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21.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1页
预习-21.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2页
预习-21.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3页
预习-21.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4页
预习-21.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邹忌讽齐王纳谏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结合注释及积累的文言文知识,疏通文义。2.了解设喻说理、巧妙讽谏的论说技巧。3.体会古代志士勇于谏言的精神和古代君主从善如流的气度与明辨的智慧。学法指引设喻说理。设喻,又叫讽喻,是借叙述一个故事,通过暗示、类比,说明某一事理,表述某一主张的富有机智幽默情趣,比较婉曲的语言表达方式。本课邹忌就运用了这样的说理方法。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而是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说自己的体会,以“小”见“大”,现身说法,使齐王也同理得证“王之蔽甚矣”,齐王于是一声令下,广纳谏言,终于“战胜于朝廷”。邹忌的话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课程导航一、作者简介刘向(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汉皇族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中国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历经宣帝、元帝、成帝三朝,历任散骑谏大夫、散骑宗正、光禄大夫等职。曾屡次上书谈论灾异,弹劾宦官外戚专权。成帝时受诏命校书近20年,官终中垒校尉,故世称刘中垒。刘向典校的古籍主要包括经传、诸子和诗赋等。《战国策》是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它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二、写作背景齐威王原为侯,齐威王二十三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留史册。齐威王在位时,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和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延揽人才。至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于史无考。三、知识积累◎关于建议的名言(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经·大序》(2)人家对你的好评只能起鼓舞作用,不同的意见才能使你进步、扩大视野。——傅雷(3)新的意见往往被认为可疑,以至于常常遭到反对,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新的意见还没有大众化的缘故。——约翰·洛克◆基础夯实1.按要求写出课文原句。(1)文中写邹忌的妻子认为他美的原因的句子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齐威王发布了悬赏求谏的政令后,一度出现了“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局面。

(3)邹忌从朝中和国外两方面分析齐威王受蒙蔽的原因是:朝廷之内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4)文中表明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满一年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的句子是:虽欲言,无可进者。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2)而形貌昳丽(光艳美丽)(3)朝服衣冠(穿戴)(4)窥镜(照镜子)(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6)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7)旦日,客从外来(第二天)(8)孰视之(同“熟”,仔细)(9)吾妻之美我者(认为……美)(10)私我也(偏爱)(1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实在)(12)皆以美于徐公(动词,以为、认为)(1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宫妇:宫里侍妾一类女子)(左右: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14)王之蔽甚矣(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1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过失)(16)能谤讥于市朝(指责,讥刺)(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17)闻寡人之耳者(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18)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19)期年之后(满一年)(20)虽欲言(即使)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光艳美丽。

(2)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着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宫中的侍妾和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6)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在公众场所指责讥刺我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

(7)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宫廷里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有人偶尔进谏。

(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什么可进谏的了。

(9)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燕、赵、韩、魏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课文精读1.完成《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自学结构图。(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1)进谏的依据妻:①2.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1)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邹忌的人物形象。(3分)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思考,以小见大,洞察治国道理,可见他有自知之明又观察敏锐,善于思考;他现身说法,劝说齐王除弊纳谏,可见他聪明机智,具有高超的语言技巧。

(2)邹忌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请举例分析邹忌高超的劝谏艺术。(3分)①邹忌态度谦虚坦诚,承认自己不如徐公美,便于让齐王认可;②邹忌现身说法,从自身生活琐事说起,易于齐王接受;③邹忌以小见大,推己及人,思路清晰,道理浅白而深刻,有理有据,也体现出为君分忧的热忱。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齐威王的人物形象。(3分)齐威王听完邹忌的建议后,只说了一个“善”,并马上下令施行,可见他是一个从善如流又雷厉风行的人;他给予当面指责他过失的人最上等的赏赐,可见他胸怀宽广又开明;四国朝齐的结果侧面表现出他知错能改,治国有方。

(4)邹忌成功劝谏齐王的事例,给我们日常交流提供了怎样的启示?(3分)劝谏别人态度要真诚谦虚,不能颐指气使;劝谏别人不应该笼统地讲大道理,要从生活中的小事着眼,便于他人接受;忠言也可以顺耳,要懂得委婉地劝说。

