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考研部分学校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教育综合考研部分学校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教育综合考研部分学校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教育综合考研部分学校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教育综合考研部分学校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每一个字问题的方法a

②逆向反推法。即从目标开始,退回到未解决的最初问题,这种方法对解决几何证明

题又是非常用•效。

③爬山法。即基本思想就是先设定一个目标,然后送取与起点临近的未被访问过的任

意一点,向目标方向移动,逐步逼近目标。

④类比思维。即当你面对某种问题情景时,你可以运用类比思维,先寻求与此有些相

似的情境的胡答。

三是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

四是评价结果阶段。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6题,共30分)

1.教育

2.“苏格拉底方法”

3.心理发展

4.“致良知”

5.1922年“新学制”

6.1944年《教育法》

二、简答题(每题】0分,共4题,共40分)

1.试述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及培养途径。

2.试述教学的任务与过程。

3.试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4.试述德育的内容与过程。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题,共80分)

I.试论述教师素养的构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及途径。

2.试评述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3.试评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试评述科威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6题,共30分)

1.【解析】教育是•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广义定义一般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

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的狭义定义主要针对“学校教育”,

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现

代教育是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之间互动的交互过程。

2.1解析「苏格徵底方法”也称问答法,产婆术。在苏格拉底看来,教师教学的过程就

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3所以称为产婆术“产婆

21

术过程分成四步:讽剌一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的连续提问,使学生意识到自

己原有观点的混乱和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一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

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归纳一从各种具体察物中找到事物一般共性和本质;

定义一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瞽遍概念。

3.【解析】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

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心理发展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

现的持续而稳定的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大方面。心理发展是一个

持续不断的过程;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心理发展过程呈现出许多阶段;各个心理过程

和个性特点的发展速度不完全一样;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心理

发展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4.【解析】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困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

的思想。他是用“心学”的观点来阐明这一思想的。“理”存在于“心”中,“心即理”;“良知

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体”。“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也是伦理道德观念。“良知”与

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为人人所具有,不分圣黑;“良知”不会泯灭。然而,“良

知”在与外物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

知”的昏蔽。“学以去其昏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本心所具有的“良知”。在王守仁看来,教育

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基于此,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并不

是为了增加什么新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

5.【解析】1922年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1922年的“新

学制”,或称“壬戌学制”,因其采用美国式中小学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该学

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小学年限为6年,初中与高中分别为三年,其中中

等教育是新学制的精钻。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

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归纳总结】简述壬子-癸丑学制与壬戌学制的区别与联系。

1912年9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民国学制结构图,次年又陆续公布各级各类学校的法令规

程,民初学制成型,史称“壬子-突丑学制学制主系列为三级四段:初等教育分为初等

小学4年,为义务教育性质,高等小学3年,法定入学年龄为6周岁,不分设男校女校。中

等教育4年,得专设女子学校,高等教育虽不分级,实际上是含预科(3年)、本科(3~4

年)、大学院二统.主系列之外有师范系列,分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两级.分别与中等

教育和高等教育相当,并专设女师和女高师。实业教育系列,分设乙种、甲种实业学校和专

门学校,分别与高小、中学和大学相当。民初学制仍保持以普通救育为主干,兼顾师范、实

业教育。

“壬戌学制”,因其采用美国式中小学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受实用主义

教育思想影响。

(】)规定6岁入学、小学6年、初中和高中各3年、大学4~6年的分段及各阶段的教

育,基本上依据了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及特点,显得更合理。

(2)小学由7年箝短为6年,又分为初小4年、高小2年,可由各地酌设,初小为义务

教育阶段,更加务实,并有利于初等教育普及。

(3)中等教育是学制的精华,中学由4年延长为6年、克服了旧制4年造成中学基础知

识薄弱的缺点,中学水平提高并改善了与大学的衔接关系,也便于兼顾其他方面需要;中学

22

分为初中、高中两级,增加了地方办学伸缩余地,也增加了学生选择余地;中学实行分科选

科制,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充分兼顾升学和就业。

(4)师范教育种类增加,程度提高,设置灵活。

(5)取消大学预科,缩短高等教育年限,既保障了中等教育的年限,也有利于大学专门

化教育和提高研究水平。

从二者的内容到年限到指导思想到中国化程度者附根本的区别,体现一种历史的进步。

6•【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恢复因战争被破坏的教育系统,英国政府于1944年通

