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理论与模型_第1页
环境行为理论与模型_第2页
环境行为理论与模型_第3页
环境行为理论与模型_第4页
环境行为理论与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行为理论与模型

本章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环境行为研究范式、环境行为概念和维度的梳理与阐释,进

而构建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为提炼研究假设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构建环境行为的

实证研究基础。

早期对环境行为主要从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哲学、政治学等视角进

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环境社会科学是新兴学科,是从社会科学的视角对环境

问题进行研究,并呈现多学科视角,环境社会科学成为跨学科的学科群。虽然不同学科的研

究方法、研究理论、研究视角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从对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的反思中,

达成了共鸣。对理论的反思有助于人类深刻地理解和领悟环境问题的本质,进而产生对自我

行动的自觉,改变己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一环境行为的内涵与维度

(一)环境行为的内涵

自20世纪60年代末,学术界将关注点由环境关心逐渐转向环境行为,对环境行为的研究成

果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不同的文献对环境行为内涵的阐释和使用的名词各不

相同,主要包括“亲环境行为”(pro-environmentalbehaviors)(Bamberg&Moser,

2007;Stegetal.,2014)、“负责任的环境行为”(responsibleenvironmental

behaviors)(Cottrell,2003;Hines,Hungerford&Tomera,1987)、”环境负责行

为“(environmentallyresponsiblebehaviors)(Thogersen,2006)、“生态行为”

(ecologicalbehaviors)(Kaiser,1998)、“环保行为”(conservationbehaviors)

(Gosling&Williams,2010;Kaiser,Hubner&Bogner,2010;Monroe,2003)、“环

境支持行为”(environmentallysupportivebehaviors)(Huddart-Kennedyetal.,

2010)o

美国学者自20世纪70年代将环境行为作为研究主题,但是环境行为的概念并没有统一。海

恩斯等认为负责任环境行为是基于个人责任感和价值观的意识行为(Hine,Hungerford&

Tomera,1987)o继承了早期海恩斯等人对环境行为研究的元分析,班贝克等人在此基础上

综合了2004〜2014年的66篇环境行为文章,对其进行元分析,提出“环境行为被视为关心

他人、下一代和其他物种的亲社会活动后的混合物(如防止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

风险)以及利益活动(如追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的健康风险的一种策略)”(Bamberg&

Mdscr,2007)o斯特恩认为“环境负责任行为是个体和群体对环境变化和对环境改善施加

直接或间接的影响“(Stern,2010)o另有很多学者认为环境行为是有利于资源保护、改

善环境的行为结果(Kaiser,1998)斯德哥与弗莱克提出“亲环境行为是有利于自然环

境,提升环境质量,或者尽可能减少环境破坏”的行为(Steg&Vlek,2009)o克罗姆斯

和阿耶尔曼认为“环境行为是个体所采取的有意识的努力,用以减缓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

响"(Kollmuss&Agyeman,2002)o胡舒和茹斯提出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是“个体采取一系

列保护或改善环境的负责任的行动,不仅有利于实施者本人,也有利于社会、他人”。

国外环境行为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环境行为的内涵做了界定,有两个方面的争议。

(1)环境行为主体的界定,个体的行为还是群体的行为。大部分学者认同环境行为是个体

的行为,也有少部分学者认为环境行为是个体和群体共同的行为(Stern,2010)。(2)对

环境行为的具体行动范畴存在较大争议。部分学者认为环境行为是指有利于环境改善和促进

环境问题的解决,减少环境破坏的行为,也就是对环境施加的直接影响。另有学者认为其不

仅包含直接作用,而且包含间接作用于环境的行为,而这种间接行为有可能是隐性的环境行

为,短期内对环境并没有影响,后期会暴露出环境的问题。由于不同学者对环境问题的认知

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环境行为也就存在范畴.上的差异。同时,由于早期的研究关注环境

关心,环境行为研究起步较晚,早期仅将环境行为作为环境关心的一个维度。在国外环境行

为的概念发展过程中,心理学对环境行为研究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心理学视角在概念中有所

体现,如亲环境行为和负责任的环境行为,都是基于心理学视角界定的环境行为概念。但是

随着其他研究视角的引入,环境行为的概念和内涵也从单一维度走向多维。

从总体上看,西方环境行为的内涵主要是指正面意义的环境行为,而中国环境行为的界定包

括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并根据两种界定,中国环境行为主要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环境

行为不仅包括保护行为,也包括破坏行为,是指能够影响生态环境品质或者环境保护的行

为;而狭义的环境行为主要指环境保护行为。

我国学者大部分采用狭义的环境行为,即环境保护行为。孙岩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提出“环

境行为采取有助于改善、增进或维持环境品质的行动,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达到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目的”(孙岩,2006)o刘辉提出“环境行为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所表现出来

的对环境产生积极作用,并与环境直接相关的环境友好行为”(刘辉,2005)o刘建国认为

“环境行为是指人们为解决影响生态的问题或保护环境而利用的某种有目的的行为,行为的

出发点基于个人的情感认识、价值观和责任感”(刘建国,2007)o龚文娟指出,环境行为

是人们试图通过各种途径保护环境并在实践中表现出的有利于环境的行为。彭远春指出“环

境行为即环境保护行为,强调口常生活的行为结果对改善环境状况与提升环境质量的正向作

用”。因此,他认为环境行为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土动采取的,有助于环境状况改善与环

