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2B/14/wKhkGWdQ91mAOAScAALJubr8vQ0549.jpg)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2B/14/wKhkGWdQ91mAOAScAALJubr8vQ05492.jpg)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2B/14/wKhkGWdQ91mAOAScAALJubr8vQ05493.jpg)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2B/14/wKhkGWdQ91mAOAScAALJubr8vQ05494.jpg)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2B/14/wKhkGWdQ91mAOAScAALJubr8vQ054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
PREFACE
"池州之城,临瞰大江,为金陵上游之地,当吴越之冲",
池州自古就是一座区位优渥之城,“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池州又是一座集聚文人墨客的千载
诗城。
今天的池州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中部崛起、长
江经济带、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等多重战略叠加区
域,既是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之一,也是新时代战略性新
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投资热土。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重大部署,将主体功能区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
空间规划,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池州
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是池州市至
2035年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
设的行动纲领,也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
为“生态环境优美的绿色池州、产业结构优化的创新池
州、群众生活优越的幸福池州”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
空间保障。
规划草案正在公示,诚挚邀请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
建议,让我们展望池州2035,让城市更美!共同书写新
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池州新篇章!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规划范围
池州市贵池区
青阳县
石台县
东至县
现状概况
池州市域“七普”常住人口134.28万,城镇化率达到59.68%。2021年池州GDP1004.2亿元。
规划范围
池州行政辖区,包括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国土面积8365平方公
里(不包括铜山镇)。其中本次规划中心城区面积为280.54km²。
规划期限
近期至2025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国土空间基础
耕地:122865.36公顷(1842980.40亩)
种植园用地:9189.67公顷(137845.05亩)
林地:568429.91公顷(8526448.65亩)
草地:2218.69公顷(33280.35亩)
湿地:3036.52公顷(45547.80亩)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8434.98公顷(726524.70亩)。
交通运输用地:11526.86公顷(172902.90亩)
——数据来源于池州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6677.84公顷(1000167.60亩)
“七分山水两分田、一分城镇和庄园”
目录|CONTENTS
新阶段新目标
1NEWSTAGE&NEWGOAL
区域协同,提升开放联动水平
2REGIONALCOORDINATIONTOIMPROVETHELEVELOFOPENNESSANDLINKAGE
全域统筹,构建美丽国土格局
3OVERALLPLANNINGTOBUILDABEAUTIFULLANDPATTERN
提质强心,打造高品质中心城市
4IMPROVEQUALITYANDBUILDAHIGH-QUALITYCENTRALCITY
魅力彰显,传承千载诗城基因
5CHARMINGANDINHERITINGTHEGENESOFTHEMILLENNIUMPOETRYCITY
设施完善,保障人民美好生活
6PERFECTFACILITIESTOENSUREABETTERLIFEFORTHEPEOPLE
一张蓝图绘到底
7ABLUEPRINTRUNSTHROUGHTHEWHOLEPROCESS
TERRITORIALSPATIALMASTERPLANNINGOFCHIZHOU2021-2035
1
新阶段新目标
NEWSTAGE&NEWGOAL
1.1新阶段
1.2新要求
1.3新目标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1.1新阶段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
p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p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
