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绪论第一章单元测试第二章单元测试第三章单元测试第四章单元测试第五章单元测试第六章单元测试第七章单元测试第八章单元测试第九章单元测试第十章单元测试绪论1【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A上联:撑天拄地两行字下联:()A.纳古涵今一副联B.春满乾坤福满门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D对联的别称很多,下面是对联别称的是:()A.上支B.横额C.下支D.楹联2【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B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有在大门两侧张贴桃符的习俗,上面书画神荼和()二神来避邪。A.尉迟敬德B.郁垒C.孟昶D.秦叔宝3【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D对联最根本的特征是()A.实用性B.开放性C.民族性D.对称性4【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C楹联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时期。A.元朝B.隋朝C.五代D.唐宋5【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D()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共计180个字A.袁枚B.徐渭C.邓石如D.孙髯翁6【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B“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作者是孟昶。()A.错B.对7【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B“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那是清代的事。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A.对B.错8【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B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A.错B.对9【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A朱元璋为一个阉猪的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A.对B.错10【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A2002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A.错B.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A春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对联。它的内容多是赞美新春的美景,祝愿人们美好生活,歌颂大好形势。A.对B.错2【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A“山水联”中的“山水”,指的是天然的经雕琢的自然风景区,它们以各自特有的地形地貌,构成千姿百态的形象,“山水联”就是对其作出生动的描绘和反映。A.错B.对3【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B最早的园林对联是“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A.错B.对4【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A“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这副对联是古迹联。A.错B.对5【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A寿联,尽管以祝贺,颂扬为主,在写作中也要把握住用语的分寸,格调既不能低沉,也不能不切实际的浮夸,要突出寿主的特征,具有乐观向上的情调。A.对B.错6【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A“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是一副名胜联。A.错B.对7【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B自挽联是死者生前自己写的,这有些类似西方流行的自撰墓志铭。A.错B.对8【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A“天壤薄正郎,节见穷时,各有清名闻海内;乾坤扶正气,神伤雨夜,好凭血债索辽东”这是郁达夫先生挽其兄郁华的对联。A.对B.错9【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B“梦且得官原瑞物,呼之为寿亦佳名”这是一副贺联。A.对B.错10【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A谐语联是一些诙谐风趣、滑稽可笑的对联,可以说是联林中的一片“笑林”。凡谐语联必有两个特点,一是巧妙;一是有趣。A.对B.错第三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D把对联定位为融合了诗词曲赋以及古文的“边缘文体”的是谁在《联学管窥》一文提出的。A.马萧萧B.叶子彤C.常江D.刘太品2【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C陶行知自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格调就是:()A.格调如诗B.格调如词C.格调如文D.格调如曲3【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C()在《对联话》书中所记与老师朱恂叔一段对话:“又问:‘数句层累而下,亦如作诗之平仄相间否?’曰:‘非也。一联即长至十句,出幅前九句落脚皆平声,后一句落脚仄声,对幅反是,此其别也。’”揭示了当今长联句脚规则之一“朱氏规则”A.梁章钜B.常江C.吴恭亨D.李天根4【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B字句对等要求一副楹联的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孙英先生题的“旭景卿云今又是;春花秋月日方长。”是上下联各七个字,字句对等。A.错B.对5【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A清邓廷祯题贡院明远楼联:“楼起层霄,是明目达窗之地;星辉文曲,看笔歌墨舞而来。”中“地与来”相对属于:()A.异类对B.对品C.转品D.“实对实”6【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C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在五十一岁时的自题湘西草堂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上下联成对是因为:()A.词性相同而成对B.符合传统属对C.转品成对D.词性对从宽7【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B清人成格的对联“花竹一庭,是亦中人十家产;轩窗四壁,可无广厦万间心?”在结构上自然成对,因为:()A.当句自对B.合乎规律或习惯C.用词和句式结构相统一D.