的测量主要包含两个重要的问题。首先,什么样的行为被认为是环境行为?其次,在这种复

杂关系中,在多大程度上区分不同种类的行为?对这两个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环

境行为的概念及内容。

(二)环境行为的维度建构

1.国外环境行为维度与测量

国外学者西亚等将环境行为分为说服行为、财务管理、生态管理、法律行动与政治行动。在

此之后,史密斯、斯特恩等人也提出了新的观点。国外学者对环境行为存在多种分类,如表

5-1所示。

表5-1国外环境行为维度汇总

作者分类

说服行为、财务管理、生态管理、法律行

Sia&Hungerford(1985)

动、政治行动

公民行动、财务行动、法律行动、实践行

SmithSebasto&D'costa(1995)

动、说服行动

激进的环境行为、公共领域的非激进行为、

Stern(2000)

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具有环境意义的行为

资源节约行为、负责任消费行为、娱乐行

DaphneGoldman,BelaYavetz&Sara

为、废物循环行为、公民权利行为、环境行

Peter(2006)

动主义

Abrahamse,L.Steg,C.Vlek,

局成本亲环境行为、低成本亲环境行为

T.Rothengatter(2005)

表5T国外环境行为维度汇总

国外最新的环境行为研究基本都采用公域和私域两类划分方法。大多数研究主要针对发生在

私人领域的亲环境行为(Sternetal.,1999;Stern,2010),并且围绕“生活方式”的

行为,构成人们普遍的生活目标。环境行为涵盖的范畴较大,包括再循环(Guagnano,

Stern&Dietz,1995;Oreg&Katz-Gerro,2016;Schultz,Oskamp&Mainieri,

1995)、减少浪费(Ebreo&Vining,2001)、水资源保护(Corral-Verdugoetal.,

2008;Kaiser,1998)、节能(Abrahamseetal.,2005,2002;Poortinga,Steg&

Vlek,2004)、环保交通(Kaiseretal.,2005;Oreg&Katz-Cerro,2006;

Poortinga,Steg&Vlek,2004)和绿色或环保消费(Stern,2010:Youngetal.,

2010)o以.上的环境行为,属于微观层面的环境行为,并能产生正向的积极引导作用。

另外一种分类方式较为宏观,专注于公民参与的立场,如对“环境公民”政策的支持和“政

治意识”被用来指亲环境行为。在社会政治领域,包括交流、协商,如签署请愿书、写信、

环境保护捐款,或采取投票的方式支持环保事业(Cottrell,2003;Oreg&Katz-Gerro,

2016;Schultzetal.,2005;Siaetal.,1986),属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参加环保

组织或参与力关环境问题的抗议示威(FieldingMcDonald&Louis,2008;Schultzet

al.,2005;Sternetal.,1999)0

国外学者对环境行为维度研究的分歧主要是因为不同主体如政府、专家、媒体、公众对环境

问题认识和行为存在较大差异(MacDonald,Milfont&Gavin,2015)。随着研究的深入,

环境行为的维度划分逐渐趋同为:公域和私域环境行为的分类方法。

各国、各大研究机构对环境行为量表的开发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多数研究者专注于环境行为

量表的开发,却忽视了公众对环境行为内涵的理解,从而导致不准确的结论(Gatersleben

etal.,2002)o环境行为量表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因素。

首先,研究者与受访者对环境行为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差异源于多种因素,包括主体的环

境知识、意识和情感变量的水平(Kollmuss&Agyeman,2002)。其次,受客观因素的制

约,环境行为较难测量(Kaiser,1998)o环境行为受到公众参与的社会因素和结构性因素

的影响(Gatersleben,Steg&Vlek,2015;Steg&Vlek,2009;Theodori&Luloff,

2002)o例如,致力于家庭节能的个人可能会相对容易地从事这样的行为,而个人的动机差

异可能导致参与环保行为会受到限制。再次,环境行为的参与动机,受到享乐主义、价值

观、地域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Stegetal.,2014)。在许多情况下,在成本和收益制约

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动机,产生不同的环境行为感知,并产生不同类型环境行为。最后,亲

环境行为随着行为类型和行为影响范畴而不断变化。

因此,环境行为量表的开发需要建立在对环境行为概念的理解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综合方法

进行设计,采用当地受访者的概念化的环境行为量表,有助于提高环境行为测量的效度。

2.国内环境行为维度与测量

中国学者吸收了西方环境行为的分类标准,并对其进行了修订。基于公众参与的视角将环境

行为分为:公众对环境宣传教育的参与、公众自身的环境行为、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以及

环境执法的监督(任莉颖,2002),另一种观念基于环境教育视力,根据差异性原则将环境

行为分为:正性环境行为和负性环境行为:根据行为主体将环境行为分为:合作环境行为和

独立环境行为。孙岩在西亚(Sia)将公众的环境行为分为说服行为、财务管理、生态管

理、法律行动、政治行动五类行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其分为生态管理行为、消费行

为、说服行为和公民行为四个维度(孙岩,2006)o李文娟将环境行为分为日常性环保行为

和参与性环保行为(李文娟,2006)。王凤根据习惯理论将环保行为分为:环保习惯行为和

公众环保行为,前者属于浅层或者初级的环保行为;后者主要指个人的责任及履行责任的义

务,属于深层的或者高级的环保行为(王凤,2008)o崔凤根据环境行为主体特征将环境行

为分为个体型环境行为、群体型环境行为和组织型环境行为;依据行为结果的差异分为环境

影响行为、环境破坏行为和环境保护行为;依据行为的实施方式分为生产型环境行为和生活

型环境行为。彭远春认同斯特恩的观点将环境行为分为私域环境行为、公域环境行为(彭远

春,2013a,2013b,2013c)。龚文娟将公众参与行为分为弥散性参与行为和规制性参与行

为(龚文娟,2013)o王建明等依据情感的类别和维度将亲环境行为划分为四类,即呈现形

态、体验结构、时间维度和责任归属;情感在规范激活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拓展中扮