p——党的二十大报告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1.2新要求
[落实国家和区域发展新要求]
提升长三角城市发展质量
《二十大报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
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长江三角洲区筑牢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
域一体化发展规以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浙西-浙南山区为重点,
划纲要》共筑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
《皖南国际文化共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旅游示范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中
发展规划纲要》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
《安徽省十四五安徽“两个更大”先行区
规划》八个中心区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达到长三
角平均水平
落实主体功能,保障粮食安全
《全国主体功能长江流域主产区。建设以双季稻为主的优质水稻产业带,
区规划》“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带,以生猪、家禽为主的畜产品
产业带,以淡水鱼类、河蟹为主的水产品产业带。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1.3新目标
p发展愿景
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
区位优越的自然秀美的享有盛誉的新兴崛起的
滨江之城生态绿城旅游名城产业新城
p城市性质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国际生态休闲城市
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
现代化滨江产业新城
历史文化名城
p人口规模
规划2035年
p市域常住人口160万
p城镇化水平约为80%
p服务旅游人口2.2亿人次
p实际服务人口190万人。
2
区域协同,提升开放联动水平
REGIONALCOORDINATIONTOIMPROVETHELEVELOFOPENNESSANDLINKAGE
2.1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2.2促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
2.3建设“大黄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2.4引领安池铜城市组群高质量发展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2.1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p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对接合作
围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加强
与长三角各城市对接合作,形成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p加大重要交通枢纽合作互动
提升九华山机场空港交通枢纽功能,贯通南沿江区域通道,加强池
州与长江沿岸重要港口城市合作,构建长江东西向开发区域大通道。
p推进长江生态廊道保护
统筹水资源综合利用与水域空间治理,加快推进沿江绿色生态廊
道建设,规范沿江开发建设行为,保证长江岸线的有序合理利用。
合肥南京
上海
池州杭州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示意图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2.2促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
引导功能布局协调
加强池州与黄山、宣城等地在旅游开发方面的合作与协调,构建世
界级旅游目的地。
加强交通系统统筹
重点统筹池黄次区域交通走廊;协调武温高铁、京福高铁、京台高
速、济祁高速等交通线路的衔接建设;充分利用九华山机场广泛吸
引海外游客。
完善区域生态保护
以保护皖南山区为行动任务核心,全面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积
极提高区域生态水平,形成较为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提高区域碳
汇能力。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一核圈轴带廊空间布局示意图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2.3建设“大黄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p统筹推动四市一体化发p建设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
展的地
构建以黄山市为龙头,辐射带动凸显区位优势,高标准建设市级旅
池州、宣城、安庆三市的“月照游集散中心,将池州打造成为“大
三星、三星拱月”共进发展新格黄山”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
局,强化九华山在“大黄山”区地。
域的影响力。
p构建一体化文化旅游营销p推进“大黄山”皖南示范
体系区改革创新建设
加强池州与“大黄山”各市互动,加大政策创新和支持力度,积极在
推动市场营销、区域合作一体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创新上先