过了以巴特勒为主席的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改革方案,即《1944年教育法》,又称《巴特勒

教育法》。

《1944年教育法》地英国教育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法令,它决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

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它对中央和地方权限的两整,建立了比较符合英国文化教育传统和不

同党派利益的教育领导体制。双轨制的结束及初等、中等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国民教育制

度,确定了“人人受Q等教育”的观念,扩大了国民教育的机会。它是英国教育制度的主要

基础。

二、简答题(每题1。分,共4题,共40分)

L【解析】创造性的基本概念: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多种能力

的综合(能力观、过程观、人格说、创造性产品说)。

创造性的基本结构:

(1)创造性认知品质:①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等特点);②创造

性想象;③创造性认知策略。

(2)创造性人格品质:①创造性动力特征;②创造性情意特征;③创造性人格特质。

(3)创造性适应品质:①创造的行为习惯;②创造策咯和创造技法的掌握运用。

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1)创造性思维的训练:①脑激励法,又称为头脑风暴法;②分合法(戈登),其核心

思想是“使熟悉的东西变新颖”和“使陌生的东西变熟悉”,包括:狂想类比、直接类比、拟

人类比、符号类比;③自由联想法;④自由联想技术。

(2)创造性能力的培养:①营造鼓励创造的环境;②培养创造性的教师队伍;③培育创造

意识,激发创造动机:④开设创造性课程,教给创作技法;⑤发展和培养创造性思维;⑥经造

创造性人格。

2.(解析1确定教学任务、不仅要依据教育目的,而且要考虑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据此,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

巧;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教学过程

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

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3.【解析】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掀开了新一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内容是:①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

构,更新课程内容;②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③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

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④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诙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

习方式的变茶;⑤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⑥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

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23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1)注支课程的发展功能;(2)实现课程设1.的整合,性;(3)关注实施过程与科学评价;

(4)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

4•【解析】我国学校德育内容是多方面的,并且随着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在不断变化。

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集

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正确人生观和

科学世界观教育。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

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道德活动是促进例育要求转化

为学生品德的基础;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

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信意行的和谐发展;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德育要有针对性,对知情信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3)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在镖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培养他们的知情信意行和促进他们品德发展

内部矛盾的转化,都有赖于提高和发挥学生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题,共80分)

1•【解析】何谓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

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

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教育理想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

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

(2)专业知识的拓展。教师专业知识拓展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髭的拓展,即教师要不

断地更新知识、补充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其次是质的拓展,即从知识的理解、掌握

到知识的批判、创新;再次是知识结构的优化,以广泛的文化知识为背景,以精深的学科知

识为主干,以相关学科知识为必要补充,以丰富的教育心理科学知识为基本知识边界的复合

型知识结构。

(3)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

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母和本领。包括设计教学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

管理能力、交往能力、教学机智、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4)专业自我的形成。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

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

与教学风格的综合。共体包括自我形象的正确认识、积极的自我体验、正确的职业动机、对

职业状况的满意、对理想的职业生涯的清晰认识、对未来工作情境有较高的期望、具有个体

的教育哲学和教学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3)帅范教育;(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3)在职培训;(4)自我

教育3

24

2.[解析]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⑴“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2)“庶、直、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教育的社会作用);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的个体发展作用:但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

的羁绊,仍然认为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不能接受教育。孔子是第一个从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述教育的作用的思想家,为他实施“有教无类”提供了理论依据;

(4)“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和有教无类的作用;

(5)“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及其历史意义;

(6)教学内容:“六艺”。其中他特别注重的是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

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特点在于偏重文事,偏重社会人事,忽

视了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传播,鄙视生产劳动的知识技能;

(7)教学方法:①学-思一行并重;②因材施教;③启发诱导(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

式教学的人);

(8)道德教育:①以“仁”为核心,“仁”(内发)和“礼"(外烁)为主要内容;②道德教育

原则(立志、克己、力行、中麻、自省、改过);

(9)论教师:学而不厌,海人不倦;热爱学生;以身作则;教学相长。

3.【解析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知识观: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