演了重要角色,有效提升了拓展模型的解释力(王建明、吴龙昌,2015)。虽然我国环境行

为的分类各不相同,但是一般意义环境行为分类基本统一,分类如表5-2所示。

表5-2国内环境行为分类汇总

由法律行动和政治行动构成,

具有环境知识和法律知识,具

公民行为

有主体性和参政意识,较难实

对于生态方面问题的关注和政

孙岩(2006)生态管理行为

府政策建议

购买环保产品,为环境保护项

消费行为

目提供资助

帮助他人或者影响他人实施环

说服行为

境行为

日常生活有利于环境的行为,

日常性环境保护行为虽然不直接与他人互动,

李文娟(2006)

但是该行为的结果具有社会性

参与性环境保护个体与他人共同作用,促进有

关环境保护的行为

表现为经济行为、说服行为和

彭远春、龚文娟、刘建国、刘私域环境行为

环境管理行为

计峰(2008)

公域环境行为表现为政治行动和法律行动

表5-2国内环境行为分类汇总

综上所述,首先,环境行为的分类在不断归并,从复杂、庞杂趋向简单,较为相似和接近的

环境行为可以合并。比如,西亚的分类方式与斯密斯、斯特恩等人的分类虽然名称不同,但

是较为接近,如上文中的“公民政治行动”与“法律行动”与斯特恩的“激进的环境行为”

和“公共领域的非激进行为”属于相似行为。同样“消费行为”“财务行为”“实践行

为”“生态管理”属于“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教育、说服行为”属于其他具有环境意

义的行为。

其次,国内环境行为分类借鉴了西方分类方法。国内学者在测量环境行为时过多关注组织

性、集体性活动,而国外学者对个体、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较为关注。

最后,环境行为的分类逐渐趋同,聚焦在私域和公域两个领域,在具体测量和操作化的过程

中,再做进一步的划分。在环境行为维度走向趋同的前提下,环境行为影响因素也不断清

晰,由单层走向多层研究,从早期关注心理学的单一维度,拓展到关注结构因素等多层因

素。

总之,我国环境行为研究借鉴了西方的环境行为的测量和概念,在维度上基本与西方趋同。

但是环境行为的量表需要不断在实证研究中验证,需要修正完善现有的环境行为量表。我国

环境行为的量表一般采用CGSS2003、CGSS2013所设计的环境行为量表,共10个题项,虽

然可以从探索性因子分析中分为两个维度,但是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仍然存在不稳定性。

二环境行为研究范式

20世纪70年代早期,环境社会学研究版起了研究浪潮,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美国

社会学家卡顿和邓拉普发表了两篇文章一一《环境社会学:一种新范式》和《环境社会

学》,奠定了环境社会学的坚实基础。20世纪90年代,环境社会学形成了一些有解释力的

研究范式,如新生态范式、系统论范式、政治经济学范式、建构主义范式、整合范式、生活

环境主义范式、社会转型范式等。这些研究范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研究范式聚焦在环境与

社会的相互关系上,如新生态范式、系统论范式等;另一类研究范式聚焦在对环境问题的解

释」一,如政治经济学范式、建构主义范式、社会转型范式等。

(.一)新生态范式

新生态范式(NewEcologicalParadigm,NEP)是由美国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和々■顿提出来

的。新生态范式建立在“人类豁免主义”(HumanExceptionalismParadigm,HEP)的基础

±o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邓肯就提出过一个“生态复合体”或POET模型(见图

5-1),以分析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即人口(Population)>组织(Organization)>

环境(Environment)>技术(Technology)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洪大用,2001),其

中,任一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另外两个因素的变化。这一模型表明了人类的行为作用于环

境,对环境产生影响,同时环境变化也会改造人类环境行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会受到组

织,如政府组织、企业、非政府组织的中间作用。同时技术本身也可以改造环境,改变人们

的环境认知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由此可知,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诸多因素

的影响,环境行为同样也会受到自然环境本身、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市场规制、科技手

段以及人口因素的影响。

图5-1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生态学框架

后期,卡顿和邓拉普在邓肯的“生态复合体”和帕克的“社会复合体”概念的基础上,提出

了“环境的三维竞争功能”模型(李友梅、刘春艳,2004)o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三种功能

存在一定冲突关系,这种冲突决定了环境问题的根源,三维竞争模型从而更加充分地说明了

人与社会互动下对环境产生的负面作用。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环境

行为的复杂成因。

(二)系统论范式与整合范式

系统论范式是由加洛潘、古特曼和马莱塔等人提出的,正如该范式的名称所示,系统论范式

运用系统论的理论与方法从宏观角度解释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加洛潘等人认为,环境社

会学应当研究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系统论比新生态范式中的模型更强调技术和宏观的作

用。2004年,布伦克特(Brenkert)>盖鲁斯(Gailus)、约翰逊(Johnson)、默菲

(Murphy)提出整合范式,将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范畴进一步拓展,涵盖了宏观社会子系统、

微观社会子系统及个体行动者自身的心理,在系统论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生物子系统纳入

进来,三个系统之间存在互动。系统论范式的最大贡献是将个体、社会、环境纳入一个“系

统”研究。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

区域内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马世骏、王如松,1984),如图5-2所示。社会系

统、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有着各自的结构、功能、存在条件和发展规律,但它们各自的存在

和发展又受其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制约。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制