共推区域联动的旅游线路,实现行先试。
产品互荐、游客互送。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2.4引领安池铜城市组群高质量发展
共建区域发展平台共搭区域交通网络
整合政府职能部门资源,推进区域城际铁路、高铁、高
共建“安池铜区域发展平速及港口航道建设,形成江南
台”。江北地区完善的水运交通网络。
共保区域生态环境共建区域基础设施
加强三市主城区、枞阳南共建区域备用水源,加大前江
部、大渡口片区以及东至工业园区与安庆主城区与大渡
县北部部分片区的生态空口之间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间管控。
安池铜城市群区域开发与保护总体格局图
3
全域统筹,构建美丽国土格局
REGIOOVERALLPLANNINGTOBUILDABEAUTIFULLANDPATTERN
3.1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3.2统筹划定三区三线
3.3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空间
3.4保护青山绿水生态空间
3.5打造集约高效城镇空间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3.1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按照“保护腹地一片,做优沿江一线”的保护开发策略,构建“中心
集聚、轴带引领、组团布局、山水辉映”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
体格局。
p保护市域南部山区大片生态腹地,沿江组团式布局皖江江南新
兴产业集中区、国家级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池州高新区
和省级大渡口开发区、东至开发区、青阳开发区。
p塑造由中心城市核、沿江发展轴、内陆城镇点和腹地生态区组
成的结构鲜明、疏密有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市域空间总体发展布局图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3.2统筹划定三区三线
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城镇开发边界是在一定
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永久基本农田是为保障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
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
严格保护的区域。原则产品供给,实施永久特建设、以城镇功能为主
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殊保护的耕地。全市划的区域边界,包括城市
进行管理。全市划定生定永久基本农田150.54内部河流水系、公园绿
态保护红线2640.02平万亩(1003.568平方千地等蓝绿空间。全市划
方千米,占市域国土总面米),占市域国土总面定城镇开发边界238.17
积的31.56%。积的12%。平方千米。占市域国土
总面积的2.85%。
市域三类空间布局图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3.3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空间
构建“富硒主导,两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建设长三角绿色
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p富硒主导:立足资源优势,以富硒为主方向,培育壮大粮油、家禽、水产、中
药材、茶叶、林特等特色产业,建设集体验、休闲、康养于一体的长三角多业态
融合发展的健康农产品基地。
p东南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片区:市域南部山区和丘陵区,因地制宜发展生
态养殖、精品果蔬种植、优质茶、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农林业。
p沿江平原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片区:市域西部的沿江平原圩区,重点发展
优质粮棉油、规模化水产养殖和水生菜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东南山区特色
农业发展片区
市域农业空间布局图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3.4保护青山绿水生态空间
构建“一带一屏,众水入江,蓝绿辉映”的生态空间格局
p推进长江大保护,保障长江干流和升金湖、平天湖、十八索等沿线水
域湿地的洪水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p筑牢山地生态屏障,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碳汇能
力
p保护秋浦河、九华河、青通河、白洋河、龙泉河、尧渡河、黄湓河等
重点河流,串联南部山地和沿江圩区,提高生态网络连通性
市域生态空间布局图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3.4保护青山绿水生态空间
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态保护与管控
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风景名胜区
安徽大宇坑省级森林自然公园
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
天台山森林自然公园
安徽贵池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安徽杉山省级森林自然公园
安徽贵池十八索省级自然保护区秋浦仙境风景名胜区
安徽石台秋浦河源国家级湿地自然公园
