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甘肃省永靖县多校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甘肃省永靖县多校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甘肃省永靖县多校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甘肃省永靖县多校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甘肃省永靖县多校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甘肃省永靖县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北京时间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搭载了农作物种子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脱离中国空间站在内蒙古成功着陆。下图为宇航员出舱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天体与在轨中国空间站类型相同的是() A.小行星 B.彗星 C.火星 D.月球2.太空育种实验可以改良农作物的特定性状,是因为太空() A.水汽含量低 B.大气密度大 C.热量充足 D.宇宙射线强3.神舟十六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与其成因类似的是() A.流星现象 B.高纬极光 C.磁暴现象 D.彗尾变长【答案】1.D2.D3.A【解析】【1题详解】在轨中国空间站属于地球的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D正确。小行星、彗星、火星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同一级别天体,ABC错误。故选D。【2题详解】太空育种实验可以改良农作物的特定性状,是因为太空宇宙射线强,实验效果好,D正确。太空没有大气、水汽,AB错误。太空基本没有热量气温极低,C错误。故选D。【3题详解】图中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是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形成的,原因类似于流星现象,A正确。极光、磁暴都是太阳活动引发的,与大气层摩擦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BC错误;彗星是太阳系中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天体,靠近太阳彗星冰物质挥发,在太阳风作用下,彗尾变长,和“烧焦”现象无相关之处,D错。故选A。天文学家们发现在2015年12月21日冬至日某个时刻,从地球上看过去,太阳的背后正好是银河系中心的方向,这属于一种很特别的天象。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没有提到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5.图中天体具有的共同特性是() A.质量巨大 B.自行发光 C.不断运动 D.具有生命6.可以称为天体的是() A.北极星 B.地面上行驶的汽车 C.太阳系 D.按航线飞行的飞机【答案】4.D5.C6.A【解析】【4题详解】图示的天体系统中有地球、太阳和银河系。其中最高级别为银河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河外星系为总星系内除银河系之外的天体系统,材料没有涉及河外星系,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D。【5题详解】图中天体中只有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是行星,质量相对较小,太阳是恒星,质量巨大,AD错;地球为行星,不能自行发光,B错;地球和太阳乃至图中天体都是在不断运动中,C对,故本题选择C。【6题详解】北极星属于恒星,为天体;汽车和飞机都位于地球上,不能作为天体,BCD错误,太阳系属于天体系统。故答案为A。2023年3月24日(农历初三)傍晚,天空上演“月掩金星”的天象,我国大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月掩金星”是指月球、地球、金星排成一条直线时,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下图为“月掩金星”现象,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现象是因月球体积比金星大 B.小行星带位于金星与地球之间 C.金星的公转轨道为正圆形轨道 D.金星绕日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同8.下列能够正确反映“月掩金星”现象的图示是() A. B. C. D.【答案】7.D8.B【解析】【7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而金星的体积是地球的0.88倍,金星的体积远大于月球,A错误;小行星带的位置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B错误;‌‌金星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C错误;金星绕日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同,都是自西向东运动,D正确。故选D。【8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月掩金星”是指月球、地球、金星排成一条直线时,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这意味着月球位于金星和地球之间且月球、地球、金星排成一条直线,结合选项可知,AD错误;金星绕日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同,都是自西向东运动,B正确,C错误。故选B。9.月相变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显著的天文现象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我国古诗词关于月相的描述较多,如李白《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完成下面小题。下图中符合诗句所描述月相的是() A.图① B.图② C.图③ D.图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句描述初三夜,是上蛾眉月,傍晚出现在西方天空,月面朝西,②符合题意,B正确。①图为残月,③图上弦月,④图为下弦月,ACD错误。故选B。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开发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0.下列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不相关的是()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C.气候寒冷,冰川广布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11.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A.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B.藏南谷地的地热能 C.