结构一致8【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D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以“果然一点不相干”对时人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联中“树”、“果”皆草木类;“已”、“然”皆虚字;“半”、“一”皆数字;“寻”、“点”皆转义为动词;“休”“不”皆虚字;“纵”、“相”皆虚字;“斧”、“干”则为古代兵器。对诗句不拘一格构成了一副:()A.嵌字对B.自成对C.流水对D.无情对9【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A白城文苑(抗日将领万福麟故居)大门上悬挂有孙英撰、朱关田书的联“当年剑气横飞八百里;今日文风直越五千年”,此联犯了忌:()A.不规则重字B.三平尾C.合掌10【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B七言联在平仄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只要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就好。A.对B.错第四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10分)正确答案:ACD宽对与严对的不同主要体现在()。A.节奏放宽B.平仄放宽C.词性放宽D.结构放宽2.【多选题】(10分)正确答案:BCD从上下联的联系形式上,楹联的对仗可以分为()。A.借对B.反对C.串对D.正对3【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C“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一联属于()。A.反对、严对B.正对、宽对C.正对、严对D.反对、宽对4【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C以下联中,不属于正对的是()。A.祖国有天皆丽日;神州无地不春风B.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C.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D.高处何如低处好;下来还比上来难5【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A“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天十字坡”一联中出现了()。A.戏名对B.曲牌名对C.文名对D.书名对6【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A“风吹不响铃儿草,雨打无声鼓子花”一联中出现了()。A.药名对B.地名对C.书名对D.文名对7【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B“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一联体现了串对中的()。A.条件关系B.转折关系C.因果关系D.承接关系8【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A“播春收秋门第,描山绣水人家”属于()。A.两字自对B.全联自对C.多字自对D.一字自对9.【多选题】(10分)正确答案:ABCD关于借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借对的目的在于严谨的对仗。B.借对是一种特殊的对仗技巧,它通过借义、借音,达到对仗工整的艺术效果。C.一般情况,借对只在联中一支内出现,或者是上联,或者是下联。D.即使是上下联都有借对的联,也都各自成对,即两个借用的字,不在上下联同一位置上。10.【多选题】(10分)正确答案:ABCD关于无情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无情对的对仗可以只求字面对仗。B.无情对的喜剧效果出在对句上。C.出对句意思差别越大,越有趣。D.无情对的对仗可以广用辞格。第五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泊”。A.错B.对2【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时”。A.对B.错3【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B“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来”。A.对B.错4【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啄”。A.对B.错5【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笛”。A.错B.对6【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D下面楹联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魏武挥鞭,横扫千军如卷席;陈王奋起,无非一念救苍生。A.挥B.军C.非D.席7【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A下面楹联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疏百川而治泗淮,家门三过;颁九鼎而兴华夏,万国独尊。A.国B.淮C.而D.兴8【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C下面楹联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有山有水有亭林,映带左右;可咏可觞可丝竹,怀抱古今。A.觞B.亭C.竹D.今9【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B下面楹联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是:具大慈悲,悯世忧天当不让;是真信仰,求神拜佛又何妨。A.悲B.佛C.神D.当10【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C下面诗句中的平仄两读字“看”读仄声的是:A.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B.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D.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第六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7分)正确答案:C“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为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这副对联运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拟B.比喻C.夸张D.通感2【单选题】(7分)正确答案:C“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这副对联运用的修辞方法是()A.通感B.夸张C.比拟D.比喻3【单选题】(7分)正确答案:C“一弯西子臂;七窍比干心。”这副对联运用的比喻是属于()A.明喻B.暗喻C.借喻D.博喻4【单选题】(7分)正确答案:B“皂荚倒悬千锭墨,芭蕉斜卷一封书”这副对联运用的修辞方法是()A.夸张B.比喻C.通感D.比拟5【单选题】(7分)正确答案:C“秋色满东南,自赤壁以来,与客泛舟无此乐;大江流日夜,问青莲而后,举杯邀月更何人。”这副对联在词汇修辞法运用的是()A.转性B.回文C.用典D.拆词6【单选题】(7分)正确答案:C“荷花茎藕莲蓬荜,芙蓉芍药蕊芬芳”这副对联运用的是文字修辞中的()A.析字B.串组C.同旁D.叠字7【单选题】(7分)正确答案:D二碟豆,一瓯油”改成“两蝶斗,一鸥游”这是运用了()A.同音B.双关C.异音D.变读8【单选题】(7分)正确答案:B“乐乐乐乐乐乐乐,朝朝朝朝朝朝朝”;background:#FFFFFF这副联是运用了()A.变读B.异音C.双关D.