安徽青阳盘台省级自然保护区贵池杏花村省级湿地自然公园
大历山风景名胜区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华山地质自然公园
九华天池省级森林自然公园
安徽省江豚自然保护区(池州段)九华山风景名胜区
目连山省级森林自然公园
安徽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池州段)
平天湖国家湿地自然公园
石台溶洞群风景名胜区
安徽紫石塔省级自然保护区石台溶洞群地质自然公园
8处10处5处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3.5打造集约高效城镇空间
构建“核心引领、轴带串联、节点辐射”的城镇空间格局
p核心引领:中心城区做优做强,保障主导产业空间发展需求,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将滨江片区、环平天湖、环九华湖建设成为自然与人文有机融合的“城市生态客厅”
p轴带串联:以港口和大型交通设施为依托串联牛头山、大渡口、香隅镇等沿江重点
城镇,支持半导体、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化工等主导产业发展,打造市域城
镇发展核心地带。
p节点辐射:建设东流-尧渡,蓉城-九华山,仁里-牯牛降三大县域中心,促进城镇和
主要旅游景点融合,辐射三县县域,吸纳县域内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旅游人口。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图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3.5打造集约高效城镇空间
优化城镇规模等级体系,规划形成“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一般镇”
的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合理优化职能分工,明确工业、商贸、旅游等城镇
职能。
中心——中心城区为全市域综合服务核心,是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
镇化建设的核心空间。以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结
城区合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特征,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用地规模和结构
——县城包括东至、石台和青阳县城,是全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
县城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空间。合理保障县城空间需求,重点完善基本公共
服务职能,实现“补短板、强弱项”
——重点镇包括牛头山镇、乌沙镇、殷汇镇、大渡口镇、香隅镇、龙泉镇、小
河镇、七都镇、木镇镇、新河镇、陵阳镇,是全市特色产业的重要承载空间。
重点镇合理优化空间布局,精准保障特色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产业空间需求,巩
固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实体基础,突出自然与文化特色,塑造特色城镇风貌
——一般镇共34个,是连城接村的重要节点。强化资源要素保障,优化
一般镇镇区用地布局,以基础型的卫生、教育、市政基础服务设施的补充完善为
主,形成服务周边乡村地区的综合服务中心
池州市中心城区
东至、青阳、石台城区
牛头山镇、乌沙镇、殷汇镇、大渡口镇、香隅镇、龙
泉镇、小河镇、七都镇、木镇镇、新河镇、陵阳镇
贵池区6个,东至3个,青阳6个、石台2个
4
提质强心,打造高品质中心城市
IMPROVEQUALITYANDBUILDAHIGH-QUALITYCENTRALCITY
4.1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4.2山水融城强化组团布局
4.3城市更新提升老城杏村片区
4.4产城融合打造东部产业新城
4.5活力激发重塑滨江生态景观带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4.1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按照“滨江环湖、组团布局、传承历史、体现生态”的城市发展思
路,形成“一江两湖联三片,山水人城绘四图”的城市总体结构。
ü“一江”即滨江生态景观带。
ü“两湖”即平天湖、九华湖。
ü“三片”即老城-杏村片区,东部新城综合片区,东部新城产业片区
结合一池山水满城诗的特色,形成“秋浦杏村图”、“平天揽
胜图”、“九华上河图”、“青通原乡图”等山水人城画卷。
楔
绿
河
滨
青通原乡图
城
镇
发
展
次
轴
九华湖
东部新城产业片区
九华上河图
楔
东部新区综合片绿
河
平天湖区滨
梅里农业示范区平天揽胜图
滨
河
绿
老城-杏村片区楔
秋浦杏村图
楔
绿
河
滨
楔
滨绿
河河
绿滨
楔
中心城区规划结构图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4.2山水融城强化组团布局
形成四大城市建设组团和四大生态和旅游功能组团,打造山水
池城国土空间结构。
p形成老城区、天堂湖新区、科教园区、东部产业新城四大城市建设组团
p形成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九华湖景区、十八
索自然保护区四大生态和旅游功能组团,外围山水景观楔入城市,形成
水墨池州的总体城市布局。
池州总体城市布局图
山水融城总体布局图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4.3城市更新提升老城杏村片区
坚持传承历史,文旅融合,重点保护老城区以及百牙塔、清溪塔等国家
级文物保护单位,府儒学、池口老茶厂历史文化街区,孝肃街、杏花村历
史风貌区。
p以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完善居民生活设施、提升居民幸福
感
