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4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4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4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4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其次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更的影响读京津冀圈示意图,回答1~2题。1.要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基础是A.构筑现代化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C.加强重化工业发展D.加强能源工业发展2.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城市空间形态均沿河布局B.铁路和高速马路是城市带的主要发展轴C.天津是“火车拉来的城市”D.区域产业和城镇空间布局不会变更解析第1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故选A项。第2题,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便捷的交通条件,所以城市的发展多以交通线为发展轴,区域产业和城镇空间布局也随之变更。答案1.A2.B下图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对图示地区村落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初期受河流影响,村落呈带状分布②初期受地形影响,村落分布稀疏③村落形态演化过程是由Ⅰ到Ⅱ④村落形态演化过程是由Ⅲ到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乡村地区往往在人流量较大的地点形成集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d四地中,a地可能最早出现集市B.新集市出现在d地C.a、b、c、d四地皆形成集市D.随着马路修建,集市可能由c地转移到b地解析第3题,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村落较密集。初期,受河流影响,村落沿河呈带状分布;后来由于修建了马路,村落主要沿马路延长。第4题,初期联系村落的渡口形成集市,后来集市可能转移到交通更加便利的b处。答案3.C4.D5.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途图”,图中最不行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商业中心应选择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地区,其选址考虑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图中丁地不具备上述两原则。答案D[限时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更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2.由图中信息预料,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A.甲城B.乙城C.丙城D.丁城解析第1题,高铁建成后,使周边地区到达城市的时间缩短,则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范围扩大,即城市服务范围扩大,故C项正确。高铁建成后,城市间的通行时间缩短,但实际距离不会变更,故A项错误。第2题,图中乙、丁居于区域的中心位置,且城市等级最高,所以成为区域核心城市的必定是乙城或丁城;图中又显示乙所在区域城市间,及乙与周边城市有便捷的城际交通联系,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可推断乙城最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答案1.C2.B(2024·浙江)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完成3~4题。3.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更的主要因素是A.收入水平B.舒适程度C.交通条件D.区域差距4.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更的主要影响是A.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B.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C.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D.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解析第3题,从材料信息看,民工返乡交通方式由骑摩托车变为驾驶私家车,主要影响因素应是收入水平,A对,舒适程度是由收入水平、支付实力确定的,B错;由珠三角地区向中西部,交通条件是在不断改进的、区域差距也是在变更的,但交通方式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由经济实力确定的,C、D错。第4题,要留意题目问的是交通出行方式变更带来的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由骑摩托变为驾驶私家车,可能会加剧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A错;会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会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B错,影响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C错;大量私家车开回中西部农村,会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D对。答案3.A4.D下图为某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若该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A.甲乙B.乙丙C.丁乙D.甲乙丙6.该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行能的影响因素是A.平原B.山地C.河谷D.交通解析第5题,商业网点一般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河流甲乙段商业网点密度较低,交通不发达。第6题,平原地区商业网点较多且分布匀称,而图示地区的商业网点有的向道路两侧发展。答案5.A6.A不同类型的商业中心,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不同。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兴建了很多大型购物中心。同时,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从网上购物,很多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增长放缓或下降。读下图,完成7~9题。7.对图中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主要特征及最主要的有利条件说法正确的是A.郊区地价低B.城区接近消费者C.城区交通便利D.郊区停车便利8.关于Ⅰ(销售一般商品)、Ⅱ(销售高档商品)两购物中心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A.Ⅰ服务范围为甲城市郊区B.Ⅱ服务范围为甲城市及邻近地区C.Ⅰ服务范围大于ⅡD.Ⅰ与Ⅱ服务范围不重叠9.网购对大型购物中心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大型购物中心数量大幅增加②大型购物中心建设规模显著扩大③大型购物中心部分门店功能转向展示或出现空置④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下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第7题,大型购物中心占地面积广,适合在地价较低处建设。为了便利居民购物,选择交通便利处布局。图中大型购物中心位于郊区,城市快速干道沿线处。第8题,Ⅰ主要销售一般商品,其服务范围较小,主要是甲城居民。Ⅱ主要销售高档商品,且布局在高速马路出入口旁边,故其销售范围较大。第9题,网购对大型购物中心销售形成冲击,使大型购物中心销售额增长缓慢或下降。因此大型购物中心的数量及建设规模均将削减。答案7.A8.B9.D10.下图是某城市布局示意图,图中A处相宜建大型批发市场的理由是①位于城市外缘,地租较低②交通便利,便于客货流的集散③位于居民区,市场辐射量大④靠近河流,环境美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A处位于城市边缘的主要道路交会处,又邻近高速马路,交通便利且地租较低,相宜建大型批发市场。答案A二、综合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2024·安徽)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更特点。(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解析(1)对比图中1982年与2005年两幅图,可以明显地看出福建省高速马路从无到有、铁路从少到多、交通线路里程从短到长、交通站点从少到多、交通布局由线到网渐渐完善。(2)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加强区域内外联系,从而促进其次、三产业发展,加速区域城市化进程(从城市数量、规模、等级等方面描述)。答案(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12.济南西客站是京沪高铁五个始发站点之一,于2011年6月30日始发,7月1日(1)济南市空间形态东西较长的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在济南市的商业中心在泉城广场旁边,其布局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西客站核心区成为“泉城新商埠”的主要缘由是什么?(4)西客站核心区成为“城市新中心”,导致济南市城市中心转移的主要缘由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