3.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内容写法理解)(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思考,由己及君,现身说法,劝说齐王除弊纳谏。B.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虚心纳谏,能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在外“战胜于朝廷”。C.讽喻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文章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说服力强。D.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开头详写比美,为下文做充分的铺垫,突出了进谏的作用和纳谏的效果。(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A.邹忌从与徐公比美受蒙蔽的小事中敏锐地察觉到了齐王受蒙蔽的程度比自己还要深。B.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下令鼓励群臣吏民进谏,数月之后,进谏的人让朝廷门庭若市。C.妻、妾、客三人都说邹忌比徐公美,但措辞上有细微的差别,由此体现出亲疏远近之别。D.邹忌将治国之道寓于生活琐事中,有高超的进谏艺术;齐王也有纳谏的气度。(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A.第二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B.第三段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以及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C.“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指齐王受到“私王”“畏王”“有求于王”者的蒙蔽。D.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拓展阅读【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尝谓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①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②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朕今以蜀王为元龟③,卿等亦须以延年为覆辙也。”(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有删改)【注释】①禄秩:俸禄秩爵。②公仪休:人名,春秋时鲁相。③元龟:本指大龟,这里引申为借鉴以前的事。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臣之妻私臣(偏爱)(2)地方千里(方圆)(3)性嗜鱼(喜爱)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D)A.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B.朕今以蜀王为元龟/以中有足乐者C.秦师随而伐之/人不知而不愠D.乃刻五石牛/乃重修岳阳楼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蒙蔽很深了。

(2)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做君主的贪心,必定会失去他的国家;做臣子的贪心,必定会使他自身灭亡。

4.【甲】【乙】两文分别运用了设喻和举例的说理方式,请结合原文进行简析。(3分)【甲】文先写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对邹忌的赞美以及邹忌自己对这件事的分析,这部分构成了设喻说理的前提。接着写邹忌讽谏齐王,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受到蒙蔽的道理。最后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写出了邹忌讽谏,齐王纳谏取得的巨大成就。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件小事,由己及君,由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及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乙】文中唐太宗先从正面举公仪休不贪而常得鱼的例子,再从反方面举蜀王和田延年之例,阐述“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的道理。从正反两方面论述“规小得而大失者也”的观点。

5.请根据【甲】【乙】两文,分别谈谈你从两文中获得的启示。(3分)【甲】为人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尽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乙】做人不要贪婪,贪婪会让人丧失理智,失去应有的利益。

◆核心素养2022年6月11日是第17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为此,班级开展了以“珍爱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6分)1.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为了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增强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班级要组织一次宣传活动,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3分)示例一: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示例二: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我们的文化根基。

2.劝说是一门艺术,邹忌成功说服了齐威王纳谏,下面也给你个施展才能的机会。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游览参观的时候,你发现一位小朋友在墙上乱刻乱画,你该如何劝说他呢?(3分)示例:小朋友,你不能在墙上乱刻乱画哦,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文物,爱护文物,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向不文明行为说“不”好不好?

21邹忌讽齐王纳谏(答案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结合注释及积累的文言文知识,疏通文义。2.了解设喻说理、巧妙讽谏的论说技巧。3.体会古代志士勇于谏言的精神和古代君主从善如流的气度与明辨的智慧。学法指引设喻说理。设喻,又叫讽喻,是借叙述一个故事,通过暗示、类比,说明某一事理,表述某一主张的富有机智幽默情趣,比较婉曲的语言表达方式。本课邹忌就运用了这样的说理方法。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而是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说自己的体会,以“小”见“大”,现身说法,使齐王也同理得证“王之蔽甚矣”,齐王于是一声令下,广纳谏言,终于“战胜于朝廷”。邹忌的话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课程导航一、作者简介刘向(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汉皇族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中国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历经宣帝、元帝、成帝三朝,历任散骑谏大夫、散骑宗正、光禄大夫等职。曾屡次上书谈论灾异,弹劾宦官外戚专权。成帝时受诏命校书近20年,官终中垒校尉,故世称刘中垒。刘向典校的古籍主要包括经传、诸子和诗赋等。《战国策》是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它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二、写作背景齐威王原为侯,齐威王二十三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留史册。齐威王在位时,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和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延揽人才。至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于史无考。三、知识积累◎关于建议的名言(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经·大序》(2)人家对你的好评只能起鼓舞作用,不同的意见才能使你进步、扩大视野。——傅雷(3)新的意见往往被认为可疑,以至于常常遭到反对,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新的意见还没有大众化的缘故。——约翰·洛克◆基础夯实1.按要求写出课文原句。(1)文中写邹忌的妻子认为他美的原因的句子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齐威王发布了悬赏求谏的政令后,一度出现了“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局面。