高原北部的风能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答案】10.C11.B【解析】【10题详解】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水汽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长,因此太阳能丰富,A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因此太阳能丰富,B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冰川广布,与太阳光照时间和强度关系不大,不是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C符合题意;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强度较大,因此太阳能丰富,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题详解】天然气是地质时期生物能演化而来的,而生物能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因此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与太阳能密切相关,A不符合题意;藏南谷地的地热能的来源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所产生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B符合题意;风能来源于大气运动,而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因此高原北部的风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C不符合题意;水能是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太阳辐射能量水循环的能量来源,因此雅鲁藏布江的水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19十大经济黑天鹅事件预测,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入选!如果在明年的某一天,西半球正好处在太阳照射之下,太阳耀斑爆发了,超强X射线和高能粒子先后袭击地球,人类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全部戛然而止,社会陷入混乱……尽管这只是一个预测,我们当然也是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只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在太阳活动中出现X级(强太阳耀斑强度等级)的事情那是拦也拦不住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有()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②地球上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卫星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13.太阳活动高峰年,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的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C.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D.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答案】12.D13.B【解析】【12题详解】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有:极夜地区会出现极光现象、地球上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卫星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②③正确,①错误,D正确,BC错误;我国北方没有位于极圈以内,不会出现极昼现象,且极昼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④错误,A错误。故选D。【13题详解】在太阳活动高峰年,紫外线增强,增加户外活动会晒伤皮肤,A错误;可以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B正确;“宇宙垃圾”与太阳活动无关,C错误;电信网络不受太阳活动的影响,D错误。故选B。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14.下面四个城市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城市是() A.昆明 B.福州 C.重庆 D.兰州15.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正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使用。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在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你到下面哪组城市营销最合理() A.北京、贵阳 B.上海、重庆 C.昆明、兰州 D.广州、成都16.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唯一源泉 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 C.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所以这些能源不属于太阳辐射能 D.“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我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答案】14.A15.C16.D【解析】【14题详解】根据图示年太阳辐射量数值,四个城市中,太阳总辐射量最丰富的城市是昆明,约为140kWh/m2,故A正确,福州120kWh/m2、重庆90kWh/m2、兰州介于130--140kWh/m2间,故BCD错。故选A。【15题详解】如果只考虑自然因素,要到太阳能丰富的城市营销最合适,选项中的北京、贵阳、上海、重庆、广州、成都的太阳辐射量较小,而昆明、兰州的太阳辐射量大,故C正确,ABD错。故选C。【16题详解】太阳辐射不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唯一源泉,还有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等,故A错,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故B错,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太阳辐射能的转化,属于太阳辐射能,故C错,“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我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故D正确。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km。为尽快掌握地震灾害情况,政府利用高分三号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获取数据,发现海螺沟景区有多处山体滑坡,部分滑坡倾倒至河流,导致部分道路中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地幔 C.软流层 D.地核18.政府快速获取灾情数据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GNSS C.RS D.VR【答案】17.A18.C【解析】【17题详解】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厚薄不均,大洋地壳薄,大陆地壳厚,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km。据材料可知,泸定县地震震源深度16km,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属于位于我国第二阶梯、海拔较高,属于大陆地壳,厚度更大,故此次地震的震源应在地壳中,A正确,排除BCD。故选A。【18题详解】由材料“政府利用高分三号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获取数据”联系已学可知,遥感技术可以利用搭载在卫星上的传感器收集房屋、道路受损情况的信息,获取灾情数据,C正确;地理信息系统是分析系统,可以分析房屋、道路受损情况的信息,A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用来定位,可以确定受损房屋、道路所在的位置,B错误;VR是虚拟现实技术,与获取灾情数据无关,D错误。故选C。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2022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之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运及整个东部地区,而这是因为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材料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可能是()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20.该“喷嚏”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A.