约,通过人这一“耦合器”,耦合成为复合生态系统。从某种意义上,复合生态系统就是一

种关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赵景柱,1992)。

。自然子系统社会子系统

气O

O经济子系统☆科学子系统

生产流通

生土

空\

;消费

构——

'还原

水矿

图5-2复合生态系统

(三)政治经济学范式

政治经济学范式是1980年由施奈伯格(AllenSchnaiberg)在《环境:从剩余到匮乏》中

提出的。施奈伯格运用冲突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新韦伯主义社会学,提出资本主

义社会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增长,政府对经济增长的隐性和显性推动,是导致环境恶化的根

源。最为经典的是“生产跑步机”理论,其表明了经济增长以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为代

价,同时牺牲了环境。施奈伯格提出了环境与社会之间关系存在三种系统:经济综合系统、

管理综合系统、生态综合系统。

(四)建构主义范式

环境社会学家汉尼根(Hannigan)提出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建构过程,环境问题是被人们所意

识到的。建构主义研究范式关注的环境议题有很多,汉尼根将20世纪以来的环境话语分为

三类:川园、生态系统和环境正义;并对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要完成:集成环境主张、表达环境主张和竞争环境主张(见表5-3)。

建构主义范式认为,环境问题通过知识、大众传媒、组织及公众参与来建构,使之为公众所

接受,从而走向政策议程和环境政策实践。

表5-3环境问题建构中的关键任务

集成表达竞争

发现问题,命名问

寻求注意,合法性主激发行动动员支持,

主要行动题,确定组装的基

张保护主张所有权

础,建立参数

核心载体科学大众传媒政治

支柱性依据科学道德法律

表5-3环境问题建构中的关键任务

(五)社会转型范式

洪大用在其著作《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一一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中对社会转型

范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社会转型(SocialTransformation)是指社会结构和社会运

行机制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换的过程;社会转型也包括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换

(洪大用,2000)o运用社会转型的视角分析当代中国的环境问题: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凸显

了环境问题,并且加剧了解决环境问题和环境管理的难度。社会转型期所具有的“形式主

义”特征和社会控制体系的弱化,使得环境管理的效果弱化,因此,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也为

改进和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

在洪大用等早期环境社会学学者的引领下,大批学者运用了新生态范式、建构主义范式和社

会转型范式,开启了中国环境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建构主义更加关注人的主观因素,这一视

角成为目前环境社会学关注的主要领域。人类的环境行为影响到了承载的自然生态系统,而

社会化的环境反过来又作用于人的行为。我国大多数学者对“环境问题”的讨论都基于微观

层面,其主要根源是个体本身、社会结构、文化、制度作用于环境中的人,而人所采取的不

同行为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环境。

本章认为环境行为研究不应仅仅关注微观心理变量,更加需要关注宏观变量,包括经济发

展、政府规制、污染指标、生态环境变迁等。环境行为的研究无论基于宏观还是微观视角,

都要立足本土实际,构建本土化环境行为理论,这成为环境行为研究的当务之急。因此,我

国的环境行为研究一方面需要拓展,以更加综合的视角解决环境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在

经验研究基础上,立足我国实际,推动本土化环境行为理论。环境社会学的经验研究是运用

社会学的方法理解环境行为的意义。

二环境行为埋论基础

(一)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

L规范行动模型/理论(NAM、NAT)

施瓦兹在1977年首先提出规范行动模型(NormActivationModel,NAM),社会规范通过

个人规范间接作用于环境友好行为(见图5-3)。在规范行动模型中,个人规范是依据个体

自身的价值体系及所感知的责任义务所执行的行动°该模型提出由社会规范内化而成的个体

规范,能转变为可接受的或理想的生活方式。个人规范导致利他行为或者环保行为需要满足

两个条件: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Schwartz,1977)o

图5-3规范行动理论模型(NAM)

在最初的规范行动模型中,施瓦兹提出个人规范带来个人自尊的同时也可能唤起负罪感

(Schwartz,1977)o学者们检验了价值观、自尊和人际关系敏感度,并找到这些变量与亲

环境价值观与社会规范有着复杂的关系(Bamberg&Moser,2007;Bambergetal.,

2007;Han,2015;Klockner&Matthies,2004;Matthies,Selge&Klockner,2012;

Onwezenetal.,2013)0个体规范的形成以及激活是基于认知的相互作用(Tracy&

Robins,2004),支持环保领域的责任意识和环境问题意识是构成个人规范的重要认知前

提。责任归因经常引发情绪反应,其后果即内疚的感觉(Lewis,1993)。内疚被定义为

“痛苦的感觉是行动者的实际行为后果与预期行为后果之间差距或与一个厌恶的事件相关

联”(Harth,Leach&Kessler,2013)o内疚是一种重要的亲社会情感,因为它导致人感

到责任(个人规范)从而采取行动来弥补造成的损失(Han&Ryu,2012;Pcrugini&

Bagozzi,2011)。

该模型假定意图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会受到个体规范作用的调节,并旦受到个体面对规范、责

任义务的压力的影响。这种压力越大,社会规范影响个体规范和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该模

型被许多学者验证(Klockner&Matthias,2004:Matihiesetal.,2012)。该模型假设

规范、态度和行为选择之间是理性关系。如消费者认为其消费决策是在一个理性的行为方式

下的最终结果。但是,现有模型缺乏价值观、规范和态度对意图和实际行为之间关系的影

响,并没有把个人价值观、个人规范和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呈现。后期学者已经验证

潜在的个人价值观被视为两种态度和行为的决定因素(Bamberg&Moser,2007;Han,

2015;Onwezenetal.,2013;Oreg&Katz-Gerro,2016)。

随着规范行动模型研究不断深入,施瓦兹与霍华德两人于1981年提出规范行动理论(Norm-

Activation-Theory,NAT),结果意识、责任归因、感知行为控制(PBC)和主观规范通过

个人规范对环境行为产生影响。规范行动理论则是特定一种环境行为,称为利他主义和帮助

行为(Schwartz&Howard,1999)o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环境行为是在激活个人规范前提