(3)邹忌从朝中和国外两方面分析齐威王受蒙蔽的原因是:朝廷之内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4)文中表明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满一年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的句子是:虽欲言,无可进者。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2)而形貌昳丽(光艳美丽)(3)朝服衣冠(穿戴)(4)窥镜(照镜子)(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6)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7)旦日,客从外来(第二天)(8)孰视之(同“熟”,仔细)(9)吾妻之美我者(认为……美)(10)私我也(偏爱)(1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实在)(12)皆以美于徐公(动词,以为、认为)(1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宫妇:宫里侍妾一类女子)(左右: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14)王之蔽甚矣(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1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过失)(16)能谤讥于市朝(指责,讥刺)(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17)闻寡人之耳者(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18)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19)期年之后(满一年)(20)虽欲言(即使)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光艳美丽。

(2)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着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宫中的侍妾和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6)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在公众场所指责讥刺我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

(7)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宫廷里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有人偶尔进谏。

(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什么可进谏的了。

(9)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燕、赵、韩、魏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课文精读1.完成《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自学结构图。(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1)进谏的依据妻:①2.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1)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邹忌的人物形象。(3分)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思考,以小见大,洞察治国道理,可见他有自知之明又观察敏锐,善于思考;他现身说法,劝说齐王除弊纳谏,可见他聪明机智,具有高超的语言技巧。

(2)邹忌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请举例分析邹忌高超的劝谏艺术。(3分)①邹忌态度谦虚坦诚,承认自己不如徐公美,便于让齐王认可;②邹忌现身说法,从自身生活琐事说起,易于齐王接受;③邹忌以小见大,推己及人,思路清晰,道理浅白而深刻,有理有据,也体现出为君分忧的热忱。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齐威王的人物形象。(3分)齐威王听完邹忌的建议后,只说了一个“善”,并马上下令施行,可见他是一个从善如流又雷厉风行的人;他给予当面指责他过失的人最上等的赏赐,可见他胸怀宽广又开明;四国朝齐的结果侧面表现出他知错能改,治国有方。

(4)邹忌成功劝谏齐王的事例,给我们日常交流提供了怎样的启示?(3分)劝谏别人态度要真诚谦虚,不能颐指气使;劝谏别人不应该笼统地讲大道理,要从生活中的小事着眼,便于他人接受;忠言也可以顺耳,要懂得委婉地劝说。

3.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内容写法理解)(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思考,由己及君,现身说法,劝说齐王除弊纳谏。B.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虚心纳谏,能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在外“战胜于朝廷”。C.讽喻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文章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说服力强。D.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开头详写比美,为下文做充分的铺垫,突出了进谏的作用和纳谏的效果。(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A.邹忌从与徐公比美受蒙蔽的小事中敏锐地察觉到了齐王受蒙蔽的程度比自己还要深。B.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下令鼓励群臣吏民进谏,数月之后,进谏的人让朝廷门庭若市。C.妻、妾、客三人都说邹忌比徐公美,但措辞上有细微的差别,由此体现出亲疏远近之别。D.邹忌将治国之道寓于生活琐事中,有高超的进谏艺术;齐王也有纳谏的气度。(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A.第二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B.第三段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以及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C.“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指齐王受到“私王”“畏王”“有求于王”者的蒙蔽。D.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拓展阅读【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尝谓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①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②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朕今以蜀王为元龟③,卿等亦须以延年为覆辙也。”(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有删改)【注释】①禄秩:俸禄秩爵。②公仪休:人名,春秋时鲁相。③元龟:本指大龟,这里引申为借鉴以前的事。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臣之妻私臣(偏爱)(2)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