短波通讯中断 B.产生极光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变慢21.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潮汐现象是由于太阳活动引起的 B.与天气和气候无关 C.太阳活动剧烈时,会发生磁暴、极光现象 D.耀斑爆发时,对地面无线短波通讯有利【答案】19.A20.D21.C【解析】【19题详解】由材料分析可知,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导致美国南部城市都可以看到极光,且导致大面积的停电,持续时间仅一分半钟,说明太阳活动非常激烈,而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太阳耀斑爆发。因此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可能是太阳耀斑爆发,A正确;太阳目前处在青状年期,不会爆炸,如果是太阳爆炸,地球则会瞬间毁灭,不只是停电而已,排除B;太阳辐射增强或减弱,不会导致极光和停电,排除CD。故选A。【20题详解】根据上一题可知,该“喷嚏”为耀斑,耀斑强烈爆发,抛射出的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从而影响短波通讯,甚至导致中断,A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耀斑强烈爆发,产生极光的面积巨大,甚至美国南部城市都可见到,B不符合题意;耀班爆发抛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干扰地球磁场,导致指南针失灵,C不符合题意;地球公转速度主要受日地引力变化影响,太阳活动对其影响不明显,D符合题意。故选D。【21题详解】联系已学可知,潮汐现象主要是受日地月引力的影响形成的,A错误;研究发生,地球上的旱涝灾害和太阳黑子增多有关,B错误;太阳活动强烈时,抛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明方向,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C正确;耀斑爆发时,抛射出的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从而影响短波通讯,甚至导致中断,D错误。故选C。读下图,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完成下面小题。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23.图中的X处即为() A.莫霍面 B.古登堡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与外核交界【答案】22.B23.B【解析】本题以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圈层中的传播为材料,涉及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震波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2题详解】读图可知,甲波和乙波在①层中波速随深度的加深而增快,B正确;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③为内核,A错误;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速度急剧下降,C错误;乙波为横波,无法通过地核,能够在地幔中通过,D错误。故选B。【23题详解】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X为地幔和地核的界线,即,古登堡界面,B正确,ACD错误。故选B。近年来,“3S”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测绘、农业、交通等领域。完成下面小题。24.关于“3S”技术的应用,正确的是() A.利用GNSS监测植物病虫害 B.外卖软件利用RS查看骑手位置 C.利用GIS制作人口流动地图 D.利用GNSS进行空间分析25.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下列关于“3S”技术在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监测中的应用,正确的是()①利用RS确定已消失和现存的湖泊位置,提供参考数据②利用GNSS动态监测湖泊面积,及时把握其动态变化③利用GIS模拟演示湖泊消失过程,分析成因④利用RS监测湖泊水质环境变化,为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24.C25.D【解析】【24题详解】利用RS可以监测植物病虫害,GNSS不具备监测功能,排除A;外卖软件借助GNSS能够查看骑手位置,排除B;GIS具有绘图、空间分析等功能,可以用来制作人口流动地图,C正确;GNSS可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等服务,不具备空间分析功能,排除D。故选C。【25题详解】确定已消失和现存的湖泊位置,需要借助GNSS,①错误;动态监测湖泊面积,及时把握其动态变化需要借助RS,②错误;模拟演示湖泊消失过程,分析成因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需要借助GIS,③正确;RS主要用于获取地理信息,可以监测湖泊水质环境变化,为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50分)26.读图a太阳系模式图、图b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图c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从空间角度看地球。(1)据图a和所学知识,说出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2)八颗行星及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____性,即自西向东沿着____形轨道绕日运行,而且绕日公转轨道面几乎在一个____上。(3)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____。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的迁移顺序是____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一大气圈(4)图中B圈层的特点是____,图中D层的分布特点是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陆地壳与海洋地壳的显著差异是____(5)图中的C圈层是____,简述图中C圈层与其他圈层的关系__________。【答案】(1)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的存在、大气层的保护、适合生命呼吸的氧气和稳定的太阳光照。(2)同向椭圆平面(3)软流层A(4)连续但不规则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5)生物圈生物圈分布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解析】本大题以地球的宇宙空间与地球的圈层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相互关系、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征、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层主要特征、岩石圈的组成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力,综合思维素养。【小问1详解】地球位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具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这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大气层提供保护,防止辐射和陨石的伤害,并含有氧气,支持生命呼吸。稳定的太阳能量则维持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小问2详解】八颗行星及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体现出同向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体现出共面性。【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岩浆来自地幔的软流层。这些蔓延的烟雾(火山灰)物质,首先会进入大气圈,然后与大气中的水汽结合,进入水圈、生物圈,之后可能会沉降到地表,重新回到岩石圈。