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第1页,共3页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批阅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W公司(国有独资)与X研究所签订技术咨询合同。受托方X研究所利用W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工作条件完成新的技术成果。双方对新技术成果的归属没有约定,则该技术成果应归属于()。A.W公司B.X研究所C.双方共有D.国家2、根据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互殴,甲误以为看热闹的丙为乙的帮凶,遂将丙打伤,甲对丙存在紧急避险的免责事由B.客人住宿后不给住宿费,旅馆有权扣留客人携带的财产,旅馆存在对扣留行为紧急避险的免责事由C.甲为躲避母猪的猛跑而向右拐,将乙的玉器撞碎两件。甲对玉器的撞碎行为存在紧急避险的免责事由D.甲为了躲避乙的追杀而逃至人群,为了杀出血路而拿刀在人群中乱砍,甲的乱砍行为存在紧急避险的免责事由3、下列关于法与道德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自然法学派认为,实在法不是法律B.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没有必然的联系C.中国古代的儒家认为,治理国家只能靠道德,不能用法律D.近现代的法学家大多倾向于否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说法4、世界上最早确立以宪法法院模式实施宪法监督的国家是()A.美国B.法国C.德国D.奥地利5、下列关于贪污罪的说法错误的是A.《刑法修正案(九)》废除了该罪的死刑B.刑法规定了贪污罪的特别宽宥制度C.刑法规定了贪污罪的终身监禁制度D.与挪用公款罪相比贪污罪的特征是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6、下列有关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宋朝对犯人推翻原有口供的,采取翻异别推实施重审B.宋朝在行政立法上将行政权分为枢密院、中枢门下和三司使以削弱相权C.编敕和编例是宋朝最重要、最经常的立法活动D.宋朝将徒刑折为脊杖,并于本地配役一年7、我国《刑法》①规定:凡在中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适用中国刑法。其确定刑法效力范围的根据是()。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8、下列关于各类法人的表述,正确的是()。A.社团法人可以依据遗嘱设立B.财团法人一般采取行政许可主义的设立原则C.公益法人是非营利性法人D.社会团体法人须依单方法律行为设立9、国家赔偿责任的主体是()。A.国家B.公务员C.社会团体D.其他社会组织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第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应当参照。”下列对于该规定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民法院参照指导性案例审理类似案件体现了“同案同判”的要求B.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具有普遍的法律约束力C.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属于立法活动D.指导性案例是当代中国的判例法11、某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某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12、下列选项中,属于信用卡诈骗罪中冒用他人信用卡情形的是()。A.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使用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C.使用伪造的信用卡D.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13、甲冒充治安联防队员到某赌场“抓赌”,在赌徒慑于其联防队员身份而不敢反抗的情况下,“没收”赌资5万元。甲的行为构成()。A.抢劫罪B.敲诈勒索罪C.诈骗罪D.抢夺罪14、甲向首饰店购买钻石戒指二枚,标签标明该钻石为天然钻石,买回后即被人告知实为人造钻石。甲遂多次与首饰店交涉,历时一年零六个月,未果。现甲欲以欺诈为由诉请法院撤销该买卖关系,其主张能否得到支持A.不可以,因已超过行使撤销权的一年除斥期间B.可以,因首饰店主观上存在欺诈故意C.可以,因未过两年诉讼时效D.可以,因双方系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15、公民甲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货物交给商人乙出售,二人约定了报酬支付方式。之后,丙将货物从乙处买走。根据上述情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甲、乙之间签订的合同在性质上属于委托合同B.甲、乙之间签订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C.乙、丙之间签订的买卖合同属于无效合同D.因乙、丙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故丙最终不能取得货物的所有权16、法律渊源实质上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法律进行的分类,根据法律渊源的含义,我国可以把法律分为()。