p完善各类公服设施种类,推进老城区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展示池州
“1400年建城史”。
杏花村改造效果图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4.4产城融合打造东部产业新城
优先产业发展产城高度融合强化城市魅力打造数字化服务
以产立区,以人为本,以优化空间和配套、实现产塑造城市品牌、打造城市打造产、人需求全方位匹
城促产的人-产-城新型概念业镶嵌、职住镶嵌调性和标志配的智慧公共服务
p东部产业新城,由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国家级池州经开区和池州
高新区组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高质量产业发展平台
p依托长江天然良港和良好的建设条件,按照产业新城、城市新区的目标
定位,近期聚焦产城融合起步区环境提升和高铁东站、“三河五湖”水
系贯通等重大工程建设,引领三区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城。
池州总体城市布局图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4.5活力激发重塑滨江生态景观带
p以生态修复示范带、绿色友好休闲带、人文创新活力带为目标,以秋浦
河入江口到梅龙沿江一线的环境整治与开发为重点,推进生态修复、环
境整治、产业提升、创新集聚
p通过风景步道串联老城、新城与郊野,打造蓝绿交织的长江保护新样板,
全民友好的城市交往新场所,文化激活的生态创新新空间,擦亮池州
“滨江名片”。
生态
蓝绿交织的长江保护新样板
生态修复示范带
生活
全民友好的城市交往新场所
绿色友好休闲带
生产
文化激活的生态创新新空间
人文创新活力带
5
魅力彰显,传承千载诗城基因
HARMINGANDINHERITINGTHEGENESOFTHEMILLENNIUMPOETRYCITY
5.1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
5.2全域风景的魅力池州
5.3公园城市的美丽家园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5.1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
形成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结构
市域规划形成“一城、两带、两片、四区、多点”为整体保护结构。
一城:池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两带:长江流域文化发展带、秋浦河流域文化发展带;
两片:沿江文化传承片;徽文化溢出片;
四区:诗词文化聚集区、尧舜文化聚集区、九华文化聚集区、生态山水文化聚集区
多点:市域内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不可移动
文物等。
市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5.2全域风景的魅力池州
构建“七片三廊多点”国土空间魅力格局
p七片:贵池杏花魅力资源密集区、大九华魅力资源密集区、萧坑-老山魅
力资源密集区、升金湖魅力资源密集区、牯牛降-秋浦河源魅力资源密集区、
青阳魅力资源拓展区、东至古韵魅力资源拓展区
p三廊:滨江生态资源密集廊、秋浦河生态文化风景廊、古驿道风景资源廊
p多点:包括5A,4A级景点、各级历史文化资源,特色小镇在内的旅游资
源点
池州市国土空间魅力特色图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5.3公园城市的美丽家园
塑造“两心五带多园”的主城风貌
统筹考虑城市绿地与自然生态绿地,以自然水系、生态林地以及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区域
基础设施廊道和区域生态廊道为骨架,加强中心城区与区域绿地的有机联系,打造各具特
色又和谐统一的主城区风貌。
两心:齐山-平天湖与环九华湖两大生态绿心;
五带:清溪河公共开敞空间绿带,清溪河故道公共开敞空间绿带,站前区清
溪河大型公共开敞空间绿带,东部产业新城生态绿带,教育园区生态林带。
多园:城市中的大型公园绿地
中心城区风貌结构图
6
设施完善,保障人民美好生活
HARMINGANDINHERITINGTHEGENESOFTHEMILLENNIUMPOETRYCITY
6.1完善综合交通设施布局
6.2构建重大基础保障体系
6.3提升综合安全防灾体系
6.4打造多尺度城乡生活圈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6.1完善综合交通设施布局
强化对外航空服务,积极发展航空产业,有效整合港口和岸线资源,充分
九华山机场升级扩容,做好与城市发展空发挥滨江港口岸线优势,形成
间衔接。通用机场实现三县全覆盖。“8+2”的港口体系。
提高航空运输能力完善港口疏运体系
形成三纵两横一联高速公路网络。三纵:打造两横两纵的井字形综合铁路
济广高速、济祁高速、京台高速;两横:网,两横:宁安高铁、宿宣城际;
沪渝高速、黄东高速;一联:池宣高速。两纵:合池黄高铁、阜六景城际。
提升公路通达水平完善铁路运输系统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6.2构建重大基础保障体系
供水体系污水体系雨水体系
——构建城乡一体、覆盖全——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提高雨水排水防涝设
域的供水体系,实现城乡施建设,构建城乡统筹、布施标准,完善排水防涝系
“同源、同网、同质”供水,局合理、联通互济的污水处统。畅通城乡水系,加强河
保障应急水源,建设节水型理体系,提高城乡污水处理道引水活水,改善城乡水环
社会。优化城乡一体化供水水平和标准。推进现有污水境。加强城市积水点、易涝
布局,提高供水保证率、提处理厂提标改造,综合考区治理,提升城市排水设施
高水厂供水能力、提高配套虑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运行能力。
管网覆盖率,不断提高城乡提高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供水服务水平。