故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小问4详解】结合所学,B表示水圈,水圈的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D表示岩石圈,据图可知,岩石圈厚度不均匀,大陆地壳与海洋地壳的显著差异表现为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小问5详解】结合所学,C圈层是生物圈,生物圈分布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结果。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示意图。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并说出其影响因素。(2)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形区是____A地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简析原因____。(3)ABCD四地中,有“蜀犬吠日”现象发生的是____(填字母),并分析原因____。(4)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太阳能发电的投资。有人认为太阳能发电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对此,请你做出合理评价并说明理由。【答案】(1)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或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影响因素:纬度(2)青藏高原A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3)B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降水丰富,多阴雨、云雾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日照时间短。(4)太阳能发电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可再生,无枯竭危险;安全,清洁无污染;建设周期短,成本低,获取能源花费时间短。缺点:能量分布分散;能量不稳定,受天气等条件限制;光伏板制作过程不环保等。【解析】本大题以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为背景材料,涉及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贫乏区地区、全球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纬度分布规律、影响青藏高原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的主要因素、太阳能发电的优缺点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可知北半球大气让界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产生的原因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年均日照时数减小,因此太阳辐射总量减小。所以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A地是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白昼较长,日照时数多。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青藏高原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工业不发达,大气污染少,空气洁净,大气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因此A太阳能丰富。【小问3详解】A、B、C、D四地中,有“蜀犬吠日”现象发生的是B四川盆地。原因是四川盆地地势低,盆地内水系众多,蒸发旺盛,空气中水汽含量大。盆地地形封闭,热量和水分不易散失,因此四川盆地内多阴雨、云雾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日照时数少,光照弱。因此有蜀犬见到太阳狂吠之说。【小问4详解】太阳能发电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可再生,无枯竭危险;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清洁;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缺点: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面积;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目前相对于火力发电,发电机会成本高;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具有高污染、高能耗的特点,光伏板制造过程中不环保。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材料二甲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地壳等厚度线图,乙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1)为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A.拉萨 B.乌鲁木齐 C.上海 D.北京(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要了解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乙图中E为____F为____,并写出其判断依据____。(3)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km表示____(界面)。甲图所示区域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为____。根据材料可以推断出,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填“地壳”“地幔”或“地核”)(4)E、F两种地震波约在地下2900千米(大陆部分)处速度明显变化,从而发现了____面。【答案】(1)A(2)地震波

横波纵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传播且速度快,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物质传播(3)莫霍界面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地壳

(4)古登堡界【解析】本题以地震波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小问1详解】在地球的大范围固体表面,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拉萨所处海拔最高,地壳厚度最大,故地震波到达最晚。【小问2详解】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目前主要依靠地震波;图示E的传播速度较F慢,故E为横波,F为纵波。【小问3详解】地壳是指莫霍面以上的部分,故地壳厚度为0表示位于莫霍面上;图示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直接从图中读出,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是从西北向东南递减;材料反映该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约10km,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39-41km,故判断地震震源位于地壳。【小问4详解】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约2900km处,横波经过时速度降为零,纵波速度降低。甘肃省永靖县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北京时间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搭载了农作物种子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脱离中国空间站在内蒙古成功着陆。下图为宇航员出舱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天体与在轨中国空间站类型相同的是() A.