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和情境性。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隹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

假设,不是最终答案;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需要针对具体情

境进行再创造;③不司学习者对同一命题会有不同理解;

(2)学生观: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

的增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见识经验;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

的学习情境;

(3)学习观: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②学习者的三个重要

特征为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4)教学观:①教学应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脸的“生长”和学

生的知识建构活动;②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别等

高级的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

持,促进他们自身建构意义以及解决问题的活动。

4.【解析】

(一)教育实践活动:见进步教育运动。

(二)论教育的本质:

(1)教育即生长。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生长,以此为基础,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

心主义”教育原则;他认为儿童的生长不仅要靠内在条件(兴趣、本能、依赖性和可期性以

及习惯等),也需要外部条件(社会环境);

(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包含两层含义:①学

校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②学校要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乂

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教育原则及“学校即社会”,也就是说学校不仅要教人成才,也要教人成

人,使学校成为社会的雏形的同时也让学校变成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

25

(3)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中的

核心概念,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

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

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一“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

(=)论教育的目的:教育无目的,教育除其本身的目的之外别无其他目的。

(四)论课程与教材:强烈反对传统教育所使用的以既有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和教材,他

提出“教材心理化”,在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应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让儿童从做中学。

(九)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褥出从做中学,在思维方法上他提倡反官思维,怠思是对某

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思考,其功能在于求得一个新情境,

把困难解决、疑虑排除;思维五步法的五个步骤是:①疑难的情境;②确定疑难所在;③对

解决疑难做出种种假设;④确定哪个假设何以解决疑难;⑤验证这个假设。

(六)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作用是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落实到教育上,杜威则

特别强调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关于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杜威认为应在社会中进行.要

求学校、教材、教法皆渗透社会精神,把学校的现实生活、教材和方法称为学校德育的三位

一体。

2010年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2.简述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3.简述教师专业化的内涵Q

4.简述1958年美国《国防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5.简述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影响”理论。

6.简述裴斯泰洛齐的要索教育论。

二、分析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1.试分析论述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

2.试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进行分析和评述。

3.有人说:“现在是建构主义学习时代了,结构主义学习理论落后了,试评论此观点。

2010年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简答题

1.【解析】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年轻一代起着主导作用。其主要的观点是:教育

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

较全面、系统和深刻;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学校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是主导作用。

总之,在人的一生当中青少年是限需要受教育也是最适合受教育的时期。青少年时期正

是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知识欠缺,经验不足,独

立思考问题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差,具有较强的可切性,并亘需要教育的正确引导。

2.【解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传统,即民族思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

26

风俗习惯及思维和生活方式等。这些对教育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

第一,因为文化传统特别是优秀的文化传统,需要通过教育传递,这样必然影响社会对

教育内容的选择。因比文化传统对教育传递的具体内容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第二,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即价值观念和取向将极大影响人们对现代教育目的的确

定、教育地位的认识及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选择。

第三,文化传统也会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和教育内容,必然会促进学校教育内

容的丰富和课程结构的变化。

3•【解析】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

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它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含义:①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

包括教育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

道德的要求;②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③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

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④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

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4.【解析】进入5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教育上又面临着改革。

1957年,前苏联卫星上天后,美国朝野极为震惊,改革教育的呼声更加高涨。1958年9月

2日,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该法案共1。章,主要内容有:加强普通学

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新三艺”)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天才教

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以后,《国防教育法》的内容又不断

得到修正。

《国防教育法》是作为改革美国教育、加快人才培养的紧急措施推出的,法案冠以“国

防”二字足以说明美国当局对这次改革十分重视,认识到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教育

与国家的安危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该法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

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

5.【解析】马卡连柯是前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代表作有《教育诗》、《塔

上旗》、《父母必读》。马卡连柯是从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

主义出发来论述他的教育思想的。

平行教育影响原则,马卡连柯认为“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

应当是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

每一个个人的教育J即以集体教育为主,在教育集体的同时教育个人,又在教育个人的同

时影响集体。

6.【解析】要素教育论是他基于教育心理学化理论对初等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重要论述。

基本思想是认为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都应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

素,以便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致力于探索要素教育的原因是,一方面基于他认为儿

童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发展有其自然顺序,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广大劳动人民都能受到更加简单

有效的教育。

裴斯泰洛齐详细论述了智育、德育、体育及劳动教育中的要素问题。

(1)智育

智力的要素是整个要索教育的核心,儿童智力的最初萌芽是对事物的感觉和观察能力.

