“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貌似超脱,实是无可奈何的慨叹,是一种惆怅失意的感情,是作者思想消极的一面,对这种说法,应如何理解?【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借景抒怀。作用: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2.下阕着重写人。作用: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3.(1)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2)“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对时间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同时将下文“周瑜”的身份归入“英雄之列”,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4.(1)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3)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课后作业】1.①jǐn②guān③lǔ④fà⑤lěi⑥lèi2.“尊”同“樽”,酒具。3.(1)动词,像、犹如;动词,比得上,及。(2)表示可能、意愿的动词,应当;动词,答应、回答;介词,相应、随着。(3)形容词,旧有的,这里指旧时的;名词,原因、缘由;连词,所以;副词,有意,特意。(4)动词,说、讲;名词,道路;名词,风尚;名词,道义。(5)形容词,强大;动词,牵强;形容词,有余;形容词,强硬的。(6)名词,头发;动词,射出、放出;动词,征发、调发;动词,动身;动词,暴露。4.(1)大江:古义,指长江;今义,大河的泛指,包括长江。(2)风流:古义,杰出,英俊,有才华;今义,①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②轻浮放荡。5.(1)羽扇纶巾,名词作动词,手执羽扇,头戴纶巾。(2)东,名词作状语,向东。(3)灰、烟,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6.(1)宾语前置句,即“神游故国”。(2)宾语前置句,即“应笑我多情”。7.(1)比方事物消逝净尽。(2)羽扇,用鸟羽制成的扇子;纶巾,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葛巾,为古人扎头的常用装饰。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看法从容。【实力提升】1.这句词正面描写赤壁江山的景色:岩石壁立,怒涛汹涌,浪花千叠,这就是当年龙争虎斗的古战场。“乱”字突出了山崖的陡峭不平,“穿空”二字形容山岩高耸入云的气概,“惊”字描绘巨浪,是比拟的写法,表现浪涛奔腾澎湃的声势。惊涛拍击江岸卷起雪浪千层,这是何等壮丽。“穿”“卷”“拍”三个动词,用得形象、恰切,把景写活了,使读者感到赤壁就在眼前,长江的浪花就在脚下,涛声就在耳边。作者以如椽巨笔勾画出了一幅雄奇壮美的“长江胜景图”。2.“江山如画”是对前一句的概括,流露出对祖国壮美的江山无比酷爱的感情。这句与前句写景,又都是为“一时多少豪杰”作背景。既是“豪杰”,必需写壮阔的长江,雄浑的赤壁才相称。由对赤壁江山的赞美,联想当年在此鏖战的英雄豪杰,如孙权、刘备、曹操,特殊是少年英俊的周瑜。所以“一时多少豪杰”的慨叹,又为下阕歌颂周瑜作了极好的铺垫。3.下阕中由“遥想”二字领起的六句,塑造了青年将领周瑜年轻有为,英俊儒雅,从容镇静,功成名就,春风得意的形象。江山照旧,人事全非。面对着这样的周瑜,苏轼心里自是有个比较,周瑜年轻有为,春风得意,功成名就,而自己仕途却颇为坎坷。来黄州之前,词人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在文化圈里,也备受非议与嫉妒。此时自己又老之将至,却功业无成,壮志未酬,心中涌动的是一种惆怅与失意。词人借颂扬周瑜以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却又壮志难酬的感慨。4.词中两个“笑”字,因人不同,故含意也不同。(1)词中的第一个“笑”字出现在词人凭古咏史的狂想之中。此刻的苏轼完全沉醉在周瑜轻摇羽扇,谈笑间令曹操80万大军溃逃覆灭的酣畅淋漓中,这一笑,表面是突出周瑜成竹在胸、傲然取胜的神态,实则表达的是词人对前世英雄得君王信任、建不朽功业的艳羡,又潜隐自己壮志难酬的孤独与失意。周瑜能在谈笑间大败曹军,当然与他的聪慧才智有关,但还包含着深层的因素,即东吴孙权对周瑜听信无忌的全权任用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相比之下,词人也是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词人艺术地表现了内心的渴求:渴望得到君王的信任,能像周瑜那样大展宏图,建功立业。(2)东坡断了实现人世志向的翅膀,只能寄予于不胜悲愁的凭吊之中,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赤胆忠心不被神宗、哲宗、徽宗理解;自己聪慧一世竟被小人所乘、政敌所用,落得个放逐天际的结果。因此词中其次个“笑”字,包含着很多的深意。这一“笑”是狂想之后醒悟的自慰,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5.(1)由英雄衬英雄。用“千古风流人物”和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来衬托周瑜,突出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2)由美人来衬英雄。词中“小乔初嫁了”一句,由美貌的小乔衬托周瑜英雄年少,才华横溢。(3)由英雄来反衬自己。周瑜“雄姿英发”,少年得志,建功立业,而作者认为自己功业无成却“早生华发”。在相互的衬托中,作者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6.词到苏轼才转豪放,本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在词中,他运用重点突出和环境烘托的手法,把轰轰烈烈的赤壁之战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开头三句便响遏行云,气概不凡,给人以沧桑的历史厚重感。作者写赤壁时,为了写峭岩高耸,就夸张为“穿空”;为了写江涛汹涌、浪花怒卷,就夸张为“千堆雪”,寥寥数笔便勾画出赤壁的壮美景色。作者的心情也不断深化,由观赏河山之美到赞许、追慕英雄豪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跃然纸上,词意至此达到高潮。但这些都是“神游”,眼前现实却是“早生华发”“人间如梦”的无奈,豪放之外渐渐融入悲郁之语。对此,作者只能用旷达的姿态以酒浇愁,超然物外。全词笔力雄健,气概磅礴,意境开阔,作者的豪迈之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显示了豪放派的词风。7.有人说“人间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看法,其实不然。苏轼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渴望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看法。因而苏轼的世界观中既有主动进取的入世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看法。这首词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