小行星 B.彗星 C.火星 D.月球2.太空育种实验可以改良农作物的特定性状,是因为太空() A.水汽含量低 B.大气密度大 C.热量充足 D.宇宙射线强3.神舟十六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与其成因类似的是() A.流星现象 B.高纬极光 C.磁暴现象 D.彗尾变长【答案】1.D2.D3.A【解析】【1题详解】在轨中国空间站属于地球的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D正确。小行星、彗星、火星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同一级别天体,ABC错误。故选D。【2题详解】太空育种实验可以改良农作物的特定性状,是因为太空宇宙射线强,实验效果好,D正确。太空没有大气、水汽,AB错误。太空基本没有热量气温极低,C错误。故选D。【3题详解】图中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是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形成的,原因类似于流星现象,A正确。极光、磁暴都是太阳活动引发的,与大气层摩擦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BC错误;彗星是太阳系中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天体,靠近太阳彗星冰物质挥发,在太阳风作用下,彗尾变长,和“烧焦”现象无相关之处,D错。故选A。天文学家们发现在2015年12月21日冬至日某个时刻,从地球上看过去,太阳的背后正好是银河系中心的方向,这属于一种很特别的天象。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没有提到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5.图中天体具有的共同特性是() A.质量巨大 B.自行发光 C.不断运动 D.具有生命6.可以称为天体的是() A.北极星 B.地面上行驶的汽车 C.太阳系 D.按航线飞行的飞机【答案】4.D5.C6.A【解析】【4题详解】图示的天体系统中有地球、太阳和银河系。其中最高级别为银河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河外星系为总星系内除银河系之外的天体系统,材料没有涉及河外星系,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D。【5题详解】图中天体中只有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是行星,质量相对较小,太阳是恒星,质量巨大,AD错;地球为行星,不能自行发光,B错;地球和太阳乃至图中天体都是在不断运动中,C对,故本题选择C。【6题详解】北极星属于恒星,为天体;汽车和飞机都位于地球上,不能作为天体,BCD错误,太阳系属于天体系统。故答案为A。2023年3月24日(农历初三)傍晚,天空上演“月掩金星”的天象,我国大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月掩金星”是指月球、地球、金星排成一条直线时,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下图为“月掩金星”现象,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现象是因月球体积比金星大 B.小行星带位于金星与地球之间 C.金星的公转轨道为正圆形轨道 D.金星绕日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同8.下列能够正确反映“月掩金星”现象的图示是() A. B. C. D.【答案】7.D8.B【解析】【7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而金星的体积是地球的0.88倍,金星的体积远大于月球,A错误;小行星带的位置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B错误;‌‌金星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C错误;金星绕日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同,都是自西向东运动,D正确。故选D。【8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月掩金星”是指月球、地球、金星排成一条直线时,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这意味着月球位于金星和地球之间且月球、地球、金星排成一条直线,结合选项可知,AD错误;金星绕日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同,都是自西向东运动,B正确,C错误。故选B。9.月相变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显著的天文现象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我国古诗词关于月相的描述较多,如李白《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完成下面小题。下图中符合诗句所描述月相的是() A.图① B.图② C.图③ D.图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句描述初三夜,是上蛾眉月,傍晚出现在西方天空,月面朝西,②符合题意,B正确。①图为残月,③图上弦月,④图为下弦月,ACD错误。故选B。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开发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0.下列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不相关的是()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C.气候寒冷,冰川广布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11.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A.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B.藏南谷地的地热能 C.高原北部的风能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答案】10.C11.B【解析】【10题详解】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水汽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长,因此太阳能丰富,A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因此太阳能丰富,B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冰川广布,与太阳光照时间和强度关系不大,不是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C符合题意;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强度较大,因此太阳能丰富,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题详解】天然气是地质时期生物能演化而来的,而生物能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因此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与太阳能密切相关,A不符合题意;藏南谷地的地热能的来源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所产生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B符合题意;风能来源于大气运动,而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因此高原北部的风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C不符合题意;水能是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太阳辐射能量水循环的能量来源,因此雅鲁藏布江的水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19十大经济黑天鹅事件预测,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入选!