这种能力的萌芽由于眼前事物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外部特征相统一,这就是事物的数目、形

状、名称。儿童要认设这三个要索,必须具备相应的三种能力,即确定事物数量的计算能

27

力,区分事物形状的测证能力,表达事物数、形及名称的语言能力。培养这三种能力的学科

是算数、几何与语文。

(2)体育

体力的萌芽在于儿童身体各关节的活动,因而关节活动是体育的最基本的要素;体育教

学必须依据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最简第的动作进行。劳动中的许多简单的动作要素都与身

体运动分不开,通过这些动作训练发展儿童的体力,也可以让儿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

能,并且这些训练应该与感觉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3)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爱,而儿电的爱最初表现为对母亲的爱,即对母亲的深厚感

情,然后由爱母亲犷展到爱父亲、爱家人、爱周围的人,乃至爱全人类。

裴斯泰洛齐认为德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智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数目、

形状和语言;体育的最基本的要索是各种关节的活动。

二、分析论述题

1•【解析】(1)对于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教育先行论,即首先

发展教育而后再发展经济,在教育投资上应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二是教育与经

济同步论,使教育事业发展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经济建设近期和远期需要。三是教育滞后

论,即教育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比例。无论哪种理论,如果不讲在一定的条件下,

或在特定意义上,片面强调某一方面,都是不符合教育与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和相互制约辩证关系的,也是违背经济与教育之间辩证发展客观规律的。

(2)教育与经济发展虽然具有间接关系和直接关系,但它们之间的关系除表现为相互影

响、相互作用之外,还表现为相互制约的关系。因为,经济发展只能提供它的物质资料的一

部分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教育在使用这些经济条件时,需要同其他部门的物质资料和经济条

件相互协调和平衡。同时,教育对经济发展作用具有周期性长、发展作用迟缓的特点,也就

是说在短期内教育不仅不能立刻满足经济上的需要,而且还要占用一部分强壮劳动力,延缓

一部分劳动力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因此,在处理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时期,既要考虑经

济发展水平,实事求是地追加教育投资,发展教育葬业,又要克服只顾眼前短期经济利益,

忽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长期性、迟效性作用的观点,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教育对经济增长的

作用。

(3)教育是否能孤好,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各国之间综合经济实力的竞

争,实质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社会的进步主要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力最,科技进

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的获得有许多途径,但最根本的一条是要有源源不

断的科技人才,进行发明、创造、运用。教育跟不上,科技人才就没有保障,即使引进再先

进的技术工艺,都无法使用,更谈不上与他国在综合经济实力上的竞争了。因此我们提出了

教育先行的国策。

(4)我国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82年中共十二大

报告第一次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百年

大计,教育为本。”强调教育的突出战略位置。1992年中共卜四大报告强调:“我们必须把教

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干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

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

发展的桢略地位,尊师重教.加福师资队伍建设二'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祭纪

28

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揉在优先发

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步得到加强。

但是,提出教育先行只是为了突出教育在整个国家、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不是忽

视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在重视教育发展的同时,更应该重视经济的发展战略性作用,从而为

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2.【解析】“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

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在杜

威“教酉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思想影响下,充分考虑中国的教育国情,陶行知提出了

这一理论。

(1)“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为:①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

生活横向展开看,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在受什么样的教育;从生活的纵向着,生活伴随人始

终,教育也伴随人始终。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

进行,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要根据生活需要。③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

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都是为生活所决定。而教育通过改造人发挥其改造社会和个人

生活的功能。“生活教育”反对的是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其内涵为:

①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以社会为学校。一方面,传统教育与社会隔绝,是“死教育、死

学校、死书本,“学校即社会”虽使社会生活进入学校.但仍嫌不够。不如拆去学校与社会

之间的围墙,让学校延伸到社会与自然。另一方面,劳动人民难以进入学校课程,社会就是

“大众唯一的学校”。②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一方面运用社会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