条件下实施的。激活规范需要满足四个条件:(1)个体需要意识到需要帮助一一需要意

识;(2)个体需要意识到实施行为的结果会给他人带来帮助一一结果意识;(3)个体对自

己所做的行为需要承担责任一一责任归因及主观规范;(4)个体认为自己有能力和条件实

施社会行动一一感知行为控制。需要意识和结果意识往往融合在一起,用结果意识来代表,

如图5-4所示。

图5-4规范行动理论(NAT)

许多研究者应用规范行动理论(NAT)来解释有意义的环境行为、亲环境行为的影响

(Bagozzi,Dholakia&Basuroy,2003)o与计划行为理论相比,规范行动理论更加关注

环保行为的道德动力。后期许多文章验证了这个模型,个人规范有助于解释亲环境节能行为

(Onwezenetal.,2013;Thogersen,2006),支持环保消费(Thogersen,1996)、回收

(Guagnano,Stern&Dietz,1995)、旅游模式的选择(Huneckeetal.,2001)。

2.计划行为理论(TPB)

阿真在1990年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Ajzen&

Fishbein,1980;Ajzen,1991),如图5-5所示。行为意向是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受到

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类因素影响。该理论基于个人主义,假定人的动机是逃避

惩罚和寻求收益,个人行为是理性选择的结果(Ajzen,1985,1991)。态度是在行为信念

被激活条件下转变为行动的。感知到的积极、消极后果的总和决定了行为选择的态度,态度

通过行为意向间接影响行为。主观规范是做出行为选择的人所感知的行为预期(即社会压

力)以愿意遵守这种预期。主观规范被视为社会压力的期望概念化。社会排斥的恐惧被视为

人们倾向于履行社会规范的主要动机。该理论也强调情境约束的重要性。感知行为控制是个

体获取特定的行为选择的机会和能力的方法。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人们如果持有积极的态度,如果实施别人期望他们采取的某种行动,并

且认为自己有条件实现自己的意向,那么他们将采取积极的环保行为。感知行为控制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直接影响行为。计划行为理论已经被多次验证,并应用于环境行为的研究中

(Hanetal.,2010;Heath&Gifford,2002;Harlandetal.,1999;Tonglet,

Philips&Keacl,2004)。

图5-5计划行为理论(TPB)

如图5-5所示,主观规范作为行为意向的预测变量,与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有着相互的作用

(Ajzen&Driver,1991;Armitage&Conner,2001)□古典研究社会规范的信息影响表

明人们常常遵循社会规范,不是因为他们担心社会压力,而是因为他们把行为恰当的信息作

为主观规范。因此,主观规范不仅可以提供特定行为选择,而且还促使人们考虑该行为是否

有益还是容易执行。

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是计划行为理论的主观规范的分解部分(Fishbein&Ajzen,

2010),如图5-6所示。描述性、指令性规范行为的影响已被Cialdini等研究所验证

(Cialdini,2001;Kallgren,Reno&Cialdini,2000)。行为指向的态度被认为是基于

行为信仰,这种信仰是个人拥有的对执行行为后果的信仰(Ajzen,2005)。同样,指令性

规范是基于重要参照对象(如父母、老师、朋友)他们所认为应该做的;而描述性规范是基

于参照物的行为信仰(Rivis&Sheeran,2003)o许多研究将这一发展理论作为指导框

架。这一理论框架同时也集合理解环境行为,验证了控制性信仰对行为的促进和阻碍作用

(Heath&Gifford,2002;Nigbur,Lyons&Uzzell,2011).后期部分研究者将该理论

向前推进,并验证这一理论,态度、描述性的主观规范对感知行为控制具有预测作用,并作

用于行为意向,最终间接或直接作用于行为,验证特定的信仰能看效促成干预措施的重要意

义(Onwezen,Bartels&Antonides,2014)。

图5-6计划行为理论(TPB)(改进版)

虽然已有文献和元分析对计划行为理论广泛认同(Armitage&Conner,2001),但是许多

文献也验证了其他情景变量对这个模型的影响(Cook,Kerr&Moore,2002;Terry,Hogg

&White,2011)o在一些文献中已经出现了对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在计划行为理论中所起

到的作用的论证(Terry,Hogg&White,2011).因此,环境行为的研究开始走向了将社

会认同理论(Hogg&Abrams,1988;Turner,1982)融入计划行为理论中的道路。同时,

也有少数研究认为其缺乏道德规范变量及重复性行为变量,如习惯对环境行为所施加的影响

(Klockner&Bldbaum,2010)。

3.价值观-信念-规范理论(VBN)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环境关心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更加关注潜在价值观变量,生

命历程理论是相对稳定的,对判断个人主观观点非常重要(Slimak&Dietz,2010)o斯特

恩认为,态度是可变的,可以出现、消失、随时间变化,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取向与生命周期

变化情景因素交互作用,以此产生态度,即价值观-信念-规范理论(Value-Belief-Norm

Theory,VBN),如图5-7所示(Stern,2010)o该理论假设价值观、生态世界观、结果意

识和责任归因对个人规范有着一定影响,同时间接对环境行为有一定作用。该理论将规范行

动理论、个人价值管理和新生态范式三个理论模型整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环境行为解释方

式。价值观-信念-规范理论旨在解释环境行为,同时结合环境关心的理论,尤其是新生态范

式。

图5-7价值观-信念-规范理论(VBN)

根据新生态范式,结果意识受生态世界观影响(Dunlapetal.,2000),而生态世界观受

人类信念影响,如人类活动危害自然平衡,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人类不能控制大自然。新生