如果在明年的某一天,西半球正好处在太阳照射之下,太阳耀斑爆发了,超强X射线和高能粒子先后袭击地球,人类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全部戛然而止,社会陷入混乱……尽管这只是一个预测,我们当然也是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只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在太阳活动中出现X级(强太阳耀斑强度等级)的事情那是拦也拦不住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有()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②地球上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卫星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13.太阳活动高峰年,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的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C.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D.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答案】12.D13.B【解析】【12题详解】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有:极夜地区会出现极光现象、地球上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卫星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②③正确,①错误,D正确,BC错误;我国北方没有位于极圈以内,不会出现极昼现象,且极昼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④错误,A错误。故选D。【13题详解】在太阳活动高峰年,紫外线增强,增加户外活动会晒伤皮肤,A错误;可以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B正确;“宇宙垃圾”与太阳活动无关,C错误;电信网络不受太阳活动的影响,D错误。故选B。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14.下面四个城市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城市是() A.昆明 B.福州 C.重庆 D.兰州15.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正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使用。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在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你到下面哪组城市营销最合理() A.北京、贵阳 B.上海、重庆 C.昆明、兰州 D.广州、成都16.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唯一源泉 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 C.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所以这些能源不属于太阳辐射能 D.“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我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答案】14.A15.C16.D【解析】【14题详解】根据图示年太阳辐射量数值,四个城市中,太阳总辐射量最丰富的城市是昆明,约为140kWh/m2,故A正确,福州120kWh/m2、重庆90kWh/m2、兰州介于130--140kWh/m2间,故BCD错。故选A。【15题详解】如果只考虑自然因素,要到太阳能丰富的城市营销最合适,选项中的北京、贵阳、上海、重庆、广州、成都的太阳辐射量较小,而昆明、兰州的太阳辐射量大,故C正确,ABD错。故选C。【16题详解】太阳辐射不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唯一源泉,还有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等,故A错,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故B错,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太阳辐射能的转化,属于太阳辐射能,故C错,“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我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故D正确。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km。为尽快掌握地震灾害情况,政府利用高分三号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获取数据,发现海螺沟景区有多处山体滑坡,部分滑坡倾倒至河流,导致部分道路中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地幔 C.软流层 D.地核18.政府快速获取灾情数据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GNSS C.RS D.VR【答案】17.A18.C【解析】【17题详解】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厚薄不均,大洋地壳薄,大陆地壳厚,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km。据材料可知,泸定县地震震源深度16km,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属于位于我国第二阶梯、海拔较高,属于大陆地壳,厚度更大,故此次地震的震源应在地壳中,A正确,排除BCD。故选A。【18题详解】由材料“政府利用高分三号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获取数据”联系已学可知,遥感技术可以利用搭载在卫星上的传感器收集房屋、道路受损情况的信息,获取灾情数据,C正确;地理信息系统是分析系统,可以分析房屋、道路受损情况的信息,A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用来定位,可以确定受损房屋、道路所在的位置,B错误;VR是虚拟现实技术,与获取灾情数据无关,D错误。故选C。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2022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之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运及整个东部地区,而这是因为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材料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可能是()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20.该“喷嚏”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A.短波通讯中断 B.产生极光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变慢21.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潮汐现象是由于太阳活动引起的 B.与天气和气候无关 C.太阳活动剧烈时,会发生磁暴、极光现象 D.耀斑爆发时,对地面无线短波通讯有利【答案】19.A20.D21.C【解析】【19题详解】由材料分析可知,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导致美国南部城市都可以看到极光,且导致大面积的停电,持续时间仅一分半钟,说明太阳活动非常激烈,而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太阳耀斑爆发。因此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可能是太阳耀斑爆发,A正确;太阳目前处在青状年期,不会爆炸,如果是太阳爆炸,地球则会瞬间毁灭,不只是停电而已,排除B;太阳辐射增强或减弱,不会导致极光和停电,排除CD。故选A。