运用学校的力量使社会进步。“学校即社会”反对的是将学校与社会生活隔绝的教育。

(3)“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其内涵为:①“在劳力

上劳心”,破除传统教育下劳心与劳力的分离现象,教劳心者劳力一读书的人做工,教劳

力者劳心——做工的人读书,使人人都“首脑双挥”。②“行是知之始”,破除只从读书、听

讲求知识的教育,从做人手求知识、求创造。③有教先学,有学有教。④反对注入式教学,

教服从于学,教、学又服从于做°“教学做合一”反对的是不顾学的教,不顾做的教.学。

生活教育理论是对学校与社会隔绝、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对,

提倡的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和创造的教育。

3•【解析】建构主义的兴起是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理论领域正在发生的一场革命,作为一

种新兴事务,它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创新的地方,但是由于它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尚未达

到完善的境地;而结构主义学习作为长期以来为我们肯定的学习模式,有其独特的长处,尽

管时代发展了,对于传统我讨还是不能一概否认,应合理他取长补短。

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都主张学生的主动学习,结构主义虽然强调的是学生学习

已有的人类普遍知识,但并不是主张灌输、被动接受,而是主张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去吸收后本上的知识。结构主义者认为尽管学生学习的内容都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事物,但如

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髭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发现”。可以

看出,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分歧在于一个强度学生主动性的“度”和“面”,即:要把学生

的主动性发挥到什么程度,要把这种主动性渗透在学习过程的那些方面;而不是在于是否强

调学生的主动。

建构主义强两学生的先前经验,反对绝对的“真理”,强调每一个学习者、建构主义对

29

教师角色的定位很有助于发展学生自我探索能力。但一旦学生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建构自己

的知识,寻找自己的其理,那么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真理就无法得到普遍的认同和肯定,

并且在这种模式教学下,学生很难掌握完整的、系统的知识,难保学习的片面或走了许多

弯路。

结构主义则刚好麻补了建构主义的这些问题,以学生主动发现学习为教学法则,教师在

教学中充当学习的设计者和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完赘、丰富的材料,这样就确保学生学到系

统的知识,不用中走前人的老路去寻找已有的直理:然而,同样地.反过来,结构主义在注

重学生先前经验、发挥学生主动、提倡学生主导方面做得较差。

综上所述,对于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孰好孰坏”,我们不能概而论,他们各自都有

各自的弊端,而且在很多方面二者应当相互补充,相互磨合。在新兴思想风起云涌的今天,

我们不能盲目的求新而把传统的东西一概否定,要认真分圻各自的优缺点,合理地把握运用

各种理论中有益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发展的观念。

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教含虺理学

一、筒答题

1.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

二、论述题

1.什么是创造性?如何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培养?

中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论语》

2.蔡元培

二、试分析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外国统育史

一、名词解释

1.《理想国》

2.终身教育

二、论述题

1.评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课程改革。

救斡学原悝

一、名词解释

1.美育

2.因材施教

30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I.简要回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各自的地位作用。

2.简要回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的地位作用。

3.简要回答教育的本体功能。

三、结合我国近宜来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讨论,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

理解。

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救省附爬学

一、简答题

1.【解析】学习动机理论主要有学习的动机理论包括强化理论、人本理论、人本理论等。

例如,强化理论主要强调外部手段对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性;人本理论主要强调教育过程中

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成就动机理论强调要给予不同成就动机取向者以不同的任务、环

境等;归因理论主要强调要引导学生合理归因,最能激发学生动机的归因是努力;自我效能

理论主要强调要通过各种方法树立学生的学业自信,增强其学业效能感。

【翔高点评】本题属于易考题,希望引起考生的重视,尤其是能利用这些理论来分析相

关的实例。

二、论述题

1.【解析】创造性: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

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有两种理解方式:其一,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已有经验,突

破习惯的限制,形成崭新产品的心理过程;其二,指不受成规限制,能灵活运用知识、经验

解决问题的超常能力。这两种理解的共同之点是把创造性初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不

同之点是前者视创造性为•种思维过程,后者则视之为一•种思维能力。因此,心理学上各有

侧重的两个方面,一是侧重研究创造性思维,旨在了解创造是个怎样的过程;一是侧重研究

创造力,旨在了解创造究竟包含哪些能力。

创造性的培养措施:(D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与教的环境;(2)培养好奇心、激发

