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孟子》三章 教学课件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孟子》三章 教学课件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孟子》三章 教学课件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孟子》三章 教学课件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孟子》三章 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子》三章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3学习运用排比句式进行论辩的写法,品味文章气势恢宏的语言。感悟孟子的思想观点,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介绍人物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推尊为“亚圣”。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知识链接《孟子》简介《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背景链接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孟子·梁惠王上》);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这些都反映出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思想家提出的民本思想,他的这些思想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定的价值。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疏通文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

之城,七里之郭,环而

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比不上的内城外城包围连词表修饰,不译连词表转折,却疏通文意发语词,不译一定占据可是助词表停顿,不译这是因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墙不是表陈述语气,不译护城河泛指武器装备指装备精良粮食放弃离开疏通文意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所以介词表条件,依靠边界疆域巩固国防山河险要震慑锐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施行仁政帮助他的人多少到极点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同“叛”,背叛归顺以天下之所顺,攻

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借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内外亲属都背叛君主施行仁政的君主打仗疏通文意表肯定语气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

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时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人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精读细研孟子是一个主张施行仁政的思想家,阅读文章思考:1.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用原文回答)2.针对自己提出的观点他是怎样进行论证的呢?请找出原文,再进行分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作者通过前面的论证得到了一个怎样的论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通过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得道”“失道”对战争的决定意义,突出强调“得道”,即“得人心”的重要性:君王行仁政,得民心,获得“人和”的有利条件,凭借这样的条件去征讨那些不行仁政、失却民心的统治者,自然可以无往不胜、无敌于天下。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深化了文章的主旨。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解,并分别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两个观点。理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说,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广泛的拥护,不行仁政的君主则会失去民心。实例:周文王和商纣王的故事能证明这一点。文王姬昌为西伯时,“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善养老者,所以人民拥护,贤士归心,为后来周代商而立奠定了基础。商纣王虽然天资敏捷,“材力过人”,却不行仁政,“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民罔不欲丧”,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孟子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难道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吗连词,表顺承,就真正,确实安静下来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疏通文意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这能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行冠礼教导、训诲怎么,哪里是,算得上你疏通文意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

正者,妾妇之道也。到告诫指夫家,“女”同“汝”,你谨慎不要把…当做准则、标准指丈夫规则去、到疏通文意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住代词,自己的最宽广的住宅,喻指“仁”站走遵从代词,指正道最正确的位置,喻指“礼”最正确的道路,喻指“义”道路疏通文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使…迷惑这称得上使…动摇使…屈服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疏通文意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安静下来,战争平息,天下太平。”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给以训教导;女儿出嫁时,母亲给以训教导,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大路——义。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叫大丈夫。”1.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是如何看出来的?这两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文本解读敬仰、崇拜、羡慕。从反问句式、副词“诚”以及对他们能力的夸张性描述上可以看出。应该以一种肯定、赞叹并试图得到听话人认可的语气来读。2.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3.在孟子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都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4.孟子提出可以称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位置能否颠倒?为什么?不能。“居天下之广居”三句是作为大丈夫应该坚持的原则,是核心,是基础,所以必须放在最前面;接下来“得志”和“不得志”是分两种情况讨论,是对原则的一种补充;“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情况的极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是进一步的补充,因此放在最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兴起,指被任用古人筑墙用的夹板和杵选拔,任用狱官海滨田地集市疏通文意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给他的财资缺乏,使…身处贫困之中使…劳累这样的使…经受饥饿之苦使…痛苦疏通文意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违背扰乱来使…坚忍起来同“增”,增加增加性格做不具备的才能使…受到震撼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常常了解、明白犯错误忧困思虑征验,表现显露、流露同“横”,梗塞,不顺有所作为言谈脸色疏通文意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在国内往往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守法度的大臣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如果在国外表陈述语气,不译疏通文意译文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赎出而用为大夫。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来)使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这样以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课文解读1.作者开篇列举了六位名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他们都出身卑微,都经历过磨炼,又都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作者用排比句列举六位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的历史人物,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的重任,必须经受磨炼,这为下文的议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作者认为人要成才必须经历一些磨难,这些磨难可以概括成几方面?(先找原文,再概括)3.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将这几个磨难串联起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排比手法,从不同角度生动地描写了担当大任的人所经历的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磨难。4.结合课文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分别另举一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就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卧薪尝胆,就是怕舒适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志气。他还亲自到田间与农夫一起劳作,他的妻子也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已经恢复元气,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