燃气体系能源优化电网体系
——积极完善“西气东输”——坚持绿色发展,强化建——建立以清洁能源为主
和“川气东送”作为池州市筑、交通、工业等领域的节体的安全、绿色、高效、可
的主气源,加强市域天然气能降耗。构建清洁低碳、安持续的新型能源体系,充分
管网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全高效智能的能源体系。积利用风电、生物质能源、生
发展LNG作为池州市城市天极推广利用风能、太阳能、活垃圾焚烧能源,支持石台
然气的备用应急调峰气源。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县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完善
提高天然气保障能力。快形成多元化的新能源和可本地电网主网结构,新建2
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体系。座、扩建1座500KV变电
站。
供热体系通信体系海绵城市
——规划形成以热电联产——积极推动移动通信网络——综合采取“渗、滞、蓄、
为主、清洁能源为辅,集中快速合理的建设。统一整合净、用、排”等措施,因地
供热与分散供热相结合的现状基站资源和新增基站需制宜推进下凹式绿地、透水
城乡供热格局。东部产业新求,在城市内统筹布局5G铺装、绿色屋顶、雨水调蓄
城通过九华电厂作为热源基站建设规划。强化信息网池等海绵设施建设,实现源
点,规划新建热源点满足青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头径流量控制,年径流总量
阳与大渡口经开区供热,规施建设,构建“智慧池州”控制率不小于75%。
划CCHP分布式能源站满平台。
足石台与东至县城供热。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6.3提升综合安全防灾体系
——到2035年,全市具备综合抗御地震基本烈度7度的能力,
提高城乡建设中心城区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目标。秋浦河、黄湓河
等7条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按照“上蓄、中治、
的防灾减灾标准下排、固堤”的基本思路,提高区域防洪能力。
——加强与相邻市、县灾险救助的区域联动,共同构建应急
构建区域联动救援体系与生命线工程。完善区域综合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
体系,加强自然灾害、工业风险和次生灾害防御能力建设。
的整体安全格局健全应急预案,确保优质资源快速、应急、全覆盖。
——协同全域防洪格局、地震灾害风险建设用地管控、完善
制定管控有力蓄沿江圩区防涝、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注重城乡消防安全、
构建人防安全体系、防御次生灾害,制定以上7个方面的灾
的灾害防御措施害防御措施,打造韧性城市。
——化工园区、危化品企业应明确安全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
严细精准距离,并与周边区域敏感目标、重要设施及其他危化品企业
实施实施应急响应联动。城市危险品通道以不穿越城市建设区为
的危化品管控制度原则,避免影响危险品仓库区和易燃易爆危险品的集中区域。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6.4打造多尺度城乡生活圈
在适宜的日常步行范围内,满足城乡居民全生命周期工作与生活等各类需求的
基本单元,融合“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多元功能,引领面向未来、健
康低碳的美好生活方式。构建城镇社区生活圈和乡村社区生活圈。
城镇社区生活圈
城市、镇区、集镇建设范
围内的步行可达区域内,
配置可便捷使用的“衣食
住行、文教体卫”等基本社区生活圈
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
支持创新创业,倡导居住
多元融合,承载安全、友
好、舒适、丰富等构建目
标的社会基本生活单元。
乡村社区生活圈:
村庄建设范围内,从满足
乡村居民生产、生活需求
角度,结合乡村居民的日
常出行规律形成的乡村地
理活动单元
7
一张蓝图绘到底
HARMINGANDINHERITINGTHEGENESOFTHEMILLENNIUMPOETRYCITY
7.1加强规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工困难补助申请书
- 建筑机械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自动空气洗瓶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20241226-194854
- 中国哈密瓜卷心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医学病理生理题库
- 短视频创作技巧教育类视频的吸引力打造
- 成都市金牛区2024年七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 新版人教PEP版三年级下册英语课件 Unit 4 Part A 第2课时
- 现代企业的网络媒体公关策略及执行
- 土建质量员模考试题含答案
- 公司财务制度及流程
-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新商业、新链接、新物流》配套教学课件
- 房地产标准踩盘表格模板
- 物联网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 学校校园安全巡逻情况登记表
- 光缆线路工程段终版施工图
- 毕业论文-基于Java Web的模拟驾校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 MDD指令附录一 基本要求检查表2013版
-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人美版高中美术选修:《绘画》全册课件【优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