求知欲;(3)鼓励青少年的独创;(4)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5)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

(6)培养创造性的个性;(7)鼓励在实践中解放思想。

【翔高点评】此题属于开放式题型,考生可以就奖一点展开论述或举例说明,言之有理

即可。

中国城音史

一、名词解释

】.【解析】《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

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解析】紫元培、浙江绍兴人,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1917年1

31

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在这里全面贯彻了他关于大学改革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改

变校风,明确教育宗旨;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提倡教授治校的管理模

式;改革教学体制。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

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蔡元培认为

教育与政党之间,宗致之间存在看矛盾,因此教育应该独立。

二、[解析】参考答案参见2010年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分析论述题第2题的

解析。

外国敦育史

一、名词解释

1•【解析】柏拉图是古代世界的著名教育思想家,其主要教育著作为《理想国》,是一部

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为重要和伟大的教育著作之一。

柏拉图所设想的理想国是•个由哲学王统治的正义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执政

者•(哲学王)、军人、工农商服从各自的天性,各按其位,各尽其职,互不干扰,智

慧、勇敢、节制、正义成为理想国的四大美德。理想国统治阶级内部(执政者、军

人)实行共产制。

柏拉图认为实现理想国家的重要保证是良好的教育。有了良好的教育方能造就出

国家的顺民和合格的统治者。柏拉图认为,应把办好教育作为国家的重要职责,教

育应由国家集中领导管理,由国家管理、监督一切教育机构,取消私人办学,对全

体公民实施强迫教育。

2.【解析】终身教育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基于理论,60年代后在世

界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终身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成人教育理论家和活动家朗格郎。

终身教育理论的观点主要有:(1)教育应该能够在每一个人需要的任何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

供必需的知识和技能。(2)终身教育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

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

教育,也包括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3)终身教育

是现代社会的需要;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对

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化社会有积极意义。

二、论述题

1•【解析】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改革主旨是提高课程的学术水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发展学生智力;具体要求为:①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和英语);②学科的基本结构

是教学的中心,要求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和教学大纲的拟定工作;③学校课程的

编制应采用螺旋式结构;④提倡使用发现法“

【翔高点评】本题的外茏很宽广,考生可结合上面的0点,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史

实具体来进行阐逑。

较育学原建

一、名词解释

1.【解析】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

32

力的教育。美育主要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

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2.【解析】因材旅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

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

展客观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思想作风在教学中的体现。学生身

心发展在一定阶段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个性差异。教学中只有针对学生的共同特征和个性

差异施教,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

有用的和杰出的人才。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

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简答题

1」解析】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具体来说:

德育,即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是指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

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

康教育等方面教育的总称。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

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保健知识,增强他们的体质,发展他们的身体索质和

运动能力的教育。

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的五个组成部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规律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对于普通

中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不能相互取代和分割。

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在实践中,共同组成统一的教

育过程。

因此,要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他们的关系,使其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也就是说,随时都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智、德、美、劳诸方面都得

到发展,防止和克服重此轻彼、顾此失彼的片面性,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2.【解析】

(一)溃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索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索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遗传素质具有可缪性。

(二)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2)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与对象;

(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在方向上有正反之分。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

I个体个性化

33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2)教育促进个性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2.个体社会化

(1)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

(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3)教育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

(4)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3•【解析】第一,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的进程——人的培养。培养人是教育

的最基本职能,也是教育的特质所在。教育是促进人实现社会化,加速人由生物个体向社会

实体的转变的最有效形式。

第二,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一社会遗传。人弟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两

种财富,即物质文化用精神文化。这两种财富不能通过生物遗传来保存和传承,必须通过社

会遗传的形式才能实现。教育是实现社会遗传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

第三,经验和人才的选择一科学筛选。学校教育为培养人才而进行的人类精神文明的

传递与继承是通过严格而科学的选择完成的。学校进行的人才选拔是一种竞争性的人才选

拔,它不仅具有社会认可的权威性,而且具有层层淘汰的严格性。

三、论述题

【解析】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

生的基本索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

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正是为「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准确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同