【20题详解】根据上一题可知,该“喷嚏”为耀斑,耀斑强烈爆发,抛射出的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从而影响短波通讯,甚至导致中断,A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耀斑强烈爆发,产生极光的面积巨大,甚至美国南部城市都可见到,B不符合题意;耀班爆发抛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干扰地球磁场,导致指南针失灵,C不符合题意;地球公转速度主要受日地引力变化影响,太阳活动对其影响不明显,D符合题意。故选D。【21题详解】联系已学可知,潮汐现象主要是受日地月引力的影响形成的,A错误;研究发生,地球上的旱涝灾害和太阳黑子增多有关,B错误;太阳活动强烈时,抛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明方向,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C正确;耀斑爆发时,抛射出的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从而影响短波通讯,甚至导致中断,D错误。故选C。读下图,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完成下面小题。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23.图中的X处即为() A.莫霍面 B.古登堡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与外核交界【答案】22.B23.B【解析】本题以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圈层中的传播为材料,涉及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震波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2题详解】读图可知,甲波和乙波在①层中波速随深度的加深而增快,B正确;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③为内核,A错误;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速度急剧下降,C错误;乙波为横波,无法通过地核,能够在地幔中通过,D错误。故选B。【23题详解】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X为地幔和地核的界线,即,古登堡界面,B正确,ACD错误。故选B。近年来,“3S”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测绘、农业、交通等领域。完成下面小题。24.关于“3S”技术的应用,正确的是() A.利用GNSS监测植物病虫害 B.外卖软件利用RS查看骑手位置 C.利用GIS制作人口流动地图 D.利用GNSS进行空间分析25.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下列关于“3S”技术在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监测中的应用,正确的是()①利用RS确定已消失和现存的湖泊位置,提供参考数据②利用GNSS动态监测湖泊面积,及时把握其动态变化③利用GIS模拟演示湖泊消失过程,分析成因④利用RS监测湖泊水质环境变化,为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24.C25.D【解析】【24题详解】利用RS可以监测植物病虫害,GNSS不具备监测功能,排除A;外卖软件借助GNSS能够查看骑手位置,排除B;GIS具有绘图、空间分析等功能,可以用来制作人口流动地图,C正确;GNSS可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等服务,不具备空间分析功能,排除D。故选C。【25题详解】确定已消失和现存的湖泊位置,需要借助GNSS,①错误;动态监测湖泊面积,及时把握其动态变化需要借助RS,②错误;模拟演示湖泊消失过程,分析成因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需要借助GIS,③正确;RS主要用于获取地理信息,可以监测湖泊水质环境变化,为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50分)26.读图a太阳系模式图、图b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图c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从空间角度看地球。(1)据图a和所学知识,说出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2)八颗行星及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____性,即自西向东沿着____形轨道绕日运行,而且绕日公转轨道面几乎在一个____上。(3)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____。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的迁移顺序是____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一大气圈(4)图中B圈层的特点是____,图中D层的分布特点是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陆地壳与海洋地壳的显著差异是____(5)图中的C圈层是____,简述图中C圈层与其他圈层的关系__________。【答案】(1)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的存在、大气层的保护、适合生命呼吸的氧气和稳定的太阳光照。(2)同向椭圆平面(3)软流层A(4)连续但不规则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5)生物圈生物圈分布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解析】本大题以地球的宇宙空间与地球的圈层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相互关系、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征、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层主要特征、岩石圈的组成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力,综合思维素养。【小问1详解】地球位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具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这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大气层提供保护,防止辐射和陨石的伤害,并含有氧气,支持生命呼吸。稳定的太阳能量则维持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小问2详解】八颗行星及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体现出同向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体现出共面性。【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岩浆来自地幔的软流层。这些蔓延的烟雾(火山灰)物质,首先会进入大气圈,然后与大气中的水汽结合,进入水圈、生物圈,之后可能会沉降到地表,重新回到岩石圈。故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小问4详解】结合所学,B表示水圈,水圈的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D表示岩石圈,据图可知,岩石圈厚度不均匀,大陆地壳与海洋地壳的显著差异表现为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小问5详解】结合所学,C圈层是生物圈,生物圈分布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结果。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示意图。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并说出其影响因素。(2)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形区是____A地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简析原因____。(3)ABCD四地中,有“蜀犬吠日”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