态世界观(NEP)在价值观-信念-规范理论中不是用作测量一般环境态度的,而是作为价值

取向与个人规范之间进行联系的桥梁,从而生态世界观与相对稳定的总体价值取向之间建立

了联系。

随着价值观-信念-规范理论的发展,学者们提出了改进版(见图5-8)。该理论用来描述变

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改进版变量是由早期模型的变量所分解(DeGroot&Steg,2007;

Poortinga,Steg&Vlek,2004;Hanslaetal.,2008)。价值观可以分为:生态价值

观、利他主义价值观、自我超越价值观和自我提升价值观。自我超越价值观和自我提升价值

观在施瓦兹的普世价值体系中是较高层面的(Schwartz&Howard,1999)o自我超越价值

观是总体的价值取向,比如普遍和r慈,意味着与他人平等和关心他人的福利,关心环境并

支持环保行为。自我提升价值观是重视权利、成就和享乐主义的价值取向。斯特恩和迪兹认

为自我超越价值观包含两个维度:利他主义价值观一一关心他人的福利;生态价值观一一关

心自然和生物圈本身(Stern&Dietz,2010)o

但是,理论模型改进版变量过多,过于饱和(所有变量与其他变量相关),大量实证研究无

法验证。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生态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利他行为在一些研究中区别于生态价

值观(Gardner&Stern,1996;Stern,Dietz&Kalof,1993)。但是,许多实证研究发

现,利他价值观和生态价值观有着相似的负载(Schwartz&Howard,1999;Sternet

al.,1999)o

图5-8价值观-信念-规范理论(VBN)(改进版)

计划行为理论更加关注环境行为的非道德动机,规范行动理论和价值观-信念-规范理论更关

注环境行为的规范动力。价值观-信念-规范理论较规范行动理论更加强调价值观的作用。此

外,三种理论共同缺乏对重复行为,如习惯对环境行为影响的解释。

4.习惯

计划行为理论、规范行动理论和价值观-信念-规范理论,都无法解释重复性的行为。早在

20世纪80年代范拉伊等质疑环境行为意向能够预测所有类型的环境行为这一假设。他认为

环境行为意向对经常重复行为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弱。同时习惯的功能在由背景所引发的行为

模式的必然效果作用下在不断增强。奥莱特和伍德通过元分析发现,行为仅能由一年和两年

之内的行为意向来解释,习惯成为行为意向的代替指标。相比之下,他们发现如果采用每日

或每周的行为,则意向与行为的关系将会出现逆转(Verplankenetal.,1998)。部分学

者指出习惯的影响力应该进入计划行为理论作为额外的指标,成为意向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调

节变量。习惯是日常的行为,而不是深思熟虑的行动。克洛克纳等也在规范行动理论中发现

了类似的结论,这意味着习惯的解释力削弱了个人规范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增加了解释变量

的数量(Klockner&Matthies,2004)。

维普莱克和亚特指出,习惯相对稳定,是指重复相同的行为习惯,并培养同样的情况(实现

所需的目标)(Verplanken&Aarts,1999)0而对习惯的测量一直是学界讨论的话题。在

最近文献中,响应频率测量和高度相关的自我报告的习惯指数(Verplanken&Orbell,

2003)是最常见的和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测量。环境行为研究中的事件序列模式超越了社会结

构、文化和经济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饶恩等学者认为未来的可持续消费研究应

该更加关注与时间相关的行为,许多研究并没有关注隐藏于环境行为中的习惯变量(Kau,

2015)o

习惯在稳定环境下导致重复性行为产生(KIGckner&Matthies,2012)。在早期,行为意

向和感知行为控制构成环境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后期习惯从两个变量中分离出来。行为意

向、感知行为控制和个人规范在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这些变量与习惯作用相关,并且这一结

论己经在环境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证实(Klockner&Oppedal,2011;Sopha&

Klockner,2011)。

5.认知压力理论

霍姆伯格(Homburg)和斯德博尔(Stoiber)提出了认知理论,如图5-9所示。该理论认为

每个人能够接受的实际利潜在的破坏性的威胁,导致了资源物理层面的剥夺(Lepore&

Evans,1996)o认知理论认为环境压力调节评估(需求和资源评估)进程可以促进问题的

解决,并进而激发亲环境行为(Gardner&Stern,1996)o需求评估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

幸福感对事件进行判断。研究表明,环境问题经常被认为是威胁或损害个人健康的(Dunlap

etal.,1993;Renner&Schwarzer,2003;Laietal.,2003)。在健康心理学

(Rippetoe&Rogers,1987)和环境心理学(Gardner&Stern,1996)中,环境风险感知

一直被认为是亲环境行为的重要动机。然而,实证研究已经证明了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之

间的微弱关系(Baldassare&Katz,1992;Hass,Bagly&Rogers,1975)。因此,环境

风险感知对亲环境行为有着间接作用。资源评估及应对的选择,主要是指抵御行动,防止伤

害,改善环境。

图5-9亲环境行为认知理论模型

霍姆伯格和斯德博尔在认知理论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认知压力理论,将自我效能、需求评

估和聚焦问题解决这三个变量,作用于亲环境行为(Homburg&Stolberg,2006),如图

5T0所示。解决问题并没有直接作用于亲环境行为,而是通过聚焦问题解决作用于亲环境

行为。

图5-10亲环境行为认知理论模型(改进版)

该模型中包含三个新的变量:(1)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信息寻求和寻求社会支持)在情感