A.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B.宪法、法律、行政法、决定等C.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D.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法律文件等17、甲唆使乙在某学校食堂的面粉中投放“毒鼠强”一包;造成数十人中毒死亡的结果。法院认定甲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甲的行为具备A.标准的犯罪构成B.复杂的犯罪构成C.基本的犯罪构成D.修正的犯罪构成18、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主席的替补制度,下列对替补制度表述正确的是()。A.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代理B.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继任C.主席缺位时由全国人大补选D.主席缺位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代理19、我国1997年修订的刑法生效时间是()。A.1997年4月1日B.1997年3月14日C.1997年10月1日D.1997年7月1日20、甲卖给乙一台农用车。合同达成后,甲向乙表示需将农用车留用几日以完成拉货。则乙取得的间接占有方式称为()。A.现实交付B.占有改定C.简易交付D.指示交付21、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甲的行为属于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抢夺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22、务限法是()实行的民事审判时限制度。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3、甲、乙签订种类物买卖合同,如果甲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故意将标的物转让给丙,则()。A.甲的行为构成预期违约B.甲仍然不能免除交付同种标的物的义务C.乙可以主张不安抗辩权D.乙可以行使代位权24、《历代名臣奏议》中记载,宋高宗时“狱司推鞫,法司检断,各有司存,所以防奸也”。材料反映的司法制度是A.翻异别推B.鞫谳分司C.三司会审D.死刑复奏25、根据我国法律,制定和修改村规民约的主体是A.村民会议B.村民代表C.村党支部D.村民委员会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抗日民主政权调解的种类包括()。A.民间调解B.群众团体调解C.政府调解D.司法调解2、甲因海难下落不明,被法院宣告死亡。两年后,甲重新出现。法院依甲的申请撤销了对甲的死亡宣告。甲与原配偶的婚姻关系不能自行恢复的情形包括()。A.原配偶虽未再婚,但拒绝与甲恢复婚姻关系B.原配偶再婚,但愿意与甲恢复婚姻关系C.原配偶再婚后其配偶病故D.原配偶再婚后又离婚3、一国的法律体系不包括A.国内法B.国际法C.已经失效的国内法D.已经失效的国际法4、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审计监督的对象有()。A.国务院各部门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D.国家的企业事业组织5、实质的一罪包括()。A.牵连犯B.连续犯C.继续犯D.想象竞合犯6、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是()。A.经济原因B.政治原因C.历史原因D.民族原因7、根据权利正当性来源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分为()。A.法律权利B.道德权利C.现实权利D.习惯权利8、下列选项中,具有填补法律空白和漏洞作用的法律方面包括A.法律论证B.法律解释C.演绎推理D.归纳推理9、某城市规章规定:“禁止马车进入二环以内的路面。”对此,有人从法学的角度看,解释为:骡车、驴车就可以进入二环内的路面。对于这一解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本解释符合文义解释的要求,所以是合理的B.本解释不符合目的解释的要求,所以是不合理的C.本规定应作扩大解释:“凡是和马相近的动物拉动的车都不准进入二环内的路面”D.在进行法律解释时,有时候单纯地运用一种解释是不能符合法律解释的要求的,所以要综合运用多种解释方法10、从法人的类别上判定,养老院属于()。A.社团法人B.财团法人C.公益法人D.社会团体法人三、问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1、(本题5分)无因管理的成立条件。2、(本题5分)简述清末商事立法的主要特点。3、(本题5分)论述法律的社会作用。4、(本题5分)17周岁的高中生甲继承其父价值15万元的劳力士手表一块。后未经其母同意将该表以13万元出卖给乙,因甲长得高大魁梧,举止言谈较老成,乙误信其已成年,遂将此表买下。二日后,乙又将此表以13.8万元转卖给不知情的丙。甲母获悉此事后,向乙交涉,认为甲、乙之间的买卖无效;又向丙主张乙无权转卖此表,要求丙将此表还给自己。试运用民法原理及有关法律规定,分析说明以下问题:(1)甲与乙的买卖是否有效?为什么?(2)甲母能否请求丙返还此表?为什么?(3)甲与乙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处理?为什么?5、(本题5分)人身权的法律特征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1、(本题10分)某工厂排放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