时,素质教育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又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

首先,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而是旨在通过素质教育纠正那种把考试作为目的的错误教

育思想,把考试地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注重要把作为具体方法的考试和作为指导思想

的“应试教育”区别开来;其次,索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绝不是否定个体的差异,恰

恰相反,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要注重因材施教,面向有差

异的诲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装。

实施素质教育要:第一,充分认识到课程、教材、教学方面的改革是推进索质教育的核

心,当作重点来抓;第二,从“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根本取决于是否有一定适

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要求不仅是有崇高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而且要有过硬的教学

本领和现代化的教学思想;第三通过改革升学、考试以及评估制度,逐步淡化学校教师以及

学生的升学意识和分数观念,建立多元化的评定标准,减轻学校和学生的压力,为全面实施

索质教育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翔高点评】本近属于开放题,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在具体作答中,可以结合具体

的案例计应试教育与未施皴育的利与弊讲行阐述。

34

2010年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5x6=30)

1.教育学

2.教学评价

3.有教无类

4.学在官府

5.骑士教育

6.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二、筒答题(10x4=40)

1.简析班级上课制的优势与局限。

2.简析《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思想。

3.简述孔子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

4.衢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题(20x4=80)

1.怎样认识义务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

2.分析间接经验与电接经验的关系。

3.试论杜威的教育本质观。

4.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及其矫正策略。

2010年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解析】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

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

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

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

2.【触析】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泅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

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索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

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

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索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

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3.【解析】对于“有教无类”的原意历来有不同理解,关键在于对“类”作何解释。一般认

为“有教无类”的意思就挺: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子的教学实

践切实地贯彻了这一办学方针,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分布地区较广;弟子成分复杂,

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身于平民。“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

官学的办学方针相对立,它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

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4【解析】“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奴隶主贵族为了管理需要,制定法

35

纪规章,由文字记录并汇集成专书,由官员掌握,这是“学术官守”的历史现象。因为官府

有学而民间私家无学术,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学习专门知识,这就是“学在官府”。“学

在官府”这种历史现象的形成源于西周的生产水平和社会制度。其一,唯官有书,而民无

书。限于西周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只有官府才有制作书册的财力和人力。其二,唯官有器,

而民无器。礼、乐、舞、射是西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习这些学科需要器物设备和实际演

习,只有官府才具备条件。其三,唯官有学,而民无学。曰于学术官守,为官之人,学有专

守,不传他人,只教其子。子人官府,各从父学,造成了学术垄断。

5.【解析】骑士教将是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以培养当时封建制度中骑士阶

层的成员为目的。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并无专设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职的教育

人员。它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训练骑士的标准是彪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

国,宠媚贵妇。骑士致育虽然内容简单,但比较实用,培养了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实际应用人

才。随着文艺复兴的发展,骑士阶层成为绅士阶层的原型,骑士教育也成为绅士教育的

原型。

6.【解析】多元智乾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

从而提出本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

每种智力都是一个独立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主要包

括:言语智力、音乐智力、逻辑一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运动智力、自知智力、社交智力。

二、简答题

1.【解析】班级授课制是公元16世纪,首先在东欧的一些学校教学中实践;夸美纽斯首

次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它基本确立了下来;以赫尔巴特为代表,提出教学过程的形

式阶段的理论,给夸美纽斯的理论以重要的补充;以前苏联教学论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

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一个体系。其主要特征有:①学生固定;②地

点固定;③时间固定;④教师固定;⑤内容固定。

(1)优点:①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效率;②有利于加速普及教育和发展教育事业;③有

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祚用;④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作用;⑤方利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

(2)缺点:①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②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

习的独立性和内在潜力;③容易使教学产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2.【解析】这是一种启发漩导的教育教学方法.苴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指

出“君子之教,喻也。导而不牵,强而不抑,开而不达。导而不牵则和,强而不抑则易,开

而不达则思。和、易、思,可谓善矣。”启发式教学强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

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丰富的教学经验、高超的教学艺术。

导而不牵,即积极引导而不本着学生走。强而不抑,就是教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

压抑。开而不达,即教师为学生打开知识大门,但不要把知识通达不遗地塞给学生,要留有

余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这项原则的中心要求是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而不能代替学