同音9【判断题】(6分)正确答案:B“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这副对联运用的是双关的修辞手法()A.错B.对10【判断题】(6分)正确答案:B“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这副对联运用的是析字的修辞手法()A.错B.对11【判断题】(6分)正确答案:A“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副对联运用的是串组的修辞手法()A.错B.对12【判断题】(6分)正确答案:A“文山可染六如画,贾岛审言三影诗”这是以地名串组的修辞手法()A.错B.对13【判断题】(5分)正确答案:B“黛玉葬花蜈蚣岭,钟馗嫁妹鸳鸯楼”这是以地名串组修辞手法。()A.对B.错14【判断题】(5分)正确答案:B“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这是文字修辞的同旁。()A.错B.对15【判断题】(5分)正确答案:A“和尚和尚书诗,因诗言寺,上将上将军位,以位立人”这是文字修辞的回文()A.错B.对16【判断题】(5分)正确答案: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其中“空”字属于转性用法()A.错B.对第七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7分)正确答案:C“半纸能缩天下意,一笔可画古今情”这副联的成功最突出的在于()A.章法合理B.抒情到位C.取象自然D.立意高深2.【多选题】(7分)正确答案:ABCDE楹联创作所要遵循的原则是:()A.章法B.言志C.立意D.取象E.抒情3【单选题】(7分)正确答案:D对联创作的上下联要讲究:言事范围大小相对;思想深浅相对;抽象与具象相对;感情浓淡相对;强弱相当。这是从()的要求来讲A.言志B.取象C.立意D.章法4【单选题】(7分)正确答案:A“边关御寇,火中屡建千秋功业;大地迎春,天下同歌一代英雄”中去掉“火中”和“天下”更能深化主旨。这是遵循()的原则。A.章法B.立意C.言志D.取象5【单选题】(7分)正确答案:A“一年欣有首,四海幸无波”在楹联构思中属于()A.点题法B.历举法C.虚字法D.示时法6【单选题】(7分)正确答案:D“不愁夕阳去,还有夜珠来”在楹联构思中属于()A.点题法B.虚字法C.示时法D.释用法7【单选题】(7分)正确答案:C“核心民心,心铺远景;国梦家梦,梦奏强音”这副春联创作采用()A.即景称颂法B.镶嵌法CC.结合时事法8【单选题】(7分)正确答案:B“鼠毫健笔书成福;牛角深杯酒酿春”这副春联采用的镶嵌法属于()A.嵌数字法B.嵌生肖例C.兼嵌数字与干支法D.嵌干支法9【判断题】(6分)正确答案:A“影动半轮月,香生一握风”这副联的构思属于点题法中的双点法()A.对B.错10【判断题】(6分)正确答案:B“至大至刚,三天两地;乃神乃圣,震古铄今”这副联的构思属于虚字法()A.错B.对11【判断题】(6分)正确答案:B“三面湖光,四围山色;一帘松翠,十里荷香”这副联的构思属于数字法()A.错B.对12【判断题】(6分)正确答案:B“一楼云鹤,双流帆影;三楚精神,四海联情”这副联的构思属于示时法()A.对B.错13【判断题】(5分)正确答案:A“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副联的构思属于示位法()A.对B.错14【判断题】(5分)正确答案:B6“皮褥盖学士椅,毫笔写状元坊”这副联的构思属于历举法()A.对B.错15【判断题】(5分)正确答案:A春联创作即景称颂法,是展望将要到来的阳春丽景,或以瑞雪红梅的冬景作陪衬,再加上吉祥字样,形成辉煌气象。()A.对B.错16【判断题】(5分)正确答案:B“梅吐芳迎红日;绿柳展枝舞春风。”这副联的创作属于即景称颂法()。A.错B.对第八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A“月波潋滟金为色;风濑琤琮石有声。”这是乾隆皇帝为知鱼桥题写的对联。A.对B.错2【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B“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吟。”联中的“和”应该读平声,跟上联“卷”平仄相对。A.对B.错3【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A“携锡杖以云游,过化存神,强梁亦能感悟;设道场而礼忏,现身说法,魍魉且受皈依。”联中“现身说法”,意思是佛能依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显现出种种身形来讲解佛法。A.对B.错4【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B“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主意?殿遏烟云,堂列钟鼎,堪笑人供以泥木,空费了多少钱财!”联中“你求名利”与“他卜吉凶”,“殿遏烟云”与“堂列钟鼎”,构成当句对。A.错B.对5【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B“天下名山僧占多,独齐云山为道教圣地;人间鬼话佛说尽,唯道德经是老君杰作。”联中“老君”指的是老子。A.错B.对6【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B“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哪一座道教名山的对联?A.武当山B.青城山C.齐云山D.龙虎山7【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A“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这是那座名山?A.齐云山B.九华山C.武当山D.普陀山8【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A“林下相逢,只谈因果;山中作伴,莫负烟霞。”这是哪座名山的对联?A.九华山B.峨眉山C.青城山D.普陀山9【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B“青山寺后立,春来宜作千秋画;绿水门前流,风起好弹万古琴。”对联描写的是哪座名山?A.九华山B.五台山C.武当山D.齐云山10【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D“佛门常会龙门客;禅林时集翰林人。”这是哪座名山的对联?A.青城山B.齐云山C.普陀山D.五台山第九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C对联书写的章法,包括()、正文、落款和钤印四部分。A.盖章B.联语C.形制D.闲章2【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A2.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拦边章、压角章和拦腰章。A.引首章B.椭圆章C.方形章D.名号章3【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C()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因悬挂在堂屋正中墙壁而得名。A.下联B.上联C.中堂D.龙门对4【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A落款的格式有()和“双款”两种。A.单款B.短款C.长款D.穷款5【单选题】(10分)正确答案:A连屏、通屏的幅数一般为双数,最少为()条。A.四条B.八条C.六条D.十二条6【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B楹联书法通常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A.错B.对7【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A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A.对B.错8【判断题】(10分)正确答案:A印章上的字体需为篆字,印章上不可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