表达和自我保护的共同作用下影响聚焦问题的解决。(2)情感表达的应对策略(如表达愤

怒),影响聚焦问题解决,进而解释环保的行为(Lazarus,1998),因为情感的表达可能

有助于组织信息和社会支持(Grob,1995)。(3)自我保护策略出于对自己和家人健康的

关心而采取某种策略保护(Bohm,1988)0亲环境行为包括公共领域行为如环保运动(如积

极参与环保组织)、非激进公共环境行为(如环境问题举报、请愿),还包括私人领域的产

品或组织行为(Stern,2010;Sternetal.,1999)<>

(二)结构因素与情景因素的相关理论

1.价值观-行动差距理论

对环境价值观和行动理论之间的差距,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由于受到心理学的统治地

位的影响,态度-行为模型被普遍认可。比如,在认知压力理论下,态度转为行为意愿并进

一步转化为行动。随着实证研究的深入,很多学者认为,态度和行为之间没有直接相关性。

态度与行为之间受两个变量的调节作用,即个人态度结构和外部条件限制(Guagnanoet

al.,1995)o条件限制主要是指行为是否与个体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社会规范会受到不

同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学变量和政治背景的影响。

布莱克通过质性研究试图找到从环境态度到环境行动之间的障碍,于是提出了价值观-行动

差距理论,如图5-11所示(Blake,1999),并且他把这些障碍分为个性、责任和可行性。

第一类障碍是个性障碍,主要是指社会心理学层面的态度或者认知结构。与环境关心相冲突

的态度,包括懒惰或者兴趣缺乏,阻碍了人们对环境行为的考虑。第二类障碍是责任,是指

对影响特定环境行为实施的社会方式及外部因素。布莱克通过访谈找到了阻碍个体环境行为

实施的原因,虽然公众有环境行为意愿,但仍然在实施环境行为中失败,比如缺乏效能感、

缺少信任、供给不足等。第三类障碍是可行性,是指除了前两类以外,缺少时间、金钱、场

地等原因,也包括缺少信息、激励机制、亲环境设施和公共运输的提供(Blake,1999)。

图5T1价值观-行动差距理论模型

阻碍亲环境为实施的因素较为复杂,很多情况下并不仅仅包含以上三类。特定时间、特定地

点的差别也决定了不同的障碍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政策克服这些障

碍,针对当地和国际的环境政策的需求,改变以后政策中的不足,采取相关措施克服以上障

碍,如鼓励环境组织参与、转变生活方式、改变生活结构。

可见,布莱克更多关注于用内外因素的结合解释环境关心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差异,但是他没

有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对亲环境行为所构成的影响。

2.环境行为A-B-C模型

1995年瓜纳诺德(Guagnano)等将废品回收作为环境调查的主题,验证了公众环境态度对

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了A-B-C模型(Guagnanoetal.,1995)o该模型不仅考虑了

心理因素,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外在因素对环境行为所带来的影响。行为(Behavior)是个体

的环境态度(Attitude)在社会结构、环境制度及外部经济等外在条件(External

Conditions)下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5T2所示)。

图5-12环境行为的A-B-C模型

垃圾回收实证研究验证了施瓦兹(Schwartz&Howard,1999)的规范行动模型,环境行为

受到内部和外部影响的共同作用。外部影响包括社会组织、经济动力;内部影响包括一般环

境态度、特殊环境态度、信仰、信息和环境意愿。该模型预示了行为(B)与态度(A)之间

的关系。态度从极端负面的地位跨越到正面的位置,态度的跨度可以影响人们的行动。同时

行动也会受到外在条件(C)的影响,如物理、经济、法律、社会等条件的影响。当外在环

境提供有利条件时,或者个体或组织具有积极的环境态度时,正面环境行为被激发;当外在

条件不利,同时个体的环境态度处于消极状态时,负面环境行为被激发;而当外在条件比较

中立时,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较大。同时该模型也预测了教育或者信息获取对态度的

改变,以及规制和激励项目对条件的改变。两种条件变量交互的作用明显强于单独态度和条

件对行为的作用。

A-B-C模型的呈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首先,该模型吸收了外部条件的作用,提高了模

型的效力;其次,该模型明晰了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受到外在条件的影响;最

后,该模型将态度与行为的理论模型与公共政策的创新实践联系起来,有助于寻求有效的方

式改变外部条件,提升便捷度,为态度引导和行为生成过程中融入有利环境条件,去除环境

实施的障碍,推进环境行为理论的发展。

3.环境价值观-态度系统模型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不断去评价信仰系统内的价值观。维默尔在1988年、1992年深入剖

析了环境意识消费和消费行为,并提出了环境价值观-态度系统模型(Wimmer,1988,

1992),如图5T3所示。模型中三个层面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体系,最高层是个体信仰体

系,包括全球或者普遍意义个人价值观、特殊领域价值观和产品属性评价。该模型不仅阐明

了价值观系统,还提出了社会和文化因素对环境价值观-态度系统的影响。

图5T3环境价值观-态度系统模型

个体层面价值观受到复杂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影响,社会文化进程及其变化在价值观取向上,

将修正公众对产品和品牌的偏好,这表明了普遍意义全球价值观和产品导向态度之间清晰的

理论联系(Schuster,1992)o全球价值观比普通意义的信仰抽象。从模型中可以看到全球

价值观和特殊领域价值观以及产品属性评价有着显著的相关性。购买意愿来自价值观和态

度。消费者选择和购买过程分为三个层面:广泛意义问题解决、有限问题解决和日常行为。

模型反映出全球价值观相对其他价值观距离实际的购买行为较远,特殊领域价值观是中观层

面,产品属性的评价是微观具体实践。环境价值观-态度系统只有在特殊社会环境下,价值

观才能够真正有效预测环境行为。

因此,环境价值观-态度系统理论认为,与环境相关的产品特性与环境关心的购买和消费行

为有着相关性,同时,与环境相关的价值观对于环境行为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作用。该模型