生思考。

3.[解析]孔子将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他把如何教的问题建立在研

究学生如何学的基础上。把学习过程归结为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掌握知识,进行思考,见

诸行动,即学、思、行。

学思并重,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孔子说:

3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乱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乏而不

实。单纯的学或思,都有片面性。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先掌握丰富的知识材料作依据,才可

能提供这些材料进行有效思考,二者相关,学习居先,是基础,是主要方面,在有知识材料

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抓住事物本质,使认识深入和提高。

4.【解析】参考答案参见本书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详解论述题第3题。

三、论述题

L【解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开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决定性

因素,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

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赋予了教育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导向性的功能和特性。在实践

中,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全局性则是教育潜在整体价值的反映,而

教育的先导性则是全局性和基础性功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共同构建了教育的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既是由它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也是经济、社会乃

至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的。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是在深刻认识了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

和先导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既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又是21世纪全面深化教

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翔高点评】考生也可结合自己对义务教育的理解,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这个角度

选取自己熟悉的实例具体展开论述,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可行的。

2.【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以交往为背景

和手段,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间

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

即他人的知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此外还包括

以各种现代技术形式表现的知识与信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主要体现如下:

(D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以间接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这是学

校教学为青少年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这种知识把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

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使之简约化、系统化、心理化,可以使学生避免重复人类在发展中

所经历的错误与曲折,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来掌握人类包造的基本知识。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现成的书本知识,一般表现为微

念、原理、定律与公式所组成的系统,是一种偏于理性的知识。这种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他

人的认识成果、间接的经聆,是很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东西。学生要把这种书本知识转化

为自己理解的知识,就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只有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把直接

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起来,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理解所学的书本知识,

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

可见,教学以书本知识为主是学生个人认识赶上人类认识、获得自身发展的捷径,要使

学生便捷而高效地掌握书本知识,则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这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之间的必然联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是教学过程

中的一对基本的矛盾关系。

37

3.【解析】杜威论教育的本质如下:

(1)教育即生长。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生长,以此为基础,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

心主义”教育原则;他认为儿童的生长不仅要匏内在条件(兴趣、本能、依赖性和可塑性以

及习惯等),也需要外部条件(社会环境);

(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包含两层含义:①

学校要与社会生活相碳系;②学校要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

又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教育原则及“学校即社会“,也就是说学校不仅要教人成才,也要教人

成人,使学校成为社会的雏形的同时也让学校变成改造社会的有效T具;

(3)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中的

核心概念,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

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仍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

威乂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

4.[解析】品德不良指经常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行为。最初的表现是一般的

过错行为,这些过错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稳定性上还没有达到违法的程度,但是如不及时

地加以矫正,就会沉积为严重的道德过错,从而酿成不良品德,甚至走上违法道路。

(-)品稳不矢的成因分淅

I.客观原因

家庭方面有:家庭是学生接受品德教育的启蒙学校,家庭环境中的某些不当教育和环境

中的某些不良因素,是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有家庭结构不良;家庭

教育功能不良,父母致育不当。

学校方面有: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教育机关,学生的品德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

的。但是,如果教育者思想不端正,教育措施不力,教育方法不当,都可能妨碍学生良好品

德的形成,从而造成学生不良品德的蔓延和恶化。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

的不当。如:有些学员片面抓升学率,有的教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少数教职工的不良品

德直接给学生的品德产生了不良影响。

社会方面有:社会关系、社会风尚等(广义)学校和家庭以外的学生的朋友、邻居、社

区等(狭义)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对学生产生的受蚀和影响不可小视。

2.主观原因

(1)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2)缺乏止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3)道德意志

薄弱;(4)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5)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二)名德不咬的环正与教育

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大体可以划分

为醒悟、转变与自新三个阶段。针对品德不良学生我们应采取的教育措施是:

(1)消除心理障碑动机障碍、认知意义障碍、情绪障碍和习惯惰性障碍;

(2)抓住时机,引起内心震动;

(3)提供典型事例,明确是非观念;

(4)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5)增强抗诱惑的能力,培养良好习惯;

(6)针对个别差异.选择矫正措施。

38

2010年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遨5分,共30分)

1.教育目的

2.教学

3.教育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