通过三组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洞察了复杂环境行为的本质。不同的产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对环

境关心和环境行为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三)综合性相关理论

1.内外因素结合理论

迪兹、斯特恩和瓜纳诺德于1998年在环境行为A-B-C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环境关心

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模型,进一步验证了社会结构因素对环境关心和环境行为的

作用(Dietz,Stern&Guagnano,1998)<>辿兹运用了1993年普遍社会调查数据

(GSS),调查了1606名受访者。主要分为四个模块:第一模块,行为意愿;第二模块,特

殊态度、信仰和环境关心:第三模块,普遍实践观和人类环境意识形态;第四模块,社会结

构和社会化变量。从数据上,模型更加完善,从实证层面上证明了模型的效度及模型中各种

变量之间的关系。环境行为中的性别、种族、年龄、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与环境消费行为

有关,女性、黑人、年轻人、受教育程度高者较其他人更愿意从事环境行为。不同类型的环

境行为有着不同的社会心理与社会结构影响因素。相比社会结构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更能解

释各类环境行为,而且社会结构因素通过社会心理因素对环境行为所起的间接作用较小。

2.“生态对话”理论

环境社会学家贝尔(Bell)和阿什伍德(Ashwood)在々顿和邓拉普新环境范式基础上,发

表了《环境社会学的邀请》,提出了以“生态对话”为基本思想的环境社会学理论。该理论

对传统环境社会学的内容维度进行了进一步提升和拓展,并区分为物质、观念和实践三个层

面。物质层面是指个体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包括个体特征、经济状况、消费、科学技术等;

观念层面是指会影响个体态度和面对环境问题的方式,包含环境意识、价值观、风险感知、

环境知识等;实践层面是指把前两个层面包含的要素整合起来在现实环境风险情景下探索环

境问题解决策略。三个层面彼此联系、互相依存。“生态对话”理论框架已经得到国内外学

者的普遍认可,其分析框架对于现今中国的环境社会学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由于其成果较

新,目前其框架及内容的实证研究还较少。本章吸纳了“生态对话”理论的分类方法,在后

而章节中,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维度划分采用了这种分类方法,从物质、观念、实践三个层

面探究环境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

(四)环境经济学理论

1.“生产跑步机”的理论阐释

“生产跑步机”理论是Schnaibcrg于1980年提出的,用于指称一种经济扩张过程中复杂

的自我强化机制。这一理论的提出源于作者的两个观察:一是20世纪后半期,生产过程对

生态系统所施加的影响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便是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一是社

会系统对这一生产过程的社会和政治回应变化无常,其中一些人抗拒这种现代生产系统,另

一些人则拥抱这些新技术并将其视为解决环境问题的良药(Schnaiberg,Pcilow&

Weinberg,2002)o"生产跑步机”理论将其理论关注点置于制度和社会结构之中,可以将

其视为一种环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作为环境社会学中最主要的理论范式之一,“生产跑步

机”理论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该理论旨在说明为什么美国的环境状况在二战之后退化得如

此之快,它对环境前景持相对悲观的论调,认为在现有的政治经济体系内,环境问题无法得

到根本解决。“生产跑步机”理论被认为是两个过程互动的产物。一是“技术能力的扩张”

(theexpansionoftechnologicalcapacity),在现代工业社会,社会系统迫切需要技

术能力的升级,以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经济支持;二是“经济增长的优先性”(economic

growthpreferences),或者说经济标准仍然是社会系统设计和评估生产过程及消费过程的

基础,生态标准在其中无足轻重。

“生产跑步机”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形式:生态性的和社会性的(Schnaibcrg,Fellow&

Weinberg,2002)o生态性的“生产跑步机”认为使用有效的新技术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

因此能获得更多的利润,也因此可以投资更具生产力的技术。这种扩张需要更多的输入(原

材料和能量),因此是更多的自然资源的提取,同时,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排放。这就使得生

态系统一方面成为原材料的来源,另一方面又成为有毒垃圾的投放之处。

社会性的“生产跑步机”则认为在生产的循环中,越来越多的利润被用来升级工厂的技术效

率。与生态系统一样,工人们也在为自己的堕落播撒种子。工人通过生产利润,使得对节省

劳动力技术的投资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最终将他们自己清除出生产的过程。因此,在“生产

跑步机”的运行中,所有的利益主体都牵涉其中,并成为该系统的一员。企业或经济组织希

望获得利润并保持经济和政治环境的稳定,因此企业一方面不断通过资金投入进行技术升

级,从而用物质资本代替劳动力以创造更多的利润,以此在不断加剧的竞争中维持甚至扩张

它们的地位;工人则希望获得工作机会和更高的工资、更好的福利和工作环境,但这些获得

必须依赖于企业生产的扩张和投入的增加;政府则需要企业提供税收,并以此来获得政治的

稳定性甚至自身的合法性。所有的利益主体都能够在“生产跑步机”的运行中获取自身的利

益,其结果就是“资本、劳动力和政府之间的联盟”(Schnaiberg,Pellow&Weinberg,

2002)o企业一方面需要通过技术取代劳动力来增加利润,但另一方面出于社会安全的考虑

又必须再次加速“跑步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并培育更多有能力的消费者;政府一方面扩

大公共教育从而制造高素质的劳动者,另一方面又开放消费信贷以确保国内需求能够匹配企

业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同时,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工厂从地方和中央政

府的控制中自治性不断增长,同时,政府对于跑步机组织的依赖性也不断增长,因为需要获

得对方的财政和政治支持。总之,“生产跑步机”意味着企业和政府必须通过工人生产更多

的产品和服务,并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